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地方武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21&run=13

[民间武装]清朝末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政府腐败无能,无
条件地接受种种不平等条约,社会极不稳定,人民纷纷起来进行反帝反清斗争。
坊境先后出现了义和团、联庄会、红枪会、大刀会、钢枪队等各种民间武装组织。
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发轫于1895年鲁西南大刀会反洋教斗争,其后广为流传。
在大刀会的影响下,义和拳由一般民间反清秘密结社转变为公开的反帝组织,未
加入大刀会、义和拳的群众也相继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三者均属义和团运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刀会、义和拳传入坊子的前夕,坊子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活动就已经高涨
起来。1898年,德国为掠夺内地资源侵入坊境,《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更加肆
无忌惮,鉴于坊子系山东“煤之产地中最有名者”,德人“尤力经营之”。9月,
德国帝国主义在设备极为简陋的情况下,强迫华工下坑挖煤,兴工之际井架倒塌,
重伤4人,轻伤3人。消息传开,各界民众极为愤怒,群众及部分绅士挺身而出开
展抗德斗争,一度被迫停工。后因官府媚外,严令“绅民人等不得阻挠,如敢违
犯,从严究办”,群众性抗德斗争被压制下去。
大刀会又称“金钟罩”,清光绪年间在鲁西南传播。1898年秋传入坊子,在
“刀枪不入”、“保身保家”的宣传下,群众争相传习。义和拳原是民间反帝秘
密结社,长期以来一直在山东、河北等地从事反清斗争,因而被清政府诬为邪教
而严加禁止。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义和拳由秘密结社转变为具有
广泛性的反帝组织,继大刀会之后传入坊子,很快与大刀会组织汇合。在大刀会、
义和拳的带领下, 坊子的反帝斗争不断掀起新高潮。1898年11月,德兵2人带翻
译2人由青岛赴坊子勘路, 强烈反对的群众“将德兵驱辱”。是年底至翌年初,
坊子人民掀起了“坚决阻止德人修造铁路”的热潮,潍县知县李务滋勾结清军逮
捕群众领袖,但群众仍坚持不懈地斗争。不久,德一工程师下乡探路遭群众围攻,
差点丧命。 由于群众的普遍反对,德人勘路工作进展迟缓,1899年10月至翌年3
月5个多月中仅置标30华里。4月中旬,在坊境勘路的德人被群众驱赶,逃往潍城,
工程一度停顿。5月,反帝斗争更为广泛,境内遍布传单“灭洋灭教、众口一词”。
6月27日, 在坊子义和团带领群众反德斗争的压力下,德工程师白伦克等人仓惶
逃回青岛。 7月1日晚,义和团包围德坊子矿务局,放火烧毁草房7间,迫使德国
工程师葛勒梅和美国传教士才清廉、狄考文等逃避到青岛。其后,义和团联络各
村群众拔除路标,捣毁德修路窝棚和矿务局机械。但是,由于清政府勾结帝国主
义和各地教会武装联合向义和团反扑,至1900年11月,义和团运动基本被镇压下
去。
联庄会: 1916年5月,东北军遍布城乡,治安无人管理,社会混乱,盗匪四
起。乡人为防匪盗,自愿组织联庄会。1923年联庄会依省令称“守望团”,各区
设保卫公所,至1926年省通令称“保卫团”。潍县时划11区,成立11个保卫团,
坊境有二区保卫团,总部设治浑街,团总杨子平;六区保卫团,总部设石埠,团
总王洪烈、焦其汉;十区保卫团,总部设下密眉村,团总吉鹤亭、李云来;十一
区保卫团,总部设穆村,团总孙曰聪。保卫公所、联庄会施行下列通则:(一)凡
各区每社组一总会,一庄或数庄组为分会。总会、分会长即以该社、庄长充之。
(二)联庄会丁各该属居民抽调,抽丁原则列下:(甲)每十户共出一丁,分甲乙丙
三班轮流值日,非有股匪不得全调。(乙)每田赋十两共出一丁,分两班值日。除
秋、冬紧要防期外,则按二十两抽一丁,按,联庄会每以出丁之法,不立难于持
久。若变通曰制践更过之意,定为通则两项,各区随宜取用其一。(三)会丁编练,
每十名为牌,四牌为队,各有长,内挑壮健者充之,统属会长指挥。(四)会丁服
装,通用蓝色,短褂裤色一律,臂带白布符号,注明某庄会,以视区别。(五)清
查户口。(甲)凡属他方居留之人,若无正当职业和良善作保,不得收留。(乙)凡
集镇旅店过客,非有正常事由,不得过三日之居留。(丙)凡居民无正当职业与行
迹可疑者,专册记载,存团会注意,并宜纠命伊之亲族或其他。(六)资送出外营
生,查验枪械。(甲)凡民众私有枪支,须编号注册,暂送团会存记。如有新购,
亦须庄、甲长等具报,转呈县署批准。(乙)凡属确实财产职业存有枪支,由各区
公款支给适当价值,收归公用。(七)报警,每庄设警钟或梆锣,遇本庄或邻近有
警,暗定前后左右出法,以资呼援。如有闻警不应,由保董会议罚。(八)抚恤,
凡为公击盗受伤,公给医药费二十元,伤废者五十元至百元,死亡者三百元(按,
常备丁二百元)。
1928年,地方治安混乱,潍县人民武装四起,“流饭桥、高里、固堤、寒亭
四区,团枪不保,穆村团总伤命。是年8月,保卫公所即行结束”。1936年10月,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通令再度成立联庄会。 1932年7月,国民党潍县县长厉文礼拟
定临时办法八项, 整顿联庄会, 对共产党和游击队的活动大加防范。其办法:
(一)凡各庄住户有地二十亩者需购钢枪一支,二十亩以上者以此类推,如有玩诞
不尊者,准由区、乡、镇长报告定行严惩。(二)各村男丁凡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
以下者均需充任会丁,如有抗拒不听调者,重惩。(三)凡满五十户之村庄出丁十
名,百户者二十名,以上依此类推。分为三班或二班白昼巡查要道,夜晚则巡查
本村四周 (务与邻村取联络) ,在巡查时如发现形迹可疑者应检查明确后放行。
(四)遇有大股土匪不能抵御时,须通知临近各村并报告区、乡镇长,转报本府或
报告就近驻扎军事长官请其协助捕拿。(五)各庄有外来游民,查无生业、形迹可
疑者,由本庄会丁递送出境。如有不服者准予送县讯究。(六)防匪要宜先清窝户,
本庄如无窝匪之人,则匪无容身之地。同属邻右耳目,接近匪窝所在,无不知悉。
各区、乡镇长及闾、邻长应就近调查确实,指名控告或密报本府派警缉拿。(七)
凡每村有一户窝匪者罪及邻长,有二户窝匪者罪及闾长,三户以上窝匪者罪及乡、
镇长,该庄各户亦均以通匪论。若预先报告或缉获送案免究其罪,并酌予奖赏。
(八)土匪如有愿缴枪悔过者无论首从,均以省令规定发给忏善凭证使其自新。
红枪会:1928年,坊子区涌泉乡王家屯王显臣、王士厚组织红枪会,张家屯
张如九组织红枪会并任会长,后发展迅速,遍及区境30余村,会员500余人。6月,
成立红枪会局子。10月,红枪会攻打寒亭镇,战败,死亡30余人。
1929年春,红枪会局首在潍县城被抓,会员大部逃跑,红枪会自行解体。
民团:1932年,潍县各乡组织民团,各村先派一人到潍城北宫培训,回村后
负责训练村民。乡设民团大队,村设小队和班,20岁左右的青年参加,农闲多训,
农忙停训。区境约有民团2000余人,配有本地造大枪。1946年后解体。
土匪、地主武装:1938年,日军侵入区境,社会混乱,以抢劫、“架票”为
职业特征的各色土匪滋生。土匪有大股、中股、小股之分。大股几十人,中股十
几人,小股三五人,他们带有帮会色彩,一方面讲义气,一方面又互相合并厮杀。
潍县城沦陷后,土匪活动更加猖獗,地主和地痞流氓也纷纷拉起队伍乘机捣乱。
穆村镇杜增勤在王家辛庄办起兵工厂,自称连长;眉村乡后邓村梁建刚、梁建正
网罗300余人, 经常到驸马营一带抢劫搜刮民财。他们昼伏夜袭,心狠手毒,行
迹诡秘,枪不离身,动辄杀人。土匪行恶时有一套小不统一大统一的“黑话”,
又称“窃语”。据查,坊子周围有土匪十余股,大部分出没在灵山北麓,潍河、
汶河一带。多数为小股,其中有两股较大,每股二三十人,一色短枪,有时还统
一着装。李家庄“韩二虎”拉起人马,打着抗日旗号,自称游击队,四处抢掠,
群众叫他们“吃饼队”、“土匪队”。土匪之间为争夺权力时常互相残杀,韩二
虎在南眉村以请客为由,席间将梁建刚打死,梁建正率残部逃往安丘,投靠安丘
县长胡佃营。
1946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在重点进攻中采取“由南向
北,由西向东,步步压缩”的方针,妄图侵占胶东解放区。为配合国民党的重点
进攻,当地流亡地主恶霸等组成“乡保队”、“还乡团”卷土重来,对广大革命
干部和群众实行灭绝人性的酷刑和屠杀。主要刑罚有坐板凳、灌凉水、火香促、
钳子捏、割乳房、烧睾丸、割舌头、零割肉、活埋、刀劈、斧砍、绳绞、锨铲、
铡刀铡、 扒心、枪杀等30余种。1946年2月,泊庄恶霸地主王怀明带领还乡团还
乡, 将其村王有全和怀孕8个月的妻子、15岁的儿子、5岁女儿一家4口枪杀于村
东井内。 同年8月,穆村镇阿陀村恶霸地主张其全、伪保长张其礼带领匪徒张占
亭、张占富、张占成等还乡,将其村民兵队长张善之割去双耳,连同妻 (妇救会
主任)、儿子、女儿全部活埋。仅据穆村区统计,是年还乡团杀害革命干部118人,
涌泉乡上房村一次就被还乡团杀害18人。
[国民党地方军事性组织] 坊子军民合作分站: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在
坊子组建军民合作分站, 设站长、副站长各1人,辖征顾组、供应组、情报组、
总务组。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筹集军饷。10月,在各乡镇设民众情报分组,组长
由乡镇长兼任;保设小组,组长由保长兼任,每组有情报员10人。
坊子区指导室:1947年春,乡并保后,国民党政府在区、乡镇设立指导室,
指导室设主任1人, 军事指导员2人,辅导员2人,户籍干事、民政干事、警卫干
事、 经济干事、教育干事各1人。坊子区指导室设在商会街,建立自卫大队,大
队长由区长兼任,另设副大队长2人,秘书1人,特务长1人,传令班长1人,情报
组长1人; 辖3个分队,每分队3个班,每班10人。其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镇压
百姓,征兵抓丁,征粮催捐,收集情报。
坊子军民联合清乡委员会:1947年6月成立,设主任、副主任1人,辖宣传、
户籍、秘书组,统领坊子自卫队,队员37人。
军统坊子特务小组:1948年原国民党缓靖二区讯查特别组改称国民党军统坊
子特务组, 设组长、电务组长各1人,领总务组、情报组、电务组、文书组、别
动组,共有特务人员24人。辖安丘、高密、昌乐、潍县4县国民党军统特务分组。
[人民武装]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改
变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民团结
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共潍县、寿光、昌
邑县党组织为免除当头的民族灾难,为使广大民众不做亡国的奴隶,为乡里百姓
免遭蹂躏,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全面的抗日活动。在实行“全民总动员”的
基础上,中共鲁东工委于1937年12月29日、1938年元月27日,先后发动寿光牛头
镇起义和潍县蔡家栏子起义,相继建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第
八支队。
1937年底,大革命时期入党、后因被捕失掉关系的何凤池由青岛潜入安丘。
193 8年1月30日(农历年除夕),他秘密回到家乡车留庄乡东曹庄,与地下党员何
凤鸣、李明光、田化宽等共同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积极筹集枪支弹药。不
久,又联合安丘县赵大志、张世祥等动员东、西曹庄及石埠一带青年农民百余人,
于3月2日在东曹庄聚众起义,成立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何凤
池任大队长,冯国祥任副大队长,何凤鸣管组织,田化宽负责宣传,张世祥管军
械,孙文斌管总务,赵子常管修械,刘焕斗任文书。
七支队二大队成立后,由于高举抗日的旗帜,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部队发
展很快。 3月底已发展到800余人,下辖5个中队,1个土炮队,1个特务队。一中
队长高文然,二中队长宋鸿祥,三中队长孙文阁,四中队长侯梦久,五中队长徐
子安、 郭家洛,特务队长程锡荣。4月,二大队先后奔袭寒亭区朱里镇,消灭汉
奸百余人,缴获长、短枪50支。夜袭眉村乡驸马营,消灭反动地主武装60余人,
缴获长、短枪40余支,战马三匹,自行车30余辆。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二大
队注重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旬,争取了国民党地方势力韩化南、韩寿臣共同对
胶济铁路大破袭,扒毁坊子至南流段,使胶济铁路瘫痪十余天,沉重地打击了日
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进程。继大破袭之后,又攻打眉村梁家岗土匪
和上房汉奸武装据点, 缴获枪支弹药一批,进一步壮大了部队力量。4月底,七
支队二大队已发展到1300余人。 5月,二大队长途跋涉,闯过道道难关向东北进
发,在黄县与七、八支队汇合,编入八支队。八支队由马保三任司令部指挥,韩
明桂任副指挥,王一元任政治部主任,王义亭任卫生部长。辖一、三、五区队,
一个特务大队和一个机炮大队。七支队二大队何凤池任第三区队队长,何凤鸣负
责兵工厂工作。从此,七支队二大队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
支队行列里转战南北。
潍县县大队:1939年,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宋熙来牺牲,原潍县县委谭毓泰、
牟汉华、 牟光仪等研究决定成立抗日武装。5月,从潍县,北部收集到厉文礼部
下的部分枪支,发动50余人,在寒亭区华疃村成立潍县县大队,谭毓泰任大队长。
28日,部队拉到清池镇韩家侯孟村,被国民党厉文礼的便衣队徐荆玉部包围打散。
1940年10月,中共潍县县委从车留庄乡曹庄一带动员80余人。拉到昌邑编为
昌北县大队三连。1941年1月,三连返回潍县,再次成立潍县县大队,辖一个连,
一个特务队。大队长田夫先,邢明、姜克林先后任政委。
潍南敌后武工队:1942年,由于日、伪联合扫荡,加上叛徒的出卖,境内革
命力量遭到巨大打击。中共地方党组织被破坏,交通联络中断,党员干部大批被
杀。在残酷斗争的环境里,要坚持开展敌后斗争,需要一支精干的武工队。1943
年3月, 渤海三分区司令员赵寄舟、政委岳拙元在寒亭区鲍庄子召集地下党员谭
毓昌、王子华、牟光田、王金升、刘保成研究成立了由20余人组成的武工队,谭
毓昌任队长,王子华任指导员。主要任务是在城市周围和铁路沿线侦探敌情,袭
扰敌人, 筹集枪支,扩大武装。武工队分4个组赴国民党统治区开展敌后斗争,
一组由高松溪、单连岱负责,活动在车留庄乡曹庄一带;二组由陈世山、韩光复
负责,活动在清池镇侯孟一带;三组由王子华、谭毓昌负责,活动在寒亭区朱里
一带; 四组由丁子仁负责,活动在潍城区于家庄子一带。4组武工队统称潍南敌
后武工队,中共潍南县委书记高烽、牟汉华先后兼任政委,军事行动直属中共清
东地委、军分区指挥。该武工队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胶济二大队: 1945年8月,中共潍南县委奉渤海五分区指示,以武工队为主
组织曹庄、 黄门庄、侯孟一带青年,拉到寿光县侯镇,由分区补充机枪2挺、步
枪100余支, 统一着装,编为一个连、一个机炮班,成立胶济二大队。牟汉华任
政委,单连岱任协理员,郭益三任连长,庄跃天任指导员。
潍县独立营: 1945年9月,中共潍南县并入潍县,县委决定以四、五区及边
沿区中队为基础成立潍县独立营。营长牟汉华,政委毕澄华,教导员孙国安。
潍南县独立营:1945年10月,中共潍县划分为潍南、潍北两县,胶济二大队
改编为潍南县独立营(原潍县独立营改编为潍北县独立营)。营长牟汉华,政委高
烽,西海军区派戴国华为副营长,郭益三任副政委。1946年春,从昌北独立营调
一个连编为二连, 原胶济二大队为一连。1947年春,扩大到4个连一个机炮排。
不久,二连升级,副营长、副政委调走。1948年春潍县解放后,高烽调离,孙振
华接任政委,王子华任副营长,刘洪武任副政委。后大部分连队升级,仅一个连
队调鲁西南剿匪。1950年2月,潍南、潍北县合并,潍南县独立营建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