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名 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682&run=13

一、白佛山
又名危山,俗称白虎山,位于东平县城西侧,南距大清河10华里,海拔370米,因山上有石窟造像而远近闻名。
沿上山盘路拾阶而上,盘路两旁松柏苍翠,翁翁郁郁,流水潺潺,飞鸟争鸣。白佛山之阳半山腰处,有一著名的寺院——三教寺,初建于宋、金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是古代三教融合的具体体现。在海拔270米处的悬崖峭壁间,苍松翠柏掩映佛门,石窟造像群分布其间,有大佛窟、小佛窟、东佛窟、唐窟及露天造像,共有造像138尊。大佛窟居中,雕造年代始于大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其中的释迦牟尼像高6.6米,为齐、鲁第一大佛,其它造像多在唐、宋时代,均雕造精细,神态各异。唐窟内造像三尊,主像高2.4米,高肉髻,面部丰满,眉眼细长,鼻梁高挺。其两侧菩萨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造像体态匀称,雕刻精细,通体磨光。宋窟内有造像12尊,其东壁上的鉴真大师高浮雕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窟内还有释迦牟尼及阿业、迦南一铺造像和罗汉像。明、清两代的题刻造像也分布在崖壁或石窟中。1977年12月,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像群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面有一较为平坦的广场,为白佛山庙会会场。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庙会,登山赶会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从会场沿着弯弯曲曲的盘道向上攀登,便是大雄宝殿和祥云洞。从大雄宝殿迂回而上,可达玉皇顶。由此远眺,大清河如白练,东平湖似明镜,县城新姿尽收眼底。山顶的南侧,有两个天然深洞,名曰“黑云洞”和“白云洞”。每当夏、秋季节,阴雨天气来临,二洞吐云如盖,缠绕山头,翌日辄雨。故有“白佛山戴帽,庄稼老头睡觉”的农谚。
白佛山景区建为白佛山公园,进山道路平坦畅通,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游人提供诸多方便。
二、大清河
大汶河的下游河段。自戴村坝以下,向西流经南城子、龙崮、后亭、流泽、大牛村、马庄、武家漫、单楼至马口入东平湖,全长37.7公里,河床宽在500?1500米之间,是县境内最大的排洪河道。每到多雨季节,大清河水滚滚东来,波澜壮阔。雨季之后,清波涟漪,白帆交织。清河两岸杨柳成带,绵绵数十里。蓝天碧水,长堤绿树,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老的黄河从戴庙乡入境,流经银山镇、斑鸠店镇,至旧县乡出境,流入平阴县。黄河东平段东临东平湖,西靠阳谷县、台前县,南与梁山县相接,北与东阿县、平阴县相连,全长33公里。河道最宽处约5.5公里,最窄处约1.4公里,河床高出地面数米,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黄河东平段有浮桥数座,连接东西两岸,大大方便交通运输。有雄伟壮丽的石洼进湖闸(此闸被称为“山东黄河第一闸”)、林辛进湖闸、十里堡进湖闸、徐庄进(出)湖闸和耿山口进(出)湖闸等大型水利设施。黄河大堤蜿蜒曲折,雄伟坚固。站在黄河大堤眺望,交通纵横,村舍井然,沃野广阔,令人心旷神怡。丰水期,黄水滔滔,奔腾咆哮,势不可挡,十分壮观。丰水期过后,平静的河面上帆樯林立,各种船只来往穿梭;浮桥上,行人熙熙攘攘,车辆络绎不绝,大河上下,一派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