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公室、组织、宣传、统战、老干部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7&rec=23&run=13

〔机构队伍〕 1998年,县委办公室设秘书股、行政股、信息股、机要局(原机要科于
6月更为现名)。归口管理保密局、信访局、经济研究中心、档案局、档案馆。编制人员30人。

〔工作概况〕 1998年,县委办公室全体同志在县委领导下,坚持服务宗旨,以让领导
满意、让部门满意、让基层满意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
质量和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字综合工作〕 组织起草了县委召开的一系列大型会议的主题报告和有关文件,文
字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撰写了一批理论文章和系列新闻稿,扩大了利津的对
外影响。全年共起草领导讲话186份,起草、打印、制发各类文件23,形成文字280余万字。
值班工作作到上传下达及时,接待来人、接听电话热情文明,较好地发挥了县委的“窗口”
作用。文件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工作程序,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全年共接收文件4236份,
下发3000余份,未出现任何差错,达到保存、保密“双保”要求。

〔信息工作〕 根据县委中心工作和为实现中心工作作出的阶段性部署,及时提供县委、
市委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为领导决策作参考。全年完成报市信息300期380条,其中6条被
市领导批示;报省信息36期36条;编发《工作情况交流》2篇,编发内传信息24期60条,编发
特刊40期;下发信息20期300条;组织撰写信息调研论文45篇。共形成文字材料60余万字。积
极完成上级交办的信息入网任务,逐步完善信息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机要工作〕 坚持“保守秘密,慎之又慎”的指导思想,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管理,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程序,确保了党和国家密码的安全及密码通信的畅通。全年共收发密
码电报83份279页,明传电报1321份4025页,其中收发县乡传真612份1973页,无任何压误、漏
发丢失现象和失泄密事故。在省市密码保密工作大检查中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被省委机要
局授予“全省密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年内加强了对县乡传真人员的技术培训,较好地
发挥了全县传真网络的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 本着提供优质服务,过紧日子的思想,管财理物,确保了县委及办公
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好会务工作,全年组织大型会议137次,做到了严谨有序无疏漏。
统筹安排、完善制度,加强车辆管理,基本保证了各项工作用车。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机关
基本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对县委办公楼进行了加固维修,投资13万元对庭院进行了硬化、绿
化,投资23万元更换取暖锅炉一台,并对伙房餐厅进行了改造,筹资100余万元,开工建造职
工住宅楼,预计1999年交付使用。

〔调研工作〕 围绕经济建设和县委重要决策,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调研。
年内组织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兴农、农村政策落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调研活
动10多次,配合市委办公室、政研室进行调查研究2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24篇,部分资料进
入领导决策。组织开展了利津经济社会发展对策问题调研活动,有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同志
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在开展调研活动中,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写成典型材料30多
篇。

〔保密工作〕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加强队伍建
设,调整充实了基层保密组织,在全县102个单位建立了保密领导小组。在党校举办的六期
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上开设保密教育课,受教育人数达1100人。组织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和
涉密人员500多人,参加了全国“奥士达”杯保密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了市组织的纪念《保
密法》颁布十周年征文活动,县电视台播放了县委领导人的讲话和保密宣传录像片。加强保
密监督检查和技术检查,配备了无线通讯检测设备,保密技术防范能力明显提高。

〔信访工作〕 受理来信103件,来访128起237人次,处结率为100%。办理上级要查处结
果的案件45件,全部按期办结并及时报告结果。在重大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周密部署,严
格控制了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开展了信访综治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大案、积案、难
案。加强乡镇党委信访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各乡镇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初步建起
了县乡信访网络,办信办案水平提高,信访“三无”乡镇达标率达90%以上。

〔档案工作〕 实行业务人员包单位的办法,积极开展档案业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
县文书立卷任务。共组1995卷,其中永久卷610卷,长期723卷,短期662卷。开展了档案执法
大检查,对8个乡镇、6个行政村的档案进行了全面检查。对部门的档案业务进行指导,抓好
档案升级工作,升为省一级先进机关档案室的单位2个,二级的15个,三级的35个。开展档
案进馆工作,年内组织30个单位的档案2000余卷进馆,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开发档案信息
资源,年内接待档案利用者441人次,供阅档案3100卷(册),发挥了档案效益。
(毕宜军张之祥)

组织工作

〔机构队伍〕中共利津县委组织部内设办公室、干部管理办公室、下派干部管理办公室、
组织管理办公室四室。下设县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归口管理老
干部局。1998年底共有干部职工17人。

〔党组织状况〕截止1998年底,全县有乡镇党委12个,县直机关党委1个。党总支16个,
基层党支部825个。全县共有党员13554名,其中预备党员335名。党员总数中,女性1251名,
少数民族党员6名,农民党员7621名,工人党员2419名,知识分子党员962名,机关干部党员
1622名,其他党员930名。从入党时间划分,建国前入党的551名,建国后入党的13003名。
其中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1609名,占党员总数的11.9%;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入党的4082名,占30.1%;1976年10月以后入党的7312名,占53.9%。

〔工作状况〕1998年组织部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领导班子、
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干部制度改革,为利津的改革和
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1.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关于在全县科级干部中开展理论学习考核活动的意见》,
把学习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各基层党组织建立了每周学习日制度,党员干
部开展了“天天一小时”的读书活动。
2.抓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组织全县805名科级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培训村干
部和党员骨干4000余人次;选派5名县级、3名科级、3名企业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政治
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培训;选派5名党政科级干部、6名企业干部到大专院校脱产进修;组
织112名干部报考了业余函授本科班,267名干部报考了业余函授专科班;128名领导干部参加
了法律大专双学历学习;106名干部参加了自学考试;750名科级干部参加了普法考试;组织
部门、企业、村主要领导100人到外地参观。
3.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做公仆,为民奉献”活
动;组织举办千人“庆七·一歌咏比赛”;指导基层党委和党组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推荐
石油化工厂、利津镇参加全市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经验交流会。
二、机关干部到生产一线建功立业
1.加强和改进包村工作管理。制定《利津县包村包户工作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包村干
部制度,加强对干部下派工作管理,采取“机关干部包村,领导干部包户”措施,共组织44
个县直单位、11个乡镇的179名干部包56个贫困村,82个县直部门的131名科级干部“攀亲”
与131个贫困户“结对”。对包村包户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成效显
著。包村工作组帮助群众发展瓜菜2914亩、芦笋1960亩、水稻2100亩、葡萄350亩、高温大棚
10个、苇塘60亩、养牛2331头、猪6600多头、羊3000只、蛋鸡4.5万只,建集贸市场3处、养殖
园区、个体私营经济园区5处,发展瓜菜、林果、芦笋、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运销等主导产业村17
个,新增个体私营业户521户。为所包村引进资金539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91万元,帮助15个村
修柏油路20.47公里,挖水库13座,增加蓄水能力118.6万立方米,打机井15眼、挖沟渠152.7公
里,安装自来水管线30800米。支援化肥248吨,农药2756公斤,地膜4220公斤,柴油12.6吨,
良种11910公斤,饲料24吨。下派干部为群众捐款8.2万元,垫支资金2.2万元,资助失学儿童25
人,帮助贫困、病灾户143户。
2.引导鼓励机关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制定《关于鼓励县乡机关干部创办、领办示范服
务基地的意见》、《县直部门创办“渔农”示范服务基地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加强了领导和
管理。县直72个部门160名机关干部投资200余万元创办“渔农”示范服务基地、千只小尾寒羊
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千亩业科技示范园三个示范服务基地。全县乡镇创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和
经济实体137个,746乡镇机关干部分流进入基地和实体。全县共创办各类示范基地140处,分
流机关人员930人,实现社会产值3亿元,创利税1100万元,减少财政支出271.5元。
三、干部管理上水平
一是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制定了《县委任用干部工作程序》、《关于加强专武干
部管理使用意见》等文件,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二是改进了
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注重社会公论,实施全方位考察考核。三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制定对
县委管理的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和四项惩戒制度的文件,结合年度考察考核,对不适合工作等
问题的预以惩戒;修定干部离任审计意见,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四是推进干部交流。结
合任职回避,全年交流科级干部264人。五是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管理。对县属62个企业班
子全面考察考核,个别进行调整。六是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对全县12个乡镇和80个县直部
门中中层干部的任免情况、使用临时工和借调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制定下发有关文件,
清理计划外用人,规范了全县股级干部任免程序。七是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充实知识分子工作
领导小组,加强市、县、乡三级优秀科技人才的管理,对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届中考
察和走访慰问。5名拔尖人才通过市第五批评选。八是选调生管理规范化。制定管理意见,召
开首次选调生座谈会,推荐4名到市、县部门工作。九是档案管理上档次。通过了省市验收,
达到省二级管理标准。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1.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按“五个好”目标,贯彻“全面、深入、扎实、持久”方针,
重点抓巩固提高。落实“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县、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先进村
为党建联系点。落实市委提出的“八不准”和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乡镇党委思想作风建设规
定》,抓了乡镇领导驻村蹲点制度的落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在农村党支部继续开展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坚持先进班子抓样板,中间班子抓提高,后进
班子抓整治的工作思路,加大选拔调整力度,调整村“两委”班子72个,调整76人,充实64人,
排查出22个后进村,派驻了整顿工作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对全县2599名农村干部全部进
行评议,表彰优秀,调整不称职人员。狠抓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完善了村务
公开等村级管理十项制度。
2.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考核,对3家县属、5家个体私营和
1家股份制企业进行了调研,就企业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配备、班子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树立起石化厂、纺织总厂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
3.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利用县乡党校办班集中培训,组织宣讲团、电教等形式对
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教育,受教育面达24万人次。发展党员工作,全年组织
员谈话337人,建议发展党员330人,解决五年未发展党员村37个。
4.党员电教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三机一库”标准,乡镇电教站配了设备,狠抓了片
源库建设,对乡镇电教站长进行了业务培训,加强了城市电教声像网建设。

〔做好县乡领导班子选举工作〕1.发挥职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县十四届人代会圆满
成功。配合市委组织部对人大、政府和“两长”候选人进行了考察,搞好人代会筹备和选举
工作,保证大会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县委提名推荐的县人大、县政府主要领导成员、
“两长”和市县来利津参选的9名人选高票当选。2.认真筹备,抓好重点,确保县第九次党代
会换届圆满成功。打好一个基础,抓好三个重点环节,建好一个工作机构,做好换届选举的
各项筹备工作;确定好候选人预备人选,严把代表资格审查关,会同县委秘书科起草了县委
工作报告;建好党代会工作机构。使县第九次党代会换届圆满成功。3.强化领导,精心安排,
确保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圆满成功。做好人事安排,组成五个考察组到乡镇全面考察,制定
合理的人事安排方案,提拔正科级9人,副科级3人,乡镇间交流26人,内部调整36人。4.抓住
乡镇区划调整和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时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拔35岁以下科级干部28人,占
提拔总数的44.4%,提拔妇女干部10人,占15.6%,达到每乡镇班子中都有一名女干部的要求。
使领导班子结构明显改善。
(王建安 陈志远)

宣传工作

〔机构队伍〕 中共利津县委宣传部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正科级)、企政科(副科
级)、新闻科(副科级)、办公室、新闻报导中心。归口管理广播电视局、文化局,协管新华书店。
编制14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2人。1998年底实有12人,行政缺编2人。

〔工作概况〕 1998年,县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
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全县改革
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
调、快速发展。

〔理论工作〕 本年度宣传思想战线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根本任务,坚持理
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活动扎实有效。
一、县委常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每月10日集中学习制度,持之以恒。学习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既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也观看专家、教授的报告录相;既向书本学,也向实践学、
向先进地区学。中心组成员还参加市学委会组织的征文活动,撰写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20多篇。
二、科级干部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年初,组织县直95个单位的491名副科级以上
干部进行了十五大精神知识考试。5至7月份,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学习邓小平理论轮训班,
邀请省委党校教授讲课,共办班10期,805名科级干部受到培训。
三、一般干部和群众学习坚持常期化和多样化。县直机关实行“周六学习制度”;对农村
干部采取集中培训,在县委党校办培训班8期,受训农村干部1000多人;各乡镇利用基层党校、
农村文化大院和党员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习理论。县电视台、电台开辟了“理论
园地”、“学习十五大,展望98年”等专题栏目,加强了理论宣传和讲座辅导。

〔新闻宣传〕 坚持抓县外宣传促县内宣传、县内县外并举的方针,瞄准市以上新闻媒体
多上稿件,提高利津的知名度。一是紧扣中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采写编发大量有份量的新
闻稿件。1998年度全县在市以上新闻单位用稿2470篇,省及省以上专业报刊用稿450篇,《东
营日报》用稿710篇。其中《上农下渔兴利津》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实现了利津新
闻稿30年来在《大众日报》占头版头条零的突破。县电视台、电台下大力气办好新闻节目。电
视台发稿53组,1640条;电台上稿2700篇,播出1560条。县电台连续9年获省电台“先进集体
记者”称号。
二是加强宣传业务培训指导。在5个乡镇2个县直单位举办了通讯员、农民记者培训班,培
训200余人。7月份举办全县新闻业务培训班,邀请《东营日报》、东营电台编辑、记者授课,
受训通讯员100余人。利用每月新闻例会对农民记者进行指导,配齐了乡镇农民记者,进一步
健全了新闻宣传三级网络。三是加强新闻宣传宏观管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县委建立了新
闻宣传审读(听、看)小组,为准确宣传报道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审读小组以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新闻宣传、舆论导向进行监督和引导,促进了新闻宣传质量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 以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为总抓手,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抓教育、
树精神、抓窗口、树形象、抓争创、树典型,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管理机制。组织13个精神文明建
设责任部门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1998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
任及考核办法》,《利津县文明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争创“十星级
文明村”活动的意见》,制定了目标,使定量指标数字化,定性目标具体化,增强了目标责
任制的可操作性。
二、抓基础,抓载体,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在城镇开展了“争做文明
市民、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大力宣传《东营市民行为道德规范》、《东营市民“十不”守
则》,发放文明牌220块,督促各级文明单位设置了《规范》、《守则》宣传栏。开展了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落实了治理城镇卫生,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公共车辆停放,
摊点摆设,违章搭建,私设广告等管理措施。组织了市民知识竞赛活动,树起了国税、电业、
农行、公安110报警服务中心等先进典型。在企业实施“新时期职工形象塑造工程”,开展职
工“创星级”活动。还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创建“五十佳”、评选“平安好家庭”活动。
在农村深化实施“三个一”基础工程,在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开
展了争创“十星级文明村”活动。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化管理。整顿各级文明单位61个,其中建议取消县级文明单
位4个,摘掉过期文明牌13块。对保留的5个省级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明单位和27个县级文
明单位,统一填写了《文明单位登记表》,建立了档案。农村“三个一”基础工程也建立了
档案。

〔社会宣传〕 以弘扬“利津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
素质。
一、继续加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教育,正确认识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举办了庆祝“5·29”民营经济日文艺晚会,组织了大型巡回宣传活动,扎彩车20部,制展
板60块。同时大力宣传了振利油料加工股份有限公司、崔林村、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等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典型。
二、搞好建市15周年宣传,组织力量制作了反映利津两个文明建设的图片展览;摄制了
专题片“利津在前进”,在市电视台播出;制作了县歌及行业歌曲录相带,举办了庆“七·一”
歌咏比赛。
三、组织实施了农村集中教育活动,制定下发了集中教育实施意见,办骨干培训班,组
织宣讲团宣讲,集中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环境脏乱差,农民科技素质低等问题。
(郭兴建 胡 伟)

统战工作

〔机构队伍〕 中共利津县委统战部,行政编制5人,其中部长1人,副部长2人,副主任
科员1人,科员1人。1998年12月8日利编发〔1998〕23号文件通知,恢复设置利津县工商业联
合会,为正科级机构,与中共利津县委统战部合署办公。

〔工作状况〕 1998年统战部在县委直接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加
强对台工作,促进海外联谊;强化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做好党外人士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
为利津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对台工作。1.加强对台经贸工作。筛选项目,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对台经贸洽谈会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资料档案,向探亲台胞宣传《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邀请台胞中工商界
人士到我市、县投资,台胞赵开泰已投资12万元,在县商贸园区筹建台资企业;向利津籍台胞
发出“致利津在台同胞的一封信”,全面介绍利津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情况,鼓励台胞
为利津的发展展作贡献。2.扶持台属勤劳致富。对全县台属状况进行调查,对每户家庭状况、
致富项目、收入状况了解清楚,针对不同情况,与乡镇一起研究扶持台属致富措施,通过资金、
项目、技术方面的扶持,台属中各类专业户发展到193户,企业16个,成为利津经济发展的一支
生力军。维护台属合法权益,为台属排忧解难。3.加强对台和海外宣传工作,促进联谊。注重
在接待台胞和侨胞工作中,在坚持政治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增强台胞侨胞对“一国
两制、和平统一祖国”大目标的认同感。7月29日接待了回乡探亲的纽约《世界日报》顾问王
象观先生一行3人,陪同参观市、县建设成就,赠送展现家乡成就和资源优势的书籍、资料。
11月8日,借上海梅兰芳艺术研究会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统战部邀请研究会顾
问、利津籍台胞李泽浩先生来县与京剧爱好者联谊会举办京剧联欢晚会,加强了联谊工作,
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二、宗教工作。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一是规范了宗教工作标准,在深入
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做好全县宗教工作的意见》,规范了工作标准。二是加大宗教政策
宣传力度,向广大基层干部、信教群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领导关于宗教工作讲话;以会代训,
对统战干部培训,按照《山东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实施宗教场所登记工作,对非法场
所予以取缔,维护了社会安定。
三、党外人士和非党知识分子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东组发〔1996〕2号文件精神,按照
“一职两备”的要求,建立健全非党后备干部队伍,经常到后备干部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听
取意见,做好培养工作,上半年推荐两名党外人士分别担任副县长和法院副院长职务。建立
全县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网络,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工作意见》,建立了
同党外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加强了党外人士统战工作。
四、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利津经济发展是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
工作。1.组建一支投身“光彩事业”的骨干队伍。通过新闻报道、电视讲话,“光彩事业”
座谈会等形成社会共识。全县已形成隆立昌、隆荫生、王庆鉴、张振舜、赵春华、刘绍明为
代表的130多人的帮贫致富骨干队伍。北宋镇西孙村张振舜联合食油加工个体户组建振利油料
加工有限公司,全村56户入股经营,占全村总户数的90%,人均年纯收入近万元,张振舜被选
为省政协委员。在他带动下,台属刘其信等人入股联合,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东利油料加工
有限公司,效益良好。2.开展“心连心”帮贫致富活动。树立利津镇兴隆种鸡场场长隆荫生扶
贫的典型。他扶持利津镇大马村饲养蛋鸡,优惠提供鸡苗2.4万只,免疫免费,优惠达3万元。
他登门服务,进行技术指导,使大马村养鸡形成规模。以典型引路,陈庄镇建材营销户王庆鉴
投资7万余元,帮助贫困户建起“光彩建材厂”。隆立昌安排困难户子女就业。在他们带动下,
全县进行科技扶贫60余次,民营企业主投资扶贫20万元,250人走上了就业岗位。3.做好非公
有制经济状况的调研。通过12天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调研,形成了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
建议的调查报告,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提供
了依据,并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建工作
的建议,这项调查报告被市委统战部推荐到省发表。
(胥素芝 马立功)

老干部工作

〔机构队伍〕 老干部局是县委老干部、老龄工作的职能部门。行政编制6人,现有人员5人,
其中领导2人,其他人员3人,归口县委组织部管理。
各乡镇设有老干部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机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兼任,并配一名副主任主
持工作;县直单位中有七个部门设有老干部股(室),其他单位有专人分管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队伍状况〕 1998年底,全县有离休干部363人。按参加革命时期划分:抗日战争时
期的95人,解放战争时期的268人;按机构性质分:行政机关146人,事业单位102人,企业单位
115人;按级别划分:享受县级待遇的2人(其中1人任过实职),享受副县级待遇的89人(其中8人
任过实职),担任过正副科级职务的46人,一般干部226人;离休干部中享受护理费的311人,占
离休干部总数的86%;党员离休干部260人;异地安置的24人,其中外省安置5人,省内市外13人,
市内县外6人。

〔工作概况〕 1998年老干部局贯彻落实老干部政策,落实政治、生活待遇,发挥老干部作
用;加强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办好老年大学,各项工作均上新水平。
一、老干部工作。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县人大、政府换届和乡镇区划调整后,及时调整了县
委离退休干部领导小组,乡镇及时调整了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加强了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按照政
治学习有资料、有场所、有制度、有专人负责的要求,筹资3.1万元为全县老干部订阅报刊,添置
老干部活动室设备,加强老干部工作基础。二是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2月19
日举办离休、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老年大学学员200多人参加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班”,6月3日
聘请山东教育学院教授徐省三讲授老年心理学。坚持老干部参政议政,县重要会议邀请老干部列
席,春节举行座谈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向老干部通报全县政治、经济情况及市政建设、重大工
程、区划、机构调整等重大事项,争取老干部意见,让其当参谋、提建议,发挥作用。三是坚持
定期走访慰问制度。重大节日,县六大班子领导亲自走访一定级别的老干部,老干部局走访异地
安置老干部,乡镇安排每季度普遍慰问老干部、对有病和有困难的随时走访,全年走访见面率达
95%以上。四是组织老干部参观、视察活动。4月份组织了54名老干部到烟台等4城市5日旅游;9月
份组织32名老干部视察县工农业重点基地;10月为老干部普遍进行健康查体。
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做好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费据实报销。一是全面调查、摸清底子。
二是加强调度,采取措施。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人事局组织了老干部工作检查,对存在拖欠
老干部医疗费的两个乡镇、4个县直单位限期解决。县乡财政拨款近百万元,专门解决医疗费拖欠
问题。三是为22名老干部办理了护理费,为2名军转老干部提高了工资标准和各项津贴,4月份提
高了老干部乘车费标准,10月份提高了护理费标准。到医院和家中专门看望老干部95人次。
开展老干部活动,发挥老干部作用。一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老年大学、县剧团、商业局
为基地,在“五·一”、“国庆节”、“老人节”等节日举办老年京剧演唱会,与回乡探亲台胞
台湾著名京剧艺术家李泽浩、赵开泰举办京剧联欢会,增进了友谊,陶冶了情操。二是开展体育
健身活动。在凤凰城广场设立老年活动辅导站,组织老年舞蹈、太极拳(剑)、保健操、养生功等
活动,形成以凤凰广场、宾西绿地、影院广场、老年大学、城南水库、工人文化宫为依托的老年
活动阵地。5月举行老年门球赛,10月承办东营市十三届长寿杯门球赛,邀请外地老干部来县联
谊活动;举办老年象棋、钓鱼赛等,丰富了老干部生活。三是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讲学习、讲
奉献,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在维护社会治安、普法宣传、保护环境、教育青少年等工作中做出
奉献。在抗洪救灾中,全县老干部为灾区捐款1.8万元,棉衣、棉被700多件。
二、老龄工作。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山东省优待老年人
规定》,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和优待老年人机制。调整充实县老龄委员会,形成县、乡、村三
级配套老龄工作网络。加强执法工作,1998年妥善处理10起涉老案件,对尊老敬老收到良好
社会效果。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机制,为年满60岁的1317位老人签定了养老协议书,并办理
优待证1400份,为农村12409位70岁以上老人免除集资提留164.8万元。搞好国际和山东老人节
庆祝活动,举办《老年法》知识竞赛,县六大班子分头走访全县95岁以上高龄老人及敬老院孤
寡老人,为百岁老人高殿英免费安装电话,落实每月60元长寿补贴金。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
人的关怀。
三、老年大学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利津县老年大学创建于1996年9月,坚持增长知识,丰富
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余热生辉,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建校两年来办学机制不断完善。
96届70名学员于1998年7月毕业,98届招收学员79人,其中党员干部48人,副科级以上干部34人,
设一个普通班和京剧、书法两个专业班,开设时事政治、卫生保健、老年心理学、文学欣赏、体
育健身、京剧、书法、花卉、烹饪等9门课程,聘请19名兼职教师。管理上“自我教育,自我管
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教学上“少而精”,“学、乐、为”结合,创造“融洽、和谐、愉
快、轻松”环境;倡导“尊师、敬老、重教、康乐”的校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肯定。
(胡锡岭 李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