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7&rec=10&run=13

【总况】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
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坚持扩大对内
对外开放,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快
速健康协调的良好发展势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87478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
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340万元, 增长8.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66204万元,增长4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34万元,增长16.4%。人
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72元, 比上年增加4124元。 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8.6:47.4:24.0调整为24.1:54.6:21.3。全年物价水平平稳上扬。居民消
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8%,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0.7%;消费品价格上涨0.8%。(参见《2005年利津县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一览
表》)。

 农业 2005年,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支持下,全县农业农
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448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
上年增长9.6%。主要农产品产量中,除油料略有下降,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
增长。其中,粮食产量达到95315吨,增长35.9%;棉花产量达到34545吨,
增长6.0%。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9%,同比提高
0.8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调整养殖结构,
主要畜产品快速增长,其中肉类达到44771吨,增长15.5%。渔业生产明显提
速,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2184吨,增长18.6%。
 工业 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
值225983万元,不变价增长53.0% ;实现利税74707万元, 同比增长60.0%;
实现利润39503万元,同比增长 50.7%。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
合指数达到295.2%,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资本
保值增值率达到139.1%;产品销售率达99.2%。 额259900万元,比年初增加
4669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400977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379589万元,增长30.5%。其中,城区5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211203万
元,增长3.4%;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159076万元,增长83.6%;房地产
投资完成9310万元,增长52.2%。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432万
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7598万元,增长34.7%;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50 559万元,增长20.4%。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2510万元,
不变价增长34.2%;竣工产值28876万元,不变价增长51.8%。按建筑业总产
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2676元/人。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稳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的零售额33471万元,增长16.5%;
县以下的零售额81447万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年实
现零售额76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
售额响,不断调整65410万元,增长15.4%。餐饮业发展增速平稳,全年实现
零售额31798万元,增长16.3%。对外出口规模扩大。2005年全县累计实现进
出口总额10709万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出口7230万美元,增长32.8%。
实际利用外资744万美元。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以乡村公路建设为重点,
累计投资7438万元,全年新建、改建总里程达到218.8公里。全年实现客运量
124万人,同比增长27.8%,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全年争取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
目7项,市级项目9项。发展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家,培育省高新技术
企业2家。取得科技成10项,申请专利52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
有普通中学20处,在校学生20349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7228人,比上年增
加545人;初中在校学生13121人,比上年减少2442人。拥有小学校数47所,
在校学生20410人, 比上年减少103人。 拥有职业高中一处, 在校学生达到
1881人,比上年增加140人。幼儿园115所,在园幼儿7465人。
 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3处,其
中医院、卫生院11处;各类卫生机构病床床位83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10
张;卫生技术人员8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6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全年共协办、承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8场次,举办书画展2次,其中大型文化
活动10次。组织6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图书馆新购图书2000册。全年
依法对网吧、新闻出版市场等场所集中检查9次,净化了文化市场。广播电
视业加快发展。2005年,县电视台共编播新闻3285条;电台编播《利津新闻》
3320条;播出《一周要闻》52期,《时代风采》、《百姓生活》、《今日新
利津》专题节目94期;科技电视台播出105期。开设了利津电视台农科频道。
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进一步提高。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5年,在东营市第
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组队参加东营市老年人地掷
球比赛,获第一名;参加东营市太极拳比赛,获第二名;在东营市太极剑比
赛中,获第三名。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个人跳远、100米赛跑第一
名。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完善。2005年,全县重点实施了
津五路北延、 三里河景观改造、 环城水系建设三大市政工程。 完成县城区
18.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城区道路达到19条68.3公里,
道路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1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到
30.2%。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
审批项目49个,拒批小造纸、小化工等项目6个,查处油田污染事故78起,污
染面积3.5万平方米。全县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
部控制在了规定总量指标以内。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52.6元, 同比增长7.9%。 人均消费性支出
6953.9元, 同比增长13.5%。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17.4元, 比上年增加
547.5元,增长14.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7.8元,增长12.7%。职工工资
稳步提高。年末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6782人,在岗职工16386人。单位从业人
员平均工资达到15252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603元,增长19.6%。
年末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99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815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25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
达到1175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数234657人。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已保人数达7240人。

【“十件实事”和”十大工程”全面完成】 截至12月25日,县政府2005年
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工程”均按计划全部完成。
 十件实事:(1)完善“五保五救助”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养老
保险体系,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推
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制度;完善城镇失业保险体系,扩大城镇职
工失业保险范围,争取三年内达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体
系,提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500元;完善教育救助体系,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对低保户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对残疾学生免费提
供学习机会或实施义务教育救助;完善残疾人救助体系,实施残疾人扶贫救
助、康复救助和就业救助;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对
受灾群众实施及时救助;完善城乡住房救助体系,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建设,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完善老年人救助体系,对具有本县常驻
户口、年满80周岁及以上地方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救助金360元。⑵“平安
利津”建设,建设城区派出所,建立健全居委会组织,完善社区管理体系。
⑶万亩“上农下渔”生态示范区建设。整修沟渠,配套水工建筑物,加深鱼
池,抬高加固台田,营造农田防护林;引进种植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3个,
引进养殖广盐性优质水产品种5个。⑷全面取消农业税,县财政对乡镇财政
转移支付。⑸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用两年时间,使中小学功能
用房、图书资料、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指标,全县农村中小学达到省级规范化
标准。⑹小康文明村建设。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农
民素质,推进文明信用环境建设。⑺农村供水改造升级。建设陈庄水厂,升
级改造汀罗镇农村供水系统,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条件。⑻村庄
绿化工程。对357个村庄进行绿化,植树74万株。⑼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金盾、
金保、卫生信息网络。⑽棉花交易市场建设。
 十大工程:⑴实验一校学生公寓楼建设工程。概算投资500万元,建筑面
积5441平方米。 ⑵实验二校教学楼建设工程。 概算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
5000平方米。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公路110.6公里。⑷辛河路改造
二期工程。陈庄改线段全长7.2公里,主要包括路基外的路面铺筑、路面附属
设施建设等剩余工程。⑸永莘路拓宽改造续建工程。全长9.9公里,主要包括
路基、灰土和桥涵项目以外的水泥稳定碎石、路面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等剩
余工程。⑹津五路北延工程。南起利二路北至利十路,全长4200米,道路设
计为三块版式,宽84米,其中车行道宽16米,绿化分割带2.5米,非机动车道
4米,两侧人行道5米,道路两侧绿化带20米,路肩2.5米,铺设排水、排污管
道并安装对称式路灯。⑺环城水系北段工程。位于永莘路南侧,西起宫家干
渠,东至太平河,全长3600米,主要包括桥梁建设、护衬工程及土方工程。
工程占地宽70米,其中,水系与永莘路之间的绿化带宽30米,水系宽30米,
水系南侧的施工工作面宽10米。⑻三里河景观改造一期工程。包括住宅小区、
植物园等建设工程,区域面积3200亩。⑼利津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
日处理污水3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附属设施,铺设污水管网31.6公里。⑽城北水
库一期工程,占地870亩,调土50万方。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2005年,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经济结构进
一步合理、 实力明显增强。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加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204671万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62.3%;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
以上的工业企业发展到87家,全年实现总产值1116199万元,同比增长73.3%;
实现工业增加值225983万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39386万
元,比上年增长78.5%,产品销售率达99.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
现利税74707万元,增长59.9%;实现利润39503万元,增长50.7%;经济效益
综合指数达295.2%。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62.02亿元;净
值24.35亿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技术改
造投入190814万元,比上年增长55%。职工年平均人数为11526人。二是经济
结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加大经济调整力度,优化经济结构,继续巩固完善
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展对经
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原盐和盐化工产业发
展,加大商贸流通业发展力度。三是深化企业改革。截至年底,全县石油化
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达到
了国内先进水平;新兴的盐化工业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成为全县经济发展
的活力之一。紧紧围绕壮大企业实力和提升全县整体行业竞争力,不断涉足
新领域、 新行业。四是深化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64个,计划总投资277078万元,其中过亿元项目8个,计划投资15.5132亿元,
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 计划投资5.22亿元, 1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计划投资
5.58亿元。实际完成工作量248274万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90814万元,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574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资金到位245218万元,完
工项目62个,申请技改贴息项目6个,申请技术创新项目1个,其中,利华益
集团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项目、三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棉/竹纤维混纺高
支纱项目被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利华益集团的油品改造项目、女紫宁
心颗粒项目、延迟焦化项目、三阳公司的纺织二期工程、引进喷气织机项目、
紧密纺项目、雅美纺织公司的高档服装面料项目和力能热电公司的热电联产
续建项目列入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5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
题,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继续深化农
村改革,切实转变部门职能,扎实搞好指导服务,不断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
调整力度,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全县粮食总产实现95315吨,比
上年增长35.9%;棉花总产皮棉34545万吨,比上年增长6%;油料总产2310
吨,比上年略有减少,瓜菜总产实现49.84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一是加大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突出发展棉花、蔬菜、芦笋、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粮经比例调整到了35:
65。棉花生产重点发展优质抗虫棉,大力推广夏播棉品种,提高棉田复种指
数。蔬菜生产突出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
推广品质好、耐储存、加工兼用型名优特品种,全年瓜菜面积达到13.2万亩,
比上年增加1300亩,其中设施蔬菜1.65万亩,比上年增1000亩。粮食生产以
提高单产,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品种为重点,大力引进推广能够实现加工增值
的粮食作物新品种。食用菌生产棚发展到1260个。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制定了《加快发展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
提出了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的的思路和措施,确立了认定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
龙头企业的条件和办法,开展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同时,积
极主动地组织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申报省级重点农业龙头
企业2家,全县发展到4家,申报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家。争取省、市重
点龙头企业财政贴息资金377.5万元, 其中省级120万元, 市级257.5万元。
2005年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6家,比上年新增27家。通
过招商引资、争取资金扶持等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的调度和协调力度,十二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新上项目按时开工投产,新
增固定资产投资19708万元。另外,通过多方努力,帮助顺利油料有限责任公
司新上蓖麻籽(饼、粕)深加工项目、鲁北牧业鸡苗孵化及饲料加工项目、
绿野菇业的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世通纸业的高档瓦楞纸项目、北岭蔬
菜大市场的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项目等。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制定绿色
食品栽培技术操作规程5个、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0个,对指导全
县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利津县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
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产品认证。芦笋、黄瓜、西红柿、菠菜、韭菜等5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申
报和辣椒、豇豆、茼蒿等3个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顺利完成。“芦
祥缘”牌芦笋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投资80余万元建立了利津县农
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利津县北岭蔬菜批发市场”被命名为“农业部鲜
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 建成的6万亩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万亩
“上农下渔”生态示范园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
到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达到1万亩。基地建设规模的迅速膨胀,
有效地带动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四是加大农
业综合开发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高质量完成2004年度1.5万亩土地治理、
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上农下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尾工和修复工
作,在市级验收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圆满完成汀罗镇1万亩“上农下渔”生
态示范区建设任务。建成苗木繁育、高效林果种植、高效农作物种植、高密
度鱼类及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等4个示范区,于7月份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获
得第一名。高标准实施了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即明集乡2.5万亩、陈庄
镇1万亩和汀罗镇0.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按上级要求实施了2.8万亩荒碱
地开发项目,截至年底,土方工程和建筑物全部完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5年,全县上下深入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
发展” 战略,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全年共引进外来固定资产投资
11.7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0.13%,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一是项目质
量明显提高。2005年,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
分配的任务,县委办、县府办、组织部、供电公司4个部门单位完成任务的2
倍以上。县委、县政府对50个部门单位和15名招商项目引荐人进行了表彰奖
励。投产、在建项目中,工业项目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占到位外来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引进计划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5个,世通纸业、兴
盛盐业等10个项目计划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东营油井食品项目和凯威斯
葡萄酒业项目的引进落实,实现了境外招商的新突破。二是不断转变招商组
织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县采取以全民招商为主要手
段,专业招商、企业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共同推进的方法,切实
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县综合专业招商队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进了
世通纸业、百裕化工等一批投资过千万、过亿元的项目,实现了专业招商工
作的新突破;县内企业利用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与外来
企业共同建设了力能热电、宝隆化工等一批工业项目,企业招商取得了实质
性进展;充分发挥全县石油化工、盐业资源等产业优势,引进了森化化工、
兴盛盐业等一批能有效利用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的招商项目,产业招商
实现了破题。三是项目推进措施得力,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坚持把推进项目
洽谈,加快重点项目落户作为招商工作的重点,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计划投资2.6亿元的力能热电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的森化化工项目、计划
投资1.5亿元的世通纸业一期工程项目、计划投资2600万元的长泰建材项目、
计划投资2500万元的隆元化工项目、计划投资1800万元的宝隆化工等多个项
目已投产运营;计划投资1.2亿元的津博化工项目、计划投资8100万元的兴盛
盐业开发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利海化工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安
利达机械设备制造项目、 计划投资1800万元的金泽源化工项目、 计划投资
1500万元的国华工贸项目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或设备安装。
四是招商区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展,利津县知名度有了新的提升。2005年,全
县各级加大外出招商力度,积极走出利津对外宣传推介投资优势,广泛开展
招商活动。县五大班子领导多次带队赴西安、青岛及南方各省招商。成功组
织参与了东营经贸洽谈会、中欧化工项目合作洽谈会等多项会展招商活动,
并签约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利津县招商区域已遍布东部沿海各省及
华北部分省市,并与韩国、台湾、香港等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保持着密
切的联系,一些层次较高、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老板纷纷带着拟投资的项目
来利津县实地考察。利津招商网站于2005年6月份正式开通,来访量已近万人
次,利津县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正在逐步得到提升。五是政策落实到位,
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2 005年,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税费、
建设用地、通讯服务、用电用水、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让
利和优惠。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万象化工等16家企业退税410.6万
元。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2005年共办理
审批和服务事项2091项,办结率达到100%,赢得了外商一致好评。全县有32
个招商引资服务单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外贸进出口取得新进展】 2005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06亿美元,同
比增长42%,出口完成7230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完成年计划的102%;
进口完成3479万美元,同比增长111.7%,完成年计划的169.7%。新批利用外
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完成3272万美元,同比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
完成744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2%。实现外派劳务合作35人次,营业额达30
万美元。新批进出口企业3家,全县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31家,有进
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6家。形成了以纺织品、农副产品、机电产品为主的的
多元化出口格局,外贸经济成为利津县域经济中的新亮点。围绕棉花、农副
产品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三阳纺织、雅美纺织、利富地食品等外贸出口主
力军的作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贸易总量。鼓励发展外资企
业,绿洲醇公司与葡萄牙公司合资建设了山东凯威斯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韩
国油井株式会社建设了东营油井食品公司,通过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外资项
目,优化了全县出口产品结构。利津县把全县30家获权企业分类管理,实施
分工帮扶制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积极组织
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高交会等境内外大型展览活动,推动企业开拓市
场。三阳纺织公司参加了香港国际时装面料展和美国纽约中国服装材料展览
大会,展出了坯布、床上用品,打响了利津在海外的品牌。

【全面落实“全民创业富民兴县”战略】 县委、县政府于8月12日召开了
“全民创业富民兴县”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全县上下思想,振奋精神,放
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掀起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一是搞好宣传发动,
通过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口号等形式,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指导各乡
镇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及有关能人大户在县内或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
开阔视野。 二是开展入户宣讲。 8月份以来,组织10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的
“千人宣讲团”到村演讲,向群众发放关于实施百村千户万民创业工程倡议
书,全县群众对全民创业活动有了深刻地了解。三是注重挖掘各类能人。组
织各乡镇对营销大户、经商大户、农村能人,按现有资金额度、擅长领域等
方面搞好统计摸底,并安排专人牵线搭桥,靠上做工作,积极联系项目,鼓
励其发展。四是积极开展纺织、化工等产业调研,指导适合千家万户小规模
生产、投资小、风险低、易操作的项目和发展模式。创建了民营企业项目库,
对所有投产、在建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备案。五是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
企业制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项目,明确1名县级领导具体联系,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所有新建项目,各乡镇都落实一名副科级干部专门负
责,靠上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六是认真开展企业教育
与培训工作。9月26日,组织全县300多名企业界人士,邀请清华大学郎立君
教授来利津县授课,主要讲授企业发展战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1月15日,
邀请山东大学张玉明教授,讲授企业融资战略;11月30日,邀请利津县在外
创业人员李泽洪讲授创业历程,极大促进了全县广大人民的创业热情;12月
3日,县民营经济局联合县委党校在利津镇、陈庄镇举行了厂长经理培训班,
讲授企业管理及利津县全民创业发展情况,鼓励能人大户办企业、上项目。
2005年,全县共新上在建、投产民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129个,
计划固定资产投资55462万元,已到位固定资产投资25793.6万元,完成全年
任务的171.95%。项目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加。从计划投资规模看:50~100万
元的项目34个,100~500万元的项目60个,500~1000万元的项目25个,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涉及领域广泛,优势产业突出。从行业分布看:化工
类47个,纺织类19个,棉花加工类15个,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类9个,粮油加
工类7个,食品类7个,建材类6个,塑料加工类6个,饲料类3个,造纸类3个,
养殖类2个,装饰类2个,其它行业3个。8~12月3个多月的时间,新上计划投
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其中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民营经济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724万元。如利津镇的国华化工、中洲化工,陈庄镇的可
昊化工、纺织园区项目,汀罗镇的晨辉管材、割草造纸、东光化工,刁口乡
的氯化镁工业园区等一批项目陆续开工。

【维护社会稳定压倒一切】 利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2005年,
利津县高度重视治安防范工作,不断加大刑侦装备投入力度,以建立点线面
结合、人物技配套、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工程为目标,在全县
范围内织就了一张打防控三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网”,全年各类可防性案
件下降了21.3%。投资近500万元,建立集显示相关警情、警力和处置预案等
内容的GPS卫星定位系统, 实行全天候监控,储存过往车辆信息。同时,在
110报警服务台开通运转高效的110、119、122“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逐
步构筑起了以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以防控体系建设为框架,以110快速反
应机制为依托,统一指挥、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城
区划分为四纵四横8个区域,组织巡警、交警、派出所警力,以易发案区域
和易发案时间为重点,通过巡、堵、查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从时
间和空间上形成了预防、发现、围堵各类犯罪分子的格局。组建40人编制的
城区派出所,加大了对城区的治安防范力度。建立治安基础信息网络平台,
进一步健全了“人口信息网络信息管理体系”、流动人口和出租防务管理信
息库,对出租房屋逐户建档立卡,与各业主签订治安责任书,开展经常性的
治安检查和守法教育,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津县以开展“平安乡
镇”、“平安单位”、“平安村居”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治安防范,
县城区设立了警务站5个,对18家重点单位落实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同时,
大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治安联
防队等基层综治工作网络,加大了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
织建设,把警力充实到基层。全县共设立了514个治保调解委员会,有治保
调解人员1551人,形成了人人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良好风气。全年共立各类
刑事案件292起,破获现案209起、隐积案168起,查处治安案件417起;抓获
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759人,其中刑事拘留97人,逮捕56人,治安拘留299人,
取保候审79人,抓获各类逃犯15人;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1.4%,发案
率同比下降了1.2%。

【利津县参加东营市经贸洽谈会取得丰硕成果】 2005年的东营市经贸洽谈
会,共确定20家企业、22个摊位参加展出。参展展品主要有制药化工类产品、
纺织类产品、农副产品、精密铸造产品、机电产品和酒类产品,共五大门类
160多个品种。在项目推介方面,以优势产业、强势企业为载体,确定了43个
重点推介项目,其中工业项目35个,总投资77.08亿元;农业项目5个,总投
资2.4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投资1.7亿元。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回
收期短、回报率高,具备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在本届经贸洽谈会上,利津
县共签约项目30个,签约额57.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0个,签约额31.8亿元;
协议项目10个,签约额25.4亿元。在签约的30个项目中,工业项目21个,计
划总投资50.4亿元,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总投资3亿元。有泉州(香港)客
商投资12.3亿元的生态纺织项目、济南客商投资8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等6个
项目参加了市统一组织的签约仪式。期间,山东绿洲醇食品有限公司与葡萄
牙CA VES公司合作开发的芦笋酒系列、三阳纺织公司生产的服装面料、山东
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以及农副产品普遍受到客商青睐。洽谈会
期间还签订出口贸易合同620万元,国内贸易合同7350万元。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⑴第一、二批次先进性教
育活动全面完成。1月19日活动正式启动,第一、二批共涉及88个单位(其中
党委18个,总支8个,党支部289个)。一是精心谋划,积极筹措,扎实做好教
育活动的基础工作。结合利津县实际,制定下发了《第一批次部门单位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县级领导班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党员领导干
部联系点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从有关部
门抽调20余名骨干人员成立了教育活动办公室。抽调18名科级干部成立了9个
督导组,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发
放调查问卷、走访党员群众等形式,全面掌握了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思想状
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地区和单位参观考察,举办
骨干培训班,编印《试点经验材料汇编》等形式,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
基础。二是突出重点,创新载体,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采取单独组建支
部组织自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典型带学、邮寄资料等方法组织学习;
通过在县电视台设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制作“先进性
教育活动”网页,编发活动《简报》等形式,在全县营造了党员积极参与、
群众积极支持的浓厚氛围。创设了“党员先锋岗”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
县级领导干部“十带头”、千名机关党员签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创新载体,
党员参学率达100%,有效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三是把握政策,严格标准,
扎实搞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制定了《利津县共产党员对照检查60条》,从
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廉洁勤政、发展意识等6方面
细化为60条具体表现,印发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和不
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开展了“六查六摆六定”活动,通过自我查摆,增强了
检查剖析的内在动力。征求意见过程中突出“广、活、准、诚”,有效地掌
握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党性分析采取四级审阅把关制度,把责任落实到
县委督导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班子主要成员和党员中层干部。各基
层党组织都建立了《党性分析材料审阅单》,每次审阅都有批示修改意见,
通过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真正使党员触及了思想,触动了灵魂。四是立足整
改,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整改过程中,把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
问题作为着力点,把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在党员教育、
组织建设、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政务规范等方面明细了建立长效机制的内
容,把责任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制定出台了《关于转变领导
干部作风的若干规定》,以及创建“五型”机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
干部考核监督体系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各基层党组织认真总结教育活动经验
做法,围绕健全完善党员学习提高机制、党务工作机制、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表彰奖励机制、自我纯洁机制、机关规范建设机制、经常性组织生活机制等
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汇编88册。通过活动的深入开
展,党员干部的学习主动性和党性明显增强,切实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⑵认真做好第三批
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项工作。一是抓好组织整顿。针对部分村党组织战斗力不
强等问题,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
工作来抓,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组,对重点村、难点村和问题村
进行整顿,有针对性化解各村班子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班子合力。第
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后,从县直部门、单位抽调513名农村基层经验丰
富的党员干部驻村担任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员,确保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
动的扎实开展。二是抓好骨干培训。鉴于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象自身的
一些特点,各乡镇对工作区长、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一次集中培
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掌握方法,提高组织和指导先进性教育活
动的水平。同时,各乡镇党委及早调配力量,充实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和办公室人员,明确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责任,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先
进性教育活动指导员的职责,使他们切实承担起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的职责。三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加强对农村党员的联系与沟通,建立流
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库,对76名外出6个月以上的党员及时接转了组织关系,
确保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覆盖面。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富有成效。将市民
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利津县居民的思想道德实际,以培
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为重点,着重抓好公民的道德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了形
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县的市民教育工作呈现出全方位管理、无缝隙
覆盖的良好态势。以《文明市民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
明手册》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干部群众系统开展思
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助人为乐、优化环境、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主题教
育实践活动,营造了讲文明、懂礼貌、有修养的社会氛围。以创建文明城市
活动为契机,举行了“文明利津从我做起暨文明利津建设启动仪式”,印发
了创建文明利津倡议书、文明手册、文明格言、宣传提纲和录音带等宣传材
料,在全县上下营造起了“建设文明利津,争做文明市民”的浓厚氛围。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道德规范要求,
融入中小学各学科教材的德育内涵,切实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基础道德教育中
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志愿者服务系列专题
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文明健康新形象;开展了“追踪道德细节,争做文
明诚信小主人”学生道德漫画巡回展活动,教育中小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讲
道德的文明公民。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信用利津”建设的意见》要求,
继续深化“信用利津”建设,积极构筑信用道德、信用制度和信用网络三大
体系,扎实推进“信用利津”建设。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利津信用网站的建设,
初步形成全县信用网络平台。突出抓好金融信用、中介组织信用和产品质量
信用建设。大力开展创建金融优质高效服务区活动,进一步深化农村文明信
用工程,严格创评程序,规范创评机制,延伸服务链条,在全县农村形成了
“创建文明信用村、争做文明信用户”的浓厚氛围。年底,全县已有6个乡
镇被评为“文明信用乡镇”,66.7%的乡镇达到了文明信用标准。二是文明
城市创建活动。大力组织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城乡环境集
中整治活动,营造了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集中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活动,治
理城市“六乱”,划定停车位,加强了对停车场的管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
加强集贸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净化了市场经营秩序。着重开
展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春季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
动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城乡环境整治任务分工及整治标准,将任务分解到
各级各部门,并进行督导检查。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创城集中活动日、环境
卫生突击周等活动,重点加强了主干线、乡镇政府驻地和城区环境整治,动
员、督促各级各部门发动干部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对
辛河路、滨港路、永馆路、永莘路四条干线公路及县乡政府驻地进行重点整
治,清理料物、垃圾,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公路两侧白色树挂,对所有废品
收购点,全部实行实墙围挡并粉刷外墙涂料,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把创
建文明社区工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以凤凰小区为示范点,组织
开展了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发放科普宣传提纲1000
份,举办老年人太极拳、健身秧歌等多种文体活动,举办为居民免费义诊、
法律咨询等活动, 丰富了居民生活。 三是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年初,对
2004年的8个市级小康文明村、19个县级小康文明村和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进
行了隆重表彰,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建立起县
级领导联系县直单位帮扶市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制度,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
任书,多次组织创建村支部书记到先进县区参观考察,定期组织现场调度会,
抽调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和督导组,把主要指标尤其是硬
件建设细化分解成12项,坚持一月一通报一调度,确保了创建工作的质量和
效果。联系村的县级领导和结对帮扶的县直部门、市直驻村工作组,积极帮
助创建村出思路、协调资金、联系物料,帮扶创建村搞好创建工作。宣传引
导农民群众参与整治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家园、建设文明诚信街,努力改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创建村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
婆”等创评活动,仅市级创建村就有“十星级文明户”2300余户。全县有23
个村创建为市级小康文明村,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20个村的创建任务,并有
30个村创建为县级小康文明村。四是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县乡机关规范化
建设为契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诚信道德教育,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机关工
作方式,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塑造文明、诚信、勤政、高效的机关新形象。
深入开展招商资软环境建设活动,所有县直部门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主动选择参与和服务全民创业的自报项目,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在执法执纪部门和窗口服务行业中,开展了“倡树行业新风,塑造文明形象”
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文明竞赛活动,推出了县农行“王青热线”和“秀菊理财”、
县国税局“金税工程”、县供电公司“彩虹工程”、县城区“‘五好’党员
门店” 等服务品牌。 自7月底开始,利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县集中开展了
“依纪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解决了个别执法部门、
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工作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
冷横硬和刁难报复管理服务对象等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9月份开始,
开办了“行风热线”直播节目,42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部
门和公用事业单位作为首批参与直播的上线单位,“一把手”轮流走进县电
台直播间与听众直接对话,公开本单位的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监督电话,
现场解答咨询、受理投诉、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受群众的赞誉与支持,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有力推动了政风行风建设,畅通了群众与党委、政府联
系的渠道。截至年底,节目已开播32期,共接听电话115个,其中咨询96个,
求助12个,投诉2个,建议2个,咨询类问题100%得到当场答复,求助和投诉
类问题办结率达98%。五是文明单位的创建与管理。积极做好各级文明单位
的评审、推荐和管理工作,努力完善动态管理机制。2005年,全县已有省级
文明单位8个、省级文明机关1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单位40个,县
级文明单位30个,淘汰省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单位7个。不断拓宽文明
单位的创评领域,优化结构,创新方法,努力将文明单位的触角向各类非公
有制经济组织延伸,成效明显。以开展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活动为
总抓手,充分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市直驻村工作组的作用,深入开展“统
筹城乡发展,结对文明共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
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