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2&run=13

(一)
兖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邻宁阳,西靠汶上,南、西南分别与邹城、济宁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相望。境内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区坐落在市境东部,素有“军事重镇、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
市境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26.5公里,总面积648.2平方公里,为泰沂山前汶泗冲积平原。平原面积6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9.77%。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微倾,坡降1/1500,平均海拔高程49米。嵫山位于市境西部,为境内唯一山丘。大小20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境内气候温和,属暖温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季节交替分明,降水丰枯悬殊,旱涝相间,雨热同季。常年(1951~1995)平均降水703.1毫米,日照2567.6小时,气温13.7℃,无霜期211天。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人文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境内水资源十分充足,地下水估算储量19.25亿立方米,年可采2.41亿立方米,是山东省三大富水区唯一尚未大量开采的地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境内已探明储量12亿吨。煤炭为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的优质气煤,良好的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兖州煤田为全国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1981年后,境内设计年产300万吨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兴隆庄煤矿和年产60万吨的杨村煤矿以及市办杨庄煤矿先后建成投产。
兖州市交通便利,为鲁西南要冲。早在公元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境内通达四方的大道框架初步形成;明、清已有通往省会和南京、北京3条驿道,并设有2驿11铺;清末民初,津浦铁路和兖(州)济(宁)支线相继建成通车。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铁路、公路建设发展迅速。1984年,新石铁路全线通车,与京沪铁路在兖州交汇,兖州成为通往省外山东唯一的铁路“十”字交叉点。兖州站为一等站,日均接发旅客列车64列,编解货车2462辆。公路四通八达,327国道和3条省道穿越市境,县乡和乡村公路交织成网,形成了铁路、公路相配合,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相通连的兖州独特的交通网络。邮电事业发达。兖州市邮电局为全国二级邮件处理中心,山东省四大转口局之一,担负济宁、临沂、菏泽3地市20多个县市区的邮件转口任务。长途电话并入了全国自动网,直拨电话通达国内外。市话装机总容量达15360门。兖州市发达的交通和邮电通信,不仅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为外商来兖投资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方便条件。
兖州市所处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代即有重兵驻守,唐代已成为军事重镇。清代设“镇台衙门”,派总兵1员率兵镇守。1912年(民国元年)清长江巡阅使江防营首领张勋部,自徐州退驻兖州,被袁世凯改编为武卫前军,兵力扩至万余人。此后,多系军阀及北伐军交替驻守。1932年,国民党陆军第二十师孙桐萱部,驻防兖州至“七七事变”。1938年,日军侵占兖州,亦驻重兵并以城市为据点,向鲁西南进犯。日军投降后,国民党五路军吴化文部抢占兖州。1947年6月,国民党第十绥靖区司令李玉堂部,翌年2月国民党第十二军霍守义部等驻防兖州,把兖州作为固守山东“三个要点之一”,加强工事,严密布防。1948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对国民党兖州守军发起总攻,解放了兖州。兖州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山东防线,揭开了兖州历史的新篇章。至今兖州仍为“军事重镇”。
兖州市(县)历史悠久。秦代这里置瑕丘县。公元453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始为兖州州治,至1913年民初废州府,其间1460年,一直为州、郡、府治所,逐步形成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瑕丘县改为瑕县,后改为嵫阳县、滋阳县等。1958年曲、滋两县合并称曲阜县,1962年两县分治改为兖州县。1992年9月,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
1995年,兖州市辖9镇4乡,511个行政村(街),居住着汉、回、壮、满、朝鲜、藏、瑶、白等17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全市总人口585456人,其中,城镇人口151872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5.9%。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903。

(二)
兖州人民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清代及民国年间,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这片土地的践踏,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兖州人民饥寒交迫,受尽苦难。《清实录》载:1853年(清咸丰三年),境内饥民纷纷求食,攀辕乞丐,男女老幼十百成群,“少壮俱已逃亡,老稚不能相顾,十室九空”。为了生存,闯关东、去黄河北,背井离乡者难以计数。而反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义举,更是此起彼伏,连绵不断。1647年(清顺治四年)丁明吾、蔡乃憨联络万余农民举行起义,开展抗清斗争,多次重创清廷官兵,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清水教首领王伦、乌三娘聚众武装暴动,活动于兖州城西北小孟一带,声势浩大,震撼清廷。捻军、太平天国、义和团等义军在兖州活动,得到当地人民支持。1860年(清咸丰十年)捻军到兖州,贫苦农民纷纷参加。翌年3月,捻军于城西郭家潭大败清兵,5月进逼兖州城,后杀死团练首领郑毓桓。1865年3月,捻军将领任化帮、赖文光率部于城北垛庄一带和清兵大战,杀死把总姚广勋等,清兵大败,兖州总兵范正坦只身逃回县城,官府豪绅闻风丧胆。1881、1887年等数次抵制洋教入侵的斗争,显示出兖州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这些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每次斗争都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为兖州历史写下灿烂篇章。
大革命时期,兖州人民见到了革命斗争的曙光。1927年春,一批铁路工人和苦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兖州直属支部。随着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地蓬勃发展,中共党的组织影响逐步扩大。1930年,山东省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教师谷静默、孙铁夫等,受党的派遣,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32年下半年成立了中共乡师党支部,广大教职员工和进步学生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不断深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难当头,乡师爱国学生在兖州府(火车)站参加了卧轨截车南下请愿要求抗日的斗争,声势之大震动全国。1935年配合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乡师学生开展了持续几十天的抗日罢课斗争,极大地激发了兖州人民的抗日救国热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程伯川、程敬平在兖南拉起武装,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南亢埠起义”。王伟等百余人在城北甄家桥一带揭竿而起,打起“抗日自卫连”的旗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4年10月,中共兖济(后改滋阳)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机动灵活地袭击日军据点,兖州人民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人民紧跟中共滋阳县委领导,在解放区建立区、村政权,开展减租减息和反奸除霸,革命斗争日益高涨。在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全县人民响应县委“一切为了战争,一切服从战争”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支前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仅兖州战役,全县出动民夫1.3万余人,大、小车5970余辆,征送公粮70多万公斤,马料52.1万公斤,做军鞋2.2万双,先后有580余名青年参军参战。在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全县有300余名青年,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兖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同全国人民一起推倒了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获得了自由和解放,当家做了主人。

(三)
兖州市原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在封建桎梏束缚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兖州经济一直处于萎缩、封闭状态。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57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215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4%。全县粮食总产6058.6万公斤,耕亩单产仅79公斤;棉花总产4.1万公斤,单产仅9公斤。广大农民终年操劳却不得温饱。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的46年间,兖州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过程,逐步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全县土地改革完成以后,1952年开始,通过互助合作化运动和对私营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1956年工农业总产值4716万元,比1949年增长82.86%;粮食总产达9981.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64.75%,棉花总产26.3万公斤,增长5倍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自1958年开始,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急于求成,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炼钢铁”等,致使“五风”盛行,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农业受到严重冲击。1960年粮食总产降至5097万公斤,棉花总产降至3.6万公斤。粮食因歉收而严重不足,饥馑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地方工业由于“全民大办”,一哄而起,导致比例失调而遭受严重挫折。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县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发展生产,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治理涝洼,兴修水利,工农业总产值平均以19.5%的比率递增。1966年,粮食总产11212.8万公斤,比1960年增长120%;棉花总产78.6万公斤,增长20余倍;工农业总产值9939万元,比1960年增长112.5%。其他行业亦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
1966年5月后,“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社会动乱,再次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进程。至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尽管有所增长,但由于“左”的错误干扰,一味强调“以粮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在分配上推行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12.2%,比1963~1965年平均递增率降低了7.3%。在农村,集体和家庭副业受到极大限制。经济单一,生产不计成本,造成一批“高产穷队”和“老大难”单位。粮食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全县社员人均分配最高年份百元左右,部分农民仍处于贫困之中。商业、运输业、城乡建设等亦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但是,兖州人民没有放松对农业的投入。“文化大革命”后期,进行了大规模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田、路、林、村统一规划,旱、涝、风、沙、碱综合治理。1974~1976年,每年冬春平均8万余人上阵,共开挖沟渠1130条,增打机井3000余眼,修筑1~4级道路1290条,植树1019万株。按纵横250米左右为一方,将全县65万余亩耕地划为6000余块方田,初步形成农田林网基本框架,为以后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打破了生产“大呼隆”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由点到面,从工业、商业、建筑业到各个行业逐渐展开。出现了租赁、合作、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生产经营体制。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兖州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19487万元,1990年上升为57439万元,1990年比1980年增长1.95倍;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为33279万元,1990年上升为111408万元,1990年比1980年增长2.3倍,比1949年增长42倍多;全县国民收入,1980年15734万元,1990年42756万元,1990年比1980年增长1.7倍;财政收入,1980年为1161.5万元,1990年上升为7034万元,1990年比1980年增长3.9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人均收入,1980年103.1元,1990年达到798元,比1980年增长6.7倍;职工人均工资,1980年663.56元,1990年达到1956元,增长1.95倍。
在农村,农业结构逐步调整,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饮食服务等,多业并举,全面发展。大地园林化建设日趋完善,至1990年,灌溉面积达到97.5%,机械总动力达到28.54万千瓦,1991年建成了吨粮县,农村经济开始大踏步向市场经济迈进。
工业生产逐步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轨道。外延扩大再生产投资逐步增加,工业规模不断壮大。煤炭、冶炼、造纸、纺织等一批大型企业迅速崛起;全民、集体、个体及合资企业共同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89年,全县有国营、集体工业企业163个。工业总产值76712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占46.4%。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1990年,国营、集体、合资工业企业155个,其中乡镇办工业95个。个体工业户发展到2473个。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488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6.4%,比1949年所占比例增长68.1%。
城乡贸易活跃,商业日趋繁荣。先后建成兖州百货大楼、九州百货大厦、青年大厦、鲁门商场、白云商场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业网点和粮食、纺织品、副食品等辐射面大、凝聚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的专业批发市场。1990年,全县共有商业网点5263个,其中,国营198个,集体873个(联营12个),个体4192个。商品零售额4615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9611万元,出口商品供货值2883万元。
1992年撤县设市后,兖州市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城市建设要求,实施“三产(第三产业)带动战略”,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生产优势,变交通优势为商品流通优势,在作好工农业生产两篇文章的同时,加快了“商城”建设进程。皇城商厦、华联商厦、金隆商场和皇城宾馆、兴隆宾馆、富都宾馆等又一批豪华、高档、新型网点和服务设施建成启用;东桥、兴隆、御园、长安等数片商贸住宅区和龙桥商贸路、中御桥、兴隆、长安等商业街的开发建设,给兖州“商城”增色添彩。城区建设发展迅速,楼房鳞次栉比;以中御桥路(北延振华路)和建设路(西伸新兴路)为纵横轴线,16条主干街道和160余条小街巷构织成网;城市功能、布局日趋齐全、合理。至1995年,全市有批发贸易网点433个,零售网点5245个,出口口岸10余个。有工业企业3287个,其中,国有企业38个,乡及乡以上集体企业148个,其他企业3101个。工业企业中合资企业13个。一个快速、高效、竞争力强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实现了“双千市”的目标,走上了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轨道。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0163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86331万元,出口商品供货值达到6210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20.2%、798.3%、205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07066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工业总产值129155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1.8%。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444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财政收入达到22226万元,比1990年增长216%;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开始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106元,比1990年增长163.9%;职工人均工资达到4428元,比1990年增长126.4%。一个农业基础巩固,工业协调发展,商业日趋繁荣,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型城市已呈现在兖州人民面前。

(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兖州市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繁荣。
明、清时期,城内建有兖州府贡院(考棚),私塾遍布城乡,科举制教育较为完善。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封建教育制度受到冲击。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通令查禁私塾,倡导学校教育,但私塾屡禁而不止,学校虽有发展,有的却是明学校,暗私塾。建国前夕,全县仅有1处中学,56处小学,172名教职员工。在校学生6279名,仅为学龄儿童的18.4%。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大力开展“扫盲”教育的同时,努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工读、耕读、半日制学校相继开办。至1965年,中学增至45所,小学增至826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校一度“停课闹革命”;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去办,教师回原籍;一些小学附设初中,初中附设高中,学校陡增,教师缺乏,教学质量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中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调整教育结构布局,改善教学条件,普通教育健康发展,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也得到发展。1984年普及了小学教育,1992年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1994年兖州市被授予济宁市义务教育先进市称号。1995年10月,山东省政府验收确认,兖州市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年,全市有普通中学36所,小学244所,各类职业学校(含中专)9所,聋哑学校、电大分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其中,建成规范化学校省级2处,市(地)级6处,县级116处。全市有中、小学教职员工5725名,在校学生111112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9493名,全市人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科技事业有较大发展。建国初期,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群众科技活动广泛开展。随着工农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第一生产力,普遍受到重视。科技服务网络逐步形成,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工作焕发了生机。至1995年,全市有市属科技机构15个,乡镇技术站53个,民办科技单位7个,市级专业协(学)会、研究会18个,形成了市、乡(镇)、区、村四级科技服务网络。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19名,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3109名。科研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建筑、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1978~1995年,有50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9项获省级以上奖励。兖州市于1992、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科委授予“科教兴鲁先进单位”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历史上,境内文化活动呈分散、自发状态,每逢庙会或重大节日,民间唱大戏、舞龙灯等。由于文化生活贫乏,常常是一处演戏,四乡云集,且不乏数十里跋涉而至者。城内几家戏院设施简陋,一片凋零。建国后,县文化馆、剧团、电影院、广播站等单位相继成立,文化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过后,拨乱反正,文化事业更加繁荣。1982年举办首届元宵灯展,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花灯盛会。每逢灯会,人们接踵比肩而至,街上彩灯千姿百态,空中烟火五光十色,灯河、人海,欢声笑语,绘制出五彩缤纷的画卷,城乡人民浸润着美的享受和节日的欢乐。1989年新年春节期间开始举办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和不断繁荣的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990年,兖州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文化设施和文化机构不断完善。1995年,有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剧院和档案馆、书店、报社、电台、电视台各1处;有市、乡镇、厂矿影(剧)院17处,电影放映单位69个;有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13个乡镇均建有文化(中心)站,354个村(居)建有文化大院,形成了市、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农村广播通播率达90%,电视覆盖率达100%。
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已发现古遗址200余处。全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省级6处,市(地)级9处,县级8处。馆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25件,二级69件。它为开展历史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境内民间体育以武术见长。清末,体操、田径、球类等体育项目传入,但仅在学校和军队中开展。建国后,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深入普及。1956年举办了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职工篮球赛。随后,除1959~1961年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外,学生、职工、农民运动会和各单项体育比赛广泛开展,少儿及老年体育活动亦不断展开。1988年兖州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竞赛成绩不断提高。至1995年,全市建有田径运动场45个,篮球、羽毛球、门球等活动场地720个,建有占地81亩的体育中心及设施完备的大型体育馆。先后向国家队、省队和体育院校等输送运动员110人。参加上级体育比赛,共获国家级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11枚;获省级金牌50枚,银牌47枚,铜牌46枚;获市(地)级金牌304枚,银牌238枚,铜牌196枚。2人次打破亚洲记录,7人次打破国家记录,11人次打破省记录,71人次打破济宁市记录。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建国前,境内只有2家医院,几十家私人药铺多为大夫坐堂行医。因缺医少药等,传染病时常流行,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广泛开展了卫生防疫和爱国卫生运动,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医疗设施、设备不断改善。至1995年,全市有市直、乡镇医疗卫生单位31个,医疗卫生人员2727名,病床1985张;村卫生室480个,私营诊所24个;有中央、省、市驻兖单位及驻军医疗单位8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乡医疗卫生防疫网络。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医院、济宁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兖州市人民医院以及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兖州市中医院已经成为门类较为齐全,设备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中心。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缺医少药局面的改变,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常见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人口生育纳入计划轨道。1995年,全市出生率在6.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

(五)
兖州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邮电等,为勤劳智慧的兖州人民建设家乡提供了良好条件。建国以来,兖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长期积沉的封建思想和小农经济影响,安于现状、恋土守业、重农轻商观念和旧的经济模式的束缚;“左”的错误干扰和长官意志、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倾向;宏观指导和领导者决策曾经发生的某些失误等,使一些难得的机遇失之交臂,影响了兖州本应有的更快的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开始醒悟,逐步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含义。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加速发展;扩大市场经济,实施“三产”带动战略,变交通优势为商品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生产优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根据兖州的实际,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制定并领导实施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规划。1991年11月,提出至1997年实现小康目标的设想,1993年12月,提出争取12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93年翻番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110亿元,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20亿元,实现第三个翻番。1994年6月起编制的《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至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为13.3%,人均占有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年均增长12.3%;全市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其中城镇人口占60%以上。这一构想已经成为指导全市人民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行动纲领。我们坚信,兖州有古老文明的过去和欣欣向荣的今天,也一定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一个繁荣昌盛、文明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兖州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