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9&rec=85&run=13


【概况】  利津县辖内共有金融机构7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担保公司1家,
其中:国家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联社1家、商
业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人行利津县支行现设“两部、两室”,即办
公室、 综合业务部、调查信息部、监察审计室,在职职工28人。截至2011年
10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8.08亿元,较年初增加9.48亿元,
增长16.18%;各项贷款余额65.02亿元,较年初增加8.75亿元,增长15.55%。
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9亿元,不良率为1.71%,较年初下降1.26个
百分点;实现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58.27%。三季度末,支持地方经济实
现GDP128.5亿元, 增长17.9%, 地方财政收入4.7亿元,增长41.5%。(参见
《利津县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利津县外汇信贷收支表》)

【助推利津发展】
    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  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按照“突破
利津”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要求,不断创新设计金融支持县域工业、乡域、
涉外、生态、海洋经济的个性化政银企合作新方式、新载体,为传统合作注
入新的内涵,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影响,银企发展得实惠。2010年以来,
两次协助县政府筹备、组织利津县银企合作洽谈会,共推介利津县重点项目
及流动资金项目203个,签约62.52亿元。已到位资金50.85亿元,资金到位率
81.30%,缓解了县域企业资金不足的局面。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制定《关于
认真做好2011年货币信贷工作,进一步推进施实“黄蓝”两大战略及“突破
利津”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利津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意见》
等,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三农”、
民生和薄弱环节等45个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一是联合发改局、经信局等经济综合部门开展多层
次、多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二是联合农业局,宣传并推广农业中小企业涉
农贷款联保组织,目前组建联保组织3个,涉及农业中小企业15个;三是督
促信用社继续推广企业信用联盟、村大联保体。截至2011年底,企业信用联
盟、村大联保体分别增加到8家、12家。2010年以来,安排针对“三农”和中
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交流会、观摩会、评价会、金融机构联席会议21次。
    创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自2010年以来,利津支行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建设作为履行基层央行职责新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的支付
结算服务品种,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完善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制,畅通
农村金融结构汇路,全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如县人行与农行
联合在利津县鲁北畜产品大市场开展建设现代支付结算体系试点,  实现与
1546户养殖户及全国销售商和进货商的实时结算,非现金结算占比达到60%
以上。截至10月,全县共有银行网点29个,支付系统覆盖率52%,同城清算
覆盖率达到100%。 开立单位账户3121个, 个人账户85万个,银行卡发卡量
22.8万张,人均持卡1.84张,特约商户377家,ATM机24台,POS机462台,转
账电话1087台, 网银开通2万户。县域512个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
75%。农户实现在家门口非现金销售结算。稳步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工作,利用“反假宣传进农村文化大院”和“利津三月三黄河踏春节”平台
做好人民币反假工作。截止10月底,共收缴假币888张,金额70805元。
    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011年,围绕“信用利津”建设,大力培育
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大信用主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
成效。先后完善了首问制和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满意度
为导向,努力打造良好的县域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对辖区金融机构综合
评价工作;对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检查评估;组织开展对
信用社全面业务的专题调查;加强征信管理和服务,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
征信宣传进集市、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使社会公众对征信知识有了一定了
解,懂得了个人信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出口收汇核销单管理;进一
步加强支付体系建设,有效杜绝多头开户等问题;累计直接支付水库移民补
贴61.04万元; 完成国库非税收入直接缴库635.58万元, 实现了资金划拨的
“零在途”。
    (张爱民  王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