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名人故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125&run=13

状元与红莲仙子
在古东平州流传着状元与红莲仙子的故事。老状元梁颢之子梁固,父去世后,以遗荫赐进士出身。梁固幼年好学,有大志,不图虚名,欲以实学考取功名。为了静心苦读,便来到城北水牛山下的一座土地庙,废寝忘食,潜心治学。一天晚上,正默念着“小洞庭兮牢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的诗句,方觉有些倦意。刹时,忽见庙内有一烛光,庙宇一片光明,心想可能是祭神人点燃的,夜深人静,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黎明即起,晨练后又去攻读诗文。午间,东平湖上空乌云四起,眼前一片灰暗。不多时,电闪雷鸣。梁固有些心寒,索性钻进被窝睡了。朦胧间发现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送来了莲子、芡实之物放在书桌上,并放一纸条。梁固醒来,来到书桌旁,果然有一纸条,上书:我钦佩您砺志成才的精神,请接受我的一份爱心。落款是莲花井村红莲仙子。 梁固执著追求功名且尚节操,对此事并没太介意,仍一如既往地苦读寒窗。大中祥符元年,参加勤词学科考,考中状元。在恭贺金榜题名之际,红莲仙子变成一位普通靓丽的女子,与梁固结成终生伴侣。
“龙门连跃”的传说
明朝嘉靖末年,东平府西关村有一位姓武的老汉,长得又矮又瘦,人称外号“武大郎”。武老汉做得一手好豆腐,闻名方圆十几村。可老汉时乖运蹇,早年丧妻,只有一小儿相依为命。小儿取名之大,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老汉视为掌上明珠,之大长到七岁看到人家的孩子上学,也嚷着要上学,老汉双眼含泪说到:“儿啊,不是为父不让你上学,实在是家中贫寒,老父对不起你呀!”别看之大年幼,却非常懂事,见父亲流泪,急忙说到:“爹爹不要哭了,是我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说上学了。”老汉一听,更觉自己惭愧,双手抱过之大,放声大哭起来。从此之大真的再也没有提过上学,整天帮助父亲拐磨子,做豆腐。后来干脆叫人做了个小豆腐挑子,自己也卖起豆腐来。虽说嘴上不说上学,可总架不住学塾的读书声。每逢走到学塾,总是把挑子放到路上,站在窗外听讲。日积月累,倒也学了不少字。
这一天,豆腐还没卖完,武之大又走到学塾,情不自禁地放下挑子,趴到窗台,聚精会神地听起来。说来也巧,东平知府刘大人到安山运河闸会见闸官,回来时天要下雨,轿夫走得匆忙,没留心叫豆腐挑子绊了一跤,把知府从轿中磕了出来,摔得鼻青脸肿。知府大怒,问明原因,立令衙役拘到之大之父武老汉,谓之教子不严,狠狠打了二十大棍。之大扶起被打伤的父亲,忿忿地说:“日后我长大得官,也一定狠狠地揍他父亲二十大棍。”
日月穿梭,转眼之大到了十岁。过春节时之大自己挥笔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只手摇动乾坤”,下联是“双肩担起日月”,横批是“洁白世家”。大年初一,村中有一退职张天官拜年。路过之大门口,看到对联,心中惊奇,忙问出于谁手。武老汉陪笑答曰:“之大小儿”。天官一看之大长相,便有三分喜爱,便问之大,对联何讲?之大施礼,从容答之:“我磨豆浆时一手添豆、一手摇磨谓之只手摇动乾坤;做出豆腐又圆又白,我挑起沿街叫卖,岂不是双肩挑起日月?不光豆腐洁白无杂,我父子自食其力,一无以势取利之弊,二无淫盗祸人之嫌,岂不是洁白世家。”天官听罢,暗暗称赞,心想此人以后必是有用之人,不觉又添了几分爱意。为试其才随口说到:“水蛙绿皮难出井”。之大答曰:“油蟹红甲势已完”。天官一愣,好家伙,把我退职天官喻为过油之蟹了。又说到:“浊泥竭泽跎狂舞”,之大接对:“腾云升天待惊雷。”天官不由暗暗叫好,忙说:“武老汉,我观你儿日后定是栋梁之材,何不叫他南堂攻读,日后也好耀祖光宗。”老汉听罢摇头垂泪,天官见状忙说:“我明白了,假若你愿意,之大可进我府读书,日后若皇榜高中,便是我家门婿如何?”武老汉听罢,急扯之大跪下叩头,感谢天官提携之恩。
光阴似箭,不觉武之大到了十六岁,满腹经纶,五经四书无不精通,正好万历皇帝开科大选,之大进京得中二甲进士。皇上降旨:补缺湖南长沙府,先回家扫坟祭祖,完婚上任。说来也巧,长沙府原是东平知府刘大人的家乡,现在刘大人已升到朝中东台御史。之大到任后,微服私坊,暗查民情,得知刘御史之父刘员外依仗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做。之大少年得官,踌躇满志,决心为民除害。一根火签,把刘员外拘捕到公堂。刘员外好不气恼,历任知府没有不登府请安的,唯独这个娃娃竞敢太岁头上动土。公堂之上他大放厥词,咆哮公堂。惹得之大大怒,责令痛打四十大板。三班人役,见新任老爷不惧豪强,人人高兴,不觉手重了一些,竟把刘员外打死在公堂之上。无口供,公堂之上打死人命,非同小可。刘御史又殿参他草菅人命,官报私仇,皇上念其年少,仕途不悉,便宣旨贬回,永世不准再入官场。
从此,之大心灰意冷,整天吃酒,夫人劝之不听,二人经常反目。时间一长,夫人竟不叫他进房,并且辱骂他。之大心中好恼,意欲教训她一下,其不知夫人自幼习武,倒被夫人打了一顿,赶出门来。真是鼓破乱人捶。之大被赶出门后,地痞流氓经常耍笑、欺负他,之大受辱不过,发誓习武,将来定报此仇。怎奈身无分文。家无粮米,叫他好不做难。倒是夫人的贴身丫环杏仙偷偷送来二十两纹银,说是自己的私房钱,望他赌志成人。从此之大专心习武,遍投名师,丫环杏仙经常供给,使他武艺大有长进。光阴似箭,六年又过去了。之大学得武艺超群,带兵布阵无不精通。又恰皇上开科选才,之大欲进京考,无奈皇上有旨,永世不准再入官场,再说这进京盘费哪里筹集?正在为难之际,丫环杏仙又送来了百两纹银,并出主意让他改名换姓,弃文考武。之大感动得泪流满面,说到:“如进京得中,你恩定当厚报。”功夫不负苦心人。之大进京高中武进士前四名,御赐金花,奉旨还乡,欲娶杏仙为夫人。杏仙告诉他,这一切全是夫人安排的计策。之大听了,懊悔不已,忙向夫人请罪,重归于好。后来,之大带兵打仗,屡立战功,满朝文武,人人敬佩,官至户部侍郎。他联合同僚,为己正名,皇上深念其志,钦封在原籍修一功名牌坊,并亲笔写下八个大字:“龙门连跃,凤诰重颁。”
白英点坝
说的是明永乐年间,汶水季节性暴涨,东平州被淹甚广,十年九不收,而此时的京杭大运河则因水源补给不足,时常断流,漕运受阻。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理,却束手无策,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便布衣微服到百姓中遍访良策。一天,宋礼来到彩山之阳,巧遇白英老人,便攀谈起来。白英虽出身微贱,但刚直不阿,无视豪门权贵,不怕官老爷,是一位敢讲真话的人。他见宋礼态度虔诚,毕恭毕敬,内心一时被打动,发起感慨,深切痛斥官宦昏庸无能,对治水之道侃侃而谈,他问宋礼道:“你可知‘借水行舟’的道理?”宋礼答曰“晓得”。“那你为何不‘引汶济运’呢?”听罢此言,宋礼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双手抱拳,连连致谢。宋尚书以礼相邀,白英当即答应协助治水。在白英引导下,二人来到东平州城东六十里的戴村附近,白英目测河段,亲手指点最佳坝址,一场修建拦河大坝的浩大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那个时候,在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的河道上修筑一条拦水大坝十分艰难。宋尚书调用大量民工,征集无数能工巧匠,在白英的组织指挥下,闯过一道道难关,终于筑起一条长五里一十三步的全桩型土坝,取名“戴村坝”。大坝建成后,既分流汶水,又接济运河,真可谓一举两得。戴村坝截住大汶河来水,沿着新疏浚四十五里小汶河,直接流入会通河的最高点南旺,再分水南北,即所谓:“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为全面解决大运河旱季水势小的问题白英又创制运河控制闸坝,开辟安山湖、蒯湖水柜,当运河水大时存入水柜,水小时再放入运河。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成为全国交通动脉,千帆竞发,舟楫如织。东平州境内车船四通风物繁华,商贾云集,不亚江南。此后,“白英点坝”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无盐娘娘的传说
大清河北,有个无盐古城。早年间,出了个姑娘叫钟离春。钟离春姑娘人长得虽丑,但却有德、有才又有志,三十多岁了,从未思忖过个人的婚姻问题,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思虑的都是治国良策。可当时的国君齐王,昏庸无道,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管百姓死活,致使国家日渐衰弱。钟离春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着如何能面见齐王,呈奏自已的医国良方。钟离春的嫂子看着整天茶饭不香的钟离春,知道她的心事,疼爱地劝解说:“我们是草木之人,如何能见得到齐王。再说就是见到齐王,你一个乡村女子,一芥平民,齐王如何能听得进你的劝说呢?”但钟离春姑娘不甘心。一日,钟离春和嫂子上山采桑,忽听有人大喊:“齐王来了!”就见许多人慌慌张张从山上跑下来,嫂子拉着钟离春转身也想向山下跑,可钟离春挣脱嫂子的手说:“我正想见他,他来了。”嫂子赶紧拉住她说:“傻妹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去了,有个好歹,我回去怎么给咱爹娘交待啊?”“嫂子放心,为了国家的强盛,我必须面见齐王!”说着,她推开嫂子的阻挡,一溜烟地向山上跑去。
钟离春正走着,看见一只兔子在路旁乱跳,过去一看,是受伤了。她伸手抓起兔子,却见一个带箭卫士跑过来,喊道:“哎!那是大王猎的兔子,快还我!”“大王在哪?”“你少啰嗦,快把兔子给我!”钟离春把眼一瞪:“给你兔子?见不到大王,休想要兔子?”卫士拿她没法,只好领她去见齐王。钟离春见到齐王,放下兔子,双膝跪倒,说:“无盐小女钟离春拜见大王。”齐王说:“你有什么话,快讲!”钟离春却不再说话,抽抽嗒嗒地哭了起来,哭了一阵,瞪大眼睛,举起双手,拍打膝盖,说:“危险啊——”说完又哭起来,哭一阵,又瞪大眼睛,举起双手,拍打膝盖,说:“危险啊——”……如此反复了四遍,弄得齐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你别哭了,有啥事我给你做主,起来说话,不要害怕,只管讲来。”钟离春站起来,说:“大王啊,咱们西面秦国强大,对我们虎视眈眈,南面楚国与我们作对,心怀敌意,如果他们连手进攻齐国,齐国就完了,这是危险之一;齐王你现在忠奸不分,偏听偏信,朝廷里聚集了一些奸臣,沾亲带故的,奉迎巴结的,都做官了,正直的、有才能的遭到排挤,贬得贬,逃得逃。奸臣当权,小人得志,朝纲混乱,国家衰亡,人心不归,这是危险之二;现如今国家不兴,百姓贫困,但大王却不管人民疾苦,仍然抓民工,聚财物,在京城修筑奢华的渐台,以至于大片大片的田地荒芜,成村整户的百姓饿死,没有了百姓,没有了粮食,国家不就消亡了吗?这是危险之三;在内忧外患的如此严峻形势下,大王您却不思国事,对内不和臣民们商讨富民强国的办法,对外不想着如何友睦邻邦,却整天和宫女混在一起,万一敌人打进来,齐国的江山不就完了吗?这是危险之四。我说了四遍‘危险啊’,就是这个意思!”齐王听罢,沉闷半天,叹了口气,说:“哎呀,这确是我的过错,无盐君的话,真是如雷贯耳,使我大梦方醒!”齐王说改就改。回宫之后,按钟离春所说,立刻颁布圣旨,停修渐台, 罢除奸臣,任用贤人,奖励耕织,操兵练马。齐王还将钟离春接进宫来,拜为王后,协助料理朝政。 从此齐国强大起来,人民过上了太平日子。人们敬仰钟离春刚直为民的高尚品格,尊称她为“无盐娘娘”。从此无盐娘娘钟离春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万世流芳。
东平才子刘工灌巧对妙联
农民起义选腊山为根据地与官军抗衡,看中的是这块风水宝地,道教、佛教稀罕这块风水宝地,连文人墨客也被这片风光宝地所吸引。他们会聚腊山,填词赋诗、探讨学问,至今多有诗词赋记载于碑碣,流传于民间。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东平洲大才子刘工灌,他在磨香寺率众讲学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不仅学问高深,而且子弟众多,特别是他在江南为官时的佳联妙句曾经震惊当时的文坛,故事的原委是这样的:刘工灌初入江南,当地才子想试试他的才学,也显示江南才子的才情,出联请刘工灌应对。一才子出上联:坐南朝北吃西瓜往东放,刘工灌顺口应对: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往右翻。另一才子在惊叹之余,也出一上联:春前有雨花开早,刘工灌不加思索当即应对:秋后无霜落叶迟。江南才子虽然拍手称绝,但仍不甘拜下风,又出了: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工灌稍加思索,便对出了:江北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妙句,使江南才子无不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