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党校教育、县直机关党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7&rec=24&run=13

〔机构队伍〕中共利津县委党史研究室为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
有人员5名,其中领导1名,工作人员4名。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编辑3人,助理编辑1
人,助理馆员1人。

〔工作概况〕1998年党史研究室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
习、研究和宣传,进行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利津党史资料的征编、研究和成果转化等
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得到县委及省、市党史工作部门的好评。
一、编辑出版《利津县新时期农村变革》一书。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暨农村改革20周年,党史研究室编辑了《利津县新时期农村变革》一书,该书分综述、
纪实、典型、调查与思考等4个篇章,收录纪实性文章33篇。全面地反映了利津县各级
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抓住机遇,深化
改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使农村经济发生历史性
变化的事实。内容包括农业产业化改革,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干部转变作风包村包户
扶贫致富,创办、领办示范服务基地,农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个体私
营经济等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各个方面。对总结利津农村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搞
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全书15万字,记述翔实,生动感人,县委书记曹连
杰为其作序。1998年10月该书由东营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发行。
二、做好《中共利津县党史大事记》续编工作。本次大事记续编,承接已出版的
《中共利津县党史大事记》1928——1987卷,从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闭幕记起,
至1997年底结束,共10年时间。这一时期,正值利津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
期,相关资料面广量大,内容丰富。年内,研究室集中力量合理安排,全面展开了资料
的征集、编写工作,已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编辑和印刷任务。该稿60余万字,计划1999
年建国5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
三、为国家和省、市业务部门征编提供利津专题资料。
1.为《中国新时期农村变革(山东卷)》提供利津专题资料。该书为中共党史资料系
列丛书。由县党史研究室姜学谦牵头,撰写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利津富民强县
目标》的专题文章,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利津县全面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
现富民强县的艰辛历程。文章5000余字,已被收录进该书。
2.为省《山东沿海开放区发展纪实》提供专题资料。年内县研究室组织人员撰写的
《利津县“上农下渔”模式开发纪实》专题文章,从治碱改土这一角度反映了利津改革
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该文8000余字,已被《纪实》一书收录。
3.为《东营市改革开放发展纪实——农村篇》一书提供专题。根据东营市委办公室
通知要求,县党史研究室与县委办公室领导共同拟定15个专题,报经县委、县政府领导
审定后,组成专门班子撰写,及时完成了任务,其中12篇专题资料纪实文章,计10万余
字,被该书收录。
四、撰写论文参与理论研讨。1998年12月17日,东营市党史研究室、市党史学会与
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理论研讨会,县党史研究室撰写
论文6篇,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高荣国撰写的《试论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与现
实必要性》一文,被收录到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编辑的《邓小平理论与东营实践》一
书。年内,本室撰写的论文《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刊登在《黄河口社
会科学》1998年第一期上;论文《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刊登于《东营日报》上;论文《党的正确领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被评为东营
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论文三等奖。
五、做好来访老干部的接待和各类党史书刊的发行工作。1998年,县党史研究室参
与接待了南京军区炮兵射击场原主任(副军级)刘竹溪及其夫人张林,北海舰队政治部原
副主任(正军级)王霄汉等来访的老干部,并陪同他们走访参观了当年曾经工作和战斗过
的地方。另外,还组织了向本县老干部赠书活动,深受老干部的欢迎。年内,研究室还
完成了《东营市企业组织史》等4种党史类书刊的发行任务,计1500多册,受到上级党史
部门的好评。
(姜学谦 高荣国)

党校教育

〔机构队伍〕中共利津县委党校为副县级全民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业教办、教务处、
总务处,4处室为副科级编制。
1998年8月26日成立利津县行政学校,与县委党校合署为一,以适应培训全县机关公务员
的需要。全校共有教职工23人。其中校级领导3人,中层处室主任4人;专业技术人员有高级
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助理职称4人。

〔办学状况〕1998年度,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适应提高干部素
质的要求,加强对干部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
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
1.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一是农村村委会主任培训班。2月2日至22日,共举办3期,每期
120人,学习7天,培训总人数360人;学习内容为党的十五大报告、村委会建设、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及有关法律知识,人口理论与农村实用技术。二是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自4
月26日至7月20日,共举办10期,每期80人,学习5天,培训总人数800多人,学习主要内容
为系统地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专题学习和研讨。三是公务员培训班。9月7日至12日
培训5天,总人数220人,学习内容为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公务员专业知识。四是农村“两委”
干部学习《决定》培训班。1998年12月1日至1999年1月31日,共举办8期,每期7天,对全县
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学习主要内容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有关农村工作必备知识。
2.学历进修业教班次。1998年度招收新生135人。其中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56人,
专科班48人,中央党校政法专业专科班31人。同时对95级经管专科和96级本科班76名学员进
行了论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前准备工作;对95级本科班77人和95级农干班146人完成所学专
业,取得毕业资格。年底学校有注册学员10个班次556人。
3.社会办学。为充分发挥党校优势,提高设施利用率,增加办学经费,广泛提供为社会
各界办学服务。先后接待县人代会、党代会代表团和部分全市性会议;协同县人事局、计生
委、民政局、统计局、防疫站等单位举办了各类专题培训班;与乡镇党委联合利用乡镇党校
搞好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

〔教学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在举
办干部培训班中,邀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王广信教授、袁永新副教授、省决策咨询
中心顾问徐胜三教授及市委党校知名教师前来授课,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员视野;充
分利用电教设备,安排声像教学;安排学员在学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学习交流和研讨;
学习结束后组织严格的考试;加强教学管理,实施班主任制和建立培训班临时支部和班委,
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在业教学员中,严格招生质量,狠抓学风和考风的转变,从而提高了教
育质量。二是加强调研活动,提高科研质量。在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组织教员深入乡镇、
企业搞调研、丰富生活实践理论,完成目标科研任务,写出调查报告及论文7篇,《汀罗镇
“上农下渔”开发模式调查报告》、《集散功能对商品流通市场形成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发展市场经济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并在中央、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理论研究、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论文12篇。收录在中央党校
《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市社科联《论文集》及《黄河口社会科学》等书刊中。三是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政治业务水平。实施目标管理、实行民主测评、年终考核,建立理
论学习制度;关心教师进步,培养优秀教师入党;鼓励教师搞科研和进行业务进修,先后
有17名教师到省委党校大专班进修,1名离职参加研究生班学习。使全校教职工中达到本
科学历的12人,占总人数的52.1%,专科学历的6人,占26%。大大提高了师资水平。

〔加强校园建设,优化办学环境〕校址搬迁之后,集中力量搞好设施配套、绿化美化。
上半年对学员公寓、餐厅内部设施全面配套,实行承包管理,发挥效益。发动教职工自己动
手植树800株,栽花2000株,种草坪1000平方米,美化了校园环境。达到省委党校要求的“
校舍楼房化、食宿公寓化、校园园林化”的标准。年内被市政府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
(盖希武 郭树林)

县直机关党委

〔机构队伍〕中共利津县直属机关委员会,内设县直人武部、政法委、机关妇联3个部门。
在职人员6人,其中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书记兼武装部长1名,专职党委委员1名,副
主任科员1名,科员1名。

〔工作状况〕1998年,机关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围绕
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县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促进了县直机关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思想政治建设。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在全党形成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
把这一学习提高到十五大所达到的新水平”的要求,本年度采取上党课、搞整顿、普及电教、
评先树优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上好党课。全年集中组织上党课四次,注重党课质量,提高教育效果。一是组织各总
支、支部成员听取了县委组织部长耿振东所作的《共产党员要做认真学习的模范》的报告;
二是组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建党77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听取县委副书记孙
波所作的《知识、经济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报告;三是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庆“七·一”
歌咏比赛;四是组织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观看了《丰碑》和《苏东巨变启示录》等电教片。
2.开展“四整顿”和“做公仆,为民奉献”活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集中时间、集
中人员、集中精力开展“四整顿”和“做公仆,为民奉献”活动。机关党委切实加强了对县
直机关、单位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深入总支、支部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活动收
效。机关党委抓好自身的活动,确定学习时间,找准问题,切实整改,作出榜样。
3.深化党员电教工作。强化电教网络建设,县直50个支部入网,召开电教工作现场会,
市县分管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4.广泛开展评先树优活动。组织各总支、支部开展民主测评,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
共产党员活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上年度1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74名优秀党员进行了表
彰奖励,并推选出县级先进党组织12个和优秀党员27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1.强化基层支部班子建设。全年换届改选支部40个,新建支部9个,
调整支部书记、副书记58名,调整充实支部班子成员109名。使班子结构趋于优化,战斗力明
显增强。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
针,严把“入口”关,认真考察,统一培训考试,保证质量。全年发展党员89名。其中生产
一线工人23名,女性22名,学生2名;30岁以下的20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2.5%,质量
明显提高。同时对预备党员及时做好考察工作,108名按期转正。
3.加强企业党建。围绕实施“政治核心工程”,按照“四个有”的目标,深入企业抓督
导,搞调研,帮助理顺班子,培养后备力量。全年在企业中发展党员21名。其经验做法在
《东营组织工作》、《东营日报》上刊载。
三、党风廉政建设。1.强化党风党纪教育。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款,组织观看电教片,以典型案例进行廉洁自律教育,
并积极参与行政监察法知识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
2.加强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管理。配合县纪委、组织部参加县直科级以上单位的民主生活
会,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3.加强制度建设,防微杜渐。对公费购买、安装住宅电话、移动电话,实行申报审批制
度,落实礼品登记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督查制度。搞好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健全评
议档案。
四、发挥部室职能,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县直政法委以“双基”、“三优”为重点,
督促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健全社会防范机制,消除隐患,确保县直机关形势
稳定。县直人武部圆满完成年度民兵整组、兵役登记、征兵工作。县直妇联组织县直妇女
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收效显著。党委办公室全年收缴党费63500元,
接转组织关系信199份。完成党刊征订和党员统计年报及档案管理工作。
按照县委部署,召开县直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县直机关出席县九次党代会正式
代表107名,推荐出市党代会代表候选人19名,省党代会代表候选人2名。按照县人大常委
会的统一部署,对县直42名省、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了分组管理,并组织视察活动两次。
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97个党政、事业单位深入82个村,
走访农户810户,捐送面粉38600斤,现金7.6万元。组织大型义务劳动两次,1500名党员干
部植树12500棵,1000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帮助麦收。落实包村包户扶贫任务,机关党委书
记赵锦枝10次到北岭乡永埠东村所包户,帮助发展食用菌,使之脱贫致富。
(薄纯友 傅建军)

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机构队伍〕中共利津县纪委和利津县监察局合署办公,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
监察两种职能。内设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控告申诉室、党风廉政室、执法监
察室。设书记1名,副书记、局长1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局长2名。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
中工勤人员3人。
全县12个乡镇均设纪委,配备乡镇纪委书记12人,兼职乡镇纪委委员24人;县直机关设
18个纪检组,配备专职纪检组长18人,全县共有专兼职纪检干部71人。

〔工作概况〕1998年县纪委全面贯彻中纪委二次和省、市纪委九次全会精神,发挥纪检
监察职能,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查处工作力度,有效地促进全县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落实“中央八条规定”,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1.严控公款住宅电话和公款移动
电话。下发文件,规定安装使用范围,清理检查,发放使用准许证,全县党政事业单位共保
留公费住宅电话182部,公费移动电话100部,对违规的445部住宅电话和45部移动电话全部清
理,每年可节约开支161.8万元。
2.狠刹公款吃喝玩乐风。采取刹风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下发文件,组织专项检查等措施,
各乡镇、县直部门全部制定并严格执行新的接待标准,对预算外资金,“小金库”和公、检、
法、工商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情况以及县直、乡镇接待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全县吃喝
风得到遏制,招待费比去年明显下降。
3.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为监督。对全县64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1997
年度廉政状况进行了系统测评考核,对副科级单位正职和正科级干部158人廉政档案进行充实,
对全县12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4.加大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的督导力度。按照“会前统一认识、认真准备,
会上突出重点、保证质量,会后建章立制、狠抓整改”的要求,对全县党的民主生活会进行督
查指导,提高了会议质量。
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突破口,推动反
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领导力度,建立领导包案责任制;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
发案规律和特点,探索查办案件的新对策,改进办案方法;拓宽信访举报主渠道,争取办案主
动权;坚持20字办案方针,做到准确初核、慎重立案,恰当处理,不枉不纵、不错不漏。惩处
极少数,挽救大多数。年内共受理来信来访124件次,涉及人员124名,其中乡科级以上干部14
人;涉及信访案件47起,查结46起,结案率97%,优结率100%。立查案件42起,已结35起;审
理案件38起,审结38起。共处分38人,其中党的案件36起,处分36人,政纪案件4起,处分4人,
党政纪交叉案件2起。处分人员中涉及科级干部12人,一般干部8人,党员18人;受党纪处分人员
中,开除党籍19人,留察3人,严重警告13人,警告1人;受政纪处分人员中,撤职1人,降级1人,
记大过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3.08万元。
三、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1.建设工程项目的执法
监督。对全县辖区内1997年竣工、1998年在建及新开工、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62个单位的106
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出超计划项目85个,超面积22.85万平方米,超投资1739万元。
欠投向税1154万元,补交各项费用14万元,罚款10万元,提供税源1154万元,42个单位补办了有
关手续,规范了建筑市场。2.开展统计执法监察。会同统计、审计、财政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对
全县28个单位落实统计法情况进行抽查,对有虚报、瞒报等违法行为的14个单位,分别作出通报
批评、责令整顿和经济处罚,罚款2万元。使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
3.对公、检、法、工商四部门“收支两条线”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集中
办公,调帐检查”方式,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出违纪金额123万元,罚款38万元。
4.组织对全县基层站所行业作风整顿。8至9月份县纪委组织全县国税等16个系统164个基层
站所开展了行业作风整顿。活动按照集中动员、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揭露问题,集中整改,完
善制度,检查评议、巩固成果四阶段进行。查摆出问题1215条,制定整改措施459条,重点解决
了“三乱”等十个方面的问题,对基层站所民主评议满意率89%。整个活动组织严密、安排有序
,扎实有效,提高了执法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
5.对群众反映强烈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年内对民办教师转正、技校招
生、公安巡视员招考、法院人员招考、大中专生毕业分配、领导干部法律考试,农村财务清理整
顿、区划调整中干部到岗禁止送请、公物归交等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全过程有效监督。并组织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义务监督员,就保护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合法权益进行了对14个执法部门
的评议监督。组织公安执法监督员对公安系统教育整顿和执法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四、强化教育和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勤政自觉性。开展“做公仆,为民奉献”活动
,整个教育活动集中三个月完成,效果良好。5月下旬至7月上旬组织全县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监察法》知识竞赛,参赛人数4541人,95分以上比率97.2%,答卷回收率、正确率均属全市
之首。组织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活动。对县直40个单位发出问卷583份。利用电台、电视台,

乡镇电教中心和党校多种教育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并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多项
规章制度,对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作用。

〔中共利津县纪委第一次全会召开〕
1998年8月18日中共利津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高秀珍代表上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报告,
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11名委员组成。20日召开了县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
选举产生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常委。

〔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败工作会议〕
1998年4月10日,会议在县委会议楼召开,会议传达了中纪委二次会议、省纪委九次会议
精神,县委副书记巴学军传达了《关于加强公费住宅电话和移动电话管理使用的规定》、《关
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做公仆,为民奉献”活动的意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高秀珍
总结上年工作和部署今年任务,县委书记曹连杰作了重要讲话。县六大班子领导、县纪委委员、
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纪检组长及县纪委全体人员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石明山 顾国江)

利津县人大常委会

〔机构队伍〕 利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设机构为两室四科,即办公室、人事代表
工作室、财经科、法制科、教科文卫科、老干部科。共有驻会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33人,其中干
部25人,司机5人,其他技术工人3人。

[人民代表大会] 利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1月9日在利城召开,
与会代表176人。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六个报告,即:利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利津县人民政
府关于利津县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的报告;利津县人民政府关于利津县199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利津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利津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利津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出
了相应的决议。
大会选出了利津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选出了利津县县长、副县长;
选出了利津县人民法院院长,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人大常委会会议〕 1998年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了第一至第七次会议,听取审议
“一府两院”工作汇报20项,作出决议、决定21项,依法任免了82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
1.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3月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决定,县人大常委会1998年工作要点,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
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北宋等四镇人大重新选举的有关事项和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接受薄纯祥等10人辞去县人大代表职务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并作出了决定。
2.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
利津县1997年县级财政决算的报告,关于1997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
技术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报,关于《行政处罚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利津县新一轮县城规划
和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情况的汇报,审查批准了利津
县1997年县级财政决算,并作出了决议;审议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并作出了决定。
3.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7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人事
任免办法修正案;听取审议了县政府199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99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法院关于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县人
民检察院关于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上半年全县社会治安情况的汇
报;审议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并作出了决定。
4.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9月18日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
《土地管理法》、《水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企业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工
作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并作出了决定。
5.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998年11月12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各乡镇选举
委员会组成人员;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省计划生育条例》、《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
汇报;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县
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并作出了决定。

〔法律知识考试〕 为进一步强化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所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
观念,增强其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严格依法办事的
能力,9月20日县人大常委会根据新修订的《利津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的有关规定,对
本届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县政府组成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
有32人参加了考试。

〔执法责任制大检查〕 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的监督,进一步明确执法责
任,规范执法行为,把执法责任制工作推向深入,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利津县国家机关
执法责任制工作考核标准》,于1998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通过“听、查、看、访、议”的
方式,对全县55个国家机关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了大检查。县人大常委会各主任、部分委员及
工作人员分6个检查组到被检查单位,听取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召开中层负责人座谈会,并察看
了执法记录、规章制度等资料,全面了解实行执法责任制的情况。检查结束后,评比出14个先
进单位,并进行了通报表彰。

〔乡镇人大换届选举〕 利津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自1998年11月6日开始,12月份选出
各乡镇人大代表,到1999年1月上旬开完换届后的第一次代表会议。为搞好乡镇人大换届选举,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党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县委提报了乡镇人
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意见。并于1998年11月6日召开全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对乡镇
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之后,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建立机构、培训骨干、宣传发
动;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进行选民登记;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投票选举代表;召开换届的乡镇人代会四个阶段分步实施。截至1999年1月10日,全县乡镇人大
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
这次乡镇人大换届选举选出了素质高、参政能力强的646名新一届乡镇人大代表;选出了政
治素质好,政绩突出,符合干部“四化”标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乡镇
政权领导班子。
(毕剑钧 刘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