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旱 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57&run=13



    自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至1985年的283年间,有记载的旱灾51次。据海阳县气象站资料记载:
1959年以来,县内降雨<5毫米的连旱日数,年平均为27.1天,历年最长连旱天数为63.2天。干旱多集
中于春季,秋季次之。283年间,较大旱灾(清代、民国资料不全)有: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夏旱,野有饿殍。
    康熙六十、六十一年(1721、1722年)连年大旱,二麦绝产。
    清雍正九年(1731年),自孟春至仲夏,滴雨未降,春禾未种,二麦枯焦。
    清乾隆十年(1745年),奇旱半载,禾苗尽焦。
    清嘉庆二年(1797年),秋旱如焚,谷、薯绝产。
    清咸丰八年(1858年),春无雨,旱象空前。
    清同治六年(1867年),通年大旱,道殣相望。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秋大旱,粮减大半,民食屋草。
    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旱成灾。
    民国6年(1917年),半年不雨,饿殍枕路。
    民国9年(1920年),春夏奇旱,6月10日始得雨2寸,春禾枯焦,二麦绝产。
    民国24年(1935年),自春至夏,未得滴雨,亢旱成灾。
    1941年,久旱不雨,小麦几乎绝产,秋粮减产大半。
    1949年,自仲春至七月初,久旱不雨,春作物减产50%以上。夏作物播种失时。
    1958年,汛期雨水稀少,比往年平均少降300多毫米,徐家店、长沙、郭城、发城、高家、朱吴、
埠后等乡,丘陵地带谷子、玉米、地瓜、花生全部枯焦,河流干涸,井中断水。
    1972年,自秋播结束至翌年4月中旬,17处公社均未降透雨。全县受灾面积35万亩,其中绝产1.7
万亩。
    1976年10月一1977年3月,全县平均降水15.9毫米。1978年1-5月份,全县仅降水36.9毫米。1979年,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刻,全县干旱24天。4年连旱,地上水奇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5米,仅1979年全
县即有66.7万多亩秋作物严重受灾。
    1981年,全县降水量390.7毫米。1982年持续干旱, 全县地下水位平均下降6米,502座水库、塘坝
全部干涸,粮食单产比1980年减产62.28%。
    其余旱灾列表如下:
┏━━━━━━━━━┯━━━━━━━━━━━┯━━━━━━━┯━━━━━━━━━━━━┓
┃    年    份      │       灾    情       │    年    份  │       灾    情         ┃
┠─────────┼───────────┼───────┼────────────┨
┃   清康熙二年     │       夏    旱       │   清同治二年 │          旱            ┃
┃    (1663年)      │                      │    (1863年)  │                        ┃
┠─────────┼───────────┼───────┼────────────┨
┃     康熙三年     │     五-七月大旱     │    1952年    │  夏旱,受灾面积15万亩  ┃
┃     (1664年)     │                      │              │                        ┃
┠─────────┼───────────┼───────┼────────────┨
┃     康熙四年     │        夏大旱        │    1961年    │ 夏旱,受灾面积0.95万亩 ┃
┃     (1665年)     │                      │              │                        ┃
┠─────────┼───────────┼───────┼────────────┨
┃     康熙六年     │       夏旱无麦       │    1962年    │春旱,受灾面积24.84万亩 ┃
┃     (1667年)     │                      │              │                        ┃
┠─────────┼───────────┼───────┼────────────┨
┃    康熙十一年    │          旱          │    1963年    │秋旱,受灾面积29.30万亩 ┃
┃     (1672年)     │                      │              │                        ┃
┠─────────┼───────────┼───────┼────────────┨
┃    康熙三十年    │          ″          │    1965年    │春、秋旱,受灾面积79.2万┃
┃     (1691年)     │                      │              │亩                      ┃
┠─────────┼───────────┼───────┼────────────┨
┃   康熙三十二年   │          ″          │    1966年    │         春  旱         ┃
┃     (1693年)     │                      │              │                        ┃
┠─────────┼───────────┼───────┼────────────┨
┃ 康熙三十六年  ( │          ″          │    1967年    │        夏、秋旱        ┃
┃1697年)          │                      │    1968年    │                        ┃
┠─────────┼───────────┼───────┼────────────┨
┃ 康熙四十一年  (  │       夏    旱       │    1969年    │夏、秋旱,受灾面积4万亩 ┃
┃1702年)           │                      │              │                        ┃
┠─────────┼───────────┼───────┼────────────┨
┃    清雍正元年    │          旱          │    1970年    │ 春旱,受灾面积0.91万亩 ┃
┃     (1723年)     │                      │              │                        ┃
┠─────────┼───────────┼───────┼────────────┨
┃  清乾隆五十一年  │          "           │    1971年    │      春、夏、秋旱      ┃
┃     (1786年)     │                      │              │                        ┃
┠─────────┼───────────┼───────┼────────────┨
┃   清嘉庆十七年   │          ″          │    1973年    │  夏旱,受灾面积80万亩  ┃
┃     (1812年)     │                      │              │                        ┃
┠─────────┼───────────┼───────┼────────────┨
┃   清道光十六年   │       春    旱       │    1974年    │  秋旱,受灾面积30万亩  ┃
┃     (1836年)     │                      │              │                        ┃
┠─────────┼───────────┼───────┼────────────┨
┃   清咸丰六年     │          旱          │     1980年   │夏、秋旱,受灾面积20万  ┃
┃    (1856年)      │                      │              │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