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93&run=13


    境内居民自古以来以农桑为本,有精耕细作,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有农谚
说:“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在家刨土块。”旧时男耕女织,男人种田,妇女理
家。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劳动力,广大妇女逐步从家务中解
放出来,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半边天”走上了务工、务农、从商之
路。
    建国前,农民大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种,夏天管,秋天收,冬天
贮。春节过后,掘粪,收拾农具,做春耕准备。开冻先耙地,后耕翻、拉粪、捣
粪,春季生产从此开始,直到播种完毕。夏季主要是中耕除草,防旱排涝,拿虫
子,搞好田间管理,立秋后挂锄歇息。收割时节为麦收最忙,秋收时间最长,农
谚说:“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还说:“忙不忙,先打场。”收
割季节,人们抢收抢种,一般是早出晚归,一天两时在坡里吃饭。入冬后,是一
年的农闲季节。境内人们在地里干活有“早一,上下二”的习惯,即一天干五绊
活,早上一绊,上午、下午各两绊,中间休息一次。人们干活从不懒作,干活的
休息时间一般为“一袋烟”功夫(约15分钟左右),休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易
被别人讥为懒;歇少了又有人说“细作”。麦收一般用镰刀割,少数用手拔。运
庄稼用木轮车推、扁担挑或驴驼。下地干活时,多有地头一袋烟的习惯。
    建国后农业合作化时期,仍是地头一袋烟,一天干活五大绊。人民公社化后,
由生产队长和作业小组长掌握休息时间,活松时多歇,活紧时少歇。80年代,农
业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干活除掉了地头一袋烟的老习惯,农活抓得较紧,
农忙时节大都是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晌。农闲季节兴修水利,搞多种经营。
    旧社会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好,群众说是“神长”,打粮食
多了叫“神收”;遇到天旱不雨,群众就进行“祈雨”,久雨不停,就进行“谢
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水利建设和整地改土,自
然面貌大大改变,加之推行科学种田,“祈雨”、“谢雨”之习已除。80年代改
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力多数务工经商,搞多种经营生产,走亦工亦农亦商的
路子,农、工、商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