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石刻造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32&run=13


白佛山石窟造像
位于县城西侧白佛山之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小造像142尊,以隋开皇七年(578年)建造的阿弥陀佛像最大,该造像通高7.6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形体硕大精壮,面相慈祥,微含笑意,其西土造像之容貌已然不见,转化成东土者形象。据专家考证,此造像是目前中国中原一带保存最为完整、个体最大的隋代佛像,堪称“中原隋代第一佛”。大佛两侧窟壁排列数十小龛像,大者高35厘米,小者仅10厘米。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涅”龛像是国内现存较早的两处涅龛像之一,“十六王子”带铭龛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像、铭俱存龛像。唐窟内一佛二菩萨像,主像高2.43米,高肉髻,面相丰满硕长,蚕眉细目,鼻梁高挺,两耳垂肩。左右二倚坐菩萨像,臂钏颈圈,缨珞敏缛。三像均通体磨光,雕刻细腻,比例匀称协调。反映了盛唐时期卓越的雕刻技巧。五代及宋窟内主像为释迦牟尼倚坐像,通高1.9米,面部较宽圆。袈裟衣纹厚重,线条略粗。其左右为少年阿难、老者迦业立像。东壁为数尊罗汉像,均光头结跏跌坐,慧眉善目,面含微笑。其前有明代晚期三教堂,又名“三教寺”。山西侧有天仙圣母、祥云二洞窟,分别雕刻送子观音和天仙圣母像等。山顶玉皇阁内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李靖像和二郎神杨戬见3尊高浮雕像。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棘梁山摩崖造像
棘梁山又名司里山,位于东平湖西畔戴庙镇,南临古运河,是水浒英雄宋江、阮氏兄弟等聚义的地方,山虽不高不大,但山体上遍刻佛像,属于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周围的腊山古建筑群、六工山唐代造像和东平湖构成东平境内一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造像主要集中于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石上,有大小造像近千尊,完整清晰者500余尊。如按造像年代来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北齐一佛二弟子造像,佛像高9.7米,戴高宝冠,两侧宝缯垂巾,宽圆肩,双肩略耸,胸部较鼓,腹部略平坦。面相宽团浑厚,五官宽大,眉间原有突起白毫相。手施说法印,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显厚重,衣纹流畅呈平直阶梯式。倚坐于宽平座上。两侧弟子像均高9.5米(头部残),立于莲花台座上。三像均表现出身体丰圆健壮的北齐时代造像风格。此组造像是棘梁山造像中雕刻年代最早、最高的北齐造像。其右下方有一尊大齐皇建二年(560年)弥勒下生题铭站立像,高32厘米,着通肩式衣,衣纹轻薄贴体。
西崖多唐、宋造像,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其中唐代造像多为武周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均展示出唐代成熟期的造像特点。造像多通体磨光,面相方圆丰满,有的颈饰蚕节纹且眉间有突起白毫相,发髻有螺髻、涡髻、高内髻等,着通肩式衣或双领下垂式衣。座多圆形束腰仰莲座。造像神情丰富、雕刻精细,五官比例适度,几乎近于真人形象,表现出显明的时代特点,更体现出佛教造像的演变规律。其中36罗汉造像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其上端的十神王像更具特色。东南最上端尖拱形龛内有一佛二弟子像,佛像体稍前倾,目光俯视,双手全合十,似在注视着世间的沧桑。
南崖风蚀比较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和罗汉像。
山东面有一处刻经,南北长12米,高2米。所刻为《佛说大般涅经》。
棘梁山摩崖造像时间延续久,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造像、刻经,还有一定道教、儒教造像,但不占主流。其中东崖南面下端有宋代“三教通连龛像”,“释加牟尼”佛居中,“文宣王”孔子居西,“老子”居东,每尊主像左右又各立一弟子像,较为罕见。
棘梁造像中铭文众多,几乎每龛(像)旁都有像名刻字或纪年题字,铭文字数最长者达500余字。根据题记可以看出,在此造像的除较多的地方官吏和平民百姓外,还有京城的高官显贵、北京资福院等官僧以及各地商人,足见当时棘梁山影响之广。在西崖唐代造像中,还发现了武周时期的造字10余个。传说武则天造字19个,这对于研究武则天造字和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棘梁山造像虽然在造像数量上不能和龙门、敦煌相比,但在鲁西一代却是造像数量最多、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在中国石刻造像研究方面更是具有重要价值。造像中北齐“一佛二弟子像”,其高度在中原一带是最高的,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而洛阳龙门故事片石窟中的最高北齐佛像仅3.2米。皇建二年弥勒下生像是弥勒形象的最早表现形式,弥勒像一般为倚坐像,此处表现为站立势,较为特殊。宋代封建统治阶级力主三教(儒、道、佛)调和,所以说棘梁山“三教通连”造像是中国雕刻年代最早的一处,它对于研究历史上三教融合、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宋代佛教造像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再者,山体不大,却遍布寺观庙宇。根据碑刻看,有娘娘殿、玉皇殿、大雄宝殿、七神堂、镇武庙、吕祖阁、魁星楼等,原建筑之多令人叹服。棘梁山周围皆有绵延的群山,而三教却争相在这小小的山体上建室传经,这或许与棘梁山紧傍济水和梁山泊有关,专家学者说“东平是北朝时期山东境内的佛教中心”。
棘梁山摩崖造像历时1500余年,好象中国摩崖石刻中的一部教科书,堪称为“鲁西石刻博物馆”。对于中国的宗教史、美术书法史研究,对于摩崖石窟造像断代分期、演变规律、佛教的区域划分以及水浒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理明窝摩崖造像
位于斑鸠店镇六工山西南麓,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呈“一”字形东西排列,共有唐代大小造像49尊。最高者177厘米,最小者仅为10厘米。长安三年(703年),六工山上开始凿崖刊像。造像内容为三尊阿弥陀佛大像,七尊化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襞褶流畅写实具有质感。面部丰腴,眉眼细长,五官雕刻细腻,面带笑意,神情丰富。胸部凸起,光头并施彩绘,内有化佛7尊。可谓武周时期佛教造像的标准形象,体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度匠意,透出精神气质的活力感。
洪顶山茅峪刻经
位于旧县乡屯村铺村东洪顶山西面茅峪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北齐时佛教文化遗存,是集经文、佛名、铭赞、题名碑于一体的大型摩崖刻经群,由东平人僧安道壹和印度僧人法洪共同刻经。刻经分布在茅峪南北两侧石壁上,峪北以僧安道壹刻经为主,峪南以印度僧法洪刻经为主。镌刻面积共达1000平方米。刻经文6处,其中《文殊般若经》2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集经?穿普提品》《摩诃衍经》《仁王经》各1处,还有大空王佛、安乐佛等佛名9处,大小刻字共1200字左右,现存较完整可读者785字,可反映当时刻经内容全貌。字径大小不等,多在25厘米-60厘米之间。而最小者仅7厘米,最大者360厘米。峪北中心北“大空王佛”四字,总高9.60米,最宽处达4.10米,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大北朝大字。
黄石悬崖石窟造像及碑刻
黄石悬崖位于东平湖东畔的蚕尾山中断幽谷处。因这里黄石如壁,危岩千层,故名黄石悬崖。崖下古树参天,风光优美,加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石窟造像、碑记等点缀其中,是东平县境内历史上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黄石悬崖的右侧有唐代高浮雕造像,高悬于陡壁间的巨大石窟内。佛像一般高0.8米,头顶高耸肉髻,两耳垂肩,著通肩式袈裟,均结跏状于莲台之上,面目皆圆润秀丽,给人以温厚、慈祥、宁静、亲切之感;武士像高约0.9米,身披盔甲,双手扶膝,体健凝重,生动逼真,给人以威严之感。
从石窟向左,是连片的古建筑群。那高大的玉皇阁,保存虽不十分完整,但阁内神台上的浮雕图案,仍清晰可见,那高超的雕刻技艺,令人赞叹不已。从玉皇阁再向左,有清乾隆年间修建的石亭。亭子全为石结构,四角石柱支撑,柱为方形,顶起脊,全高3.5米,宽2.4米,上有题字,为乾隆二十八年创建记事,工艺精湛,保存基本完好。
悬崖处还存有明清碑刻20余方,大部分记载了建修黄石崖情况。其中一方为清代东平州地方官员为保护黄石悬崖胜景而发布的禁令,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黄石悬崖现存碑记23方,多为明、清重修碑记。其中有一碑文对联曰:“半壁黄崖昭万古,一汪清泉仰千秋”,形象地道出黄石悬崖的美丽风光。
青峰山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街道护驾村东青峰山西麓的摩崖上,泰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造像有两组,共24尊。第一组造像近于山巅,呈扇形分布在高十几米的3块巨岩上。有高浮雕造像21尊,中间为释迦牟尼高浮雕像,高近1.5米,结跏趺于金刚座上,两耳下垂,高肉髻,通肩式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神情庄重。其左右各一弟子像,亦为高浮雕,立式,脚踏圆形仰莲座,双掌合于胸前,著通肩式袈裟。其左右两崖各有9尊造像,合为十八罗汉。像高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各单身于佛龛内,姿态各异。这些造像多作跏趺状,千姿百态,勃发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手捻佛珠,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握法器,有的合掌,有的搔首,有的抚胸。其中一尊罗汉双眉深皱,双手合十于胸前,口微微颤动,似在默诵经文。造像的多数题记已模糊不可辨,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据造像风格分析,应是金元时期的产物。
第二组造像位于第一组前下方近60米处,有造像3尊,位于圆拱形龛内,是三世佛(又名三身佛),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高度均在两米左右,高浮雕,结跏趺于须弥座上,双领下垂式袈裟,面部圆润。中间为释迦牟尼,双手抚胸。左为阿弥陀佛,西为琉璃光佛,皆施禅定印。此组造像由于龛深树遮,保存完整,衣纹清晰犹如新镌,可惜龛外左侧题记不可辨。根据造像风格和雕技分析,为明代所雕造。
在两组造像之间有一井,深数丈,掷石则应声,常年不涸,人们称之“神仙井”。第二组造像旁原有古建筑,今仅存残墙瓦砾,石砌台阶蜿蜒曲折通到山下,完好如初。
青峰山摩崖造像表现出明显的佛教内容,它虽不及白佛山造像之高大、司里山造像之众多,但造像内容鲜明,雕刻细腻,对于佛教石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华岩洞石窟造像
位于梯门镇西沟流村西北凤凰山之阳,是山东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佛教造像石窟,现为泰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窟系自然石洞稍作加工而成,一进一处两洞口,呈“凹”形,俗称“牛鼻子洞”。洞宽3米,高3.5米,洞长近50米,造像分布在洞内两边石壁上,共有浮雕造像大小近百尊。造像内容有三佛像、西方三圣像、菩萨像、天王像、十王像和罗汉像等。佛像穿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不同手印,菩萨像衣着华丽,缨络繁缛,面部丰圆饱满,雕刻细腻。其中位于洞口南壁的关羽像,身着盔甲,一脚下踏,一脚横置,双手握披巾抚于膝部,长鬓垂至胸前,仪态威严,豪气冲天,右边周仓持青龙偃月刀侍立。十八罗汉像,或站或坐,或卧或侧,有的手持兵器,有的双手扪天,肚腹凸圆,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据考证华岩洞石窟造像内容和分布的情况,此洞窟造像俨如一处地上的佛寺建筑,如窟的顶部呈穹窿状,形似古建筑中的藻井。此种方式在摩崖石窟造像中较为特殊,这在山东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最为重要的是造像中的十王像,在中国北方地区很少见,华岩洞石窟的十王像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地区佛教造像中最早的一处,这对研究中国北方佛教石窟造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龙山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街道龙山之阳龙山书院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居于悬崖上,高3.6米,高浮雕站立像。肉髻,宽圆脸,眼部呈凸起状,未刻眼线,厚唇,颈饰蚕节纹。胸部略鼓,左手下垂五指伸开贴于体侧,右手屈肘上举,掌中托一圆珠。身著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刻线较粗。身体丰满健壮,具有唐代造像的风格特点,应为唐代造像。像外有后人垒起的石屋,门上有一赞诗曰:“无始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诸君弃舍皇宫院,却奔深山作茅庵。好景致,有井泉,佛殿山门在中间。太子看了心中喜,松柏长得伴春天。”落款是“云峰道人题  嘉靖二十二年  岁次癸卯”。像右有两处呈碑状的题记,惜因风化已难读。
清泉寺摩崖刻字
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尚庄村西杨山之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原有寺曰“清泉寺”。据光绪《东平州志》载:“清泉寺,旧志作杨山口寺,在县治东北三十里金螺山下,去杨山迤东三里许有清泉,水甚甘美,因以清泉名寺。金大定二十三年重修。”今寺院建筑已无。解放初在寺址上建麻疯病人医院,今已废。寺西有明代和尚塔残石。
此处摩崖刻字共有4处。寺后近于山顶处刻“层峦叠翠”四字,字径1米,隶书,字体雍荣华贵。“仰止”2字,字径0.8米,篆书,字体遒劲潇洒。近山脚处在一突兀的大巨石上刻“抱璞”2字,字径0.4米,篆书,字体古朴苍劲。其东在一大石斜面上刻“大块文章”4字,字径0.5米,隶书。此处刻字年代不详,仅“仰止”2字首题“卯仲夏”“层峦叠翠”4字右有一处刻字题记,已漫漶难辨。落款均为“怡延年”,志中对此人无记载。
灵泉寺及其摩崖造像
位于梯门镇东沟流村北凤凰山之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泉寺占地约8000平方米。周围群峰环抱,岩石突兀参差,翠柏枫林,枝虬蔽翳。寺后悬崖上雕有唐代佛像10余尊以及3处禅窟。寺边山泉叮咚作响,景致极为秀丽优雅,是东平县较为有名旅游圣地。
据光绪《东平州志》载,灵泉寺始建于唐代初期。原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旗架及僧房等。现仅存大雄宝殿3间,坐北向南,长12米,宽7.5米,高4.2米,砖石结构,起脊灰瓦顶,背上有砖雕龙、凤、花卉图案等。殿内布满壁画,多为佛教内容。原山门殿仅存8根高大的八棱石柱,上有金代题记,其前有6个大型的莲花柱基,直径1.5米,可见当时寺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原正殿前有唐开元十九年造像碑一方,雕一佛二弟子像,皆体态丰腴,面部丰满。主佛像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弟子佛站于仰莲座上,袒胸露乳,身披帛衣,体态婀娜多姿,体现了唐代娴熟的雕刻技艺,惜今已被盗。院内还有宋政和元年经幢一石,上刻《佛说般波罗蜜多心经》,全文瘦金体书,字体潇洒飘逸,是宋代不可多得的珍贵刻石。
寺后摩岩上有唐代造像10余尊,最小的高20厘米。最大者高1.5米,为释迦牟尼像,几乎近于山巅,双脚下踏倚坐,双手抚膝,高肉髻,身披双领下垂式袈裟,面相浑圆饱满,通体磨光,其它还有一佛二弟子和单尊佛像等。造像龛外多有题记,惜已漫漶不可读。在造像龛周围还分布有20余个“灰骨龛”,这些“灰骨龛”的存在为中国的瘗穴制度以及佛教的发展变化等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研究资料,同时也是“东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内有“观音井”,深达数丈,常年泉水流出,由地下石沟内流向山谷内,叮咚作响。光绪版《东平州志》载:“内有泉,祈雨辄应,故名”,寺即由泉而得名。
灵泉寺周围还分布有元明清摩崖题刻多处,多是赞美此处的美丽景色。其中明初一赞诗曰:“闻说招提自补陀,凤凰山秀拥清螺。龙泉分派通灵窍,老树参天挖薛萝。罗汉洞深云雾合,索公岩古第允多。摩崖试看唐碑碣,千古英雄永不磨。淮南癸庵书。正统丁卯七月予因通历山麓,疏灵泉源,过东平州寓,灵泉禅寺公暇偶求一律以纪胜览”。
铧山石刻造像
铧山位于旧县乡。石刻造像位于山巅面北的朝阳洞内,洞口上部刻“朝阳洞”3个楷体字,左右又有两洞口,三洞内相连,皆属自然石洞。洞内有圆雕造像两尊,据碑文记载,一为白衣大士观音像,一为护法韦驮像。观音像为坐式,面北,似坐于石椅上,右手抚膝,左手抚椅肘;头戴巾,身披斜交大衣,内着僧祗支;面部上宽下窄。像高1.2米,宽0.75米,在造型上与其它地方所见的观音像略有不同。其它两洞内无造像和碑记山南有碧霞元君祠,系自然石洞加工而成,洞口砌墙有门,洞前部较大,向内渐渐狭窄。前部高3米,向北深约20米。洞内有神台,上供元君塑像,高1.7米,面目慈祥,端庄静雅。除此之外,还有碑刻4方,最早为大清宣统四年“善士题名碑”。山西麓有“白云泉”,泉侧有康熙年间题记,泉下万仞高崖,泉水涌出流下,溅沫迸珠,如丝丝细雨,生云化雾,堪称奇观。铧山奇石形成许多天然景观,有“狮子峰”“扇子崖”“龙虎斗”“天鹅卧”“回马石”“渡仙桥”“瞻岱穴”和“一线天”等自然景观十余处。199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