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68&run=13

尹沺(1882-1958)
男,字渔村,东平街道尚庄村人,祖籍山东平阴。他家世业儒,6岁启蒙,受业于其长兄序浩(清痒生),由东平州书院高等小学堂、省优级师范学堂而考取清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原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在清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他秘密阅读大量宣传反清、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步书籍,逐步认识到:要强国,就必须推翻满清政府,建立共和,实行新政。后来,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发表《校友泪》和《山东东平县的佃户》两篇文章,文章中充分体现他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的革命思想。在师范学堂学习期间,他结识了汪精卫,经常听汪精卫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道理,并经汪介绍加入同盟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912年8月,民国政府在东平设劝学所,举尹沺为理事长,杨安亭、贾方范、孙同甫、张瑞农等为理事。尹沺在家乡期间,积极倡导剪辫子,妇女放缠足、创办实业。1920年,他动员其姐姐家(马代村吕姓)捐献城宅一处,扩大了东平县高等小学堂(今东平一中)校址。后又捐款、捐地、捐树,在尚庄村创办有6个年级的东平县立尚庄小学,招收周围二三十里的青年128人,后扩建为县第二高小学堂。这所学校为革命事业培养大批干部,如原中共东平县委书记刘仲羽烈士、王相臣烈士,原贵州省农委主任王虎文等都毕业于该校。后来尹沺又任直隶任邱县和束鹿县县知事(县长)。在任期间,他竭力推行新政,为百姓做了一些兴利除弊的好事,推行平民教育,深受百姓拥戴,离任时百姓送万民旗、万民伞以表赞颂。
1925年后,尹沺先后在山东省济南农林事务所(隶属农林部)、青岛市李村师范、东平县立初级中学任职。
尹沺热衷于民族解放事业,对办教育一往情深,但决不与卖国贼汪精卫同流合污。汪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后,得知尹沺在济南,曾诱劝尹沺去南京任职,被尹沺断然拒绝。此时,山东省日伪教育厅长郝书暄与尹沺既是同乡、又是好友,交往甚厚,闻尹沺至济,便请他到伪教育厅任职,尹沺婉言谢绝。后郝闻尹沺生活拮据,派人送去大米、白面各一袋及伪钞若干,并附信敦请尹沺出任伪职,言辞相当恳切,其中又暗含威胁之意。尹沺复信说:“鉴于昔日情谊,米面颜收下,钱退回;至于任职一事,弟才疏学浅,不堪重任,实难从命。”从此主动与郝断绝来往。后来,尹沺五弟尹济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尹沺三弟尹浦托郝营救,郝说:“只要渔村前来,此事好办,否则五弟性命难保。”尹沺知郝的用心,始终未出面求情,尹济最终被敌人杀害。此事充分显示尹沺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1年,尹沺出任山东省临沂专区参议员,尹沺在任省参议员期间,曾在山东潍坊昌乐县主持过教育工作,推行晏阳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兴办平民学校,实行生活教育,为昌乐的教育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涌现出象李西贵这样的教育大家,这与尹沺为教育所作的奠基有一定渊源。1946年春,他随参议会回济南,仍任省参议员,兼任成通纱厂厂办平民小学校长,直至济南解放。尹沺在国民党政府从政数十年,始终是居官清廉、刚正不阿,被誉为“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支清莲。
尹沺推崇晏阳初、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不能与生产生活脱节,教育应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不是为了将来做官而接受教育。他这种教育思想也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教育他(她)们要自食其力,尤戒勿入仕途。他常对子女们说:“为人在世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他的子女初中毕业后皆考入职业学校,学有专长。长子学汽车驾驶,次子学染织,三子学机械。小女儿最受疼爱,初中毕业后,尹沺要她报考卫生学校。女儿不满意地说:“以你的资历、地位,就不能在省政府给我找个好工作吗?”尹教导她说:“当医生或是护士,是救死扶伤的高尚事业,受人们的尊敬。”女儿从命,考入济南护士学校。尹沺子女4人皆未涉身政界,安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
吕彦直
(1894-1929)
字仲宜,又字古愚,东平人。8岁丧父,翌年随其姊侨居巴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数年后回国,进北京五城学堂求学。曾受教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学习祖国灿烂文化和西方科学知识,这对他立志发扬民族文化,融汇东西方艺术,不无影响。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读书。1913年毕业,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5年后毕业。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1921年回国,途中曾转道欧洲,考察西洋建筑。回国后寓居上海,先在过养默、黄锡霖开设的东南建筑公司供职,从事建筑设计,以设计花园洋房为主,较有名的为上海香港路4号的银行公会大楼。后与人合资经营真裕建筑公司,不久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是中国早期由中国建筑师开办的事务所之一。1924年,他与首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庄俊、范文照、张光忻、巫振英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建筑界第一个学术团体,旨在发展壮大建筑师队伍,开展学术研究。经数年筹备,至1927年冬始成立“中国建筑师公会”,1931年改名中国建筑师学会。
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向海内外建筑师和美术家悬奖征求陵墓建筑设计图案。9月,他以简朴、庄重的钟形图案(指陵园总体),在40多种设计方案评选中,一逾群雄,荣获首奖。不久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之聘,担任陵墓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1927年5月,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在28份中外建筑师应征设计方案中,再夺魁首,从此蜚声海内外。在中山陵主体工程施工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跋涉于沪宁之间,并长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选料、监工一丝不苟。终因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患肠痈在上海不治逝世,年仅35岁,终生未婚。同年6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向中国发布第472号褒扬令,全文为:“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事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画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勚,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
翌年,陵园管理委员会又为吕彦直立纪念碑,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由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制作),下半部为于右任书写的碑文。文曰:“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石碑原安放于中山陵祭堂西南角休息室内,(抗战中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在短短4年中,吕彦直除承担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与纪念碑的设计,主持陵墓工程施工,参与孙中山座像、卧像、棺椁底座和华表、牌坊的设计外,共9次出席了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会议,讨论议决分部工程项目、造价、招标、修改图样、施工进度等问题。他还接受国民政府聘请,担任总理陵园计划专门委员,参与陵园区规划及廖仲恺、范鸿仙墓葬地点的选择。在他得知身患不治之症后,仍强忍病痛,在医院绘制“规划首都都市两区(中央政府区、京市区)图案”和“国民政府(包括五院)建筑设计鸟瞰图”留下一生中的最后遗作。弥留之际,他谆谆教诫同事,继承他建设祖国之遗志。赤子之心,感人肺腑。
周同宾(1900-1971)
接山镇周徐庄人。著名山东快书艺人。父母是大鼓书艺人, 自幼受家庭熏陶。9岁后,先后拜山东省知名艺人乔玉仙和快书艺人马玉恒为师。16岁出徒后,在济南、泰安、曲阜等地演唱。
1938年到徐州又同山东快书表演高手戚永立学艺。三年中,与师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建立了深厚友谊。学艺结业后,高元钧随他回乡,赶集说书,磋商技艺。后来,他们到外地演出,吸取各家之长,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声音洪亮,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他表情豪放,形象逼真,且幽默滑稽。在人物的刻画上,善于运用摹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演唱主要曲目有《武松传》《左氏春秋》《隋唐志》《杨家将》《英烈春秋》《三国演义》及近代快书小段千回以上。他说唱大鼓书、渔鼓、评书,有较高造诣。他演出范围不仅限于省内而且广及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等地,并多次赴北平演出。解放战争时期,他自编自演《打肥城》《人民公敌蒋介石》《地主是活阎王》等鼓舞军民斗志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新中国建立后,他常年在鲁中南地区的春会和集市上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1956年,泰安专署举行曲艺会演,周同宾荣获一等奖。后应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特约, 在广播电台说书4个月。1957年,当选为县曲艺协会主席。同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特邀演出山东快书《石家庄》,并获奖。 至1960年,他先后获奖8次。1961年,参加山东省群英大会。济宁专署曲艺研究室整理他所演唱曲目。1959年、1962年两次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1年病故。
赵华岩(1912-1990)
男,汉族。原籍银山镇山赵村人,后迁居州城街道牌坊村。民主人士、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农民画家。赵华岩天资聪慧,早在童年启蒙时期,即对绘画产生兴趣,喜欢描摹祠堂、寺院里的壁画、门神画,后经常描摹《芥子园画谱》。16岁时,入济南爱美中学艺术师范专习绘画,师从在该校任教的山水画家瞿圆初(瞿秋白之父)和画梅名家周爱周先生。1931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在齐白石、邱石冥、尹述贤、于照、胡佩衡、寿石工诸先生门下受业3年,打下坚实的基础。1934年,进入济南山东省实验剧院学音律,同时继续习练绘画,参与剧院演出时的美术设计和舞台装置。因能拉得一手好京胡,也常常与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梁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曾在京剧《红灯记》中饰演李奶奶)等同学参加演出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剧院人员分散转移,赵华岩欲赴延安,途中受阻,最终流落故乡。在家乡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曾向八路军昆山第六支队捐粮数万斤、枪2支,掩护中共地下工作者开展抗日活动。同时继续艺术生涯,创作一大批以《全民抗战图》为主要内容的抗日宣传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为社会贤达,多次应邀参加东平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此时作品内容,以宣传《土地法大纲》和抗美援朝为重点。
赵华岩一生充满坎坷,前半生历经战乱动荡,后半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成份问题长期遭受政治歧视。因为贫穷,作画买不起宣纸,只能在粗劣的粉连纸、黄草纸、工厂废弃不用的绘图纸和家里的水罐、蚊帐帘等物品上作画。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最困难时,则挖山里粘土和泥拍成片状晒干后代纸作画。1984年6月成为东平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8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后,经济状况有了改善。尽管一生风风雨雨,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的画深受八大山人、吴昌硕和齐白石影响,寄意高远,清幽苍健。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尤善画雏鸡和松鹰图。其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1988年,他创作的《松鹰图》《重阳雅趣》,参加中央文史馆举办的华东六省市文史馆员美术作品展时,与艺术大师朱复戡的作品同置于展厅显著位置。其作品被省文史研究馆、省美术馆、县文物所收藏。部分作品流传至中国香港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吴澄航(1918-1992)
字静航、步宇、驭澜,号东平湖泛舟人,男,汉族,沙河站镇前河涯村人。1937年前,在家乡小学、中学读书,后辍学在家务农、学木工,拜邻村小杨庄知名一方的书法家张昭元(瀚亭)先生为师,立志学习书法。他天资聪颖,习字刻苦,买不起纸笔,就在杨树叶、麻籽叶上练字,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
1945年,吴澄航在本村任文教委员,1948年冬,到东平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县教师训练班学习。建国初期,先后被调到六区、县民政科工作,公务之余,仍临池不辍。1956年4月,参加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哲学辅导员训练班,3个月后回县,任东平王台中学副校长。期间曾为东平县烈士陵园书碑5幢,汉隶、魏碑、楷书诸体皆备。1958年,调县民政局任副局长兼县钢铁指挥部采矿科科长,配合省钻探队走遍东平山山水水,对所见碑刻文字进行临摹、研究。1960年,东平县并入平阴县,他任文化馆长兼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登记、照相、立档,对书画作品进行品评分级。1963年,抽调到泰安地区搞展览,书写版面前言,被誉为“东平一枝笔”。1964年,参加泰安地区文物普查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
文化大革命初,受批判。为保存新编《东平县志》草稿,他将《东平革命斗争史》(草稿)贴身扎在腰间,使这一宝贵资料幸存下来。1973年,东平县文化馆办毛主席敬仰馆,他虽未落实政策,但他的书法派上了用场,写版面、前言、结束语、毛主席语录、废寝忘食。曾复写《四体字典》《草诀歌》数本送人。1975年,《张迁碑简介》一文,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对汉隶珍品《张迁碑》结体方严高古、用笔以方为主,朴茂中有雄厚之气的特点,有独到见解。他的书法师古而不泥于古,博采众长,取法雄健古朴,揉以魏碑的端庄方整。疏密相间,妙趣横生,别具一格。
1978年退休,1986年落实政策,改为离休。古稀之年,他仍不改翰墨寄志的初衷,虽疾病缠身,家遭变故,但在书法追求道路上丝毫未退缩,曾赋诗道“暮年志犹壮,何惧鬓如霜。椽笔助我兴,盛世翰墨香”。1985年,他的隶书入选山东老干部局、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红十字会、老年大学举办的“山东省第二届老干部书法国画篆刻展览”。他决心“晚年书法变化革新”。1985年中国书法函大济南分校开始招生,他自费与其长子吴绪伦同入济南分校学习。他全身心地投入,执著地追求,研究书法入迷时废寝忘食,闭门谢客。在他的隶书作品中,揉以篆籀、汉简、《张迁碑》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及陈鸿寿、乌士漳的笔法。魏体、行楷书揉以篆、隶笔意,奇而不怪,险不失平,可谓别开生面,受到国家权威人士和同道的赞誉。
吴澄航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家文物中心、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收藏,还远流加拿大、美国、德国、波兰、日本、东南亚诸国及港台地区,隶书作品曾作为泰安市政府的礼物赠送给日本政府和友人。
吴澄航一生清正立本,直道谋身,俭朴宽厚,每遇后学求教,总是亲切待人,倾其所知,其书品和人品有口皆碑。1991年,曾在县工人文化宫举行“祝贺吴澄航书法创作五十周年活动”。
张秀兰(1910-1989)
女,老湖镇郭楼村人,出身艺门,其父张振朝是东昌府(今聊城市)四弦戏班名旦,其叔张振邦是名小生。全家以演艺谋生。张秀兰6岁进东昌府四弦戏科班拜名旦董长法为师,坐科学艺6年,12岁出徒登台演出而一鸣惊人。精湛艺术表演,得到广泛共认,戏迷送绰号为“半碗蜜”(即听张唱戏是一种艺术享受,甜如喝半碗蜜),张遂以此为艺名。
四弦戏是清末民初流行于冀鲁豫交界黄河两岸一带的戏种,以聊城戏班最负盛名,她是该戏班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她天生一副好嗓门,唱腔甜美圆润,字正腔圆,达到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加之形体娇美,登台如玉树临风,仙女下凡,遂得戏迷捧爱,在菏泽、东平、聊城一带产生广泛影响。
1929年,正当她走红之际,北洋军阀混战,祸及聊城,为避战乱兵灾,她全家回到原籍,聊城戏班随之解体。1930年,在广大观众的要求和四弦戏迷们资助下,她重招艺徒成立科班,经过苦心教练,使新秀出科登台,在东平演出,再次走红,观者成千上万。1932年,聊城特邀她演出,旧地重游,风采再现,盛况空前,每次演出,都是车马塞道,观者争睹。
高唐县河北梆子戏班名演员孙树森(艺名“孙鞑子”),原籍东平街道西豆山村,决然抛弃梆子戏班的优厚待遇改行学唱四弦戏,他把梆子戏的表演艺术移植到四弦戏里,使四弦戏大为增色。1933年和张秀兰结为伴侣,使戏班进入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戏班生存极为困难,常处于停顿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弦戏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1950年,时在高唐县进行演艺活动的张秀兰戏班,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四弦剧团,冠名为高唐县大众剧团,孙树森任团长,张秀兰任副团长。剧团到济南新市场演出半年多,得到了省城各文化团体、广大观众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山东省文化局推荐张秀兰夫妇参加了全国第二次文代会。1955年,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张秀兰戏班回原籍,归东平县政府管理,定名为东平县大众剧团。1962年,改名为东平县豫剧团。由于种种原因,四弦戏走向式微。1965年,她一家被安置到大羊公社前魏雪大队落户。从此她谢绝舞台。1989年冬,一代名艺人张秀兰逝世,享年79岁。
李束为
(1918-1994)
原名束学礼,笔名束为,男,汉族,新湖镇朱官村人。幼时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到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工。1937年8月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决死纵队,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八路军第120师吕梁剧团分队长、支部书记。是年冬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学习。1943年1月,奉命返回晋绥边区,在河曲县当干事,做民兵和减租减息工作。1943年春天,写出第一篇小说《租佃之间》。次年调晋绥《大众日报》社任编辑,并负责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工作。其间,创作《红契》等一批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时代》杂志。1946年至1948年,参加山西省临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土改工作团任组长并代理区委书记。这时期,他创作歌颂土改斗争的小说《第一次收获》和《卖鸡》等作品。他是解放区最早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家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49年任晋西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年底调山西省委宣传部,任编审处长、文艺处长。1953年调山西省文联任主席、党组书记,长期主持山西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在行政领导工作之余,仍坚持文学创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创作《春秋图》《好人田木瓜》《老长工》《崞县新八景》《更上一层楼》《大事业》《迟收的庄禾》《于得水的饭碗》和《南柳春光》等20多篇小说及报告文学,分别发表在《火花》和《人民文学》上。1956年,莫斯科出版的俄文版《中国短篇小说选集》,收入了《租佃之间》和《红契》。20世纪60年代,山西人民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分别出版他的报告文学集《南柳春光》。1980年起,先后任山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多次深入吕梁地区,了解农民获得土地自主权后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写《高山的园丁》《吕兆九小传》等作品。热情歌颂农民的喜悦心情和勤劳淳朴的品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反映晋绥边区战争年代斗争生活,这类作品有《吕梁小夜曲》《露水闪》《捞河炭》《月光下的狂欢》《无声的战斗》等。1986年被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是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出席一、二、三、四次全国文代会,在第三届文代会上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还曾任山西省人大常委、山西省政协常委。
李束为为开创当代中国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山药旦”派做出突出贡献,是该流派第一代主要作家之一,他始终坚持民族化、大众化道路,潜心反映中国各个时期农村巨大变革,作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李束为是山西省文学艺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杰出的文艺组织领导人。几十年来,他在培养与组织作家队伍、创办文艺刊物、机关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山西省文艺界德高望重的领导干部。
李束为逝世后,根据他的生前遗愿,骨灰撒在他多年工作战斗和生活过的吕梁山上。山西省文联,中共吕梁地委、吕梁行署在离石市城内凤山之颠,为他树立纪念碑,于1994年4月9日举行揭幕仪式。
李起敏(1944-2016)
男,笔名唐皇、望鲁,堂号藻鉴,东平县人。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研究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兼课于清华大学、北京成人联大、中国文化书院。讲学于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艺术美学、艺术哲学、世界文化学、中华美术史学、中西艺术比较学、乐论概观、艺术概论、书法美学、中国书画、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等课程。198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协、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历任全国性书画大展及音乐赛事主任评委。1993年兼任《当代中国画报》总编辑,兼任华人名家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吉林市画院顾问兼名誉院长、河南中原书画研究院顾问。1996年应世界日报邀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书画预展。1998年在香港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及“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志?美术卷》主编。著有《花结与潮声—论音与画的纠葛》《中国古典艺术学概论》《日神与酒神》《历代花鸟咏物诗词曲选注》《李起敏论文选》等作品。入典《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人才大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50部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