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经营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6&rec=34&run=13

明清时期,粉丝属作坊式生产,一个作坊3~5人,实行粉匠负责制,粉匠即为作坊负责人,管理生产全过程。清朝中后期,招远粉丝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农家副业主流。于是,统一购进原料、统一收购粉丝、统一销售粉丝的私人粉庄应运而生。粉庄收购农户送来的粉丝,按质量评定出应换回的原料数量,有的专门收购黄亮粉丝,有的专门收购青亮粉丝,这都根据销售情况决定。粉庄设置掌柜,负责全面业务,设账房先生负责财务工作,并设收购、销售等业务主管。粉庄的诞生,促进了粉丝生产的发展。推粉户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人员情况,决定日加工数量。最大的加工户每天可加工3个豆。他们每天清晨,把豆子磨碎过滤后,男人赶着牲口到龙口粉庄送粉,换回原料。女人在家里撇出二合,进一步过滤到盆里,开始晒粉,并泡上绿豆,准备第二天磨碎用,周而复始。当粉团存到5~6个时,用帮工的形式请来邻居协助漏粉。根据工艺需要确定用人数量,称“七忙八闲”,就是说漏粉用7个人忙不过来,用8个人闲一点。生产粉丝剩余的下脚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把下脚料集中起来,自己家里喂猪或者作为肥料,邻居家没有搞粉丝生产的,也可以用粮食换下脚料。下脚料喂猪可以不用加其他精饲料,作肥料庄稼可以连长两茬不用再施肥料。家庭式的粉丝生产给部分农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有的在很短的几年内发了家,买了房子、买了地,有的请了帮工。
20世纪50~70年代,粉丝企业的管理基本属农村生产队式或作坊式的管理。1956年后,粉丝生产由各家各户集中到一起。产量增加,每天可以加工10~20个豆。工艺的顺序有了初步分工,磨碎、漏粉、晒粉等各为一个班组。加工粉丝的原料是绿豆,成品粉丝由原来的红高粱秸捆绑,改成了抽一缕大粉捆绑,然后装粉包。1967年后,泰国绿豆开始在粉丝加工中使用,原料供应有了剩余,加工单位扩大了规模,规模最大的日加工量接近1吨成品粉丝。此后,粉丝加工作坊渐趋工厂化。
1980后,粉丝生产经营管理形式发展变化加快。特别是国家实行企业自产自销的政策后,生产企业可以自行购进原料,自行销售粉丝,并将销售的渠道通过中间商延伸到了境外。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凭借经济实力抢占国内外市场。企业内部管理有明确的分工,磨碎、漏粉、晒粉各司其职,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包装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工厂化的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加强企业管理成了当务之急。面对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状况,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依然是粗放型。1990年3月,农业部作出《关于全国乡镇企业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的决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抓管理、上等级的积极性,企业更加重视管理工作,纷纷成立企管科或企管部,健全管理制度,并高薪聘请管理人才,引进管理技术,加强管理。1995年后,部分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运用办公自动化,开始实行计算机管理,管理领域逐步从文秘管理扩展到人事、财务、统计等方面的管理。
1995年始,粉丝生产骨干企业实行全封闭生产流程,采用无菌化管理,车间内配备更衣室、洗手消毒、风淋通道等设施,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制定《作业指导书》,使员工明确各自生产环节的技术指标和工艺操作要求,有效地进行生产。1999年开展“管理月”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粉丝企业管理工作上档次、上水平。2000年后,各生产企业均设生产、质量、技术、采购、销售、财务等管理机构,下设若干生产车间,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