沙河站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747&run=13

一、地理概貌
沙河站镇位于东平县城西南部,西隔临黄堤与新湖乡相望,北面和彭集、州城镇搭界,东、南两面与汶上毗邻,总面积69.2平方公里,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3.3公里,耕地面积5000公顷。境内有小清河、赵王河、新御河、龙宫河,另有渗透河临堤纵贯南、北。全镇地势平坦,为黄河、汶河沉积而成的平原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原、洼地分别占总面积的85%、15%,平原主要分布在境内沙河站管区、纸坊管区、小杨庄管区以及乔村管区和三官庙管区的东部。洼地主要分布在乔村管区、三官庙管区的西部沿湖堤部分。
二、建置沿革
1985年12月,沙河站区公所改为沙河站镇人民政府,同时撤销4个乡委员会。
1987年9月设立沙河站、纸坊、小杨庄、乔村、三官庙5个管理区,为镇的派出机关。
三、自然资源
2003年,全镇有土地总面积5666.6公顷,土地条件较好,其中,土层深厚、构造良好的占绝大部分,对于发展种植业、种植商品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尤为适宜。
境内水资源主要是地上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在用量上,地下水多于地上水,全镇水帐基本平衡,略有不足。全镇平均降水量为4391.1万立方米,人均占有784.1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106.8毫米,径流总量为744.4万立方米,人均占有132.9立方米,为全省人均占有量420立方米的32%,为全国人均12700立方米的1%。按耕地计算,每亩耕地平均有地表径流110立方米,为全省亩均253立方米的44%。地表径流年际变化大,全镇平均径流量为744.4立方米,枯水年份径流量97.6万立方米,丰水年份径流总量为2753.2万立方米,为年平均径流量的28倍。地表径流的75?85%集中在汛期的7、8、9月份。农灌期的3月至5月份及10月至11月份占年径流量的比数很小,故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全镇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为中粗沙类砾石,含水层分布均匀,厚度大,埋藏浅,透水性好,为强富水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流向相同,由北向南、由东向西。
资源主要有砂子、铁矿、煤炭等。动物资源,野兽和野禽比较少,家兽、家禽较多。禽类有鸡、鸭、鹅、燕子、鸽子、斑鸠、麻雀、喜鹊、黄鹰、省鹰(鹞子)等21种,兽类有马、牛、驴、骡、猪、羊等14种。植物资源主要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农作物中的禾本植物和真菌植物。木本植物16种。草本植物12种。农作物中的禾本植物有五大类,49种。
四、农业
2003年,全镇耕地面积4533.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11公顷。1986年被省、市、县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镇。1997年以来,加快了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农、林、牧各业全面发展,土地的产出率、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至2003年,农业总产值2.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倍,粮食总产量36180吨,单产525千克,单产比1978年的300千克增长225千克,粮食人均占有1000千克。
全镇有林地180公顷,占林业用地90%; 疏林地100公顷,占林业用地50%; 未成林造林地60公顷,占林业用地33%; 无林地20公顷,占林业用地10%。2002年,发展经济林400公顷。2003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人均林果收入300元。
畜牧业发展较快,发展专业村34个,专业饲养大户420户。2003年,养牛1500头,生猪存栏23000头,羊存栏20000只,兔60000只,鸡280000羽,畜禽蛋总产2000吨,畜牧业总产值8500万元。
五、工业
2003年,全镇共发展民营企业38家,有化工、机械、建材、纺织、商贸等5大行业。固定资产6070万元,从业人员5843人,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家庭副业产值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
六、科教文卫
1986年,全镇校舍改造工程起步,先后多方筹资,用于校舍改造,“六配套”(大门、院墙、厕所、木质桌凳、教师、操场)率达到98%。1993年至1996年,投资839万元,实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镇中、小学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等方面均达到省政府验收标准。全镇完成了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镇一中建起两座教学楼和1座实验楼,被列为省级标准化中学行列。同时,改建重建了镇二中、三中。2003年,全镇有12处学校被市、县评为“花园式学校”。有小学14处,在校学生2941人; 普通中学3处,学生6126人。全镇所有教师都参加了中、高师培训。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幼儿园发展到17处,入托儿童达到649名。中、小学教职员工共413人。
2003年,全镇投资20万元建市级文化大院5处,县级文化大院10处,开办书店2处,镇文化站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每年的沙河站春会期间,科技人员到春会上宣传科学技术20多场次,文化演出40多场次,广播电视已经普及,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
2000年至2003年,全镇举办科技讲座30次,有1万多人参加了科普知识学习,全镇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3到4项科普知识,涌现出1000多名种田能手,有38%的农户因科技种田走上致富道路。1986年至2003年,全镇投资396万元,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有镇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3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9名、医师10名; 病床40张,治愈率达98%。农村卫生室达到了一村一室,有的已一村多室,全镇共有乡村医师102名,30%的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有3600多户改变了卫生条件,98%以上的农民防病意识增强。2003年,全镇100%的幼儿和儿童参加了传染病的防疫。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镇共出生565人,死亡443人,出生率10.05‰,死亡率7.88‰,人口自然增长率2.17‰,合法生育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统计质量合格率均达到了100%,镇计生办被省计生委授予“2003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了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
七、交通邮电
1986年以来,道路建设速度较快。至2003年,水泥、柏油公路已通到全镇所有村庄,硬化路面75.8公里。交通工具不断增加,2003年,全镇有拖拉机137辆,载货汽车89辆,客车28辆,客运出租车126辆,摩托车5158辆,其他机动车297辆,日货运量达246吨,日客运量2142人次。
邮政、电话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2003年,发展农户电话6000部,手机4810只。邮电业务完成221万元,比1978年增长73倍,邮政储蓄完成2200万元。
八、社会生活
2003年,全镇干部职工、教师平均月工资541元,农民年均人收入2986元。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6600万元,全镇共有幸福院2处,五保老人入院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