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与职(行)业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36&run=13

民族构成 莱山区人口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主要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土家族等,其中以朝鲜族居多。本土生少数民族较少,多以打工、经商、求职、学习、婚嫁等形式流入境内。建区后,从云南、贵州等地婚嫁到莱山区的少数民族妇女渐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韩国投资商到境内投资增多,韩语翻译需求量增加,不少朝鲜族人口流入境内。少数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居住”特点,人员流动性较大。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27个民族,总人口18.20万人。其中汉族18.10万人,占总人口的99.48%,分布全区各个社区村落;少数民族26个,954人,占总人口的0.52%,主要分布在黄海路街道。朝鲜族463人,占总人口的0.25%;满族236人,占0.13%;蒙古族86人,占0.05%;回族57人,占0.03%;壮族19人,占0.01%;苗族17人,占0.01%;土家族17人,占0.01%;达斡尔族13人;侗族8人,白族5人,瑶族、锡伯族各4人,布依族、傣族、纳西族、佤族各3人,黎族、哈尼族、鄂温克族各2人,藏族、彝族、拉祜族、基诺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畲族各1人。

2000年莱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普查统计表单位:人
┏━━━━━┯━━┯━┯━━┯━┯━┯━┯━━┯━┯━┯━━┯━┯━━┯━┯━━┯━┯━┯━┯━┯━┯━━┯━┯━┯━┯━━┯━━┯━━┓
┃民族类别 │ │ │ │ │ │ │ │达│ │ │ │ │ │ │ │ │ │鄂│ │ │ │ │ │俄罗│鄂伦│畲 ┃
┃ │朝鲜│满│蒙古│回│壮│苗│土家│斡│侗│白 │瑶│锡伯│傣│纳西│佤│布│黎│温│哈│藏 │彝│拉│基│斯 │春 │ ┃
┃镇、街道 │ │ │ │ │ │ │ │尔│ │ │ │ │ │ │ │依│ │克│尼│ │ │祜│诺│ │ │ ┃
┠─────┼──┼─┼──┼─┼─┼─┼──┼─┼─┼──┼─┼──┼─┼──┼─┼─┼─┼─┼─┼──┼─┼─┼─┼──┼──┼──┨
┃合 计 │463 │23│86 │57│19│17│17 │13│8 │ 5 │4 │ 4 │3 │ 3 │3 │3 │2 │2 │2 │ 1 │1 │1 │1 │ 1 │ 1 │ 1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莱山镇 │13 │2 │3 │- │- │2 │1 │- │- │ 2 │- │ - │3 │ - │2 │- │- │- │- │ - │- │- │- │ - │ - │ - ┃
┠─────┼──┼─┼──┼─┼─┼─┼──┼─┼─┼──┼─┼──┼─┼──┼─┼─┼─┼─┼─┼──┼─┼─┼─┼──┼──┼──┨
┃解甲庄镇 │29 │10│12 │- │1 │1 │1 │3 │- │ - │- │ - │- │ - │1 │3 │- │- │- │ - │- │1 │- │ - │ - │ - ┃
┠─────┼──┼─┼──┼─┼─┼─┼──┼─┼─┼──┼─┼──┼─┼──┼─┼─┼─┼─┼─┼──┼─┼─┼─┼──┼──┼──┨
┃初家街道 │95 │9 │5 │10│2 │- │4 │- │4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黄海路街道│298 │17│65 │42│16│14│11 │5 │4 │ 3 │3 │ 4 │- │ 3 │- │- │2 │2 │1 │ 1 │1 │- │1 │ 1 │ 1 │ 1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滨海路街道│28 │37│1 │5 │- │- │- │5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职业构成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从业人员9.74万人,占总人口的53.5%。按职业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850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9%;专业技术人员7691人,占7.9%;办事和相关人员3602人,占3.7%;商业、服务人员1.31万人,占13.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4.09万人,占4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3.06万人,占31.4%。
2003年,全区从业人员9.69万人,占总人口的53.5%。按职业分,党政机关人员135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企业工作人员2.25万人,占23.2%;事业单位人员5941人,占6.1%;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2.88万人,占29.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其他人员3.84万人,占39.6%。
行业构成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从业人员9.7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3.5%。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4.0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2%;工业从业人员2.66万人,占27.3%;建筑业从业人员4966人,占5.1%;批零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8859人,占9.1%;交通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3115人,占3.2%;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681人,占0.7%;文化教育事业从业人员3991人,占4.1%;卫生体育事业从业人员1168人,占1.2%;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3699人,占3.8%;党政机关从业人员2628人,占2.7%;其他行业从业人员779人,占0.8%。
2003年,全区从业人员9.6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3.5%。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2.8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7%;工业从业人员2.78万人,占28.7%;建筑业从业人员1.78万人,占18.4%;交通运输、邮电业从业人员2534人,占2.6%;批零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5488人,占5.7%;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592人,占0.6%;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从业人员4875人,占5%;采掘业从业人员131人,占0.1%;电力供应业从业人员156人,占0.7%;房地产业从业人员687人,占0.7%;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从业人员856人,占0.9%;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67人,占0.1%;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1498人,占1.6%;其他行业从业人员5657人,占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