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法特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751&run=13

带缀词 名词后缀“子”、“头”、“巴” 子 兖州话中“子”缀名词比普通话多,普通话不带“子”缀的词,在兖州话中却带有“子”缀。例如: 疖子(疮) 蚰子(蝈蝈) 胰子(肥皂) 被单子(床单) 眼珠子(眼珠儿) 拄棍子(手杖) 戏匣子(留声机) 地排子(地排车) 树股子(树杈) 结巴子(口吃者) 谷穗子(谷穗) 夜猫子(猫头鹰) 对嘴子(小舌) 粉条子(粉条儿) 头 “头”缀名词,一般表示事物名称,若指人,多含贬义色彩。例如: 老云头(乌云) 眉头(额) 面头(面酵) 喝头(泛指汤) 吃头(吃的东西) 夹愚头(吝啬者) 败坏头(指浪费绝户头财物的人) (无子老人) 巴 “巴”缀加在动词、形容词后构成表示人品称谓的名词,多指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例如: 瘸巴(瘸子) 哑巴(不会说话的人) 憨巴(傻子) 结巴(口吃者) 拖巴(下肢瘫痪,两手拄地行走的人) 名词前缀“二” 二流子 二百五 二几眼 二赖子 二杆子 二拼子 二半吊子 二楞子 名词中缀“巴”、“拉” 由中缀“巴”、“拉”构成的名词,多数表示人体器官。例如: 身巴骨 肋巴骨 下巴颏子 牙巴颏子 胸巴肋子 脖拉梗儿 胳拉窝 胳拉拜子 口拉水儿 动词后缀“巴”、“拉” 兖州话单音节动词大都可以加“巴”、或“拉”,也都可以分别构成重叠式,表示动作短暂或连续意义。例如: 捏巴--捏巴捏巴 揉巴--揉巴揉巴 撕巴--撕巴撕巴 砸巴--砸巴砸巴 扫巴--扫巴扫巴 踩巴--踩巴踩巴 搦巴--搦巴搦巴 剁巴--剁巴剁巴 糊拉--糊拉糊拉 扒拉--扒拉扒拉 摸拉--摸拉摸拉 扑拉--扑拉扑拉 撇拉--撇拉撇拉 拌拉--拌拉拌拉 形容词后缀“的慌”、“乎儿的” “的慌”加在某些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后,多表示程度较深,并具有难以忍受的感情色彩。例如: 热--热的慌 羞--羞的慌 急--急的慌 晒--晒的慌 熏--熏的慌 冻--冻的慌 呛--呛的慌目困--目困的慌 饿--饿的慌 “乎儿的”加在某些单音节动词和形容词后,表示程度适中;还可以将“乎”加以重叠,表示程度加深,并含有厌恶的感情色彩。例如: 黑--黑乎儿的--黑乎乎的 稠--稠乎儿的--稠乎乎的 粘--粘乎儿的--粘乎乎的 潮--潮乎儿的--潮乎乎的 湿--湿乎儿的--湿乎乎的 热--热乎儿的--热乎乎的 胖--胖乎儿的--胖乎乎的 代词 人称代词
量词 量词“个”使用范围比普通话广,普通话中许多不用“个”的名词,兖州话用“个”。例如: 一个鸡 一个帽子 一个裤子 一个门 一个凳子 一个桌子 一个褂子 一个客人 另外,还有几个与普通话不同的常用量词。如下表: ┌──────┬───┬──┬──┬───┬────┬──┐ │名(数)用词 │人 │树 │房子│时间 │木头 │约数│ ├──┬───┼───┼──┼──┼───┼────┼──┤ │量词│普通话│一伙儿│一行│一行│一段 │一段儿 │左右│ │ │ │ │一排│一排│一会儿│ │ │ │ ├───┼───┼──┼──┼───┼────┼──┤ │ │兖州话│一帮子│一溜│一溜│一盼子│一把棍子│浪汪│ │ │ │一起子│一趟│一趟│一盼儿│一股橹儿│ │ └──┴───┴───┴──┴──┴───┴────┴──┘ 量词重叠方面,兖州话除了有与普通话相同的重叠形式外,还有三级重叠式,具有进一步加重“每一”的遍指意味。例如: 脚下家家家/家儿家儿家儿都有电视机了。 这帮子人干活个个个/个儿个儿个儿都恶着哩! 他顿顿顿/顿儿顿儿顿儿里吃肉。 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 兖州话中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音节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常用副词“老、绷、精”等。“老、绷、精”相当于普通话的“很”。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常用副词“可”。“可”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最、非常”。例如: 高 老高 可高了 厚 绷厚 可厚了 宽 绷宽 可宽了 粗 绷粗 可粗了 簿 精簿 可簿了 有的还可以重叠。例如:老高老高(的)、绷厚绷厚(的)、精簿精簿(的)。用以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 双音节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与单音节形容词基本相同,除常用副词“绷”外,尚有“怪”等。“怪”等相当于普通话的“很”。根据需要,有时将双音节形容词的第二个音节加以重叠或两个音节都重叠,以表示程度更进一步。例如: 结实 绷结实 结实实(的)/结结实实(的) 麻利 绷麻利 麻利利(的)/麻麻利利(的) 利朗 绷利朗 利朗朗(的)/利利朗朗(的) 粗拉 绷粗拉 粗拉拉(的)/粗粗拉拉(的) 稳当 怪稳当 稳当当(的)/稳稳当当(的) 勤快 怪勤快 勤快快(的)/勤勤快快(的) 表示颜色、味觉、嗅觉的单音节形容词,常用程度副词“铁、血、死、挖、黢、响、焦、链、溜、剃”等修饰,表示程度加深。这些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可”。根据需要,有时将修饰后的词语加以重叠,以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例如: 酸 铁酸 铁酸铁酸(的) 辣 血辣 血辣血辣(的) 沉 死沉 死沉死沉(的) 凉 挖凉 挖凉挖凉(的) 黑 黢黑 黢黑黢黑(的) 干 响干 响干响干(的) 咸  咸  咸 咸(的) 白 煞白 煞白煞白(的) 滑 剃滑 剃滑剃滑(的) 圆 溜圆 溜圆溜圆(的) 硬 绷硬 绷硬绷硬(的) 黄 焦/链黄 焦/链黄链黄(的) “的”字的用法 在兖州话中,许多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不像普通话那样常用相应的专业名词来称谓,而多用助词“的”组成“的”字短语来表示。例如: 种庄稼的 做买卖的 教书的 送信的 唱戏的 玩把戏的 打铁的 烧窑的 砸衣裳的 站柜台的 要么吃的 被动句式 兖州话表示被动句的介词只有一个“叫”。句式有两种: 出现介词“叫”: 书叫他给我掉了。 书叫他给掉了。 书叫他掉了。 碗叫他打了。 不出现介词“叫”: 车没有撞坏。 这事已经传出去了。 正反疑问句式 兖州话的正反疑问句式,除有与普通话相同的结构形式外,还有另外的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只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边加否定副词“不”。“不”读作pu./p.。例如(兖州话在前,普通话在后): 想不?--想不想? 热不?--热不热? 走不?--走不走? 甜不?--甜不甜? 开会不?--开会不开会? 学习不?--学习不学习? 可能补语 兖州话的可能补语,其肯定式和普通话不同。普通话可能补语的结构形式为“动词+得+补语”或“动词+得”;而兖州话的结构形式为“动词+补语+了”或“能愿动词+动词+补语”。“了”读作la.或lou.。例如(兖州话在前,普通话在后): 看见了/能看见--看得见 说清了/能说清--说得清 找着了/能找着--找得着 搬了了/能搬了--搬得了 能吃--吃得 能用--用得 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兖州话和普通话都用“动词+不+补语”这种形式。例如:“看不见、上不去、说不清、找不着”等。普通话的另一种可能补语的否定式,为“动词+不得”。例如:“看不得、上不得、说不得、哭不得”等。而兖州话常在动词前加“不能”表示否定。例如:“不能看、不能上、不能说、不能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