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36&run=13

概述 2004年—2012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先后被省文明委评为全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2011年7月,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9年中,大力实施“四德”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制定《东平县文明市民公约》,在县城居民中发出“争做文明市民,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立报告会制度,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及国情、国防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道德评议活动。9年间,全县共评选各类文明典型400多人,涌现出省、市级道德模范8人。2011年9月,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银山镇个体工商户路宗毅、县高级中学教师李曙光,分别被评为“见义勇为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录入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诵读经典”主题系列活动,各中小学校参与面达100%。把县工委纪念馆、万里故居、烈士陵园等5处公益场所,命名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教育专家在县直学校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利用开学之际举行开学典礼,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守纪、道德礼仪、法律法规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文明城市创建卓有成效 9年间,以“建文明城市、展东平风采”为主题,在全县深入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进街道、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全县深入开展以“建文明城市、展东平风采”为主题文明礼仪进机关、进街道、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新闻媒体开办栏目等形式,大力普及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生活礼仪等知识,倡导文明行为,文明礼仪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围绕“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开展“争创文明窗口、争当岗位标兵”“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经营区”“文明集贸市场”“文明工地”等创建活动,树立诚信经营品牌,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新型社区为目标,开展以文化、法律、卫生、科技、国防教育“五进社区”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和小区的文明程度。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狠抓城区“亮、绿、美、净”项目建设,实现市容市貌整洁、交通畅通有序、治安状况良好、建设秩序井然、市民行为规范的总体目标。2011年7月,被省文明委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
文明村镇建设日新月异 2004年—2012年,深入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生态村镇建设,重点对14个乡镇(街道)驻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示范村和交通要道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实施农村“三清、四改、四通、五化”(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改水、改厕、改灶、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村庄绿化、村道硬化、村街亮化、庭院美化、饮水标准化)工程。2012年,县住建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收集和处理工作的意见》,各乡镇(街道)、村配备专职环卫清扫保洁人员,建立较为完善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环保卫生管理网络。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文明诚信评议会等群众组织,扎实开展“文明诚信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评选活动。9年间,涌现出全县省级文明单位20个,市级文明单位86个,县级文明单位113个。接山镇、彭集街道和旧县乡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刘所等11个村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
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县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600万元,2011年增至1000万元,以资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发展全县文化产业项目。9年间,全县14个乡镇(街道)都建起综合文化站,716个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达到603家。有线电视通村率100%,电影播放实现村村到,县有关部门联合,每年组织“科普文化进百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金秋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彭集街道文化大舞台、秧歌队,银山镇银河演艺公司、接山镇夕阳红演出队等,已成为倡树文明新风的有力载体。
志愿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2011年,成立东平县“泰山文明使者”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巾帼、青年、科普、夕阳红、东平信息港、教育、卫生、检察等71个服务队,首批注册人数达到3000余人。2012年,全县省、市级文明单位和乡镇(街道)都建立起志愿者服务队,每个行政村成立志愿者服务分队,不断创新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确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选取46名专家志愿者和42支志愿服务队建立专家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菜单,形成“你点我供”的志愿服务体系。命名全县首批27个“泰山文明使者”东平志愿服务基地。积极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通过撰写博客、微博,参与论坛跟帖和开展网上宣传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文明。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全县旅游、社会公益活动、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救助等领域中,先后组织开展“拒绝酒驾万人签名”“庆祝母亲节”“爱我家园,共享阳光”“志愿者献血”“牵手特殊儿童,游览东平景点”“关爱空巢老人”“东平帕客行动”等一大批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4月,县委制定《“全县抓旅游、人人是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县文明办邀请旅游专家,举办志愿者服务队培训讲座,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和能力。至2012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全县旅游景点、公园车站、街道社区、居民家庭和大型节会现场,都有志愿者的身影,赢得社会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