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514&run=13


      一、学前教育
        1.幼稚园:
        民国28年(1939),日伪教育科创办幼稚园。次年,附设于大寺女子小学,教师3人,其中园长1人。招收幼儿40余名,多是富家子女。园内设备有藤椅、藤桌、条凳、木桌、压板、滑梯、秋千、木公鸡、木马等。分小、中、大3个班。小班课程有故事会、唱歌、表演;中班有语文、计算、积木、唱游、跳舞;大班有语文、算术、唱游、跳舞、手工、美术。民国34年(1945)8月停办。
        2.机关、厂企幼儿园:
        1952年秋,县政府人事科办县直机关幼儿园。入园幼儿4名,次年30名,均系机关干部子女。享受供给制,月生活费18元。教职工8名,其中园长1名,教养员6名。1958年秋,改为幼儿园。同年11月,城关公社接管。次年12月,县直机关幼儿园重建。1956—1963年,收取保育费,1—3岁每月保育费6元,4—6岁每月保育费5元;生活费均为9元。1964年,开始招收部分厂企干部子女入园。每人每月交生活费、保育费、工勤费10元。1971年,每人每月增加5角。至1983年底,有教职工40名,其中正副园长2名,教养员12名,保育员17名,职员3名,工勤6名。入园幼儿320名,分8个班;1个入托班,2个小班,3个中班,2个大班。幼儿园有校舍56间,场地395平方米,设有睡床、被褥、桌椅、滑梯、摇船、秋千、手风琴、风琴、幻灯、录音机、电视机等。
        1974年,厂矿企业也先后办起幼儿园。至1985年,全县厂企幼儿园25处,教职工173名,入园幼儿1492名。师资、设备好于农村。1983年,始办乡镇机关幼儿园16处,招收乡镇机关干部子女和乡镇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入园。幼儿教师从农村大队幼儿教师中选用。
        教学内容,1952年,采用苏联教科书和参考资料。1958年,自编教材。1966年,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1975年,用山东省编教材。1978年,用北京教材。1983年后,用全国统编教材。其课程设置有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游戏,小班31节,中班27节,大班35节。幼儿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游戏、体育、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进行。
        3.农村幼儿园:
1958年,全县农村办幼儿园521处,入园幼儿2.66万名。设备因陋就简,多无桌椅。农村幼儿园多是大班和混合班。教师素质较差,教学不甚得法,教学质量不高.1962年,全部停办。1971年以后,各社队又陆续办起幼儿园。至1983年底,全县幼儿园532处;教师787名;入园幼儿2.15万名,入园率为70.9%。幼儿免费入园。全县农村幼儿园有标准桌椅的414处,有统一服装的102处。西关村幼儿园,设备齐全优化,是全县“十配套”幼儿园之冠。县、社重视幼儿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学研究,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本和课程设置同机关幼儿园。
二、小学教育
        1.学校: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原旧书院改作公立小学,为当地兴办“新学”之始。继之先后办起武东、武西、三育、寿圣、云阳、维新、里仁、龙门、端本、龙泉汤、竹林寺、鹤止寨、泉水庵等小学。次年,清政府守旧派发动戊申毁学之变,境内新学停办。
        辛亥革命后,重办“新学”。至民国4年(1916),全县办有初、高级小学400余处,其中有县立女子小学1处,县立模范小学4处。省道视学者,推牟平为胶东之冠。
        民国17年春,张宗昌、刘珍年两军混战,城内学校校舍因被刘军占为兵营而停办。战乱后复学。至民国24年,全县有高级小学79处,其中县立10处,区立23处,村立34处,私立1处,未备案11处;初级小学699处,其中县立1处,区立11处,村立472处,私立1处,未备案214处;全县在校学生3万余人。
        民国32年(1943),在抗日根据地内,凡有30名以上学生的村庄,均设1处初小。每五、六村或十几村设1处完全小学,每区设1处中心小学。设学村庄247个,
        占根据地村庄总数的84.1%。办完小31处,153班;初级小学216处,279班。教职员750人,学生24440人。
        日伪占领区设县立小学7处,乡立中心小学37处,高级小学40处,共342班;村立初级小学227处,共335班。总计教职员工976人,学生31684人。
        民国34年,县抗日民主政府调整学校布局,实行免费入学。全县办完小62处,初小506处,入学率近60%。
        小学各年级的招生年龄不加限制,最大年龄为20多岁。
        民国37年1月,因战争和灾荒,教育停办。当年11月复学,全县设完全小学31处,初级小学253处。
        1949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9%,1957年增长到88.6%。
        “三年困难”时期,多数学校坚持每年上课7个月;个别学校上课2—4个月。1961年,学龄儿童入学率降到80%。1962年,小学教育得到恢复。1965年,入学率为92%。
        
        “文革”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和“革命大串联”。1968年2月,小学“复课闹革命”。同年11月,小学下放到大队办;改为五年制,入学率为94%。1969年春,原完全小学一律改成联办初级中学。
        “开门办学”、“学黄帅”、“批判师道尊严”等所谓“革命行动”及大量的生产劳动,代替正常的教学工作,教育质量下降。
        1978年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学校工作转入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8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4%,升学率为95%。表1
        
        1949~1985年牟平县小学基本情况抽年表小学选介:


┏━━━━━┯━━━━┯━━━━━━┯━━━━┯━━━━┯━━━━┯━━━━━┯━━━┓


┃          │学校    │学龄儿童    │        │入学率  │在校学  │教职员工  │其中民┃
┃年度      │        │            │入学数  │(%)    │生数    │总数      │办    ┃
┃          │处数    │总数        │        │        │        │          │教师数┃
┃          │        │            │        │        │        │          │      ┃
┠─────┼────┼──────┼────┼────┼────┼─────┼───┨
┃          │        │            │        │79      │32365   │947       │      ┃
┃l949      │72      │41000       │36900   │        │        │          │      ┃
┃          │        │            │        │85      │70722   │l401      │20    ┃
┃l952      │526     │41400       │35190   │        │        │          │      ┃
┃l956      │618     │63404       │57060   │90      │6714l   │1907      │      ┃
┃1958      │564     │72140       │63483   │88      │5l0ll   │2296      │220   ┃
┃l961      │558     │74601       │59680   │80      │52953   │l750      │404   ┃
┃l965      │548     │80904       │7443l   │92      │47886   │1656      │973   ┃
┃l968      │73l     │92200       │86668   │94      │91858   │1801      │740   ┃
┃l972      │567     │78900       │74168   │94      │84988   │2698      │1885  ┃
┃l975      │570     │61594       │60362   │98      │89334   │2917      │2297  ┃
┃l979      │497     │47400       │46153   │97      │63476   │2467      │1908  ┃
┃l982      │527     │42016       │40536   │96.7    │58167   │2445      │1578  ┃
┃1985      │513     │38830       │37816   │97.4    │49583   │2591      │1615  ┃
┗━━━━━┷━━━━┷━━━━━━┷━━━━┷━━━━┷━━━━┷━━━━━┷━━━┛
东关小学民国2年(1913)创办。校址在东关后土庙内。日伪时期改称牟平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民国34年(1945)改称东关完小。1956~1963年,为牟平师范附属小学。1964年后复称东关小学。1967年易名红卫兵小学。次年11月,改属东关联中小学班。1981年,恢复原称。今为县直属小学。1985年,全校有教师76人,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2人,教导主任1人;学生1260名。
        胶东实验小学胶东行署教育处创办。民国32年(1943)春,由凤凰崖迁到埠西头,埠西头小学并入。设正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教师20余人。学生主要是胶东行署党政军机关精简下来的青少年和烈士子女及驻村、邻近村庄的儿童,共200余名。一、二年级合编为复式班,三、四、六年级各设1个班,五年级设2个班。毕业生大部分参军、参政或作教师。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代胶东行署教育处编写、修订小学教材。民国34年8月迁至莱阳县。
        山东省文登专署革命烈士子弟小学1951年7月,文登专署教育科和民政局在牟城镇天主教堂办烈士子弟小学。教职工40余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保育主任各1人,保育员10余人。招生150人左右。办一至四年级4个班(五、六年级人数少,附在东关小学读书)。教育科年拨教育经费4万余元,民政局拨生活费,每生每月20余元。1953年春,迁至文登县。
        2.体制:
        清末,小学有州立、乡立、村立。民国年间,小学有县立、乡立、村立和私立。
        建国前,人民政府所办小学基本是公办民助。建国后,出现民办小学。1952年6月,全县有公办学校340处,民办学校20处。同年秋,民办学校全部转为公办。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办民办学校。1968年10月,全部转为民办公助。1981年,只有东关小学为公办,其余小学均为民办公助。
        3.学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癸卯小学学制九年;初小五年,高小四年。民国元年(1912),壬子、癸丑学制七年;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民国11年壬戍学制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建国初沿袭。1952年秋推行五年一贯制。1954年又恢复四、二分段制。1959年,于牟平师范附小、大寺、崖子、水道小学进行五年制试点。1969年3月,全县小学均改为五年制。
        4.课程:
        民国元年1月,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唱歌、游戏、体操、图画、手工;高小增设中华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外语、农业、商业。民国年间进行四次调整。民国27年(1938),小学课程设公民训练、国语、算术,低年级加唱游、常识、工作,中年级加音乐、体育、常识、美术、劳作,高年级加音乐、体育、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美术、劳作。
        民国34年(1945)全县解放后,统一课程设置。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游、美术等;中年级增加珠算、音乐、体育、劳作;高年级比中年级增加政治、历史.地理、自然。共和国建立后进行三次调整。“文革”初期,课程设置无统一规定。1969年后,虽有规定,但执行不严,任意删节。1976年,小学课程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规定设置。1978年,小学课程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一至三年级设思想道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并开科目,每周课时分别为24、25、26节;四年级增加自然、地理,五年级比四年级舍地理增加历史,每周均为27节。课外活动,各年级均设自习、科技、文艺、体育、周会、班队活动共7节。
        5.教材:
        民国初年,一般采用“新中华”课本。抗战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采用“新课程”教本:在口伪占领区,采用“新民课本”;在抗日根据地,采用“国防课本”。
        民国34年(1945)全县解放后,使用山东省编小学六年制教材。1959年学制改革试点班,使用北京市编小学五年制教材。
        “文革”初期,以学《毛主席语录》为主,结合学习教材的部分内容。1969年以后,使用山东省编五年制教材。1978年秋,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6.教学:
        清末至民国初,教学方法基本是注入式。后来,提倡练习、类化、兴趣、准备、自动、设计、个性适应和手脑并用等八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实验小学实验和推广鼓励、暗示、因势利导和反复训练等四原则。
        1954年秋假期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推行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和“七大原则”。同年9月,在朱塂堡、玉林店小学、县师范附属小学试点后,在全县范围推广。1956年,举办三期北京语音训练班,
        参加培训的教师900余人。提倡在学校一切活动中说普通话;学生在校、回家均说普通话。1960—1965年,提倡教师“吃透教学大纲,深钻教材,改进备课,大练教学基本功,向45分钟要成绩”。1978~1983年,着重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改进复式教学方法,总结推广复式教学纵排并列式教案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经验;二是改进作文教学方法,从1979年开始,推行“作文教学三步走”和“作文训练四步走”的教学方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语文和数学两科,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能力和数学口头分析、实际操作能力。三、中学教育1.学校:
        民国11年(1922),牟平县创办县立檠山中学、私立瑞泉中学、县立初级中学和省立第六联合中学。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创办起胶东女子中学、胶东公学、东海中学、二牟联中、文牟联中。校址时常流动。民国30年(1941)秋,境内国民党游击队创办牟平中学,年底停办。民国32年,日伪县政府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日军投降前夕停办。全县年均培养中学生400名。
        1950年,牟平师范附设初中部。1952年,创办牟平初级中学。1956年,牟平第一中学始设高中班。同年秋,在水道、沐浴、酒馆建牟平第二、三、四中学,各校每届招生4个初中班,216名。1957年,在下雨村、上庄、崔山、王格庄、岘上、张家圈、刘家夼建民办中学,每处年招生1个班。次年秋,在高陵、东莒格庄、观水、姜格庄建牟平第五、六、七、八中学,各校每届招生2个班,108人;
        在象岛建民办中学。1960年,在王格庄、曲家洼、莱山建第九、十、十一中学,招生1~3个班不等,每班54人。全县年均培养中学生653名。次年,
        公社红专学校全部停办;全县7处民办中学改为农业中学,1处停办。1965年,农业中学增加到11处。
        “文革”期间,工宣队和贫下中农代表曾进驻管理学校。1968年11月,全县公办中学下放为公社办,称××公社中学。次年1月,牟平一中改为“五七”红校。同年,在初家、武宁、驼子、大窑、曹家庄、刘家夼、埠西头建公办公社中学,各校每届招生2个班;酒馆中学迁至龙泉汤村;
        143处完全小学升为大队联办初级中学,七年制学校设初中班99个。1973年2月,改全县公社中学名称为牟平第一至十八中学,并升格为高级中学。1977年,牟平第十二中学(初家)划归烟台市。次年,在县城又建十二中。同年,一至三中定为重点中学,在全县范围内分片招生;其余为普通中学,在所在公社招生。一中和十二中为纯高中,其余中学为完全中学。1980年,只定一中为重点中学。六中、七中、九中、十一中和十三中至十八中学改为初级中学。学校设正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3—7人不等。1985年,全县公办高级中学7处,招生1527名,在校学生4305名,毕业生1052名。教职员工619名,其中公办教师303名,民办教师7名。
公办初级中学10处,招生1476名,在校学生4868名。教职员工126名,其中民办教师7名,公办教师73名。民办初级中学93处,招生6941名,在校学生3.78万名。教职员工1610名,其中公办教师902名,民办教师708名。
表2:  

1952—1985年牟平县公办初级中学情况抽年表
┏━━━━━━┯━━━┯━━━━━━━━━━━━━━━━┯━━━━━━━━━━━━━━┓
┃  年    度  │      │    学    生                    │    教职  员  工            ┃
┃            │  学  ├─────┬────┬─────┼────┬─────┬───┨
┃            │校    │          │在    校│毕业生数  │教职员  │教师数    │其中民┃
┃            │  处数│          │        │          │        │          │办    ┃
┃            │      │          │        │          │        │          │      ┃
┃            │      │招生数    │        │          │        │          │      ┃
┃            │      │          │学生数  │          │工    数│          │      ┃
┠──────┼───┤    301   ├────┼─────┼────┼─────┤教职工┃
┃    l952    │    1 │    873   │    30l │          │    45  │    19    │数    ┃
┃    l956    │    4 │    1552  │    l819│    233   │    104 │    92    │      ┃
┃    1958    │    8 │          │    2402│    318   │    346 │    270   │      ┃
┃            │      │    1667  │        │          │        │          │      ┃
┃    l96l    │    1l│    l568  │    4003│  l498    │    320 │    272   │      ┃
┃    1965    │    ll│          │    4513│  1465    │    386 │    297   │      ┃
┃    1968    │    l1│    2526  │    3524│    986   │    381 │    303   │      ┃
┃    l972    │    11│    1846  │    4934│    2392  │    4l3 │    335   │    39┃
┃    l979    │    16│          │    3674│          │    l14 │    95    │      ┃
┃            │      │    l925  │        │          │        │          │13    ┃
┃    l982    │    16│    1476  │    3904│    1796  │    l17 │    65    │      ┃
┃    1985    │    10│          │    4868│          │    126 │    73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1956—1985年牟平县高级中学情况抽年表


┏━━━━━┯━━━━┯━━━━━━━━━━━━━━━━┯━━━━━━━━━━━━━━┓
┃年度      │学校    │学生                            │教职员工                    ┃
┃          │        ├─────┬────┬─────┼────┬─────┬───┨
┃          │处数    │          │        │          │        │          │      ┃
┃          │        │          │在校    │毕业      │教职员  │          │其中民┃
┃          │        │招生数    │        │          │        │教师数    │办    ┃
┃          │        │          │学生数  │生数      │工数    │          │      ┃
┃          │        │          │        │          │        │          │教职工┃
┃          │        │          │        │          │        │          │数    ┃
┠─────┼────┼─────┼────┼─────┼────┼─────┼───┨
┃          │        │          │        │          │        │          │      ┃
┃l956      │l       │100       │100     │          │30      │9         │      ┃
┃l958      │l       │100       │300     │          │40      │30        │      ┃
┃l96l      │1       │1OO       │300     │100       │40      │30        │      ┃
┃1965      │l       │100       │551     │100       │40      │30        │      ┃
┃          │        │          │        │1OO       │        │          │      ┃
┃l968      │1       │          │200     │          │40      │30        │      ┃
┃          │        │          │        │1681      │        │          │1O    ┃
┃1972      │18      │          │5579    │2751      │499     │410       │27    ┃
┃1975      │l7      │3055      │8133    │3897      │516     │360       │39    ┃
┃1979      │18      │4699      │5993    │2071      │722     │395       │13    ┃
┃1982      │9       │3587      │3299    │          │1198    │257       │      ┃
┃          │        │1258      │        │1052      │        │          │7     ┃
┃1985      │7       │          │4305    │          │619     │310       │      ┃
┃          │        │15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4:
        1957—1985年牟平县民办中学情况抽年表


┏━━━━━┯━━━━━┯━━━━━━━━━━━━━━━━━━━┯━━━━━━━━━━┓
┃年度      │学校      │学生                                  │教职员工            ┃
┃          │          ├──────┬─────┬──────┼─────┬────┨
┃          │处数      │            │          │            │          │        ┃
┃          │          │            │在校      │            │公办      │民办    ┃
┃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        ┃
┃          │          │            │学生数    │            │教师数    │教职工数┃
┠─────┼─────┼──────┼─────┼──────┼─────┼────┨
┃1957      │7         │687         │678       │            │          │2l      ┃
┃1958      │8         │1188        │1868      │            │9         │36      ┃
┃1961      │14        │787         │3285      │896         │          │62      ┃
┃1969      │160       │            │15290     │            │628       │532     ┃
┃1972      │165       │10128       │21559     │3529        │592       │635     ┃
┃1975      │127       │12276       │25958     │9604        │932       │858     ┃
┃l979      │114       │9370        │37009     │12826       │765       │746     ┃
┃1982      │91        │7080        │32494     │7389        │376       │826     ┃
┃1985      │93        │6941        │37767     │9367        │902       │708     ┃
┗━━━━━┷━━━━━┷━━━━━━┷━━━━━┷━━━━━━┷━━━━━┷━━━━┛
  初、高级中学选介:
        县立檠山中学
        民国11年(1922)春创办。校址马格庄丰山寺。每届招收初中3个班,90人。教师10余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民国18年麦假校舍被焚停办。
        私立瑞泉中学
        民国14年(1925)创办。校址寺山瑞泉院。每届招收初中3个班,105人。教师8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各19人。民国19年并入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0年重办。次年停办。
        县立初级中学(俗称塔寺中学)
        民国20年(1931),由乡村师范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县城东弥勒寺。招收初中3个班,128人;附设3年制师范班1个,45人。教师18人。至民国27年8月17日,校舍被日机炸毁停办。毕业学生500余人。
        省立第六联合中学(俗称青山中学)民国26年(1937)春创办。校址青山村。招收初中5个班,师范2个班。教职员工20余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民国31年秋停办。
        胶东女子中学
        民国29年(1940)1月创办。校址牟平县莱山镇官庄村。招生200人。次年9月与胶东公学合并。
        胶东公学
        民国30年(1941)夏,由黄县迁至牟平县今埠西头乡南部边境,驻址流动不定。属胶东行署教育处。设桑科1个班,师范科2个班,普通科1—2个班,共招生200余人。同年9月,胶东女子中学并入。次年,设初中3个班,师范2个班,高中1个班,共招生248人。教职员工57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等4人。同年冬,因订军“扫荡”,师生疏散。民国32年,师生集结于珠港、铜岭、徐家、宫家一带,始设高中班。次年夏,公学西迁与海阳中学合并。
        东海中学
        民国30年(1941)3月1日,东海行署教育处创办。校址昆嵛山楚岘村。初设初中4个班,师范3个班。至民国33年春,共招生5届,500余人。学校活动于文登、牟海、荣成3县。同年7月停办。民国35年(1946)春,在牟平县城城隍庙重办。设初中10个班,500人。附设1个师范短训班,每期3个月,共办3期。次年秋,因国民党军五十四师进攻,学校迁到农村,年底停办。
        二牟联中
        民国32年(1943)8月东海行署教育处创办。校址牟平县八区由古村。招收一年制初中、师范各3个班,约300人。本届学生毕业后术再招生。
        县立初级中学
        民国32年(1943),日伪县教育科创办。饺址县城圣人殿(现一中址)。设初中2个班,招生93人;附设简易女子师范2个班,招生75人。教师15人其中校长1人。民国34年停办。
        文牟联中民国33年(1944)7月,以二牟联中为基础创办。招收初中、师范各7个班,约600人。次年6月,学生全部毕业分配工作,未再招生。
        牟平师范初中部
        1950年7月,牟平师范附设。第一届招生3个班,148人;
        第二届3个班,160人;第三届1个班,50人。1952年停止招生。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1952年春于县城文庙创办山东省牟平初级中学,每届招收6个初中班,324人。
        1956年,改称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同年增没2个高中班,92人,成为牟平第一所完全中学。“文革”初期,牟平县工人宣传队进驻。1969年1月,改为“五·七”红校。1973年2月,恢复现称,为高级中学。
        每届招生6个班,324人。1975年创办教学仪器设备厂。1978年定为县重点中学,与二中、三中在全县范围内分片招生。1930年,改为在全县范围内招生。每届高中6个班,300人。
        1984年,建牟平县第二标准件厂。1985年,全校有教职员工146人,其中教师79人,正副校长各1人,教导主任2人,总务主任3人;招生380人,
        在校学生1421人,毕业生402人,升入大学265人,高中中专34人。
        山东省牟平第十二中学
        1969年,初家公社中学建立。每届招收2个初中班,108人。
        “文革”期间,公社贫下中农代麦进驻管理学校。1973年2月,改称“牟平第十二中学”,为高级中学。1977年划属烟台市。1978年7月,于县城另建十二中,仍为高级中学,每届4个班,208人。1980年秋,每届高中4个班,216人,按招生片招生。校办工厂有布轮厂、标准件厂和玻璃钢厂。1985年,全校教职员工87人,其中教师62人,校长1人,教导主任2人,总务主任2人。招收学生312人,在校学生511人,普通高中毕业生132人,会计班毕业生50人。升入大学8名.中专11名,比1983年下降50%。
        宁海镇大寺联办初级中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自新小学。民国4年(1915)改办为大寺女子小学。民国35年(1946)改称大寺小学,1969年改为城关公社大寺联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印刷厂等企业。1983年改为现称。1985年,全校教职员工117人,其中校长1人,教导主任2人,总务主任1人。在校学生18个班,初中一至三年级各6个班,学生1100余人,当年毕业生350人,升入高中78人,中专7人,技校10人,其它职业学校23人。
        2.体制:
        民国年间(1922~1945),境内中学有私立、县立、省立和抗日民主政府公办。
        共和国建立后,1950—1956年,为公办;1957—1985年,实行公办和民办。
        3.学制:
        民国11年(1922),中学“三·三制”:初中、高中各3年。抗战时期至建国前夕,人民政府所办中学,学制无统一规定,由主管部门根据形势需要确定学制。
        1950年,执行“三·三制”。1961年,在牟平一中初中一年级试点,改六年制为五年制。1968年,实行“二·二制”。1978年,改为“三·二制”。1982年恢复“三·三制”。1984年,全县无高中应届毕业生。
        4.课程:
        民国11年(1922),檠山中学开设国语、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等课。民国20年(1931),县立初级中学开设党义(后改为公民)、国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音乐、军训、艺术等课。
        抗战时期,日伪所办中学,课程设置与民国20年县立初级中学基本相同,取消公民,增加修身、日语和精神训话课。抗日民主政府所办中学,课程设置根据学制长短自行规定,社会学科偏多,自然学科偏少。
        1952~1953学年度全日制初中课程,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自然地理、卫生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初一每周29节,初二32节,初三33节。
        1956年,全日制中学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俄语、物理、化学、历史、世界历史、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世界地理、卫生常识、动物、植物、音乐、体育、美术等课。每周初一29节,初二32节,初三33节;高一37节,高二26节,高三27节。
        1961年,全日制中学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俄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每周初一27节,其它年级各28节。
        “文革”期间,所设的课程由各校自定,文科必学《毛泽东选集》,一般设“天天读”,即读毛主席著作和时事。
        1978年,初、高中课程按中央教育部规定设置:初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美术,每周31节。初二和初三舍音乐,美术,增物理,初二增动物,初三增化学和生理卫生。每周各32节。高一和高二文科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体育,每周各35节。高一和高二理科舍历史、地理,增化学、生物。高一理科每周38节,高二多1节。
        5.教学:
        建国前,中学文科教学,主要采用注入式方法;理科教学提倡启发式。
        建国初期,提倡凯洛夫教育学的五大教学环节和七大教学原则。推行五级计分制。1958年以后,提倡运用曹孚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文科,运用讲述法,结合进行读书指导;理科,运用讲授法和讲解法。复习方法,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965年提倡“少而精”和“精讲多练”。
        “文革”期间,“开门办学”。“走出去”,拜工人和贫下中农为师;“请进来”,请工人和贫下中农登上讲台。提倡“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1977年恢复升学考试后,教学坚持启发式和精讲多练的方法。提倡“起点要低,步子要稳,因材施教,分类辅导”的方法进行复习。
        6.人材输送:
        1976年以前,牟平县历年考取的大、中专人数,无资料稽考。1977年,考取大专66名,高中中专293名。次年考取876名,创建国以来最高纪录。其中大专216名,高中中专438名,初中中专222名。这年,姜格庄公社东念大队升入大、中专12名(丛培福一家考取3名),被誉为状元村。1979—1983年,五年共升入大、中专2299名,年均459名。其中大专1350名,高中中专618名,初中中专331名。1984年,
        全县因无应届高中生,高考录取下跌到260名。1985年,回升到516名,其中犬专332名,高中中专82名,初中中专102名。
        四、职业教育
        1.师范学校:
        牟平师范讲习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师范传习所。校址在新书院。学制1年。先后毕业学员百余人。辛亥革命后,又设单级教育养成分所,学制未变。4年毕业学生近200人。民国5年(1916),改称师范讲习所,设正副科2个班。正科学制2年,副科1年。先后毕业学生500余人。
        民国16年(1927)因校舍被刘珍年军队占据停办。
        牟平乡村师范民国19年(1930)创办于县城东弥勒寺,学制3年,招生1个班。次年,改办县立初级中学,附设速成师范1个班,45人。教职员工19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民国22年(1933),三年制班毕业38人。
        牟平短期师范,民国33年(1944)秋,胶东行署创办。校址五区柳家村。学制1年。设3个中队,200余人。教职员20余人,其中校长1人。次年7月停办。
        山东省牟平师范学校
        1950年2月创办(初师)。校址恤养院。教职工47人,其中教师29人。招收第三届学生3个班,153人(一、二届为东海中学师范部学生)。1957年7月,海阳师范并入。次年9月,烟台师范迁入1个班。11月,与烟台师范合并成立山东省烟台师范学校(中师)。校址迁至今县政府大院。1959年12月,迁回恤养院,又改称原名。次年秋,迁至牟平镇公社胡家楼。1962年停办。1976年8月复建,校址城关公社邵家塂大队。教职员20人,招生3个班,123人。1979年2月又迁回胡家楼。1985年,全校有教职工90人,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2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2人,教师39人。在校学生4个班,200人。
        牟平师范先后毕业初师学生17届,2300余人:中师学生10届,750人;办短训班多期,培训学员3600余人。
        烟台市工读师范学校
        1959年3月创办。校址今县政府大院。同年11月迁胡家楼。改名牟平县工读师范学校。教职工50余人。招生两届各7个班,一届600人,全部毕业;二届315人,未毕业。1961年4月停办。
        2、商业、粮食学校:
        县立商业学校
        民国元年(1912)创办。校址县城关帝庙。设1个班,招生50人。民国5年,改名乙种商业学校,设2个班。民国8年(1919),改名职业学校,设2个班。民国17年(1928)停办。
        山东省烟台粮食学校
        1975年6月创办,校址城关公社邵家塂大队。学制两年。设财务会计、计划统计、油脂加工和粮油储藏专业班,学生180人。教职工30人,其中正副校长3人,教师8人。次年10月迁往烟台市。
        牟平县粮食职工学校
        1983年5月创建。校址象岛粮所。粮食局副局长兼校长,设专职副校长1人。有教师4人。招收本系统职工入学。每期1个班,40人。文化补习举办3期,其中2年制1期,1年制2期。设初中和高中语文、数学等课程。文化补习结束后,转入业务培训。
        3、卫生学校:
        牟平卫生学校
        1959年12月创办。校址在县城南门外。属县医院。院长兼校长,设专职副校长1人,专职教师3人。设一年、二年制各1个班,一年制学员54人,二年制48人。一年制设外科、中医、保健、护理、药剂、妇产和小儿等科专业课。二年制第一年设语文、数学、生物等基础课,笫二年设专业课同一年制。专业课教师由县医院各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兼任。1961年8月停办。
        4、农业学校:
        蚕业学校
        民国16年(1927)创办。校址东屯车夼村北山。学制3年。招生两届,每届1个班,24人。教职员五六人,其中校长1人。设栽桑养蚕、病理、制种、语文、算术等课程。民国22年(1933)停办。
        1958年秋,由牟平蚕场(东屯车夼)代办牟平农业大学蚕业班。学制1年。设2个班,招生100人。教师3人。学员来自农村蚕民和蚕业干部,结业后回原单位。1964年,改为蚕业短训班,每年2—3期,每期2~6个月。至1981年,共培养蚕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1982年起,蚕业短训班交由县农业技术学校代办。
        牟平县农校
        1956年创办。校址牟平恤养院。1958年6月,改名牟平县大学,学制1年。招生三届,第一届4个班,204人;第二届2个班,109人;第三届2个班,112人。学员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和保送的高小毕业生。教职工42人,其中正副校长3人。设基础课:政治、语文、数学、体育;专业课:农业、气象、植物、作物栽培、土壤化肥学、植物保护学。1959年3月,改名烟台市农学院。同年10月,迁至天主教堂(今县武装部址),恢复原名。开办农业、桑业、果林、园艺短训班。每期3个月,毕业学生740人。1961年春停办。
        山东省昆嵛山林业学校
        1958年8月于东殿后大队,建山东省昆嵛山林学院,1960年改名山东省昆嵛山林业学校。学制3年.教职员工60人,其中正副院长4人。全地区招生,每届6个班,306人。共招二届。开设林、蚕、果专业。毕业后享受中专待遇,统一分配。1962年10月停办。
        牟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75年冬,县革委于城东北县良种场南创办牟平“五·七”大学。学员来源于党政和农村干部,学习时间不定。1980年1月,改名牟平县农业技术学校。同年秋,增设农学、水利、兽医专业各1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120人。开设30%的专业课。至1982年,共毕业学生526人,其中农学专业175人,水利专业180人,兽医专业171人。1982年,代办蚕业短训班。1984年8月,改称牟平第二农业技术学校。属县教育局。1985年12月,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牟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属县政府。设正副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教职员工79人。学制3年。设幼师4个班,177人;财会4个班,227人;美术2个班,105人;农学3个班,120人。
        牟平县农业技术中学
        1980年12月创办,校址牟平九中,王格庄乡政府驻地。学制2年。每届招生2个班,108人。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学、果林、农业机械等科。1985年,全校有教职员3235人,其中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在校学生324人,毕业生108人。
        牟平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6月,省教育厅批准宁海镇西关村创办,校址初在明珠文化官,次年4月,迁至养马岛孙家疃炮连营房。西关总支书记李德海兼校长,设副校长1人,顾问2人。教职工40人,其中教师22人,职工18人。教师中初由教育局分配公办教师6人,后因管理不便,返回原单位。而后采取招聘,烟台大学代培和烟台电大教师、市商业局经济师兼职等办法解决。学制:高中入学者2年毕业,初中入学者3年毕业,招生范围:1984年面向全县,招生80人;次年面向全市,招生160人。1985年,外籍学生占80%。入学者年交学费500元。设机械、商业班各2个。机械班课程有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器工艺学、机床夹锯、机械测量、刀具、工业管理和物理;商业班有计算技术、会计理论、商业统计、物价、商业管理、商业会计,经济法、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常识。机械、商业各班均设语文、数学、政治、体育。学生毕业后,享受国家中专待遇。
        五、特殊教育
        1973年9月,牟平县教育局办聋哑班1个。附属于牟平一中,学生16人,教师2人。学制7年。1980年11月正式建牟平县聋童学校。校址新建大街。学生63人,其中女生26人。教职工21人,其中教师8人,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1985年8月,全校6个年级6个教学班,学生86人,其中女生41人。教职工33人,其中教师16人,校医1人,正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各1人。
        1、文化知识放育:
        1973—1985年,教材使用全国八年制聋哑学校课本。一、二年级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图画、律动、体育。三年级增加会话、叙述、职劳。五年级增加作文课。一至四年级以学文化为主,职劳为辅;五至七年级以学劳动技能为主,学文化为辅。学校组织教师练书法、手势语,提高说、读、写、画、打(打手势)五字的教学能力。还组织他们到青岛及全市各聋哑学校学习先进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口语、书面语为主,手语(手指语、手势语)为辅。语文课应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形象生动的演示、参观等;自然常识课多用实验,电化或幻灯、图片等;数学课用讲解、演示、练习等。在全国特教会的两次抽样检查中,各年级语文、数学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
        2、劳动技能教育:
        聋童入学第三年,开始设职劳课。三年级每周3节,四年级每周8节,五年级每周14节,六年级每周18节,七年级每周30节。1984年,县聋校福利厂建立,设木器、皮鞋、篷帆、装具4个车间。劳动课一般到农村参加劳动或到福利工厂实习。接触社会、开阔眼界思路、启发思考、分类指导、学习习作和进行实践操作、师傅指导、考核,逐步培养其独立操作、设计的能力。
        在技能培养方面采取由易到难,由单一技能向多种技能方面转化。开展“兵教兵”“师傅教兵”、
        “设计”和“产品质量”评比活动。对劳动技能水平从严、从高要求。使毕业的男生掌握了做立柜、高低柜、写字台等技能,一般学生达到一级工,高者达三级工的水平。女学生会做中山服、呢大衣、西服等,毕业后全部被社会录用,有的成为剪裁师傅。58名毕业生中,90%以上学生能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