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3&run=13



    烟台市莱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黄海之滨,北纬37°18'~37°32',东经121°20'~121°34'。境域南北最大跨度25.50公里,东西最大跨度20.50公里,成不规则菱形状。西北临芝罘区,西与福山区接壤,东、南与牟平区毗邻。土地总面积25441公顷,近海海域面积80平方公里。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牟平区的莱山镇、解甲庄镇和芝罘区的初家镇组成,因境内有莱山而得名。莱山区实行与1992年设立的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2003年,辖莱山、解甲庄二镇,初家、黄海路、滨海路三个街道和莱山经济开发区、马山工业园2个工业园区,37个社区、90个行政村。居民以汉族为主,全区5.55万户,1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5万人,非农业人口7.06万人。
  境域地势东南高,北部低。地貌分为丘陵区和平原区。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3.1%,平原占46.9%。海岸线长21.50公里,属港湾海岸。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属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温度12.2摄氏度,无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583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602.2小时。自然资源丰富。累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3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40万立方米。野生植物600余种,野生动物450余种。森林覆盖率32%。沿海海域盛产蓝点马鲛、对虾、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有捕捞价值的海产品数十种。境域中南部盛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豆以及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农作物产品。其中烟台苹果、金斗山大樱桃、特小凤西瓜、莱山蜜桃远近闻名。农副产品主要有肉、蛋、奶等。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为烟台市区蔬菜种植基地之一。矿藏有金、铜、铁、钼、铅、磷、石墨、滑石、蓝晶石、白云岩、粘土、建筑砂、矿泉水等。
   烟台唯一空港口岸——莱山机场坐落境内,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民航业务。至2003年,莱山机场已发展成为国际空港,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0条。年航空客运量74.61万人次,航空货运量1.42万吨。
  莱山区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改革开放后,国家、省属20余处培训接待中心相继落户境内。涉外宾馆(饭店)10处。
  20世纪80年代,烟台大学、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在境内建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建区后,烟台教育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省商务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一批高等院校先后迁入,大学集中建设区已初具规模。
   莱山区建区前,各项基础薄弱。建区后,全区人民抢抓机遇,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国际商贸旅游中心区、科技教育新兴区和改革开放示范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过10年的努力,迅速实现由传统农业区到现代工业区的跨越。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由建区时的松散型农村发展成为烟台市新的行政中心、新兴的文化体育中心和科技智力密集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重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1995年,莱山区加大投入,把公路建设列为新区建设的首要工程,重点修建清莱路、初黄路两条主要干线公路,并对县乡公路和村路进行改(扩)建。2000年开始修建滨海中路。2002年,修建莱山立交桥,境内公路与绕城高速公路连接贯通。2003年,全区公路干线里程90.20公里,县乡路里程67.81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28.80公里;互通式立交桥3座。城区形成了“四纵三横”的道路网络。全区各类运输汽车由建区初的2000余辆发展到8000余辆;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7.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50万户,电话普及率68部/百人,为全市首个“电话区”。城市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及饮食娱乐等基础服务设施齐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莱山区以生态城、文化城、旅游观光城为建设目标,城区内先后建起盛泉广场、生态广场、烟台体育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共设施,开发建设了金海岸、飞龙苑、台湾村、黄海城市花园、海天名人广场等高档次小区。建区10年间,新建办公大楼、商业大楼、教学大楼20余座;新开发住宅小区9个,开发面积107.60万平方米,原先分散的村庄连成一体,成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了由城乡结合部向城市中心区的转变。
                       二
   工业经济由弱变强。1994年,全区有工业企业893家,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5%;利税1.20亿元。建区后,全区人民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就是生命线”的理念,确立“加快发展高新区,带动发展莱山区”的思路,以烟台高新区起步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1995年,区委、区政府探索工业体制创新,优化企业结构,先后组建起清泉、江北、东芝、黄海、绿叶、初家等21个集团公司,形成了以企业集团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1997年,开始对国有工业企业和镇办、村办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改制,盘活国有集体资产,整合厂房、设备、技术等资源,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2000年,建立烟台高新区盛泉工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投巨资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发展工业的平台和基地;制定完善投资优惠政策,专业招商、全民招商、物业招商等多措并举,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工业项目先后进区。是年,全区引进外商投资企业43家,合同利用外资3086万美元,同比增长234.3%,实际利用外资1310万美元,同比增长331%。2002年,建立马山工业园,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为东部经济板块崛起奠定基础。2003年,建立莱山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以盛泉工业园为基础,整合各镇、街道工业园区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总规划面积28.16平方公里。至2003年,莱山经济开发区已开发14.40平方公里,进区项目375个,其中工业项目374个,“两税”收入7350万元,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全区工业企业1171家,比建区时增加27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建区时的6家发展至112家。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1.42亿元,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0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4.5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22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47.2%,比1994年增加1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79亿元,比1994年增加4.59亿元。

   三
   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建区后,集贸市场统一规划和布局,全区商场和商业网点逐渐健全。1996年,拆除烟台大学三角商业区,新建烟大市场和后七夼市场。2000年,对迎春大街两侧商业用房进行改造。2002年7月,开始新建澳柯玛烟台商贸中心,一期工程面积10万平方米。2003年,全区有商业网点1600余家,饮食业网点514家,集贸市场6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5亿元,饮食业营业额1亿元,均比1995年(2.50亿元、2500万元)增长3倍。初步形成以迎春大街(澳柯玛大街)为轴心,以其两侧的烟台大学服务区、芳华园、益丰园购物区、澳柯玛商贸中心为支撑的城市中心商贸区。外贸出口重点发展工业企业出口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出口基地。自营进出口企业由建区初的10余家,逐步发展到150余家。出口商品由木雕、挂毯、服装逐步扩大到纺织、电子、汽车配件、农副产品、药品、玩具、家具、洁具、革制品、塑料制品等,产品出口6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58家。全区外贸出口额2.48亿美元,比1994年(450万美元)增长54倍。
   建区后,莱山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1996年,投巨资修复竹林寺,建凤凰山公园。1999年后,以滨海路为轴心的旅游观光景带已经形成。黄海游乐城新建植物园、奇石馆和盆景苑等景点,不断丰富观赏内容。2003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是1994年的6倍,其中外汇收入32万美元。

   四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境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兼营海上捕捞和养殖业。建区后,莱山区加大农业开发和投入,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1996年,开始推行蔬菜规模种植,先后在初家镇、莱山镇、解甲庄镇建立3个千亩方蔬菜种植基地,加强菜田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以曲家洼为中心的微型西瓜基地建设,推广蔬菜日光温室和无支架大棚种植技术,成为烟台市高效农业示范区。1998年,莱山区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2002年,在莱山镇建立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果业生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逐步调整果品结构,重点开发大樱桃、密桃、大李子、红提葡萄等,发展精品果园。畜牧、渔业生产在建基地、调结构、重技术、抓管理和防治疾病的基础上,扩大食草节粮型畜牧生产和珍禽异兽、海珍品的养殖。至2003年,全区蔬菜种植1777.53公顷,总产7.82万吨,产值5524万元;西瓜种植200余公顷,总产5850吨;全区果园1698公顷,果品产量1.09万吨,产值1.67亿元;年产牛羊猪鸡肉2750吨,牛奶3600吨,禽蛋3067吨,畜牧业产值5685万元。全区海水养殖1958公顷,养殖产量2.53万吨,水产品产量2.82万吨,渔业产值8057万元。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57.31亿元,比1995年(24.72亿元)增长1.3倍。


  “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1995年,莱山区成立烟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997年,开始与国内4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网络和科技成果项目库,加强科技信息交流与合作。1998年,建立烟台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化示范基地,面向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贸易、人才技术交流等,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是年,烟台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五个对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成为中国与APEC成员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和基地。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科技队伍逐渐壮大。2003年,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00余人,民办科研机构40余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由建区初的宝源净化、持久钟表2家,发展到卓越生物、绿叶制药、绿云生物、豪尔高科、裕盛化工、双龙通讯、海诚高科等31家。民营科技企业由建区初的9家,发展到106家,完成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36个,技工贸年总产值近60亿元。莱山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1995年,莱山区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投巨资创建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1998年后,成立莱山区职业高中和莱山区实验学校,接收烟台大学附属中学,鼓励支持社会办学,形成了国家、集体、社会共同兴办教育格局。1998年,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小学、初中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改革学校和学生评价体系,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等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2001年,投资近千万元进行中小学校舍改造,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激发教育工作活力。至2003年,全区幼儿园81所,创省级示范幼儿园1处、市级示范园11处,幼儿入园率99%。小学24所,创市级规范化学校13所,入学率100%。初级中学8所,创省级规范化学校2所,市级规范化学校4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为省级规范化学校。职业高级中学1所,民办教育机构34处。区内从幼儿、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专教育到大学教育资源充裕,体系完备。
   文化体育继承创新。境域是胶东地区闻名的“武术之乡”。文化底蕴丰厚,古迹名胜颇多。早年有闹花灯、赶山会活动。建区后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书法、美术、摄影、剪纸等各类艺术人才不断涌现,其作品均获国家级奖。多数村庄建有舞蹈队、器乐队、戏剧队。群众体育日益活跃,打球、下棋、舞剑、打拳、爬山、跑步、游泳等为人们主要的健身运动方式。区政府投资100万元建莱山电视台,实现有线播放。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1996年,莱山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提前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1999年,在卫生系统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改革,医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妇幼保健工作通过《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终期评估。计划生育成果显著。2001年和2003年人口出现负增长。2002年,始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并不断规范。城乡居民吃水条件得到改善。2003年,全区通自来水村(居)107个。至2003年,全区医院、疗养院9处,卫生室(所)160余处,社区卫生服务站4处,个体诊所69处。基本形成了区、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居民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世纪8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新“四大件”代替了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老“四大件”。进入90年代后,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明显转变,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电话机、VCD机、DVD机、照相机进入家庭,副食品、衣着、出行消费增加。建区后,区委、区政府全面实施小康建设工程,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年度单项工作目标,列为对各镇、各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大投入,逐项落实。至1996年,莱山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人均预期寿命、饮水、用电、通话、公路等16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准,比原计划(2000年)提前4年。199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25元,全区职工年均工资7629元。手机、摩托车、微波炉等高档用品进入普通家庭。之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住、出行、信息、旅游、文化娱乐、健身等方面投入增加。私人汽车、家庭电脑上网逐渐增多。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1.4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17万元,城乡居民户均住房面积85平方米。全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5728元,是1995年的3.34倍。
   莱山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区440余名优秀儿女为国为民流血牺牲,涌现出学生革命领袖于子三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市(厅)级以上党政军企事业领导干部40余人,副教授以上科技人员300余人。建区后,全区市(厅)级以上劳模和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180余人。
   莱山区是华侨、台胞之乡。全区华侨及港澳同胞560余人,归侨5人,侨眷2010人;台湾同胞1504人。他们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建区后,华侨及港澳台胞回乡省亲观光、工贸洽谈的每年平均100余人,并呈逐年增多之势。
   建区10年来,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世人瞩目。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全市前列。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4年的23.1:51.5:25.4调整为2003年的4.2:59.6:36.2,实现了“二一三”型向“二三一”型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0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3.78倍和10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417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67亿美元,分别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处于第二、三位;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占有2.08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87元,在全市处于第六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187元,在全省139个县市区中处于第二十五位。综观莱山区情,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还比较少。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市处于第十二位,在全省处于第一百○四位。还存在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偏小;大项目、好项目、高科技项目较少,拉动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方面问题。而今,全区人民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拼搏、奉献、争先、协作”的莱山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振奋精神,继往开来,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商贸旅游发达、科技教育先进、城市功能完备、人民生活富裕新型海滨城市的宏伟目标奋进。一个富庶、文明、和谐的新莱山正在崛起!
1994~2008年莱山区有关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