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61&run=13

[纺织业]坊子约在二千年前就有纺织物出现。唐、宋时期,以家庭为主的
手工纺织业已相当发展,明代达到高潮,素有“男耕女织”之说。区境眉村、穆
村是潍坊地区纺织业的发祥地。多少年来,在农村用手摇车纺线,用脚踏木机织
布,产品俗称“小布”或“丈五弦子”,所需原料为当地产棉花。土纺土织,故
又称“土布”。多用于农家服饰,以解决自身穿衣问题,余者到集市上出售。在
漫长的岁月里,男耕女织一直是坊子农村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这种生产形态一
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海禁开放,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向我国倾销棉纱、棉
布。 1884年,山东沿海各地遭受外国垄断资本入侵,从烟台运进棉纱39881担,
1885年增加到56725担, 后从青岛运进舶来品。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坊子
辟为小商埠,成为商业枢纽、鲁东重镇。外国人在坊子设公司、办洋行、开商店,
大量倾销洋货,后英、美、日等国又在我国开工厂;同一时期,清政府和民族资
产阶级也在上海、无锡、宁波、苏州、杭州等地开设机器纺织工厂,机制纱、机
制布充斥广大城乡市场。“洋纱”上市,“洋布”倾销,冲击了传统的“土纺”、
“土织”,“土布”被“洋布”所代替。传统手工纺织业遭受厄运,大批织户破
产、倒闭。
机制绵纱比手纺纱质量好,价格低,少数织户开始使用“洋纱”织土布。据
资料载:“自洋布输入,逐渐淘汰(指土布),不复用女工所纺之棉花线。”“土
布”面窄质次,难以与“洋布”媲美。当时织布业面临着两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是布幅窄,二是产品质量低,无竞争能力,影响了销路,各布业均面临着危机,
逼迫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探求新的生产方法,寻找新的出路,一场纺织革命正在蕴
酿之中。
这场布业生产改革的洪流发端于寒亭,大兴于区境眉村。1907年,潍县寒亭
张端芝从日本输入足踏织布机6台, 试织宽幅土布,虽获成功,但未能普及。其
后,土布生产每况愈下,织布机的改造迫在眉捷。《潍县志稿》载:“民国初年,
有东乡人自天津购机数架回乡,推广传习技术,改良产品,获利颇丰。不数年间,
潍河沿岸各庄,如穆村、邓村、石埠子、驸马营、桑园、眉村等地,无不以织布
为业。”这里说的“东乡人”,即今潍坊市坊子区眉村乡邓村胡曰汉、胡玉瑶二
人。
《潍县志稿》卷二十九“人物”载:“胡曰汉,字云轩,前邓村人。少颖悟
及长,嗜机械学,尔时无机器工厂也,曰汉乃径往哈尔滨俄国机器厂学习,十余
年充该厂机师。回籍后,遂至天津日商三井洋行购有织布铁机四具,又联络乡人
王举才、董凤喈等陆续购买,开通风气,数年之间,潍东一带有铁机二万余架,
近年附近昌邑、安丘各村亦仿效焉。啷啷之声,达乎四境。民国六年春,举才等
又协同眉村街长,在眉村发起布市、线市,每集售布四万三四千匹,销售线七百
五六十件,沾溉里党,为德无量。”“胡玉瑶,字琼齐,邑东前邓村人,世业耕
织,以外货充原旧式布获利甚微,乃命长子巨镐赴营口肄习并购机器,以乡人倡。
今出品凡遍各行省,机户不下数万家,皆玉瑶倡力也。”
自1912年眉村乡邓村“二胡”首用铁木织布机后,以“洋纱”织宽幅布,畅
销市场,因而获利颇丰。乡民受其影响,纷纷仿效。“二胡”并不保守技艺,奋
力推广。铁木织布机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布的幅宽问题,并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大
为提高。使用的棉纱有16支、20支、32支、40支、42支,以20支、42支为最多,
16支粗纱较少。此时已能织粗白布、白细布、斜纹布、蚊帐布、线呢、哔叽等各
种条布和白细布。铁木织布机操作简单,一人用足踏动,即可工作自如。其生产
效率每日(10小时) 织布100尺,布幅宽为2尺6寸。此机因解决了历年来无法解决
的布幅宽度问题,所以有人称此机为“宽幅织布机”。宽幅织布机与原木机相比,
因产品幅宽,品种多,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倍受织户欢迎。邓村王世勋用
“宽幅织布机”织布获利后,便组织银号大量购机,下村放机。许多人纷纷学习
这种办法,买机、放机于无力购机者和无处购机者。1918年,邓村、眉村一带的
布机已发展到千余台。这里兴起了民间纺织业,并迅速发展成为潍县民间纺织业
的中心,为潍县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影响至今犹存。
1920年潍县滕虎臣首创“华丰机器厂”,开始试制弹花机、榨油机。他看到
布业革命迅猛发展,布机需求量越来越大,便从天津购进一台“石丸式”宽幅足
踏织布机,仿造成功,销路极广。随后潍县洪丰、天丰等铁工厂亦竞相仿造,不
几年制造“宽幅织布机”的工厂发展到11家。以“华丰”最早、规模最大。据资
料统计,至1930年10年间,各铁工厂制造布机80000余架,以每架70-80银元的价
格大部销于潍东一带。织布业已由原来的一乡遍及全潍县,而且影响到邻近县区
各村。1930年前后,潍县纺织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南至昌邑的丈岭、山,北至寒
亭区的固堤、泊子,潍县的五、六、七、八、九区及昌邑、昌乐、安丘、寿光的
边缘村落,“户户纺车转,村村机杼声”。织户集中,大有弃农就织之势。这就
是历史上号称“十万大机”的潍县“千室夜鸣机,百里无断声”的景况。据1934
年资料记载,十万大机中今坊子区境约占600 00台以上,其余部分属寒亭、安丘、
昌邑等县邻近村庄。
以眉村、穆村为中心的原潍县纺织业,年产棉布千万匹,价值几千万元。这
些布匹远销河南、甘肃、陕西、内蒙、山西、安徽、江西、四川、云南等17个省
市, 据1 932年调查,由铁路方面发运棉布7200吨,邮局方面发运棉布13万件,
销于本省各地的棉布尚未统计在内,其影响轰动全国。许多城市商业资本也积极
参入,有的放机收布,有的经营棉纱,有的发放贷款。眉村一带的机织户在较短
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资金,于是部分纺织大户联合起来向县城发展,进城办织布
厂和手工业作坊,织布业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如1923年潍县鸠鲁轧布厂成立,
1924年聚祥永织布厂开业, 193 0年德信亨、惠祥、华胜三家织布厂开业,1935
年福茂染织厂开业。由此,农村的织布作坊发展成为城市的民族资本工业。随着
织布业的发展,布机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小铸铁厂从铸锅逐渐转为铸造织
布机零件。应运而生的还有轧布业和漂染工业等,特别是漂染工业,很快发展成
为华北地区的一大中心。
在坊子纺织业发展史上,除许多客观条件和“二胡”首创革新外,还有一个
影响较深的重大事件,即眉村《惠及工商碑》的建立。眉村历史上原有大集,自
“二胡”推广铁木织布机获成功后,为发展联络乡人,王举才于1917年春协同眉
村街长在眉村发起布市、线市。《潍县志稿》称该市“每集售布四万三四千匹,
销售线七百五六十件。这时布业中心由邓村转到了眉村。布市达到了空前程度,
每集交易额一般在二十万银元。”织布业的兴盛,贸易额的增大,引发了当地一
些地痞豪强的发财邪念。这些人全然不顾“宽幅”织布业尚处在萌芽状态,毫无
民族大义,更不顾广大机织户的艰辛,以孙鉴堂、萧兰生等人为首勾结税局官僚,
以承包潍县税务为名给机户强行按税,引起群众抗争。营里社长梁正中为维护地
方利益,率眉村王期升、王家庄子王都等人联名上诉抗税。因事关地方民族工业
之前途,深得潍县两任县长同情和支持。后经潍县县长转山东省呈请国务会议批
准:“凡本国棉织土布及各色布自七年(1918年)起,……将国家、地方两税一律
免除。”该官司历时15天,机织户大胜。税一免,进一步解放了地方生产力,民
间织布业迅猛发展。抗税斗争胜利后,机织户们扬眉吐气,为感谢地方长官之恩
惠,及将国务会议的免税公文昭示天下,织户们纷纷酝酿树碑纪念。1921年3月,
《惠及工商碑》在眉村大集最热闹的关帝庙前竖起。
《惠及工商碑》造型严谨,讲究实用。碑座刻有尺寸,便于市场贸易。正文
刻国务会议的公函, 明示不缴税系国家法律条文所定, 保护民族工商业,抵制
“洋货”的意义俱在其上;并将雇佣工制度及有关事项刻在上面,抗税斗争的经
过阐明于后,碑文由当地文化名人孙正梓、王乐浩分别撰刻。正面“惠及工商”
四个大字,左上款题“潍县县长陈、袁公大德政”,右下款落“民国拾年叁月谷
旦”。竖碑完工后,机户们凑钱在南眉村关帝庙前唱戏六天,人山人海,热闹非
凡。 此后机织户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利润高达30%以上。一时布客云集,以眉
村为中枢纽带的潍县纺织业名噪全国。
为适应纺织业的需求,天津机器商店吉祥顺等亦到眉村供应机件。受其影响,
眉村先后开设纺织配件商店达20余家。潍城银号和外地客商逢集也来放机放款,
调剂余缺,并在眉村“官大路”东设银子市场,银元和票币相互兑换,进一步方
便了客商、机户,促进了工商贸易的迅猛发展。青岛各大纱厂由胶济铁路南流站
至眉村,每集一列车纱,约48节车厢,每节装72件。随后以广丰、王其利、吉元
华、 王西庆为首的9家铁工厂成立,专营布机安装与维修,很快在眉村形成了纺
纱、织布、机件、安装、维修、运销一条龙。随着布业的发展,交往的频繁,服
务行业也兴盛起来, 逢集除临时“拉炉匠” 外,眉村有门市饭店、客栈72家。
1935年眉村辛风滨设立潍(县城)眉(村)汽车客运站,每集两班。其后潍县至眉村
公路正式列入《潍县志稿》。据王海瑞老人回忆,当时眉村大集卖布的扁担三万
余挑,每担挑十匹白布;另有专营“洋纱”、“洋油”的店铺。集日,眉村西门
外拉脚运输马车四五十辆,专门从事装卸的“小杠队”几十人。经营布匹的商店
如德信亨、同协成、同庆昌、同聚福、德天福、恒法祥、瑞丰亨、同胜祥等几十
家。各店号有专门验布人,俗称“打桌面子的”,机户每交一匹布,可得纯利银
元一块。当时眉村已发展成镇,并命名了兴隆街、升平街、安乐街等。据不完全
统计,每集临街户住客收入平均达四五块银元。眉村人开始由“间农就织”,转
为“弃织经商”。家家户户存满了纱、布,眉村镇成了响彻千里的纺织名镇。每
逢集日,天才朦朦亮人群就开始拥挤,晚上掌灯后依然人声嘈杂。洋布萧条,国
布昌盛。
1937年“七七” 事变后,翌年1月日军侵占潍县城,次年春占领眉村,并在
眉村街设下据点。八年的日伪统治,眉村交通断绝,布商绝迹,棉布货源堵塞,
产品滞销。日伪在潍县城内加强控制,日经济机构“满铁株式会社”采取棉纱配
给的办法,逼迫潍县城织布厂和织布作坊停机歇业。在乡村,日伪东抢西杀,潍
县“十万大机”毁于战火,有记载者达半数以上。剩余部分大都变卖徐州、烟台
等地,留散于当地农村的布机不足5000台。眉村布业一落千丈,陷于停顿状态。
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尚有民间纺织业进行生产自救。1945年
日本投降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反共、内战政策,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交通断绝,民不聊生,苛捐杂税,市场萧条,民间纺织业又是雪上加霜,只能维
持自纺自织自用的残喘局面。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积极领导恢复和发展纺
织业。1951年10月,潍北县合作社联社生产科组织东庄乡东坡村个体织布户,组
成潍北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东坡织布生产合作社,附近纺织个体户纷纷
带机参加。1953年春,穆村织布生产合作社成立,为潍坊花纱布公司加工白布、
条布和蚊帐布等。部分未能参加织布合作社的个体织布户,自动组成织布组,逐
渐联成大组。这些织布组,开始以自产自销为主,不久即转为给潍坊花纱公司加
工人民布和卡叽布。1958年,各织布生产合作社和织布组合并,成立潍坊市第九
棉纺厂。1959年后,由于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营、集体企业衰退,公社工
业大批解体下马,纺织业所剩无几,濒于夭折。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
发展,纺织工业又开始抬头。1966年,昌潍地区纺织品采购供应站组织社会加工,
区境眉村、穆村、清池等公社相继成立纺织组,组织社员加工棉布。据不完全统
计, 区境参加棉布加工的大队共有织机700余台。多数仍为脚踏铁制织布机,少
数改装成电动织布机;产品以白布、蚊帐布为主。“文化大革命”中,织布业再
次受到冲击,民间织布业还一度当成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70年代初,全国北方
地区农业会议以后,公社工业才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国家在技术、资金等多
方面给予扶持,区境各公社和部分条件好的大队先后办起了农机修造、砖瓦烧制、
纺织等企业。1976年,眉村纺织厂、清池织布厂等乡镇企业陆续上马,并组织生
产队和生产大队零星加工,坊子纺织业又开始复苏。
1984年,区委、区政府重视乡镇纺织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技术、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乡镇纺织业出现了稳步
发展的良好局面。 是年底, 全区乡镇纺织企业发展到36处, 从业人员976人。
1987年, 坊子镇潍坊第五棉纺厂上马,年产纱锭10000支。1988年,眉村乡纺织
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投资70万元,新建5000纱锭纺纱车间。1989年全区较为
现代化的织布机发展到2 86台, 合纱机8台,年生产棉布157000万米,帆布7100
万米,包皮布76000万米,蓬布1400块,棉纱1053吨,完成工业产值2000多万元,
实现利税183万元。
潍坊第五棉纺厂:坊子镇办区属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西二马路西段南侧。
始建于1987年4月, 占地面积1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6682平方米。职工248人,
固定资产413.7万元。1989年完成工业产值247万元,实现利税22万元。主要产品
有棉纺32、+10、-10、21支纱和纤纶、腈纶等。
潍坊市坊子区织布厂:镇属集体企业。位于清池镇东首,潍(坊)石(岛)公路
北侧。 1976年7月始建,原名潍县治浑街公社棉织厂,1980年更名潍县清池公社
织布厂,1984年改名潍坊市坊子区织布厂。该厂有职工250人,占地面积14000平
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固定资产140万元。主要设备有整经机2台,浆纱机
1台, 1515布机24台,1511布机110台,合纱机2台。主要产品有灯芯绒、涤棉白
布、元贡呢、哔叽等,年产能力450万米。1989年完成产值582.8万元,实现利税
54.27万元,并获市级先进企业、市级样板企业和山东省纺织系统先进企业称号。
潍坊市坊子区纺织厂:乡属集体企业。位于眉村乡南眉村西侧。原为1976年
由青岛下放知识青年单位扶建的玛钢厂。1982年改建为眉村乡棉织厂,1985年更
名坊子区纺织厂。 职工2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人。有织布机40台,固定资
产原值230万元; 1987年增设5000纱锭棉纺工程。主要产品有21支棉纱、棉布和
棉帆布。 1989年完成工业产值1011万元,实现利税101.3万元;同年,被晋升为
市级先进企业、山东省纺织系统先进企业。

[印染业]坊子的民间印染业历史较早。旧社会,人们传统的服饰多以单纯
的青、蓝、灰色为主,染料均从植物中提取,如蓝靛染蓝色,石榴枝子染绿色,
槐米染黄色,橡子果染黑色,豆桔灰染灰色,高粱萼子染紫色等。明朝蜡染兴起,
境域部分农民从昌邑学习用石灰、豆面代替蜡,以镂刻花板漏于布上,染成印花
蓝布。
清末,随着纺织业的兴盛,境内小染房应运而生,尤以眉村、邓村、穆村一
带为多,几乎村村有染房,大村有数家。农村染房规模小,没有漂染的专用机械
设备,一般采用传统的缸、桶、锅、盆等生产工具。所染布以当地产的土绸和白
棉布为多,颜料多用潍坊裕鲁颜料厂或英、德进口颜料,部分取自天然蓝靛。染
色为红、蓝、绿、黑、灰等几色。抗日战争时期,境内织布业萧条,漂染业也随
之衰败。农村所剩几家土染房,走乡串户,以“搡染”为主,多为农民漂染旧衣
服。
新中国建立以后,潍城成立染织厂,农村仍有土染坊,为数不多,生意萧条。
6 0年代初期, 由于经济困难,布匹按人头供应,数量较少,农村土纺土织一度
抬头,土染业也兴旺起来。各生产大队、公社皆办染织业,以漂染再生布为主,
搡染为辅。7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渐提高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土染业逐
渐衰退,80年代已绝迹。

[服装、针织业]新中国建立以前,区境没有专门的服装生产业,只有少数
个体成衣店和裁缝铺。大多数群众买衣料,自己用手工缝制。新中国成立后,随
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服的布料、手工、款式要求越来越高。60年代,
各公社皆成立了缝纫组,从农村招收工人,集体购买缝纫机,为社员加工服饰。
规模较小,每个缝纫组一般为5-7人,工人来自本社各生产大队,实行记件工分,
回队参加分配。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乡村缝纫机购买量增大。
有的还到外地学习缝纫技术,利用农闲和业余时间为乡邻加工服装。70年代以后,
几乎每村都有一家加工铺, 大村有二三家。他们加工一件服装收取0.5-1元的加
工费,价钱便宜,方便群众,可随到随做,公社缝纫组受到极大冲击,1978年以
后基本解体,个体缝纫组织迅速扩大。许多人不仅在本村设店,而且赶集摆摊,
进城镇设点。由起初加工中山装、国防服、学生服,发展到加工西服、礼服、衣
裙、童装等。据1989年统计,全区个体服装加工业者发展到近千人,拥有缝纫设
备598套。
1956年,坊子镇十几家私人成衣铺联营成立坊子服装生产合作社,共有职工
40余人。没有厂房,他们仍以原址分散生产,以脚踏缝纫机为主要设备,制作劳
保服装和加工零活,年产值达12万元。后划归潍坊市手工业局管理,改称潍坊服
装五厂。同时,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更新,职工发展到近百人,产值达几十万元。
1978年更名潍坊服装四厂,发展成为区境第一个较大的集体服装企业。
区境针织业起步较晚。1976年,眉村公社办起第一个针织厂,以织袜、织手
套为主, 当年生产手套11万副,袜子7万双,实现产值10余万元。1984年,该厂
固定资产发展到21万元,主要设备有手套机6台,织袜机4台。全年生产袜子14万
双,手套66万副,完成工业产值61万元。80年代,针织业发展较快,坊子镇石拉
子针织厂、后宁家沟织袜厂、石拉子毛巾厂、沟西乡合纱厂、穆村镇织毡厂等相
继建立。1988年,坊子区与潍坊针织厂合资兴建潍坊针织分厂,坊子区针织业的
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潍坊服装四厂:区属集体企业,位于坊子镇六马路中段南侧。1954年组建,
原址在三马路东段,始称服装生产组。1956年,定名坊子第一缝纫社。1966年,
改名潍坊市服装五厂。1978年元月,并入潍坊市服装工业公司,更名潍坊服装四
厂。 1984年划归坊子区。占地面积13200平方,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其中生产
厂房4400平方米,职工宿舍1400平方米。职工214人,其中工人188人,管理人员
26人, 专业技术人员2 4人。1989年,固定资产原值119万元,年产值441万元,
实现利税35.2万元。主要产品有各种高、中、低档内销服装和外贸出口服装。加
工生产的棉布服装远销美国、西德、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