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莱山经济开发区社区村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552&run=13

南塂社区 原为南塂村。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东部。北邻午台,南接祁家屯,东连杜家,西靠澳柯玛大街。地处丘陵区。明代崇祯年间,杨姓人由冶头迁此建村。因在午台村南,地处高塂,故取名南塂。后有宋、姜、于、张等姓人迁入。今以杨姓居多。村民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20世纪80年代末建有木器厂。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63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8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87万元。纯收入636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元。之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多以打工、经商、租赁房屋为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2月改设为南塂社区。2003年,社区居民1200户,共2950人。经济总收入2676万元,人均纯收入4555元。
  蒲昌社区 原为蒲子庄村。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北部。东邻午台,西接曹家庄,南连田家庄,北靠轸大路。地处丘陵区。明代,曹、王姓人先后来此居住。原村西沟蒲子较多,故取名蒲子庄。村民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7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32万元。纯收入44万元,人均纯收入1017元。1999年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2月改设为蒲昌社区。2003年,社区居民202户,共521人。经济总收入482万元,人均纯收入4420元。
  丰田社区 原为田家庄村。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西北部。南与东马家都相邻,北与蒲子庄接壤。地处丘陵区。此村原是东马家都袁姓人的一个庄子,名为袁家庄。之后田姓人迁入,遂更名为田家庄。村民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1994年,全村有耕地18公顷,果园8.33公顷。全村经济总收入3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9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万元,第三产业收入9万元。纯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元。1999年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2月改设为丰田社区。2003年,社区居民80户,共195人。经济总收入58万元,人均纯收入3600元。
  曲家庄社区 原为曲家庄村。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西南部。北南邻两甲埠,西邻烟青一级公路,东接澳柯玛大街,北邻西马家都。地处平原和丘陵区。地处莱山镇、芝罘区黄务镇、初家镇交界处,交通便利。明代末,曲姓人由“小云南”迁此建村,取名曲家庄。后有孙、杨等姓人迁入。今以杨、孙姓居多。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工业,办起铸造厂等企业。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2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93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559万元,第三产业收入75万元。纯收入305万元,人均纯收入2188元。2002年3月改设为曲家庄社区。之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办企业为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社区居民298户,共798人。经济总收入3358万元,人均纯收入4400元。
  曹家庄社区 原为曹家庄村。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西北部。南与东马家都、西马家都、田家庄相邻,西邻马家都河,与芝罘区上车门村交界,北接解家,东连蒲子庄。地处丘陵区。轸大公路沿村而过,交通方便。明代万历年间,曹姓人由曹家村迁此建村,取名曹家西庄。清代初改称为曹家庄。今以曹姓居多。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20世纪90年代初期,村中建有烟台市康宏有机化工厂。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76万元,第二产业收入213万元,第三产业收入320万元。纯收入171万元,人均纯收入1479元。2002年3月改设为曹家庄社区。之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社区居民375户,共967人。经济总收入2674万元,人均纯收入4400元。
  东马家都村 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中西部、马家都河西岸。东与南塂接壤,西与西马家都相邻,北与曹家庄交界,南与曲家庄相连。地处平原区。烟台市区5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村内。元代,马姓人来此建村。当时实行“都甲制”。县下分都,都下分甲,此村为都之驻地,村民多姓马,故取名马家都。后因村西有西马家都,故此村改称为东马家都。今以刘、袁姓居多。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14万元,第二产业收入221万元,第三产业收入45万元。纯收入133万元,人均纯收入1100元。2002年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全村420户,共1050人。经济总收入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
  西马家都村 位于莱山经济开发区西部。东邻东马家都,西接芝罘区上车门,南靠绕城高速公路与曲家庄接界,北连曹家庄。地处平原区。交通方便。元代,马姓人来此建村。当时实行“都甲制”,此村为都之驻地,取名马家都。后因村东有东马家都,故此村改称为西马家都。今以孙姓居多。早年以种粮为主,兼营果业。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32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3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3万元。纯收入187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元。2002年后,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全村375户,共990人。经济总收入760万元,人均纯收入4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