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0&run=13

第四章 城镇

第一节 县城

安丘城位于县境中北部偏东,北纬36°25′30″,东经119°11′40″。南依埠岭,岭从城南迤东,再折向北,绕城半周;北临汶河,河自西南来,穿过城区北部,流向东北,至1985年,城区已建成4.5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县府路中段路北。
县城历史悠久,西汉置县之初,县城在今城区南部的高地上,俗称“大墩”,又名“印台”,即春秋时渠丘公与申公立谈之处。东汉县治所迁牟山北安丘侯国故城,其城降为“亭”,称“渠丘亭”。隋大业三年(607年),县治所由牟山北故城迁往平昌故城。唐武德六年(623年)又从平昌故城迁至今处。唐乾元二年(759年)又移治所于昌安城。宋开宝四年(971年)县治所重又置于今处至今。其间,此地前后三次为县城,共计1300余年。县城规模一直很小,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始建城墙。据明万历《安丘县志》载;“城周环广三里二百四十步,高二丈二尺”,“辟为三门:东曰威武,南曰太平,北曰乘胜,制阙东北隅,俗呼为幞头城”。实地丈量,南北长566米,东西宽498米,城墙周长2130米,占地0.28平方公里。清末又在东关、南关、西关南段外筑有土围墙,长约2910米,面积0.67平方公里,辟有8门,从东北到西南依次为:拱极、清阳、海晏、启文、景安、迎薰、永清、河清。明万历年间与清末关于城墙、城门的记载,均与解放初期残留的城墙、城门尺寸相符。城区共占地近一平方公里,元末、清末两次修筑城墙,至1948年规模变化不大。时,城内街道狭窄,房屋破旧,晴天尘土满天,雨天泥泞遍地。除少数乡绅外,多为贫民。全城没有近代工业,仅有屈指可数的手工业和规模很小的店铺。“站在城南埠,看着安丘富(指少数乡绅的高楼瓦房),进了安丘城,看着安丘穷(指多数贫民的低矮小屋)”的民谣,形象地说明了旧城的面貌。
解放后,县城各项建设突飞猛进,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狭窄小巷建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低房茅舍变成了瓦房或高楼。至1985年,主要街道已扩至8条,路面拓宽至18至35米不等,总长1.29万米,其中柏油路面长1万余米,街道设有路灯照明,路旁植树栽花,基本达到了四季长青。同时修砌地下排水渠道11.72公里,基本上解决了污水乱流问题。全城300多座楼房多分列路旁,城区面积为解放前的6.5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区建设规划逐步落实,北部为工业区、东南部为文化区,党政机关多在城中心。纵贯南北的城里路和新建路为商业集中区。城区内拥有机械、电力、电子、化工、轻工、食品等50多家工厂,职工1.9万余人,已改过去的消费城镇为新型的工业城镇。
县城是全县的交通中心,省级公路干线潍(坊)徐(州)公路和下(营)小(关)公路在城内交叉通过,成为公路交通的主轴,也是从潍坊到沂水、临沂、诸城、五莲、胶南等地的必经之路,仅通过汶河大桥的车辆,平均每天8000车次,高峰期达1.2万车次,从县城到全县各乡镇均有公路相通。城内设有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及电大、函大各类学校,医药、卫生、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电影院、录像放映室、街头街心小公园等文化、娱乐服务设施遍布全城。保存完好的大型汉画像石墓复原,在人民公园内,前来参观和考察的国内外友人和学者络绎不绝。
第二节 乡镇

安丘镇 位于县城及其近郊,是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东与贾戈、金冢子乡毗邻,西同凌河镇相连,南和白芬子乡接壤,北与刘家尧、关王乡以汶河为界。面积60平方公里,潍(坊)徐(州)公路与下(营)小(关)公路在镇内交叉通过,是全县交通网络的中心,镇政府驻县城新建路东镇前街,辖80个自然村。该镇历史悠久,汉代置县就在此建为县城,清末设南关、北关、东关、西关4社,分属各乡。1935年始设渠城镇,1948年解放后为城关区,1950年改称第一区,1955年复称城关区,1956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9月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将东部及东北部56村划出,置贾戈公社。1982年改称城关镇,1984年4月因地处县城,改称安丘镇。
景芝镇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隔渠河与高密县相望,南与诸城县以渠河为界,东北滨临峡山水库,西临宋官疃乡,西北与石堆、王家庄乡接壤,西南与临浯乡为邻。面积106平方公里。潍(坊)徐(州)公路、景(芝)黄(旗堡)公路纵横境内并设汽车站。交通方便。镇政府驻景芝,距县城22公里,辖68个自然村。解放前,镇境分属安丘、高密、诸城三县。1945年6月解放后,前屯、山子、刘家屯、游家庄、南小庄、王家庄前村、后屯、洛岗、河崖、王家庄、彭旺店子、葛家彭旺、李家彭旺、大夫、胡家庄、王家彭旺、前院、后院、戴家庄,朱家沙浯、孙家沙浯、戴家沙浯、逄家庄、北河西、东王官疃、西王官疃、贾戈庄、高家傅岗、薛家庄、小傅岗、大傅岗、前傅岗、田岗、于家庄、菜园、郭岗、前张家庄、后张家庄、北张洛等39个村由高密划入,大油坊、伏留、小油坊、东阡里、西阡里、姚家庄、吴家庄等7个村由诸城划入,始设景芝区。1958年初撤区改为景芝镇和彭旺、东庄子乡。同年9月,景芝镇、彭王、东庄子乡合并成立景芝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景芝镇。
黄旗堡镇 位于县境东北端,东隔潍河与昌邑县岞山镇相望,西以汶河与南流镇、刘家尧乡为界,南与赵戈、担山乡为邻,北靠汶河,对岸是坊子区穆村镇。面积66平方公里。胶济铁路通过镇内并设火车站,公路通安丘、景芝,交通方便。镇政府驻黄旗堡火车站西,距县城21公里。辖46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二区。1948年解放,将原属潍县的夹河套、乙甲、花坞3个村划入,称安丘县逄王区,1950年改称安丘县第四区。1955年改称逄王区,1 958年初撤区改为逄王乡,同年9月成立逄王人民公社。1974年公社机关由逄王村迁黄旗堡火车站。1981年更名为黄旗堡公社。1982年9月为区划改革试点,改为黄旗堡区,下设6个乡。1984年撤区建黄旗堡镇。
南流镇 位于县境最北部,东与黄旗堡镇以汶河为界,西北与坊子区毗连,南与刘家尧乡接壤,面积82平方公里。胶济铁路横卧北界,设南流火车站,安(丘)南(流)、坊(子)南(流)两条公路纵横境内,交通方便,镇政府驻南流,距县城21.5公里。辖53个自然村。1948年解放后,由潍县划归安丘县称南流区。53个村中除东苏、前苏、南王皋、北王皋、港涘、石坑、营子7个村原属安丘县外,其他46个村均系1948年解放后由潍县划入。
1950年11月改称安丘县第五区,1955年9月复称南流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南流、水坡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南流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南流镇。
凌河镇 位于县境中部偏北,县城西南。东北紧靠牟山水库与安丘镇接壤,西接红沙沟镇,南同白芬子乡、雹泉镇、夏坡乡相连,北隔汶河与慈埠、关王两乡相望。面积83平方公里。下(营)小(关)公路从镇镜中部东西穿过,镇政府驻凌河村,距县城13公里。辖72个自然村。解放前为第四区。1945年解放后称安丘县凌河区。1950年11月改称丘南县第三区,1953年8月划为安丘县第二十区,1955年9月复称凌河区。1958年初撤区改称凌河乡。同年9月成立凌河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凌河镇。
官庄镇 位于县境南部,东与宋官疃、临浯乡接壤,西同管公乡、庵上镇毗连,南以渠河与诸城县为界,北与白芬子、金冢子乡相邻。面积72平方公里,安(丘)枳(沟)公路、温(泉)宋(官疃)公路纵横镇境,镇政府驻官庄村,距县城19公里。辖54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六区。1945年解放后属淮安县官庄区,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六区。1952年划为安丘县第十三区,1955年复称官庄区,1958年初撤区改为官庄乡,同年9月成立官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官庄镇,同时将卞家洼、东老庄,西老庄、河南老庄、小洼、朵戈庄、水码头7个村划归管公乡。
雹泉镇 位于县境南部偏西。东与管公乡为邻,西同辉渠乡接壤,南临庵上镇,西北连夏坡乡,北接白芬子乡。面积66平方公里。温(泉)宋(官疃)公路横穿镇境。镇政府驻雹泉村,距县城22公里。辖37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六区。1945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寿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一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十八区;1955年改称雹泉区。1958年初撤区建立雹泉乡,同年9月成立雹泉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西部建雹泉镇,东部建管公乡。
红沙沟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凌河镇、夏坡乡接壤,西与大盛镇为邻,南与温泉乡相连,北与昌乐县平原乡以汶河为界。面积47平方公里。下(菅)小(关)公路横穿镇境北部,并设汽车站,红(沙沟)孔(家庄)公路纵贯南北。镇政府驻红沙沟村,距县城26公里。辖38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五区。1943年南部村庄解放,设安丘县南郚区,1945年北部村庄解放,同属南郚区。1950年更名丘南县第四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一区,19 58年初撤区分为南郚、温泉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南郚人民公社。1978年8月公社机关由南郚村迁往红沙沟村。1981年更名红沙沟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北部置红沙沟镇,南部置温泉乡。李家西郚置郚城县,晋于此置平昌郡,北朝齐改置琅琊县。今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盛镇 位于县境西部边缘。东界红沙沟镇、温泉乡,西隔河与临朐县白塔乡相望。南与郚山、南逯乡为邻,北与昌乐县包庄乡以汶河为界。面积76平方公里。下(营)小(关)公路沿东部自东北至西南纵贯镇境,高(崖)辛(兴)公路横穿东西,镇政府驻前大盛村,距县城33公里。辖62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五区。1943年冬部分村庄解放,1944年大部分村庄解放,属安丘县高崖区。1948年5月,将高崖区汶河以北村庄划归昌乐县,汶河南改建牛沐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五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二区。1958年初撤区分设大盛、牛沐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牛沐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大盛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大盛镇。
庵上镇 位于县境南部,东隔渠河与诸城县相望,西以城顶山与柘山乡为界,南同召忽、石埠子乡为邻,北与管公乡、雹泉镇相连,东北与官庄镇接壤。面积75平方公里。安(丘)召(忽)公路纵贯南北,并设大店汽车站。镇政府驻庵上村,距县城29公里。辖48个自然村。解放前,镇内村庄大部分属安丘县第六区。唯西南部胡峪、黄山前、天桥子、孝仁泉、马旺5村是解放后由莒县划入的。1943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召忽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六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三区。1955年9月改称岐山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岐山、召忽、胡峪三乡,同年9月三乡合并成立岐山人民公社。1975年公社驻地由岐山迁庵上村,1981年更名庵上公社。1984年4月公社撤销。北部置庵上镇、南部置召忽乡。将东刘家庄子、西刘家庄子、西张相、后庄、豆角地5个村划属石埠子乡;原属石埠子公社的清河套子、雷家清河、殷家清河、裴家清河、老许家庄、陈家楼、周家屯7个村划归该镇。庵上村有清道光九年所建的石坊,其雕刻技艺为山东仅有的艺术珍品。镇西北城顶山前坡有公冶长书院。
贾戈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东北接担山乡,东南靠石堆乡,西南连安丘镇,南与金冢子乡接壤,西北隔汶河与刘家尧乡相望。面积53平方公里。境内有潍(坊)徐(州)公路、下(营)小(关)公路通过,交通方便。乡政府驻贾戈庄,距县城4公里。辖56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一区。1948年解放后分属王封、十里、城关区,1956年划为城埠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从城关公社分出成立贾戈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贾戈乡。
石堆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王家庄乡毗邻,东北同赵戈乡接壤,西南与金冢子、宋官疃乡以潍(坊)徐(州)公路为界,西北与贾戈乡相接,北邻担山乡。面积66平方公里。潍(坊)徐(州)公路经乡境西、南部,宿(家埠)马(家庄)公路横穿乡境。乡政府驻石堆村,距县城11公里,辖47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三区。1945年解放后属淮安县古城区,1946年改称石堆区,1952年划归安丘县第七区,1955年复称石堆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石堆、甘泉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石堆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石堆乡。
赵戈乡 位于县城东部,东濒峡山水库,与昌邑县相望,西界担山乡,南邻石堆、王家庄乡,北与黄旗堡镇接壤,面积64平方公里。景(芝)黄(旗堡)、下(营)小(关)公路在赵戈庄交叉通过。乡政府驻赵戈庄,距县城17公里。辖46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二区。1945年乡境南部解放,属淮安县留晃区。1948年全县解放后属安丘县赵戈区,1958年初撤区改为赵戈乡,同年9月成立赵戈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赵戈乡。
担山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赵戈乡,西连贾戈乡,南接石堆乡,北界黄旗堡镇,西北隔汶河与刘家尧乡相望。面积51平方公里。安(丘)黄(旗堡)公路经乡西北部,下(营)小(关)公路横贯乡境,乡政府驻后担山村,距县城13公里。辖36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二区。1945年解放,属淮安县留晃区,1948年属安丘县赵戈、王封、十里区。1955年分属赵戈、逄王区。1958年初撤区,史角河以南属赵戈乡,以北属韩吉乡,同年9月成立担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担山乡。
刘家尧乡 位于县境北部,东、南与黄旗堡镇、担山乡、贾戈乡、安丘镇以汶河为界,西与关王乡及昌乐县王俊乡毗邻,北和南流镇、坊子区荆山洼镇接壤。面积85平方公里。安(丘)南(流)公路穿过乡境。乡政府驻刘家尧村,距县城10公里。辖65个自然村。解放前,乡内村庄为三县分辖,西部的丰台、涝洼、薛家庄、辛家庄、马连官庄、石羊官庄、张家石龙子7村属昌乐县。许营、赵家坟庄、姜家尧、磨埠、郑家石龙子、朱家官庄及以北的26个村属潍县、葛庄为三县分辖,归家疃属昌乐、安丘两县分管。其余村庄皆属安丘县。1948年解放后,设安丘县许营区。1950年改称安丘县第六区,1958年初撤区改为许营乡,同年9月成立许营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刘家尧公社。1983年10月,灵山西北的13个村划属坊子区荆山洼镇。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刘家尧乡。
慈埠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汶河北岸,东靠关王乡,西北邻昌乐县,南隔汶河与凌河镇相望。面积50平方公里。安(丘)阳(旭)公路横穿中部。乡政府驻慈埠店子,距县城13公里。辖52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四区。1948年解放后,建立安丘县慈山区,1958年初撤区改为慈埠、关王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慈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与关王乡分开,建慈埠乡。
关王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汶河北岸,东与刘家尧乡以潍徐公路为界,西与慈埠乡接壤,南隔汶河与安丘镇相望,北同昌乐县王俊、阿陀乡相邻。面积44平方公里。安(丘)阳(旭)公路东西穿过全境。乡政府驻关王庙,距县城7公里。辖50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一区。1948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尧洼区。1955年改称慈山区,1958年初撤区成立关王、慈埠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慈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与慈埠乡分开,建关王乡。
王家庄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濒峡山水库,西连石堆乡,南邻景芝镇,北界赵戈乡。面积75平方公里。景(芝)黄(旗堡)公路纵贯南北,宿(家埠)马(家庄)公路直达乡境。乡政府驻王家庄子。距县城19公里。辖47个自然村。解放前北部属安丘县第二区,南部属安丘县第三区。1949年解放后,中北部属淮安县朱子区,西南部属古城区,西部属留晃区。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二区。1952年南部改属安丘县第十六区,北部属第十七区,1955年统划为孙孟区。1958年初撤区分置朱子、孙孟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孙孟人民公社。1960年峡山水库蓄水,公社机关由大孙孟迁至王家庄子,1981年更名为王家庄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王家庄乡。境内李家古城村,汉代在此设昌安县,直到晋、南北朝,隋、唐代辅唐县城,五代胶西县城,多在此处。
石埠子乡 位于县境最南端,东南临渠河与诸城县为界,西与召忽乡相连,北与庵上镇毗邻。面积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4%,是全县面积最小的乡。安(丘)召(忽)公路穿过乡境。乡政府驻石埠子村,距县城35公里。辖19个自然村,解放前大部分属莒县。1943年解放,先后属诸莒边县、莒北县,1949年划归诸城县,1965年8月划归安丘县称石埠子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石埠子乡,同时将清河套子、雷家清河、殷家清河、裴家清河、陈家楼、老许家庄、周家屯7村划属庵上镇。原属庵上公社的后庄、东刘家庄子、西刘家庄子、西张相、豆角地5村划归该乡。
临浯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景芝镇接壤,西和官庄镇毗邻,南临渠河与诸城县为邻,北与宋官疃乡以洪沟河为界。面积54平方公里。甘(泉)花(家岭)公路从乡境穿过,乡政府驻临浯村,距县城23.5公里。辖33个自然村。解放前,除西朱耿、东古河、西古河3村属安丘县外,其余30个村属诸城县第二区。1945年解放后划归淮安县属甘泉区,1947年建立临浯区,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四区,1952年划为安丘县第十四区,1955年复称临浯区。1958年初撤区建临浯乡,同时将洪沟河以北划出,芝畔以西原属渠河区的村庄划入,同年9月与宋官疃乡合并成立临浯人民公社。1962年4月分为临浯、宋官疃两处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临浯乡。
宋官疃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景芝镇毗邻,西与金冢子乡、官庄镇接壤,南与临浯乡以洪沟河为界,北沿潍徐公路与石堆乡为邻,面积55平方公里。甘(泉)花(家岭)公路、温(泉)宋(官疃)公路在乡驻地交叉通过。乡政府驻宋官疃村,距县城20公里,辖34个自然村。解放前属第三区。1945年解放后,属淮安县甘泉区。1947年属临浯区,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四区。1952年6月划为安丘县第十四区。1955年复称临浯区。1958年初撤区建宋官疃乡,将东北部原属鹿村区的9个村划入。同年9月与临浯乡合并成立临浯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临浯公社分出,建立宋官疃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宋官疃乡。
金冢子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北以潍徐公路与石堆乡为界,东南与宋官疃乡毗邻,西南隔洪沟河与官庄镇相望,西连白芬子乡,西北隔老鼠岭是安丘镇,北隅接贾戈乡。面积82平方公里,中(金堆)甘(泉)公路直接潍徐路。乡政府驻金冢子村,距县城11.5公里。辖61个自然村,解放前大部属安丘县第三区。北部属第一区。1945年解放后分属淮安县古城区、金堆区。1950年东南部属临浯区,东部属甘泉区,其余属金堆区。1952年6月划为安丘县第八区。1955年9月第八区撤销,分属官庄区、十里区、石堆区、鹿村区、临浯区。1958年2月撤区,成立金堆乡,形成现状。同年9月成立金堆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金冢子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金冢子乡。
白芬子乡 位于县境中部,东与金冢子乡为邻,西与夏坡乡、凌河镇相连,南连雹泉、官庄两镇和管公乡,北与安丘镇接壤。面积69平方公里。下(营)小(关)公路横穿北部。安(丘)枳(沟)公路纵贯东部。安(丘)召(忽)公路经乡政府驻地贯穿南北。乡政府驻白芬子村,北距县城11公里。辖71个自然村。解放前属第一区。1945年解放后分属石泉区、金堆区、凌河区和寿山区。1958年2月撤销区的建制,新成立白芬子乡,同年9月成立白芬子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白芬子乡。
管公乡 位于县境南部,东邻官庄镇,西连雹泉镇,南与庵上镇交界,北同白芬子乡接壤。面积52平方公里。安(丘)召(忽)公路与温(泉)宋(官疃)公路纵横交叉于乡境,乡政府驻河北管公村,距县城19.5公里。辖52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六区。1945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寿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一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十八区。1955年改称雹泉区。1958年初撤区改称雹泉乡。同年9月成立雹泉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划原雹泉公社东部45个村和原官庄公社西南部7个村建立管公乡。
辉渠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雹泉镇,西与温泉乡接壤,南邻柘山乡,东南与庵上镇以城顶山为界,北与夏坡乡相连。面积55平方公里。温(泉)宋(官疃)公路横穿东西,王(家营)辉(渠)路直通下(营)小(关)公路。乡政府驻大辉渠村,距县城22公里。辖34个自然村。解放前属第四区。1943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夏坡区,1950年称丘南县第二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十九区。1958年初撤区建立辉渠乡,同年9月与夏坡乡合并成立夏坡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辉渠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南部建辉渠乡,北部建夏坡乡。
夏坡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雹泉镇、白芬子乡,西与红沙沟镇以留山为界,南接辉渠乡,北邻凌河镇。面积36平方公里。王(家营)辉(渠)公路纵贯南北。乡政府驻夏坡村,距县城19公里。辖26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四区。1945年解放后属安丘县夏坡区,1950年称丘南县第二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十九区。1958年初撤区成立夏坡乡,同年9月与辉渠乡合并成立夏坡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辉渠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北部置夏坡乡,南部置辉渠乡。
温泉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辉渠乡为邻,西以大安山与郚山乡为界,南同柘山乡相接,北与红沙沟镇相连。面积42平方公里。红(沙沟)孔(家庄)公路纵贯南北,温(泉)宋(官疃)公路从东南出境。乡政府驻温泉村,距县城30公里。辖27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五区。1943年解放后肩安丘县南郚区。1950年称丘南县第四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一区,1955年复称南郚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南郚、温泉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南郚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红沙沟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置温泉乡和红沙沟镇。
召忽乡 位于县境最南部,东接石埠子乡,西连柘山乡,南与诸城县马庄乡、沂水县官庄乡隔渠河相望,北接庵上镇。面积52平方公里。安(丘)召(忽)公路横穿乡境中部。乡政府驻东召忽村。距县城37.5公里。辖28个自然村。解放前分属莒县和安丘县。1943年解放后,将原属莒县的前韩寺庄、后韩寺庄、东殷民、西殷民、殷家庄、张解、柳子河、荆埠子、蒯沟、阿陀、闵家庄、孔家庄、王庄、车苗庄、马头山、于家河16个村划归安丘县属召忽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六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三区,1955年改称岐山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岐山、胡峪、召忽3个乡,同年9月三乡合并成立岐山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庵上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为召忽乡、庵上镇,同时原柘山公社蒯沟、阿陀、闵家庄、殷家庄、王庄、马头山、孔家庄、于家河8个村划归本乡。
柘山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界庵上镇,西邻车庄乡,南接召忽乡,北连温泉、辉渠乡。面积90平方公里。红(沙沟)孔(家庄)公路贯通乡境,与贾(孟)老(子)公路相接。乡政府驻大老子村,距县城38公里。辖33个自然村。解放前分属莒县、安丘县。其中,辛庄子(今分为一二三村)范家沟、岳家庄、祝家庄、前马时沟、后马时沟、东柿子园、西柿子园、任家旺9个村属安丘县,其余22个村均属莒县。1943年解放后,原属莒县的村划入,共属安丘县柘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七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四区,1955年复称柘山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老子、古庙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柘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为柘山、车庄两乡。
车庄乡 位于县境西南端,东与柘山乡相邻,南、西与沂水县官庄、圈里乡为界,北与郚山乡接壤,面积60平方公里。贾(孟)老(子)公路贯通乡境,乡政府驻解家车庄,距县城43公里。辖25介自然村。解放前属莒县。1943年解放后划属安丘县柘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七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四区,1955年复称柘山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老子、古庙两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拓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为车庄、柘山两乡。
郚山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温泉、柘山乡、西接南逯乡,南与车庄乡和沂水县圈里乡搭界,北与大盛镇毗邻,面积65平方公里。下(营)小(关)公路从乡西北部穿过,贾(孟)老(子)公路斜穿境内,乡政府驻店子村,距县城38公里。辖47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五区。1943年解放后属安丘县郚山区(唐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八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五区。1958年初撤区,划为店子、南逯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郚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建郚山、南逯两乡。
南逯乡 位于县境西南边陲,东接郚山乡,西界临朐县,南以太平山与沂水县圈里乡为界,北连大盛镇。面积48平方公里。下(营)小(关)公路经乡驻地横穿乡境。乡政府驻南逯村。距县城40公里。辖31个自然村。解放前属安丘县第五区,1943年解放后属安丘县郚山区(初称唐山区)。1950年改称丘南县第八区。1953年划为安丘县第二十五区。1958年初撤区设南逯、店子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郚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分建南逯乡、郚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