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利津县委员会2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7&rec=15&run=13

【统战工作】 县委统战部机构编制6人,其中部长1人,副部长3人;县工商联、县政府民族宗教办公
室与统战部合署办公。 2005年3月,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挂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由县委办公
室管理。各乡镇配有宣传统战委员。

经济统战工作 按照“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统战工作虚功做实,使统战
优势充分地体现在经济建设上。一是为非公制企业发展铺路。着力为非公有制企业打造信息、资源、协
调对话“三个平台”,印制了《企业管理与营销实例》小册子,下发了《民营企业经营手册》等资料,
设立了咨询办公室,建立了同民营企业家定期座谈制度,及时有效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经营策略、经
营政策等信息。二是为非公有制企业架桥。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协调机制,以工商联特有的中介作用和
联络职能,为企业发展架起了连心桥。引荐江苏镇江客商李龙根到利津县津博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投资;
引荐济南康特石化有限公司周涛总经理到山东利华益集团洽谈原油供给及合资合作;组织部分民营企业,
参加了市工商联组织的内蒙古乌海市东营项目推介会; 组织部分骨干企业参加了2005年9月份举办的海
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东营经贸洽谈会及10月16日深圳市工商联、天津市工商联和山西省工商联等组团的
知名企业家东营经贸洽谈会。组织工商联会员企业,先后到河北、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参观学习,极
大地促进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献策。与山东阳光纺织有限公司结成帮
扶对子,选派1名同志挂职总经理助理,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企业的同时,探索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发挥统战系统朋友众多、联系面广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利津改革开放的
新形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叫响了“牵起服务千条线、拧成发展一股绳”的口号,自我加压增动力,上
下联动凝合力,内引外联添助力,加强与外地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从潍坊招来客商,成立了利津县荣
景工贸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000万元盐业生产项目1个,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统战宣传工作 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各领域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热点、难点,开
展调查研究, 撰写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统一战线》等7篇理论调研文章;在《中国政协》、《山东
统一战线》、《齐鲁工商》、《东营日报》等市级以上报刊投稿10余篇,被采用6篇,其中国家级一篇;
上报省、市、县的信息50条(次)在省《统战简报》、《东营工商》、《民族宗教简报》、《利津信息》、
《创业周刊》上累计刊登信息30条(次),信息宣传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非党干部和非党知识分子工作 与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培养选拔非党干部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
了培养选拔非党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和工作协调、联合考察等制度。对全县45周岁以下的党外知识分子、
股级干部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健全了管理档案,使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有据可依、有档可查。与县委
组织部、党校共同举办了为期3天的非党青年干部培训班。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全县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为全县大政方针的制定和社会经济健
康持续发展建言献策;2005年,根据市政协要求,推荐增补了高荣贤等6名市政协委员。

(苟希峰 孙永政)

【县直机关党工委工作】 中共利津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下设县直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会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年底,干部职工7人,
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人,党工委委员兼县直团工委书记、信访办主任1人,县直妇工委主任1人,科员
1人。下属机关党总支4个,党支部110个,党员2296名,其中2005年发展新党员62名。

思想政治建设 根据县委整体部署,县直机关党工委参与组织、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
定活动实施方案,通过上党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事迹报告、观看警示教育片、重温入党誓词、演
讲、征文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原则,在提高
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转变机关作风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长效机制,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取得了
明显成效。其次,认真做好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上党课、举办报告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党
员的教育培养, 全年共组织大型党课4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次,培训党员干部800余人次,入党积
极分子120余人, 并充分发挥了各基层组织电教室等教育阵地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三,集中
开展纪念建党84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一是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在凤凰广场组织举办了大型文艺晚
会;二是组织召开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开展党建经验交流,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路
子;三是组织召开了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活跃了机关文
化生活,推动了机关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基层组织建设 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契机,理顺组织关系,规
范支部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在对县直各
党(总支)支部人员变动情况做好及时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督促指导35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调整改选,
调整支部书记、 副书记43名,调整充实支部成员70名,指导新建党支部3个,有效地保证了机关党建工
作的连续性。二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
针,严格组织发展程序,始终坚持“四不一公示”制度,通过政审、考察、公示、培训考试和组织谈话
等环节,严把入口关,全年发展预备党员62名。同时,做好对预备党员的转正考察工作,共有77名预备
党员按期转正。 三是搞好党员信息数据库建设。 依托《中国共产党党内管理信息系统》,对所辖各党
(总支)支部的组织、单位、人员等详细信息进行了调查摸底,建成了集党务工作日常信息管理、统计
分析、信息传输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率的党内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党内统计工作现代化,切实提
高党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关
于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
进单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评先树优”活动,2月份,对2004年度涌现出的8个党建工作先进单
位、2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26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隆重表彰,经党工委推荐,
县直12个基层党组织和19名共产党员,在“七一”期间受到县委的表彰奖励,更好地起到了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作用。

机关作风建设 按照县委提出的要求,党工委结合县直实际,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开展“四整顿”
活动。 年初, 按照县委总体部署,在县直机关集中开展以整顿机关思想、作风、纪律、工作为重点的
“四整顿”活动。二是在上年“四型”机关的基础上,积极在县直机关中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效能
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机关活动。三是进一步细化量化《机关建设检查考核标准》,
大力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 并于6月份召开了全县机关建设座谈会。四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通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规范了机关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服务了
全县工作大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起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县直机关形象。

机关部室建设 机关党工委强化各部室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加强阵地
建设。建立开通“利津县机关党建网”,并设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栏目”,拓宽了党建工
作宣传渠道,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推广交流经验,推进机关工作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大局。县直机关政法委按照县综治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县直实际,制定了
年度工作计划,根据目标任务要求,签订年度责任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预防为主、打防结
合”的原则,在落实好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基础上,围绕争创“平安利津”在县直开展争创“平安单位”
活动,确保县直机关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三是做好群团工作。县直机关工会加大对《新工会法》的
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工会组织“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考试、工会组织“三级联创”、基层工会规范化
建设系列活动。县直机关妇工委和团工委按照县妇联和团县委整体工作安排,在“三八”、“五四”期
间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分别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四是严格教育考核,强化计生工作。在做
好自身计生工作的同时,把教育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列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评
先树优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地推动了县直机关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五是圆满完成办公室工作。
认真完成党费收缴、接转组织关系信、文件起草和党报党刊征订等工作,并圆满地完成了《利津年鉴》
(2005年卷)和2005年度党员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圆满完成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大力开展解难济困活动。春节期间,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县民政局联合组织103个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走访慰问特困群众活动,共慰问城区特困职工
224户, 走访农村特困、五保、重灾户542户,捐送慰问金99000元、面粉65400斤、食用油7660斤;1月
份, 组织县直87个部门、 单位的4260名干部职工,开展了县直机关扶贫济困捐款活动,捐款金额共计
245525元; 3月份,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配合团县委开展了“关爱希望工程,团员当先锋”爱
心助学活动; 4月份,配合县残联,组织全县10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9个乡镇,开展了“爱心永
恒” 公益助残活动。二是开展村庄绿化活动。按照利办字〔2005〕7号文件精神,与县林业局联合组织
县直87个部门单位,对全县51个重点村实施“村庄绿化”工程,被评为“全市村庄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组织安排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根据县人大的统一安排,积极组织县直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评议22
个垂直部门、市人大代表评议市直部门、市县人大代表视察活动。四是开展“全民创业、富民兴县”大
讨论活动。充分利用周三周六集中学习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和有关文件,并召开“全民创业,党工委怎
么办”座谈会,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机关党建网”上开辟大讨论活动专栏,营造浓厚氛围。并按照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 对22个部门单位的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抽调3名同志深入农村一
线开展动员活动,1名副书记积极响应号召,引领创办企业。

表彰先进 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财政局、地税局、教育局、国土局、交通局、建设局、河务局、中心医
院、水利局、油区办
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委办党支部、县纪委机关党支部、组织部党支部、宣传部党支部、政法委党支部、
人大办党支部、县府办党支部、政协办党支部、人事局党支部、发展与改革局党支部、国税局党支部、
农业局党支部、广播局党支部、环保局党支部、海洋与渔业局党支部、林业局党支部、法院党支部、检
察院党支部、工商局党支部、盐务局党支部、网通公司党支部、妇联党支部、一千二林场党支部
优秀党务工作者:崔志刚、赵海华、崔秉鸿、岳明良、李新民、王克家、曹庆峰、刘士杰、彭树国、孙
乃东
优秀共产党员:张泽国、王光蕊、刘建东、王卫华、孙嘉祯、尚凡斗、赵丙彦、孙洪波、任传玉、张玉
国、高荣贤、付建军、姜学谦、李秀峰、段全胜、牟心田、黄峰、安立玉、韩祥波、吴忠明、张大忠、
马迎奎、王安民、纪宗勇、李俊三、丁振河、胡希光、陈凌云、于永强、张爱国、刘其军、徐忠华、陈
波、赵培平、马波、岳传明、李伟尧、牛汝国、李振峰、赵友华、陈其文、丁泽滨、王德亮、王东峰、
袁福顺、荆向明、李子民、王克家、王奇、宋卫东、许立、薄其宏、王安凤、付连峰、刘月英、崔芝来、
李华民、贺连波、庄延安、张建军、刘树林、燕观才、崔秉鸿、赵琦、宋拥军、薛国岳、田凤军、邵雪
峰、陈志民、王金山、宋学友、王利军、陈建华、李明堂、陈来华、郭忠瑞、李温真、崔光、李安民、
任洪彬、曹庆峰、罗树国、刘庆河、赵安平、王勇、李茂辉、扈永来、张保国、张利、伍向平、刘俊梅、
韩宁、杨士奎、许冬梅、刘刚、岳希奎、郭爱华、李玉忠、丁东利、王庆斌、王清荣、彭树国、李国庆、
李军、纪永军、李新民、董长岭、王荣昌、杨子让、刘福文、李玉柱、李白杰、丁希宝、高翠萍、张立
新、闫国林、尚凡峰、胡国贤、刘国贤、薄万涛、崔利民、王学成、巴宏图、丁玉玲、陈建设、宋凌峰、
纪辉、杨东、李岩、李义华、李道光、王玉海、石振江

(韩卫东 程丽丽)

【信访工作】 县信访局内设接访股、办信股、县长热线电话受理中心、陈庄接访站。年底有干部职工
9人, 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县直35个部门、单位设有信访办主任;各乡镇设党委委员、信访办主
任1人,村村配备了信访民调员,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健全。

案件处结 2005年,信访工作坚持以学习宣传《信访条例》为契机,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强化基层
基础,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事项
418件(起) ,处结率达98.3%。其中,来信97件,比上年增加87%,来访297起,比上年增加7.2%,其
中集体访86起, 1731人次;来电24件,比上年增加18%。上级交办信访事项39件,处结39件,处结率达
100%。信访工作化解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

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一是健全完善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
他党政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了党政领导亲自处理信访问题和包案解决重大信访事
项制度。二是建立完善信访通报制度。对信访情况实行周通报制度,以《信访情况》(内传)的形式印
发给县委各常委、县政府各县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有关单位;每月对信访情况进行汇总、分
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信访隐患,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措施。三是严格落实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
立了信访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年底,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
力造成重大信访事件或处理信访问题不到位致使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领导干部,予以通报批评。四
是健全机构,奠定做好信访工作的组织基础。为有效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信访问题,根据《信访条例》
规定和县信访工作实际,2005年,在县直35个部门、单位设立了专职信访办主任,全部由分管信访工作
的副职担任。

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大信访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力度。一是建立无缝隙排查网络。把
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都纳入矛盾纠纷的排查范围,建立覆盖县、乡(镇)、村和部门、企业、学校各
个层面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信访信息网络。二是实行灵活多样的排查方式。采取条块结合、定期与不
定期结合、常规与重点结合等多种排查方式,坚持平时周排查,敏感时期日排查、日报告、日调度,全
面排查不稳定因素和信访隐患。三是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出的问题,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及时靠上
做工作,确保矛盾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2005年,全县共排查信访苗头、不稳定
因素187件, 基本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化解。四是对重点信访问题实行“六联责任单”制度。对重点信访
事项,由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将《利津县群众信访处理通知单》分别送达分管县
级领导、承办单位、问题发生单位、组织部、人事局、信访当事人,并分别将分管县级领导、承办单位
主要负责人、信访人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电话一并填写在责任单上,便于信访人联系。五是重心下移,
将接访桌搬到乡村。为方便人民群众反映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根据县域地形狭长的特点,县
委、县政府在县境北部设立了利津县信访局陈庄接访站,负责北岭乡、虎滩乡、陈庄镇、汀罗镇、刁口
乡及盐窝镇北部群众的信访工作,将接访桌搬进乡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在第一时间了解倾听群
众意见和难题,化解矛盾。

实施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工程 从2005年4月1日起,在全县实施了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工程,下发
了《关于实施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工程的意见》,并通过县电视台进行了广泛宣传。凡写给党委、政
府的人民来信,免费提供统一印制的信封且一律免付邮资,降低了信访成本,引导群众尽可能通过写信
向当地党委、政府或部门反映问题。

探索实行信访听证制度 为解决信访疑难问题和上访老户问题,2005年建立了信访听证制度。对疑难信
访问题和经处理多次,上访人仍不服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代表公开听证,公开处理,促
使上访人息诉罢访。制定信访工作“三项规程”,按照《信访条例》要求,制定下发了《利津县处理群
众来访工作规程(试行)》、《利津县处理群众来信工作规程(试行)》、《利津县信访督查督办工作
规程(试行)》,严格规范办信处访运行程序,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信访宣传 2005年,县信访局以《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增强
了人民群众依法信访和各级干部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开展了《信访
条例》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制定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信访条例〉的实施意见》,在县城主
要街道和乡镇悬挂宣传横幅80余幅、制作宣传录音带500余盒,电视台播发节目十余期,县委、县政府、
县人大领导走上街头,为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在设立的宣传点现场解答
群众咨询,共发放宣传材料10余万份,出动宣传车30余辆次,受教育群众20余万人。组织有关人员,参
加了省、市举办的《信访条例》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信访办主任及受理信访事项较多的部门、单位负
责同志进行了专题培训;组织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信访办主任到江苏省宿迁市泗阳等地学习信访工作
先进经验。在“全民创业、富民兴县”动员大会上,对千人宣讲团进行《信访条例》宣传培训。通过培
训,进一步提高了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者的政策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规范化建设 开展“创建来访接待文明窗口”活动,狠抓机关规范化建设。一是群众来访接待室设施建
设。各乡镇、城区管委会全部建设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的群众来访接待室,接待室内配备必要设施,有
关信访工作的规定和接待程序全部上墙,对来访办理情况实行微机化系统管理,为逐步实现联网,达到
全县信访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二是提高接访工作质量。做到来访登记、接谈、受理、办理、归档等手续
完备;接待人员挂牌上岗,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热情大方;准确运用法律、政策处理来访事项。文明
窗口创建活动的开展,规范了信访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了信访事项办理质量,有效地减少了越级访和
重复访。三是定期学习信访法规,吸收先进的接访处访经验,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韩祥波 高贵杰)

【档案工作】 县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年底干部职工9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1人兼任档案馆
长, 副馆长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档案馆辖122个全宗单位,其中
106个进馆单位,馆藏量和馆藏门类持续增加,馆内水电设施安全合理,硬件设施齐全。

队伍建设 6月13日, 举办了全县档案业务培训班,市档案局专家和县档案局业务馆长有针对性的进行
了业务辅导, 全县130多名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班。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县档案局在每一期《利津
档案工作》刊发档案常用知识,扩展了档案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了业务水平;8、9月份,两次组织部分
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到先进地区档案局参观学习,进行档案文化交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10月份,在全
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开展了档案学术论文征辑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50余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10名,发放了获奖证书。

年度整理归档 发放了年度归档通知,督促全县各单位搞好年度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与此同时,
县档案局采取重点抽查、面上指导的方式对各单位2004年度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导,顺
利完成了本年度归档工作。

档案进馆工作 档案局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档案进馆工作, 做到应收尽收。2005年接收进馆档案3802 卷
(册),音响档案371盘,实物档案599件。重点组织了乡镇档案进馆工作,抽调乡镇档案管理人员集中
到档案馆进行整理,在各单位部门配合下,圆满完成2005年进馆任务,并基本实现机读目录同时进馆。

农村档案 积极搞好农村档案,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县委常委会专题会议就档案局提交的关于乡镇
农村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进行研究,县委副书记高振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杨成学主任,副县长由立
红做了批示和意见。各乡镇高度重视,配齐了专兼职档案员。县档案局利用培训班、讲座、现场会等多
种形式,重点对农村档案管理知识进行了培训,发放了农村档案知识小册子。每个乡镇从抓典型村入手,
以点带面,梯次推进,逐步提升了农村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企业档案 努力为招商引资企业搞好服务。通过聘请专业人员集中讲解和到企业现场办公等方法,重点
对山东利华益集团、利津雅美纺织有限公司、东营利富得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县内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档案工作搞好指导;重点加强了对开发区内企业的建档工作,印发了开发区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
开发区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保证了开发区内企业档案的高质量管理;联合县经贸
局开展了破产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避免了企业重要档案的流失。针对一部分企业破产和改制后档
案没及时移交的情况,对东营抽油杆厂、利津建材厂、利津木器厂等10多个破产企业档案进行追踪接收,
有效地保护了国有企业的档案资源。

档案资料征集 县委办公室和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利办发〔2005〕17号文件《关于开展档案资料征集
活动的意见》和《利津县著名人物档案征集管理办法》。档案局名人档案征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
向知名人士寄投信件、走访慰问等形式,征集到大量代存、寄存珍贵档案。截至年底,县档案馆征集到
100余名人的档案,其中有军界、政界、艺术界、科技界等名人贤达。照片300余幅,记录了从民国时期
到解放后各阶段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及人物,这些珍贵的照片和资料有较高的珍藏价值。县档案局的征集
工作做法受到省档案局领导的称赞和肯定,并在2005《山东档案工作信息》第12期上刊登推广。

档案利用 2005年,为档案查阅者提供服务251人次,接收电话等其它服务咨询30余次;为了拓展服务,
充实了现行文件阅览室, 征集现行文件400余件;利用档案编写了《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启用印
章汇编》。进一步完善了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档案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硬件资源对馆藏档案继续进行了文件级著录工作。 2005年,全
县著录达6万余条。 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软件世纪科怡后台数据库的数据,把实现档案的计算机自动
化管理工作又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为了宣传和传播档案文化,加强对档案的宣传和利用,开通了
利津档案信息网,为档案管理者及档案管理爱好者搭建了信息平台。

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各立档单位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山东省档案条例》
情况, 依法制档,2005年7月,对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增
强了各单位依法治档意识。

档案考核工作 11月份配合市档案局开展了档案工作年度考核。考核中采取“听,查,评,议”的方式。
通过考核, 县建设局、县检察院、县林业局3个单位档案室晋升为省一级档案室;县公积金管理部、县
第一实验学校、县第二实验幼儿园3个单位档案室晋升为省二级档案室,县档案馆及2004年晋升的8个省
一级档案室和30个二级档案室继续认定为原等次。

创新工作 一是家庭档案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在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基础上,出台《家庭档案规范》,
为家庭建档制定了标准。利津县家庭档案的做法在全市推广,得到省档案局认可。二是积极搞好档案的
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编研的《中共利津县委任免文件汇编(1999-2003) 》,荣获省科研成
果二等奖。三是积极为创业者建档,更好地为全民创业服务。先后为徐云亭、李泽洪等一批企业家建立
档案,教育青年一代学习英模,自主创业,为利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四是搞好记忆工程,为精神文明
建设提供服务。通过走访和信函的形式,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的口述形成材料,编写成回忆录,
形成档案保存,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张君霞 刘孟桢)

【经济研究】 县经济研究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人,年底干部职工2人。2005年,经济研究中
心紧紧围绕县委决策和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实现了调研工作的新突破。

调查研究 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全县经济发展状况、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市
政公用事业改革、土地规模经营,全民创业富民兴县开展情况等大型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多篇,为
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

对策研究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方针政策,认真研究经济发展的模式,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
拟定具体的重点调研课题,县级领导干部每人承担一个课题,将收到的调研报告通过《利津信息》和广
播电视在全县进行了刊发交流,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典型总结 围绕干部作风、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快工业强县、全民创业等方面,
总结推广了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北宋镇双高村发展奶牛业等一批典型,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树旗引
路,形成多篇典型材料,被《黄河口社会科学》、《东营通讯》等全文刊发。
调研活动 健全决策前调研制度,先后组织现代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研讨会。建立
健全调研工作机制,组织县级领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参与县委中心工作 建立健全县委政研室牵
头,协调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专兼职结合的调研工作网络,整合调研力量,开展联合调研。搞好调研成
果转化,积极参与了农村税费改革、利华益集团组织的现代企业发展高层论坛等多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工
作。

(崔志刚 牟焕章)

【党史研究】 县委党史研究室为县委办公室管理的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年底干部职工7人,其中主
任1人, 副主任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人,包括副编审2人,编辑1人,档案馆员1人,助理编辑1人。
2005年,由县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纂的《中共利津地方史(第一卷)》,被评为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著作一等奖和全省党史成果二等奖 。

编辑出版《李竹如烈士纪念集》 为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一份革命传统教育的
现实教材, 并纪念著名革命烈士李竹如诞辰100周年, 县委党史研究室与有关方面配合, 征集编纂了
《李竹如烈士纪念集》。该书收录了李竹如烈士的传记,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照片,徐向前、谷牧等各
级党、 政、军领导人题词、纪念文章,以及社会各界、家乡人民的纪念活动资料等。2005年4月,该书
由中国人物年鉴社出版发行,并先后被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同时, 被省委党史研究室表彰为
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

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利津县村级组织史资料(第一辑)》 为全面、完整地展现中共利津县农村基层
组织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和全貌,完善中共利津县组织史资料的内容,促进全县党的建设特别是农
村基层组织建设。县委党史研究室在征得县委组织部和乡镇组工干部的支持下,配备精干人员,全面展
开了《中国共产党利津县村级组织史资料(第一辑)》的征集、核实、和编纂工作。该书30万字,主要
收录了利津县行政区划内的17个乡镇所辖的50 7个行政村从1941年11月至1985年12月间的组织史资料。
2005年8月, 由东营市新闻出版局准印出版。该书还被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三等
奖。

全面展开《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利津县历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一书的资料征编工作 自中共利津
县委建立以来, 共召开4次党员代表会议和10次党的代表大会。全面介绍历次党代会的情况,辑录大会
文献资料,一可存史,二可资政,三可充分展现和宣传利津县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
程。该书收录了三部分内容。一是记述历次党代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大会选举结
果;二是全面收录会议的政治报告、决议、决定等重要文献;三是附录代表名录和主要领导人简介。至
2005年底,该书已完成初稿,共计40余万字。

进行《中共利津县历史大事记》年度资料征集和党史资料专题研究工作 县委党史研究,按照党史《大
事记》年度资料征编工作压茬进行的一贯做法,每年都必须完成上一年度的资料征编任务。2005年,征
集完成了2004年度《中共利津县历史大事记》 资料征编任务,共计50000余字。同时,根据省《关于编
纂社会主义时期山东党史专题资料的通知》,县委党史研究室认真组织开展建国后利津党史资料专题的
研究,并组织完成了《建国初期利津县结束的土改运动》、《利津县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两个专题资料
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计20000余字。

党史宣传教育 2005年,县委党史研究室继续注重抓好经常性的党史宣传教育。一是努力扩大党史书刊
的发行面。先后组织发行《山东党史》、《中共山东年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中共东营历史
大事记》、《难忘的岁月》、《中共利津地方史》、《李竹如烈士纪念集》、《陈明. 李竹如》、《中
共利津县村级组织史资料》等党史书刊3000余册;二是先后会同县委宣传部、团县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
以“学党史、忆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主题的党史教育活动,并派出专人为青年干部上党史课,组
织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三是组织开展红色革命资源普查,发挥党史教育基地的作用。经县委党史研
究室积极争取,并报请县委研究决定,对县境内的革命遗址纪念物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和维修,先后完
成了县烈士陵园、北张七十二烈士陵园、小麻湾抗日烈士纪念碑、中共利津县委建立会址纪念碑、利津
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纪念碑的维修,新建了“八里庄战斗纪念碑”和“解放利津城纪念碑”,总投资25
万元。 四是按照县委部署,县委党史研究室与宣传部门配合,于8月15日和18日先后组织召开了“利津
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和“李竹如诞辰100周年暨《李竹如烈士纪念集》发行座谈会”。8
月31日,在东营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上,姜学谦代表全市党
史系统作了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抗战老战士的一致好评。同时,还积极配合各级新闻媒体,加大对
利津抗战的宣传,先后有“解放利津城”、“北张战斗”、“八里庄战斗”等10余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
刊发表。特别是对利津籍著名抗日烈士、山东省早期共产党员、被誉为“我党新闻宣传战线上杰出的组
织者和活动家”李竹如的宣传,还上了中央级新闻媒体。11月6日、7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
报、中国工人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永远的丰碑”栏目刊载和播出了李竹如的英雄事
迹。国内30家省级党委机关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均作了转载和转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组
织撰写的6篇工作信息被刊载在《山东党史信息》上,其中有2篇被《东营日报》登载。

资料提报 2005年, 省、 市党史业务部门下达的党史征研任务共有3项: 一是完成山东革命文化丛书
《陈明. 李竹如》一书的编辑工作;二是完成《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利津县资料的征编工作;三是为市
《社会主义时期东营党史资料选编》征编提供利津县有关资料。对以上任务,县委党史研究室采取分工
负责,责任到人,限时完成的办法。对标准高、体例有特殊要求的山东革命丛书,还外聘了两名专家参
与编写,确保了三项征编任务的圆满完成,并按时上报。2005年6月,山东革命文化丛书《陈明.李竹如》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与县委办公室配合完成了《中共山东年鉴》利津县资料的征编上报
任务,为省市党史部门征集提供了部分图片资料。

加强同老干部的联系 2005年,县委党史研究室重点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同老干部的联系。一是通过
联系,向他们征集有关党史资料,特别是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老干部,开展活资料的抢救工作。自
3月开始, 先后派出专人,到滨州、东营对王凤仁、邢天才、宋传伦、杨再文、崔振湘、高树林、郭洪
涛、刘存吉、杨志良等老领导和驻本县的抗战老干部单国胜、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张炳炎等进行了调查采
访;用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了林光、崔大田、张汝淮、单国栋、酆象观、李健民等驻鲁或驻外省市的老
干部,参与接待了来利津回访的老领导向旭等,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二是通过联系,邀请他
们对有关党史资料进行审查把关。三是通过联系,及时将出版的党史资料送到他们手中。从而受到他们
的一致好评。

(姜学谦 高荣国)

【老干部工作】 县委老干部局是县委老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归口组织部管理,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
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其合署。 年底,共有干部职工9人,其中行政人员4人,工勤人员1人,事业
人员4人。 各乡镇设老龄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县直有10个单位专设老干部科(股),其他单位配备兼职
老干部工作人员。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
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主动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全县老干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县委老干部局在全
县综合考核、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招商引资考核、“平安利津”建设考核中,均获得优秀成绩,老干部
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亲情服务年’
活动先进单位”,县老年大学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单位”,被省委老干部局、省老
年大学协会授予“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被省人事厅、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
体”。
离休干部 年底,全县共有离休干部232人,其中党员171人。按参加革命时期分,抗日战争时期45人,
解放战争时期187人;按机构性质分,党政机关单位105人,事业单位60人,企业单位67人;按行政级别
分, 正处级2人,副处级65人,科级29人,一般干部136人。异地安置19人,其中安置省外5人,省内市
外14人。

党员先进性教育 1月份, 印发了《关于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
意见》,统筹安排和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教育。一是大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
部建设。各级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38个,坚持完善了“三会一课”、走访谈心、民主生活
会等组织生活制度,为老党员参加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二是创新教育形式。对身体条件较好的老
党员,采取集中收看录像、举办形势报告、理论研讨、参观考察等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对
身体条件较差或文化层次偏低的, 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保证教育效果。4月份组织
43名老干部赴西柏坡、大寨参观考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搭建平台,发挥老干部作用。认真把握
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在老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了“老有所为、奉献社会”、“夕阳创业”等活动,
年内两次召开老干部工作联络员会议, 并续聘7名老干部为联络员,进一步壮大了工作队伍。广大老干
部在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刘继尧、赵立民被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老干部党校 针对老干部党员日益增多的实际, 积极探索建立老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2月份成立
了县委老干部党校,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郭丰璞任名誉校长,副书记高振国任校长,县人大、县政府、
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有关领导任副校长,人事、党校、财政、教育、老龄等10个单位领导为成员。
老干部党校的成立,填补了利津县离退休干部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空白。在培训对象和内容上,主要
是对县、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进行党建知识业务培训;对科级党员离退休干部进行轮训,
对老干部工作联络员和老干部工作者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学习班、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形式,
寓教于乐,增强培训效果。老干部党校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两期理论学习班和两期形势报告会,全县副
科级以上离退休、内退党员干部280余人参加学习,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政治待遇 认真落实通报情况、走访慰问、参观考察等政治制度,保证老干部政治待遇全面落实。为离
休干部订阅了《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刊物,购买了《老年健康保健手册》,为党员老干部配发
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县委先后于1月份、8月份、9月份,召开迎春茶话会、全民创业
富民兴县座谈会、 全民创业动员报告会,县主要领导亲自向老干部通报全县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1
月份, 县五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了县级离退休干部,县委老干部局对全县离休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5
月份, 组织120余名老年学员到济南参观考察;7月份召开了抗战老干部座谈会;8月份,对42名抗战老
干部进行走访,赠送了纪念品,颁发了纪念章;9月份,为全县离休干部进行健康查体,健全健康档案;
10月份,组织40名离退休干部参观视察工农业生产,对异地安置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

生活待遇 一是加大“两费”调查落实力度。12月份,印制了《利津县离休干部走访记录卡》,安排专
人对全县离休干部进行了走访调查,全面掌握离休干部的“两费”落实情况,对存有问题的限期解决。
全年县乡财政拨出200余万元, 县老干部局从市财政争取20万元,全县离休干部医疗费问题得到全部解
决。二是做好军队移交地方老干部工作。为军队移交地方离休干部提高了护理费、住房租补贴及防暑降
温费标准,确保各项待遇全面落实。

老年教育 一是创建老年大学“省级示范校”。对照创建标准,投资近万元购买了微机、空调、档案橱
等设备,对教室、办公室、活动室进行了修整,修订完善校长职责、教师职责、学员守则等制度20项,
制成图板张挂上墙, 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焕然一新。4月份,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领导对利津县
示范校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11月份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示范校”,并获得“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
称号,成为东营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老年学校。二是巩固示范校创建成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投资建设老年大学教室12间,面积460平方,缓解教室不足问题;成立了老年
大学党支部,在党员学员中开展了“我为学校添光彩”活动,号召广大学员珍惜办学成果,维护学校声
誉,为推进学校上规模、上水平献策出力;10月份举办了老年微机培训班,满足了老年人对新知识的渴
求, 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教学体系。目前,老年大学在校学员400多人,短训班及老干部党校学员
600多人,设9个专业16门课程,成为老同志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理想阵地。

文体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老干部文体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老同志思想阵地。一是老年广场文化
溢彩纷呈。全县成立老干部门球、舞蹈、太极等文体队伍20余支,以凤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为阵地,
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老同志达2000多人,老干部活动成为全县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二是不断加强老干
部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2005年投资近万元添置了象棋桌、麻将桌和图书资料,进一步增强了活动中心
整体功能, 为老同志学习娱乐开辟了理想阵地。三是老干部文体赛事丰富多彩。2月份组织老年腰鼓和
太极剑队参加全县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获组织奖;5月份举办了利津县第三届“寿星杯”老年人门球赛;
6月份承办了东营市老年人地掷球比赛,参加了全市太极拳(剑)比赛,获团体第二名;8月份举办了纪
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展、演讲演唱会;10月份举办了庆老人节门球赛,参加了全省曲艺小品大赛,利
津县推荐的小品《解聘》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三等奖;老年大学学员薄泽荣在全省老年人才艺大赛中获
铜奖,于汝仁代表东营市参加省老有所为“黄金杯”书画电视大奖赛获“佳作奖”;在大众日报社、省
老年书画协会举办的“九阳杯”书画大赛中,于汝仁获金奖,王吉明获银奖,尹秀峰获铜奖;在全市庆
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展中,利津县有60幅作品入选参展。

“细节管理、亲情服务年”活动 积极应对老干部“双高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开展“亲情
服务、 细节管理”活动。3月份,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老干部工作队伍中开展
“细节管理、亲情服务年”活动的通知》,从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
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从老干部工作特点出发,结合县委开展的“五整顿”活动,深入开展传统美德和
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老干部工作者树立尊老敬老思想,深怀敬老之心、常思敬老之策、多办敬老之
事。 二是建立综合考评机制。4月份以来开展了“创建老龄老干部工作先进乡镇”活动,创建内容包括
生活待遇、两项经费、学刊用刊、阵地建设等13项,年终考核,评定等次,有效调动了广大老龄老干部
工作者主动搞好管理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建立亲情服务制度。不断强化细节管理、亲情服务理
念,从制度建设入手提升服务水平。在老干部日常服务方面,建立了“四必访”制度,即重大节日必访、
生病住院必访、家中遇到困难必访、老同志寿辰必访。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建立了“六个一”细节服
务规范,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接待、一片真诚相助、一声再见相
送,进一步增强了老干部工作的亲和力。

宣传、调研、信访 宣传调研工作成绩显著。编发《利津老龄老干部工作》简报14期,在县电视台编发
新闻40余条, 撰写调研文章16篇,在各级报刊发表稿件80余篇。其中,在上级刊物发表稿件,国家级9
篇,省级16篇,党报宣传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利津县四项制度抓实老干部信访工作》在《省老干部工
作通讯》 刊发推广。做好信访工作。9月份由组织部门行文公布了老干部信访办主任,具体负责信访调
处工作,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年内接待老干部来访10人次,全部妥善解决,
未发生一起越级和集体上访事件。

(胡锡岭 孙洪波)

【党校教育】 中共利津县委党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业教处、总务处4个科室,年底有职工26人,
其中在职人员19人,包括高级讲师10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2005年,全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
轮训班、短训班20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112人次。其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504人;专业
招商人员培训班1期, 培训76人;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48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48
人; 妇女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108人;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33人;乡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理论辅导班9期, 培训1138人;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1期,培训48人;全县领导干部培训班1期,培
训109人。 同时,党校教师还先后到县机关党委、油区办、法院、交通局、教育局等10多个单位进行共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接受教育人数多达1000多人次。

创新教学方式 一是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如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的教学过程中,县委党校除安排本
校老师讲课辅导外,还邀请县开发区、县经贸局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作报告。与此同时,组织学员围绕
“利津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工业强县之路”,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举办讨论会
让学员谈见解、讲观点、提对策。学员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贴近工作实际,效果好。二是教学方法注
重实效性。⑴实现了由“我讲你听”的单向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向“全员参与”双向互动的开放式的教学
方式转变,使课堂教学跳出了机械呆板、束缚创新的怪圈,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
“调查研究型教学”的转变。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⑵坚持“请进来”、“走出
去”的教学方法,强化体验式教学。使学员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加快经济发
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严格按照
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要求,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科研含量。确
定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大战略为重点,结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确立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对策”、
“利津工业化进程的调查”、“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等一批科研课题,围绕这些课题,组织教师深
入一线搞调研,在把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促使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理论阐述,并写出
调查报告,形成科研成果,然后把其吸收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但确保了教师的授课既有理论深度,
更使所授内容具有鲜活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⑷尝试“学员论坛”的教学新方式。2005年先后
在主体班次开设了11场学员论坛。并把学员论坛作为一个组合套餐加以推出,使之成为辐射整个教学改
革过程的一根主线。三是教学管理注重严肃性。对学员实行了“百分制考核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学
员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难题。中央党校《学习时报》131期,《山东党校通讯》2005年9、10
期分别刊发了县委党校的经验和做法。

提高办学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业教工作管理水平,县委党校严格坚持办学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
学指导思想,突出“三新”,注重实效,业教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中央党校《学习时报》111期、112期
连续刊发了利津党校的经验和做法,在年底全市党校系统业教工作综合检查评比中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市
第二名。一是超额完成年内招生计划。面对业教班次生源逐年减少的严峻形式,县委党校不断开拓招生
工作的新思路,采取在电视台做广告、发送招生简章的基础上,2005年实施了教职工分工包片招生责任
制,发动教职工招生。由于工作主动,措施得力,赢得了招生工作的主动权,使得全年招生人数达到了
141人, 超额完成了上级的招生任务。二是抓好制度建设。2005年,县委党校把制度建设作为实行规范
化办学的总抓手,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并以上年制定的《业余函授教育管理制度汇编》为依据,对
业教办学中的各个程序和环节作了详细的规定,形成了一套有序运行的管理机制。三是在提高函授教学
质量上大胆创新。⑴创新教学方式,实施了互动式教学,活跃了学习氛围,提高了函授教学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⑵创新管理模式,在注重调动管理者、教师、班主任及学员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做文章;⑶创新
服务理念,坚持学员管理服务全天候、学校后勤服务“全跟踪”,为学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科研工作 为了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县委党校提出了“争课题,出精品”的科研工作新思路。一是根据
《利津县委党校关于科研工作管理及奖惩办法》,对干部职工的科研成果的级别和奖励认定,及时兑现
了奖惩。二是确定以党史党建、经济学、领导学为重点学科,结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一批科
研课题,组织教师攻关,不仅写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论文在中央、省市等刊物上发表,而且研究成果直
接进入课堂,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县委党校还通过精心准备,承担了省市课题2项,其中省委
宣传部委托课题《关于理论普及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已结项。 三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搞调研。坚持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深入乡镇和企业进行调研。在课程设置上专门安排职能部门的专
业人员和领导给学员讲课,通过相互交流增加知识,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四是科研工作取得可喜
成果。2005年,县委党校公开发表的论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全年共发表各类文章32篇,
其中《学习时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2篇、《山东党校通讯》等省级刊物上发表10篇、《东营通讯》
等市级刊物上发表7篇,进入领导决策层的2项。

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县委党校多方筹集资金15万元,对教学办公楼进行了整体装修,优化了教学、
办公环境。投资40万元对学员公寓楼和学员餐厅楼进行了装修。按照以人为本、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
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布局改造,现在校园绿化面积已达4000平方米,实现了绿化、
美化。 为了扎实推进后勤管理改革,盘活校内资产,5月,县委党校将学员公寓楼、报告厅进行社会化
公开投标承包, 将5口教室也有条件地与社会各界进行联合办学,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克服了资产闲
置与浪费现象, 实现了学校资产增值, 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年底被省委党校评为
“全省党校系统行政后勤先进单位”称号。

信息化建设 2005年,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推进信息化党校的建、管、用上下功
夫做文章。首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两室两网一站”现代网络系统,初步形成了远程教学网、闭路电
视网二网合一格局;实现了数据库共用,上下相通,天地融合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校内任何一台电脑,
都可以访问因特网,学习中央党校远程教学内容,查阅图书资料等。为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制定和完
善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主体班次和函授班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专题讲座,设立
了独立信息化管理专门机构, 并保证每年有2万余元的信息化专项业务经费落到实处。在实现教学形式
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始终以“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为
目标,按照“务实、洁廉、想干、会干、干好”的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党校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
设的意见》。班子成员始终以“在岗就要敬业、在位就要尽责”为座右铭,倾心于党校发展,忠心于党
校教育事业,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泛开展了“争先进、创一流、促发展”为主
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措施,带动和保证了党校事业的发展。
二是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年初提出了“五年内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
业化、 高学历、 高职称、高素质、高境界”的教师队伍目标。实施了“岗位自学”、“培训提高”、
“人才引进”三大工程。先后派出3名教师参加中央、省委党校的师资培训班,引进了1名大学本科毕业
生,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评估以及组织教师带课题下基层调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会组织和学术
交流活动等, 获得知识, 增长才干。《山东党校通讯》以“利津党校突出三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利津县委党校大力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为题对其经验和做法给予全面介绍。三是从严治校提高
管理水平。本着“从严、从新、从全”的原则,先后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
财务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大了落实力度,逐步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塑
造了机关廉洁、服务、高效、公正的良好形象。

(李秀峰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