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粉丝生产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6&rec=30&run=13

北里庄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10公里处,村东是起伏的弧山、宋家山等山脉。村辖区总面积4.5l平方公里,居住人口630户,1900人,主要有王、李、张、温、傅5个姓氏组成。清嘉庆五年(1800年),王国俊、王国欣、王国义三兄弟开办绿豆粉丝作坊,日加工绿豆半个豆(每个豆30公斤),多者一个豆。绿豆的来源全是自家种植。设备是用青石加工的石干磨,磨的直径约为80厘米,磨厚为20厘米。农忙时不加工粉丝,生产出的粉丝只在附近村庄销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王国俊在北京清河县开设粉丝加工作坊1处,日加工绿豆4~8个豆。绿豆从邻县购买,从业人员5~6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徐家村人徐登庸与人合股在招远城东关开设“福聚”号粉庄。随后,王国俊、王国欣、王国义生产的粉丝送往“福聚”粉庄,统称招远粉丝。王国俊、王国欣、王国义生产的纯绿豆粉丝细腻而均白,光亮而有韧性。王有伦在一次送粉丝的途中,经过八里沙河(招远与黄县接壤处),拉车牲口的套绳断了,王有伦急中生智,随手拧起一把粉丝代替套绳,到达龙口港后套绳也没断。
20世纪50年代初,北里庄村有王之范、王春恕、王有照、王克灵、王有循、王有奎、张本荣、李本美、李才贤、王克功、王占荣等11家粉丝作坊。日加工8个豆子,从业人员每户4~5人。1962年,村集体在村东建起1处粉丝加工作坊,房屋16间,日加工绿豆360公斤,是全公社最大的粉丝加工作坊,从业人员20人左右。1988年,村集体投资80万元在村东北建起招远县外贸龙口粉丝联营第四加工厂,引进自动捞豆机、搅拌机、真空机、大旋箩等先进设备,从业人员80人,日加工绿豆4800公斤。后由私人承包经营,从业人员60人,每年向村委上缴利润10.05万元。

地北头王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4.5公里处。明末清初建村后,就开始家庭作坊式的粉丝加工。最初以地瓜为原料,清道光年间绿豆粉丝逐渐占优势。到清咸丰年间,全村有粉丝作坊30多家,产品由龙口港集中外运。以后龙口粉丝加工在全村逐步扩大,农民以加工粉丝而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和下脚料,其中的下脚料即粉浆,是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分散的作坊式粉丝加工户,在逐年增多的基础上,延续到1947年。1950年后,粉丝生产体制先后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村里将所有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粉丝加工,集中到村集体的粉坊,时取名王家大队粉坊,地址在村东北头。加工粉丝的时间为每年的春秋两季,春季为上半年的三、四、五月份,秋季为下半年的九、十月份。主要以绿豆为原料为招远外贸加工,年产量不足百吨,加工淀粉的主要动力为老黄牛拉石磨,生产用水靠人工提水来解决。1970年,村里为了改变粉丝加工的传统模式,把原来的老黄牛拉石磨加工淀粉改造为用柴油机带动立式石磨来进行加工,粉丝生产开始步入机械化的轨道。生产力的改变带动了粉丝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由过去年产不足百吨,提高到200吨以上,成为招远外贸公司比较有名的粉丝加工点。
1978年改革开放后,粉丝业发展加快。1980年,村里成立招远龙口粉丝公司王家分厂。集体资产开始增加,村民收入有了提高。1982年,村集体在全县率先进行龙口粉丝自产自销,企业更名为招远县金珠龙口粉丝厂时有一个加工车间,年产量1000多吨,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明显增加。1983年,在粉丝厂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加到2个加工车间。后,增加到5个加工车间,年产量达5000多吨,成为全县龙口粉丝加工的最大厂家。1987年“金珠”牌龙口粉丝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8年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1989年被评为“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1990年被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认可为“地方名特食品”。20多年来一直是烟台市和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995年,开始进行粉丝尾水回收利用提取蛋白粉的技术改造,使废水排放达标,保护了周围环境和老百姓的利益,又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被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在粉丝产量日益加大和产品质量巩固提高的基础上,2002年投资1500多万元,对旧的生产设施、厂房进行改造和扩建,对工艺进行改进,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工艺。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金珠龙口粉丝厂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注册资金83万美元,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现代化粉丝生产线3条,烘干线2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粉丝1万吨,豆类蛋白粉3000吨,是全市龙口粉丝加工较大的企业之一。
经过粉丝企业的资金积累和发展带动,村里先后发展了理疗电器厂、彩印厂、机械厂、酒店等大批项目,集体经济迅速壮大,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村工业每年反哺农业的资金20多万元。1987年,村集体投资30万元建设4层村委办公楼,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1992年,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整个村庄进行规划,开始建设新农村。逐渐形成南北大格局,东西小格局,即以村休闲娱乐区为中心,村南为办公和工业区,村北为生活居住区,宽20米的中心大街贯穿南北;村北以中心大街为界,街西建设高层住宅楼,街东建设别墅区。1995年,村委投资60万元修建金五路(小刘家至第三中学),宽7~10米,长2000米,水泥路面。至2005年,村中街道形成五纵四横格局,宽6~8米,总面积39280平方米,路面全部硬化,总投资201万元。路旁植树4000余株,树种为柳树、松树、法国梧桐、芙蓉等。冬青、樱花、木棉等花木1万余株。2005年,投资80余万元,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单双杠等设施齐全,内设图书馆,藏书5000册。农民住宅条件得到改善。1992年村里投资64万元,建设农民住宅楼2幢,楼高四层,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至2005年,共建组合楼14幢,建筑面积22880平方米,总投资980万元;建设别墅楼45幢,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总投资320万元。农民住房,村集体负责拆迁费,每个拆迁户按建筑时间、用料给予补助1~4万元;村民购房价格,按实际用料费加人工工资。集体福利事业不断发展,村集体每年用于村民福利上的投资40余万元。1991年村集体投资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全村户户看上闭路电视,1998年村集体投资8万元将闭路电视并网。1992年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集体对投保人员每人每年按年岁补助3元钱,全村每年共补助8万余元。老年人满60岁每人每年补助400元,70岁500元。凡在村里任过职的干部,根据任职时间长短按标准给予补助。1970年开始病灾补助,出现大病大灾的村民根据花费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给予相应补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上学期间本科生每年给予补助200元,专科生100元,每年共计1万余元。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常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每星期举行一次文娱活动。每逢三八妇女节举办联欢会,五一节各企业职工与村青年举办文艺晚会,两委成员定时外出参观学习。村里建有庄户剧团,每年能排四、五场京剧,在村里或到外村演出。

圈子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1.5公里处,东邻龙(口)水(集)公路,西邻界河,北与张星西村接壤。全村450户1298人,主要有王、庞、曲、段、郭、张6个姓氏。1949年以前,只有200多户的圈子村,已有庞日增、王日兵、王聚元、曲江寿、庞高文、庞高贤、王和松、王致温等十几个粉丝作坊。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及设备,从业人员为家庭成员或互助形式,每个粉坊每天加工1~2个豆子。20世纪50年代初,有庞日彬、曲德欣、庞日亭、庞洪喜、王占希、王致让、段光前、段希公、王日高、王占升、王日太、王致温等15个互助式的粉丝作坊。后成立8个生产队,建有8个粉坊。l957年村集体又建立1个粉坊,日加工10个豆子,属来料加工。1968年,以集体粉坊为基础,进行扩建改造。1982年,进一步改造厂房、设备及技术,建立招远县龙口粉丝九厂。2003年,粉丝厂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600万元,从业人员最多时达400多人,粉丝年产量3000多吨,“金泉”牌龙口粉丝在天津、上海、宁波等城市占有较大市场。
粉丝生产的发展,对村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起到很大作用。1991年,村规划新村住宅120栋。1998年,村里负责建造84户4层住宅楼9700平方米及沿龙(口)水(集)路西侧1800平方米的商品房,全部由村民自主建造和购买,没有一户负债。由粉丝厂出资30多万元,硬化南北进村路及中心街共计7000余平方米。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由村民自觉捐款和集体出资建文化广场、戏台、便民餐厅,共计投资30多万元。村民的电视收视费、医疗保险、自来水等一切村民公益福利事业都由村集体出资支付。
圈子村位于龙口粉丝天下第一镇的中心地带,40岁以上包括部分40岁以下的人都能掌握一定的粉丝制作或全套技术。在北京清河粉丝厂圈子村就有3人,王致行为支边,从北京调新疆乌鲁木齐市副食品加工厂工作至退休。王春寿调甘肃玉门市副食品加工厂,庞高训调湖南省乡湘县副食品加工厂,后调海南省,1962年因南方沿海局势紧张疏散回家。
1970年,以庞高训为主,将以人畜为动力的平磨研制成机械带动的青石立磨,在全县粉丝行业普及。1976年又改为粉碎机。1979年村里成立粉丝机械厂,后改名为招远市粉丝机械厂。全国第一台机械打瓢机就在这里研制成功。粉丝机械厂还研制开发打糊搅拌两用和面机,浆渣分离旋筛、淀粉净化平筛。1986年,粉丝机械厂又研制生产3吨真空粉丝机、气锅等其他配套设备的粉丝制作流水线。2001年又研制生产5吨从淀粉制作、粉丝成型、冷冻到烘干一条龙流水线,于2003年研制成功并出口东南亚国家。

曲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3公里处,龙(口)水(集)公路东侧,界河东岸。居民249户690人,粮田面积20.7公顷。主要经济项目为粉丝加工,是招远市“小康示范村”。村的富裕史也是粉丝业的发展史,粉丝业一直是这个村的支柱产业。明崇祯年间,曲姓人从圈子曲家沟搬迁到此居住,因离城30华里,村西有堡属三十里堡,故名为堡上曲家村,后称曲家。村里粉丝生产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末村里有20户粉丝作坊为粉庄加工绿豆粉丝。1947年,一家一户的粉丝加工作坊30户,最大日加工量不足2个豆,但已成为村里的中上等人家。1950年后,个人加工逐步被集体取代,产量也开始增加,粉丝加工成为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哪个生产队粉坊干得好,哪个队工分价值就高,村干部认定了这个传统产业。1986年,村委投资300万元建起粉丝厂,年加工粉丝2000吨。1994年,村委投资500万元,建起珍珠龙口粉丝有限公司,开始加工豌豆等豆类粉丝,实行自产自销。年产量由2000吨增加到5000吨,总产值2500万元,上缴利税75万元,每年上缴村委50万元。2004年,投资500万元,对厂房和设备进行改造,新上冷冻和烘干设备,增加了即食品种,扩大了出口规模。粉丝产业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全村从事碎粉再加工的业户7户,粉渣晾晒户10户。商店、餐饮、服务业随之兴起,外出承包和应聘到外地的粉丝技术人员收入可观。
粉丝产业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197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2005年达到3080万元。1979年人均收入170元,2005年达到5700元。1994~2006年13年间,村里先后投资98万元硬化村内东西、南北主干街道,长度达860米,全部安装路灯,两旁进行绿化。投资200万元建起办公大楼,投资18万元对村委办公大院进行改造,大院内建造大戏台,建立阅览室、乒乓球室、棒球场等。投资17万元让村民喝上了净化水,建起了红白喜事专用的便民餐厅,免费为村民安装了电话。先后建造别墅楼12幢、组合楼2幢,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有近50户居民搬进新楼居住。年满60周岁和55周岁的男、女老人都可享受到福利面粉和大米。过去的民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饭后俩苹果”变为现实。

馆前姜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20.5公里处,界河东岸,龙(口)水(集)公路西侧,龙口港以南15公里处。明朝,村民就开始粉丝生产。20世纪20年代兴盛,村里有十几户家庭作坊加工粉丝,至1950年从业人员60~70人,生产设备只是一头驴、一盘石磨和几口泥陶缸、泥陶盆。1952年,村里以原有的家庭作坊为基础,办起集体粉坊,日加工能力500公斤左右,属季节性生产。1978年后,村里的粉丝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厂房、设备、工艺流程不断更新改造,常年为招远外贸加工纯绿豆粉丝,日加工能力最高达到3000公斤。1987年,村里成立张星龙口粉丝厂,固定资产80万元,职工76人,龙口粉丝注册商标为“冠珠”,日加工能力4000公斤,由纯绿豆加工发展到杂豆及其他淀粉粉丝加工,自产自销。1992年,同香港嘉华公司合资建立招远三嘉粉丝蛋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32万美元。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出口贸易不断增加,1993年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实现出口创汇零的突破。1994~1997年,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130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大楼。1997年,企业拥有职工400人,净资产510万元,年产值2370万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1998年,招远三嘉粉丝蛋白有限公司改制为以企业干部职工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同年承包倒闭的原镇粉丝公司。改制后的企业快速发展,拥有职工1000多人。2001年投资300万元建成纸箱厂,2003年,与台商合资建成年产3万多吨的生物有机肥料厂。2004年,以8万元租赁国营粮站库房,投资400多万元建成冷藏厂。2004~2005年,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北分厂和南分厂的厂房及技术改造和污水处理项目。在原有粉丝品种基础上,新上方块、即食等现代化粉丝生产线,粉丝日生产能力40吨。企业净资产也由改制前的500多万元迅速增加到4000多万元,年产值增加到5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到600多万美元,年上缴国家税费200多万元。公司成为集粉丝、蛋白加工和各种纸箱制造、果蔬冷藏、生物有机肥等制造销售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粉丝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2005年,全村农工商各业生产总值9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从1986年开始村里充分利用青年、妇女、老年之家,对全体村民和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学习,老年人及妇女坚持经常性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常年坚持跳舞健身。节日期间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歌舞活动,丰富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村风、民风、企风的好转。2001年,村里投资20多万元将大街小巷全部铺成水泥路面,设置了路灯。1995年,投资将进村的柏油马路与龙(口)水(集)公路贯通。1992年用上自来水。2000年开始村民免费喝上了纯净水。幼儿免费入园。老年人女年满55岁、男年满60岁,每年可从村里领到600元的生活补贴。1990年始有线电视收视费全部由村集体缴纳。1991年村里成立环卫队,常年负责主要街道的清扫和村内生活垃圾的清理。村委定期对村里、企业的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检查。全村200多户安装上程控电话,150多人用上手机,拥有微机45台、空调43台、轿车l8辆、农用汽车40辆、摩托车l80辆。村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瓦房,1994~l997年先后有30多户村民住上二层别墅楼,2004年有20多户村民入住招远市区的“金都花园”智能小区。

盛家庄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0公里处。1920年,村民盛万选和盛万彬兄弟二人开始粉丝生产。盛万选在家推粉,盛万彬用牲畜驮着粉丝运往龙口粉庄。推粉也是用牲畜拉着石磨转,推下来再漏粉、晒粉,一般一天加工4个豆子计120公斤。到1938年,全村推粉户有盛太瑞、盛学春、盛吉和、郝树室、郝树敬等。1955年,全村推粉户发展到60户,全村90%以上的农户采用几家合伙一起推粉的生产方式。村里只有几户有马车的没有推粉,外出拉货。一般户都是每日加工七八个豆子,推磨用牲口或人工。送粉用小车推着两个粉包,重100多公斤。1963年秋,全村分为4个生产队,各生产队都成立粉坊。第四生产队购置5马力柴油机1台,安装吊杠用机械推磨。一队粉匠郝希增、二队李仁章、三队李云章、四队李典章,为粉坊指导生产。每个生产队日加工8个豆子。1979年,开始用柴油机发电,采用电动机进行粉丝生产,日加工量增加到60个豆子。1984年,盛学经开始自产自销豌豆粉丝。1985年,由李德义负责,把集体粉坊改建为招远县金星龙口粉丝厂。1987年,增建1个小厂,加工绿豆淀粉。1988年,由村委出资,东石家村人石德海和该村人于学建承建了正屋加工车间和南大屋漏粉、晾粉车间。1988年秋,到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购买粉丝真空机。1989年日加工量300个豆子,1990年达到400个豆子。1991年11月,购进大真空泵、1吨锅炉。1992年,新上2吨锅炉1台,建立招远市昌盛生物蛋白厂,加工蛋白粉,为饲料加工提供原料。1994年,村委重建1个粉丝厂。1996年6月,新上发电机组,粉丝日加工量由400个豆子增加到800个豆子。2000年,村委投资100多万元,上烘干车间、冷冻设备。2001年,村委投资120多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002年,投资10万元购置链条锅炉。2006年,粉丝厂占地2.7公顷,厂房建筑面积12036平方米,固定资产500万元,工人150人,销售收入790万元。
由于粉丝生产经济效益较好,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逐年提高。1992年村委投资50万元建成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0年村委投资140万元,在村委办公楼后建起三层楼的小把车间,建筑面积860平方米。1996年,实行村庄规划,把部分旧民房拆掉,建起四层住宅楼4幢,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入住居民80多户;二层别墅楼1500平方米,入住居民11户。2003年,投资在村内修筑了3条500米的水泥街道。每年年底,村委发给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金每人200元,发给文明户奖金每户150元。老人节、儿童节村委都举行庆祝会,并发放一定礼品。

小疃 位于招远市区北10.5公里处。清时,村里开始粉丝生产。粉丝加工工具简陋,由人力畜力拉磨,用布过滤,经过生清形成淀粉,用木瓢钻眼漏出粉丝,每一木瓢出一杆粉。后改为石磨,用薄铁皮制成漏粉工具。1962年,改为动力机械,1140、195型柴油机作为动力拉翻杠推粉,日加工绿豆800公斤。1967年,村集体建起粉丝厂。1968年改为立磨(将石磨立起来用),1140型柴油机为动力,日加工量3000公斤。搅拌、打瓢等工序全部是人工操作。1982年,以电力为主动力,推、漏、搅拌等基本实现机械化。1986年,扩大生产规模,工人60余人,日加工能力6吨。1992年始,从泡豆到出粉全部机械化。1992年,由于公路拓宽将原厂拆除,当年4月投资170万元,兴建招远鲁泉龙口粉丝厂。1995年5月1日正式投产,日加工能力22吨,工人280余人。2005年改为链条锅,漏出的粉丝经过冷冻、晾干形成产品。在建设粉丝厂的同时,1992年7月投资55万元建成年产1350吨的鲁泉生物蛋白厂。随着经济发展,于1995年又建立晒渣厂1处,并投资35万元将原腐乳厂改建为粉丝小把厂。2006年,鲁泉粉丝厂工人130人,年产粉丝800吨。

丛家 位于招远市区北15公里处,北、西、东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开阔地。全村800户2000多人。清康熙年间开始粉丝生产,主要是家庭或联户经营,全部工序均为人工操作,一个粉坊最多一天能加工豆子50公斤,每年仅春秋两季加工,只赚取很低的加工费,推粉主要赚取粉渣和粉浆用作肥料和饲料。1950年后,粉丝生产有了发展,全村办起4个小粉坊,日产粉丝几百公斤,先后有丛德才、丛有恒、丛有利、丛长日、丛有盛、丛日广、丛有亭、王艮山、庞太升、丛德士等人参加并组织粉丝生产。1956年后,粉丝生产走上集体化道路,几个粉坊合并成1个大粉坊,由村里统一管理,日加工粉丝800公斤。1969年,在村南道西建起粉丝加工厂,占地2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从业人员60余人,日加工粉丝1500公斤。1987年,投资100万元,在村南建起招远外贸龙口粉丝第一加工厂。2004年,投资80余万元,对厂房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业人员100多人,日加工能力6吨。粉丝加工的下脚料粉渣、粉浆是生产蛋白的好原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村委投资100多万元建起蛋白厂,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粉丝企业每年为村里创造100多万元的财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福利事业得到发展。村委每年为村民上缴税费10多万元。1995年,村集体投资80多万元修通向村外的3公里沥青路。2004年又投资40万元重修。从1998年始,每年为村民缴纳闭路电视收视费10多万元。2000年始,男65岁以上、女60岁以上村民,村委每年发放生活津贴100~150元。2004年,村委免费为村民入了新型合作医疗。

大岚 位于招远市区北17公里处,地处丘陵,居民500户1500人,由王、范两姓组成,多数以农业为生。1896年,王凯、王朋义两家分别建起粉丝作坊,从业人员10人左右,日加工绿豆180公斤。至1937年,先后有王志文、王中堂、王利安、王丹正、王身修、王振堂、王作会、王佩然、王新亭、王玉亭、王晏昌、王居亭、王朋义、王安昌、王洪学、王永本、王存法、王哺田、王书友、王学春、王明、王君、王恒、王欣、王相进、王立田、王大江、王大海、王培义、王培进等组成30多处粉丝作坊,全村从业人员100多人,生产的粉丝发往龙口粉庄。1954年,粉坊合并成以王庆全、王作功、王洪修、王佩然、王作风等为主的5处合作粉坊,日加工豆子300公斤左右。1956年,发展成10处集体粉坊,从业人员80多人,日加工绿豆1000公斤。1964年,在村西建起大规模粉坊1处,引进先进的磨豆机和过滤设备,从业人员50人,日加工绿豆3000公斤,生产的粉丝均为优质产品。粉丝生产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988年,建起粉丝厂1处,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引进自动捞豆机、搅拌机、真空机、大旋箩、烘干机等先进设备,加工粉丝全部实现机械化,从业人员100人,日加工绿豆1.2万公斤。

北栾家河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5.5公里处,北距龙口港约20公里。居民650户2150人,有栾、江、王、刘、郭、吴6个姓氏。清时,村里就有粉丝生产。1900年,村人栾道芬在龙口开办“新和诚”粉庄,经营绿豆和收购粉丝。栾学圣(字明斋)开办 “顺盛”粉庄,由于粉庄占据龙口南街头,被人俗称为南粉庄,生意红火。1900年后,栾希彦兄弟二人办起粉丝作坊,绿豆是自家种的,不足部分从龙口粉庄购进。之后又有栾世英兄弟二人带领儿子们办起粉坊。均用青石磨,磨的直径不超过80厘米,用牲畜拉或人工推,上盆是大箩过,小箩筛原料,日加工量不超过90公斤。原料、粉丝是牲口驮及人力推,往返龙口粉庄。由于栾道芬、栾学圣在龙口开粉庄,带动村里办起80多个粉坊。1954年,村里办起互助组粉坊。1956年成立3个高级社,多处粉坊集中成3处粉坊,从业人员100余人。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仍是分散加工,集中经营,集体核算,统一分配。粉丝生产逐步扩大发展,形成了规模。1963年,粉丝加工厂固定资产1万元,工人150人,日加工量450公斤。1992年,村委投资60万元,将厂房扩建到150间,购置11吨锅炉、大旋箩、小平箩、打糊机、真空机、搅拌机等,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告别了“大箩过、小箩筛、人工采面、烧火漏粉、烟熏火燎泪涟涟”的传统生产方式。1992年6月,村委投资25万元建起植物蛋白加工厂。1993年,村委投资100万元,扩大粉丝厂规模,形成东、西加工厂和蛋白厂、包装厂,工人200多人,日加工量12吨,日产粉丝8吨,蛋白粉3500公斤。1996年,更名为招远市蛟珠龙口粉丝厂,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250万元,1996年获全国专利市场新技术、新产品金奖。2000年以来,先后投资50万元建2个冷冻库,投资70万元建立污水处理场。2006年,粉丝厂产值1170万元,利税80万元,成为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
由于粉丝生产的经济效益好,村民的福利待遇得到提高。1994年,减免了村民的农业税费负担。1999年,村里投资40多万元,修建1条宽12米、长600米的沥青路。2004年,村里投资40多万元,修建1条宽12米、长600米的沥青路直通龙(口)青(岛)一级路。2005年,村里投资8万元,治理村西河,修了1条360米长的河堤。投资10万元购置全自动联合收获机1台、拖拉机1台,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体化服务。每个农业户每年每人发放10公斤大米。

前康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8.5公里的界河西岸。清时,村里即有粉丝生产。1953年,村党支部书记康秉月领导,在小作坊基础上组建互助作坊,多家粉匠中优中选优,确定康进道为粉丝作坊的粉匠。采用传统生产方式,日加工20个豆子。生产的粉丝质量很高,在龙口土产公司收购点中有较高知名度,送的粉丝全部免检直接入库。互助组粉坊成为村周围十几里第一家,不少村庄前往观摩学习。互助组粉坊解决了互助组家庭人员的温饱问题,1960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现村民抢粉渣、抢粉浆的情况。村党支部组织专人按人按量分配,有效缓解了灾情,各类损失率在全公社最低。并加大了生产量,尽管粉丝生产效益低,但村民不再挨饿。后由于管理未跟上,加之“文化大革命”开始,青年人外出串联,在家的人不安心生产,1967年粉坊停产。1969年,村党支部书记康文炳在原粉坊基础上,组建前康大队龙口粉丝厂,由县酿酒厂技师康秉刚负责设备改造,康寿庆任粉匠,建成招远县第一个半机械化粉丝生产厂家,金山人民公社曲家大队还曾前往参观学习。粉丝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77年,农业生产要实现三级跳,产量“跨黄河过长江”,各个生产小队狠抓劳动力,再加上后期粉丝厂效益低下,各小队不支持粉丝生产,1978年春粉丝厂停产。1993年,村党支部书记康锡军与青岛祥宇船运公司董事长于学奇分别出资金50万元和30万元,合资兴建龙康粉丝有限公司,生产“龙康”牌粉丝,畅销国外。1995年春,与澳大利亚大利亚食品供应公司签订外销合同。粉丝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人,年产值600万元,创汇15万美元。1995年下半年,与香港达成协议,港方投资15万美元,村集体投资50万美元,组建招远市龙翔淀粉制品有限公司,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80人,年产值800万元,创汇30万美元。1998年后,村党支部书记康文致狠抓厂内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龙康”牌、“山塔”牌粉丝畅销国内外。粉丝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年产值1000万元,创汇35万美元。

英里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12公里处,早阳山西南方的丘陵地带。居住人口300户800人。全村共7姓,主要是孙、王两大姓氏。1934年,王宝国、王宝仁、王宝学兄弟3人在村东头建立1处粉丝作坊,从业人员10人左右,日加工3个豆子,生产的粉丝发往龙口粉庄。1935~1937年,孙洪吉、孙合洲2人在村西、村南分别建立2个粉丝作坊,从业人员均为10人左右。1938年,孙云龙、王右臣建立1处规模略大一点的粉坊。1939年,王生祥、王英祥建立1处粉坊。全村从事粉丝生产人员80人左右。1954年,村里成立3个初级社,个体粉丝作坊合并成3处规模比较大的集体粉丝作坊,每个初级社1处,从业人员20人左右,每处粉坊日加工绿豆250公斤左右。1956年,村里成立高级社,3处粉坊合并为l处,日加工绿豆900公斤,从业人员40人。1969年,在村南建起规模较大的粉坊1处,引进先进的磨豆机和过滤设备,从业人员达100人,日加工绿豆1200~1500公斤。1994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引进自动捞豆机、搅拌机、真空机、大旋箩、烘干机等设备,提高了生产能力,从业人员80人,日加工绿豆达6500公斤。生产的粉丝均为优质产品,送往招远龙口粉丝集团公司。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村里先后成立小把粉丝加工厂和蛋白加工厂。从业人员分别为40人和20人。后由于多种原因,2000年粉坊停业。

狗山李家 位于招远市区北17.5公里处,东靠狗山,北与龙口市大陈家镇山后遇家村交界,西与虎龙斗村毗邻,南与大岚村接壤。村庄占地10公顷,粮田67公顷,山峦20公顷,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全村420户,1400人,有李、王、张、孙、高、姚、刘、安、欧9个姓氏。1900年,村民李明远开始在自己家里推粉,日加工半个豆子,绿豆主要来源靠自家种植和收购乡邻的。随后,李殿功、李明信、李广东、李明言、王合田、王学礼等相继建起粉坊。当时生产手段和设备都相当落后,用葫芦瓢钻上密密麻麻的小孔就成了漏粉的粉瓢,每天加工1~2个豆子。20世纪30~40年代,全村已有尚志堂、尚德堂、诗礼堂等30多家粉坊。至1950年,合并成8处联户粉坊,每处由7~8家合股组成。由于人手充裕,再加上多年来的经验积累,技术日臻成熟,粉丝质量上乘,赢得粉庄的赞赏和同行的钦佩。每处粉坊的日加工量也增至20多个豆子。
优质产品是最好的宣传,狗山李家粉匠手艺高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单位纷纷到村聘请粉匠。1950年前后,李廷和、李庆和等到北京西直门外后二里沟盛华粉坊当粉匠,李兴仁、李广文、李广正等到北京西直门外半截塔粉坊,李金华、李金范等到北京清河粉坊,李桂平到北京复兴门粉坊,李丰和等到北京南苑粉坊。1958年后,8个生产队各建起粉坊,由于技术力量雄厚,粉匠过剩,于是接受外地邀请,生产大队先后派王学义、李广君、李明绪等到黄县兴隆庄(第四农艺场)、烟台五七干校,派李金范、李广春到文登,李昌乐到青岛、济南,李德九到平度,李桂彬到潍县,李桂欣、李桂智到黄县等。其中李桂平就先后到北京、锦洲、江苏、青岛、蓬莱、潍坊、潍县、烟台和黄县的中村、诸由观、沙沟、仙人桥、北徐口、王家庄子、王格庄、北李家、员外刘家、马儿牟家、齐夼及招远的山西孙家、蔡家、虎龙斗等地去当粉匠传授技艺。他们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态度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扬,给大队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1965年,大队投资在村东建起粉坊,房屋13间,磨碎由畜力改为柴油机带动,其他工序仍靠手工操作。1987年,村集体投资50万元在村西又建起1处粉坊,粉丝加工向机械化发展,全部引进自动捞豆机、搅拌机、真空机、大旋箩、离心筛等先进设备。日加工能力6600公斤。2处粉坊在李广才、王正、李桂彬、李昌乐等人的合力经营下,粉丝质量一直保持优级,1988年、1990年两次获得优质产品奖状,还多次获得物质奖励(低价柴油优惠票)。2家粉坊从业人员70多人,互相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创产夺优。1996年,粉丝产值136.5万元,上缴利税4万元。
一百多年来,狗山李家生产的粉丝,一直享有优质高产的盛誉,粉丝以丝条细匀、光洁透明、质地韧柔而著称,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龙口粉庄,还是80年代的招远县外贸公司,都对狗山李家生产的粉丝倍加称赞。狗山李家还先后派出了20多位巧手能匠分赴全国各地40多个单位传授推广生产粉丝的经验和技术,为粉丝生产作出了贡献。

馆前张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20.5公里处,龙(口)水(集)公路西则,龙口港西南10公里。明万历年间,张学彦父子由黄县士乡城徙居馆前王家村西谋生。3年后,向东南500米处买地,以推粉为营生而定居建村。至清同治年间,张锡龄、张恒吉家的粉坊初具规模,从业人员30多人。清末民初,推粉达到鼎盛时期,全村90多户人家,推粉户50户之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因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当时百姓口头禅是“1盆粉(4~5个豆子)1块现大洋”。1954年,全村成立3个互助组,在各家各户基础上成立3个集体粉坊,从业60多人,日产粉丝350公斤。1956年,响应招远县政府的号召,派出张梦吉、张学慎、张丕勣、张延公4位粉匠去河南推粉,支援外地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张家大队粉坊,从业人员20多人。1966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延绪主持下,在村东新盖厂房,并打了“联眼群井”,从业人员28人,日产粉丝1000公斤,用拖拉机送粉。后因各种原因,粉丝生产发展缓慢。1989年后,由张梦起经营,改名为招远旭升龙口粉丝厂,实行机械化生产,产品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和龙口粉丝的企业标准,从业人员80多人,日产粉丝3000公斤。

东埠上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0公里处。是龙口粉丝最早的产地之一。明末清初,开始粉丝生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天桃花开、秋天揽豆秸”(即清明至夏至,秋分至小雪)时,村里人便开始加工绿豆粉丝,主要生产方式是私人作坊,出产的粉丝由龙口粉庄销往国内外,村民收取低微的加工费,赚取粉渣、粉浆等下脚料用来喂猪和肥田。20世纪初,村里有居民44户,有43户从事粉丝生产,唯一一户不推粉的,也从事晾晒粉浆,卖粉浆干。到1930年,居民增长到120户,推粉的有96户,日加工绿豆约5500公斤,日产粉丝1600公斤。村民杨宪章到龙口开设“福茂涌”粉庄,专门为村民销售粉丝和购进原料。粉丝加工业的兴旺,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粉丝生产专业技能的人才。村里很多人会推粉,周边村纷纷慕名到村里聘请粉匠,至今在北京、青岛、河南等地的粉丝从业人员还有好几十人。粉丝加工的良性循环极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度家家粮满囤,户户草成垛,生活十分富裕,在当时的招北县是出了名的富裕村。
1950年后,随着农业生产集体化,粉丝加工也由一家一户转为联户加工,逐渐趋于集体化。20世纪60年代初,村集体投资30多万元,在村西建起1个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粉丝加工厂,从业人员80余人,日加工绿豆3000公斤,日产一级粉丝1200公斤。与此同时,村里6个生产队仍设有6个小型粉丝加工厂,利用春秋农闲时节,从事粉丝生产。粉丝生产完全集体化,主要是为招远外贸公司来料加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丝生产方式由手工操作逐渐发展为机械化,原料加工设备由平磨改为立磨直至锤式粉碎机,去渣设备由木桶式平箩改为平筛箩、旋箩,提水工具及运输工具都有了很大改变,产品质量和产量也有了较大提高。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粉丝生产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人承包,原料由原来的单纯绿豆增加了地瓜、豌豆等品种。2006年,东埠绿珠粉丝厂年产粉丝900余吨。

北水口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1.5公里处。是龙口粉丝生产的重点村庄之一,已有300年生产历史。1950年前,这个仅有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多数农户从事推粉,有的独家推,有的联户推。家庭粉丝作坊最多时40余个。每年春秋两季生产,主要为龙口粉庄加工粉丝,除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外,主要目的是赚取粉渣、粉浆作为饲料和肥料。当时生产设备简陋,除原料的破碎是靠畜力拉着石磨完成外,其他工艺均靠人工操作,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每个作坊日加工原料只有100公斤左右。1954年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全村以初级社为单位,成立了3个集体粉坊,从业90人,年产粉丝50吨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3个粉坊改由生产队管理,从业60人,年产粉丝35吨。1966年,生产大队建起日加工能力为700公斤的集体大粉坊,取代了生产队粉坊,从业75人,主要为招远外贸公司加工,年产粉丝120余吨,纯收入2.1万元,属于当时规模最大的粉坊之一。尽管此后的十几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粉丝生产整体上有时处于低潮,但该村的粉丝生产一直稳步发展。1978年后,粉丝生产快速发展。1983年,村里投资对大粉坊进行改建,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生产能力提高到400吨。1992年,大粉坊再次扩建改造,命名为招远市王塔龙口粉丝厂,全部实现机械化,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销售收入400万元。1994年,招远市元英粉丝厂建立,为股份制企业,年生产能力为300吨。1995年,招远市春发龙口粉丝厂建立,股份制企业,年生产能力为500吨。2001年,招远市元英粉丝厂停产,招远市王塔龙口粉丝厂和招远市春发龙口粉丝厂稳步发展。2006年,全村共有粉丝企业2个,招远市王塔龙口粉丝厂为集体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招远市春发粉丝厂为股份制企业,年产粉丝1800吨,销售收入1000万元。

玲珑沟上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8公里处。19世纪末期,全村有20多家私人粉丝作坊,每家日推2个豆,人工操作,粉丝送龙口粉庄。村人梁世堂在龙口开设“同盛堂”粉庄,收粉丝换豆。1955年,全村粉丝作坊50处,每家日推2~4个豆,4个豆为一盆粉,一盆粉赚28元。早晨磨豆,上午漏粉,下午晒粉。1956~1957年,合并为4个作坊,共200多人,每个粉坊日推20个豆。1958~1978年,1个集体粉坊,用工60多人,日加工150个豆。1979~1989年,用工70人,机械化生产,日加工150个豆,为招远外贸来料加工。1990~2002年,年加工粉丝500吨,自产自销,年产值150万元。2003年,1个小粉坊年加工粉丝700吨,1个大粉坊年加工粉丝1500吨。用工120人,对外承包每年集体收益6~8万元。

柳家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6公里处。清末,全村有8家私人粉坊,日加工2~4个豆,每家粉坊4~5人。1949~1953年,全村有6个互助组粉坊,每个粉坊日加工4个豆,用工8~10人,全村有50人从事粉丝生产。1954~1957年,合并为2个大粉坊,日加工30~40个豆,用工40人左右,为招远外贸来料加工,利润有限,主要赚肥料种庄稼。1989年,成立2个粉坊,小粉坊日加工150个豆,大粉坊日加工300个豆,以集体承包形式经营,小粉坊上缴利润20多万元,大粉坊上缴利润40多万元,全村粉丝厂用工近160人,自产自销。

东庄头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7公里处。20世纪初,全村有10多家私人粉坊,每户4~5人,日加工2个豆,人工推小车或用驴驮往龙口送粉。1949~1953年,6个互助组每组日推4~6个豆,每组用工8人,全村用工50人左右。1954~1957年,成立集体粉坊,日加工20~30个豆,全村从事粉丝生产人员30多人。1968~1979年,实现半机械化,集体粉坊日加工40个豆,全村用工30~40人,为招远外贸加工。1980~1989年,实现机械化加工,日加工80~100个豆,用工60人左右。1990年后,对外承包经营,每年上缴3~5万元,日加工150个豆,机械化作业,拖拉机运输。

横掌姜家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8公里处。清时开始粉丝生产。20世纪30年代,主要分为3大家,每天大家推4~6个豆,小家推2~4个豆,驴拉磨,人工操作,全村有100多人在粉坊干活。粉坊兴旺时期,全村大部分家庭都推粉,因而村里比较富裕,光骡子就有近百头。当时横掌姜家村和十里铺村关系很好,十里铺村送戏到村给村民看,但戏装、设备等太多没法运,十里铺村人说,光戏装和设备,姜家村也搬不去,运不去戏没法演。村长发动全村有骡子的户都起早到十里铺村,骡子排队装戏装、装设备。前往的骡子一头接一头,结果十里铺村人没数过来横掌姜家村有多少头骡子。十里铺人说,不用说横掌姜家村有多富,光看骡驮队就知道实力了。1949~1953年,有6家私人作坊和互助组形式的作坊,私人作坊每天推2~4个豆,互助组作坊6~10个豆,全村有60~70人在粉坊干活。1961年后,成立2个集体粉坊,东粉坊姜作植、西粉坊姜作雨带头,总负责人姜作钱,每天推10个豆,驴拉磨,人工过箩。1968年,村集体成立1个大粉坊,粉坊用工30人,半机械化生产,每天加工24个豆,送招远外贸,一级粉丝每吨加工费1200元,二级粉丝800元,三级粉丝300元。1988年后,村集体建大粉坊1处,生产人员70人,负责人姜瑞臣。日加工150个豆,日出粉2吨,承包经营,年上缴集体2~4万元。2003年,工人60人,负责人姜为强,粉坊日加工200个豆。

王家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9.5公里的麒麟山西南麓的山涧中,地属山区。清时就有私人粉丝作坊十几家,都是驴拉磨,粉丝用小车送往龙口粉庄,主要是为赚肥料喂庄稼。1953年,王春田、王玉专、王玉宝等7家合作生产,一天推8个豆,粉匠是兰培初,全村有20多人从事粉丝生产。1954年后,全村1个粉坊,一天推40多个豆,负责人王玉宝,会计王培专,粉匠王培初,全村有40多人在粉坊干活,分组合作,专人推,专人漏,专人晒。1958年后,全村有3个集体粉坊,每个粉坊日推40~50个豆,用工40人左右,负责人王培初、王培兰。1970年后,集体在村北合并建设1个大粉坊,一天推60~80个豆,开始半机械化生产,全村有60~70人在粉坊干活,主要为县外贸加工。1989年后,在村西建立一个机械化大粉坊,一天推100多个豆,用工60多人,粉匠王世道,负责人王清德。2002年,村集体改造粉坊,全部达到标准化,每天推120~140豆,用工60多人,粉匠王世兴,王世魁等人,负责人王玉江,主要是自产自销。

鲁格庄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7.5公里处。清朝光绪年间即有粉丝生产,至1949年,全村有5家私人粉丝小作坊,1天推2个豆,驴拉磨人工操作。1949~1956年,全村有2处互助粉坊,每处10人左右,每个粉坊日加工340公斤,负责人刘国章、刘庆顺。1958~1962年,粉坊收归集体,粉丝生产人员80多人,负责人刘生春。6盘磨,日加工1840公斤豆子,生产粉丝750公斤。1964~1988年,实现半机械化生产,日加工3900公斤豆子。生产人员80多人,负责人刘生春,粉匠刘庆春、刘洪洲、刘玉环。1989~1993年,实现机械化生产,日加工4000公斤豆子,用工70人,负责人刘培、刘汉林,为招远外贸加工粉丝。1994年后,生产人员60多人,负责人刘军新。日加工4000公斤豆子,产值30~40万元。对外承包,自产自销,集体每年收益3~4万元。

东石家 位于招远市区北9.5公里处。20世纪初,开始粉丝生产。是牲口拉平磨加工绿豆,出淀粉后再用人工拉着风箱在锅里漏粉。1处粉坊1天只能生产不到100公斤的粉丝。生产的粉丝送到龙口,换回绿豆再加工。到1950年,全村有10余个私人粉丝作坊,主要是石发祥、石占修、石风翠、石明告、石庆祥、石明敬、石德祥、石明殿、石炳祥、石风彬、杜云海等家。 1956年后,私人粉坊改为集体粉坊,全村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1处粉坊,粉匠有石风彬、石风翠、石风彩、石德祥、石德召、石占修等。粉丝加工属人工操作,1处粉坊日产粉丝不足150公斤,粉丝生产是为招远外贸来料加工。1968年,6处粉坊合并为1处,由人工操作改为半机械化作业,日产粉丝1000多公斤。1976年始,石磨改为粉碎机,人工过箩改为机械箩,漏粉实现机械化,工人由100多人减到60人,粉丝日产量增加到4000公斤,粉匠是石竹祥。1992年,在村东建立1个车间,后改造成为1处粉丝厂。1995年,把村西工具厂改建为粉丝厂,投资80余万元,日产量达到10吨,增加2个小把车间,增加了工人,解决了全村剩余劳动力。直到1998年,都是为招远外贸进行来料加工。1999年,村粉丝厂由为外贸加工改为自行进料、加工、销售,并建立小把车间。工资由为招远外贸加工时的每人每年10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赵家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8.5公里处。清时即有粉丝作坊,到1945年,全村有粉坊20多处,业主分别是赵洪祥、赵登明、赵殿清、赵书文、赵书元、赵增位、赵增胜、赵可达、赵可文、赵瑞义、赵瑞兰、赵光修、赵洪门、赵洪兴、赵登瀛、赵瑞林、赵书香、赵福田、赵殿武、赵洪书、赵洪奎、赵殿君等。除赵洪祥雇工外,其他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使用传统的生产设备,靠人力畜力生产,每个粉坊日加工能力为1个豆子。粉丝销售和原料购进,均到龙口私人粉庄进行,生产目的主要是为自家供给田间肥料。1952年,成立10余个互助组粉坊,每个粉坊5~10人,日加工500公斤豆子。互助组成员均能分到粉渣、粉浆,还可得到少量经济收入。1955年,村里成立3处初级农业社,每个社都以原闲房建立粉坊,社长为粉坊负责人,从业人员8~13人,日加工豆子800~1000公斤,进料和销售均在北截进行。1963年,在村西建房20余间,成立集体粉坊,村干部赵公年、赵公田为负责人,从业人员30余人,日加工1500公斤豆子,进料和销售均在龙口土产公司进行。1983年,在村北建粉丝厂1处,厂房50余间,从业人员60余人,基本实行机械化生产,厂长先后由赵瑞良、赵瑞功、赵汉兴、赵明亮、赵言军、赵学峰、赵永强等担任,粉匠是赵学壮、赵国胜。粉丝厂一直实行承包制,一开始是从业人员都参与,后都是个人承包,年上缴村集体7000~10000元。日加工豆子2000公斤。2000年,建粉丝小把车间,上排污设备1套。于2005年承包给外村,因经营不善下半年停业。

张星东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2公里处。粉丝生产历史悠久。据查证,粉丝生产始于明嘉靖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村中流传,龙口粉丝产于招远,招远粉丝产于张星,张星粉丝产于张星东。当时粉丝生产设备简单,制作工具是泥制的缸、盆,铁制的粉瓢、拐瓢、撇瓢。生产过程是大牲畜拉磨,人工过大箩、小箩,漏粉,人工打瓢、采面子、打糊。粉丝生产是家庭式,或是几家几户合作,日加工量不过几个豆子,主要原料是绿豆。粉丝分为圆柱形和扁、宽形3种。粉丝生产大致分为烫豆、淀粉制作、漏粉和晒粉4个工序。规模小,生产人员不多,生产过程没有明确分工,都是烫完豆子后推,推完漏,漏完再晒。一系列工序下来后,成品粉丝由人工推着木制轮小车送往龙口码头,由粉庄收购后装船外运,销往国内外。1950年后,粉丝生产有了大的发展,由互助组、合作社联合生产绿豆粉丝。1968年后,粉丝生产进一步发展,引进设备,开始机械化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高。人员分工明确,推、漏、晒设专人负责,运输方面采用大马车,后用拖拉机。1977年,由村人王令会发起,在小高家村北建立公社粉坊,生产绿豆、豌豆粉丝。1984年,王令会发起成立招远县龙口粉丝公司,引进粉碎机、打浆机、搅拌机、打瓢机等先进设备,包装车间有打包机,运输有汽车。村里成立招远县龙口粉丝五厂,年生产粉丝1000余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北孙家庄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3.5公里处。历史悠久的粉丝加工村,在300年前就有私人推粉。1960年始,以生产队为单位加工粉丝,全村4个生产队进行粉丝生产,采用传统方式。1966年,将平磨改为立磨,加工量大增,日产1000公斤粉丝。1968年,发明鼓风机漏粉烧水烫豆,被树为省粉丝行业先进典型,开过多次现场会。1969年,省外贸局奖励村里漏粉机械1套。由于粉丝质量一直在全省过硬,被龙口土产公司授予“粉丝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粉丝送到后不需排队检验,直接进入仓库卸货。由于师傅技术好,1969年被长岛驻军聘请帮助建厂带徒,事后部队首长很满意,送给村里2头优良种猪,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1980年,立磨改为粉碎机,日生产绿豆粉丝2000公斤,产品全部外销。粉丝生产为村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粮食产量一直较高,养殖业受益最大,特别是养猪业非常兴旺,村民得到实惠。1980年开始进行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整洁,房屋座落有序。2006年,村有粉丝厂2处,日生产能力为8吨。

张星西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2公里处。清时,即有粉丝生产,均为家庭式作坊。1949年,全村共有粉丝作坊51家。1956年后,私人粉坊由集体粉坊代替,生产规模扩大。1967年,村集体建成1个粉丝厂,采用石磨、大缸、大盆为生产工具。1980年,招远外贸公司在金岭和张星村试点建起大池子。1982年建立北粉丝厂,1983年建成投产。生产的绿豆粉丝质量高,被评为全省第一名。1983年在北京“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受到赞誉,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8年,粉丝厂购置大锅炉、搅拌机、真空泵等,漏粉用汽锅,烫豆用蒸汽。先后担任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有王心华、王春良、王春瑜、王学正、王学书、王松茂、李寿林、王松章、王金文、王旭生、王心平等100余人。2006年,康鑫食品有限公司职工86人,年产粉丝700吨;张星西粉丝厂职工60人,年产粉丝400吨。

枣林姜家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12公里处。清时,开始粉丝生产。1948年,全村有姜学周、姜学文、姜世龙、姜学应、姜丕志、姜良山、姜良智、姜良善、姜明山、姜梦德、姜学礼等11处粉丝作坊,原料绿豆和成品粉丝进出全部通过设在龙口的粉庄进行,每个粉坊每年购进绿豆5000公斤左右。推磨使用驴,其他工序全部人工完成。1952年,由姜学周、姜丕志、姜丕刚3户,姜良善、姜学强2户各组成1个粉坊。1956年始,全村成立1个集体大粉坊,日加工豆子440公斤。1968年,投资2万多元对粉丝厂进行第一次扩建,用柴油机作动力,逐步向机械化发展,日加工1100公斤豆子。1994年,易厂名为招远市凤泉粉丝厂,投资25万元进行扩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日加工4500公斤豆子,年产粉丝250吨,主要靠烟台外贸公司代出口。2003年,投资250万元进行扩建,按照国家食品生产标准,建冷库1座,污水处理场1处,厂房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5吨,年产粉丝1050吨。2006年,生产粉丝1230吨。

后大里 位于招远市区北10.5公里处。粉丝生产历史悠久。至1950年,全村共有5个粉坊,业主分别是于洪更、于洪祥、于万英、于莫林、于文茂。主要推绿豆粉丝,每处粉坊一天推2个豆子,最多不超过3个豆子。用工一般是一家老婆孩子,不论男女老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个别的雇工。采用传统生产工艺,牲口拉磨、运输,人工漏粉、晒粉。全家老少很是辛苦,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钟头的觉。特别是漏粉时,分工严格,各负其责,小孩哭叫拉尿都不能管一下。1955年实行初级社,以社为单位成立粉坊,社长负责,技术上实行能者为师,大家商量着干,工人20多人,一天能推10几个豆子,传统方式生产,基本不挣钱,只挣肥料。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村共有6个生产队,其中一、二、四队推粉,各队队长是粉坊负责人,粉匠分别是于桂民、于竹林、于焕足,每个粉坊3~5人,一天能推3个豆子,生产绿豆和地瓜粉丝。绿豆粉丝送到外贸公司外销同时换回豆子,地瓜粉丝原料来自生产队,粉丝自行处理。1983年,村里以厂房设备招标,马瑞勤中标经营粉丝厂。不断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006年,粉丝厂工人66人,日加工能力3600公斤。

下院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13公里处。居民232户626人,有王、徐、林、姜、宋5个姓氏。自清时开始粉丝生产。1920~1945年,全村有20个粉丝作坊,业主分别是王有臣、王玉林、王墨林、王书林、王有同、王有林、王国林、王元林、王保林、王成林、王宗林、王有善、徐金瑞、徐海市、徐海滨、徐金枝、王振家、王青山、王有寿、王有敬等。每户每日用石磨只能推2~4个豆子,每户从业人员4~5人,生产的粉丝大都送到龙口的私人粉庄。1951年,全村有小型粉坊2家,每家粉坊从业人员16~20人,日加工6~8个豆子。1955年,村里成立建新社和大众社2个初级社,都建立粉坊,每个粉坊日加工6~8个豆子。1956年,合并为1家粉坊,从业人员15~20人,日加工16~20个豆子。1960年后,全村8个生产队都建立粉坊,每处粉坊日加工6~8个豆子。秋后,将村里自产的地瓜,外加收购一部分其他村的地瓜加工成粉丝,销往邻村及黄县等地,成为招远北乡有名的地瓜粉丝之乡。1973年,村集体新建1处粉丝厂,属半机械化生产,日加工40个豆子。1991年开始承包给私人经营,2000年停业。村里粉匠有王有同、王有木、王元林、王成林、徐海滨、王焕美、王焕荣、王焕福、王芳林、王焕欣等。

南于家庄子 位于招远市区北9公里处,居民120户330人,均为于姓。早年开始粉丝生产,到1950年,全村有于宪曾、于焕曾、于孝忠、于同春、于永诚、于善曾、于绍曾等7家粉坊,每处粉坊从业人员4~6人,日加工100~150公斤豆子。1954年,由于建曾牵头,组织5家合办1处粉坊,从业人员11人,日加工豆子250公斤。1955年,全村有2处粉坊,由于建曾和于作曾分别牵头,从业人员12人,日加工豆子300公斤。1956年,2处粉坊合并为1处集体粉坊,由赵家村人赵光明负责,从业人员17人,日加工豆子450公斤。1964年,村集体在村西建立粉坊1处,从业人员16人,采用柴油机作动力,日加工豆子550公斤。1967~1968年,粉坊停业。1969年,重新开始粉丝加工,从业人员16人,日加工豆子500公斤,至1973年停业。1994年,村集体将村西粉坊承包给东石家村人石福安,从业人员30人,机械化生产,日加工豆子3000公斤。2000年,粉坊改制为龙坤豆制品有限公司,承包合同延长20年,石福安每年向村委交28000元承包费,合同期满后,所有设备、设施归村集体所有。承包人累计投资300多万元,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日加工能力达到9吨豆子。1993年原宋家镇政府将1986年停业的镇办锁件厂处理给该村,2000年村集体将该厂房租赁给北马家村人孙学圣,租赁期40年。孙学圣先后投资500万元,改建成粉丝加工厂,定名为招远市银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25人,年加工能力4500吨。2004年,投资200万元兴建绿豆加工车间1处,年加工能力5000吨。

唐埠曲家 位于招远市北8.5公里处,纪山西麓。全村167户498人,主要姓氏为温、曲、姚。20世纪30年代初,村人温玉通在村北建起粉坊,从业人员10余人,日加工3个豆子。40年代初,温希彦、温希曾兄弟俩在村内建立1处粉坊。由于村内缺水,需雇人挑水,日加工3个豆子。随之,温玉曾、温玉学、温玉士、姚清钱、姚玉美、温世均等先后建起6处粉坊,从业人员一般为10多人,用牲口拉石磨磨浆,人工漏粉,日加工3个豆子。50年代初,成立初级合作社,全村合并成温玉通、温玉士、姚清钱3处粉坊,每处粉坊从业人员发展到30多人,日加工豆子达到700公斤。1958年后,由于体制变化,加之一些老粉匠相继去世,粉坊停业。1998年,村人温国俊、温显章2人合伙在村西建立招远市康宝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引进自动捞豆机、搅拌机、大旋箩等先进设备,从业人员近百人,日加工8吨豆子。后,又建立小把厂和蛋白厂,从业人员50余人。村里青年温建刚18岁就到张星龙口粉丝集团公司当学徒,成为年轻的粉匠。几年后自已独立创业,先后到赵家、羊家、坡子等村承包粉坊,2001年又到毕郭承包1处粉坊。2003年,温建刚投资100多万元,将村东原选厂改建成粉丝厂,定名招远市晶康粉丝有限公司,从业人员80多人,日加工8吨豆子。又先后投资建立小把厂和蛋白厂,从业人员50多人。2006年,全村有私营粉丝厂2处,工人160人,年产粉丝2000吨。

高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4.5公里处,粉丝生产历史悠久。20世纪40年代,全村有18家粉丝作坊,从业人员90余人,日加工60个豆子。生产形式是自家推磨,联户漏粉,主要为龙口粉庄加工绿豆粉丝,因此促进了农业生产,家庭收入增加,成为远近闻名的粉丝村、富裕村。1947年后,个体粉坊停业。1954年始,成立初级社集体粉坊,到高级社、人民公社逐步发展壮大。1966年,建起规模较大的粉坊,从业人员25人,日加工60个豆子,主要为招远外贸加工绿豆粉丝。1995年,村委投资45万元,购买镇办企业招远外贸龙口粉丝第七加工厂,从业人员60人,日加工300个豆子。2004年,投资60万元对厂房设备更新改造,粉丝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2005年,更名为招远市康钧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职工60人,年生产粉丝600吨。

东沟李家 位于招远市区西北17公里处。1936年,村里粉匠王守石与李士进、李士博、李春海联合,在村西南建起互助式粉丝作坊,日加工绿豆300公斤。粉丝送往西海王德堂粉庄,后送往龙口粉庄。至1946年停业。1953年,村里办起互助粉坊,至1957年,粉匠是王守乐。1959年,村集体建立粉坊,粉匠为王守乐、李祥尊、李加升,日加工绿豆600公斤,生产的粉丝送往北截初华粉庄。1983年,粉丝厂由李祥友承包,年上缴承包费5500元。1986年,村集体在村西南建立招远县龙口粉丝辛庄镇二厂,机械化生产,日加工豆子6000公斤,注册商标“石榴花”,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厂长李云堂。因粉丝供不应求,1993年村集体在村东北建立新厂,粉匠为刘明启、刘明伟,从业人员50余人,日加工豆子4500公斤,1998年停业。1999年1月后,先后承包给王日清、宋昌东、张聚军,年承包额6万元,负责人李瑞胜,粉匠刘洪义、邵周祥、鲁敏锡,从业人员50人。

石对头 位于招远市区东北7公里处,界河东岸。明初,姜姓由四川徙此定居,村西北界河两岸有青、白两石,形如牛、羊对峙,故名石对头村。居地形成于、马、孙、范、王五条街,旧称五福堂。2006年,全村1060户3015人,以居民户数论,为全市第一大村。该村文明程度高,自古重视文化教育,为全市有名的书画村。1918年建起的马家大学堂为招远新式教育的开端。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大学生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书画大师及书画界知名人物有孙其峰、孙墨龙、孙智谱、孙长康、孙茜、孙鲁一等。村里办起农民书画院,1997年举办迎回归石对头人书画展,参展作品数百幅。1990年以来,石对头人参加全国和全省书画展览80余人次,获奖60余人次。
清初,村人开始粉丝生产。清咸丰年间,石对头村孙氏祖上从事干果土杂品及绿豆粉丝的生意。孙咸通把粉丝买卖的重点放在龙口,把从招远收购的大量粉丝运往龙口,在龙口粉庄打捆成100公斤的大件运往国外。粉丝的热销带动了粉丝生产的兴盛,至20世纪20年代,全村有百余个季节性小作坊,日加工粉丝总量5000公斤左右。1956年,粉丝业归村集体经营。1989年,粉丝厂合并为4处,日加工均在5吨以上,年产粉丝1500吨,并投资100万元建成小把厂,从事粉丝深加工。建起蛋白厂,变废为宝,解决了工业污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12月,与泰商合资成立山东华泰食品有限公司,共投资1000万元,其中泰商70%,村为30%,年产粉丝1400吨。1993年,村民尹瑞芳投资组建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3公顷,生产粉丝和植物蛋白。1997年,固定资产580万元,工人350人,年产值2000万元。2006年,村有烟台宏发食品有限公司、招远华泰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德胜达龙口粉丝有限公司等7家粉丝企业,年产粉丝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