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水蓄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3&rec=73&run=13

第一节 老龙湾引水工程
老龙湾位于冶源镇海浮山北麓,冶源村东,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
水面面积约50亩,深处丈余,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7~18℃)。自70年代末期
起, 工业用水增多及连年干旱, 湾内水位下降。 1975年平均流量1.43立方米
/秒, 日涌水量12.36万立方米;至1987年,平均流量降至0.78立方米/秒,日
涌水量67392立方米。
1950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朐县制定的老龙湾引水工程计划,并委派农林厅
水利局负责勘察设计。1951年3月5日动工,12个区的5000多名民工和农林厅水利
局第一工程队30多人参加建设,还从益都、沂水县聘请150名石匠增援。1952年3
月19日竣工。共计用工34万个,完成土石方66万立方米,总投资25万元。主要工
程有渠首进水闸、 长16.5公里的干渠、 石河倒虹吸和小杨善渡槽,引水能力为
1.4立方米/秒。 同年4月5日, 被称为临朐县“水利之母” 的老龙湾引水工程
(当时全省2个自流灌溉工程之一) 举行通水典礼。由于农民陈旧的生产习惯和
土地所有制的限制,引水灌田不被群众接受。水利灌溉所以互助组为试验点,当
年灌溉小麦4000亩,亩产由原来的不足100公斤提高到136公斤。灌地增产的事实,
教育了农民。1955年灌溉面积扩大到7000亩,小麦亩产近200公斤,玉米亩产300
多公斤。 同年,灌区内的6个乡因粮食增产,在省农业会议上全部获奖。自此,
用水浇地始被群众接受,为全县大规模兴修水利打下了思想基础。
1959年冶源水库建成,老龙湾灌区划入冶源水库灌区。按新规划对石河倒虹
吸和小杨善渡槽进行改建, 并整修渠首干渠2.5公里。灌区内各社、队根据统一
规划,兴建灌溉配套工程。物料不足,群众自愿捐献。在1959~1960年春这段施
工期内, 群众捐献木材231立方米,石料6432立方米,柴草14万公斤。施工中培
养了2000多名技术工, 改建、 整修工程如期完成。除干渠外,有支渠28条,长
58.29公里,斗、农渠163条,长159.2公里,各渠所属建筑物2 883座(不包括田
间配套工程)。灌溉冶源、杨善、城关3个公社的2.4万亩粮田。
1986年,按“保证农田灌溉,利于水产养殖,渠路结合,方便交通,美化环
境, 发展旅游”的原则,对灌区重新勘察设计,更新改建。至1987年5月,更新
渠道1467米, 配套建筑物124座,总投资219.9万元,其中冶源、杨善、临朐3乡
镇集资124.9万元。 改建后输水量提高3倍,上游可建万亩鱼池,并改善1.7万亩
农田和经济园林的灌溉条件。

第二节 水库
全县水库总库容37543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19170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面积
50.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55万亩。

一、大中型水库
1.冶源水库 全县唯一的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综合利用的大型
水库。位于冶源村东南3公里。丹河、石河与弥河汇流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86
平方公里, 总库容1.955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8370万立方米, 东西两干渠共辖
1160条支、斗、农、毛渠,总长720公里,网布于水库以北、弥河两岸252个自然
村,控制灌溉面积1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开灌以来,一直为全国先进
灌区。水库经过续建、扩建和多次岁修,防洪效能达到千年一遇的标准。
1957年冬,县委决定修建冶源水库。次年春,山东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帮助临
朐县进行库址调查、勘测。县组成冶源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县长郑志英、副县
长张金声分别任正副指挥,从全县30个乡调集民工11000人,于5月28日破土动工,
月余时间完成导流坝和导流沟工程,8月底完成清基回填任务,9月底开始筑坝。
筑坝所需土石, 大部靠人力小推车和肩挑、人抬运送。1959年5月按期进入大坝
合龙阶段。弥河汛期洪水量大势猛,汛中合龙,困难特大。此时,昌潍专署副专
员率益都、 昌乐、寿光民工4500人开赴工地增援,临朐县再次增调2万多人,奋
战一月, 大坝合龙。9月,大坝全面竣工,奔腾不羁的弥河被拦腰锁住。之后,
配套工程相继完成。水库总计完成土石方418.5万立方米,用工日604.8万个,投
资1188.5万元(国家投资432.5万元)。
水库全部工程由大坝(主坝、 副坝)、溢洪道闸、东西放水洞和2处坝后水
电站组成。大坝东起大山岭,西接海浮山,全长2715米。主坝为粘土宽心墙沙壳
结构,长615米,最大坝高25.7米,顶宽6米;副坝为重粉质壤土均质坝,长2100
米, 顶宽6米,最大坝高15.2米。溢洪道位于副坝东端,有溢洪闸10孔,闸门由
45吨手摇卷扬机控制启闭, 过流净宽100米,最大泄量7240立方米/秒。闸上为
桥,桥面宽7.5米,桥顶高程144.3米,两端建有下楼上亭式桥头堡。东、西放水
洞设计输水量分别为30.9立方米/秒和17.5立方米/秒。 东、西水电站装设5个
机组,容量85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39万度。
东西干渠于1961年建成。 西干渠由冶源、 杨善、城关人民公社承建,全长
20.72公里,控制灌溉面积8.9万亩;东干渠由七贤、营子、龙岗、柳山、白塔、
九山人民公社施工,全长43.98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0.3万亩。
水库建成后, 效益显著。1963、1964、1970、1971、1974年共下7次特大暴
雨,由于水库拦洪,下游村庄全部安全渡汛。下游荒滩垦田5900亩,年产粮食50
多万公斤,瓜菜收入50多万元。灌区内粮食平均亩产由不足150公斤增至423公斤,
其中半数粮田超过500公斤, 个别地块超过1000公斤。水的利用系数达60%。水
库拥有养鱼水面1.1万亩, 1960年开始放养鱼苗,1963年回捕,产量逐年增长,
自1976至1987年,捕鱼120.75万公斤,水库鱼产量居全省首位。水电站年均发电
27万度,现已与其他线路并网,至1987年底累计发电316万度,回收电费21.05万
元。 水库管理局下设城关、杨善、冶源、七贤、营子5个灌溉管理所和修配厂、
渔业队、生产组,建筑公司、书画社6个多种经营组织,共有240人,多种经营累
计收入707.3万元,是全国最早实现管理经费自给有余的水库。 1977、 1978年
分别获省水利厅和水利电力部锦旗;1979获国务院奖励。水库及灌区工程照片曾
于1967年送索马里国际博览会展出;水利水电部先后拍过以《冶源灌区夺高产》
和《冶源灌区谱新篇》为名的科教、新闻片。1975年后,先后有赞比亚、新西兰、
墨西哥、卢旺达、尼泊尔、瑞典、日本、英国、美国等国的专家或团体来水库参
观考察,1978年4月接待了联合国水利考察团。
2. 嵩山水库 位于嵩山西侧。在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山势
陡峭,沟壑纵横,汛期极易暴发山洪,冬春则几乎年年断流。沿岸110多个村庄,
十年九旱, 建国前粮食亩产仅50余公斤。 建国后虽大力开展抗旱,但在1955~
1966年期间, 粮食亩产始终徘徊在150~200公斤之间。 1950~1970年间有12
个年份因干旱出现绝产地块,还有44个村庄人畜用水未得解决。
1950年夏在青石崖村东筑坝建水库,因在青石山区建库蓄水从无先例,加之
急于动工,选址不当,大坝渗漏严重,工程停止。1966年,县、地、省水利部门
总结经验教训,经周密调查研究,迁嵩山西侧建库。枢纽工程由山东工学院和县
水利局设计。从五井、城关、杨善、辛寨、营子、七贤、冶源、龙岗、尧山、杨
家河10处公社调集民工2.5万人, 于同年11月9日动工,不到3个月即提前完成清
基任务。1967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工地,领导干部被揪斗,工地秩序混乱,
民工保持人数不足万人。1968年底,原工程指挥部恢复,民工增多,1969年汛期
前,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动昌乐、昌邑、诸城、胶县、胶南5县派出民工1.7万
人增援, 工地民工最多达4万人, 日上坝土石方3万多方, 大坝于汛前合龙。
1970年1月25日, 枢纽工程竣工。水库总库容5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100万立
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8万亩。
水库主坝东抵嵩山主峰西坡脚崖壁,西与副坝相接,坝长260米,高42.6米,
顶宽7米, 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堆石坝。副坝长285米,顶宽6米,结构同主坝。
防渗斜墙, 长238米,高27米。输水洞内径2米,全长149.6米。最大流量49.2立
方米/秒。水电站装机容量504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25万度,溢洪道设计最大泄
量1523立方米/秒。
水库辅助工程建有东西两条干渠, 全长55.16公里。西干渠沿石河左岸,经
九杰寨、歪头崮、牛山、八歧山、太平崮、马头崮右侧一溜山根,贯穿嵩山、五
井、 杨善、 城关等4处公社,长27691米,设计过水能力自上、中、下游依次为
8.4、 6.7、2.7立方米/秒,全部是环山防渗石渠。1969年11月动工,1971年春
建成。 全渠先后跨越19条山涧,17道山梁,建有14座渡槽,凿通5个隧洞,总洞
长932米;干渠先后5次与临(朐)(南)麻公路相交,建有公路桥4座,倒虹吸1
座,闸、桥、涵、跌等大小建筑物191座;配支渠、斗渠19条,有效灌溉面积3.8
万亩。1971年春全渠通水,3万亩小麦普浇两遍水,平均亩增产90公斤。
东干渠于1971年11月动工, 沿石河右岸呈“几”字形绕嵩山、五井、冶源3
个公社的南部,迤逦东北至冶源迟家庄一带,长27471米,全渠跨越7条深涧,横
穿11道山岭, 建有7座渡槽,10个隧洞。整条干渠槽洞相接、涵跌毗连,有大小
建筑物144座, 配支渠25条, 干支渠总长180公里,有临朐“红旗渠”之美称。
1973年5月1日举行万人放水典礼,世代受尽缺水之苦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看水。
水到之处,民众欢腾。
修建嵩山水库及其配套工程遇到许多困难,临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其
一一克服。东、西干渠穿山越涧,隧洞总长4439.1米,全靠一锤一钻打眼放炮完
成;洞中爆破,缺乏排烟设备,人们挥动衣物驱赶烟雾。21座渡槽全由工地土吊
装队用绞磨完成吊装。几万民工熬苦暑,战严冬,数年奋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茹家庄村薛秀成在修建英雄渡槽时献出了生命。
整个水库工程共挖填石方164.4万立方米, 总工日489.8万个, 国家总投资
241万元。 1980年后,连续干旱,水库发挥效益。1987年,蓄水较上年减少,仍
灌溉3.8万亩, 与未灌小麦比,可增产800万公斤。水库多种经营累计收入320万
元,利润73.9万元,用于工程维修总支出41.9万元。自1983~1987年,逐年被省
评为“管理先进单位”。
表10—1 嵩山水库东、西干渠渡槽一览表

┏━━┯━━━━━┯━━━━━━┯━━━━━━┯━━━━┯━━━━━┯━━━━━┯━━━━┯━━━┯━━━━━━━━━━━━━┓
┃所属│名称 │所在地址 │流量立方(米 │槽身节数│每节重(吨)│最大高度( │渡槽总长│建成时│结构形式 ┃
┃干渠│ │ │/秒) │ │ │米) │(米) │间 │ ┃
┠──┼─────┼──────┼──────┼────┼─────┼─────┼────┼───┼─────────────┨
┃西干│英雄渡槽 │溢洪道 │8.44 │5 │29.20 │8.0 │120.0 │1970 │预应力加钢筋 ┃
┃渠 ├─────┼──────┼──────┼────┼─────┼─────┼────┼───┼─────────────┨
┃ │星火渡槽 │西峪村 │8.44 │7 │33.53 │20.0 │130.0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愚公渡槽 │垛庄 │8.44 │ │ │15.0 │110.7 │1970 │砌石拱 ┃
┃ ├─────┼──────┼──────┼────┼─────┼─────┼────┼───┼─────────────┨
┃ │反帝渡槽 │九杰 │8.11 │17 │33.53 │22.0 │280.0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反修渡槽 │小金山 │7.69 │7 │19.30 │12.5 │95.0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北常沟渡槽│茹家庄西南 │7.30 │6 │ │4.5 │51.0 │1971 │砌石拱 ┃
┃ ├─────┼──────┼──────┼────┼─────┼─────┼────┼───┼─────────────┨
┃ │燎原渡槽 │茹家庄 │6.94 │8 │18.90 │16.0 │149.0 │1971 │丝网水泥薄壳 ┃
┃ ├─────┼──────┼──────┼────┼─────┼─────┼────┼───┼─────────────┨
┃ │石峪渡槽 │小石峪 │6.74 │7 │ │7.0 │64.5 │1971 │砌石拱 ┃
┃ ├─────┼──────┼──────┼────┼─────┼─────┼────┼───┼─────────────┨
┃ │团结渡槽 │花园河 │6.01 │ │ │8.0 │111.0 │1970 │砌石拱 ┃
┃ ├─────┼──────┼──────┼────┼─────┼─────┼────┼───┼─────────────┨
┃ │胜利渡槽 │杨家窝 │4.90 │ │ │8.0 │100.0 │1970 │砌石拱 ┃
┃ ├─────┼──────┼──────┼────┼─────┼─────┼────┼───┼─────────────┨
┃ │群英渡槽 │谭马庄 │3.49 │16 │24.40 │28.0 │259.0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宏伟渡槽 │山头 │1.76 │13 │22.30 │16.0 │214.0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曙光渡槽 │通天溜 │1.52 │ │ │10.5 │80.0 │1970 │砌石拱 ┃
┃ ├─────┼──────┼──────┼────┼─────┼─────┼────┼───┼─────────────┨
┃ │前进渡槽 │阎家屋子 │1.02 │7 │13.80 │ │124.0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东干│东风渡槽 │渠首 │4.00 │17 │21.00 │17.0 │333.1 │1972 │混凝土双曲三铰拱 ┃
┃渠 ├─────┼──────┼──────┼────┼─────┼─────┼────┼───┼─────────────┨
┃ │劲松渡槽 │山北头 │3.77 │17 │17.90 │29.0 │354.5 │1972 │丝网水泥薄壳 ┃
┃ ├─────┼──────┼──────┼────┼─────┼─────┼────┼───┼─────────────┨
┃ │革新渡槽 │马庄 │4.00 │8 │21.00 │23.0 │194.0 │1972 │混凝土双曲三铰拱 ┃
┃ ├─────┼──────┼──────┼────┼─────┼─────┼────┼───┼─────────────┨
┃ │险峰渡槽 │菜园 │3.39 │17 │22.00 │28.0 │283.2 │197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 ┃
┃ ├─────┼──────┼──────┼────┼─────┼─────┼────┼───┼─────────────┨
┃ │群力渡槽 │赤良峪 │2.37 │ │ │8.0 │42.0 │1970 │砌石拱 ┃
┃ ├─────┼──────┼──────┼────┼─────┼─────┼────┼───┼─────────────┨
┃ │向阳渡槽 │石井 │2.00 │11 │16.56 │17.0 │190.0 │1972 │混凝土双曲三铰拱 ┃
┃ ├─────┼──────┼──────┼────┼─────┼─────┼────┼───┼─────────────┨
┃ │庆丰渡槽 │王家河 │1.00 │18 │15.5 │15.0 │295.0 │1972 │混凝土双曲三铰拱 ┃
┗━━┷━━━━━┷━━━━━━┷━━━━━━┷━━━━┷━━━━━┷━━━━━┷━━━━┷━━━┷━━━━━━━━━━━━━┛

表10—2 嵩山水库东、西干渠隧洞一览表
┏━━┯━━━━┯━━━━━┯━━━┯━━━━━┯━━━━━━━━━━━━━━━━━┯━━━━━━━━━━━┯━━━━━━━━┓
┃所属│洞名 │所在地址 │建成时│流量(立方 │长度(米) │衬砌形式 │开挖断面(米 ┃
┃干渠│ │ │间 │米/秒) ├──┬───┬─────┬────┤ ├────┬───┨
┃ │ │ │ │ │小计│明渠 │渐变段 │洞身 │ │宽 │高 ┃
┠──┼────┼─────┼───┼─────┼──┼───┼─────┼────┼───────────┼────┼───┨
┃西干│先锋洞 │西峪村东 │1970 │8.44 │ │ │ │186.0 │混凝土护底及墙 │4.00 │3.35 ┃
┃渠 ├────┼─────┼───┼─────┼──┼───┼─────┼────┼───────────┼────┼───┨
┃ │红旗洞 │垛庄村西 │1970 │8.44 │ │ │ │206.0 │混凝土护底及墙 │4.00 │3.35 ┃
┃ ├────┼─────┼───┼─────┼──┼───┼─────┼────┼───────────┼────┼───┨
┃ │愚公洞 │垛庄村北 │1970 │8.34 │ │ │ │170.0 │混凝土护底及墙 │3.50 │2.90 ┃
┃ ├────┼─────┼───┼─────┼──┼───┼─────┼────┼───────────┼────┼───┨
┃ │英雄洞 │茹家庄西 │1971 │6.74 │ │ │ │288.0 │混凝土底浆砌石墙 │3.20 │2.90 ┃
┃ ├────┼─────┼───┼─────┼──┼───┼─────┼────┼───────────┼────┼───┨
┃ │向阳洞 │小石峪村北│1971 │6.41 │ │ │ │82.0 │混凝土底浆砌石墙 │3.20 │2.90 ┃
┠──┼────┼─────┼───┼─────┼──┼───┼─────┼────┼───────────┼────┼───┨
┃东干│一号洞 │青石崖南庄│1972 │4.00 │626.│36.0 │140.0 │450.0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 │ ┃
┃渠 │ │西南角 │ │ │0 │ │ │ │ │ │ ┃
┃ ├────┼─────┼───┼─────┼──┼───┼─────┼────┼───────────┼────┼───┨
┃ │二号洞 │利蒋村南 │1972 │4.00 │406.│98.5 │52.9 │255.2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 │ ┃
┃ │ │ │ │ │6 │ │ │ │ │ │ ┃
┃ ├────┼─────┼───┼─────┼──┼───┼─────┼────┼───────────┼────┼───┨
┃ │三号洞 │山北头村北│1972 │4.00 │355.│45.0 │100.0 │210.0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大开膛 │ ┃
┃ │ │ │ │ │0 │ │ │ │ │ │ ┃
┃ ├────┼─────┼───┼─────┼──┼───┼─────┼────┼───────────┼────┼───┨
┃ │四号洞 │马庄村南 │1972 │3.63 │312.│15.0 │36.6 │260.4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65 │2.56 ┃
┃ │ │ │ │ │0 │ │ │ │ │ │ ┃
┃ ├────┼─────┼───┼─────┼──┼───┼─────┼────┼───────────┼────┼───┨
┃ │五号洞 │阳城村西南│1972 │3.63 │344.│69.0 │16.6 │258.7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65 │2.56 ┃
┃ │ │ │ │ │3 │ │ │ │ │ │ ┃
┃ ├────┼─────┼───┼─────┼──┼───┼─────┼────┼───────────┼────┼───┨
┃ │六号洞 │宋家台村南│1972 │3.39 │446.│49.3 │73.1 │324.5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40 │2.45 ┃
┃ │ │ │ │ │9 │ │ │ │ │ │ ┃
┃ ├────┼─────┼───┼─────┼──┼───┼─────┼────┼───────────┼────┼───┨
┃ │七号洞 │阳城村南 │1972 │3.39 │531.│50.5 │60.0 │421.1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60 │2.50 ┃
┃ │ │ │ │ │6 │ │ │ │ │ │ ┃
┃ ├────┼─────┼───┼─────┼──┼───┼─────┼────┼───────────┼────┼───┨
┃ │八号洞 │阳城村南 │1972 │3.16 │681.│73.0 │21.3 │587.0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40 │2.45 ┃
┃ │ │ │ │ │3 │ │ │ │ │ │ ┃
┃ ├────┼─────┼───┼─────┼──┼───┼─────┼────┼───────────┼────┼───┨
┃ │九号洞 │平安峪西山│1973 │2.85 │674.│33.0 │39.5 │601.5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40 │2.35 ┃
┃ │ │ │ │ │0 │ │ │ │ │ │ ┃
┃ ├────┼─────┼───┼─────┼──┼───┼─────┼────┼───────────┼────┼───┨
┃ │十号洞 │平安峪西南│1973 │2.85 │172.│14.5 │18.8 │138.7 │浆砌石护底及砌侧墙 │2.40 │2.35 ┃
┃ │ │ │ │ │0 │ │ │ │ │ │ ┃
┗━━┷━━━━┷━━━━━┷━━━┷━━━━━┷━━┷━━━┷━━━━━┷━━━━┷━━━━━━━━━━━┷━━━━┷━━━┛
3.丹河水库 北距张陆河村100米,1959年10月动工,由辛寨、城关、杨善、
五井、蒋峪、大关、营子、寺头、龙岗、九山、柳山、尧山等12处公社的万名民
工修建,次年8月1日竣工。总用工日42万个,完成工程量52万立方米,投资82.5
万元。总库容12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63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84万立方米,上
游控制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下游控制灌溉盘阳一带的1.58万亩粮田,有效灌溉
面积1万亩。
水库主坝长300米,顶宽4米;副坝长554米,顶宽4米;主副坝均为沙壳粘土
心墙结构, 南放水闸为有压廊道衬管式,管径1米,设竖井、平板钢闸门,十五
吨手摇卷扬机,最大过水能力7.099立方米/秒。北放水闸为浆砌石涵洞卧管式,
高宽均为0.5米。溢洪道堰顶宽16米,建有5孔3×2.5米平板闸门溢洪闸,最大泄
量266立方米/秒。
配套工程有东西两干渠, 总长20.7公里。东干渠长9.3公里,设计过水能力
1.05立方米/秒,控制丹河东岸灌溉面积7100亩。西干渠长11.4公里,控制灌溉
面积8700亩。 1981年严重干旱,灌区内粮食亩产达444公斤。此库上游土地大部
为壤土,淤积快,至今已无死库容。
4. 沂山水库 沂山水库位于沂山主峰北8公里、北石砬村南的蒋峪河上游。
地处沂山暴雨中心, 水源可靠。总库容11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90万立方米,
防洪库容205万立方米。 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7.8平方公里,植被良好,下游控制
灌溉面积1.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0万亩。
水库第一期工程于1970年9月动工,1.5万民工参加建设,当年完成清基回填
任务,翌年汛期前大坝合龙,10月底筑坝工程全部结束。1974年12月第二期工程
破土,调集民工1万人,次年8月竣工。工程量49.61万立方米,用工136万个,总
投资29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1.5万元。
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长500米,顶宽6.8米,发电站装机40千瓦。辅
助工程干支渠共6条, 总长38公里,穿山跨涧,曲屈环绕,共建有渡槽63座,长
2811米; 隧道14个,长1507米;另有公路桥1座,人行桥48座;涵洞30个,节泄
闸27座。 水库自1974年正式开灌,粮田、林木果园并重,当年灌溉1万亩,平均
亩增产175公斤, 原每亩不足150公斤的沙山岭地,现亩产400公斤以上,有的地
块超过500公斤。 水库每年拦洪调洪总量可达2000万立方米,蒋峪河水洪峰可削
减80%,水库下游村庄已不再受洪水威胁。
5. 大关水库 大关水库位于沂山主峰东侧7公里,大关村南唐家河入汶河汇
流处。1978年3月动工,历时19个月,用工2203.69万个,投资25.5万元,主体工
程完成。总库容273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大坝长620米,最大坝高
27米,坝顶宽8米,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大坝平均每方用工0.6个,比丹河、
沂山等水库省工一半,而质量最优。因资金欠缺,电站及配套工程,尚待续建。

二、小型水库
至1987年全县共建成小型水库155座, 总库容7375万立方米,兴利水4517万
立方米。
1.小(一)型水库 全县共建有小(一)型水库24座,总库容4829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2826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面积12.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5万亩。这
些水库均由县水利局设计,其中18座由国家适当扶持,公社组织受益大队兴建,
大队联办联管;6座由国家投资,公社组织施工,建成后公社管理。
小(一)型水库工程量小、投资少;蓄泄控制灵活,易于灌溉和管理,并能
因地形、河道之宜。水利局技术人员,吸取外地经验,大胆创新,在县内设计建
成了坚固壮观的砌石连拱坝、姿态各异的拦河坝、渠坝合一的渠代坝等型式不同
的水库。既发挥了地形和水源条件的优势,又为新式工程的完善定型积累了经验。
其中淌水崖水库位列诸库之首,三阳山水库次之。
淌水崖水库位于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 总库容6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
400万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8万亩。水库枢纽工
程由连拱坝、 重力坝、溢洪道、公路桥、南北放水闸和水电站6部分组成。工程
由水利局技术员刘嘉玉、王焕平设计,1973年3月,九山公社组织施工,1978年4
月竣工。共完成工程量8.6万立方米,工日65.4万个,投资100万元。连拱坝由10
孔变内径不变外径卧式石砌半园拱组合而成, 最大坝高35米,全长202米。坝上
22曲拱式公路桥贯穿南北,拱坝北端接有25米浆砌石粘土心墙重力坝,平面闸门
宽顶堰溢洪道, 最大泄水量670立方米/秒。南北放水洞均为压力管式,北洞管
径1米,最大输水能力15.1立方米/秒;南洞管径0.8米,最大输水能力10立方米
/秒。 坝后建有装机容量285千瓦的电站。整个工程建筑坚固合理,雄伟壮观。
建成至今, 已有10多个国家的专业代表团来此参观。1979年9月,水库图片在国
际水电会议上展出。1980年,国家砌石坝会议专门听取了淌水崖水库的设计施工
报告,对水库建设给以较高评价。由于资金短缺,1986~1987年始投资5.1万元,
修干渠3600米。1987年,浇地1200亩,平均亩增产100公斤。
三阳山拦河闸坝原为截潜引河工程, 1978年9月,改建后更名为白塔水库,
总库容183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110万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控制
灌溉面积1万亩。 水库由自动翻板闸、溢流坝、斜墙坝、放水洞等工程组成,工
程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造型美观,蓄泄调度灵活,安全可靠,是对外开放游览
区。灌溉区内每年可灌3~4次水,开灌前亩产290公斤,现增至600公斤。

表10—3 临朐县小(一)型水库一览表
┏━━━━━┯━━━━━━━━━┯━━━━━━━━┯━━━┯━━━━┯━━━━━┯━━━━┯━━━━━┯━━━━━┯━━━━━┓
┃所在乡镇 │水库名称 │位置 │建成时│上游流域│总库容(万 │坝型 │最大坝高( │溢洪道最大│设计 ┃
┃ │ │ │间 │面积(平 │立方米) │ │米) │泄量(立方 │灌溉面积 ┃
┃ │ │ │ │方公里) │ │ │ │米/秒) │(亩) ┃
┠─────┼─────────┼────────┼───┼────┼─────┼────┼─────┼─────┼─────┨
┃柳山镇 │北马庄水库 │北马庄村东 │1966 │12.3 │330.0 │均质 │16.3 │75 │10000 ┃
┠─────┼─────────┼────────┼───┼────┼─────┼────┼─────┼─────┼─────┨
┃蒋峪镇 │核桃园水库 │核桃园村南 │1960 │8.8 │250.5 │均质 │18.0 │160 │10200 ┃
┠─────┼─────────┼────────┼───┼────┼─────┼────┼─────┼─────┼─────┨
┃龙岗乡 │八一水库 │潘家庄子村东 │1960 │32.0 │460.0 │均质 │18.0 │600 │10000 ┃
┠─────┼─────────┼────────┼───┼────┼─────┼────┼─────┼─────┼─────┨
┃寺头镇 │杨庄水库 │蒋白村西 │1967 │12.1 │181.0 │均质 │20.6 │390 │4000 ┃
┠─────┼─────────┼────────┼───┼────┼─────┼────┼─────┼─────┼─────┨
┃七贤乡 │韩家庄水库 │韩家庄村南 │1963 │3.2 │111.0 │均质 │16.0 │75 │2000 ┃
┠─────┼─────────┼────────┼───┼────┼─────┼────┼─────┼─────┼─────┨
┃纸坊乡 │石门坊水库 │谭马村南 │1965 │7.4 │102.0 │均质 │22.7 │80 │4000 ┃
┠─────┼─────────┼────────┼───┼────┼─────┼────┼─────┼─────┼─────┨
┃桲林乡 │郑家沟水库 │郑家沟村南 │1967 │11.0 │209.0 │均质 │24.5 │275 │3000 ┃
┠─────┼─────────┼────────┼───┼────┼─────┼────┼─────┼─────┼─────┨
┃箕子山乡 │石河头水库 │石河头村东 │1967 │12.5 │237.0 │心墙 │25.6 │330 │3000 ┃
┠─────┼─────────┼────────┼───┼────┼─────┼────┼─────┼─────┼─────┨
┃五井镇 │上坪水库 │上坪村东南 │1979 │4.3 │102.0 │均质 │20.5 │84 │4100 ┃
┠─────┼─────────┼────────┼───┼────┼─────┼────┼─────┼─────┼─────┨
┃辛寨镇 │阎家河水库 │阎家河村南 │1967 │5.9 │154.0 │均质 │19.0 │94 │2500 ┃
┠─────┼─────────┼────────┼───┼────┼─────┼────┼─────┼─────┼─────┨
┃杨家河乡 │朱家峪水库 │朱家峪村南 │1970 │6.0 │163.0 │心墙 │28.5 │228 │2000 ┃
┠─────┼─────────┼────────┼───┼────┼─────┼────┼─────┼─────┼─────┨
┃白沙乡 │白沙水库 │兴华村北 │1975 │3.0 │107.0 │心墙 │13.0 │101 │2000 ┃
┠─────┼─────────┼────────┼───┼────┼─────┼────┼─────┼─────┼─────┨
┃辛寨镇 │卢家庄水库 │卢家庄村南 │1972 │5.9 │270.0 │心墙 │31.5 │171 │4000 ┃
┠─────┼─────────┼────────┼───┼────┼─────┼────┼─────┼─────┼─────┨
┃蒲沟乡 │岩峪水库 │李家岩峪村西南 │1973 │4.0 │111.0 │心墙 │19.2 │82 │2000 ┃
┠─────┼─────────┼────────┼───┼────┼─────┼────┼─────┼─────┼─────┨
┃九山镇 │淌水崖水库 │宋家王庄村西北 │1978 │22.5 │600.0 │石拱 │35.0 │670 │18000 ┃
┠─────┼─────────┼────────┼───┼────┼─────┼────┼─────┼─────┼─────┨
┃营子乡 │张家崖水库 │张家崖村南 │1974 │6.5 │217.6 │心墙 │25.0 │69 │7000 ┃
┠─────┼─────────┼────────┼───┼────┼─────┼────┼─────┼─────┼─────┨
┃白塔乡 │双山水库 │双山河村西 │1975 │3.8 │157.0 │心墙 │15.8 │94 │2000 ┃
┠─────┼─────────┼────────┼───┼────┼─────┼────┼─────┼─────┼─────┨
┃柳山镇 │英山河水库 │英山河村西 │1975 │4.1 │239.0 │心墙 │19.0 │30 │7000 ┃
┠─────┼─────────┼────────┼───┼────┼─────┼────┼─────┼─────┼─────┨
┃沂山乡 │大蚕场水库 │大蚕场村北 │1975 │4.3 │139.0 │心墙 │26.8 │156 │5000 ┃
┠─────┼─────────┼────────┼───┼────┼─────┼────┼─────┼─────┼─────┨
┃盘阳乡 │胡家沟水库 │胡家沟村南 │1977 │3.5 │113.0 │心墙 │16.0 │97 │4000 ┃
┠─────┼─────────┼────────┼───┼────┼─────┼────┼─────┼─────┼─────┨
┃杨家河乡 │刘家庄水库 │刘家庄村南 │1978 │7.0 │124.0 │心墙 │27.8 │248 │5000 ┃
┠─────┼─────────┼────────┼───┼────┼─────┼────┼─────┼─────┼─────┨
┃冶源镇 │白塔水库 │白塔桥村东 │1978 │110.0 │183.0 │拦河闸 │8.0 │990 │10000 ┃
┠─────┼─────────┼────────┼───┼────┼─────┼────┼─────┼─────┼─────┨
┃石佛乡 │偏龙头水库 │偏龙头村北 │1980 │64.0 │160.0 │拦河闸 │6.5 │1090 │5500 ┃
┠─────┼─────────┼────────┼───┼────┼─────┼────┼─────┼─────┼─────┨
┃上林镇 │姚家庄水库 │姚家庄村东 │1979 │6.8 │109.2 │均质 │10.2 │56 │2500 ┃
┗━━━━━┷━━━━━━━━━┷━━━━━━━━┷━━━┷━━━━┷━━━━━┷━━━━┷━━━━━┷━━━━━┷━━━━━┛
2. 小(二)型水库 全县共建有小(二)型水库131座,总库容2546万立方
米, 兴利库容169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6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
1979年后,通过农业体制改革,小(二)型水库全部实行合同承包,由承包户组
织浇地、收费,并利用水面开展养鱼等多种经营。

第三节 塘坝
自1956年始,县内因地制宜地闸山沟、修塘坝,用以灌溉、养殖、保持水土,
便利交通。 至1987年,全县累计建塘坝678座,因连年干旱,蓄水少,又加泥沙
淤积, 有的废弃。1987年底有塘坝495座,总库容122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
1.95万亩,提供养鱼水面260亩。

第四节 蓄水池
在改土治水的同时,有规划、有组织地在水源奇缺的山区修建蓄水池,用以
灌溉和人畜吃水。大部以山泉和雨水为水源,一般由受益单位组织兴建,规模较
大的则由区(公社) 统一组织领导, 受益单位投工建设。至1987年,全县建成
1000立方米以上的蓄水池70多个,蓄水量大、效益显著的首推群英池。
群英池位于米山乡琴口村东,又称琴口水池。1977年春由冶源公社组织兴建,
翌年春建成, 当年配套发挥效益。池呈圆形,直径110米,深12米,容水11.4万
立方米。池体为浆砌石结构,防漏防渗,美观耐用。水池设进水闸两孔,放水洞
1处,溢洪闸两孔,启闭机4台,放水洞外配有引水长渠,控制灌溉面积2300亩。
水渠配套后,根据地势沿水渠建成17处自压喷灌管道,利用高水头进行落差自压
喷灌。 开灌后,粮食亩产由195公斤猛增到415公斤。197 9年,中共山东省委书
记白如冰率各地区负责人来参观视察,将其树为全省干旱地区水利建设的样板。
1982年后,因管理工作不善,部分渠道被毁,自压喷灌未发挥效益。

第五节 扬水站
1963年七贤乡胡家官庄扬水站建成,是县内第一座排灌工程。此后,随着水
库塘坝的增多, 扬水工程发展迅速。1987年末,全县有固定排灌站410处,装机
479台,18886千瓦。其中电力站239处,装机296台,10282千瓦;机站171处,装
机183台,8064千瓦。控制灌溉面积16.55万亩。较大的扬水站有:

一、黄冢坡扬水站
黄冢坡扬水站位于白塔乡黄冢坡村东南、高崖水库北岸,1981年11月动工,
1983年底建成,为临朐县唯一的一座国营扬水站。该站以高崖水库为水源,分三
级扬水,总扬程51米。一级站为轨道舰车式,吸水点可自由升降变动,抽高崖水
库四米变化死水;二、三级均为固定式。设计装机(电机)6台/610千瓦,实际
装机4台/380千瓦, 设计最大流量0.9立方米/秒,实际流量0.45立方米/秒。
三级均配套干渠, 控制白塔乡黄冢坡、辛山乡小庄子等村8 000多亩耕地。站建
设总投资36万元,用工4万个,完成工程量4.1万立方米。

二、海浮山电灌站
海浮山电灌站是临朐最早的大型提水灌溉工程,位于海浮山北麓,1965年由
水利局设计,冶源公社组织受益单位兴建,当年建成并提水灌田。该站以冶源水
库西干渠水为水源,三级扬水,总扬程75米,总扬水量为0.63立方米/秒。灌区
配有7公里石砌干渠, 控制灌溉面积800亩,平均亩产达550多公斤。由于该站效
益显著,又加建筑雄伟壮观,曾有外国水利考察团和国内各地水利工作者来此观
摩、考察。

三、洛村扬水站
洛村扬水站位于白塔乡洛村村西,1979年由县水利局设计,白塔公社组织施
工。原设计为三级扬水,在建设中根据人力、财力及合理用水、降低成本的原则,
只建了两级。配有900米石砌干渠和高15米、长140米的U型钢筋混凝土渡槽1座。
因水源充足, 是临朐县东南沙山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扬水站。 开灌后,洛
村、前河野等8个大队的5100亩粮田,年平均亩产增加90公斤以上。

第六节 河道治理
全县较大的57条河流是临朐的主要水利资源,但也是水患的主要载体,曾给
人民带来无数次灾害。清末,蒋峪河、石河、弥河沿岸的村庄,有的曾集资筑堤
防水,大广尧村前的工程遗迹至今犹存。1947年前,国民党县政府虽设有水利专
员,主管河道治理并有专项贷款(东大河等10个村曾使用贷款修护村堤坝),但
从无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河道治理。
建国初,人民政府本着“上下游结合、干支流并重、先从危害性严重的河道
着手”的原则进行河道治理。1952年,县成立河道治理小组,由县建设科与昌潍
专区水保所驻临朐水保站负责技术指导,国家拨款,各乡村出人,在各自所辖范
围内,修建应急型的防护堤坝。坝型多采用三合土堆夯坝。同时,开始对蒋峪河
进行系统的治理,上游修谷坊,闸山沟结合造林;中下游修“S”型缓流消能坎、
筑堤;平原流沙河段采用疏通河道和筑坝结合的办法,用树枝代石料筑条编沙坝
以迎阻河水。
1955年起,县水利科在李子行村举办河道治理与小型水利工程培训班,历时
两年半,对全县50多个山区村村长先后进行轮训,培养农民水利技术员800多人。
他们在封山滞洪、工程调洪、堤坝防洪和疏浚导洪等各项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 截止1958年底,总计修护村堤40多处,护田堤100余处,闸山谷70
条,建谷坊1000多座,基本控制了蒋峪河、孟津河、常庄河等5条河的洪水水患。
1958~1966年, 先后在50多条河道上建起606处大、中、小型蓄水工程,充
分发挥了拦洪效益。1969年后,河道治理纳入全县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
之中, 沿河村队开展缩河、围堤造田工作,至1979年,全县沿河筑堤175公里,
退滩造地3.2万亩。
1980年始,河道治理由大规模的工程治理转向加强河道工程管理,清除河障,
重点建设高标准河堤,提高河道行洪标准。县重新核定弥河、汶河及其较大支流
河道,使其达到10~20年一遇行洪标准,其余河道达到3~5年一遇标准。层层建
立河道工程管理责任制,全面清除河道中的阻水林木及建筑物,集中力量在主要
河流修高标准防洪堤。1983年10月,弥河大堤动工,沿岸5处公社出动3万民工,
历时35天, 全面竣工。大堤自冶源至安家林两岸长34.6公里,东岸顶宽6米,西
岸5~8米,坡比1∶2.5,堤体为压实土沙混合结构; 沿堤修建大小建筑物55座;
行洪河槽, 弥河大桥以南宽200米, 以北为220米,比降1/500,设计洪水流量
1700立方米/秒,符合10年一遇以上标准,总计完成工程量147万立方米, 用工
75万个,总投资92万元(其中县筹资金28万元,各乡镇投工折合资金64万元)。
工程建成后, 弥河下游行洪能力提高,确保沿岸11个村庄、7万多亩粮田汛期安
全,并辟出4.1万亩堤外滩涂供农、林、牧、渔业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