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2&rec=7&run=13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层与构造
县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泰山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
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距20世纪末,其中太
古界泰山群34~45亿年, 元古界震旦系6~10亿年,古生界2.2~6亿年,中生界
0.7~2.3亿年,新生界1~7千万年。
各类地层在县境内的分布情况是太古界泰山群出露于境内的东及南部绝大部
分地区, 厚1.5万米,为一套夹基性火成岩并经受中深变质和混合岩化、花岗岩
化的泥质碎屑岩建造,由各类片麻岩、片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含铁石英岩、
混合岩等组成现代地壳岩层。元古界震旦系仅存于境内东部南冯家沟村一带,厚
80米,为经受浅变质的碎屑--碳酸盐岩建造。该时期临朐地壳由南向北、自东向
西缓慢下沉,海水逐渐入侵,以海绿石石英砂岩、泥质灰岩、结晶灰岩等为主的
滨海、浅海相土门组地层沉积形成。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分布在县境内的西部
及西南部,厚度1800米,为一套巨厚的复理式碳酸盐岩建造,由各种石灰岩、页
岩、 钙质砂岩等组成。石炭系列则仅残存于境内北部沉降断陷盆地中,厚度200
米,为煤系地层,由钙质砂岩、石灰岩、粘土岩、煤层页岩等组成,其间夹煤11
层。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分布在境内北部临朐盆地中,厚1500米。由砂砾岩、
砂页岩、粘土页岩组成王氏组地层,凝灰质砂砾岩、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等组成
青山组地层。新生界第三系分布在县境内的东北部及东部,厚度2000米,为湖泊
相和澙湖相粘土--碎屑岩建造并伴有火山喷发堆积,由玄武质砾岩、玄武岩、粘
土岩、硅藻土岩、油页岩、褐煤、火山集块岩等组成标准地层。第四系则分布在
县境内的盆地、沟谷和丘陵,厚50米,为洪积、冲积、残积和坡积松散砂砾、砂、
粘土。
临朐县由于地处鲁西台背斜东部沂山隆起区,东接郯庐深大断裂带,北连昌
乐凹陷,西跨五井断裂,因而具有隆起、凹陷、深大断裂三个Ⅳ级构造单元和断
裂、褶皱等构造形态。其中断裂发育主要有三岔店--九山,五井--黑洼,青州--
山旺等北西西向;九山--寺头,临朐--七贤,临朐--大山,赤涧--粟山等北西向
和五井--沂源, 辛寨--九山,朐山、鄌郚--蒲沟等北北东向等3组。此构造活动
具有多期性和活化性特点,北西西断裂多为隆起与凹陷分界断裂。北西向断裂形
成时间较早,往往被其他断裂切割,而北北东断裂规模较大,对地层和矿产有控
制作用。褶皱构造则主要由泰山群变质岩系构成的结晶基底褶皱非常发育,呈轴
向300°~340°、轴倾角50°~80°,近乎平行相间排列紧密复背斜和复向斜形
态,具褶皱强裂出现陡倾或倒转特征。复背斜核部由遭受强烈区域变质和混合岩
化作用的混合花岗岩、交代花岗岩组成。自西向东规模较大的基底褶皱构造有沂
山复向斜、柳山背斜等。盖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多呈单斜形态,仅寒武系地层受
嵩山岩体侵入拱起影响,在铁寨一带形成短轴背向斜。第三系地层受原始沉积盆
地边缘地形控制,产状自然向相成“盆”,如山旺、青山等潟湖盆。
临朐大地经过漫长的地壳褶皱和断裂构造运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广
泛,形成种类繁多的岩浆岩。25亿年以前的太古代泰山造陆运动,其酸性岩浆激
烈活动,以岩基、岩株等形态为主的斜长花岗岩,二长细粒花岗岩、黑云母花岗
岩、斜长角闪岩等相继侵入生成,伴随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各种混合花岗
岩和交代花岗岩亦相继生成, 广布沂山周围。距今6~25亿年的元古代桃科期,
县内岩浆活动不广泛,仅在南部九山西侧有花岗岩侵入泰山群生成岩石。中生代
燕山造山运动距今已有0.8~1.8亿年,其中的白垩纪晚期,呈岩基、岩株等形态
的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岩、辉石闪长岩、闪长玢岩、辉长岩、白垩纪早期
呈岩床、岩墙、岩脉形态的闪长岩、辉石闪长岩,先后侵入于泰山群和寒武系地
层中,生成各自岩石,如嵩山、铁寨一带的花岗岩即为此期生成。同时,也有安
山岩、玄武质安山岩等火山岩的喷发形成,冶源水库和辛寨一带均有分布。侏罗
纪早期还有石英二长斑岩的侵入生成。距今2~3千万年的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
动中的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期,由于火山喷发的广泛活动,以岩盖、岩被、岩流为
主要形态的杆栏玄武岩、辉石杆栏玄武岩、辉绿岩及其他多种玄武岩在县境内东
和东南部的桲林、龙岗、上林、营子、盘阳等地形成,覆于泰山群或寒武系地层
之上,面积三百余平方公里。

二、三大地貌
临朐县境内南高北低,南、西、东为低山、丘陵,中、北为平原,恰似一个
硕大的簸箕。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000余座,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84座。
由于境内低山、丘陵、平原交错,故形成三大地貌。
低山中等侵蚀区和剥蚀堆积区此类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47%, 分布在县境内
南部的大关、九山、沂山、白沙、蒋峪、石家河、寺头、吕匣、嵩山、五井及中
南部冶源一带。县内所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均在该区内,其中700米以上高峰
20座,最高者达1031米。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在该区内就有狮子崮、歪头
崮、嵩山大崮、透明崮、大崮、来家崮等。山顶多呈锯齿状或连锁马鞍型。沟谷
发育呈“V” 字型,切割深度300~600米。低山由各种石灰岩、页岩、花岗岩、
片麻岩组成,嵩山一带由二长斑岩,闪长岩组成。山峰到山腰多属重力剥蚀堆积
带;山腰至山脚多为侵蚀堆积带或侵蚀带;山间沟谷为低山侵蚀堆积带;受大气
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影响的山间河流两侧,则为山中冲积堆积带,多有小型山间盆
地出现。 该区内裸露岩石的风化深度一般为2~14米。其中的沂山为县内第一大
山。此山覆压临朐、沂水、沂源三县边界,横亘县境东南,呈东南--西北走向,
南北绵延52公里,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太古代晚期始现雏形,
至新生代第四纪逐步呈今貌。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031米,代表三级峰顶面;海拔
800米处, 出现山凹、山间集水盆,坡积物和泉水出露,为二级平坦面;由此高
度而下, 有深切峡谷、急流、瀑流、悬崖,气势恢宏。至海拔400米处,山势转
缓,始出峡谷,组成一级平坦面。其山势阶梯、肩坡及三级夷平面,极似泰山,
故有“东泰山”之称。且泰山为全国“五岳之尊”,而沂山则为全国“五镇之首”。
东侧穆陵关,西侧铜陵关,皆为齐国长城险隘,县境南及东南山群,以沂山为中
心,向四面伸延,较有名气的有松树崮、大顶子、太平山、掉花崖等三十余座。
嵩山为县内第二大山。 此山位于五井镇、嵩山乡、吕匣镇交界处,主峰海拔758
米,面积20平方公里。该山形成于石炭纪,山体为灰砾岩。群山簇拥,气势巍峨,
山阳峭壁斧凿,山阴悬崖天成。50年代映红全国的电影《南征北战》的主场景凤
凰山即在此拍成。山之东,古有嵩山寺,现已辟为嵩山林场分场部;西侧嵩山水
库,素有“高峡平湖”之称。山南麓盛产“嵩山玉”石,粉绿温润,质地细腻,
可雕可琢。自嵩山起,东南至沂源县边界,北到嵩山、五井、杨善、纸坊等四乡
镇, 山势逶迤,绵延起伏,形成县境西南部的大面积山群。其中海拔500米以上
的山峰即有50余座,著名者有青崖顶、摸云崮、桃花山、八岐山等。改革开放以
来,嵩山已被纳入全县六大旅游景区之一,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在“严格保护,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区域联合,可持续性发展,突出生态旅游特色”的开发原
则指导下,建成嵩山旅游度假村。
低山丘陵侵蚀堆积区该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主要由玄武岩、片麻岩、
片岩、砂砾岩、粘土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山顶多呈浑圆或馒头状,海拔标
高200~500米,相对标高小于200米,中年期地形明显。沟谷呈“U”字型,低丘
坡度一般30左右, 边坡侵蚀厉害,风化深度3~16米,多数具有残积和堆积物,
并有0.5~3米厚的褐土或棕性土形成。其中除玄武岩组成的低山局部有重力剥蚀
堆积带外,其他地区均为低山丘陵堆积区。其主要分布区域在县境内东部的上林、
龙岗、七贤、柳山及东南部的大关、蒋峪、杨家河等乡镇。其中的纪山,位于柳
山镇北部与上林镇交界处, 东西走向,海拔469米,在县境东部诸山中如鹤立鸡
群。此山形成于135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喷发期,山势陡峭,顶部成脊状,
遥望似虎。传说五千年前的尧帝曾以此山为中心,将周围一带分封给其子丹朱,
故此山又名丹山。 县境东北部的山群,大多为玄武岩,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头25
座,均以纪山为高点向南、北、西三面延伸。其中,较有名者有安头山、小纪山、
尧山、牛山、墨斗山、双山、凤凰山等7座。
山前平原堆积区该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3%左右, 多分布于县境内北部的
临朐、纸坊、杨善、七贤、龙岗、营子、冶源及东南部的蒋峪、辛寨等乡镇的部
分地区,这部分山前和山中平原,地势低平,接受东、南、西部水流携带的剥蚀、
侵蚀物,形成厚度3~50米的平原堆积。临朐城周围冲积平原13.37万亩,为山东
省八大盆地之一,该区平均海拔200米以下,经过较悠久的外应力作用育成褐土、
棕壤和部分潮土,为植被和耕耘创造优良条件。该区的地貌特征就是低平开阔,
然盆地北部中央却突兀两座孤立山头,一为朐山,一为粟山,分立弥河东西两岸。
尤以粟山山势低小,前后左右又皆无连属,故古人将粟山记为临朐八景之一,谓
之“粟山孤耸落平川”,意为坦荡无遮拦,别具一番韵味。

第二节 水文

一、地上水
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30条, 多属雨源性河流,其中较大者57条,分弥河、
汶河两水系。弥河水系由36条河流组成,以弥河最大,为全县第一大河流,古称
“巨洋水”、“朐水”。据旧志记载,此河干流发源于沂山西麓天齐湾,但实考
此湾无踪。今考为沂山西麓群泉汇流于沂山乡水石屋村附近,集为一股,即为该
河干流之源。此河自南向北,纵贯县境,流经沂山、九山、白沙、石家河、杨家
河、冶源、辛寨、七贤、杨善、营子、临朐、龙岗等12乡镇,至龙岗镇的半截楼
村西北出境入青州市,县内总长82公里,受地形影响,河身蜿蜒曲折,有“九山
到冶源, 弥河过九遍”之说。河床比降变化较大,上游为1/25,中游为1/800。
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显著, 雨季洪水流量最大可达4950立方米/秒,而枯水季节最
小流量则仅有0.2立方米/秒。因而雨季经常泛滥成灾。新中国建立后,拦河修建
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40座,塘坝376座,地表水多年拦蓄总量2.5亿立方米,
由此达到拦洪蓄水,变害为利之目的。源于九山镇南槽子村西南的红旗河,源于
白沙乡天麻岭的夏庄河,源于寺头镇下洋河村的白沙河,源于杨家河乡王家沟村
东的杨家河,源于寺头镇石门山和吕匣镇庙子鞍山的寺头石河(大石河),源于上
林镇安头山的丹河,源于上林镇柴山子的龙岗河和源自沂源县境的龙山河、冶源
石河(小石河)等较大的36条河流,最终注入弥河,这些河流冬春季节流量极小,
有的甚至干涸。汶河为县内第二大河,源自沂山东、北麓,县境内长30公里,流
经大关、蒋峪、白塔(1996年划归昌乐县)三乡镇后注入高崖水库。此河夏秋盛水
期流量可达505立方米/秒, 冬春枯水期则仅有0.24立方米/秒。河身上
游比降1/100,中游1/400。源于大关镇太平山北麓的蒲沟河,源于柳山镇的英山
河和源于昌乐县的孟津河等较大的21条河流,最终都注入汶河。这些河虽夏季与
冬春水流量变化较大,但都常年有水,可供农田灌溉。县境内不属于上述两水系
的河流较大者有丹河, 发源于纪山北麓,流经上林镇,境内全长7公里,从该镇
崔家崖头村北入昌乐县境。
县境内所有河流,在青石山区属“重碳酸盐”及“碳酸盐”型,矿化度小于
0.45克/升; 沙山丘陵区属“硫酸盐”型,矿化度小于0.27克/升。PH值一般在6
~9之间,总硬度(德国度,下同)在3.09~14.28之间。

二、地下水
临朐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西跨五井断裂,东接郯庐深大断裂带,北连昌乐
凹陷。控制性断裂为五井断裂,该断裂对县境内的地质、水文影响较大,既是沂
山、蒙山两断块的分界,又是水文地质区界线,分为东西两个水文地质区,水位
相差50米左右。同时,低序次的东西向派生构造带很多,对地层展布和地下水文
地质区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弥河、汶河的上游地带,包括九山、
大关、蒋峪、石家河、沂山、杨家河等乡镇的部分地区,主要分布着变质岩,地
下水的分布主要以河谷、河道、漫滩阶地等地形较平缓处为富集带,地下水沿河
谷、河道在上游陡坡处冲刷,剥蚀严重,基岩裸露,冲积物以大块砾石为主,属
于地下水补给地上水,基本以明流出露河道。县境内西部及西南部主要为青石山
区, 包括冶源、寺头、吕匣、嵩山、杨善、白沙等乡镇的部分地区,面积561.5
平方公里,其中中、下奥陶灰岩富水区80.9平方公里。地下水按成因分为构造裂
隙岩溶水、裂隙岩溶上层滞水。该区地下水的富集、运动展布规律主要以地质构
造为轨迹,其次与地层岩性有密切关系,有较明显的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
老三系、 白垩系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地层区总面积235.2平方公里,包括上林、
龙岗、营子、七贤、卧龙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以裂隙水(原生风化裂隙水)
为主。同时,老三系玄武岩与底部隔水层粘土岩之间古地貌发育的空隙水较重要,
地下水的补给以垂向补给为主,侧向补给为辅。第四系冲洪积地层分布在县境内
的临朐盆地和辛寨洼一带, 面积168.1平方公里,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以潜水
形式存在。
临朐县境内由于河谷发育地面坡降大,地下水与地上水径流畅通,水循环条
件优越,故地下水化学类型单纯,大都是矿化度小、总硬度低的重碳酸盐型水。
其物理性质为无色透明, 无臭无味,无沉淀;水温在12~15℃;PH值在7左右;
氟离子含量为0.01~0.63毫克/升; 硫酸根离子含量为0.6~26.4毫克/升;
总硬度小于25。饮用、灌溉、工业用水均可。唯县境南部个别地区如九山、大关
一带,由于基岩裸露,地理位置较高,地下水经常断流,水循环条件尚差,故地
下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且吃水井也因人为污染,致使局部地段出现重碳酸--氯
化物型(HCO3′-Cl′-Ca″-Mg″)水。

第三节 气候物候

一、气候
日照 临朐县城附近全年日照时数1988~2000年之间平均为2514.1小时,全
年日照时数最多为5月,日照时数272.1小时;最少为2月,日照时数180.8小时。
气温 临朐县城附近年平均气温1988~2000年间为12.8℃,较之1987年前的
12.4℃提高0.4℃。 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998年, 13.5℃; 最低为1992、1993和
1996三年,12.3℃。一年之中,7月的平均气温最高,26.1℃;1月的平均气温最
低, -3.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1968年,40.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81年,-
20.9℃。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0℃(小麦等越冬作物返青和停止生长期)平均为2月
27日至12月5日,大于0℃的积温为4740.8℃。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植物活跃生
长期或喜温作物生长期平均始于4月8日,终于10月28日,活动积温4245.1℃。日
平均气温高于20℃的喜温作物安全成熟期,平均始于5月30日,终于9月10日,活
动积温为2591.2℃。
地温
1988~2000年临朐县各月地面、 5cm、10cm、15cm、40cm、80cm地中平均温
度表
表1-2 单位:℃

┌────┬──┬──┬──┬──┬──┬──┬──┬──┬──┬──┬──┬──┐
│月份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地面 │-3.6│1.4 │8.9 │19.1│25.6│30.8│32.9│31.6│26.0│16.9│7.1 │0.6 │
├────┼──┼──┼──┼──┼──┼──┼──┼──┼──┼──┼──┼──┤
│5cm │16.6│23.0│27.9│30.6│29.7│24.5│16.4│7.9 │ │ │ │ │
├────┼──┼──┼──┼──┼──┼──┼──┼──┼──┼──┼──┼──┤
│10cm │15.7│21.7│26.6│29.6│29.0│24.3│16.8│8.5 │ │ │ │ │
├────┼──┼──┼──┼──┼──┼──┼──┼──┼──┼──┼──┼──┤
│15cm │15.7│21.6│26.4│29.4│29.2│24.9│17.7│9.6 │ │ │ │ │
├────┼──┼──┼──┼──┼──┼──┼──┼──┼──┼──┼──┼──┤
│40cm │2.7 │2.0 │5.3 │10.9│15.9│20.8│24.7│25.7│22.5│17.1│11.1│5.6 │
├────┼──┼──┼──┼──┼──┼──┼──┼──┼──┼──┼──┼──┤
│80cm │5.3 │4.0 │5.8 │10.0│14.6│18.6│22.4│24.2│22.4│19.4│13.5│8.5 │
└────┴──┴──┴──┴──┴──┴──┴──┴──┴──┴──┴──┴──┘
降水 临朐县降水量季节差别颇大,夏秋偏多,冬春较少,一年中夏秋两季
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1~83%,而冬春两季则仅占17~19%。自1988~2000年,
年平均降水量583.1毫米, 年平均降水天数77天。县内年降水量各地之间分布亦
有不同,县境内东北部的龙岗、上林等乡镇年降水量一般在600~700毫米之间,
而县境南部的沂山、 嵩山周围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全省的暴雨中心。
降水量年际之间变化也较大,1990年年降水量高达1007.9毫米,而1996和1999两
年的年降水量却较常年偏少200毫米。县境内冬季降雪已属稀少,大雪更不多见,
1988~2000年,最大积雪深度为1990年1月的30厘米。
气压 临朐县1988~2000年平均气压为1004.3毫巴。由于受东亚气压系统的
影响,县内气压的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其中1月份气压累年平均值为1015.0毫巴,
极端最高气压为1990年,气压值为1016.9毫巴,7月份气压累计年平均值为992.0
毫巴,极端最低气压为1998年,气压值为991.1毫巴。

1988~2000年临朐县各月相对湿度、蒸发量平均值
表1-3

┌──┬────┬───┬──┬────┬───┐
│月份│相对湿度│蒸发量│月份│相对湿度│蒸发量│
│ │(%) │(mm) │ │(%) │(mm) │
├──┼────┼───┼──┼────┼───┤
│1 │62 │46.2 │7 │77 │219.5 │
├──┼────┼───┼──┼────┼───┤
│2 │56 │71.7 │8 │80 │175.0 │
├──┼────┼───┼──┼────┼───┤
│3 │55 │138.3 │9 │73 │161.6 │
├──┼────┼───┼──┼────┼───┤
│4 │56 │211.9 │10 │67 │135.0 │
├──┼────┼───┼──┼────┼───┤
│5 │63 │239.6 │11 │65 │81.0 │
├──┼────┼───┼──┼────┼───┤
│6 │64 │264.9 │12 │62 │73.0 │
└──┴────┴───┴──┴────┴───┘

风 临朐县处在东亚季风区,风情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以南、南东南、南西
南风为主,冬季以北、北西北、北东北风为主。夏、秋两季则以南风为主。年平
均风速为2.6米/秒。

1988~2000年临朐城各月平均风速(米/秒)、主要风向及频率(%)表
表1-4

┌────┬───────────┬───────────────┬─────────────┬────────────┬────────────┬────────────┐
│月份项目│1 │2 │3 │4 │5 │6 │
├────┼───────────┼───────────────┼─────────────┼────────────┼────────────┼────────────┤
│平均风速│2.0 │2.2 │2.8 │3.0 │2.6 │2.6 │
├────┼───┬─┬───┬─┼─┬────┬─┬──────┼───┬─┬───┬───┼──┬─┬───────┼───┬──┬─────┼──┬─┬───┬───┤
│主要风向│北东北│南│北西北│北│北│北西北 │南│南东南 │北西北│南│北 │南东南│东南│南│南西南 │南东南│东南│南 │东南│南│南西南│南东南│
├────┼───┼─┼───┼─┼─┼────┼─┼──────┼───┼─┼───┼───┼──┼─┼───────┼───┼──┼─────┼──┼─┼───┼───┤
│频率 │19 │17│13 │12│15│14 │14│11 │18 │18│17 │16 │22 │21│18 │23 │22 │18 │24 │22│21 │20 │
├────┼───┴─┴───┴─┼─┴────┴─┴──────┼───┴─┴───┴───┼──┴─┴───────┼───┴──┴─────┼──┴─┴───┴───┤
│月份项目│7 │8 │9 │10 │11 │12 │
├────┼───────────┼───────────────┼─────────────┼────────────┼────────────┼────────────┤
│平均风速│2.2 │1.7 │1.6 │1.9 │2.2 │2.1 │
├────┼───┬─┬─────┼─┬──┬─┬──┬──┬──┼─┬──┬─┬──┬───┼─┬──┬──┬─┬──┼──┬─┬──┬─┬──┼─┬─┬────────┤
│主要风向│南东南│南│东南 │北│北东│南│东南│南东│南西│南│南东│北│南西│东南 │南│南东│西南│北│北东│南西│南│南东│北│北西│北│南│南东南 │
│ │ │ │ │ │北 │ │ │南 │南 │ │南 │ │南 │ │ │南 │ │ │北 │南 │ │南 │ │北 │ │ │ │
├────┼───┼─┼─────┼─┼──┼─┼──┼──┼──┼─┼──┼─┼──┼───┼─┼──┼──┼─┼──┼──┼─┼──┼─┼──┼─┼─┼────────┤
│频率 │22 │21│12 │19│15 │14│13 │12 │10 │17│15 │15│13 │9 │16│15 │12 │12│11 │17 │17│15 │14│14 │18│17│15 │
└────┴───┴─┴─────┴─┴──┴─┴──┴──┴──┴─┴──┴─┴──┴───┴─┴──┴──┴─┴──┴──┴─┴──┴─┴──┴─┴─┴────────┘

二、物候
临朐县境内四季分明,无论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表现都极为明显,具体如
下:
1月,室内迎春、杏梅等木本花卉开放。
2月,下旬,烟苗下畦。
3月, 上旬,荠菜萌发,冬小麦返青;中旬,柳树发芽;下旬,蚂蚁出穴,
喜鹊筑巢,丁香、毛白杨开花,杏树现蕾。
4月,上旬,青蛙始鸣,燕子归来,杏树开花,小麦拔节,野草返青;中旬,
冬眠动物出蛰,桃树开花,桑、槐等树发芽,茵陈收获;下旬,青蛙产卵,春蚕
孵化,苹果树开花,春播作物下种,黄烟移苗。
5月, 上旬,黄鹂、杜鹃、伯劳等候鸟飞回,蝎子交尾,冬小麦抽穗,枣树
发芽,梧桐、刺槐、牡丹、芍药等开花;中旬,鱼类、麻雀产卵,金龟子危害作
物,冬小麦扬花,樱桃、草莓成熟;下旬,野兔交配,春蚕成茧,桑椹成熟,夏
玉米播种,石榴树开花。
6月, 上旬,蚊蝇开始繁殖,冬小麦、大蒜、杏成熟;中旬,蝉类始鸣,马
铃薯成熟;下旬,燕子孵卵,夏玉米小喇叭口,李子成熟,荷花始开。
7月, 下旬,一种俗名叫“无用蛙”的蝉鸣叫,以示农作物再种亦“无用”
了,扁豆、葫芦等开花坐果,黄烟渐入烘烤期,桃子成熟。
8月, 上旬始老蝉疲而落地,俗谓“不秋不落”,核桃成熟,花红果上市,
春玉米收获。
9月,上旬,黄鹂、杜鹃等候鸟南飞,蟋蟀始鸣,萤火虫飞舞,高粱、谷子、
梨成熟;中旬,鸟类停止产卵,花生、大豆、夏玉米成熟,冬小麦下种;下旬,
燕子南迁,板栗、大枣、芝麻成熟。
10月,上旬柿子成熟,枣叶变黄;中旬地瓜、芋头成熟,刺槐叶变黄;下旬
树叶飘落,野草发黄,大雁南飞过境,鸡换羽,蛙潜藏。
11月,上旬萝卜、大葱等晚秋蔬菜成熟,冬眠动物渐下蛰;中旬树叶落光,
草木凋零;下旬大白菜成熟。
12月,越冬作物停止生长。
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1月, 县内土壤冻结约30厘米,俗语“大雪不封地,不
过两三日”。河水结冰厚约10厘米,可行人。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地面雪融化,土
壤、水面开始解冻。3月下旬水面停止结冰,沂山山阴积雪一般4月上旬化完,有
俗谚“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5月干热风危害小麦严重。5~7月常降雹,7~8
月常有大风,10月秋高气爽。

第四节 土壤植被

一、土壤
临朐县境内土壤(已利用土地)面积241.99万亩,分为棕壤、褐土、潮土和砂
姜黑土4大土类、9个亚类、14个土属、50个土种。
棕壤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土和潮棕壤三个亚类。其中,棕壤性土由酸性岩
风化物和玄武岩等基性岩类风化物发育形成,其特点是土层浅薄、质地差、无石
灰反应, PH值6.0以下,水土流失较重。多分布于县境内的大关、蒋峪、柳山、
九山、辛寨、杨家河、上林、营子、石家河、七贤等乡镇山丘中上部和坡岭地带,
面积95.37万亩。 棕壤土由洪积物母质发育形成,另有少量人工堆积物。其特点
是土层深厚, 无石灰反应,PH值6.5左右,淋溶作用强烈,多分布在县境内的杨
家河、蒋峪、柳山、大关、九山、石家河、辛寨、营子、卧龙等乡镇的丘陵下部
及近山阶地, 面积29.13万亩。潮棕壤由洪积冲积物发育形成,并受地下潜水影
响, 其特点是土层深厚,无石灰反应,PH值6.5左右,底部受潜水影响,多分布
于县境内的柳山镇以北沿河地及蒋峪镇的薛庄附近和南侯家庄至吕庄一带河地,
面积2.32万亩。 褐土又分为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其中
褐土性土由基性岩风化物和钙质岩风化物发育形成,其特点是土层浅薄,多含砾
石,PH值7.0左右。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营子、龙岗、七贤、上林、寺头、冶源、
五井、嵩山、杨家河等乡镇山丘的中上部、丘陵的中下部及落坡岭地和岭坡梯田,
面积达51.32万亩。 淋溶褐土由洪积物母质形成并受淋溶作用影响,其特点是土
层深厚, 100厘米以上无石灰反应。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临朐、营子等乡镇的近
山阶地和杨善镇的东部,在冶源、嵩山、五井、七贤、龙岗、石家河、辛寨等乡
镇亦有分布,面积19.62万亩。褐土由洪积物母质发育形成,土体基本层段明显,
其特点是土层深厚,中下部有钙积物,石灰反应强烈。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北部各
乡镇的近山阶地和山前倾斜平原,另外五井、营子、柳山、冶源、石家河等乡镇
也有分布,面积38.12万亩。潮褐土由洪积物母质发育形成,其特点是土层深厚,
有石灰反应,中部有假菌丝体,下部有锈纹锈斑。主要分布在柳山、七贤、龙岗
等乡镇,面积2.51万亩。潮土由河流冲积物发育或沉积形成,直接由冲积物发育
形成的无石灰反应,而沉积形成的则有石灰反应。其总特征为各层质地色泽一致
层理明显,下部有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土层深厚,PH值在7.0~8.0之间。主要
分布在大关、蒋峪、营子、临朐、杨善、七贤、冶源和柳山等乡镇的沿河两岸,
面积3.47万亩。砂姜黑土有黄土覆盖层,大于30厘米,有石灰反应,其特点是土
层深厚,下部有粘重的黑土层和砂姜层。主要分布在龙岗镇西北部,面积0.13万
亩。

二、植被
临朐县由于长期垦殖,原始森林已毁灭殆尽,荒山坡多为次生灌丛草地。落
叶灌丛主要有胡枝子、荆条、酸枣、护山棘、紫穗槐等,草类以地柏、黄被草、
狗尾草、结缕草、羊胡子草、蒿类等为主。平原地区为人工栽植树种,主要有杨、
柳、榆、梧桐、刺槐、枰柳、楸树、松、柏等,经济林有桑、枣、香椿、桃、苹
果、 杏、山楂、板栗、柿树等。2000年全县林木覆盖率为29.6%,区域性差别较
大。以地形部位划分,山丘中下部覆盖率较高,上部林木较少,多为杂草。不少
山头岩石裸露,杂草稀疏,覆盖率很低。

第五节 自然灾害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为的努力控制,县内部分自然灾害已大为减轻。直
接造成县内经济损失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水、雹、风
和虫灾。

一、旱灾
旧志称临朐“十春有九旱,伏旱占一半,晚秋常缺雨,旱灾年年见”,旱灾
实乃县内第一大灾。自1988年以来,县内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
阶段。1988~1992年为降水偏少时段,其间,除1990年出现历史第二高值1007.9
毫米外,其余4年均低于历史平均值;1993~1995年连续3年较为正常,年降水量
均略高于历史平均值,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降水
量均低于历史平均值, 1996年和1999年,甚至比历史平均值少200毫米;1996~
2000年,连续5年汛期(6~8月) 降水偏少,汛期无汛,1997年、1999年、2000年
三个年份主汛期(7月) 降水低于50毫米,出现春旱连夏旱,夏旱接秋旱的严峻局
面。由于连续几年降水偏少,主汛期少雨,导致河道干涸,水库、塘坝无蓄水,
致使2000年弥河上游出现断流。1988~2000年间,老龙湾两次出现断流,实属历
史罕见。

二、水灾
90年代暴雨多次出现, 1995年即出现3次。1997年出现1次,1998年亦出现3
次。最严重者为1997年8月19日的1次,因受当年第11号台风影响,县内突降大暴
雨,降水量平均201.6毫米,最大降雨点达396毫米。南部蒋峪、大关、沂山、九
山等乡镇均受不同程度灾害。山洪暴发,地毁树折,大关境内羊临路的两座大桥,
亦被冲毁,致使交通中断数日。

三、雹灾
由于实行人工防雹,县内雹灾已明显减轻。如旧志所载“大如马首”、“大
如碗盏”者从未出现,“瓦片打碎、屋草退光、露天水缸多被砸破,鸟兔打死无
数” 等现象也已不见。1988年6月1日、2日连续两天全县22处乡镇受灾,面积60
万亩,降雹时间持续20~40分钟,大者如鸡蛋。1990年5月5日县境内南部九山、
吕匣、 石家河等乡镇发生雹灾,降雹时间持续3~12分钟,大的如鸡蛋,地面堆
积厚度2~8厘米。 1996年6月13日,正值麦收,一场大风冰雹将袭击临朐县境,
由于预报准确,县内6个炮点发射碘化银炮弹400余发,雹云发展得到有效扼制,
使防护区内风雹灾害得以避免和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