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鹤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35&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沙姓来此定居建村。因村西南岭叫傲子埠,村居其
后,故命村名埠后。后传说有鹤飞来岭顶踱步,遂改称步鹤村。继之有李姓、于姓等
,自外地迁入。
        步鹤村位于海阳市留格庄镇西部,地处东经121°15′,北纬36°46′。东
与窑家庄接壤,西与岱格庄以帽子山为界,南与东迟格庄隔乳即一级公路相望,北与
塔儿庄隔青石公路相邻。隶属留格庄镇。距市政府驻地12公里,距镇政府驻地6.5公
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小麦、玉米、花生等。
        2002年,全村有246户,699人。有李、于、高、吕、骆、刘、王、唐、郑、
张、辛、薛、隋、袁、修、盛、缪、赵、董等19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李
姓,于姓次之。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万元。2000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6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7.2%、11.5%、11.3%,人均纯收入3100元。

大事记

    1942年8月5日胶东军区某部,攻克秦毓堂顽军的留格庄据点,本村获得解放。
    1947年3月华中建设大学文艺系美术、音乐专科,驻本村上课。著名教授车载(哲
学)、胡考(美术)、黄源(文学)等人均住本村。9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学生提前
结业。
    同年11月7日国民党五十四师八旅盘踞海阳凤城,炸毁本村李殿清、于京焕、薛
振平等的房屋3栋。
    1955年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66年投资1.6万元,投工2400个,兴建村西水库。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投资4.1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1986年投资11.2万元,建成村东大口井1座。
    1989年投资4万元,村民吃上了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55公斤,总产30.57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86
公斤,总产47.58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754公斤
,总产94.10万公斤。2000年,全村菜园面积5公顷,产量10.1万公斤,收入达24万元
,农业总产值550万元。2002年,粮食亩产314公斤,总产47.8万公斤。第一产业总收
入972.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49.7万元,畜牧业收入330万元,林业收入32万元,渔
业收入1万元,其它收入60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生产袜子,收入仅够自给。1960年,
建起豆腐坊、粉坊,规模不大,收入微薄。1969年,集体建立面粉厂,职工3人;有
个体草制艺品加工户100余户,从业人员250人。1994年以来,成立针织加工厂7家,
从业职工50余人;塑钢加工厂1家,职工5人;铝合金门窗加工厂1家,职工4人。200
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0人,总收入144.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88.8万元,建
筑业收入56万元。
    第三产业1960年,村集体建起了商店。1983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第三
产业,先后建起理发店、电焊部、商店、饭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人,
收入142.5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0万元,服务业收入42万元,商饮业收入50.5万元
。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本村即有李本润执教的师樵书馆。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
藉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20公斤左右。解放后,村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20公斤,全村收入15万
元。2000年,全村收入1100万元,人均存款4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8
2辆,摩托车61辆,电话70部,电视机243台,电冰箱56台,洗衣机17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仅有7平方米。1983年以
来,规划新房区,对旧房进行改造装修。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
983年,投资2.5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9年,投资2万元,修建起自来水蓄
水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9年,李学敏在东迟格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
党员。之后,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桂岩来村,又发展高玉起、修永海、李学珍、于龙云
、于京希、赵奎星、王清斌、李学公、李淑花、李学田等人入党,并建立了党支部,
高玉琳任党支部书记。同时,相继成立了农救会、职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组织,
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霸斗争。1949年10月,全村有党员32名。2002年,全村有
党员45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高玉琳、修永海、于诺、张仁福、盛竹、李光勋、
于学芹、于占洋、李建新、高占山、李明友。2000年7月起,李明友任村党支部书记
。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设民政、调解、民兵、妇女等组织。曾任村主要行
政负责人的有高玉琳、李学田、于贯尧、李光勋、于学芹、李光宗、李光东、李丰山
、李明友。1999年5月,李明友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承君字淑六,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工诗词、古文,兼工书法
,尤精隶书。
    李燕山1928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45年9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通讯员、班
长,测绘学校学员、文书、校对干事,副政指、政指,协理员,高级步校大队政委,
武汉军区国防工业办组长、处长,信阳陆军学院副政委、政委(师职)等职。
    于天法1930年7月生,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卫生员、区干事、学
员、剧团分队长、文工团队长。1956年转南阳地区,曾任中共南阳市委治安办公室主
任、市工商局主任等职。曾立三等功4次,获朝鲜军功章1枚,被授予志愿军文艺会演
优秀演员称号。1988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优秀党课教员称号。
    刘景晨1946年4月生,中共党员,少将军衔。1964年12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
在第一海军学校、海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曾任班长、军士长、区队长、
副指导员、参谋、参谋长、处长、主任、支队长,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
    烈士名录唐尔俊孙延青李卓平
于奎升李学江

撰稿:王国东审稿:李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