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属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91&run=13

第二章 县属工业

第一节 一轻工业

县属一轻工业主要有酿酒、玻璃、造纸、印刷、纸制品5个行业6个厂家。1985年,共有职工3741人,工业总产值6445万元,实现利润1054万元。
一、酿酒
县内酿酒业源于景芝,个体生产。明万历《安丘县志》载,时县内交纳“酒课一百锭四贯”,足见酿酒业之兴旺。酒料以高粱、谷壳为主,辅以麦曲。工具有锡锅、木甑、木锨之类。手工操作,生产高烧(景芝白干)。1915年,景芝烧酒已作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的展品,崭露头角。
1948年4月解放后,在景芝镇集72家烧锅于一体,建立了国营“裕华酒店”,有职工80人,仍以传统工艺生产白干酒,年产300余吨。之后4易厂名,1984年定称山东景芝酒厂。
1954年,该厂开始生产以瓜干为原料的景芝白酒,安丘酿酒业首破单一品种。1958年后,工人不断增加,产量、质量不断提高。1959年景芝白干酒曾参展印度国际博览会。1961年安装柴油机发电,使用了四吨锅炉。1972年增设液体发酵、年产3000吨薯类酒机械设备,并研制成功景芝特酿酒。1979、1980两年连续安装两套景芝白干千吨机械化生产设备,并于1980年研制出特级景芝白干酒。1983年增建了年产300吨特酿、700吨特级白干机械化生产车间。至此,整个酿酒过程从制曲、上料、晾槽、装瓶、传送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一破“名酒不敢改老法”的禁锢,生产得以迅猛发展。自1981年起,产量年年超万吨,利税年年超千万元。1985年,全厂有4个年产千吨粮食酒机械化车间,1个万吨薯类酒车间,年产白酒1.4万吨,产值2450万元,实现利税1238.4万元,其中利润527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250万元。职工820人。
景芝酒的品种有景芝白干、景芝白酒、景芝特酿、景芝佳酿、不醉、二曲、三香、人参、全蝎、樱桃、谷香等十几个品种。酒清爽甘洌,香味悠醇,畅销北京、天津、东北、江南十几个省市。景芝白干、景芝特酿均为山东名酒,连同景芝白酒连年保持省优质产品称号,景阳春酒被列为国家宴会用酒之一,1974年被列为国家出口商品,远销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誉为“山东茅台”。特级景芝白干1984年荣获全国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
二、玻璃
1958年6月,国营安丘县玻璃厂建成投产,县内始有玻璃工业。时有职工69人,生产海漂与玻璃儿童玩具,年产89吨,产值10万元左右。1964年建成新式圆炉,安装了动力设备,总产值升为36.1万元。70年代先后建了灯泡车间、保温瓶车间和一号、二号池炉,增设了行列机。到1980年,人员增至609名,玻璃产量9127吨,产值466.3万元。1981年新增三号池炉,玻璃年产量增至3.5万吨。主要产品有500毫升白酒瓶、异型瓶以及玻璃器皿、农药瓶、罐头瓶等20多个品种,畅销省内外。灯炮车间生产安丘牌无色灯泡与彩色灯泡,分15W、25W、40W、100W、200W等7种。主要设备有灯泡圆炉、煤气发生炉、芯柱机、封口机以及灯泡测光球等。1977年至1981年,年产灯泡350至420万只。1983年车间转迁于黄烟复烤厂。1985年玻璃厂有职工902人,年产日用玻璃3.5万吨,年产值1100万元,实现利润208万元。
1976年5月,省、地、县三级投资筹建国营安丘县保温瓶厂,内设17平方米池炉一座,5磅瓶胆生产线一条,1979年6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保温瓶胆52万只。1980年,由省一轻厅投资60万元建成铁壳保温瓶车间,安装设备101台,年产彩花保温瓶50万只。1982年又投资110万元,筹建熔化面积76平方米的二号池炉,年产规模扩至400万只。1984年上8磅瓶胆生产线,填补了省内空白,1985年全厂有职工663人,产保温瓶315.6万只,有5磅塑壳瓶、竹壳瓶、搪瓷壳瓶、铁壳彩色瓶、气压瓶和8磅瓶胆、8磅铁壳彩色花瓶、气压瓶等十几个品种七八个花色,产品在省内同行业质量比评中,先后9次获第一名,销往省内50多个县市以及湖北、四川、吉林、内蒙等12个省区,并出口苏联、缅甸、尼泊尔等国。年产值达730万元,利润36万元。
三、造纸
明朝初年,县内汶河两岸就有人用麦秧、麦秸制造粗草纸(俗称烧纸),至清朝末年,从业者达1800多人,兴于景芝、逄王、石堆、许营等地,以薛家庄等地最盛,年产二三十吨。纸长5寸,宽2.5寸,以五六百张打捆。民国期间,薛家庄等地的造纸工艺有所改进,用树皮、竹等生产的火纸成为当时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草纸也较前卫生,部分供妇女使用。造纸工具有石碾、土池、空盘、铜网。这种个体土法造纸形式一直延续到1958年,全县年产量仅有百吨左右。
1959年国营安丘县造纸厂建立时,有干部职工72人,厂房17间,两口12刃铁锅,两头毛驴,两个抄纸池,1盘铡刀,5把笊篱,河中洗浆,墙上贴晒,年产土制纸12吨。1960年安装了一号圆网纸机,开始机械化生产。后因亏损严重,于1962年5月停产。1963年初恢复生产后,置木架抄纸机生产有光纸。接着制成“青司”切草机,增添了二号圆网纸机、30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有光纸质量跃入全省先进行列。1966年增产邮封纸。后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处于半停产状态,亏损严重。70年代生产恢复,并有较大发展。1971年试成废水黑液生产胡敏酸铵和胡敏酸铵粉剂。1976年试创了亚铵制浆造纸法。1977年8月一号长网纸机投产,年产量增至2137吨,产值329万元,是年职工增至351人,创利44万元。1980年建成二号长网机生产线。1981年始生产的二号凸版印刷纸。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有职工784人,从切草、制浆、抄纸、整选到打件入库实现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作业,年产机制纸1105 9吨,年产值1705万元,实现利润267万元。
纸张种类有:双胶纸、书写纸、凸版纸、出口双胶纸、出口书写纸、静电复印纸、胶印书刊纸、无碳复写原纸、有光纸、包装纸、糖果纸、防潮原纸、卫生纸等,畅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出口双胶纸和出口书写纸远销古巴、印度、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四、印刷
清朝末年,安丘城和景芝镇有印刷局,以石版、木版与活字版手工印制年画(俗称模画)、草皮书、帐务表等。这种印刷工艺延续至1948年安丘全境解放。
1956年,城关、景芝等印刷局集资入股建立了印刷厂,始行油印。1958年,县委创办《安丘大众》报社,印刷厂遂改称大众印刷厂。1966年定名安丘县印刷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70年始,陆续增设了八开圆盘机、自动全开切纸机、打眼机和磨刀机等,实现了机械化铅字印刷。1979年增建了胶版印刷车间。进入80年代,安装了全套胶版彩印设备,增加了钢板机、烫金机、打腊机、照相机等精密设备,能印制年画、挂历、书刊、画报、花纸等十几个花色品种。胶印车间一直承担着省出版局安排的儿童读物《小红花》和《红蕾》等刊物的常年印刷任务。1985年职工244人,年产值175万元,利润3万元。
五、纸制品
1974年,县投资3万元于景芝鞋厂建立了纸箱车间,当年生产纸盒150万个。次年,该厂专产纸箱,定名安丘县纸箱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77年增加防潮纸生产项目,年产1400吨。1985年有职工328人。年产纸箱135万立方、防潮纸754吨,年产值285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所产纸箱,除供县内有关企业做包装箱外,多销于省内卷烟、火柴、酿酒等行业。防潮纸销往青岛、济南等地。
第二节 二轻工业

县属二轻工业始于1952年。1985年统计,主要有制鞋、木器、服装、工艺品、塑料、羽绒等6个行业7个厂家,共有职工1316人,工业总产值1643万元,实现利润127万元。
一、制鞋
清代和民国时期,常有城镇居民及农家妇女将自做土布鞋拿到集市出售,换得十文半吊,聊助生活。解放前夕,安丘城关与景芝等乡镇已有十多家个体鞋铺。1952年,人民政府组织城关和景芝的个体鞋铺分别成立了两个鞋业合作社,城关鞋社17人,年产布鞋3000双,景芝鞋社与绳业社合营,职工43人,年产布鞋1.2万双,1953年春,城关鞋社更名安丘县新民鞋业生产合作社,至1955年底职工增至30人,年产6000双。1958年秋,新民鞋业社与建华服装社合为城关服装鞋帽厂,职工298人。1960年,制鞋车间独立,定称安丘县鞋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此后10年发展缓慢。1971年始有转机,到1981年,先后增设了立式注塑机、塑料挤出机、圆盘注塑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年产能力为80万双。1984年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试制成功防足癣布鞋,获市新产品设计奖。1985年职工209人,年产布鞋75.5万双,完成产值235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主要产品有注塑坡跟、中跟、半高跟、高跟各式男女布鞋,注塑布鞋、棉童鞋和防足癣鞋、防臭卫生鞋等100多个花色品种,行销全国30个县市,其中防足癣鞋和防臭卫生鞋远销香港和美国。
二、木器
境内木器行业历史悠久。1952年前多由个体操业。产品主要有门、窗、柜、箱、桌、几、橱、风箱、坐椅、条凳、犁、耧、耙、杖、手推车盘、大车盘等。
1952年秋,县木器厂建立,时称木业工会。1954年4月改称建新木业社,有职工80人,固定资金2500元,生产风箱、小推车盘、小农具等。1962年春,改称安丘县木业社,1966年6月定名安丘县木器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69年,固定资产值5.4万元,职工67人,年产值5.4万元。1970年增加了小五金生产项目。1977年建成二号油车间,生产二号油(矿山浮选药剂),该车间于1980年8月迁往小河崖北,同时独立,定名安丘县第二化工厂。同年木器厂的木制电视机壳、录音机壳、挂钟壳等先后投产。1981年又增设了家具、电子、维修3个门市部。1985年职工达322人。家具、拨丝、木壳3个车间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主要产品有钢木家具、卧式组合家具、中高档家具、电视机壳、镀锌铁丝、民用五金制品、托幼器械、木杆称等,年产家具1.84万件,镀锌铁丝964吨,产值365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
三、服装
建国前,皆为民众手工制作自用。1952年,县城建立了建华服装组,职工25人,有10台缝纫机与为数不多的火烙铁,固定资产总值1500元左右。1955年改称城关建华服装社。1958年秋,与新民鞋业社合并为城关服装鞋帽厂,缝纫机增至40台,增设了制鞋、印染项目。1960年服装组独立,成立服装厂。1967年定称安丘县被服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添置了锁边机、电熨斗、电动机。1974年,增添“96”平缝机28台,建两条出口生产线。1982年建羽绒车间,加工鹅毛,制作羽绒服(该车间1984年11月独立为安丘县羽绒制品厂)。1985年,有职工360人,各种缝纫设备321台,全部电动作业,年产服装65万件,产值562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产品分出口服装和内销服装两大类。出口产品有70多种,远销香港、日本、美国、西德、意大利、伊拉克等13个国家和地区,内销近百个花色品种,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和乡村。
四、工艺品
始于汉代的丝织罗底、清代的泥人、剪纸和民国时期的草编等,均为私人生产,都未形成厂家。
1966年4月,安丘县工艺品厂成立,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75人,分散于县内务社队组织群众生产,手工制作草提篮、草帽等,年产值2万元。1968年10月改产勾花制品,1970年建立勾花漂白工序,年产值增至20万元。1973年扩大生产规模,次年产值增为42万元,1975年至1976年,因勾花制品在国际市场滞销,将鞋厂的无线电元件车间先并入该厂为一个车间(后又分出独立为厂)。此后,工艺品厂增置了大型洗衣机、脱水机、锅炉和烘干等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到1981年产值达到251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投产平绣和即墨花边。1983年因绣花和即墨花边在国际市场滞销,增加了内销的服装、手套、食品加工和涂料等生产项目。1985年有大中型生产设备53台,固定资产原值89万元。主要产品有:床罩、小帽、童鞋、桌布、沙发套和勾针产品、服装等。年产勾针品4.6万多公斤,百带丽品7690多片。外贸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科威特及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创外汇40多万美元。全厂有职工190人,在乡镇设生产点32处,从业人员1万多名。完成产值220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五、塑料
塑料制品为县内新兴工业。1975年,县鞋厂为扩大生产能力购进塑料挤出机和破粹机等设备,建立塑料车间,开始生产塑料管、农用薄膜。时有职工10人,年产塑料制品100吨。因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生产发展缓慢。直到1983年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才有了活力,增添了聚氯乙稀颗粒和塑料桶等产品,年产量为250吨。1984年应市场需求,增加了高压聚乙稀农膜、食品包装膜、塑料水管等生产项目,年产量提高到400吨。是年10月正式建立安丘县塑料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有大中型设备26台。1985年,有职工69人,年产塑料制品400吨,完成产值120万元,利润5万元。
六、羽绒
1982年,县被服厂建立了羽绒车间,次年5月投产,当年赢利6.1万元。1984年10月该车间独立建厂,定称安丘县羽绒制品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缝纫设备10台。1985年有职工143人,年产商绒2.86万斤,细毛片1.8万斤,粗毛片7.7万斤,羽绒制品2746件,畅销国内外。年产值131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制氧行业在县内属轻工业公司所辖,故记在此。1976年,县汽车配件厂成立制氧车间,始有职工12人,年产能力8.5万立方米。1978年安装了F—2000/50型制氧机组,年产能力增为47万立方米。该车间于1982年和1983年先后划归机械厂和鞋厂。1984年10月独立,称安丘县制氧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85年有职工23人,年产氧气12.67万立方,年产值10万元,利润2万元。
第三节 机械工业

1949年建国前,安丘只有几家私营铁匠铺和单人独营车行。建国后,从50年代起机械工业开始萌芽、发展。到1985年,仅县属机械企业就有农机修造、矿山机械(轻工机械、电机、水箱和交通、供销电力系统制修等9个厂家,共有职工2709人,年产值3076万元,实现利润355万元。
一、农业机械
1951年1月,淮安县景芝工农红炉生产合作社建立(详见本节“轻工机械”条),仅生产小农具。1958年秋试产地瓜切片机。之后,相继增加了粉粹机、脱粒机生产项目。1970年转产普通车床,农机生产遂止。
1956年,西关大修社建立,旨在发展农业机械,当年生产铁制农具2万件。1959年大修社改名安丘县动力机械厂,仍以生产铁制农具为主。1966年仿制成功×40—6—15型综合利用水轮泵,当年生产218台。下半年开始试制MN100—18型水轮泵和6—18型水轮泵,次年投产,并形成一定生产能力。1967年,改称安丘县机械厂。1970年,该厂与县拖拉机总站分别试制成功1100脱粒机、450脱粒机和12行播种机、GH14收割机等农用机械。1981年厂名更为矿山机械厂,不再生产农用机械。
1960年,县拖拉机站建立,1971年改建为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担负全县农机具的维修任务。1973年始研制生产水箱产品(1975年分建水箱厂),1974年增加了为农机配套工具YQ140系列黄油枪产品,同时还生产粉粹机、收割机、播种机、打井机、手动汲水器(俗称压井头)等大小型农机产品。1982年始转产食品包装、白酒酿造机械产品。至1985年,共生产销售黄油枪118万支,维修农业机械8921台/17.58万马力。1985年有职工646人,总产值373万元,利润41万元。至此,县属企业中已无专门生产农业机械的厂家。
二、矿山机械
县内矿山机械起步于70年代初。1972年,县农机修造厂应矿业之需试产XJK—0.23和XJK—0.35浮选机成功。历时7年,生产矿山设备595台,1981年划归矿山机械厂。1980年县机械厂开始生产矿山机械,1981年又增加了纺织机械生产,厂名改称矿山机械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到1985年,已能生产MQG系列球磨机、D24给料机、格式给料机、圆柱绞车、自动取样机、300×2200磁选机、1500×1500搅拌机等近20个品种。1985年,生产矿山设备68台,运输设备20台,毛纺机150台,有职工516人,产值301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
三、轻工机械
1951年1月,潍安县景芝工农红炉生产合作社成立,以风箱土炉、钳夹、锤击生产苇刀、菜刀和锄头、镢头等小农具。1958年5月安丘县第十四修配社和莲子屯翻砂社并于该社,改称安丘县农具二厂,开始生产大型农具。1960年后开发了压瓦机、地瓜切片机、脱粒机、粉碎机、钢镐、斧头、羊角锤等产品,其中斧头销往全国各地。1970年始,接连试制成功C620、C630普通车床和M31W型万能外圆磨床、M×2116B型单头直榫机。1975年定厂名为安丘县轻工机械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到1985年,共有设备82台,改进工艺400多项,基本实现了操作机械化。
1979年始,普通车床销路不畅,次年转产钢制家具,同时试制液体包装生产线,保留传统的斧头生产。酿酒机械包装生产线由洗瓶机、灌装机、输送机、贴标机组成,1983年获轻工业部重大科研成果四等奖和省一轻厅优秀包装产品奖,产品销往全国23个省、市的178个厂家。1985年又试制成功自动供盖压盖机、小型汽酒灌装机、牛奶灌装机等,进一步完善了液体包装机械的配套。新研制的FYG230型异形瓶灌装机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方形瓶灌装机的空白。年底有职工456人,生产灌装机械177台403吨,家具3.56万件,斧头5.1万个,产值451万元,利润45万元。
四、电机、水箱
电机由县农具厂转产,该厂始建于1961年,初名新成生产合作社,职工34人,1967年改称安丘县农具厂,1968年始产电动机与发电机。1977和1978两年产量均近2000台。1979年下半年销路不畅,年产量骤跌至200多台。1980年革新了两机质量,重新打开销路,并依据民需试制成1.5与2.5千瓦吹风机,1981年定名为安丘县电机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82年所产华力牌Y112—4电动机,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畅销江苏、浙江、河南、河北、湖南、内蒙古、青海等省区。1985年有职工302人,主要产品有7千瓦、15千瓦、30千瓦电动机和配套机组,年产电动机、发动机1848台1.3万千瓦,产值482万元,创利润82万元。
县电机厂于1978年设纺织仪器车间,职工20人,试制开发纺织仪器产品。1979年试制生产YG501起毛起球仪20台,1980年又投产YG601织物染色升华牢度仪。是年3月正式定名“安丘县纺织仪器厂”,与电机厂一个领导班子,挂两个牌子,人员增至32人,固定资产10万元。1984年产品增至5个。1985年,YG605织物熨烫仪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0月从电机厂分出成立安丘县纺织仪器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至年底,全厂有职工69人,年产起毛起球仪85台5.1吨,年产值37万元,盈亏持平。
1975年11月,农机修造厂的水箱车间划出,建为安丘县水箱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有职工65人,生产195、295、495、695型四种系列水箱,年产1.29万台。1981年,该厂成为国家机械部定点和省机械厅重点企业,是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用水散热器和机油冷却器专业生产厂家。195、295和495水箱分别于1982、1983和1984年被评为部优产品,其中495水箱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一直保持其称号。产品畅销北京、上海、云南、新疆等13个省市,并随主机配套出口东南亚国家。1985年有职工310人,产品发展为三大系列18个品种,年产水箱总成5.94万件,年产值760万元,实现利润118万元。
五、交通、供销、电力系统机械制修
1970年,在修配社的基础上,组建县交通修配厂,为运输联社附属单位,归交通局领导,原主要修理自行车、车床加工、汽焊、修理、装配马车等,后增加生产750—20钢圈、495柴油车驾驶室、汽车拖斗等。1976年1月,实行独立核算,改名为汽车修理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承修社会车辆,拼装汽车。1981年始生产“860”型、“851”型汽车挂车。1983年主要产品WLQG06型和WLQG09型汽车挂车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纳入国家生产计划。1985年有职工280人,年产拖车765台,产值551万元。利润23万元。
1977年10月,县供销合作社机械制修厂在城北小河崖建立,主要为全县供销机械化服务。1981年12月,更名为安丘县供销机械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饮食机械、酿造设备等。与省社聊城机械厂联合生产的30M3卧式油罐,除满足本县本系统需要外,还销往青岛、烟台、临沂地市、胜利油田及江苏等省。1985年有职工19人,年产油罐106个,年产值38万元,利润6万元。
1976年11月,山东电力安丘汽车修配厂筹建。1980年投产,为省电力局直属企业。1983年10月移交县电力局,改称安丘县电力修造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修理汽车等,后增加了其他项目。1985年产镀锌铁件238.7吨,水泥电杆906根,年产值83万元,盈亏持平,有职工111人。
第四节 电子工业

1972年前,境内所用电器及其元件全由外地购入。1970年,县拖拉机站设立电子车间,1971年正式建为安丘县无线电厂,1972年投产。1976年,工艺品厂的变压器车间又独立为安丘县无线电元件厂。1979年,无线电厂生产的3DG30晶体管被省电子局誉为“信得过”产品。1980年,3DG141晶体管又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是年共生产高频小功率硅晶体管87万只,低频大功率管30万只,磁芯板1500块。1981年产量空前提高,生产高频小功率管138.8万只,低频大功率管55万只,磁芯板按需降产为不足300块,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两厂利用积压元件仿装了“141泰山牌”和“12D1、12D3飞跃牌”12时黑白电视机。1982年共装1000余台。1983年3月,山东半导体总厂(即八○七○厂)从沂源县迁址安丘城,二厂并入,为地方国营企业,使县内电子工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到1985年,建成生产线7条,有专业设备452台,固定资产原值889万元。职工10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4人。年产硅低频大功率管237.94万支,小功率管127.42万支,年产值2613万元,实现利润112万元。
1978年,县被服厂建电子车间,对外以无线电三厂的名义开展业务,主要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穿013磁芯板,合格率100%。此后,又为沈阳、长沙、四川等计算机研究部门生产了013、130、120磁芯板1500多块。1980年始,磁芯板生产任务严重不足,下半年转产七晶体管“菊花牌”台式收音机,至次年共生产4000台。1982年2月转为小批量组装“141泰山牌”、“12D1飞跃牌”12英时和“12D3飞跃牌”14英时黑白电视机兼营电视机套件,同时又为航天工业部七○六所加工S—9四线磁芯板。1983年投产JSJ、JS—14、JS—14A晶体管时间继电器,当年生产200台。1984年10月,该车间正式独立为安丘县无线电三厂。1985年改称安丘县电子电器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70人,年产时间继电器4525台,无触点开关218台,年产值63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
电子工业主要产品有超频低噪声AX、AG、CG小功率晶体三极管、DD低频大功率三极管等6个系列120种型号。八○七○厂生产的3DG141和3DD15晶体管销往上海、南京、天津等大城市,成为不少名牌电视机的必用元件。3DG141和3DG56晶体管被国防工委、国防科委用于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8FC3线性集成电路被用于毛主席纪念堂工程。3DG141晶体管用于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该厂因此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表彰。
第五节 建材工业

一、砖瓦
县内砖瓦生产历史悠久。解放前,无官办砖瓦产业,多为几家几户合伙入股经营,且为季节性生产,规模很小,年产青砖两万块左右。1958年建荆山洼砖瓦厂,1960年改称安丘县荆山洼建筑材料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设石灰窑9座、砖窑7座,所产砖瓦为国内名牌产品。1962年产红砖6.3万块,平瓦1.2万片。1978年新建日产10万块(片)38门轮窑两座。1979年产量大增,年产红砖2390万块,平瓦316万片,同时停产石灰。1982年与潍坊地区粘土矿合并,称潍坊地区荆山洼建筑材料厂,由安丘县代管。1983年共有职工1505人,年产红砖3647万块,平瓦898万片,卫生陶瓷16.2万块,产值达406.5万元。年底该厂划归潍坊市直辖。
二、水泥与水泥制品
1958年建荆山洼水泥厂,1962年停产。1970年,国营担山铅锌矿附设水泥车间,年产水泥600吨。1976年6月担山水泥厂建成,荆山洼水泥厂恢复生产,均系全民所有制企业,两厂年共产水泥5万吨。70年代末,水泥滞销、亏损严重。进入80年代水泥销路逐渐好转。1980年8月,荆山洼水泥厂称安丘县水泥一厂,增置球磨机2台,锤式破碎机、鼓风机及卷板机等16台件。1983年职工达648人,年产水泥4万多吨,产值215.3万元,利润40:1万元。年底该厂划归坊子区。1980年8月,担山水泥厂改称安丘县水泥二厂,年产水泥2万多吨。1983年大中型设备增至75台件,产量达3万多吨,1984年更名县水泥厂。1985年有职工328人,年产水泥3.8万吨,产值179万元,利润37万元。
水泥制品以水泥预制构件为主,始于1970年,时为社队开办,为县内新兴的水泥成品建筑材料。1978年县建筑公司建成专业化水泥预制构件厂,主要生产楼板等。1985年有职工19人,年产水泥预制件550立方米,产值8.56万元,利润8000多元。
三、石灰
产地多为盛产石灰石的灵山、红盆营子、霹雷山、石灰埠等地。建国前,石灰生产基本是一家或几家合伙经营,产量低,生产方式落后。1958年在荆山洼建成县办石灰厂,年产2700吨。1960年2月,该厂改称安丘县荆山洼建筑材料厂,有石灰窑9座。1963年产石灰4601吨。1973年达1.98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1979年仅产3150吨,同年停产。后建筑用石灰全靠社队厂、窑供应。
第六节 采矿业

明代,曾经开采过白石岭、担山(古为丹山)银矿。明末清初的60年间开采极盛。后,时采时辍。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担山银矿又以不敷工费而关闭。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县境西部教民引德国人福时戴在白石岭开银矿,使用土法和机器,年余无所获,亏资而去。1920年,潍县资本家袁、李合股召集90余人来担山开银矿,两年后,因资本不足,收效欠佳而告终。
建国后,地质勘探队曾对白石岭矿区进行过勘探。1958年,又对全县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地质进行了勘查,共查得矿点124处,已发现的有铅、锌、铜、磁铁、煤炭、石膏、萤石、石英、钾长石、蛇纹石、重晶石、膨润土等29种(1983年底煤划出县境,铅锌铜合称一种,为26种)。此后,先后组织了8处矿山企业,乡镇也相继建立了近百个小型矿点进行开采。1962年因资金、设备、销售等困难大多数下马,仅保留了荆山洼煤矿、粘土矿和担山铅锌矿。
荆山洼煤矿于1952年建矿投产,有职工300人,因煤层薄,技术力量弱,1962年停产。1968年再次组织开采,职工580人。8年后失去开采价值,人员分调县硫铁矿与水泥厂。
担山铅锌矿建于1958年,时有职工60余人,设一建井队,年产铅锌矿粉10吨左右,1959年下马。1966年复行采挖,有山东省昌潍地区有色金属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昌潍地区有色金属科学试验厂两个名称,后改称安丘县担山铅锌矿,职工增至100余人,大都为临时工,年产铅锌矿粉百余吨。1976年矿源竭尽,转产水泥。
1971年,省冶金局投资50万元筹建白石岭铅锌矿,1977年1月建成选矿车间并投产。到1982年有井筒3个,大型设备241台,机械化生产,年产铅精矿900吨,锌精矿300吨。是年,山东省冶金工业厅将该矿收为直属企业,定名山东省安丘铅锌矿,属国营企业。1983年固定资产达1027.7万元。1985年5月下放回县,因矿源不足,转产山楂饼等。年底有职工312人,产铅精矿113吨,锌精矿37吨,年产值41万元,盈亏持平。
1974年,在赵戈、担山公社交界处开发硫铁矿,1977年建成投产,定名为安丘县硫铁矿,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327人,生产硫精矿粉,当年产4500吨。1978年又建了斜井、副竖井,用机械生产,年产量6000余吨。同年试验成功选铜项目。1980年始,因矿源不足由大面积开采转为原矿回收。1983年采尽闭坑,此后转产氯化钡、釉面砖、炸药、鞭炮等,改称钡盐化工厂。1985年产氯化钡328吨,釉面砖10万多平方米,炸药415吨。
另外,盖公山铁矿、荆山洼粘土矿、县钾长石矿、蛇纹石矿和戴家庄重晶石矿等,均于1958年开采,1962年先后闭坑。
第七节 化学工业

县内火硝生产历史悠久,以县城与景芝镇为多,品质纯洁,为家庭小副业。50年代始,化学产品逐渐发展起来,此业遂止。
1958年,县氯化钡厂建立,为化学工业的开端。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原料和燃料奇缺夭折,直到70年代初,才得以发展。
1970年,国营安丘县化肥厂建立,次年投产,当年产合成氨1127吨。经过1972和1975年两次大会战,共投资5150万元,形成年产合成氨1.5万吨生产能力。1977年生产合成氨1.04万吨,氨水5.41万吨,基本满足了县内农业生产的需要。1980年始产“双跃”牌固体化肥碳酸氢铵,当年产2.71万吨,1984年10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有职工716人,产合成氨1.55万吨,年产值达892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
1970年国营县化工厂建成投产,单产磷肥。磷矿土多从云南购进,产品含有效磷12%到13%之间,大多销于本县。1972年始,陆续增加了硫酸、钒触煤等产品,磷肥年产量稳定在万吨左右。1980年达2.97万吨。后磷肥滞销,1981年降为3057吨。至1985年,磷肥生产仍处低潮。钒触煤获1981年全国钒催剂质量评比第二名,1982年又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销往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甘肃、湖北、广东数省。1985年有职工444人,年产硫酸645吨,钒触煤105.4吨,产值121万元,略有亏损。
1980年7月县第二化工厂建成投产,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年产松醇油(又名二号油)100吨。松醇油主要原料为松节油,购于东北、江南,年进200至400吨,制醇油300吨左右,销于省内各采矿企业。1981年3月,青岛泡花碱厂转让对氨基苯酚生产技术和设备于该厂。当年形成百吨生产能力,后经两次技术改造,形成400吨生产能力。1984年试制成功聚醋酸乙稀乳液,并通过省级鉴定。1985年有职工120人,年产二号油410吨,对氨基苯酚175吨,产值321万元,利润15万元。
1983年,国营安丘县硫铁矿闭坑,转产氯化钡,更名安丘县钡盐化工厂。尔后,因氯化钡生产难度大,又加产釉面砖、炸药和鞭炮,氯化钡生产降至次要地位。1985年有职工399人,年产氯化钡328吨,炸药415吨,釉面砖10万多平方米,产值151万元,利润16万元。
1985年统计,全县有4处初具规模的化学厂家,主要产品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钒触煤、氯化钡、二号油、对氨基苯酚等10余种,年产值1485万元,利润50万元。
第八节 食品工业

一、糕点
清道光年间,景芝镇已产烧饼、月饼、托炉(点心)等。清末到民国期间,糕点铺和花色品种均有增加,但发展缓慢。建国后,1953年统计,全县从事糕点生产的只有30户。年产量50吨左右。
1955年,县供销社联社组织个体户12人在南关成立了副食加工组,1956年正式建为副食品加工厂,职工24人,手工制作,年产130吨左右,1958年改称饼干加工厂。此后,因原料紧缺产品质量下降,产品有限,直到1961年才有转机。1965年,加工厂并入副食商店,增置了“560”型冲压机和配面机,年产糕点399吨。1970年至1976年,先后添置了糖果机、十万大卡冷冻机、口酥机等设备,增加了花色品种,提高了产品质量。1978年后,又添设了红外线电炉、冲压式饼干机和电冰、烘干、保温箱等,整个生产流程配套,逐渐机械化,日产各种糕点6.5吨左右。1981年定称安丘县糕点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至1983年,产品已有沙奇马、杏元、蜜三刀、蛋黄酥等80多个花色品种,年产量1493吨,实现利润11.47万元。1984年,花生片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有职工111人,年产饼干、杂点875.7吨,产值达112万元,利润3万元。
二、酿造
境内酿造业历史悠久。清末,县城义和恒号菜坊创制的酱茄子,风味独特,至今享有盛誉。民国期间,仅县城内就有13家酱油、食醋、香油和腌制咸菜作坊。1937年日军入侵,商号不断倒闭,到1949年建国前夕,酿造作坊仅剩9家。
建国后,城关供销社于1951年成立酱菜加工组,职工5人,生产传统的酱油、食醋、香油、麻汁、咸菜。1956年“加工组”改为海产酱菜商店,天然发酵酿造,年产酱油250吨,食醋50吨,每当旺季则以丙醋酸兑水加炒高粱色作醋出售。1958年改称酱菜厂,职工增至30人,增添了化学酱油生产项目,食醋原料也由高粱改为瓜干和棉籽皮。“文化大革命”期间,质量产量具降,连久负盛名的酱茄子也因质量低劣而几乎被人们遗忘。1976年4月,酱菜与饼干车间同时从副食品公司分出,两厂合并为安丘县副食品加工厂。酱菜设酱油、食醋、腌制、维修4个车间和一个化验室,保证了产品质量。1980年产酱油1358吨,食醋351吨,各种腌制品166吨,总产值32.2万元。1981年9月,酱菜业务独立门户,定名安丘县酿造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有职工76人。建厂后增加了设备,采用了水池发酵,通风制曲,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传统酱茄子恢复了名望,腌制品增为17个品种,且质量有较大提高。1985年有职工96人,产酱油1894吨,食醋586吨,产品有酱茄子、酱疙瘩、水晶姜、糖蒜头、水晶地环、豆制品、冷饮品等38种200余吨。年产值70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
三、肉食
建国前,境内肉食加工均属私人经营。建国后,各乡镇均设食品站,宰杀生猪就地销售,收购大猪上调外调。1956年,食品公司在县城西关成立肉食加工组,职工20人,从事猪牛肉与下货熟制加工。1961年,“加工组”改称肉食加工厂。1980年,以肉食加工厂为基础,在小河崖建立安丘县肉类联合加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1年正式投产,主要对生猪、家禽进行宰杀、加工、冷藏。生猪由食品公司按计划调给,家禽由厂自购。到1982年先后建成500吨冷库、分割车间、复制车间、家禽加工车间,并逐步从宰杀到冷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日加工生猪300头。家禽加工为季节性生产。1985年有职工283人,年产猪肉6019吨,产值1781万元,实现利润94万元。
1977年9月,国营外贸冷藏厂在县城西建成投产。暂由县供销社代管。日加工家兔8000只,肉食鸡5000只,速冻能力20吨,储存能力100吨。1978年,冷藏厂划归县外贸局后,不断更新设备,增强生产能力,到1984年,厂内拥有制冷压缩机6台,锅炉2台,进口发电机组1台,保温冷藏车6部,冷冻库3座,年产冻品2500吨以上。1985年有干部职工660人,年产值1150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产品销往港、澳、日本、欧洲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第九节 粮棉油烟加工业

一、粮食加工
县内历代民间就有臼穴冲捣和人推畜拉石磨、石碾加工粮食。清代,石磨几乎家家具备,石碾一村一盘或几盘不等。直到解放后的前10年,县内加工粮食仍以石碾石磨为主,无专门加工粮食厂家。
1958年,个别大队(自然村)始建磨坊,使用柴油机带动磨粉机磨面。同年,县城东关、牟山、赵戈三个小型国营面粉厂先后建立,都用柴油机作动力。东关面粉厂有两盘石磨和两部钢磨,日产面粉5000公斤。牟山面粉厂有4部中导磨,日产面粉5000公斤;赵戈面粉厂有两盘石磨,日产面粉3000公斤。1959年三厂并为安丘县面粉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粮食局。始石磨、钢磨并用,后更换为235×508钢磨,日产面粉3.75万公斤,设有碾米车间,安甩米机1部。1968年改分石机为比重去石机,改升运为风运,改机动为电动,改人工打包为自动打包,并完善了化验设备,日产面粉45吨。1985年有职工96人,年产标准粉1.9万多吨,工业产值642万元,实现利润39万元。
1963年、1964年和1982年,牛沐、庵上、临浯小型面粉厂先后建立,分别安装有235×508钢磨4部、66型钢磨5部和350型钢磨6部,先机动,后电动,日产面粉30吨。牛沐面粉厂于1977年撤销。1985年,庵上、临浯面粉厂共产标准面粉871吨,工业产值287万元。
另外,全县还有12个粮管所建立了粗粮加工小磨坊,以柴油机或电动机带动磨粉机,以销定产,随销加工。1985年,全县粮食加工业总产值1156万元,实现利润43万元。
1983年、1984年分别建立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凌河饲料厂和安丘县饲料厂,隶属县粮食局,以玉米为主生产配合饲料,1985年两厂职工74人,年生产配合饲料6539吨,有力地支持了县内家禽、家畜饲养业,工业产值227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
二、油料加工
境内用大豆榨油始于清同治年间,用花生榨油始于中华民国建立前。1913年至1929年,全县有私营油坊26家,资本5.72万银元,雇工219人,畜拉石碾压豆,锤击木槽榨油,年榨大豆234.5万公斤,产值20.19万元。1933年,私营油坊发展为80家,布于各乡镇,以榨豆油为主,兼榨花生油,年榨大豆、花生米1500万公斤,产油139.5万公斤,产饼1359万公斤。油多运销青岛,饼销当地。
解放后,随着化学肥料的增多和大豆、花生种植面积的减少,私营油坊大减。1948年,安丘县利民油坊建立,设人力拉杠机榨12部,柴油机带动压豆机,日榨大豆2500公斤。1950年又建黄旗堡油厂,有人力拉杠机榨8部,日榨大豆2000公斤。1961年两厂合并为安丘县榨油厂,为国营企业,人力拉杠机榨增为22部,改用双层压豆机,日榨大豆0.75万公斤。1964年,改人力拉杠为动力拉榨,日榨大豆1万公斤。1966年接收凌河油厂的设备,铁榨增至32部,日榨大豆1.35万公斤。70年代淘汰铁榨,更换“200型”榨油机,改机动为电动,增添了净选机、三缸油泵、软化锅、预蒸锅、氧化罐等设备,油品质量明显提高,工效大增,日榨大豆2万公斤。1981年榨油厂与面粉厂合并。1984年榨油厂分出。1985年有干部职工39人,年产食用油437吨,工业产值106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
三、棉油加工
境内历代民间就用铁木双轴轧车、皮筋棰弹弓、手摇纺车和木织机等简易机械加工棉花,制作土布(棉布)。民国期间以畜力轧花机、弹花机(俗称洋轧车、洋弓)加工棉花,个体经营。建国后的1959年,城关棉油加工厂在十二户建成投产,投资8万元,置有弹花机、轧花机、剥绒机、榨油机,长年生产34人,收棉旺季110人。1965年石埠子公社由诸城划归安丘,带入石埠子棉花加工厂。1970年县内扩大棉田面积。次年在官庄、甘泉分别建立了棉油加工厂,置锯齿轧花机5台,脱绒机9台,皮辊轧花机23台,打包机2台,榨油机26台,负责收购和加工双重任务。1972年迁官庄棉油厂于管公,改称管公棉油加工厂。1973年改石埠子棉油厂为管公棉油加工厂代轧站。至时,县内有城关、甘泉、管公3处棉油加工厂,皆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其设备大都是50年代产品,工作效率较低。自1981年起,管公棉油厂技术员李致民着手革新改造旧设备,到1982年,先后革新了风力配籽、低压大流量输油管道、清花机口特殊质沉集池和棉籽脱绒自动流水线等10余项加工设备新技术,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1985年,三厂共有职工866人,生产皮棉6611吨,棉籽油1510吨,棉籽饼7061吨,工业产值达2422万元,创利润83万多元。
四、烟叶复烤
1980年9月,国营外贸烟叶复烤厂在慈山公社周家楼子村建成投产,时有烤烟、加工两个车间和原烟、成品烟两个库房及露天货场等。1981年复烤烟叶5011吨。1985年有职工562人,复烤烟叶8788吨,工业总产值达2664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近5年共复烤烟叶4.14万吨,远销美国、英国、西德、日本、泰国、津巴布韦、新西兰、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第十节 电力工业

一、发电
1937年6月,景芝镇赵子良在自己开办的商号“太和楼”磨坊内,安装电动机1台,以16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发电,供磨面、照明,为县内最早发电。1951年7月,景芝酒厂用4千瓦发电机发电,供办公室和车间照明。1956年5月,县电影队的3个分队各配有JI—75型750瓦发电机1台,随队供电放影。1957年5月,县广播站安装8千瓦发电机1台,以15马力汽油机为动力发电,供扩音和照明。1958年10月,始建小发电厂,名为安丘县电器制造厂,职32二三十人,以70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发电,发电机功率为40千瓦。1959年10月改称安丘县发电厂,以135马力柴油机同时拖动40千瓦发电机和磨面设备。1960年4月,发电机改为84千瓦。1961年,发电厂迁至城南埠,利用牟山水库干渠的水发电,改称“五一”水电站。水轮机为木制,发电机功率为40千瓦,卧式安装。1964年,水轮机改为铁制,发电机更为75千瓦,立式安装。1967年5月电网供电后,“五一”水电站停止发电。
1972年4月,筹建县火力发电厂。1973年1月,第一台机组试车成功,开机发电。12月,第二台机组开机发电。在正常运转情况下,年发电量84万度左右,生产经营较好。1976年因锅炉改烧煤为烧油出现亏损。1977年下半年复烧煤炭,成本不断下降,扭亏为盈。1979年发电2404万度,比计划多发204万度。1980年始,根据电网负荷余缺进行发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受到一定影响,是年发电1863.2万度,1983年降至1238万度,198 5年发电1326.4万度。
群众办电。1958年,随着大搞水利建设,建有小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160千瓦,但多数很快下马,为后来的群众办电提供了经验教训。1971年,全县恢复和新建水电站12座,365千瓦。1975年发展到19座,装机容量1931千瓦。至1983年底,全县共有水电站23座,装机容量3295千瓦,其中,并网发电的6座,装机容量2850千瓦。以柴油机为动力发电始于1937年,到1965年,全县共有32个单位,自己装机发电,容量为1040千瓦。1971年,全县恢复、新建柴油机发电单位44处,装机容量为1102千瓦。1973年,全县25处公社都有柴油机发电。1975年县内柴油机发电单位发展到139处,容量3626千瓦。1980年发展到208处,容量8199千瓦,70%的单位电网停电不影响生产。1985年,全县有84千瓦以上的柴油机发电机组68处,发电能力为6451千瓦。
二、供电
1.输变电 1958年的小发电厂用两条380伏/220伏三相四线制线路对外供电。1960年4月,原低压线路更换为3.3千伏高压线路。1961年3月,“五一”水电站架设低压线路至南关会堂,与原城里线相接,原东北3.3千伏高压线拆除,停止对外供电。1967年用上网电,全县有10千伏配电线路两条长3.8公里,后配电线路不断增加。是年5月建成潍—安35千伏输电线路,全长19.6公里。1975年11月建成安—景35千伏输电线路,全长28.34公里。1977年3月建成35千伏管公和王家营输电线路,分别为11.7公里、15公里。1978年和1979年先后建成35千伏黄旗堡、温泉和岐山输电线路,分别为0.43公里、16.5公里、11公里。1982年7月建成110千伏变电工程。至1985年,全县共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线路23.7公里;35千伏变电站7座,线路114.4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39条,1260.9公里。农村低压线路发展到1116公里。全县年供电量达13253.6万度。
1968年全县仅有35千伏变电站1座,即县城汶河北岸变电站。1976年3月、1978年2月、1979年2月、1980年2月、1981年12月、1983年3月先后建成35千伏景芝、管公、黄旗堡、王家营、温泉、岐山6处变电站。1982年7月,110千伏县城南埠变电站建成。从此变电容量大增,提高了全县的供电能力。
2.配用电 1967年,全县只有配电变压器8台共600千伏安。随着变电站的建设和工农业用户的增多,配电变压器容量越来越大。至1985年,共有配电变压器1784台,其中工业用80台,农业用1652台,机关企事业用32台,公用20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15万千伏安,其中工业2.86万千伏安,农业11.7万千伏安,机关企事业2115千伏安,公用1795千伏安。
县内用电分工业、农业、生活用电3类。1974年用电1732.5万度。1978年用电5485万度。1980年实现了社社通电。1982年农村用电大队发展到652个。1985年用电12371.8万度,其中,农业用电4603万度。总用电量比1978年增加1倍多,其中农业用电增加15倍,用电村发展到112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