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6&rec=102&run=13

【机构队伍】县财政局内设预算股、综合股、办公室、行政事业股(挂社会保障股牌子)、农业股、经济
建设股(挂企业股牌子) 、会计股、国有资产管理股8个股室。下设预算外资金管理局、财政监督局、政
府采购办公室、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局4个事业单位。年底,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人数为103人,其中,
局机关干部职工48人, 9个乡镇财税办公室干部职工55人;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具有高级
技术职称的4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32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35人。

【概况】县财政局狠抓财源建设,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推
进财政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县财政局被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
位”、“督查考核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利津建设先进单位”、“基层
满意的县区涉农部门”、“招商引资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

【财政收支】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00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9.20%,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
24.93%。 全县财政总支出26289万元, 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比上年增长28.94%, 其中,灶内支出
21025万元, 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4.05%。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23万元,全县连续18年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参见《2004年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表》、《2004年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表》)

2004年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表

单位:万元
┌─────────────┬──────────┐
│收入 │支出 │
├─────────┬───┼──────┬───┤
│预算科目 │决算数│预算科目 │决算数│
├─────────┼───┼──────┼───┤
│本年收入 │10046 │本年支出 │26289 │
├─────────┼───┼──────┼───┤
│上级补助收入 │16927 │上解上级支出│649 │
├─────────┼───┼──────┼───┤
│消费税、增值税返还│1039 │专项上解数 │649 │
└─────────┴───┴──────┴───┘

(续表)
┌─────────────┬─────────────┐
│收入 │支出 │
├─────────┬───┼─────────┬───┤
│预算科目 │决算数│预算科目 │决算数│
├─────────┼───┼─────────┼───┤
│所得税、营业税返还│2525 │拨付国债专贷资金数│250 │
├─────────┼───┼─────────┼───┤
│原体制补助数 │643 │国债专贷资金结余 │- │
├─────────┼───┼─────────┼───┤
│专项补助数 │1438 │年终结余 │145 │
├─────────┼───┼─────────┼───┤
│各项结算补助数 │334 │减:结转下年支出 │122 │
├─────────┼───┼─────────┼───┤
│其他补助数 │7253 │净结余 │23 │
├─────────┼───┼─────────┼───┤
│国债转贷收入 │250 │ │ │
├─────────┼───┼─────────┼───┤
│上年结余收入 │110 │ │ │
├─────────┼───┼─────────┼───┤
│总计 │27333 │总计 │27333 │
└─────────┴───┴─────────┴───┘

2004年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预算科目 │预算数│决算数│预算科目 │预算数│决算数│
├─────────────┼───┼───┼─────────────┼───┼───┤
│一、增值税 │414 │414 │一、基本建设支出 │- │- │
├─────────────┼───┼───┼─────────────┼───┼───┤
│二、营业税 │2705 │2705 │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50 │50 │
├─────────────┼───┼───┼─────────────┼───┼───┤
│三、企业所得税 │1215 │1215 │三、地质勘探费 │- │- │
├─────────────┼───┼───┼─────────────┼───┼───┤
│四、企业所得税退税 │- │- │四、科技三项费用 │429 │429 │
├─────────────┼───┼───┼─────────────┼───┼───┤
│五、个人所得税 │342 │342 │五、流动资金 │- │- │
├─────────────┼───┼───┼─────────────┼───┼───┤
│六、资源税 │23 │23 │六、农业支出 │2744 │2744 │
├─────────────┼───┼───┼─────────────┼───┼───┤
│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七、林业支出 │103 │103 │
├─────────────┼───┼───┼─────────────┼───┼───┤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870 │870 │八、水利和气象支出 │1465 │1465 │
├─────────────┼───┼───┼─────────────┼───┼───┤
│九、房产税 │388 │388 │九、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44 │44 │
├─────────────┼───┼───┼─────────────┼───┼───┤
│十、印花税 │181 │181 │十、流通部门事业费 │- │- │
├─────────────┼───┼───┼─────────────┼───┼───┤
│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720 │720 │十一、文体广播事业费 │1551 │1551 │
└─────────────┴───┴───┴─────────────┴───┴───┘

(续表)
┌─────────────┬───┬───┬─────────────┬───┬───┐
│预算科目 │预算数│决算数│预算科目 │预算数│决算数│
├─────────────┼───┼───┼─────────────┼───┼───┤
│十二、土地增值税 │82 │82 │十二、教育支出 │7353 │7353 │
├─────────────┼───┼───┼─────────────┼───┼───┤
│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187 │187 │十三、科学支出 │69 │69 │
├─────────────┼───┼───┼─────────────┼───┼───┤
│十四、屠宰税 │- │- │十四、医疗卫生支出 │1611 │1546 │
├─────────────┼───┼───┼─────────────┼───┼───┤
│十五、筵席税 │- │- │十五、其他部门的事业费 │559 │559 │
├─────────────┼───┼───┼─────────────┼───┼───┤
│十六、农业税 │924 │924 │十六、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 │1329 │1272 │
├─────────────┼───┼───┼─────────────┼───┼───┤
│十七、农业特产税 │- │- │十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 │- │
│ │ │ │出 │ │ │
├─────────────┼───┼───┼─────────────┼───┼───┤
│十八、牧业税 │- │- │十八、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276 │276 │
├─────────────┼───┼───┼─────────────┼───┼───┤
│十九、耕地占用税 │177 │177 │十九、国防支出 │- │- │
├─────────────┼───┼───┼─────────────┼───┼───┤
│二十、契税 │275 │275 │二十、行政管理费 │3598 │3598 │
├─────────────┼───┼───┼─────────────┼───┼───┤
│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 │- │二十一、外交外事支出 │- │- │
├─────────────┼───┼───┼─────────────┼───┼───┤
│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 │- │二十二、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 │- │
│贴 │ │ │ │ │ │
├─────────────┼───┼───┼─────────────┼───┼───┤
│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 │350 │350 │二十三、公检法司支出 │1281 │1281 │
├─────────────┼───┼───┼─────────────┼───┼───┤
│二十四、罚没收入 │976 │976 │二十四、城市维护费 │900 │900 │
├─────────────┼───┼───┼─────────────┼───┼───┤
│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6 │6 │二十五、政策性补贴支出 │20 │20 │
│收入 │ │ │ │ │ │
├─────────────┼───┼───┼─────────────┼───┼───┤
│二十六、专项收入 │189 │189 │二十六、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 │
├─────────────┼───┼───┼─────────────┼───┼───┤
│二十七、其他收入 │22 │22 │二十七、海域开发建设和场地│6 │6 │
│ │ │ │使用费支出 │ │ │
├─────────────┼───┼───┼─────────────┼───┼───┤
│ │ │ │二十八、车辆税费支出 │- │- │
├─────────────┼───┼───┼─────────────┼───┼───┤
│ │ │ │二十九、债务利息支出 │- │- │
├─────────────┼───┼───┼─────────────┼───┼───┤
│ │ │ │三十、专项支出 │1103 │1103 │
├─────────────┼───┼───┼─────────────┼───┼───┤
│ │ │ │三十一、其他支出 │1920 │1920 │
├─────────────┼───┼───┼─────────────┼───┼───┤
│ │ │ │三十二、总预备费 │- │- │
├─────────────┼───┼───┼─────────────┼───┼───┤
│本年收入合计 │10046 │10046 │本年支出合计 │26411 │26289 │
└─────────────┴───┴───┴─────────────┴───┴───┘

【预算资金管理】按照保工资、保法定支出、保社会稳定的顺序安排和控制支出,严格执行支出预算,
按规定程序拨款,对追加预算严格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合理调度资金,保证
了支出预算的顺利执行,集中财力解决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全局的问题。一是在全力保证工
资正常发放的基础上,兑现了晋升工资,提高了县直干部职工的住房补贴标准,将市财政用于乡镇提高
生活补贴的转移支付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二是支持重点事业发展。加大对
“三农” 及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 2004年,对农业、教育、计划生育的投入同比分别增长了24.95%、
13.63%、18.26%。三是支持社会保障和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倾
斜。全年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548万元,同比增长17.10%。落实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人员基本
生活保障所需资金, 扩大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 提高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救助社会困难人员
5556人次。落实抚恤救济和救灾资金1272万元,主要用于“五保”老人生活补助、集中供养,困难企业
军转干部的生活救助以及救灾工作,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对非税收入全部实行“票款分离”,通过加强
票据控制, 以票管费, 促进了预算外资金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2004年“票款分离”系统实现收入
2925万元,预算外资金收支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筹集资金1011万元,兑现了拖欠开发区及市政工程建
设的土地补偿款, 维护了失地群众的利益。认真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
金专户储存25万元,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建立了有效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大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多渠道筹集资金4600万元,支持了县城道路建设、绿化等工程项目。

【社保资金管理】一是严格审核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支出,确保社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探索社保
基金保值增值办法,实现了农村低保基金增值目标。三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将乡镇统筹资金
由原来的乡镇管理改为纳入县财政合作医疗基金专户管理。四是制定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
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规范基金收支核算,加强监督管理。五是制定出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残疾
人救助金社会化发放暂行办法,“两金”在全市率先实行社会化发放,改变了资金分配方式、发放模式
和监督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专款专用。

【国有资产管理】2004年,办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53项,委托中介机构为单位拍卖汽车19辆;为省
广播电视局对全县有线电视整合重组的资产评估进行核准; 对全县6户企业国有资产进行了产权登记;
参与明集供销社、县第一油棉厂、汀罗供销社破产和全县棉花加工企业改制工作;对乡镇及所属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

【基建财务管理】对农村公路改造、市政工程等31个基建工程项目的工程结算进行委托审查认定,报送
值10444万元,审定值9038万元,审减额1406万元,调减率为13.46%。通过委托审计,核准了债权债务,
节约了财政资金。指导帮助县自来水公司、县公安局等有基建项目的单位设置了基建帐。

【会计管理】2004年,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电算化培训等工作,全年培训
会计人员1630人次。对四个企事业单位200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
改意见和处理措施。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对相关企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继续实施
会计基础规范化帮扶活动,对19个单位进行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帮扶、指导,对以前年度帮扶的单位
进行了“回访”,被帮扶单位普遍健全了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税收征管】在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出口退税改革等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的严峻形势下,积极配合税务
部门做好税收工作,同时,大力组织农业四税入库,狠抓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
认真分析税源和非税收入状况,制定收入计划,及时将收入任务落实到有关股室和乡镇,实行严格的收
入目标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搞好调度分析,加大督导协调力度,做到了均衡入库。二是积极开展税
源调查活动。 9~10月,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税源调查活动,摸清了全县税源底数,掌握了
税源结构,为加强征管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强化农业税收征管。在认真落实农业税收政策调整的基础
上,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调整了到村到户的农业税征收数据,加大征收力度,夏季一季完成了农业税收
征收任务。四是继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费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及时掌握收费
情况,对执收执罚大户靠上重点做工作,督促收费收入及时入库;做好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
使用费征收工作。

【政府采购工作】加大《政府采购法》宣传力度,完善工作程序,规范业务操作,强化政府采购现场监
督和社会监督,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共组织办公设备、车辆购置、车辆保险、网络
工程、基建工程等政府采购活动266次,采购金额达3453万元,节约资金451万元,节支率11.55%。

【财源建设】一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落实2003年度农业开发县级配套资
金71万元, 争取上级投放农业开发资金663万元,用于汀罗镇“上农下渔”开发、利津镇土地沙化治理
项目;加强了农业龙头项目建设,投放贴息资金405万元,支持了振利油料加工有限公司等6个龙头项目建
设;争取上级资金1446万元,加快平原水库、干渠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
是促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帮助企业提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环
境保护项目, 争取到位资金460万元。三是加大开发区建设投入力度。筹措资金3600万元,投入开发配
套设施建设,构筑了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四是积极到上级财政部门做工作,帮助破产企业核销到期财
政有偿资金155万元, 减轻了县级财政包袱。五是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创造了
优良的发展环境,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财政监督】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的领购、开据、取得和保管认真审查监督,对
全县2003年度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审验清理;与县监察局、物价局联合组织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及年
检工作,清理取缔了乱收费项目;对乡镇及所属事业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对财
政安排的计划生育专项资金、残疾人保障金及扶贫基地工程资金、城市低保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
金进行了检查;在全县中小学校实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对“一费制”收费全部实行了票款分离,
规范了中小学校收费行为;配合县纪委对干部拖欠公款或利用职权外借公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农
村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进行了集中检查清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
报帐提款程序,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促进了项目按进度实施。二是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对粮
食风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多次测算,对粮食企业挤占代农储存进行了核实,并进行了弥补,对2001至
2003年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补充完善了有关政策资料。核定了全县地方储备单
位成本,督促粮食收储中心做好地方储备粮集中入库工作,对部分地方储备粮进行了轮换。三是加强房
改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售房收入、维修基金支取审批手续和退房、一次性住房资金补偿挂
帐手续,加强了房改政策咨询宣传工作。四是加强国债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及财政信用资金管理。修订
完善资金审批拨付程序,进一步加强国债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及财政信用资金等政府债务的管理,资金
使用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农业税调整政策, 对农民负担情况分夏秋两季检查验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
保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工作的落实,全年兑付直接补贴资金98万元,维护了群众利益,提高了农民
种粮积极性。

【乡镇扶持】 一是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针对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给全
县财政收入造成的困难局面,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向上级反映利津县实际困难,争取上级最大限度的
转移支付支持。本着“客观公正、统筹兼顾、尊重实际、全额分配”的原则,把上级划拨给利津县的转
移支付资金全部分配到各乡镇。为确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村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的正常开支需要,把减
少的村级收入全部给予转移支付,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二是抓好促强扶弱政策落实。根据市县
促强扶弱政策精神,研究制定了县财政扶持的配套政策,切实加大对经济强镇北宋镇和经济欠发达乡镇
汀罗镇的支持力度。 2004年市、县对北宋镇转移支付资金912万元;在确定农业综合开发及发展农业龙
头项目时,向经济强镇倾斜,争取省、市贷款贴息资金126万元,支持了振利油料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新上
项目。 2004年市、县对欠发达乡镇汀罗镇安排转移支持资金989万元,财政困难得到缓解;帮助汀罗镇
实施了1万亩农业开发项目,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乡镇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农业
龙头项目和“双增工程” 项目,争取财政贴息及奖励资金405万元,引导乡镇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布
局均衡、持续稳定的税源体系。争取投放资金1348万元,扶持了农业科技、农机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
速生林、荒碱地开发和肉牛、肉羊养殖等项目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四是结合对乡镇的
财务检查和农业税收政策调整, 加强了对乡镇财税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财税办
公室业务工作水平。

【乡镇财务管理】对乡镇落实《关于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总结了经
验,查摆了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规范了乡镇财经秩序。

【队伍建设】一是抓好机关建设。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涉及党政工作、业务工作的两大类三
十七项制度;认真抓好制度落实,增强了制度的约束力;抓好微机室建设,确保城域网、局域网、宽带
网三网畅通,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步伐,稳步实施微机替代手工记帐,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了车辆、
伙房、水、电、暖、通讯等管理工作,为全体干部职工提供了后勤保障; 继续加强机关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环境卫生和美化绿化等工作,改善了机关面貌和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定
期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四整顿”、“争创基层满意部门”和创建“四型”机关等活动,机关管理水平
得到提高,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县组织的英语、法律、会计等
学习培训活动,财政干部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县财政局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基层满意的县区
涉农部门、市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等10多项荣誉称号。

(徐忠华李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