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94&run=13



第二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饰

       一、服装
       自清初剃发易服后,士绅阶层的男性改方巾蓝衫为长袍马褂,女性多上着大襟长褂,下穿宽腿长裤。农民始着大襟褂,后着对襟短褂,下穿肥裆宽腿便裤。太平天国倡导蓄发和换穿明朝服装,却为时很短,影响不大。民国年间,官绅男性多穿长袍,女性学生多穿旗袍和短裙,男性学生穿制服或中山装,个别富家子弟着西装,农家妇女多穿右襟短褂,宽腿大裆裤、扎腿,男子除多着对襟褂外,余者与妇女同。建国初期,穿着日趋时髦,流行中山装、国防服、列宁服、学生服、解放服等。80年代,时装流行,花样翻新,西装、皮夹克、面包服、连衣裙、牛仔裤、喇叭裤、鸡腿裤、羽绒服等陆续兴起,女性也有穿旗袍的。
       二、鞋袜
       清末民初,多为手工缝制的圆口单脸、双脸布鞋和棉布袜,青年女性多穿各种绣花鞋和棉线袜。冬季,富裕男性穿棉鞋,穷人多穿蒲窝。30年代,日货等外国货涌入县内,机制胶底鞋、线袜子遍及县城及乡村。建国后,机制布鞋、胶鞋、皮鞋逐渐增多,线袜逐渐被呢龙袜替代。80年代,又增加了塑料泡沫凉鞋等,鞋袜式样繁多,不断更新。
       三、冠戴
       清末民初,苇笠、毡帽为男性平民的冠戴,男性士儒多用礼帽、西瓜皮帽、草帽。妇女用大耳朵帽,不满30岁者帽前系一红缨。40岁以上者无缨或缀宝石、玉片、玻璃片,以后者为多。建国后,毡帽、瓜皮帽、大耳朵帽逐渐淘汰,男子多戴有檐平顶帽,女性时兴各式绒帽和无檐平顶帽。
       四、饰物
       清末民国期间,富家妇女多佩戴花冠、手镯、戒指、耳坠之类首饰,幼儿佩戴脖锁、长命钱、铃铛等。银质和铜质的为多,金质和玉制品较少。贫困农民很少佩戴。解放后至1965年,佩戴上述饰物者不断减少。1966年至1976年,除个别老妇佩戴耳坠,幼儿戴手镯外,佩戴首饰者基本绝迹。1978年后,妇女戴耳坠、项链、戒指者日渐增多。
         五、发型
       清代男留独辫,女留盘头,出嫁的女子挽纂。辛亥革命后,男去辫留长发或光头,女以独辫为美,出嫁者仍然盘纂。建国后,青年妇女留单辫、双辫、披毛或烫发,今西南山里的老年妇女仍有盘纂者。男子发型有平头、光头、背头、圆头诸种,也有少数中青年烫发或留近似于披毛的长发。
第二节   饮食

       解放前,普通人家以煎饼、粑谷、饼、粘粥、小豆腐为主食,菜肴以咸菜为主,喜用葱蘸大酱。来客多以水饺、面条、饽饽之类招待,菜肴一般为4菜,酒为散酒。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以来城镇平原地区逐步以细粮做成的单饼、馒头为主食,加以面条、水饺、包子、火烧、油条、点心等。杂粮做成的煎饼,蔬菜做成的小豆腐为稀有之物,为人喜爱。偏远山区农村有的农户仅解决温饱,仍以粗粮为主,饭菜花样也有所改善。菜肴烹调形式有煎、炸、炖、拌、炒诸种,以炒为主,讲求香、脆、松、烂,喜酸、甜、辣、咸,偏重于咸。

第三节   房舍

       清末民初,住房多为四合套或三合套,石基坐窗(半砖墙),麦草披顶。富户多为青山(屋山为青砖砌成),全用砖垒砌者极为少见。窗棂多为七八公分见方的木条竖排,房门无透光处,以致室内潮湿黯淡。一般人家正房3间,中间为厨房和储藏室,东、西两间为卧室,有门相通。卧室内土炕支在南边,北边称炕前,炕前北边放置桌椅条柜。余下的空间极小。1978年以来,房舍趋向现代化,新砌盖的正房多为3至4间,宽5至8米不等。大都用红砖、水泥、石灰砌成,红瓦顶。若是4间,一般最西边的那间为储藏室,余下的3间,中间一分为二,后为厨房,前为廊道,廊道可通东西两间卧室及厨房。支炕者炕多移至卧室北侧,与锅灶相通,不支炕者,床多置于南侧,前窗高大,一般占前墙的4/5,后窗一米见方。上镶玻璃。四合套已不多见,设南屋的较多,设西屋者多与圈相连,手压井置于正房东侧。
第四节   用器

       60年代前,主要家具有箱、柜、桌、杌等。60年代后,旧式家具逐渐被大衣橱、写字台、高低柜、圆桌、椅子、沙发替代。至80年代,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等电器和组合橱进入职工家庭和部分农户。传统的炊具为石碾、石磨、锅、碗、瓢、盆、炊帚、锅铲、刀、板、风箱之类。50年代城镇始用机磨。60年代后,铝合金制品逐渐增多。70年代兴蜂窝煤炉,80年代城镇已普遍使用,并新增加了液化汽炉,部分农户用蜂窝煤炉,余者仍用柴草做饭。部分农户用上了鼓风机。传统的餐具为盘、碗、匙、碟、筷,茶具为茶壶、茶碗、茶杯,酒器为酒壶、酒盅,卧具为火炕、木床,以火炕为主。80年代以来用木床者日增,干部、职工和较富裕的农户用上了沙发床、席梦思床及电热褥(毯)等。解放前夕农民外出多靠步行,缠足妇女走娘家串亲戚多骑毛驴或由男人推木轮车接送,富人骑马、坐轿或骑自行车。建国后,代步工具渐被自行车取代,后又发展到拖拉机、摩托车和汽车,今自行车已遍及城乡。
       附:名吃
       一、三页饼
       源于景芝。300年前随着景芝酒的兴盛,客商日多,三页饼应运而生。此饼三页擀在一起,薄如纸,软如绸,焦柔相济,清香可口,具有独特风味,因一抖即成三页故名。三页饼以精面粉、细盐、食油为原料,经擀制、鏊烙而成。色泽微黄,晾透叠起,数日不爆,柔软如初。今三页饼已成为县城、乡镇宾馆待客佳品。
       二、金丝面
       源于景芝。历史久远,与三页饼同为白案佳品。因色黄丝细,犹如金丝故名。以精面粉、鸡蛋为原料擀切而成。出锅后放入适量的醋、海米、芝麻油、胡椒面、香椿末、香菜梗或嫩韭菜等佐料,清香可口。安丘县招待所久有景芝金丝面传人操刀执案,言传身教,工艺更高一筹。
       三、豌豆黄
       县城西关张春臻的曾祖父首创,已历4代,长盛不衰。以去皮白豌豆和糖、精面粉为原料,将豌豆磨成粗(此字左部为“豆”,右部为“昔”,左右结构),焖烂后拌糖成馅,用发面揉成的面皮儿包制而成,甜而不腻,香而不荤,味道鲜美。今西巷子、烟市街亦有数家经营达3代之久。
       四、绿豆糕
       产于景芝永和村“德元福”点心铺,已祖传数代。因主要用绿豆制成糕状得名,分单料、全料两种。单料用绿豆和白糖制成,味道单纯清香,适于胃口娇嗔、体弱厌食者食用;全料另加青红丝、玫瑰酱、核桃仁、桔饼等佐料制成,浓郁饱满,适于年长口淡者食用。每逢盛夏,济南、青岛等地客商专程前往购买。
       五、拔丝油饼
       县城“大不同”饭店厨师刘树山于1935年首创。因软可拔丝故名。由精面粉、香油、生油泥、花椒、食盐,经摊、卷、切、拍、烙数道工序而成。两面金黄,外脆里软,兼有酥炉烧饼、黍米年糕之优,独具美食风味。
       六、酱茄子
       始于清末,盛于民国。以县城“义和恒”商号的产品最有名气,行销于东北三省和省内各县。建国后成为县酿造厂的传统产品,特邀县城西关酱茄子祖传高手高云汉在厂内指挥生产,工艺、质量、产量日益提高,盛时年产万余斤。酱茄子系用鲜茄子、酱醅和精盐制成,需装缸发酵、腌制9个月。香味浓郁,咸、酸、甜适口,肉质松软,风味独特。兼以条编玲珑小篓或瓷坛盛装,古色古香,雅俗共赏。
       七、芝畔烧肉
       临浯乡芝畔村素以制作烧肉驰名,相传始于明代。以猪头、猪蹄及猪内脏加葱、姜、八角、茴香、花椒、豆蔻、砂仁、肉桂、木香、白芷、丁香等佐料煮熟后,经红糖、谷糠成烟熏制而成,呈橙黄色,香味扑鼻,肥而不腻,油而清爽。今已进入县城及较大集镇,外地慕名来购者不少。
       八、红烧潍鲤
       潍河鲤鱼去五脏,加酱油、细盐煮熟,经绍酒泡制后淋浇淀粉、糖羹而成。色泽金黄,完整如初,肉如冠状,活龙活现,鲜甜脆香,虽无腥味却存其性,为安丘传统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