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人物(以姓氏笔划为序)(1)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7&rec=120&run=13

丁泽滨 利津县刁口乡党委书记,兼任利津县利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利津县一千二林场
场长、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站长。利津县集贤乡集贤村人,1
960年生,大学文化,1978年参加工作,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
年7月任刁口乡党委书记。
丁泽滨多年来扎根利北荒滩,艰苦创业,政绩卓然。自任一千二林场场长以来,勇于改
革,打破林业单一经营模式,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齐发展,先后办起机械运输、畜牧生产、
落地油回收、原盐生产、土建工程、综合服务等项目。实现工程造林9000亩、营造柽柳
林5000亩,打通森林防火道20公里。多种经营效益显著,自1993年后连续四年创
利润过百万元,职工收入过万元。被省财政厅、林业厅评为“事改企扭亏为盈先进单位”。
1992年兼任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站长,奔走于油田和地方单位之间,广泛宣传建立
自然保护区的重大意义,先后建管理站两处,设置保护区标志牌25块,使保护区内动物、
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基础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丁泽滨1993年10月兼任利北工委主任,1994年7月任刁口乡党委书记,他身
兼数职,头绪多、任务重,但他能够统筹兼顾,调动党委一班人的积极性,抓主要矛盾,加
强党建工作,协调党政领导班子的密切合作,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从发展刁口经济的大
局出发,抓好工作,先后带领群众开挖虾池一万亩,扩建盐池5000亩,确立畜牧生产和
海水养殖两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五大龙头企业。1996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0216万元,
人均纯收入6068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奔小康先进乡”和乡镇企业“六强乡镇”之
一,1997年为全乡办成5件实事:投资65万元,为乡学校搞了规范化配套建设;投资
42万元,铺设柏油路6公里;投资5万元,为渔民村安装了自来水;投资150万元,为
兴牧村完成了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刁口肉牛繁育示范场”;投资246万元,兴建了乡
驻地经济园区。全乡社会总产值18860万元,人均纯收入7320元,乡镇工业实现总
产值6820万元。被东营市命名为“全市首批小康乡”称号。1998年,全乡民营经济
有了较大发展,社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丁泽滨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开创了刁口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为建设“海上利津”,
创建刁口乡经济强乡镇贡献了力量,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91年他荣获全国绿
化劳动奖章,1993年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马迎魁 利津县老龄委副主任、利津县老年大学校长。滨州市郭集乡杨村人,1930
年12月生,男,汉族,初小文化,1946年参加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开始担任渤海工商局北镇永聚商店公务员、出纳员,北镇贸易公司记帐员,北
镇百货公司会计。1952年10月历任利津县百货公司计划统计股股长,利津县贸易公司
副经理、专职党支部书记。1958年10月至1961年11月任沾化县财贸部办公室主
任、沾化县计划统计局副局长、县委秘书、县委组织部巡视员、县工业委员会副主任。19
61年11月任利津县商业局副局长,1964年任中共利津县监察委员会委员,1972
年任利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75年5月任利津县委办公室主任,1980年9月起任
利津县委常委,1984年5月任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7年3月任利津县人
大常委会主任、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任利津县老龄委主任,1998年11
月任利津县老龄委副主任。1996年任利津县老年大学校长。
马迎魁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和贡献。在肃反运动中,做
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澄清了全县干部队伍中一些人的历史问题,使其放下包袱积极工作,有
的并担任了重要职务。在县委办公室十几年的工作中,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积极工
作,为县委当参谋,搞服务,并做到及时处理信访案件。在县纪委工作期间,重点在全县党
员干部中进行了遵纪守法教育和建章立制工作,狠抓了党员违纪案件的处理工作。同时,受
县委的重托,顺利完成了县直机关整党工作任务。在县人大工作期间,坚持实施对“一府两
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以法办事,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县委的满意和好评。1
988年起任县老龄委主任,并在半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了县、乡、村老龄委和村老年协会组
织。 1992年为全县260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子女签订了赡养协议书,保障
了全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1996年,开始对全县12400多位70岁以上的
老年人免除了集资提留,并形成制度。1998年为全县60岁以上的30000多名老年
人办理了优待证。使他们在全省和部分省市享受到旅游景点不买门票、乘车购物优先、治病
免交初诊费等优待,农村的还免除了各种集资和不出义务工等优惠政策。1996年开始筹
建利津县老年大学,第一期招收74名学员,已于1998年毕业,领到了“利津县老年大
学毕业证书”。1998年招收学员108名,并专设书法、京剧、普通三个专业班,一个
太极拳、剑短期班,现各班学习情况良好。
马迎魁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他所在的集体和个人也获得了多方面的荣誉
和奖励,1947年惠民地委为北镇永聚商店支前记三等功一次,1958年利津县委授予
他肃反工作一等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省总工会、省老龄委等八个部门授予他“老有
所为奉献奖”,1997年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等单位授予他“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1998年被县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门福才 利津县盐窝镇第二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利津县盐窝镇门家村人,大专文
化程度,1955年2月生,198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历任利津镇庄科中学教师、大赵乡洋江中学教师、大赵中学教师、教导副主任、主任、
副校长,1992年起任大赵中学校长,1998年为盐窝镇二中校长。
门福才是一位具有近20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他热爱教育工作,爱岗敬业,勤奋扎实,
治学严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以后,他孜孜不倦地开拓创业、务实求新,使一处基础、环境、
设备、质量比较差的学校治理得井井有条,教学、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他为人正派、身躬践行,团结同志,为人师表,深受师生的推崇。
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他坚持德育首位,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培养,扎扎实实地把德
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他正人先正己,自己率先垂范,以自身的言行,道德情操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建立起校长负责德育的体制,构建起“校长—政教处—教师—学
生” 和“党支部—团委—少先队” 完整的德育工作网络,在学生中围绕《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1996年学校被乡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1997年被评为“社会治安先进单位”,
1998年被县教委授予“十佳文明学校”称号。
他注重学校的科学管理。1995年学校通过“两基”验收后,适时提出创办规范化学
校的目标,他带领师生克服困难,购置教学设备,完善规章制度,改造校园面貌,优化育人
环境,使学校管理向着科学化、度化、规范化的目标大大推进一步。1996年顺利通过了
市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信誉。
他坚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他深入教
学第一线,兼课和兼任班主任,研究教法,以身示范,带领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经常深入
教研组,与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切磋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抓实验、立项目,促进
教学改革。他还注重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和加强学历进修,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并培养和
带出一批教学骨干,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初四会考,各科成绩均列全县榜首,
中考成绩列全县乡镇第一;在市、县组织的部分学科竞赛中,物理获市第一名,并获全国物
理协会竞赛特等奖,化学1人获省奥雷林克赛一等奖。学校获县教委“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1998年教学工作仍保持全县中上游水平。毕业生升学率较高。
门福才的工作也得到上级领导和师生的肯定,多次受到表彰。1993、1995两年
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市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
996、1997两年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学成 利津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1954年10月生,利津县北岭乡盖东村人,大
专学历,政工师。1973年10月参加工作,197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利
津石油公司任党支部委员,1982年1月调利津县北岭乡政府任工办主任,1987年1
2月至今在利津县劳动服务公司工作,1991年9月任副经理,1998年9月起任经理。
他自任经理以来,积极带领公司一班人,同全体干部职工一道,团结进取,勇于开拓,
真抓实干,使劳动就业服务等项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取得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
再就业工作的显著成效。1998年使全县凡有下岗职工的76个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全
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形成了全县自上而下的再就业服务网络;实行了“下岗证”制度,
共办理“下岗证”462个,全年累计安置下岗职工1843人,全县再就业率达到了92.7
%,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多渠道筹集再就业基金91万元,对全县9个企业145名
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并从1998年7月1日开始为他们每
人每月发放153元的基本生活费,代缴了养老、失业保险金,使再就业工作在全市考核中
名列第一。二是开展了再就业培训。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全年培训下岗职工189人,提
高了他们的再就业能力。三是失业保险工作发挥了稳定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作用。1998
年公司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难,收缴失业保险金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
%,累计为全县困难职工发放生活救济金16万元,确保了全县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四是
巩固了几年来的劳动输出成果。利津县劳动服务公司在县外成立了12个劳动输出机构,有
68人组成专兼职信息队伍,1998年输出劳务工1426人,完成计划的109.6%,其中
输出城镇失业人员36人,完成计划的144%。他注重关心职工生活,为公司职工盖了
住宅楼,并与职工享用同等标准的住房面积。他带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使公司
初具规模,现拥有直属企业3处、所属企业14处。3处直属企业年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
经济先进单位,被市劳动部门授予先进集体。1998年劳动服务企业总经营额682万元,
实现利税38.9万元,安置从业人员288人。王学成也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县
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嘉奖。

牟兴泉 利津县公安局局长,局党委书记。沾化县泊头镇保安村人。1955年8月生,
1974年参加工作,1980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公安学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利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员、副队长、公安局副局长、政委,1998年4月任公安
局局长、局党委书记。
牟兴泉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带领局党委一班人调查研究,艰苦
创业,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开创了全县公安工作的新局面。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为总目标,探索出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强化监督体制为手段,以
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的正规化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他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叫响“向
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首先
不做。以一身正气影响干警、带领班子,在全市公安系统中率先实行了“竞争上岗”、“中
层干部聘任制、民警聘用制”、“公开承诺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做好“用人”文章,
带出了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安队伍。
牟兴泉抓工作严谨有效,在严打斗争中,组织带领全局干警连续作战,重拳频击,顺利
完成了“冬季严打行动”、“春季严打攻势”、“百日破案会战”等重大战役,并适时组织
开展“扫黄打丑”、“收枪治爆”等专项斗争,大力加强交通管理、消防管理、重点人口管
理、油区保卫等工作,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他在工作中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在派出所工作改革中,在全县设立了40个警务区,
90个责任区,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警务运行机制,警务区在治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5个警务区被评为“优秀警务区”。这一做法,被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在刑
侦改革中,3个刑警中队进驻北宋、盐窝、汀罗三个重镇,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强大的震慑
作用。在110建设中,他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起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指挥中心大楼和
110报警服务台,并使之功延伸和社会联动,把110建成密切警民关系、改善政府形象
的纽带。1998年利津县公安局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县看守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看守
所”,拘留所被评为“全省先进拘留所”,县局档案室被评为省“一级档案室”,县公安局
被省公安厅评为“公安信访工作文明窗口单位”、“报刊发行先进单位”,继1996、1
997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之后,1998年荣膺“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牟兴泉以扎实的工作赢得党和政府的赞誉,先后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三等功,连续6年被评
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县委、县政府给予记三等功,1998年被评为市级
优秀党员,并荣获省公安厅颁发的“报刊发行领导关心奖”。

汪耀明 利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上海市提兰桥区人,1950年11月生,大专
学历。1968年11月在利津县农机局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
县拖修厂车间主任、副厂长、县农机总站秘书股长、副站长、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县交通
局副局长、集贤乡乡长、党委书记等职,1998年3月起任县工商局局长。
汪耀明自到县工商局任职以来,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十
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总揽全局,发挥“求实、公正、合谐、争先”的工商精神,克服
种种困难,推动了全县工商工作的健康发展;大力放宽各项政策,努力优化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本来规费征收就不到位的情况下,再降低30%的收
费,让利于个体私营业户;投资建起了“利津县个体私营经济一站式服务大厅”,全天候为
私营业户服务。 到1998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955户, 比1997年增长了
16.2%;私营企业发展到368家,比1997年增长了58.6%;利津工贸园区和盐窝鲁北畜
产品第一大市场功能日臻完善,管理日趋规范,相继获得市局命名。建起的新兴夜市填补了
利津无天天市的空白。多方吸纳资金250多万元,建起“利津县光彩事业一条街”,为下
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交通、
通讯工具,建起了“利津县‘3·15’举报投诉中心”,一年来,投诉中心接待消费者投
诉300余人次,处结各类投诉23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从完善各
项规章制度入手,大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制定并实行了《利津县工商局内务管理规定》、
《利津县工商局百分考核办法》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在全系统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个体工
商户”活动,并在全县聘请了100多名逆向监督员,强化执法监督,使工商管理队伍的政
治业务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还充分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组织开展
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职工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他治理有方、管理得法,全县工商管理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1998年
有3个股室被评为全市系统先进集体,一个工商所被评为全省系统先进集体,有20余人被
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他本人也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

孙希平 利津县林业局局长,利津县北岭乡八里庄东村人,1949年12月生,大专学历、
工程师。 1973年6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利津县水产
局技术员、副局长、局长。1995年4月起任利津县林业局局长 (1999年2月调任利津县总工会
主席)。
孙希平在县水产局任职期间,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先后组织实施了省科委下达的星火
项目“罗非鱼全雄制种技术研究”项目,省水产局组织的淡水养鱼“丰收杯”竞赛项目,国
家农业部下达的“利津县万亩池对虾半封闭式养殖增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利津县“首次
河蟹人工育苗”和东营市“首家梭子蟹人工育苗”等七项科研项目,均试验获得成功。在七
项科研项目中,有五项获全市首例,有三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于他重视科学研究,推动
了全县水产养殖业的大发展。 任职三年来,全县淡水养殖面积发展到1.3万亩,海水养
殖面积发展到2.3万亩, 全县渔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3122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9720.8
万元。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产工作先进单位。”
任县林业局长以来,他深入实际,大搞调查研究,先后对全县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
摸清了全县林业生产的现状。他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林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
推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发展。他任职四年来,完成了国家林业部平原绿化达标复查工作,使
全县顺利地通过了“八五”绿化达标验收。他在全县进行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九
五”绿化规划。全县片林面积发展到6万亩,农田林网28万亩,路域绿化183公里,水系绿化
297亩,营建育苗基地1000亩,新植桑园1.3万亩。使全县呈现出“路旁林成行、田间林成网、
四季林果香、植桑又养蚕”的喜人景象。他组织实施的“路域绿化工程”在全市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 得到了国家林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林业 生产取得好成绩。先后被东营市评
为“全市春季林业生产第一名”“全市农田林网建设第一名”,“全市路域绿化第一名”。
被省评为“全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 和“全省林业系统文明单位” 。他本人曾多次被评为
“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利津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全省林业系统文明职
工”称号。1998年被省人事厅、省林业厅荣记二等功。

刘永忠 利津县人民法院陈庄中心法庭庭长。 利津县南宋乡刘家村人,1963年9月生,
1985年12月参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副科级审判员。历任利津县人民
法院书记员,北宋法庭副庭长、庭长,盐窝法庭庭长,1998年5月任陈庄中心法庭庭长。
刘永忠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奋踏实,锐意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政治
战线上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为辖
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熟谙法律, 注重办案质量和效率,年结案数逾
300起,标的额近400万元,且14年来所承办案件无一被上级法院改判或驳回重审,无因处理
不当引起当事人申诉,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好法官。他秉公执法,坚持原则,把维护法律权
威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置于首位,以其公正廉洁、铁面无私的作风塑造了人民法官的形象。在
工作中他文明服务,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推行“起身、让座、倒水、听诉、送书”工作规
范,把做人民好公仆,待人民重如山作为自己和全庭干警的行为准则,讲究办案艺术,注重
办案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审判与服务协调一致,达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政治、经济、
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他长期工作在基层派出法庭,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
基层基础工作和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1992年参与编写《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一书,在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大胆有益的探索。
刘永忠工作扎实,作风严谨,恪尽职守,廉洁勤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
绩, 多次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能手” 、“优秀法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称号, 他所主持的法庭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市中院评为
“优胜法庭”,1998年被市中院记集体三等功。

许宗福 利津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 利津县利津镇蒋家庄村人,1967年3月生,1989年
毕业于山东省公安专科学校并参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利津县公安局治安股
办事员、副股长,1999年4月任治安股股长,副科级侦察员。
许宗福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工作勤恳,谦虚谨慎,勤奋上进,他刻苦学习,
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公
安战线上一名出色的年轻干部。他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忠于职守,身先士卒,在历次严打
斗争和重大行动中,他总是深入一线,调查案情,依法办案,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他
总出现在哪里,有些大案、要案、疑案情况复杂棘手,他总是沉着冷静,从深入的调查研究
中找到线索,依据法律做出公正裁决,几年中无出现案件错裁、错处现象,避免了行政诉讼
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他以自己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率先垂范,从严治警,严格管理,强班子,带队伍,以建
设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为目标,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特别有战斗力的队伍。1998年
治安股干警在公安局党组织领导下,团结战斗,查处治安案件251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534
人, 收缴非法枪支889支,扫除黄、赌、毒窝点12个,为保油区治安、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
突出成绩,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嘉奖一次,被市公安局、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荣誉称号。
许宗福忘我工作,勇于奉献的精神,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多次受到表彰奖励,先
后被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三次,个人嘉奖三次,被评为全市“三十佳人民警察”,被县委、
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全县严打斗争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炳忠 利津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书记、 主任,利津县人大代表。1956年4月生,利
津县利津镇后十四户村人,大学文化。1974年12月入党,1976年参加工作,1985年前历任王
庄公社后十四户村党支部书记,王庄公社党委常委,店子公社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北
宋乡纪检委员、党委副书记、乡长,1985年任大赵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1990年
任利津镇党委书记, 1993年任县商贸委副主任、主任,1998年3月任县经贸委主任兼商贸委
主任,1998年11月任县经贸委党委书记、主任。
多年来,张炳忠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
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1989年、 1990年、1992年分别被县委、县政府“记功”一次,
199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智领导者”称号,199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水利工作优
秀创业者”称号,199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受到县委、县政
府嘉奖,经贸委支部1998年荣获利津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他干一行,爱一行,总有一股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韧劲。到商贸委新的工作岗位后,
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快地适应了环境,继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探索。在机
关内部管理上,建立健全了《经贸委机关规章制度》,使机关管理逐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
化、科学化;严格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出台了《经贸委机关政务督查及考核办法》,科学
严谨的量化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加强机
关人员的培训学习, 提高机关 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实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
创一流”的目标。在企业管理上,身先士卒,带头沉到企业一线,帮助企业找路子、搞经营、
抓管理,使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管理典型企业。
张炳忠积极致力于企业改革路子的探索,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坚决保证各项指标效益与
时间计划同步发展。1998年县属工业上缴税金3223万元,为实现全县财政收入过亿元做出了
突出贡献。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一直在实践着一句诺言:“青春无悔献事业,忠心
赤胆报国家。”

杜承儒 利津县教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利津县委委员。东营市首届党代会代表、利
津县第八届、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利津县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利津县南宋乡五庄村
人, 1952年生,1972年参加工作,1976年7月沾化师范毕业后又取得大学学历,1976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民办教师、利津师范教师、傅窝乡学区校长、业教辅导员,北宋乡人武
部干事、 副乡长、党委副书记、乡长,1993年10月任前刘乡党委书记,1995年6月任县教委
主任。
杜承儒从教期间,工作刻苦,成绩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从事乡镇行政
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重返教育任县教委主任后,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造了良
好的育人环境。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扎实落实“两基” 工程。 1995年全县投资
4006.6万元,相继建成24座高标准中小学教学、办公楼,并按国家教委验收标准配备了教学
仪器、图书资料,“两基”工作提前两年通过省政府验收。同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融职业
培训、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中心。1996年投资1300万元,先后建成了县第
二实验学校和县实验幼儿园。1997年投资450万元新建教委办公楼和宿舍楼各1栋,总建筑面
积6857.23平方米。 1998年已新建了县直学校教职工宿舍楼10栋,新建改建了乡镇学校大批
教师居住区,大大改善了教职工居住环境。
杜承儒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积极改革中考制度、办学模式、
评估机制、乡镇中小学财务管理、学生用书管理办法。在推行五项改革的基础上,为合理利
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1996年将全县23处初中调整为17处,小学由471处调整为236处。
1998年随县区划调整, 合并了部分乡镇教委、中学。1998年9月11日又将职业高中并入职教
中心。在推进素质教育中,1996年他率先在全市完善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课程计划
实现了“刚性化”管理。由于突出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1997年全县高考综合升学率获全
市第一名,本科上线107人。1998年全县高考再创佳绩,有5人考入北京大学等名牌学府,夺
取了全市文、理双科状元。
杜承儒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教师待遇。1996年落实了满30年教龄的教师,
退休金按原工资100%发放的政策。 1997年在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中考选了80名师资。117
名教师晋升为高、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998年为164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历史性地解
决了全县的民师问题。多数教师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学历深造。
近五年来,县教委在他的带领下,既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获得了荣誉。1995年县教委实
施的“两基” 工程,被市教委推荐为国家级先进单位。目前已有省级规范化学校2处,市级
规范化学校7处,县级规范化学校14处。1998年利津县被省教委表彰为“素质教育先进县”。
先后有202名优秀教师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35名教育工作者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杜承儒本人也多次被授予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县委、
县政府记一等功。

李茂辉 利津县盐务局局长。 利津县集贤乡蒋河村人,1958年3月生,大专文化。1976
年12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河务局修防段职工、县百货公司业务
股副股长、 县保险公司人险科副科长、科长,县盐务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1997年1月任
盐务局局长。
李茂辉参加工作以来,勤奋务实,刻苦学习,爱岗敬业,处处留下他创业的足迹。早在
保险公司工作期间,他努力探索人身保险的新险种,积极开拓业务,改革保险内勤管理,闯
出了新路子,多次受到省、市保险部门的表彰。1991年调盐务局后,他努力钻研业务,在盐
田开发,盐政管理和原盐运销中,都成绩显著。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继续保持了务实开拓,
身躬践行的作风,千方百计发展盐业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他善于调查研究,分析全县盐业
生产情况,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探索盐业发展的新路子。1997年实施了租赁县盐场二分场,建
立了利津县盐业科技示范服务基地,他带头实干,很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县
盐业发展。 当年8月一场风暴潮袭来,使全县盐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损失,他毫不气馁,立
即组织抗灾工作,亲临指挥抗灾自救,多方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措资金,当年即修复受灾
盐田面积60%, 1988年恢复生产,产盐5000吨,受到省、市盐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
评价和肯定。 他多方筹资108万元,建起了1012平方米的盐业培训中心综合楼,改善了机关
的办公、生活条件。
分析市场动向,巧借外力求发展。利用油田废弃的育苗场及设备,瞄准油田生产需要氯
化镁的广阔市场前景,投资8万元,与刁口乡联合新上氯化镁开发项目,仅35天便投入生产。
大力开发油田卤水市场,以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占领了胜利油田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卤
水市场。仅此一项就使利津盐业每年增加利税百万元。他积极扩大原盐运销业务,新开辟德
州、聊城等市场。加强盐政管理,清理整顿盐业市场,实施碘盐送销到户,使全民普及加碘
盐工作进一步加强。
李茂辉的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1997年县盐务局被市盐务局评为抗灾自救第一
名,综合经营第一名的集体荣誉称号,1995、1996、1997连续三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先进单位”。他本人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被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授予全国人身保险先进
个人,1994年被省盐务局授予全省盐政执法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县直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党
员,1997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奖。

李俊德 利津县刁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利津县集贤乡集贤村人,1965年10月生,大
学文化。1984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集贤乡小学教师、集贤乡
团委书记、刁口乡党委委员、利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利北工委党支部书记等职,1998年12
月起任刁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李俊德工作认真,忠于职守,勇于开拓进取。在利北工委组建期间,
努力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协调油田和地方关系,围绕油田开发建设,新上
了油田工程建设服务总公司,在积极为油田开发建设做好服务的同时,又创办了环境污染治
理队和落地原油回收队等经济实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注重办公室正规化建设,制
定完善了十八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注重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建
设和廉政建设,树立了利北工委代表县政府在利北全面实施行政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
担任刁口乡乡长以来,全面负责乡政府工作,重点在区域特色的畜牧和海水养殖上搞突
破。他与乡党委书记密切配合,团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针对全乡实际,结合畜牧生产现
状,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选准加快畜牧生产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全乡实施了畜牧
“二八一”工程,即在渔民村建设两个畜牧园区,培养80个养殖规模户,畜牧年产值实现一
千万元,走出了“渔村模式”,使畜牧业在上规模、上档次、创优上实现了突破。与此同时,
他从转变观念入手,抓住优势,选定以水产开发促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全面实施“一三一”
工程,狠抓了千亩养殖示范园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海水养殖的二次创业,收到了明显实
效。在搞好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同时,他还着重抓了公路建设,拓宽了本乡的主要公路,并建
成了集饮食、娱乐、商店为主的商业一条街。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铅芯厂等外地企业来刁口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兴办个体私营企业,促进了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大发展,为刁口
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汉忠 利津县利津镇教委主任,镇教委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东营区龙居乡三
里村人,1952年4月生,大专文化,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
民办教师、 教师,南宋乡小教辅导员,北宋中学校长,店子乡教委主任,1998年3月起任利
津镇教委主任。
李汉忠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
从党的事业需要,听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以强烈的事业
心和责任感,所到之处都留下他创业的足迹和事业发展的业绩。早在南宋乡任小教辅导员时,
他深入教学第一线,以自己扎实的业务功底辅导教师,听课、评课、研究教法,规范管理,
为南宋乡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1986年1月他出任北宋乡中学校长,当时学校办
学条件差,教育质量在全县属后进单位,他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一手抓校址搬迁建新校,
一手抓教育质量,五年期间使北宋中学办学条件大为改观,教学质量跃居全县上游。1991年
11月他调任店子乡教委主任,当时该乡小学布局分散,校舍简陋,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缺乏,
教育质量低,他深入基层,研究情况,团结师生,发动群众,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一年一个台阶,到1993年店子中学教学
质量跃居全县第三名,被县教委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到1995年,全乡小学由29处调
整为8处, 中小学面貌一新,高标准通过“两基”验收,受到省教委的高度评价;校产管理
又上新台阶,学校管理走在全县前列;一批青年教学骨干形成,获省级优质课的2人,市级2
人,县级7人,市教学能手4人,县教学能手13人。
1998年他调任利津镇教委主任,团结教委一班人,抓稳定保质量,上台阶,1998年顺利
通过省政府的“两基”复评,镇成教中心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镇一、二、三中中
考成绩较1997年均有大幅度提高,乡镇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镇教委、镇一中、成教中心、
中心幼儿园均列全县第一名。
李汉忠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关心同志,注重培养青年骨干,近几年培养青年党员36人,
一批教学骨干迅速成长。他治学严谨,成果颇丰,所写论文在国家素质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一、
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并获市社科成果三等奖,省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1996年被吸收为中国职教学会、农村教育改革委员会会员,1986年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
者”,1990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县委、县政府给予记功表彰,1997年评
为市“工会积极分子” ,1998年评为市“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3月受县委、县
政府嘉奖,并被评为市“师德标兵”、“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为省“两基”工作先进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