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3&run=13

概 述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116°40′、北纬35°46′?36°10′之间,北与平阴县接壤,东与肥城市为邻,南及西南面与汶上县、梁山县相连,西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及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县境南北纵距45公里,东西横距56公里,面积1343平方公里。220国道、105国道、072省道、泰东、后(屯)旧(县)公路,在县境内构成两纵两横的公路网络,交通便利。
中共东平县委、东平县人民政府机关驻东平镇(后屯),系1982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州城迁置的新县城,座落在县境东部白佛山下、大清河北岸。东北距济南106公里,距泰安72公里;南距曲阜72公里;西南距梁山县城48公里;西距黄河54公里;北至平阴县城40公里。至2003年12月,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人。
1986年初,全县行政区划沿袭1985年底,共有20个乡镇,675个行政村,67.41万人。1986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东平湖西银山区建制,将该区所辖7乡调整为2镇3乡。即:撤销豆山乡、昆山乡、司里乡;保留银山镇、戴庙乡、商老庄乡、大安山乡;新建斑鸠店镇。将豆山、昆山、司里乡的行政村,分别划属斑鸠店镇、银山镇和戴庙乡。全县设斑鸠店、银山、东平、州城、老湖、彭集、沙河站等7镇和戴庙、商老庄、大安山、水河、梯门、大羊、张河桥、接山、须城、新湖等10乡,共17个乡(镇)。
1988年11月9日,山东省地名委员会批复,同意须城乡改为宿城乡。1993年3月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宿城乡,设立宿城镇。
1996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将原属济南市平阴县的旧县乡划归东平县管辖。2001年1月,对部分乡镇进行精减归并,将原张河桥乡并入接山乡,原宿城镇并入东平镇,原水河镇并入老湖镇,原大安山乡并入商老庄乡。至2003年12月底,全县共辖7镇7乡,即东平镇、州城镇(为泰安市计划单列镇)、彭集镇、沙河站镇、银山镇、斑鸠店镇、老湖镇、接山乡、大羊乡、梯门乡、旧县乡、戴庙乡、商老庄乡、新湖乡。
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至2003年12月底有回、满、蒙古、苗、达斡尔、藏、布依、朝鲜、侗、仫佬、鄂伦春、维吾尔、彝、白、土家、傣、阿昌、景颇等18个少数民族,计4000人。
2003年12底,全县总人口77.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1万人,占总人口的22.73%。男女性别比101.47∶100。人口出生率10.1‰,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3.0‰,人口密度为574人/平方公里。

县境内地形属鲁西南平原东北低槽和鲁中山区的西南边缘丘陵。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海拔451米,最低海拔36.7米。境内西部的东平湖,常年水面124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大清河(戴村坝以上为大汶河)自东向西横穿全境。大清河北部及县境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大清河以南及东平湖西部、南部为平原涝洼。地表面积中,山地丘陵、平原、涝洼三分天下,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境内土壤按分布范围可分为两大土区。大清河以北为褐土区;大清河以南为潮土区。褐土区分褐土性土、黄土母质褐土、坡洪积褐土、洪积褐土、洪积潮褐土和洪冲积潮褐土等6个土属。潮土区,由东至西,随着地势缓降,依次分布为石灰性河潮土、褐土化潮土、潮土和湿潮土。
县内山脉呈三列平行分布:第一列在西北部,从荆山向东南延伸至凤凰山、水牛山;第二列在中部,从九顶凤凰山向南延伸,与白佛山对接成列;第三列在东部,北从鱼鳞山向南延伸,与狼尾山、双象山、五岳山、韩山等30余座低山相连。另在东平湖西岸、西北岸分布有零星山头,主要山峰有歪老婆顶、水牛山、腊山等。
县内主要河流、湖泊有??:大汶河、大清河、汇河、东平湖、稻屯洼及15条中小河道。大汶河,自接山乡鄣城以东进入县境,至戴村坝入大清河,河段长12公里。大清河,为县内东西横穿的最大一条排洪河道,由戴村坝西下至马口入东平湖,河段长33.7公里,平均宽1公里。东平湖,由宋代梁山泊演变而来,位于县境西部,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含二级湖),其中老湖209平方公里,湖底最低高程36.7米,设计蓄水高程44.5米,容水量40亿立方米,是滞蓄黄河洪水的大型水库,同时也是在建的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最后一级提水站。
东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640.5毫米。春季干旱,夏季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474.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01天。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略有提高,少雨、干旱频频发生。

东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4000余年,历为国(诸侯国)、郡、路、府、州,曾是中国北方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平是全省文物大县,有古建筑、遗址、墓群、石刻等15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2尊,被载入《中华名胜大典》。在东平故城出土的东汉“张迁颂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移存于泰安岱庙内),被故宫博物馆列为历代书法八件精品之一。东平湖畔的二洪顶摩崖刻经,与泰安经石峪刻经同为北齐高僧安道一所刻,刻字之大,用笔之妙,堪称一绝。东平湖是历史上“八百里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三面环山,湖中有岛,山水相映,风景秀丽,是人们休闲旅游的极好去处,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风景名胜区,为“泰山——东平湖——曲阜”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平湖西岸的腊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之一。
东平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曾繁荣一时,辉煌一度,涌现出无数流芳千古的人物,让东平引以为荣。才女钟离春,农民英雄索卢恢,军事家程咬金,“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父子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农学家王祯,“小汉卿”高文秀,文学家罗贯中,政治家王宪、杜三策,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刘仲羽、于林甫、强子正、陈乐航、张敬涛等许多优秀东平儿女,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维护世界和平,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不惜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他们的名字将流芳千古,他们的功绩将永垂不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朴实、富有光荣传统的东平人民,为改造、建设美好富足的新东平不遗余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有这些,是当代东平人的自豪和骄傲。
东平自然条件优越,地美物丰。境内的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属浅水富养型湖泊,湖内盛产甲鱼、河蟹、青虾、菱、芡、蒲、苇等多种水产品。同时,东平湖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山东省西水东调工程的枢纽。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铁、煤、大理石、紫砂页岩、石英、云母等。新探明的戴庙煤田储量达3.6亿吨,而且埋藏浅、煤层厚、煤质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沧海横流,日月轮转,历史进入了充满希望的21世纪。七十八万东平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跟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扭住经济发展这一事关全局的中心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创造了东平发展史上的新成就、新辉煌。2003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1亿元,同比增长16.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3亿元、20亿元、17.1亿元,分别增长7.4%、24%和15.5%。实现财政收入1.99亿元,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8亿元,增长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亿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增长6%。
工业经济,立足于靠改革改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靠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提速增效。对麻纺总厂、华闻纸业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破产重组;对瑞星集团、锦轮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对花键轴总厂实行整体转让。共退出国有资本1.2亿元,盘活闲置低效资产2亿多元,最大限度地安排职工就业,企业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2003年,组织新上19个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6.86亿元。其中,中顺纸业投资5000万元新上年产5000吨擦手纸生产线项目;县供电公司与江苏苏福马公司合作投资8000万元新上年产8万立方米中密度板项目;九鑫集团投资2亿元新上年产3000万块满婷香皂、2000万瓶洁面乳、3万吨生活和文化用纸、3000万个塑料包装、5000万瓶洗发水、空气清新剂和包装箱生产等7个项目。民营经济,立足于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贡献能力,狠抓总量的扩张、规模企业培植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仅2003年,全县新发展个体业户3000户,民营企业140家,新增注册资金2.17亿元。农业经济,立足于提高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增加农业效益,突出狠抓基础建设、无公害认证、龙头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大力培植和发展瓜菜、畜禽、水产、林果、蚕桑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共有10类农产品达到省级标准化要求,17类获得无公害认证。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至2003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光大油脂、赵氏糟鱼、淀粉厂3家企业被列入省、市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狠抓以治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亿多元,对大清河北堤加高加固,对大汶河实施五期治理,对戴村坝实施修复,实施黄河庞口防倒灌闸建设,对八里湾闸进行改建,对陈山口出湖闸进行引河开挖。建设完成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投资8000万元。实施东平湖移民二期开发工程,争取总投资7.3亿元。三产服务业,立足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狠抓了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腊山、东平湖、白佛山三大景区开发建设力度,成功实施东平湖旅游景区的招商开发。与山东日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额为3亿元的“梁山泊——水浒城”开发建设合同。完成白佛山景区主路和盘道建设。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上海华联、联华,山东德农、三源家电、三联家电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东平,大大提升了东平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
坚持以建设北方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编制了县城西区、白佛山景区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铺开建设白佛山公园、银山住宅小区、金山路市场建设和县城绿化、亮化、美化等重点工程。2003年,共启动开发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与浙江桐庐客商签定投资2.2亿元的杭州花园商住区和投资1.5亿元的步行商业街开发建设合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县城被推荐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中心镇、卫星镇等小城镇开发建设成绩显著。加强交通道路建设。投资8000万元,对250省道东平段实施大修改造;投资5300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370公里,使110个村通上了公路,解决了21万群众行路难问题;拆除流泽大桥老桥,开工建设了新桥;购置吉利轿车30辆投入出租运营,方便了群众。良好的城市环境,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极大地增加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激发了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28项(其中,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72项。有各类学校217所,在校生9.3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7%,高中录取率67%。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8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和97%。有卫生机构574所,其中县级医院4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1600张,卫生技术人员2009人,其中医生1500人,注册护士465人。
振兴东平,加快东平经济发展的时机和条件都已具备。“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东平人民在中共东平县委、东平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拼搏,干事创业,与时俱进,一定会把东平建设得更富裕、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