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收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118&run=13


第一节  农民收入

    广饶县地处小清河下游,东北部濒临渤海,历史上是个十年九涝的地方。土地改
革前,农民占有少量土地,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极低,只能是半年糠菜半年粮。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饶县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至1948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分得
了土地, 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1949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已达2
21公斤,人均年收入39元左右。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
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占有粮食和收入分别比1949年增长77%和
87%。 1960~1962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人民生活降到建国后的最低水平。196
1年7月底,全县各种病人共95141人,1~7月份死亡10805人,占总人口的2.3%。仅7
月份就死亡2790人, 平均每天死亡90人。 到1962年经济恢复前,人均占有粮食只有
103公斤, 人均年收入只有26元左右。1963年,农民生活开始好转。“文化大革命”
中,生产发展缓慢,农民人均年收入一般在5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在216~317公斤
之间徘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迅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收入迅速增加。1985年,人均占有粮食比1977年增长7
0.8%,人均收入比1977年增长6.2倍。

    1949~1985年全县农民收入情况表
┌──┬───┬──┬──┬───┬──┬──┬───┬──┐
│年份│人均占│人均│年份│人均占│人均│年份│人均占│人均│
│    │有粮食│收入│    │有粮食│收入│    │有粮食│收入│
│    │(公斤)│(元)│    │(公斤)│(元)│    │(公斤)│(元)│
├──┼───┼──┼──┼───┼──┼──┼───┼──┤
│1949│221   │39  │1962│103   │26  │1975│317   │58  │
├──┼───┼──┼──┼───┼──┼──┼───┼──┤
│1950│238   │45  │1963│135   │35  │1976│296   │53  │
├──┼───┼──┼──┼───┼──┼──┼───┼──┤
│1951│238   │40  │1964│180   │36  │1977│277   │52  │
├──┼───┼──┼──┼───┼──┼──┼───┼──┤
│1952│264   │55  │1965│286   │59  │1978│339   │56  │
├──┼───┼──┼──┼───┼──┼──┼───┼──┤
│1953│275   │55  │1966│247   │49  │1979│392   │74  │
├──┼───┼──┼──┼───┼──┼──┼───┼──┤
│1954│310   │55  │1967│271   │66  │1980│365   │85  │
├──┼───┼──┼──┼───┼──┼──┼───┼──┤
│1955│359   │65  │1968│216   │53  │1981│375   │147 │
├──┼───┼──┼──┼───┼──┼──┼───┼──┤
│1956│392   │73  │1969│225   │46  │1982│362   │280 │
├──┼───┼──┼──┼───┼──┼──┼───┼──┤
│1957│309   │57  │1970│232   │51  │1983│424   │391 │
├──┼───┼──┼──┼───┼──┼──┼───┼──┤
│1958│278   │53  │1971│268   │55  │1984│420   │441 │
├──┼───┼──┼──┼───┼──┼──┼───┼──┤
│1959│276   │48  │1972│280   │51  │1985│473   │374 │
├──┼───┼──┼──┼───┼──┼──┼───┼──┤
│1960│240   │39  │1973│314   │56  │    │      │    │
├──┼───┼──┼──┼───┼──┼──┼───┼──┤
│1961│164   │30  │1974│218   │40  │    │      │    │
└──┴───┴──┴──┴───┴──┴──┴───┴──┘

第二节  职工及非农业居民收入

    建国前,广饶县无大型企业,仅有的几家商号雇有少量店员、学徒,工资收入极
其低微。政府职员的工资收入多以小米或大洋计算。
    建国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先是实行供给制,后改为实物工资,干部生活有了保
障。1955年7月,全国统一实行货币工资制,后又对工资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1960年调资面占2.6%,1963年45%,1971年39.5%,1977年63%,1979年41%,1982
年98.5%。1985年理顺工资关系,实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相
结合的工资制度,干部人均月工资增加16.88元,比1984年增长29.06%。国营企业职
工先后实行过供给制、实物工资制、工资分制和货币工资制等形式。1985年,全县参
加工资套改的全民所有制职工2166人, 集体所有制职工2837人。全民单位职工平均每
人月增加工资9.96元,集体单位职工平均每人月增加工资9.99元。人均年工资额全民
单位976元,集体单位900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50%和46%。职工及家属粮食按工种、
年龄实行定量供应。一般家属每人每月13.5公斤,职工每人每月都在15公斤以上。职
工、 家属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25公斤。生活煤按家庭人口分层次供应,1口人每季度
80公斤, 两口人140公斤,3口人180公斤,4~5口人200公斤,6口人以上25 0公斤。
这些基本生活资料都由国家财政补贴后平价供应。1985年,副食品价格上涨,为不降
低职工的生活水平,国家给予职工每人每月4元的肉价补贴。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后,许多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城镇居民自谋职业,个体经营,
收入明显增加。到1985年,城镇个体劳动者收入达25万元。

    部分年份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数
┌────┬───────┬──────┬────┬───────┬──────┐
│项目年份│工资总额(万元)│人均工资(元)│项目年份│工资总额(万元)│人均工资(元)│
│        ├──┬────┼──┬───┤        ├──┬────┼──┬───┤
│        │全民│集体    │全民│集体  │        │全民│集体    │全民│集体  │
├────┼──┼────┼──┼───┼────┼──┼────┼──┼───┤
│1949    │34  │8       │378 │400   │1972    │464 │64      │488 │400   │
├────┼──┼────┼──┼───┼────┼──┼────┼──┼───┤
│1952    │86  │18      │396 │450   │1977    │427 │99      │502 │412   │
├────┼──┼────┼──┼───┼────┼──┼────┼──┼───┤
│1954    │137 │27      │428 │450   │1978    │604 │153     │503 │546   │
├────┼──┼────┼──┼───┼────┼──┼────┼──┼───┤
│1956    │200 │41      │422 │410   │1979    │649 │153     │532 │588   │
├────┼──┼────┼──┼───┼────┼──┼────┼──┼───┤
│1959    │251 │47      │398 │427   │1981    │837 │188     │664 │627   │
├────┼──┼────┼──┼───┼────┼──┼────┼──┼───┤
│1960    │273 │50      │386 │455   │1982    │917 │225     │695 │703   │
├────┼──┼────┼──┼───┼────┼──┼────┼──┼───┤
│1963    │264 │40      │455 │500   │1983    │960 │281     │750 │1040  │
├────┼──┼────┼──┼───┼────┼──┼────┼──┼───┤
│1971    │367 │56      │448 │329   │1985    │1093│513     │976 │9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