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河道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109&run=13

建国前,由于黄、泗决口泛滥,境内河道淤积,水系紊乱,堤防残缺,水患频繁。
建国后,市(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市(县)人民对境内泗河、府河、杨家河、蓼沟河等16条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治理。至1995年,共投入工日152万余个,完成土石方3368万立方米,国家累计投资1694万余元。建桥、涵、闸等314座,经过治理,境内河道疏通,沟渠相连,水系统一有序,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全市利用河道引、蓄水灌溉和补源面积达40万亩。
泗河治理 泗河古称泗水,是流经境内最大河道。境内段长32公里,河床宽150~300米。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水大流急,易于决口成灾。1926年(民国15年)8月24日,泗河决口,水淹县城,城西北隅水深数尺。1940年夏,泗河大桥桥西右岸决口,城南滋阳、济宁之间,洪水会流,一片汪洋,灾民10数万。
民国年间对泗河境内段曾进行几次治理。1927年,堵塞决口,培复堤防。1932年,中央水灾救济委员会拨麦3000吨,对泗河进行治理,疏通河道,培筑大堤。泗河大堤境内段培高约3米,顶宽约2米。1941年,在堵口同时,加高培厚白家店至马家桥段大堤,并在南关泗河转弯处砌石护岸1公里,岸边打木桩,桩间插柳、填石块。另从右岸岸边深入河床水道2米打木桩,桩顶束连格木,边缘别柳,柳枝发芽堵淤,用以挡水阻止河床西滚,以保弯道处内滩不再坍塌。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泗河境内段进行多次治理。1953年,对河口、南许、柳沟、大雨住4处险工堤段砌石护岸1024米。1955年,泗河治理工程3项:(1)铁路桥至南大桥西1公里段退堤200米,搬旧堤筑新堤,加高培厚,桥南村百余户全部迁居堤外;(2)右岸从马家桥至郭家营段12公里退堤,扩展外洪堤,挖压土地496亩,占青117亩,拆民房800间,迁坟1000座;(3)左岸小沂河入口处至铁路桥进行培高加固。3项工程国家投资160.18万元,工日15.7万个,完成土石方26.6万立方米,保证2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安全渲泄。1956年,完成郭家营至沿河庄段退堤3.5公里,左岸从桥南村至鲍家店段培堤加固11.6公里。
1957年春,按行洪流量2600立方米/秒标准(10年频率),在马家桥村附近右堤开设分洪口门,分洪流量500立方米/秒,筑左右分洪堤2.5公里,洪水入蓼沟河下泄。在郭家营分洪口门,修筑左右行洪堤3.5公里和3公里,防止了在侯家营、丁家庄、田家庄等村河水入村,并在北许村打围堰1道,以防回水入村。
1958年,泗河治理工程6项:(1)堵复郭家营分洪口及行洪堤决口,底部浆砌块石,口门宽400米,分洪流量1300立方米/秒,分洪水位47.6米,口门以下建左右行洪堤总长12公里。右堤至堌城村蓼沟河畔顺堤两侧挖沟,左堤至仁美庄、侯营段乱石干砌800米;(2)在大桥北首开溢洪道,该处19户村民迁至诸天寺村;(3)铁路桥至大桥西段大堤裁弯取直1公里,堤顶宽4米,边坡1∶2.5;(4)泗河退堤5处:右岸南许村段2公里,沿河庄、长庆屯村段1公里,大雨住村段1.15公里,马家桥段1.1公里。左岸鲍家店段1.15公里。(5)马家桥至郭家营段,左右岸培堤20公里,顶宽4米,背河坡1∶20,临河坡1∶2.5。新堤加筑戗堤,郭家营以上段,在堤顶下2米筑戗堤,郭家营以下段堤顶下3米筑戗堤,顶宽2米,边坡1∶2.5~1∶3。(6)大雨住至史家营段进行滩切除,郭家营、河口段清除河滩阻水树株。
1967年3月,泗河铁路桥至大石桥段,左岸大堤展宽取直648米,削切滩地障碍300米,堤顶高程达56米,宽5米,以干幺重1.55~1.60吨/立方米土夯实。拆民房40间,迁坟40座,计完成土方6.6万立方米,用工5.95万个。
泗河境内段岁修工程年年都有。至1995年,对白家店、龙湾店、田家村、金口坝、南大石桥、马家桥、凉水井、长庆屯、郭家营、河口等堤段国家投资738.99万元,工日395.6万个,完成石护坡87段次,护堤总长7.4万米,计完成土石方714.4万立方米。
经过综合治理,境内泗河左岸堤防自兴隆庄镇小疃村至后李村段长12.6公里,堤顶高程49.0~56.2米,宽3.0~4.0米。右岸堤防自王因镇柳沟村至谷村镇白家店段长32.1公里,堤距1300~320米,堤顶高程46.20~61.00米,宽3.0~4.5米。津浦铁路桥水准基面堤顶高程56.3米,背河地面高程50.3米,临河滩地高程52米,设计水位54.58米。50年一遇流量4580立方米/秒,校核水位54.83米。小沂河三角地带分洪后(540立方米/秒)50年频率、百年一遇频率流量5120立方米/秒,警戒水位54.124米,保证水位53.6米,保证流量2890立方米/秒。
洸府河治理洸府河由洸河、漕河、府河交会而得名。明末清初,济宁东关杨家坝改建,水位壅高,致使府河南岸筑堤,漕河淤垫,水系紊乱,、漕河上游诸支流亦因洪水顶托,渲泄不畅,酿成河水泛滥。
1953年,修复了洸、漕河部分险工堤防。1965年,兖州县洸府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成立,对洸河、漕河、府河进行治理,调整水系。在北跃进沟北,将洸、漕河合并。开挖高吴桥东至汉马河与罗河会合口洸河干流,全长25.8公里,并将洸河上游在高吴桥北改道,杨家河上游段在张家楼西北改道入洸府河,下游段疏浚至济宁边界,在兖济公路桥北复入洸府河。
1970年对洸府河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扩大治理,在干流20公里以下并结合引湖灌溉套挖了子河。兖州县施工指挥部动员民工2万人,国家投资145.2万元,用工日172万个,工段全长27.7公里,完成土石方258万立方米,兴建生产交通桥7座。河道防洪除涝能力,中原沟口至洸府河口安全流量1100~1400立方米/秒,相当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府河治理 府河系隋代为引泗、沂河水西流灌溉而开挖的人工河道,称“丰兖渠”。元代疏凿。明代称府河。该河自泗河金口坝北引水穿城西南流入洸河,后改入杨家河,全长15.1公里。清末民国年间,随着铁路、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漕运、济运渐衰,河道失于治理,河槽淤积垫高,有碍防洪、排涝。
建国后为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进而引泗河水发展农田灌溉,对府河曾多次进行了疏浚、裁弯、护岸治理。1952年整修河槽,清淤疏浚,修筑中下游堤防,计完成土方44.6万立方米,实用工日20.6万个,补助工资6.57万元。1958年,对府河从五里庄至土楼闸段清淤5000米,加宽切滩2米。从易家村至土楼闸改道383米。程家村至张家行村清淤3600米,加宽切滩2米。于家屯至孙氏闸府河入口处清淤3940米,于家屯至丁庄八夹沟桥筑堤400米,计用工日1.38万个,完成土方4.2万立方米。1964年冬至1965年春,组织驻城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分两期挑挖疏浚府河上游段3100米,计用工日5万个,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
1965年,统一规划,对府河进行综合治理。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规划设计,废除府河下游段,并改道、取直赵庄村北入杨家河段。改道工程长15.1公里,计实用工日10.98万个,完成土方35.47万立方米,石方1156立方米。
1988年汛前,为疏通城市排水,由城市防汛办公室主持,动员驻城机关、厂矿干部、职工500余人,以出义务工的形式,按系统分工包干,对府河城区段进行疏通清淤,平均下挖0.2米。1991年5月15日~6月15日,再次进行清淤。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县有关部门分段包干,主要治理了泗河黑风口至城郊乡段,长2700米,完成土石方1万立方米。府河城区段河床平均下挖1米,河底宽3~4米,解决了府河河道污淤过多,垃圾成堆和违章建筑等诸多问题,为畅通城市排水,改善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洸河治理 历史上,洸河是沟通汶、泗的主要河道。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在洸河上建吴太、宫村两闸,会同当时府河上的土楼闸、杏林闸,调节水位,使洸、府两河输水济运,“且以灌济、兖田间”(《山东全河备考》)。建国前百余年间,连年战乱,河道失于治理,横向冲宽,纵向冲淤,河床淤塞增高,一经汛涨,洪水漫溢,冲决堤岸频繁。1936年,山东省建设厅厅长张鸿烈发训令,责成运河工程局工程师阎锡恩指挥宁阳、滋阳、济宁3县出工进行了疏浚,至1949年未再治理。
建国后,1953年济宁专署组织在开挖洸河干流的同时,从新河口夏营起往上清障、疏挖河槽,增筑堤防3.5公里。1963年,按3年一遇50%除涝治理,对济宁北跃进沟口至中原沟2.25公里段进行治理。
1965年春,对洸河进行挖河复堤,并在高吴桥村北改道入洸府河。
1970年,洸河管家口段险工石护坡640米,于堤顶下挖1米护砌,因系砂堤,基宽增至2米,厚0.7米,封顶1米,边坡1∶2。1976年,洸河梅家营险工段砌石护坡115米,由小孟公社组织施工。同年7月20日竣工。1981年,对位于侯家店闸下左岸弯道处的洸河歇马亭险工石护坡段工程,按3年一遇除涝标准,夯实修坡,乱石护砌长150米。1983年春,在洸河谢家楼弯道处做石护岸,国家投资1.7万元,用工日1785个,工段长105米,完成土方1323立方米,砌石367立方米。
经过治理,洸河已达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漕河治理 漕河为明代成化年间由张盛主持开挖的济运河道。因漕河自甄家桥与汉马河会合后流量倍加,过铁板桥段河段狭窄,张家楼、西北店及大徐村以下频罹水患。
1953年,为预防洸、漕两河洪水外溢,整修疏浚漕河,在入洸河口上筑堤3公里。1955年,按山东省沂、沭、汶、泗区治淮指挥部关于《漕河、杨家河治理工程技术设计》要求,在济宁专署杨家河治理工程处领导下,县施工指挥所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漕河两岸筑堤工程。计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1965年春,在济宁专署统一规划下,从济宁北跃进沟口以上将原洸、漕河合并治理,开挖筑堤,形成洸府河干流。洸河上段从高吴桥北改道入洸府河,漕河弯曲,故道大部成为农田,漕河废止。
杨家河治理 杨家河原为上元沟,是贯穿境内排涝主要干沟之一。由于堤防矮小,河槽窄浅、弯曲,排泄不畅,水患较多。
1953、1954年,对杨家河进行两次治理,国家投资32.8万元,用工日46.7万个,完成土石方99.2万立方米,筑堤18.5公里,建石板漫水桥及生产桥4座,双孔箱型涵洞4座。
1955年,按照治淮委员会关于山东省沂、沭、汶、泗区治淮指挥部《1955年漕河、杨家河治理工程技术审核意见》,由泰安、济宁两专署组建杨家河治理工程处(设在滋阳县西北店村),滋阳、济宁、宁阳指挥部(所),分别承担本县段工程治理任务。滋阳县3月25日开工,5月29日竣工,开挖疏浚主河道17.31公里,两岸筑堤。在左岸开挖田间排水沟4条,修建生产桥2座。同时还分别治理了小泥河、罗河、汉马河、漕河及其所属支流,改道入杨家河,并新建桥梁7座。工期60天,工日29.0万个,完成土方51.68万立方米。
1965年,在开挖洸府河干流的同时,将杨家河上游从张家楼西北改入洸府河干流。
1970年,自杨家河入洸府河口至小徐村清淤20公里,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开挖河槽。同时,建生产桥2座,整修加固旧桥6座,国家投资15.9万元,工日21.43万个,完成土石方35.31万立方米。1976年,按照大地园林化总体工程规划,对杨家河及支流朝阳沟、吴家沟、牛厂沟、徐营沟、大安沟、八夹沟疏浚清淤,全长74公里,国家投资53.9万元,工日46.69万个,完成土方150.8万立方米。工程完成后,旧府河至朝阳沟口段除涝能力达到40~60立方米/秒,相当于3年一遇的80%,安全泄洪量150~230立方米/秒,接近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
蓼沟河治理 解放前,蓼沟河是一条长满红蓼草的排水沟,河床浅窄、弯曲,每逢汛期,坡水汇集,河水上涨,渍涝为害。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蓼沟河的治理。1953年,济宁专署统一规划,按3年一遇的20%除涝,5年一遇防洪标准,从兖济公路桥下至兖济边界的茅营村开挖河槽长9.1公里。沿岸低洼地渍涝有所减轻。1962年,按照1953年设计标准,对蓼沟河再次进行疏浚治理。1963年,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挖河筑堤,新建洸城、杨厂、竹亭桥涵6座,改变了“两岸茅草荒,涝洼连片不收粮”的状况。
1972年,由济宁专署统一领导、规划和设计,兖、济(宁)两县分工作业,兴建蓼沟河防洪排涝及引湖灌溉工程。从济宁关庄公路桥下至兖州县高刘屯桥下,深挖引湖倒灌引河长7.5公里,新建仁美、 城、高刘屯3座电力提灌站,总装机11台、1122千瓦。1976年,对高刘屯下至兖济公路桥长8.55公里一段,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裁弯取直,增厚大堤,加宽加深河槽,同时对8条支流(边界沟、李屯沟、中心沟、幸福沟、北行洪沟、十二斗渠、二支渠、苏家沟)作整修治理。兴建杨厂、东岗、黄金屯交通桥。土方工程由王因、黄屯、前海3处人民公社组织民工1.1万人施工,国家补助投资20万元,实用工日104万个,完成81万立方米。
蓼沟河几经治理后,河口宽46米,河床一般9米,堤内距78米,河底高程31.7米,滩地高程38.1米,堤顶高程41米,防洪水位38.9米,流量199立方米/秒,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排涝水位37.3米,流量67立方米/秒。
中原沟治理 中原沟系境内排涝骨干工程,过去因受漕、 河水顶托,排泄不畅,淤塞严重,两岸农田多积涝为害。1963年,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开挖河槽,裁弯筑堤19.5公里。治理后,河槽水位线低于地面0.2米,坡水能排入。1964年在大滋阳、翟村、中袁庄、堰头和东顿村新建生产桥5座,施工期175天,国家投资4.64万元。1965年,按3年一遇除涝,开挖河槽,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堤长19.5公里,并相应开挖小中原沟和鸟儿洼排水沟,新建堰头、翟村、屯头、袁庄、故县5座生产桥,由小孟、新驿、颜店3公社出工5400人,10月15日开工,土方工程11月15日竣工,桥涵次年春竣工。治理后,免除了农田渍涝。1967年,在治理 府河的同时,对中原沟清淤疏浚,挖河筑堤长15.2公里。
黄狼沟治理 建国前,黄狼沟年久失修,河槽淤积严重,每逢雨季,积涝面积达3万亩。1955年,对黄狼沟进行治理,清淤疏浚23公里。1965年,按照济宁专署统一部署,由济宁、汶上、兖州3县对黄狼沟按3年一遇20%除涝,20年一遇50%防洪标准进行统一治理,并在黄狼沟中游段兴建杨家营滞洪区,围堤高程48.5米,围堤长5.12公里,控制杨家营以上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1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47.10米,滞洪量200万立方米,削减10年一遇洪峰60%,滞洪区建成后,未曾滞洪,近年来围堤已被当地群众取土损坏,平除耕田,失去滞洪效能。
小泥河治理 建国前,小泥河因多年失修,排涝能力低,每至汛期,常发生洪涝灾害。建国后,对小泥河进行多次治理。1954年5~6月,首次进行疏浚,国家投资0.95万元,工日1.01万个,计完成土石方2.7万立方米。1958年春,对小泥河裁弯取直,工段长7000米,完成土石方1.39万立方米。1965~1967年,分3期对小泥河进行治理,完成复堤工程长9.4公里。1977年冬,县社统一规划,由谷村人民公社出工,对小泥河进行退堤改道。右堤北移后谷村段300米,房家庄段220米,白家楼段250米。改道河段长5700米,河底宽20米,上口宽38~45米,挖深3~3.7米。计完成土方29万立方米,工日33.8万个,总投资40.5万元。其中,县、公社投资13.5万元,生产大队(村)级投资27万元。小泥河几经治理已达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汉马河及滞洪区治理 汉马河全长42.7公里,境内段长8.3公里,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上游为较大山洪河道,源短流急,携沙多。为减轻杨家河、 府河负担,并使汉马河携沙在中游开阔处沉淀,1956年在济宁专署杨家河治理工程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利用漕河区大厂南、蔡家桥东北、谷村乡官庄西、垛庄北沿河低洼地修滞洪区,尚家庄南建泄水涵洞两孔。滞洪区围堤周长14公里,滞洪面积3670亩,滞洪量36.22万立方米,滞洪时间2天,小厂以上至官庄河段两岸筑堤2公里,堤顶高2.5米,边坡1∶2。县组织民工2500人于3月25日开工,6月5日竣工,计用工日18.25万个,完成土方29.18万立方米。1967年、1972年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修筑加固围堤,滞洪面积扩大到3900亩,滞洪量达460万立方米,泄水涵洞最大泄水量33.2立方米/秒。为减少滞洪面积和滞洪时间,1975年4月7日动工,将原两孔2×2米的泄水洞扩建至5×2.5米,配砼闸门两扇,双吊点2×2.5吨启闭机2台,吊点距2.55米。泄水洞扩建后,泄水量由原33.2立方米/秒增加到40立方米/秒。汛前竣工。计国家投资25万元,工日4.1万个,完成土方3.1万立方米,砌石3180立方米,砼270立方米。
汉马河滞洪区堤高54.5米,顶宽2米,洞底高49.45米,堤内耕地0.43万亩,已达10年一遇防洪标准。滞洪区最高水位54.55米,最大泄量40立方米/秒。
罗河治理 罗河全长20公里,境内段长3.9公里,流域面积9平方公里。1955年,按照山东省沂、沭、汶、泗区治淮指挥部规划设计,在治理漕河、杨家河的同时,对罗河进行首次治理。自宁阳县金马庄至滋阳县大厂段进行疏浚、裁弯,大厂段以下改道筑堤,于十一孔桥下入汉马河,改道段长2100米。1965年,在治理 府河、漕河、杨家河的同时,对罗河境内段疏浚复堤8公里,增强了滞洪排涝能力。
宁阳沟治理 为减轻漕河客水压力,1955年滋阳县将东宁阳沟加以疏浚(漕河铺村西),限制下泄流量为30立方米/秒,至漕河铺南改道入杨家河,改道段长800米。1965年,从兖、宁(阳)边界至入河口疏浚筑堤3077米,出工4000人,计用工日10.4万个,完成土方19.3万立方米。同时,修建漕河铺两孔立交桥,桥长12.92米,净跨6米。1971年,开挖河槽长10.6公里,搬旧堤6.5公里,筑新堤10.5公里,实用工日11.49万个,完成土方22.8万立方米。
白马河及其支流治理 白马河主河道属邹城管辖,兖州境内有赵王河、大马沟、南泥河3条支流汇入。
赵王河 又名小马沟,全长17公里,境内段长12公里。因年久失于治理,淤塞严重,每至汛期,排水不畅,3万亩农田多受积涝。1952年,按照滕县专署统一规划,为使南张村、凡庄一带坡水及时排入白马河,自津浦铁路李家村涵洞至滋、邹边界全长14公里河段,按3年一遇除涝,疏浚河槽,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培厚。同时兴建生产桥3座。1965年,按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疏浚、筑堤,并新建生产桥3座,改建铁路桥2座,新建排水涵洞2座。1970年,道沟人民公社组织民工,北自李家村南至县边界,进行疏浚治理长12.6公里,计用工日2.5万个,完成土方9.7万立方米。1976年春,根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挥部批复,由济宁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施工,在治理白马河的工程中,同时对赵王河进行了挖深筑堤,工程段南自白马河口,北至大南湖长7公里,新建生产桥4座,涵洞4座,计完成土石方13.2万立方米。津浦铁路两侧,道沟公社及曲阜陵城一带坡水排泄得到较好解决。
大马沟 系东部村庄排坡水骨干工程。1952年,在治理白马河干支流的同时,对其作了相应的疏浚治理,提高了排涝能力。1970年,从小施村东至兖、邹两县界河段开挖河槽,裁弯取直8.5公里,河底宽5米,大施村改道段长331米。1976年,在治理白马河的同时,从小马沟口至后樊庄生产桥段挖深筑堤6公里,建生产桥1座,涵洞3座,用工日1.97万个,完成土方6.34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