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239&run=13


【概况】 2010年8月,撤销东平县文化体育局,组建东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文广新局)。2011年11月,组建县博物馆,同时撤销文物管理所、白佛山文物管理处。2012年,县文广新局内设人秘科、文化艺术科、文化市场与新闻出版管理科、广播影视科、文物科;辖博物馆1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市场与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文化稽查大队、电影院5个股级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90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0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14个乡镇(街道)均设综合文化站。
         2004年—2012年,文化发展明显加快,支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2008年、2009年,先后出台《中共东平县委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意见》《东平县加快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年,制定《东平县文化发展“顶天立地”工程实施方案》,2009年—2012年,连续四年文化建设项目列入县委1号文件。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2006年,县文化馆列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1年在原县文物管理所基础上组建县博物馆,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2012年,整合国有文化资源,成立东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2年,全县新建博物馆、纪念馆各2处,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大剧院各1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处,农家书屋实现716个村全覆盖,村级文化大院196处,电影院完成改造升级。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充实本科学历以上人才到文化队伍,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改制,实现人员固定。每年培训文艺人才2000多人次,社会文艺团体达到100多个。2009年—201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振兴泰安体育贡献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县”;2008年、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优秀规范化站点”;2010年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电影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化产业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省电影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十大文明诚信行业”。
(田 军 朱雪强)


【群众文化】 2004年—2012年,每年在县城和镇村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组织民间艺术表演,举办迎春书画展、摄影展和历史、革命文物展,举办元宵节焰火晚会、歌会、舞狮巡演,消夏晚会,水浒文化节文艺汇演,金秋艺术节活动。每年开展文化下乡、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活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主体文艺汇演。指导帮助县直部门和单位举办各项主题节目、专场晚会。推荐优秀节目赴省、市汇演53场,会演节目175个,曲艺10个,小品31个,音乐89首,舞蹈25个,戏剧20个。2007年,承办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东平专辑》开机仪式,水浒文化节及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开幕式,协助拍摄《国宝档案》东平专辑。2008年,承办泰安电视台《天天说事》栏目走进东平晚会。是年,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戏迷大舞台》在县影剧院演出。2009年,参与《水浒》开机仪式。2011年,承办CCTV《乡约》栏目走进东平,承办建党90周年红歌会;实施文化“顶天立地”工程,开展“送文艺进百村”活动,多次邀请省市艺术团到东平县演出。2012年,承办《国庆七天乐》走进东平。在宣传东平、娱乐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张 华 史燕青)


【文化艺术创作】 2004年—2012年,全县文化艺术创作呈现繁荣景象。创作队伍日益扩大,作品水平不断提高,在举办、承办、参加的各类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文学 2005年,县文联重新出版《东平湖的鸟声》;2006年,出版《古州东平与历代名人》《东平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颜建国出版《艺与义》、刘荷出版散文集《献给你一朵花》;2007年,刘荷出版《送给他人一朵花》、毕长代出版《人生随笔》;2009年,先后出版郭云策的《东平六十年文学作品选》,魏绪言的《史迹文辞》,李守白的《清泉之声》等书籍;2010年,县文联与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联合出版《人文与自然—水浒故里度假东平》专刊。全县文学创作成果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摄影 2005年10月,成立东平县摄影家协会,有会员76名,其中,省摄影家协会会员7名。组织摄影爱好者开展了多次摄影采风活动。2007年,县文联出版摄影集《魅力东平》,2009年,出版《东平六十年书法美术摄影民间艺术作品选》。2011年3月,又成立了东平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30余人。2012年,出版《摄影之旅》《油菜花香东平湖》等摄影作品集。部分青年的摄影作品被多家报刊采用。2006年,张瑞泉获泰安市交通杯摄影大赛银奖。
书画 2008年5月,承办泰安市庆“六一”少儿书法绘画展,获组织工作奖,40名参与者分获一、二、三等奖。10月,东平县组织参加泰安市美术、书法作品国庆展览,获优秀组织奖,有50余人分获金、银、铜奖。2006年9月29日—10月4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祖国江山美,天地人和谐”—王墨凡献礼建国五十七周年画展。10月29日—11月3日,在首届泰山民间艺术节上,东平县选送的参展作品均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宋有新在济南万竹园举办个人精品展。李成印荣获“泰山百家”特别荣誉奖,张烈贤、吴澄淼、潘士敏获“泰山百家”荣誉称号。2009年,张烈贤出版《楷书千字文》。2011年,程加飞书法作品获“全省廉政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一等奖。
曲艺 2008年6月,在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泰安市复赛中,歌曲《负心人》和小品《三个孝子》获优秀奖,舞蹈《扇花秧歌》获三等奖,小品《人杰地灵》获二等奖。8月,张太平编导的快板《放心吧》在泰安市文艺节目评选中获东岳文学奖三等奖,省计划生育汇演三等奖;渔鼓《渔鼓一曲唱东原》荣获全省曲艺比赛二等奖;小品《人杰地灵》获山东电视台“谁不说俺家乡好”文艺汇演一等奖。2009年,张霞在省戏迷大擂台节目中荣获一等奖,董凤蛾、王桂兰分获二等奖。同年,《春天的故事》《建设者之歌》,在泰安市建设系统“迎新春·建设者之歌”主题歌咏比赛中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6月,井光、尹倩倩获山东省文化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是年6月,县文化馆先后获“第22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大赛”一等集体奖和“泰安市庆‘六一’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组织工作奖。由于工作突出,中国音协、中国舞协、中国美协考级委员会批准县文化馆为全县唯一音乐、美术、舞蹈考级工作单位。2011年11月,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张太平创作的话剧小品《东平湖的呼唤》获水利部水法宣传优秀文艺节目二等奖,小品《啼笑皆非》获泰安市曲艺小品大赛一等奖,小品《喜在晚年》获泰安市委宣传部精品工程一等奖。张太平获泰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曲协联合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2年,参与新版《水浒传》制作,成功入选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水浒天风》演艺项目,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一等奖;作品一首歌《水浒天风》、一部曲《东原渔家》在全市打造新文化元素符号“一首歌、一部曲”创作评选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民间艺术 2006年12月9日,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火炬树叶镶贴画彩绘工艺、蛋壳彩绘工艺《中国水浒人物108将》,在泰安市第三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奖赛活动中分别被评为银奖、铜奖。2007年,李延生的作品《根雕·黄河魂》,获山东省《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职工书画摄影艺术展》一等奖。2008年3月,侯庆佩作品《水浒英雄礼品镜》,荣获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山东省民间书画、工艺美术作品大展银奖。同年,其创办的东平县浒源艺术品有限公司,被评为“2008年—2009年度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2010年,侯庆佩在平安文化旅游商品全国大赛中获铜奖。
(张 华 史燕青 吕 峰)


【文化市场管理】 2012年,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32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1家,印刷装订复印企业31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29家,书画装裱10处,文化娱乐场所8家,艺术培训机构3家。
         坚持以管理促繁荣方针,严把材料审批关、现场核实关、监督检查关,实施“心连心服务”,包括免费培训、上门服务、无缝对接等措施,将管理与繁荣有机结合,对娱乐、演出、电影、图书音像、美术、文物、文化旅游等市场进行整治规范,全县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2006年,完成互联网上网服务上网实名ID卡净网先锋管理软件系统和新一代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安装工程。2007年,制定《关于落实“乡村阅读”工程,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实施方案》。2011年,聘请网吧监督员60名,聘期2年。2012年,完成“农家书屋”全覆盖。2004年—2012年,连续八年被评为泰安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5次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2次被评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1次被省文化厅和省统计局评为山东省文化创意工作先进集体。
(孟 辉 孟雪静)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 2006年5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和政策依据。是年始,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在摸清家底、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围绕每一个项目进行专题普查,分门别类建立健全档案,建立项目数据库。根据712条普查线索,整理了十大类别,共308个项目的文字、数字、图片、音像资料。其中民间文学类148项,传统美术类3项,传统音乐类2项,传统舞蹈类1项,传统戏剧类1项,曲艺类3项,传统技艺类51项,传统医药类3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5项,民俗类55项。至2012年经过积极的挖掘、保护、论证、申报和认定,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腊山道教音乐】 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所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1478—1548),江苏镇江人,在腊山修建了“祥龙观”。杨清荣擅长笙、管、笛、箫等乐器,继续对道乐研究发展。经过历代道徒反复演练、创作、改进,形成独树一帜的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道徒多达300余人,有时边舞边奏,像“道教”,是一种演奏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腊山道教音乐以管乐器为主要特征,所用乐器有小管、大管、唢呐、笙、笛等。小管用锡制成,又称作锡管。大、小管均使用芦苇扎成的哨子。打击乐器有:云鼓、云锣、磬、小铜钹、铛子。挖掘整理的曲谱有《临清歌》《小拜门》《打枣》《盘杠子》《柳金絮》《前奏曲》《清河柳》《二凡》《逗鹌鹑》《水锣音》《留青年》《登云路》《滚鼓令》《唐秀才》等二十首,其余尽失。


【端鼓腔】 又名“端舞戏”“端公戏”,在东平湖周围称为“敬河神”。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平湖、南四湖及运河两岸。端鼓腔有成套的规范唱腔,有大批经典曲目,在东平有百余年历史。清朝乾隆年间,渔民为了祈求平安、庆祝丰收,便供出“金龙四大王”“柳爷”(蛇神)之神位,一边鸣炮,一边起舞歌唱。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奏,只有几面圆形的单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铁环上套有九个小铁环,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时晃动铁环,演员根据戏中人物需要,化妆表演。每年腊月举行一次大型“敬河神”活动,喜悦的渔民祈求平安,庆祝丰收,欢度新春佳节。忙碌一年的渔民,亲戚朋友、乡里村邻欢聚一堂,叙旧情,话期望,端鼓腔成为渔民群众亲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
(李同芳 孙 建)


【电影发行放映】 2004年后,电影放映技术明显改进。2010年,胶片电影改为数字电影,放映机改为省统一型号的数字电影放映机。2011年3月,正式加入国家数字院线公司,新建3D数字电影厅1个,同步上映最新影片。2012年,有农村电影队28支,农村电影放映人员48人。有数字放映设备28套,其中金典0829-27SD型号的5套,海威0629-27TA型号的23套。在全县716个行政村实现一月一场免费电影常态放映,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592场。
(丁立新)


【文秀大剧院】 位于白佛山公园前的东平文化发展线,以元杂剧大家高文秀名字命名。2009年1月动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建设标准按照全国县级最高规格规划设计,建筑宏伟壮丽,舞台设备先进,是国内一流的演艺场所,可容纳观众1000多人,能够满足各类大中型剧目演出及会议要求。2011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当年首次公演中国首部以水浒文化为主题的大型音画交响剧《水浒天风》,获得成功。文秀大剧院成为东平双线串珠旅游框架上的重要节点,大批游客慕名而至。


【水浒天风大型交响音画】  《水浒天风》是东平县为弘扬东原文化、水浒文化而精心打造的全省首家室内音画交响剧。该剧由深圳东部华侨城《天禅》总导演周崇山担纲设计,汇集国内舞美设计、音乐制作顶级创作班底,运用歌舞、杂技演员200余人,融合歌舞、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手法,是一部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于一体的精品之作。全剧共分呈示、如歌的行板、空灵的广板、辉煌的快板和再现5个篇章,以弘扬东原历史文化、展现水浒文化为基调,以水浒故事和历史传说为线索,以独特的历史视角,将古老东平的水浒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名人文化等交汇融合,以夸张的舞台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全面阐释东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水浒文化底蕴。2011年10月,该剧在东平县文秀大剧院成功首次公演。
(田 军 朱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