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计划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34&run=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利津县计划委员会始设于1956年,至1985年,几经变更。1986年5月,县计委下
设办公室、计划科、物价科、物价检查所。
1988年8月增设项目规划处,9月物价科分设成立县物价局。县计划委员会内设
办公室、计划科,下属项目规划设计处。
1989年10月,成立利津县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隶
属县计划委员会。县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科,下属项目规划设计处、
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办公室。
1991年6月,撤销计划科,设立办公室、农业科、工业科、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
12月增设信息计算中心。
1993年10月,县乡机构改革,县计划委员会与统计局合并,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划
归县计划委员会,成立县计划统计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股、统计股、矿
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农业区划办公室,下属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科级)、
县城镇居民社会经济调查队(副科级)、县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办公室(副科
级)、项目规划设计处。
1994年11月,县计划统计委员会撤销,县计划委员会、统计局分设。县计划委
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股、农业区划办公室、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下属县
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办公室、项目规划设计处。
1997年8月,撤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成立县地质矿产局(副科级事业单位)。
县计划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计划股,下属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办公室(副科
级) 、县地质矿产局(副科级)、项目规划设计处3个事业单位。编制22人,行政
10人,工勤人员1人,事业11人。
2002年3月,县乡机构改革,利津县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县发展计划局。内设办公
室、政策规划股、协调发展股,下属县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办公室(副科级)和
项目规划设计处,编制18人,其中公务员9人,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8人。至年
底无变更。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
1984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省政府颁发的有关规
定,开始全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七五”计划时期,在生产与社会发展计划
管理方面,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二类海水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需要
在全县统一平衡的农产品,收购和调拨量实行指令性计划,县以下由收购部门
通过经济合同逐级落实到户。其他农产品除国家另有规定以外,实行市场调
节;工业主要产品的社会总产量,診-则上实行指导性计划。对工业产品指令性
计划以外的产品,实行市场调节。对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实行指导性计划;基
本建设投资中,预算内拨款改贷款的投资,列入国家和省信贷计划的基本建设
贷款、省利用外资、省统一筹集的建设资金,实行指令性计划。用自筹资金
安排的基本建设,实行指导性计划;基本建设全面实行投资包干,实行招标承包
制;下放技术改造项目权限,企业用自筹资金安排的技术改造项目,由企业自行
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用省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安排的项目,实行指令
性计划;纳入信贷计划用于技术改造的贷款,由人民银行按计划进行控制。在
商业计划管理方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行指导性计划。省指令性计划管理
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20种;统购农产品和部分派购农产品的收购、调拨和少数
商品的销售,实行指令性计划。其余的派购农产品的收购、调拨,实行指导性
计划。完成统、派购以后的产品和其他不列入计划的二、三类产品,实行市
场调节;柴油、煤油、汽油、润滑油和省统一安排的化肥、农药等重要农业
生产资料的收购、分配、调拨,实行指令性计划;工业消费品的收购调拨,診-
则上实行指导性计划。在物资计划管理方面, 国家统配物资已由256种减少到
60种,县计划委员会主管平衡分配的56种仅保留27种;凡国家和省统配的重要
物资的分配调拨指标,实行指令性计划;基本建设用钢材、木材、水泥等分配
供应,纳入国家和省信贷计划;城镇和乡镇企业用材,以市场调节为主。
“八五”计划时期,在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年度计划工作主要通过市场和
经济走势的分析预测,进行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平衡,研究提出宏观调控
的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精减指令性计划,1993年确定工业生产指令性指标由
37种减少到25种,指导性计划指标由80种左右减少到58种。农产品生产计划只
保留粮、棉、花生的产量指标,取消播种面积指标。放宽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教育和劳动工资计划管理体制。
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九五”计划时期,从偏重于微观经济活动转移到主要精力研究全县经济宏
观调控。从偏重于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管理,转移到主要用经济政策、
经济杠杆、经济法规对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管理。从偏重于单纯分
配物资转移到围绕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和
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比例。从偏重于指标管理转移到预测性
计划管理。搞好调研,掌握经济运行变化走势。
“十五”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目标,提出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意见和措施,引导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
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
妥的货币政策机遇,积极提报重大建设项目,做好争取工作,为全县发展增强后
劲;以服从服务于全县发展大局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调研工作,为县委、县政
府当好参谋助手,进一步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搞好协调服务,进一步改革旧
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
第三节 计划制订
1986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订,
从年度计划转向中长期计划,建立起了以五年计划为主体,中、长、短相结合
的计划体系。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期间,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
智力开发,根据市场需要和资源条件,改革农业计划体制和农产品收购制度,对
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继续实行和完善合同定购制,落实购销双方的经济责任,
保证国家合同定购任务的完成,对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步实行计划
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促进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改善内部结构,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改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运用
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
品,开拓新兴技术领域,加快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有所提高。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期间,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第二个穃-番、人民
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战略的关键时期,各项指标为:①国民生产总值:按1989年价
格计算(下同),1995年达到5.5亿元。②国民收入:1995年达到4亿元。③工农业
总产值:1995年达到5亿元。④农民人均纯收入:1995年达到900元。职工平均
年工资1995年达到1800元。⑤财政收入:1995年达到1800万元。⑥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总规模累计达到1.972亿元。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199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1万人之内。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期间,立足利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着力
加强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主
导产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到2000年初步建成农牧渔业基地,形
成盐及盐化工、 石油化工基地的基础框架,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力争到
2010年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把利津建成生产力发达、物质
财富充裕、精神文化充实的地区,成为黄河三角洲上一颗明珠。综合考虑国
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制订了“九五”及到2010年全县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主要目标:①国内生产总值:按1995年价格计算,“九五”期间,年均
增长20.5%, 2000年达到28亿元。②工农业总产值: “九五”期间, 年均增长
28.4%,2000年达到65亿元。③第三产业增加值:“九五”期间,年均增长32.6%,
2000年达到7.8亿元。④出口创汇:“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9%,2000年达到
3000万美元。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0.1%,达到5.5
亿元。⑥财政金融:按现行体制计算,“九五”期间,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3
%,2000年达到0.88亿元。200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9.2%,达到
1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9.7%,达到13.5亿元。⑦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8.6%,2000年达到6.5亿元。⑧“九五”期
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⑨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⑩城市人
均居住面积2000年达到18平方米;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2000年达到6500元;失
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化水平2000年达到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
达到4000。人均期望寿命2000年达到72岁。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期间,主要调控指标为:①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价
格计算,年均增长13%, 2005年达到40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
增长6.8%、14.5%和16.3%,达到10亿元、18.5亿元和11.5亿元。三次产业比
例为25∶46∶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00元,年均增长12%。城市化水
平达到40%。②2005年出口创汇达到5000万美元。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
均增长10%,2005 年达到12.2亿元。④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2005年达到
1.33亿元。⑤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2005年达到20亿元。⑥2005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年均增长8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平均期望寿命73岁。⑦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
业全面进步, 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0%;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
下,总人口2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
治安良好,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府廉洁高效,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
展。
第四节 计划执行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期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598万元增
长到1989的2741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3.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43元,
增长到1989年的582元, 增长13.5倍; 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98.2万元, 增长到
1989年的1224.3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0.75%。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期间,各项计划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综合经济
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5.64亿元。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
长3倍,年均增长27.3%。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81亿元,比1990年增长6.65
倍,年均增长36.2%。第三产业增加值1.9亿元,年均增长11.2%。一、二、三
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995年的54∶29∶17。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显著增强。农
业开发成效显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各业的比例由1990年的60∶2
∶18∶20调整为1995年的45∶2∶30∶2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9.8亿元,年
均增长62.6%。工业发展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纺织、
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多元工业体系,培植一批骨干企业和萛-头产品,
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全县财政总收入4137万元,同口径比1990年增长1.95
倍,年均增长24.2%。基础设施,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等各项事
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期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全
县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增长89.5%,年均增长13.6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94元。全县地方财政收入9038万元, 比1995年增长
188.8%,连续14年实现收支平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63亿元,是
“八五”期间完成投资的5.79倍,年均增长35.7%。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亿元、9.2亿元、5.6亿元,分别比“八五”
末增长14.7%、171.4%、189.6%,年均增长2.8%、22.1%、23.7%。三次产业
的比例由1995年的54∶29∶17调整为32.6∶41.8∶25.6。对外开放取得新突
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总值1830万美元。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全县所有乡及乡
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重点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个体私营经济
蓬勃兴起,形成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教育、
卫生、住房、医疗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基础设
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发生明显变化,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
高,有96个村通过小康村验收。广播、电视、体育、文化、卫生、土地管理、
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气象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1年是“十五”计划(2001?2005年)的开局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4
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亿元,同
比增长6.6%,完成计划的100.9%;第二产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9.6%,完
成计划的102.3%;第三产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计划的101.7
%。其他各项主要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2843元,
同比增长7.7%。农业生产继续抓好万亩渔农示范样板园、万亩芦笋示范样板
园建设,实施北岭万亩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一期工程、鲁北畜产品第一大
市场、北岭蔬菜批发市场完善配套工程。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
增量优化与存量改造,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
增长14.6%,完成计划的101.3%。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交通邮电事业稳步
发展,全年客运量96万人,同比增长4.9%,完成计划的105%;货运量481万吨,同
比增长11.2%,完成计划的106.9%;邮电业务总量3186万元,同比增长23.8%,完
成计划的1 32.3%。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共引进已投产、在建项目
49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民营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
增个体工商户1172户。民营经济纳税额2547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4%。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计划的100.1%。重点建
设项目进展顺利,利津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津六路、利一路、利二路、利
三路西延、欧式商业街等工程相继竣工。市场需求状况继续改善,全县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计划的100.8%;居民消费品
价格指数103.2%。出口企业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实
现自营出口1178万美元,同比增长45%,完成计划的117.8%。财政金融运行平
稳,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886万元,同比增长23.17%,完成计划的111.2%。
各项存款余额12145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09013万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8978万
元和23221万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土地管理、环境
保护、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2002年,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7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9%, 完成计划的10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82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计划的的100.6%;第二产业增加值12.76亿元,同
比增长16.8%,完成计划的100%;第三产业增加值7.98亿元,同比增长19.90%,
完成计划的100.3%;其他各项主要指标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计划。农业结构
调整步伐加快, 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农民人均纯收入
3019元,同比增加171元,增长6.2%,完成计划的100%。工业生产速度与效益同
步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9.7%,完成计划的101%。交
通邮电事业稳步发展。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
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13.4%。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凤
凰广场、水厂、利五路、利六路、利七路建设和利一路景观改造工程如期竣
工,经济适用房建设基本达到入住条件。小城镇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内外
贸易健康发展。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
计划的105.3%,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3%,进出口总额2700万美元,同比增长
75.2%, 完成计划的180%。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369万元
(按税制改革后口径完成8806万元),同口径计算增长13.28%,完成计划的103.6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
3亿元、2亿元。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土
地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成就。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低,
农业受制于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期间,在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的前提下,着重调整
和改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坚持以改建、扩建为主,继续增加能源、交通、
通讯和診-材料等重点建设投资,继续增加科技教育投资,适当增加农业投资。
压缩一般加工工业建设投资,压缩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投资,稳步有效地进行
住宅建设。技术改造,重点行业是机械电子工业、診-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
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中财力、物力,切实保证重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共2.66亿元。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一律纳入计划。对建设
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权限审批。基本建设项目,一律由计委审报,更新
改造项目,一律由经委审报。所有利用外资和外汇贷款项目,都按照固定资产
投资管理权限,纳入各级利用外资计划。所有建设项目,都按审批的投资规模、
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实施。增加生产性建设项目投资,压缩非生产性建设投
资,把投资的重点放到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盐及盐化工、电力建
设、资源优势工业项目、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出口创汇基地建设上。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64亿元,其中:农业投资4亿元。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期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既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
计完成32.63亿元,是“八五”期间的5.79倍,平均增长35.7%。在投资方向上,
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同时,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
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和招商引资的作用。
2001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的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53%。其中,城区私人建房投资
比上年增长1.6%,更新改造投资同比下降65.8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
长13.13%。
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基本建
设投资同比增长7.6%;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98.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
上年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