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政协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345&run=13

参政议政 建区后,区政协领导每年定期出席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直接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1995年,区政协举行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先后就区政府工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等,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1995年 6月,区政协组织区外经委等部门对全区“三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提出加强对现有“三资”企业的管理和整顿等10余条意见和建议。自1996年起,各镇政协委员就地就近开展调查研究和视察活动。1998年,区政协实行全委会总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制度,对政府工作报告、全区经济运行、农业产业化、个体经营经济发展等情况进行协商讨论,提出加大对新区形象宣传、实施科教兴区、加大招商力度等28条意见和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1999年,区政协对全区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海上养殖等工作进行视察,就加强全区环境保护、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等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议。2000年,围绕改善投资软环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市场建设管理、城市建设、中小学素质教育、“菜篮子”工程等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深入到各镇、街道,就如何搞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调研,提出《关于全区农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为区委开展全区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提供决策依据。2001年,区政协先后对凤凰工业园区、大学市场、凤凰生活小区等区域和全区公路建设、矿产资源管理情况进行视察,向区委、区政府提报《关于优化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案》,提出尽快解决凤凰工业园区周围环境和大学市场小吃一条街脏、乱、差问题等8条意见和建议。2003年,区政协组织人员深入22户民营企业进行调研,提出的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回国创业留学人员相关政策、创立民营企业自立品牌、畅通民营企业知情渠道、改善工业园区内交通条件等12条建议,得到烟台市政协的重视和认可,在内部领导参考刊物上转发。组织120余名委员对马山工业园建设、辛安河治理、莱山镇农业园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视察,提出发展观光农业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同时考虑、尽快提高无公害蔬菜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龙头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设计应与整个城市规划设计相衔接、辛安河的治理建设应充分考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尽快将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区总体规划等许多合理化建议。至2003年,区政协开展调查、视察活动47次,形成调查报告17份,建议案14份,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进入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列席历届区委常委会议180余人次,列席区长办公会议30余人次。
  民主监督 1995年,区政协根据《政协章程》的规定,开始对全区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各项大政方针的落实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监督。是年,听取区政府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以及区农业局、水利局、公路局、公安分局等7个部门的汇报,提出20余条意见和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选派25名委员担任政府执法部门及公检法等单位的执法监督员,参加12项工作的检查和评议。1997年,全区16名委员被政府执法部门和公检法聘任为执法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和评议员。1998年,听取区环保分局、土地分局、规划分局、区建委等部门执法情况的汇报,提出8条整改意见和建议,全部被采纳。是年,8名委员参加区委组织的机关岗位责任制考评工作。2001年,区政协采取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委员等形式,扩大民主监督渠道。是年10月,召开电业工作座谈会,提出20余条整改意见和建议。2003年,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组织92名市、区政协委员参加烟台市万人评机关和莱山区企业评机关活动;40余名政协委员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种检查和监督活动。至2003年,区政协选派115名委员和常委委员分别担任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路局、区邮政局等15个单位执法监督员、行风评议员,参加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活动,参与行业不正之风的检查和行风评议活动。
  建言献策 1995年,区政协围绕新区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政协委员书写提案。受理提案71件,正式立案71件。其中 22件重点提案,经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送区党政领导阅批,如“关于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组织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吸引外商”“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种好地,以免土地荒废”等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委员对提案办复结果满意率95%以上。1998年,围绕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安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共受理提案52件,立案52件。2000年,区政协重新修订《烟台市莱山区政协提案工作条例》,规范和改进提案工作。2001年,提案委员会收到委员提案65件,审查立案65件。是年,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区党政办公室及有关部门配合,对重要提案进行跟踪督办,将所立提案全部办结,委员对提案办复满意率96.7%。至2003年,莱山区政协委员提交提案537件,办复率100%。
1994~2003年莱山区历届政协提案办理统计表
单位:件
┏━━━━━━━━━━━━━━━┯━━━━━━━━━┯━━━━━━━━━━━━━━━━━┯━━━┓
┃届 次 │ 一 届 │ 二 届 │ 三届 ┃
┠───────────────┼──┬───┬──┼───┬───┬──┬───┬──┼───┨
┃会议次别 │一次│二次 │三次│一次 │二次 │三次│四次 │五次│一次 ┃
┠─┬─────────────┼──┼───┼──┼───┼───┼──┼───┼──┼───┨
┃ │城建、环保 │ 16│ 11│ 12│ 11│ 9│ 16│ 14│ 17│ 10┃
┃ ├─────────────┼──┼───┼──┼───┼───┼──┼───┼──┼───┨
┃提│工业、交通、经济 │ 12│ 13│ 14│ 9│ 12│ 11│ 15│ 16│ 11┃
┃案│ │ │ │ │ │ │ │ │ │ ┃
┃类│ │ │ │ │ │ │ │ │ │ ┃
┃别│ │ │ │ │ │ │ │ │ │ ┃
┠─┼─────────────┼──┼───┼──┼───┼───┼──┼───┼──┼───┨
┃ │"三农"工作 │ 9│ 7│ 8│ 7│ 6│ 7│ 9│ 11│ 6┃
┠─┼─────────────┼──┼───┼──┼───┼───┼──┼───┼──┼───┨
┃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 8│ 9│ 11│ 11│ 9│ 8│ 12│ 14│ 8┃
┠─┼─────────────┼──┼───┼──┼───┼───┼──┼───┼──┼───┨
┃ │劳动人事、社会保障 │ 10│ 8│ 8│ 5│ 8│ 4│ 9│ 9│ 7┃
┠─┼─────────────┼──┼───┼──┼───┼───┼──┼───┼──┼───┨
┃ │精神文明、社会政法 │ 7│ 6│ 5│ 5│ 6│ 6│ 4│ 3│ 6┃
┠─┼─────────────┼──┼───┼──┼───┼───┼──┼───┼──┼───┨
┃ │民族宗教、政协统战 │ 9│ 4│ 3│ 4│ 3│ 3│ 2│ 1│ 3┃
┠─┼─────────────┼──┼───┼──┼───┼───┼──┼───┼──┼───┨
┃ │合计 │ 71│ 58│ 61│ 52│ 53│ 55│ 65│ 71│ 51┃
┠─┴─────────────┼──┼───┼──┼───┼───┼──┼───┼──┼───┨
┃提案交办 │ 71│ 58│ 61│ 52│ 53│ 55│ 65│ 71│ 51┃
┠───────────────┼──┼───┼──┼───┼───┼──┼───┼──┼───┨
┃办理答复 │ 71│ 58│ 61│ 52│ 53│ 55│ 65│ 71│ 51┃
┠───────────────┼──┼───┼──┼───┼───┼──┼───┼──┼───┨
┃办复率(%)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三胞”联谊 1995年初,区政协组织各镇政协工作人员深入重点村、户,摸清全区“三胞”(台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基本情况,向“三胞”发信函600余封。走访看望“三胞”眷属和回乡探亲“三胞”,宣传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他们引进项目和资金,为新区发展做贡献。35位“三胞”为家乡捐款5.90万元。1996年,利用重大节日时机,向海外“三胞”发信函700余封。莱山镇、解甲庄镇政协工作办公室聘请村党支部分管政工的副书记(或委员)和政协委员任“三胞”工作联络员,及时反映情况,加强与“三胞”的联系。至1998年,38位三胞为家乡兴办教育、发展公益事业捐款、捐物30余万元;有4位“三胞”回家乡兴办实业。2000年,区政协接待回乡“三胞”20余人次,给海外侨胞及眷属寄发信函和有关资料200余封(件)。是年,区政协召开部分侨胞、眷属代表座谈会,介绍莱山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开展全区投资环境等问题座谈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2001年,区政协先后接待回乡探亲“三胞”15人次,帮助协调投资事宜12件。至2003年,接待和走访回乡“三胞”240余人次,发信函3000余封。60余位“三胞”为家乡兴办教育、改善家乡公益事业捐款捐物90余万元,20余位“三胞”来家乡兴办实业,总投资1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