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学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133&run=13

1986?2002年,全县先后进行农村和城镇校舍改造、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本
建设工程,改善教学装备,规范化学校建设,使学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节 校舍改造
1979年,利津县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农村校舍改造试点县,实质性工作从1984年
开始。据当年统计,全县农村小学有校舍6344间。其中黑屋子3844间,占60%,
危房771间,占12%。土台子4272个,缺课桌9727张,凳子19728条,只有31%的学
生使用木质桌凳。1984年11月,县委、县政府部署农村校改工作,随后相继召
开专题联席会议10多次,4次下发文件,组织人大专题视察,动员全县人民集资,
提出“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口号,要求打一场全党全民农村校改突击战。綷-
过两年艰苦努力,到1986年底,全县277所农村中小学(占农村学校的96.6%)达
到校舍、院墙、大门、厕所、操场和课桌凳“六配套”要求。新建校舍3658
间,改建1657间,建大门314个,厕所1186间,建院墙3192米,新添木质桌凳37189
套,总投入1331万元。1986年11月通过省政府验收。
1988年开始对全县5处县直学校进行校舍改造。投入883万元,建成教学用楼房
8座,学生餐厅3座,阶梯教室3个,平房290间,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改造危房
7000平方米,更新桌凳3020套,扩大校园面积6600平方米,硬化路面1.8万平方
米,校园绿化8000平方米,使5处学校实现办学规模、校舍、课桌凳、操场、校
园环境“五达标”。1991年通过省政府验收。
2001年6月,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的意见》,在全县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县勘查鉴定危房54677平方米,
其中D级危房24334平方米,C级11300平方米,B级19043平方米。县乡政府先后5
次专题调度,建立责任制和施工督察制。到2002年8月,新建校舍27946平方米,
加固改造30343平方米,总投资2177万元,并通过省市验收。
第二节 基本建设工程
1988?1995年实施基本建设工程,全县中小学通过布局调整,扩大规模,学校建
设加快。1992年利津镇、盐窝镇、陈庄镇、大赵乡、明集乡5个乡镇的初中兴
建教学楼,盐窝镇南十小学投资26万元建起小学第一座教学楼,北宋乡菜于小
学投资20万元建起教学楼。 傅窝乡、前刘乡部分学校合并搬迁, 新建校舍。
1994年各乡镇初中形成楼房化建设高潮,13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初中新建教学
楼,4个乡镇初中第二座教学楼建设奠基。到1995年10月,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投
资2 979万元,新建教学楼24座,平房2000多间,建成乡镇成教中心16处,全县17
处初中,104处小学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从1996年到2002年各乡镇再建楼
房13座和部分教工住宅工程。
第三节 县直学校建设
1986年,建立县实验小学,一中建办公实验楼,二中建教学楼。到1988年,县直
学校建起教学、办公、实验楼4座。1991年城镇校舍改造,县直学校建起楼房8
座。 之后学校新建扩建速度加快。 1994年投资1200万元, 兴建县职教中心,
1995年一期工程竣工,开始招生。县一、二中各投资130万元建教工宿舍楼各
一栋。11月,县第二实验学校兴建,投资700万元,新建教学办公综合楼一栋及
附属设施。1996年9月竣工并招生。10月,县实验幼儿园立项建设,投资470万
元,建教学、办公综合楼和宿舍楼各1栋,翌年建成招生。1997?1999年,一中、
二中、职教中心、实验一校、二校总投资2800万元,建教工宿舍楼14栋。
2000年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直学校调整,将县进修学校并入职教中心,
并迁址进修学校,将职教中心不动产移交给一中,成为一中北校区。将县直机
关幼儿园并入县实验幼儿园。2001年,一中北校区一期工程,投资1700万元,建
学生餐厅,南教学楼、科技楼、教工宿舍楼共5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二
中投资1050万元建成教学楼和教工宿舍楼。2002年,一中北校区建设二期工程,
投资1846万元,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及配套设施,建
筑面积1.9万平方米。实验一校投资720万元,建6500平方米的初中部教学综合
楼。投资660万元,兴建县第二幼儿园。此三项工程,均列为当年县政府“十件
实事”重点工程。
第四节 教育装备
1985年统计,县直学校有教学仪器6916套,音体美器材627件套,藏书13128册;乡
镇中小学教学仪器9180套,音体美器材796件套,藏书9180册。
1986年市教育局要求,75%的初中和规模较大的小学教学仪器配备要达国家三
类标准;农技中学要解决好实验和实验农林场问题;建成有5000册图书的图书
室;县区要建立一个音像教学实验点。县教育局把教学仪器配套列入学校建
设的重要日程。1987年县一、二中分别投资2万元, 扩建改建仪器室、实验室
25间。有4处乡镇中学实验室配备达三类标准,全县新增实验室12个,仪器室13
个,仪器橱78个,实验桌205套,配备实验教师17人。1988年后执行实验室建设
标准,组织达标验收。到1992年,利津镇中学和北宋、前刘、刁口中心小学实
验室建设及仪器配套基本达国家二类标准。全县建成实验室90个,仪器室105
个,配备实验桌872套,橱584个。理科教学仪器价值64.49万元,电教器材32.87
万元,音体美器材29.18万元,藏书95268册。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全县学校教学装备配套步伐加快。1995年底,全县
中小学全部建起各类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新增理科教学仪器34071件,音体
美劳器材11313件,图书96486册,仪器橱391个,实验桌813套。利津镇、陈庄镇、
大赵乡、北宋乡、傅窝乡、汀河乡6处初中配备了微机和语音设备,2处高中、
2处职业学校、17处初中实验室建设和配套达二类标准。88处乡镇中心小学和
学区小学达小学二类标准,小学达三类标准。同时加强了教学实验管理和人
员业务培训工作。
1996年后,加强电化教学工作。1998年全县中小学建设微机室、语音室9个,配
备微机240台,投影仪326台,录音机628台,录放机45台,放映机1台,摄像机1台,
电视机52台,教学录像带6523盘,照相机51架,建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6个。
1999年2月县教委制定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意见,加快实验教学普及。要求乡
镇中小学实验配套均达二类标准以上。中学实验普及率和毕业生实验技能合
格率均达90%以上。当年全县新增微机176台,9处学校实现“三机一幕”进课
堂,有4处学校被市确定为电教试点学校。
2000年,县实验一、二校建成高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全县初步实现“两机
一幕”进课堂和小学VCD电化辅助教学。高中配置了多媒体教室,12处初中配
置语音室,6处初中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2001年,全县学校新增微机402台,县二中、北宋镇二中、陈庄镇一中为省级电
化教学示范学校。明集、陈庄两乡镇实现实验教学普及乡镇工程。
2002年,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新建微机室43个,配置多媒体教学
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施16套,新增微机1154台,教育局建起教育信息中心,县直
学校和乡镇初中分别建起校园网,全县“校校通”工程如期完成。
第五节 规范化学校建设
县教委根据1990年山东省教委印发的《关于在普通中小学评选规范化学校的
通知》,先后两次下达《关于在全县中小学评选规范化学校的通知》和《意
见》。按照省教委提出的标准,规定4个标准綷-省验收均达95分以上,为省级
规范化学校;綷-市验收均达85分以上,为市级规范化学校;綷-县验收均达75分
以上,为县级规范化学校。规范化学校不是“终身制”,达不到标准时,同时取
消称号。每年组织一次申报和验收。1992年、1993年有利津一中和利津镇中
学被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学校,1997年利津一中创成省级规范化学校。
1996年开始在乡镇成人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
1992?2002年,评出县级规范化学校普通中小学6批30所,市级规范化学校普通
中学15所、乡镇成教学校3所,省级规范化学校高中1所、乡镇成教学校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