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泊子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738&run=13


概况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杨姓十四世祖来此建村。因地处富水河北泊地上,
故命村名小泊子。建国初期,改称南泊子村,后有王、于、姜、徐等姓来此定居。另
一说,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因村坐落在泊地,遂命村名泊子。后为与北
泊子村相区别,本村遂改称南泊子村。
        南泊子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0°57′,北纬37°02′。东为徐海
公路,南隔富水河与莱阳市崖东夼村为邻,西与莱阳市东野后村隔烟青铁路相望,北
邻北泊子村。隶属徐家店镇。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4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地瓜、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24户,357人。有杨、王、于、姜、徐、刘等6姓,均为汉
族,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972.7万元,人均纯收入332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
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42%、52%。

大事记

    1941年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7年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本村。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成立联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投资2万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
    1995年投资5万元,村民用上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280公斤,总产3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斤
。2002年,粮食亩产533公斤,总产5.6万公斤。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58万元,其中农业50万元,畜牧养殖业8万元
。
    第二产业建国前,只有小手工业,生产麻布、网扣等,从业人员10人,收入仅够
自给。1983年,建彩色石子厂。1997年,建石英砂厂。2002年,第二产业总收入412
万元,其中工业382万元,建筑业30万元。
    第三产业1951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收入微薄。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办起了电气焊部、修理部、商店及个体运输等行业。2002年,第三
产业总收入502.7万元,其中运输业342万元,商饮业140.7万元,服务业2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建国前,本村无学校。1961年,办起了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
考入大中专院校者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90公斤。1957年,人均粮食300公斤。
1978年,人均粮食420公斤。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55辆,摩托车36辆,彩电
96台,冰箱22台,电话8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面
积不足6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2002年,人均住房面
积达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王振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7年,成立党支部,王永瑞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王德、王振
平、于智长、王月松、王旭东、王洪发、王洪全、王少江、杨洪林。2002年,全村有
党员2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7年3月,成立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
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振科、王德、王仁法、王振平、王洪田、
王洪月、王振腾、王丕胜、王洪全、杨洪林、王喜海、王忠美。

人物

    人物简介王旭友1964年11月生。1982年,考入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
配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工作,高级工程师。
    烈士名录王常喜王振庆

撰稿:王旭星审稿:杨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