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29&run=13

牌坊
父子状元坊 为纪念宋代著名的梁颢、梁固父子二状元而建。梁颢,963年生于郓州须城(东平),23岁中状元,任翰林学士,宋都开封知府等职。景德元年(1004年)暴病卒于开封知府任上,年仅42岁。其子梁固,生于985年,24岁中状元,出任山东诸城官员,33岁英年早逝。后人立坊以示纪念。
牌坊始建年代无从考证,原坊为木质结构,规模较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兖州太守金一凤,以坊倾圯,奉旨改修石坊。牌坊坐北朝南,为全曲阜石质,四柱三门式,呈中间高两边低单檐的牌楼形式,高8.5米,宽10米,左右两拱门,建筑在高0.5米,长3.5米的石座上;中门宽3米,门额中题金一凤所书“父子状元”4个大字,字如斗大,苍劲有力。两边的石柱上有一副楹联:
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
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
1757年,乾隆南巡,路过州城,拆除南门至北门跨路牌坊,惟留“父子状元”坊,在其上面搭天桥而过。原石坊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损毁,1997年依原坊图样恢复重建。
升平人瑞坊 2009年8月,在州城宋街父子状元坊南150米西侧大西门街口,立起来一架叫作“升平人瑞”的牌坊。这架牌坊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东平州牧(知州)沈维基为百岁寿民王文谟建的。其中“升平”寓政通人和、盛世太平之意,“人瑞”是指人健康、长寿过百岁。在中国这个有着尊老传统的国度,牌坊又被用作尊老优老的标志,即古代的百岁人瑞坊。《清乾通典》载,康熙四十
二年(1703年)明文颁布:“百岁老民给与‘升平人瑞’匾额,并给银建坊。节妇寿至百岁者,给与‘贞寿之门’匾额,仍给建坊银两。”百岁老民,不论身分,“人瑞坊”的这一原则,对中国古代的尊老传统,做了一个平民化的注脚。同时,百岁老人也被赋予国运和德治的象征意义。
牌坊的原址在宅门首街(今大寺街)路北。宅门首街是州城首要通衢,扼大东门内咽喉之地。大东门即龙虎门,系封建时代迎送官员、圣旨、钦差时举行仪式之所,军民人等出行入城、地方官员上任、卸职、皇帝出巡视察、巨贾行商物流团队的必经之处。
坊主王文谟,查《东原王氏族谱》,应系明朝开国大将王富的后裔。王富,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从1355年参加反元义军,随朱元璋转战南北,参加了溧水、镇江、宁国、襄阳、湖州、沂州、瞿塘、甘肃、淮安、徐州等地的战斗,终年57岁,“以功袭东平所千户,遂家焉”。
“升平人瑞”坊的东边,坐落着王氏宗祠,俗称王家家庙,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王姓族人祭祖或议事场所。家庙正殿三大间,东西庑各三间,另建大门、甬道。1949年后,曾作为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班之所,历为电池厂、城关民办中学、东门小学、东门联中、东门学区的所在地,在1997年撤并学校时才作为民房用地使用。
“升平人瑞”石坊为四柱三间通天式,材质以花岗岩为主,高约6米,宽7米,顺街而立。坊正面主间匾额阴刻“升平人瑞”四个大字,呈扁形魏体,阴文底平,横竖笔划等宽,各约2厘米,活泼而有生气。上款楷书:“乾隆三十二年”,下款两行,文曰:“东平州牧沈维基”“为百岁寿民王文谟立”。
联文为“仙璈远自云中落,凤诰新从天上颁”。经查,“璈”是一种打击乐器,“仙璈”是指神仙境界里才有的乐器,或代指乐曲。换成现代语言,大体这样解释:“为祝贺百岁老人身体的健康,神仙们在云端奏起优美的音乐,美丽的凤凰则带来皇帝祝福的诰书”,烘托出天上人间共祝寿星百岁的喜庆氛围。
东平州城“升平人瑞坊”极为简朴,浑厚无华,庄重古朴,粗砺大方,默默传递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好祝愿。
龙门连跃坊 位于州城西郊大西门村,为明代进士武之大而立。武之大,字连城,其父为吏,以差遣违误,应笞 。之大时方幼,哀官请代,不允,之大见被笞哀号惨状,痛深切齿,咬落一指,血溢颊至地,尚不自如,问父:“官何笞人?曰:“职也”。又问“官何人为之?”曰:“读书人为之”。因而发奋,成万历二十二年进士,授长子县知县,至右参政,卒崇祀乡贤祠”。后人敬佩之大,建牌坊纪念。石坊正面匾书“龙门连跃”四个大字,背面横额书“凤祰重颁”。表彰他两次考中进士,两次做好朝廷命官。2009年8月易地移往拱极门里。
秦氏节孝坊 位于旧县乡尹村西侧,是一座御敕石坊,清乾隆二年为尹村大户秦暄之妻秦氏而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氏节孝坊俗称节孝牌坊,通高10多米,宽12米。由于距黄河近,多年的黄水淤积,使该坊近三分之二埋于地下,现地上只有3.5米。据当地人回忆,上世纪早期,还能在坊下赶马车通过,且能甩开长鞭。
该坊由当地石灰石雕刻而成,造型奇特,结构巧妙,两边石柱四周皆雕刻花卉鸟兽与人物故事,尤其是南北两柱东面刻绘的松鼠戏葡萄,形态逼真,惟妙惟肖。西面刻绘的两叟对弈,一小童煽火烧水,其人物形态及构图雕技,令人称绝。石坊顶端为镂空挑檐,横梁上部刻有“万寿无疆”四字,可惜“文革”中被毁。节孝坊是古代王朝对女人守贞节、孝父母的最高奖赏。据《东阿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秦氏节孝坊立于乾隆二年,有秦氏女订亲于夫家尹村尹氏,欲嫁之时夫尹氏病亡,此女立志为夫终身守孝不嫁。地方官府上报朝廷,奉皇命树立此牌坊,以旌表其孝。此坊规格之大,雕凿之精,在鲁西南一带是罕见的,足见当时秦氏美名影响之大。
坝、闸
戴村坝 戴村坝水利工程位于彭集街道南城子村东北约0.5公里处,为汶河与大清河分界线。就总体而言,现戴村坝工程分为五段,从左(南)至右(北)依次为:长450米的南引堤;长434.1米的戴村石坝,包括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长900米的窦公堤;长262米的灰土坝和长70米的北引堤。总长2116.1米。在原坝台上还建有“白公庙”“将军庙”“龙神庙”,并立碑六座:其中有东平州戴村坝碑、光绪三十年窦公堤碑、光绪三十年重修戴村坝碑、特用清军府前知陵县事许公表颂碑、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重修戴村坝碑以及建国后重修戴村坝碑。该工程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为解决京杭运河会通河段的水源不足,在汶河上修建的壅水坝,因其督建机构驻于戴村而得名。戴村坝分水枢纽在中国运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对运河南北畅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被称之为“江北都江堰”,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两代大运河能够南北贯通600余年,戴村坝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坝结构,是经过多次改造整修,逐步完善形成的,最初为土坝。明万历元年(1573年),侍郎万恭因土坝经不住冲刷,于迎水面砌石坡以加固。万历十七年(1589年),总理河道潘季训将土坝拆除改筑石坝,取名“玲珑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尚书舒应龙又在此坝南北各筑一坝,并与原坝衔接而成一体,由北至南分别取名曰“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至此,全坝计长126.8丈。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东巡抚周恒祺复修玲珑、乱石、滚水三坝,南北各筑坝头一座,坝面均用铁闩铁锔,连榫灰浆勾抿面石,合缝处油灰锤炼,并于旧工顶面均加铁扣锁链;对坝台上的“龙神庙”“白公庙”“将军庙”等祠宇宦廨也进行修复。光绪三十年(1904年),抚东使者周馥鉴于东平州被淹甚广,而济宁以南运河浅涸,农商皆苦之,先将大坝各坝浸口用土石堵塞,束水归槽,添连片石大堤,又将玲珑等三坝和灰土坝修葺完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修整大坝坍塌处,由原木桩固滩改为洋灰(水泥)截墙之法,石方均改为洋灰浆砌。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春,小汶河筑坝堵截,戴村坝失去济运作用。汶河来水全部经戴村坝西流入大清河。为了拦沙、缓流,有利于大清河防洪安全,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大坝进行整修加固。
2001年夏秋之际,大汶河流域连下暴雨,肆虐的洪水将安卧600余年的戴村坝,在其主体部分滚水坝与乱石坝结合部,吞毁铁扣,冲掉护石,刨出坝基木桩,撕开了150多米长的缺口,对整个大坝造成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洪水过后,东平县委、县政府立即与大坝管理单位黄河河务部门联系,共商修复大计。经过自行筹资和向上积极争取,2002年投资3000余万元,对戴村坝水毁部分进行彻底修复和加固;对大坝两端的堤防作了堵漏补缺,对堤面进行硬化处理;在大坝南端增建了戴村坝博物馆和护坝房屋,使戴村坝得到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并为今后戴村坝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近600年来,戴村坝作为京杭运河的心脏,她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大奇迹,受到广泛称赞和推崇。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时,也曾提到戴村坝,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并称赞当年策划、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白英为“农民水利家”。中国许多水利史学家认为,该项工程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可与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有人曾赞誉它为“江北都江堰”,说它代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最高水准,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2014年6月22日,戴村坝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安山闸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老庄乡东平湖南堤北侧、潘孟于村南,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光绪五年《东平州志》载:“安山闸,在州西12里,靳家口闸北30里,明成化十八年建,西邻安山湖”。 为运河上的重要漕闸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载,保障运河的畅通。20世纪七八十年代增修该桥时在原桥基础上将桥面增高加宽成为石桥。现桥长7米,宽5米,东西燕翅长13米-31米。由于位于东平湖内,现仅能看到原闸身上闸槽、凸石等一部分。闸南安山集为当时运河岸边的重要的集镇。清代,运河堡房中有“第一堡安山镇”,安山闸上设闸官1人,闸夫数名。
戴庙闸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戴庙镇戴庙村南,为220国道必经桥梁。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光绪五年《东平州志》载:“戴家庙闸,在州西40里,安山闸北30里,明景泰五年建,西邻安山湖,旧有进水二口,曰安济,曰私沟”。 为运河上的重要漕闸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载,保障运河的畅通。原桥宽5米,1973年修建220国道时在原坝基础上增高加宽改为石桥。增修时改为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石桥。由于220国道的通过和常年河水淤积,原闸大部分淤积地下。戴庙闸北侧为戴庙村,是闻名齐鲁的水旱码头,称“不夜镇”。 清代,运河堡房中有“第十堡戴家庙”,戴庙闸上设闸官1人,闸夫数名。
石桥
清水桥 又名清河石桥,位于老湖镇隋须昌城旧址(埠子村址)西1.5公里处,跨古济水之上,今沉淤于东平湖内。
清水桥建于隋代仁寿元年(601年)。据唐《元和郡县志》载:“清水桥在县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华巧,与赵州桥相埒,长四百五十尺”,合公制长度为132.81米。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决口,连同须昌城、洄源亭等一起被冲淤掉。
隋唐时期,东平地区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当时的须昌城系西通濮(州)、郓(州),东达兖(州)、齐地的交通要冲,而大清河则成为当时较大的交通障碍。隋仁寿元年(601年),故在此修建清水桥。大桥的建成,有力的促进鲁西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速了须昌城的繁荣,使该桥周围成为一处优美的水泊风景区,素有“小洞庭”之称。尤其别致的洄源亭坐落湖上,为著名圣迹。唐东平太守苏源明曾多次宴请周边四郡太守于洄源亭,吟诗作赋;唐朝大诗人高适从鲁西至东平路经石桥,曾触景生情,作诗一首:“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宋《太平寰宇记》卷十三(郓州、风俗)、唐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都对清水桥有专门记载。清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记曰:“洄源亭西四里为清水沟……宋为北清河,因会汶又名大清河……因黄淤废,俗呼清河沟,桥呼清河桥,巨桥跨河,今淤土中,西通濮郓,桥北即长直沟入济处。”《东原考古录》中说:“须昌故城西南十二里亭子泊,为洄源亭遗址。”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平湖蓄水,亭子泊村民全迁金山一带,上面的残墙断壁以及巨石,仍暴露出水面,渔民捕鱼至此,常到址上休息,这些都对探索、研究清水桥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永济桥 俗称南大桥,位于州城街道南关村南邻,横跨小清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东平州人邢整奏请创建,计18孔;明万历四年(1576年)知州邱如蒿于桥两侧添砌桥栏。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州人王元臣募款重修,时桥的长度为全县之冠。1970年,1桥孔局部塌陷,县公路站进行修补,桥面两侧加垒石墙。桥为石基砖拱结构,全长98米,宽7米;现存13孔,跨径4米,孔径高2.5米。永济桥是今东(平)靳(口)公路必经桥梁,现存状况仍保留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原貌。
自元代开通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后,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使东平成为漕运要枢,历时600余载。永济桥紧靠京杭大运河,横跨小清河,成为沟通南北交通枢纽的主要桥梁,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辉煌的过去。昔日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桥下碧波荡漾,芦苇丛丛,荷叶团团,好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美妙图画,由此形成的“城堤秋水”景观被誉为东平古八景之一。
蓆桥 席桥亦称蓆桥。位于接山镇席桥村西北处,横跨汇河之上,为泰(安)东(平)公路必经桥梁。
蓆桥始建年代无考。在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赵恒欲东封泰山,当东行过汇河(古称架坎河)时,河上之桥用草席铺垫,后此桥即由此得名,桥所在村庄也遂改名为席桥村。《山东公路史》载:“清康熙《山东通志》载:‘席桥,在东平东架坎河(今汇河)上,相传宋真宗(赵恒)东封泰山,车架(驾)经行,以席铺借,故名’。清光绪四年(1978年)《东平州志》载:‘该桥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现在泰安至东平公路上仍有席桥,经过后来多次改建,已非原来面目”。
后来,东平县政府结合汇河水系治理,对接山至鄣城段进行改建,避开接山、鄣城、席桥等村庄,取消漫水路段,在原桥上游的席桥村北新建席桥,为石拱结构。
朱桥 位于老湖镇朱桥村东侧。相传“商山四皓”不受周武王侯封,相约奔东海而去。途经朱桥时,为大野泽所阻,欲投泽自尽,幸被一渔夫救起,挽留于此地。当地百姓多为少昊之后裔,仰其忠贞,遂掘地为穴,藏“四皓”于其中,供其衣食。“四皓”感念居民搭救之恩,教习农耕,传授医道,淘井灌溉,开山砌路。越数载,“四皓”乘船趋东海。居民为缅怀“四皓”之大德,于村西南立“四皓”石像四尊,鼎礼膜拜。宋时洪水泛滥,石像被大水湮没。至今,村西尚有古井数口,水质甜美。
朱桥老桥埋于东平湖中,新桥位于村西的滨湖大道上,2010年6月开建, 2011年4月通车,为一孔20米的拱桥。
柿子园桥 梯门镇柿子园村内原来有座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当时南北官道从村边经过。因下雨天道路泥泞,老和尚想建一座石桥,苦于资金紧张。于是,他一路化缘到了南京。众人听说他是化缘修桥,便问他:“你要修的桥有多长呀?”老和尚说:“四百耽一孔”。人们听说这座桥还那么长,就有不少人捐钱。老和尚化足了钱,就返回柿子园。那座桥实际只有十几米长,修完桥后,在桥的两侧立四方碑。“四百耽一孔”,其实不是四百米一个桥孔,而是“四碑单一孔”,四方碑一个桥孔。后来,南京捐资客人专门从官道来看这座桥,见是这么小的桥,都说上当了。又听说多余的钱被老和尚用来维修寺院了,认为也是做善事。从此,柿子园寺庙的香火就更旺了。
古民居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 坐落于接山镇金马山南面,古民居以梯形依山势而建,向东西方向延伸。常庄现存传统建筑共30户500余间。村落三面有护城河与古寨墙环绕,如今依昔可见,传统古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50%,基本保存了清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堪称“鲁西第一民居群”。2010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苍邱,银夏谢,赶不上常庄后山坡。”这句在接山镇常庄流传很久的谚语经常被当地人念叨。意思是说,苍邱和夏谢这两个接山镇的村庄,因田地肥沃、村民富裕而被赋予“金银村庄”的称号,但是和常庄一比,就逊色了,可见常庄曾经在接山镇人眼中的富庶。明朝初期,常氏家族自山西洪洞县迁到现在的常庄建村,以姓氏命名为常庄。常庄村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占地面积1404亩,现有人口4426人,由于人口较多,该自然村划分为三个行政村。现以颜、赵两姓为主。
常庄古建筑最早、最有文化价值的当属复圣庙。创建于明朝早期的复圣庙又称“颜氏祠”“颜氏庙”,是常庄颜氏家族祭祀先祖颜回和商议本族要事的地方。复圣庙以金马山的青石为基,用青砖修葺,房顶以楠木和灰瓦打造而成,顶脊砖雕四条龙,代表其建筑规格之高,房檐配以精美图案,墙体深厚,冬暖夏凉。门殿厦柱上刻楹联“视听音动杏坛间天心独见,虞夏商周随苍内五道维新”。庙内存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二十年(1755年)和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碑各一方,记载建庙祭奠复圣盛举。
除了复圣庙,在常庄的北部还分布着常庄寨、颜氏大街南院和北院老宅、大圈门、窟窿门、保险楼、72胡同等明清时期,具有鲁西建筑风格的古民居。乡人为抵御敌人入侵、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所建的保护工事常庄寨,据传是清乾隆年间修建。寨墙高20米,周长约4800米,全是石料建造而成。据记载,常庄寨东、南、西三面各有一个大寨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便门,方便出入。庄东、西、南三面,都有护城河,深五米,宽十米,水从东北进,西北出。五门都有人把守,早开,晚关。北面金马山也被圈在寨墙内。站在金马山山顶眺望四周,一览无余。如有军情,能退能守,是理想的屯兵之地。
大圈门位于常庄中心,因其大门高大成圈而得名。明末建筑尽是青砖灰瓦,三进三出的大院子,有两层的小楼,有宽敞的厅房。特别是这座厅房,画栋雕梁,摆设典雅庄重,古色古香。院子临街四周,都是平房,上面设防,易守难攻。
窟窿门位于常庄东北角,大门高深,像个幽深的洞口。北靠马山,宅子是大户家的,院大墙高。临街是一排平房,宽大明亮,东面平房是书房,质朴幽静。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开进山东,司令部办公室就设在常庄,部队首长罗荣桓、陈光就在此工作生活过。
保险楼位于常庄西南部,是清末民国初大户颜景航家的宅院,面积十余亩,房屋数十间。村人因这座石楼以存放钱财为主,坚固安全,故以“保险楼”命名。当时为收集到上好的石材,颜景航向乡人许诺,每块青石一块现大洋。村人争先上山采石。因为石料齐整,垒墙石缝都不用石灰填补。墙的四周留有碗口大的枪眼,楼下还暗置地洞,楼上也垒起枪垛口,以保护颜景航家的钱财。
据统计,常庄现存寨墙2处,古寨河、石桥、排水涵洞12处(个、座),古井12处,汉代古墓、古石碑35处(座)。
尹山庄大门楼 尹山庄位于接山镇东北部,村庄坐落在南北走向的小山东麓,西高东低。北面与肥城市王庄镇接壤。有耕地138公顷,234户,642人。尹山庄村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尹山庄原名张家楼,初为张姓族人居住。元末张家盖有两楼座。楼房高大宏伟,故名张家楼。元末明初,连年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张家楼村民所剩无几,一片荒凉。明初洪武年间,尹姓纲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夏谢村,把张家楼买下。清康熙年间,尹姓已成望族,因村落位于山坡之上,故更名尹家山庄,简称尹山庄。
明末清初,在村庄东西大街北侧,三家有功名和富裕大户沿大街坐北朝南,紧连着建了三座青砖大门楼,大门楼往北是排列有序的古建筑群,青砖瓦房,气派壮观,是标准的封建大庄园。中间一座庄园,主人尹文振,是当地名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一南方进京赶考的举人路经尹山庄,得重病躺在东井井台之上,被尹文振救至家中,服药救治,悉心调养。3个月病愈,以至延误考期。后大比之年,金榜题名,被任命为济南府府尹。他不忘尹文振的救命之恩,在尹山庄为他修建了一座青砖瓦的大门楼,与原有瓦房、大厅连接一起四面合围,占地50多亩,形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庄园。东瓦大门,形状同西瓦大门,房顶安有七星兽头,建筑年代晚于中西大门,据说是由即补守备尹式瑞重建。沿中门楼往西约150米,便是西瓦大门,亦称“西官大门”,是官家府邸。据考证,该大门是南昌巡抚尹国昌的府院。建于清朝壬午年,上有宰相刘墉亲书“登科”门匾一块。
腊山古建筑群 位于银山镇腊山北山体间,东临东平湖,为一处道教建筑。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民国之际均有维修。有峰云观、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虎洞等古建筑,分布在呈字形的石阶盘路周围。其中峰云观内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与邱祖阁为连体建筑,全高7米,面阔3间。砖石结构,阁在上,平顶,边缘有垛口。观北有明正德年间所建乐台一座,柱上有楹连曰“声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腊山又是一处风景奇特的旅游胜地,以柏怪、木奇、景幽著称,被历代名人誉为“小泰山”或“小岱峰”。腊山古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