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载文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2&rec=129&run=13

春 天 的 旋 律

——河口区团结带领群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孟维芳
黄河岸边,河口大地,

是我们做梦也想念的地方。

因为那里是我们战斗过的疆场,

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爹娘。

为了他们,我们拼搏、奋进,

为了他们,我们把一腔热血抛尽。

忘不了,在那个年代,

我们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

辛苦一年,到头来,

拿着鸡蛋去给孩儿换过年的新衣裳。

忘不了,在那个年代,

我们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

辛苦一年,到头来,

为了孩儿的学费被逼的两眼泪汪汪。

有人说,我们一无所有,

不,我们非常富有,

因为我们拥有的是一腔热血,一颗良心。

就凭着这一腔热血,一颗良心,

我们相信,

在河口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大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我们的事业定会无往而不胜,无胜而不往。
——题记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有世界第四大河——黄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藏高
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她怀着对大海的无限深情,
出昆仑,穿峡谷,越平原,携万里沃土尘沙流经九
个省区,一路逶迤而来,扑向大海的怀抱,在渤海
碧浪的轻吻中,孕育出了一片年轻而又神奇的土
地。东营市河口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
这片苍茫无垠的黄河三角洲顶端。
黄河,气吞万里山岳,胸怀北国风烟,她有男
子汉的性格、大浪淘沙,热情奔放;浸润沃土,柔
情万种。黄河水养育的华夏儿女,也自有黄河的
性格和内蕴,黄河的胸襟和气魄。
政区面积2365平方公里的河口区,以其独特
的地理风貌雄踞在80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
洲北部,百余年来,默默地凝视着母亲河奔腾入
海。令河口人引以自豪的同时,河口区优越的地
理位置成为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不可或缺的一
环,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
区委书记韩吉顺如此介绍河口区:“在这片
空旷辽远的新生带上,油区、城区,海岸、河畔,构
成了这里奇异瑰丽的万千景象。而资源富集、土
地辽阔、油地军共处,是这一地区最显著的特
点。”
这里的草场很发达;这里的文蛤最有名;这
里的矿藏很丰富;这里的高科技在发展;这里的
土地在生长;这里的人民很淳朴……
这里是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热土。
这里有美丽的神仙沟传说;有河口人创业的
艰辛经历;有围海造陆的英雄壮举;有油地军共建城市的气魄;有招商引资的大手笔……
诚如斯言。这里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团结带领23万河口人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劲旅;有一支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新河
口而默默无私奉献的团队——河口区领导一班人。
他们用团队精神谱写了—首大地春之歌。
上篇
春风徐徐,杨柳依依,四月的河口春意正浓。
暖融融的阳光穿过几块不规则的云烟,撒落
在神州大地。春风抚摸着的黄河,在阳光的照射
下,宛如一条金灿灿的彩缎,潇洒地飘逸在这片共
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在黄河与渤海的交汇处,一
条黄蓝分水线,恰似一个美丽的同心结系在黄河
三角洲的脖颈上。
2003年4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采
访了河口区这支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
记者翻阅了有关河口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城
市建设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资料。初步对河
口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说
实在的,记者认为,河口区的飞速发展代表着一
种倾向,涵盖着一种奥妙,倡导着一种精神,其发
展轨迹仿佛像一个神话。一条小小的鲤鱼,经过
千百次的腾挪跌跃跨过那道神圣的龙门,变成一
条腾空飞舞呼风唤雨的巨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
飞跃,又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不难想象,为
此,河口区领导一班人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和代
价!
历史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之笔,也不乏偶
然和巧合。就在听河口区领导介绍河口区各项事
业发展情况的时候,办公室的秘书小李送来了一
份《河口区关于鼓励油田存续企业加快发展的暂
行办法》,细读这份文件,字里行间透出了河口区
对加大招商引资和整合油地军资源力度,促进区
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办法是不是有些超前,会不会有点冒风险?
面对记者的疑虑,在座的一位领导笑了笑,幽默地答
道:“正所谓别有风光在险峰!”
第一章时代的呼唤
“荒碱洼,荒碱洼。旱了收蚂蚱,涝了蛤蟆多,
不旱不涝吃谷渣,真是活愁煞。”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
是不打粮。”
“盐碱板,花狗脸,种一葫芦打两碗”
——以前流传在当地群众口中的民谣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一、二、三产
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4%、215%、176%,工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5%,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年
均增长33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4%。人均财
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列第12位。”“人均纯收
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109%和6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在全省县、市、区中列第6位。”
——摘自2003年1月22日河口区委书记韩吉顺的报告
一组是十几年前在河口区老百姓口中流传的民谣,一组是今年在中共河口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的节选。二者对比,我们便不难发现河口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河口区的领头雁——区领导一班人。正是他们团结一致带领河口干部群众,躬身实践“三个代表”,走出了一条克服客观条件影响,致富奔小康的成功道路。如今这里成了一片投资兴业的乐土,外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因地制宜实施的以“芦苇、冬枣、畜牧、水产”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使全区1477万亩“盐碱窝”变成了“金银窝”,23万河口人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富裕奔向小康。
我们国家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广阔的农村,这一任务显然很艰巨,如何使农村尽快摆脱落后面貌,如何使农民早日富裕起来,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河口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坚信:农民富才能全民富,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村稳才能天下稳!因此,上任伊始,“三农”问题便成为河口区新一届区领导班子最先解决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河口区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河口区农民不论在人均纯收入还是收入增长速度方面都不是很令人满意,一些农村仍然存在着部分贫困户,仍然有很多群众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用和其他地方比,就是和东营市其他县区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这一切,河口区的“当家人”——区领导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严峻——这两个字扎入了他们的脑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和“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箴言,是区领导一班人共同牢记不忘的座右铭。这两段话,前者构筑了他们的性格,后者影响了他们的作风。
因此,河口区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没有烧什么“三把火”,也没砍什么“三板斧”,而是在吸取前任班子好的作风和经验的基础上,兵分几路,扎进群众中去,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农民增收难的症结在哪里?怎样让农民与区里的决策有机结合起来?怎样才能更快地发展地方经济?带着问题,他们白天到处调查研究,晚上他们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量事实和经验向人们表明,科技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俗话说,“治穷先治愚”,要想让农民全面走上小康之路,就必须先大力加强科技知识培训,让群众掌握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河口区领导班子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他们多次召开调度会,谋划河口区农民的发展和致富奔小康的出路问题。经过反复论证精心酝酿,2000年初,他们决定从区委、区政府中抽调部分能吃苦、能钻研的业务骨干到农村,进一步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当地行政村两委出点子、找路子。同时,要求驻村的同志要带着课题蹲点,工作有的放矢,切不可眉毛胡子一起抓。
他们充分利用省直机关团工委与河口区共同实施“河口区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契机,对当地青年农民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高标准地培训,并充分注意发挥受培训农民的辐射示范作用,鼓励那些已经掌握一定技术的青年农民带动更多农民学习掌握实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了当地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
培养农村青年科技和致富带头人是包村工作组的目标之一。通过调查摸底,提出了“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青年农民培训计划表,定期邀请省农科院、青岛海洋大学、莱阳农学院、省种子公司的专家来讲课。为让技术深入群众心中,按照“集体扶持、个人创办”的思路,该区积极领创示范园。稀特蔬菜示范园、稀特蔬菜大田生产基地、无土栽培示范园、冬枣速生丰产园都成了农村青年学习、参观的基地。目前,全区已培训农村青年3200人次,其中500人经考试合格获得青年农民绿色技术证书,辐射带动群众8000余人,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另外,他们将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后备青年农民干部的培养相结合,从全区178个自然村中选拔了200余名具有一定素质、有培训前途的知识青年,开设了为期一年的“跨世纪培训工程”长期班,作为村级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目前,全区已有20多名优秀学员在村两委会任职。
人才是关键,有了人才,还要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些乡土人才的舞台在哪里?河口区因地制宜,大力倡导发展特色农业,让这些人才在特色农业这片广阔天地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过去,很多人一提起河口区,有一个粗俗得令河口人脸红的说法,说“那是个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口区是东营的“北大荒”,北、东两面濒临渤海。全区盐碱地就有1477万亩、滩涂97万亩,过去,当地群众形象的说这里是“冬春一片白茫茫,夏季炎热无荫凉;风卷漫天土,雨落满街泥。”因为土壤盐渍化严重,所以该区的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脆弱。而河口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区,怎样才能让农民在“盐碱窝”里淘到金子呢?
困难面前,河口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并没有退缩,几经摸索,他们在盐碱地里改良后种植水稻获得了成功。很快,他们将这一种植技术迅速在全区推广,4年来先后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对水田中的沟、渠、田、林、路进行了综合规划,初步形成了“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格局。同时,大力推广“薄、浅、湿、晒”节水型新技术,使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现在的53%。如此一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水稻种植面积由不足1万亩扩大到25万亩,亩均产量达500多公斤,水稻已成为河口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
盐碱地改良种植水稻的成功,并没有让河口区的决策者们感到满足。他们继续带领群众改变传统的盐碱地改造模式,因地制宜,对盐碱地进行适应性开发,大力发展芦苇、畜牧、冬枣、水产四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碱的经济作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路,让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当地农民的聚宝盆。
河口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植苇致富。河口农民加工苇箔、苇帘、苇苫历史悠久,近几年发展更快,成为山东最大的芦苇生产、加工基地。这个区审时度势帮助农民建成了鲁北最大的芦苇交易市场。据介绍,目前仅苇板加工一项,年创利税5000多万元。外地客商也盯上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投资建厂。福建客商叶延青投资建立的新世元芦苇有限公司为使芦苇品种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从江苏、浙江等地引进芦竹试种并获得成功。目前,东营华泰集团已成为芦苇产业的龙头企业。现在,河口区流行一句话:种粮不如种草。由此可见,芦苇以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已成为当地农民乐于开发的项目之一。
为了让农民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包村组的同志们“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包村干部承包地块搞科技示范园,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又增加干部收入,这成为河口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工作创新的一个有益尝试。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0多家由包村工作组承包土地建成的“科技示范园”。
前不久,记者来到新户乡东鲍井村村后的一片冬枣园。暖暖的春风,已经让冬枣树忍受不住春天的诱惑,挤出了毛茸茸的嫩芽。记者好奇地问园子的主人,是谁将冬枣培育得这么好?冬枣园的主人高老汉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是东鲍井
村的第一家冬枣园,也是包村工作组为了“干给群众看”种植的。记者采访时看到有二三十人站在枣园旁边看边问。走近一打听,才知道是外地的枣农前来取经,带队的是镇上的一位副镇长,他告诉记者,他们镇把冬枣业确定为镇上的一项主导产业,早就听说新户的冬枣种得好,这不,领着枣农来开开眼界。正说着,又停下了一辆农用车,车上跳下三个人,一问是义和镇河王村的,一位姓王的老汉说:镇上说种冬枣能发家,俺心理没有谱,过来看看人家是咋种的。包村工作组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干部就是要先干给农民看,让群众相信了,群众才会跟着干部一起干”。
河口区按照“调准目标、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响品牌、调新机制、调长链条”的思路,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在当地农村兴起了一股“冬枣热”。在新户乡,乡党委书记郭存三告诉记者,今年全乡冬枣园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人均2亩冬枣园。他说,目前全乡冬枣密植园达13万亩,已有三千多亩进入盛果期,今年最少也可产冬枣30万斤,出冬枣苗30万株,按冬枣最低20块钱1公斤、枣苗5块钱1株,两项收入就达45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民群众眼热心动,今年群众种植冬枣的积极性依然十分高涨。在新户乡老鸦村,党支部书记林元桂介绍说,他的一亩三分庭院,上枣下苗,连续三年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老林说,他们村现在家家户户种上了冬枣。“我们有这些摇钱树,多亏了咱区里包村工作组的干部们。掏句心窝子话,没有他们的工作,俺当时还真就是不认这摇钱树,现在倒好,都抢着种。还有啥捞钱的树啊、草啊的什么好品种,你们可要先给俺透个信!”这就是河口区包村工作组干部转变作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可喜变化。
在河口区农村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许多群众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反映,现在区里的领导电视上见得少了,到田间地头的多了。的确,“领导深入到一线,干部进村入户到农家,落实责任到地块”,从此看见,河口区抓干部作风促结构调整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重点调整区内,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区直部门单位包村,一个处级干部和一个科级干部联系村。目前,全区各级干部住农户、办实事已蔚然成风。正如太平乡的一位老村支部书记所说:“过去干部打着官腔,如今是下来与群众商量;过去干部只是下来看看,如今是与群众一起实干。”
河口区调整农业结构的计划为什么能够迅速落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区领导一语中地:责任十分明确。通过采取区级领导联乡包村、乡镇干部联村包组、党员联户的方法,将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到乡镇、到区直部门、到村、到户、到地块、到每名干部,切实做到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河口区领导深谙其中的道理,他们知道要想让农村尽快富裕起来,就必须建立一个有能力、有实力、有思想的强有力的农村两委班子。在定期组织召开的包村干部经验交流会上多次指出,要想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因此,必须选好配强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等制度,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干部”。包村工作组进村后,首先加强了村两委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怎么样,直接决定着一个村工作的好坏、经济的强弱。对此,群众们形象的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支书”。选好、用好一个村的“当家人”尤其重要,充分发挥两委班子尤其是党支部的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收入的一个重要前提。包村工作组积极帮助村两委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探索农村工作新路子。
目前在河口区,许多曾经的“空壳”村现都已转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村经济、增加村级收入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民收人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神圣的使命
区领导一班人共同信奉这样一个道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牢固树立创业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营造了“齐心协力”的团队环境,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边听他们介绍河口区的城市规划,边翻看他们近几年的财政、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的飞速增长,心中禁不住连连震颤。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创出来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胸怀和境界。河口区这颗璀璨的明珠,为黄河三角洲带来了亮丽,为黄河三角洲注入了辉煌。
有了新思路,才能有大作为。
2001年4月15日,河口区全区107名正科级干部汇聚到河口礼堂,区领导亲自前来为第二批包村干部壮行,并提出要求:“希望参加包村的同志,能够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不可高高在上,在村里做‘老爷’,包村一天就要为村里谋利益,不能给所包的村带来新的变化,就不是一个好干部。”第二天,所有包村的同志自带被褥、炊具深入到107个联系村进行集中蹲点调研。
带着问题,包村工作组的干部们通过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富裕户、贫困户、示范户、经营能人等,广泛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摸准农村发展状况实情,解决好“为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制订出村发展规划,找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路子。
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包村工作组进驻所包村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着眼于民,体现于情,落脚于办,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包村干部先后帮助群众修建小水库10座,新建、拓宽道路38公里,修建柏油路23公里,开挖、疏通河道、水渠6200米,协调物资、机械、扶持资金,累计320万元,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
民情恳谈,一直是河口区全面工作的一条红线。沿着这条红线,记者到河口区城市乡村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和看到的是各级机关迎面扑来的缕缕清风和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景象。
有句话说得好,干部不下去就是官僚主义,下去不办事就是形式主义。针对有的干部“下乡不下桑塔纳、隔着玻璃看庄稼”、不熟知农村的实际,区委在下派包村工作组的同时,在全区农村深入开展“民情恳谈日”活动,使干部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情况在一线了解,典型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切实做到“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随着恳谈日活动的一次次深入,一些具体矛盾、具体问题得到了解决,使一些“锈疙瘩”变成了“连心锁”,“刺儿头”变成“开心伞”。
加强管理,确保包村工作的成效。一是加强教育,增强驻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克服“重派轻管”的倾向,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包村干部,从财力、物力、人力上支持包村干部工作;二是针对农村的现状,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20多场次,提高包村干部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大对包村干部的监督考核力度。集中蹲点调研结束后,蹲点日志、调研报告和论文作为包村干部蹲点调研工作的成果检验,确保包村工作实效。
当地农村的群众都说,自从村里驻了包村工作组就出现了“四热”:“发展热”、“求富热”、“学习热”、“服务热”。现在,包村干部进村庄、住农户,坐炕头、吃派饭,拉家常、说致富,了解到所包村农户的基本情况后,包村工作组按照“家家有思路、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天天有钱赚”的要求,帮助群众理清思路,确立项目,以户建卡,以村建账,以镇建档,把致富明白卡签到了各家各户。组织讨论,召开群众恳谈会,开展“致富大讨论”,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分析市场,寻找优势,引导群众处理好思路与出路、脑袋与钱袋、输血与造血、得利与失利的关系,激活了群众发财致富的欲望。通过把发财致富的能人请进来,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取得经验。包村工作组以群众为服务对象,以自己为监督对象,坚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也增强了农民发财致富的信心。
包村工作组在了解掌握所包村的实际情况,吃透村情掌握民意的基础上,先当学生,后当先
生,帮助村两委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探索农村工作新路子,受到了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文明的新河口。”这是区长赵豪志在河口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庄严承诺。
河口区为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全区党政机关干部中实行了“三条线工作格局”,即:将全区党政机关干部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干部走出去,从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系客商、洽谈项目,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一部分干部沉下去,深入农村基层,住村入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一部分干部留下来,在机关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据悉,目前,全区已有500多名机关干部活跃在农村,帮助农民想点子、出主意,寻找致富门路。500多名干部走出家门,南下北上开展招商引资。同时,在干部中开展了“三看三反思”活动。即:看一看群众的生活情况,反思自己为群众做了哪些事,是否尽到了公仆职责;看一看农村现状,反思自己对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知多少,是否真正达到知民情、察民意、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盼;看一看自己平时如何评价和对待农民群众,反思自己是否把群众真正摆到了位置,视人民为衣食父母,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看得出河口区领导一班人是一个思路清晰充满活力的知识型领导团体,在他们身上,“无私方能无畏”一语,显然有了新的诠释。在采访中,一位区领导还告诉记者:河口区将进一步确立“阳光政府”理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公信原则,进一步整顿机关作风。切实树立“民本位”观念,把全部心思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上来。在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方面,河口区推出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保姆工程”。即:帮下岗职工学习一技之长,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有了致富本领后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来。同时,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等,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目前,河口区1317名下岗职工中有12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低保”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率100%,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探索实施了“阳光190”工程,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第三章永恒的主题
发展一直是“河口人”高扬的主旋律,也是永恒的主题。
发展,必须找准路子。
加快发展,必须有加快发展的路子。
路在哪里?
记者在河口区各乡镇采访,走村串户,足迹所至,欣喜地看到,各乡镇有各乡镇的优势、各乡镇有各乡镇的路数和增收高招:靠海的走海路,靠边的走边路。什么也不靠的,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梯上楼。河口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
认清形势,挖掘优势,做好结合文章,是河口区各乡镇发展思路的共同点和鲜明特色。新户乡利用资源优势,做活了种、养文章,初步形成了南有冬枣“摇钱树”,北有滩涂养殖“聚宝盆”,中间崛起“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格局。六合乡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经济。仙河镇、孤岛镇依托油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太平乡借苜蓿种植和畜牧养殖,一圆振兴、富裕梦。
“因机而发,向时而动”,古今亦然。善于抓机遇,是发展的关键。同区领导班子成员交谈,处处感受到在他们机遇观中闪出的睿智的火花:
——机遇是什么?机遇就是可供发展的时间、空间和条件。时间天天有,机遇不常有。抓机遇必须如箭在弦上,时时处于战备状态。否则,机遇将失之交臂,空留遗恨。
——机遇不但要抢,更要创。所谓创,就是创造把握机遇的条件,这包括软硬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机遇需要挖掘和培植,只有这样机遇才能成熟,释放潜能。
区主要领导的机遇观,令人思路大开。他们认为,抓机遇必须有识、有胆、有法。有识,方能认识机遇;有胆,方能付诸实践;有法,方能真正抓住机遇,使之化为发展的蓝图。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然伴随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和体制的转轨。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位乡镇领导告诉记者,采访农民增收,就一定要说冬枣种植。
时光倒流回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农民增收步伐不快,缺少农业经济主导产业支撑。如何加快农业发展,如何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如何继续增强农村稳定,很长时间以来,这些问题成了区领导一班人日夜思考的问题。
困难在懦夫眼里是堵墙,但对奋斗者无疑是一次磨练的机遇。
路,该怎么走?
曲折往复的思索能使人顷刻陷入痛苦和迷惘之中,也能使人在瞬间探求出人间生活的真谛。
很快,区领导达成了共识,在冬枣种植大会上,坚定地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区农民人均1亩冬枣的目标。人均一亩,看似小数,不算不知道,仔细算起来整个河口区8万农民就是8万亩冬枣园啊。
目标一确定,有人喝彩,也有人担心。
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有些老百姓比较眼前利益化,他们不愿意将正在结金丝小枣的枣树嫁接成一年后才有效益的冬枣树。为此,河口区领导一班人采取加大政府引导,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的力度,鼓励农民大力种植冬枣,增加收入。
路,是走出来的。
实实在在的效益是无形的动力。现如今,由过去的求着老百姓种到现在的老百姓自己抢着种。67岁的李老汉高兴地对记者说:“区里的干部还真为俺这些农民着想,自从俺种了冬枣树,一年比一年富。”
以发展冬枣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该区提出了“以枣为业,以枣兴区”的发展思路,鼓励群众发展冬枣生产,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目前,全区已发展冬枣8万亩,建成2万亩冬枣“绿色食品基地”和3个2000亩冬枣示范大方,实现了人均一亩冬枣园。“河口无处不见枣”,建起了“百枣园”,建成了东营市最大的枣业生产基地。同时,这个区还新建冬枣批发市场和金丝小枣加工厂及冬枣保鲜库多个。以河口金瀚林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冬枣生产和营销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冬枣品质的基础上,积极创品牌,增效益。河口区并于2001年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成功注册了“入海口”、“鲁北牌”冬枣商标。
在发展畜牧养殖方面,发挥河口区拥有广袤无垠的三角洲大草原水草丰茂的优势,按照“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众村成基地”的发展路子,培植了一大批专业乡、村、户。建成了全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已发展畜牧专业村50个,专业户1236个,建成畜牧示范小区30处。目前,河口区畜牧业年产值近2亿元。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由过去的25%提高到现在的35%,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48%以上,畜牧业生产成为了全区农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尽管土地贫瘠,但是河口区却拥有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广阔的滩涂。为了做活滩涂发展这篇大文章,该区立足当地实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他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海洋滩涂及淡水资源优势,制定了“立足长远、切块开发、高产高效”的水产业开发指导思想,将全区水产业开发分为淡水养殖、滩涂开发、浅海护养、海洋捕捞等4个模式。以海星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养殖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去年全区护养文蛤资源面积50余万亩,其中精护13万亩,文蛤暂养面积达到了2000亩。在捕捞生产上,鼓励支持渔民向深海远海进军;在养殖生产上,由滩涂养殖向浅海水域拓展;在海产品加工和流通上,由产销腌制品、初级冷冻品向产销高附加值产品和鲜活海产品转移。淡水养殖业实现了破题,先后实施“上农下渔”项目115万亩,全区淡水养殖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辛勤耕耘的人们,迎来了金色的收获。如今,在河口农村看到的是,枣花飘香的冬枣园,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场、苇絮飘舞的芦苇荡,还有鱼肥蟹壮的滩涂养殖场……
河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2448元提高到了目前的2930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99年11251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19059万元。
中篇
一个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若干个能够代表和体现那个民族精神的人的历史,任何一个生命的个体,都不可抗拒地被烙上他们生存时代的痕印。同时,也正是他们生存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才塑造出了那样的英雄和英雄群体。
——摘自《世纪东方》
第四章艰难的开拓
变化,来自全新的思考,成绩,来自于艰难的开拓。
开拓需要高涨的工作热情,更需要科学的决策。
招商引资是一条富民强区之路,也是决定河口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而机遇偏爱的是那些头脑有准备的人。区领导一班人就有各方面的准备。因此,他们不断成功,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办成了极多的事。
为了更好地带领沿海群众致富奔小康,河口区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广泛吸引外资参与浅海滩涂资源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河口区拥有2543公里长的海岸线,人均占有海岸线长度位居全省之首,拥有滩涂面积97万亩,-10米浅海水域350万亩,浅海鱼虾贝蟹资源丰富,被人们誉为黄金海滩。多年来,由于受资金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片黄金海滩的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发,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为此,他们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到江苏阜宁、昆山、德州庆云及经济发达城市参观学习其发展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感受一下先进地区的招商发展氛围。并适时提出了“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个个都是招商人”的口号。区委、区政府还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培训班,利用党校、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区直各部门、乡镇及村支部、村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和区属企业、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分期分批集中参加培训,聘请有关专家讲解市场经济知识,特别是外经贸知识,提高参训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如何进一步接触客商,如何更好地开展商务谈判,如何办理招商手续等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想招商、人人干招商、人人会招商”的良好氛围。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逐步确立了“不建企业建环境,不管企业搞服务”的指导思想,转变政府职能,把软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来抓。从2000年初开始,他们就抽调素质高、业务精、服务好的专门人员成立了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印章生效,—次性集中办结”,兑现了“只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招商引资服务承诺。建立了项目联审、服务承诺、投诉举报、联合年检等制度,方便外商办理业务。河口区向社会公开承诺,实行审批事项承诺超时默认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压缩各种收费,不合理的收费全部取消。国家、省确定的收费项目,按最低界限收取,区级收费项目能取消的一律取消。为确保客商引得来,留得住,本着“一切为了投资者,为了一切投资者,为了投资者的一切”的宗旨,加强了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建设,建立了区长与外来投资者恳谈制度和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制度,对外商公布了热线电话,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解决外商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严厉打击各种“霸头”恶势力,严肃查处各种侵害外来投资者权益的行为。自投诉中心设立以来,先后接待客商来访20余起,受理投诉案件44起,处结率100%,投诉者满意率100%,真正做到了“诚恳招商,热情待商、利益留商”。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已经让河口区辖区内企业界人士感觉到了职能执法执纪部门的变化。正像一位外地来河口投资的私企老板说的那样:“来河口投资以后,我发现除了自己在千方百计搞创收外,还有一个个职能部门在为我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句话不仅仅是那位外来投资者的肺腑之言,更是河口区商界人土的共识。不光是企业界的赞誉,河口区干部职工的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服务企业的做法也已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河口城区的东北部,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遍地,偶尔有几棵低矮稀疏的芦苇,一派荒凉的景象。可是福建客商叶延青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他投资4000多万元成立新世纪芦苇有限公司,承包了26万亩荒地,全部开发成为苇田。去年,芦苇未收割,华泰集团、潍坊晨鸣集团等企业已慕名前来收购。良好的环境与效益,又使客商萌发了新的投资热情,今年,该公司又新上了苇制品开发项目,为造纸企业提供苇浆;为了开发当地的旅游业,他还成立了子公司——黄河口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在孤岛镇原来的一片荒碱地上,浙江横店集团投资近亿元种植的5万亩牧草,似一幅望不到边的绿色巨毯,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横店集团已累计投资2亿多元在这里垦荒种草,他们计划未来10年内投入45亿元,在黄河入海口开发100万亩草地。像横店集团这样看好河口的资源优势前来投资搞开发的企业还有很多。去年以来,全区共引进农业招商项目150个,投资达398亿元。
在河口区新户乡的沿海,你随处可以见到热火朝天的开发场景: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挖掘机、推土机往来穿梭,男女劳力齐上阵,成方连片的鱼虾养殖池被整修成型……眼前的热闹场景与昔日沉寂的海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都是河口区实施招商战略推动渔业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河口区立足资源优势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之在国内外市场达到一定的占有率和较大的影响力,让投资者和经营者一想到某个产业或某种产品时就想到河口,首选河口,使河口成为投资热点。今年该区在大力引进大项目、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有市场前景的小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并适当集中布局,一家带多家,一户带多户,促其形成小规划、大群体,小商品、大产业。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市场形成。通过招商引资,使该区初步形成几个有影响的商品生产和集散中心,增强辐射力,培育投资热点。
正是在这种全民招商的大气氛、大背景下,2000年以来,河口区提出依靠特色农业招商引资的口号不久,昔日沉寂的万亩沿海滩涂成了一片外商投资的热土。两年多时间,这个区先后引来了大连、温州、天津、河北及泰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客商,投资1.65亿元,开发浅海滩涂36万余亩,养殖卤虫21万亩,鱼、虾、蟹、贝等海产品养殖面积达7万亩。在河口区滩涂养殖中,卤虫养殖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滩涂开发养殖项目。近两年来,国内外客商投资河口区滩涂开发养卤虫的项目18个,投资金额过亿元。其中,美国安景有限责任公司、泰国伦敦商业两合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新户乡政府签订了为期30年的承包合同,于去年初投资3600万元和4000万元,建起了卤虫养殖厂,当年效益均超过600万元,所产卤虫卵全部出口到泰国、美国等国家。大量外资和高新技术的涌入,带动了河口区由传统的资源捕捞型渔业向高科技、综合养护型现代化水产业的转变。目前,这个区已经发展起10多处水产交易市场,全区从事海产品捕捞、运销的有2万多人,全区水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芦
苇、畜牧、冬枣、水产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在给河口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善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昔日荒凉的盐碱地,如今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据有关部门统计,仅靠近黄河入海口的万亩湿地上,就栖息着二百六十九种鸟类,联合国官员来这里考察时,把这块新淤地形象地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自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了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膨胀了经济总量,盘活了存量资产,救活了部分亏损企业,为河口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既是河口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招商步伐,以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可喜现象,更是油地军三方干部群众同舟共济、齐抓招商取得的可喜成果。
搞发展,资金是关键,资金已经成为各地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发展过程中,河口区也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然而,河口区没有在资金面前畏首畏尾,相反他们反弹琵琶,巧引资金,大困难,大发展。区领导的观点充满辩证法:资金紧张,但毕竟存在。它就像流水,水往低处流,资金则流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关键就看你能否把堵水的障碍拿开。河口区巧做排障引“水”工作,33亿外来资金自“天”而降,河口经济艳阳高照。
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五彩。目前,河口区招商引资速度已经跃入全市前列,这得益于困境中抢占先机,逆境中奋起。
东方风来,催开春光无限。短短三年,河口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数据本身虽然单调、枯燥,但当它做为辉煌业绩的一种标识的时候,它无疑将成为一个最强有力的音符,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永远铭记。
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5亿元,其中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099亿元,比1997年增长120.5%。粮经比由1997年的80∶20调整到40∶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500元和2930元,比1997年分别增加2008元和1184元,年均增长49%和109%。
回顾河口区的变化,区里的负责同志感受颇深: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新思路,靠山只能打柴烧,靠海只能捞鱼虾;有了新思路,山上可以找到聚宝盆,海上可以行巨轮。新思路来自对本地在国内外大格局所处方位的正确分析,来自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区领导的话语中,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纵观全市、全省、全国的招商引资力度及形势,我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招商的强音,唤起了23万河口人,招商的巨笔,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他们在这片热土上不但用汗水和智慧拚来了美好富足的生活,而且也拚出了河口经济发展的奇迹:2002年,全区地方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1%。
正如一位负责同志所说:现在,河口区正以其土地、草场、滩涂、海洋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综合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金三角”。
第五章党员的本色
凡了解河口区领导一班人的,没有一个不
说他们精力充沛、事业心强的。因为他们将全部的精力用于了事业,因为他们将顽强的意志力融入到了整个生命之中,因为他们比常人多了些磨炼和付出。
为了河口人民早日全面实现小康,他们不惜个人的一切,默默地作出了奉献和牺牲:跑项目、争取资金、协调油地军校各方面的关系、动员方方面面支持河口区经济建设。几年来,他们千方百计献计献策筹措引进项目资金近20亿元。他们像一座座桥梁,沟通着许多不协调和隔膜的事情,他们又像一位位使者,为了河口的发展奔波、奔波……
用“高速运转”和“超负荷”来形容区领导一班人的工作状态,似乎有些不够郑重。他们工作起来那风风火火,一丝不苟的劲,不得不让人佩服。去北京、济南跑项目,许多次都是深夜返回,这并不是心疼住宾馆的那几个钱,而是第二天还有一大堆工作需要做。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不误区里的工作,这是区领导一班人的一贯做法。
曾几何时,河口区出现过一种扯皮推诿,落实不力的现象。在工作中,有的谨小慎微,左顾右盼,不敢闯,不敢创,但求保险,怕冒风险,“黑夜想了千条路早起还是卖豆腐”;有的看眼前而不看长远,顾小局而不顾大局,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丢了西瓜捡芝麻”。针对存在的问题,新班子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这种不良的作风!
率先垂范,更新观念,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在全区上下叫响了“向我看齐”的口号。
河口区在改进干部作风方面,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要求,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代表谁、怎么代表”的问题;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掌权干什么、离职以后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用制度约束干部行为,保证转变干部作风落到实
处。河口区涉农部门广大干部开展的为农、便农、利农“三农”服务更是热情似火,唱响了“一切为农民着想”这一主旋律。太平乡组织计生服务队,上村头,下田头,提供优生优育服务。财税、工商、公安等部门也纷纷落实服务窗口下移等举措,方便农民办事。4月23日,记者在各乡镇看到,许多村子的田间地头闪现着机关干部的身影,他们和村干部一起,忙着帮村民修路、浇水、搞调整。他们铺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使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防止和杜绝政务“暗箱操作”,提高群众对政务的参与程度,方便群众办事,全区普遍建立了全方位政务公开机制,形成以村组公开为基础、乡镇公开为纽带和区直机关公开为龙头、基层站所公开为补充的区、乡镇、村、组四级公开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公开网络。公开了才能公正,亲民才能便民,才会利民。这个区将行政管理职能公开化,与老百姓面对面,将问题从“抽屉里”拿到“桌面上”,进行“阳光作业”。实现了由“民求官”向“我为民”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全区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门,“身”入基层办实事,“心”在一线解难题,做到“四带、四送、四同、四实”,既:“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农民“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谋划”,在工作中“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他们走访群众近万人次,征求建议、意见近2000条,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1000多件。河口街道办事处从抓制度入手,制定了“五个必知,四个必到”制度,要求机关干部做到“村里的情况必知,贫困户、烈军属的情况必知,党员情况必知,村级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知;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家中必到,村里离退休干部家中必到,五保户、烈军属、困难户家中必到,问题多、矛盾大的群众家中必到”。通过实际行动,走访群众1200多户,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40多件。件件实事解开层层疙瘩。构建起了干群间新型的服务关系。66岁的农民张老汉对驻村干部这样评价说:“干部的优良作风真的又回来了!”
他们在解决干部群众的生活问题上、在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难题上、在反腐倡廉和执行纪律上敢碰硬。
从立“规矩”到实行“规矩”,中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壁垒——人情。当发明和创造人情的老祖宗,把这一“国粹”融入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时,他们可曾意识到,这可能给后人背上一个异常沉重的包袱?在要人情还是要事业的抉择中,河口区的领导们选择了后者。领导不但要管好自己,而且还要管好身边的人。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饮酒,违反了有关规定。尽管他为领导服务多年,但还是按规定给予了限期调离。
“禁酒令里有政治”。一位离休老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一桌酒席,虽是小事,但它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禁酒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这也是河口区在公务员队伍中实施“禁酒令”的主旨所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河口区领导一班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的。
一名干部履行职责是基本要求,创新、奉献才显境界。在河口区,主动积极工作已将应付全面代替,奉献已不再是一句口号,领导以身作则,被领导者自觉性极高。目前在河口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浓厚
氖围,为群众谋利益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正如记者在采访中常常听到的那句顺口溜一样:河口是我家,我不爱她谁爱她,党员是旗帜,我不看齐谁看齐。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离不开一个执着的追求,而执着的追求又源本于一个人执拗的个性。此时,笔者脑海里突然跳出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的一句话:人生里所有业绩、所有光荣、所有辉煌,都来自心灵深处那最初一缕梦想……
而他们——河口区领导一班人,作为党员,开拓者,恰恰就是这么一位位将梦想变为现实的人。记者认为再用多么美丽的语言也不能把他们的工作有力地表达出来,因为,他们共同演奏一部和谐的“事业交响曲”。
采访中了解到,河口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连年排名全市县区第一。这或许可以被人惊叹为奇迹,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个第一啊!
用“一发而不可收”来形容河口区的发展,是十分确切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想到过“收”。
“人心齐,泰山移”,拿它来形容河口人上上下下的创业精神是再贴切不过了。许多领导干部感慨万千地说,要当一代创业者就应具备“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境界,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尽管读者看不到他们的惊险片段和传奇的特写,但正是他们的平凡和细微,正是他们的普通和朴素,才让人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但愿众生尽小康,不辞羸病卧残阳”。做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人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的追求和目标。
第六章稳定的格局
难以用数字计算,它比用数字计算出来的更重要;难以用价值衡量,它比用价值衡量出来的更珍贵。无数事实一次又一次印证了同一个结论: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河口区以“四线二点”为核心抓稳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在工作中,以农村、城区、油区、海上“四线”和孤岛地区混乱区块、沾化边界纠纷地块“二点”为核心,采取相应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在农村,以司法调解和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为主线,积极探索解决矛盾纠纷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大信访、大综治、大调解”的工作新机制。目前,全区各司法调解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9起,调处44起,成功44起,成功率100%,防止民转刑5起,彻底解决信访积案7起,夯实了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城区,以治安防爆为主线,加强防爆队伍和网络建设。先后投资400余万元,改善了干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实了干警力量。在海上,以整顿沿海生产秩序为主线,加强海上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实行海上110联动,消除了海上治安隐患。在油区,以油地联防联治为主线,健全完善油地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地与油田搞好协调配合,努力维护油区秩序稳定,确保油田生产安全。同时,深入排查并及时处理多年的信访积案缠案,集中解决矛盾纠纷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下午,记者采访了一位刚刚开完会议返回办公室的区领导。
说起河口区今天形成的稳定大格局,这位快言快语的领导颇有感慨:稳定高于一切,稳定重于泰山。河口所以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得益于一个“和”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本着和、顺、兴、富、强的五字方针,做好油地军齐抓共管文章。短短几句话,精练地概括出河口区抓团结促稳定的务实精神。
在油地军共建方面,河口区按照团结思想向下渗透,具体工作向实发展,决定的事情抓好落实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油地军三方结合力度,拓宽结合领域,提高结合层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民营经济以及油区综合治理、科技推广、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油田帮扶乡镇工作扎实深入。五年油地双方共建项目54项,总投资68亿元。油地军共建区域文化也形成了新机制。目前,河口区已经形成了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也构筑了油地军齐抓共管的社会稳定大格局。在稳定的前提下,河口区工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了新突破,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建设达到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塑造了一座新兴石油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粮食、果品、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苇草、林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今年,区长赵豪志在河口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承诺,在充满希望的2003年里,该区将突出办好八件实事,建设好十大利民工程。
八件实事:一是构建农民健康体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服务功能,搞好乡镇卫生院达标和全科医疗站配套建设;二是实施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建设融老年活动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是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吃住行”问题,建设寄宿制学校10处,解决农村学生的住宿、午餐问题;四是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五是搞好利民桥建设,改造新建各类农用生产桥25座;六是建设城区公益设施,年内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中心路停车站点等公益设施;七是实施城乡自来水管网配套建设,改造油田原有的供水管网,解决河口城区、河口街道和义和镇部分村庄及油田生产区的生活用水问题;八是河口城区调压储气站建设,建设储存天燃气12万方的调压站,解决城区居民生活用气问题。
十大利民工程:一是王庄灌区二干一分干节水改扩建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延伸至新户,搞好配套及干渠两侧绿化建设;二是黄河渔港建设工程;三是黄河广场建设;四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程;年内实现“双创”目标;五是万亩造纸林试点工程,重点搞好太平、六合2000亩示范园;六是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工程,搞好中心路、河一路、河滨路东延,海昌路及其他道路建设;七是开发区配套完善工程,配套河二路以北区块,实施发展大道北延及6、8号路东延,建设标准化厂房;八是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年内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各一处;九是河口环城水系工程,年内开挖水系10公里;十是神仙沟综合治理工程,重点搞好神仙沟城区段清淤、衬砌和绿化,改善孤岛、仙河居住生活环境。
毫无疑问,正是在稳定这个不可缺少的基
础上,河口区的一切工作才能如此顺利地开展,
才能有条不紊的继续前进。
下篇
口碑与石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再硬的石
碑也可以被毁弃、被销蚀,口碑则永垂不朽。
——摘自《为人处世名言录》
第七章非凡的超越
超越是一种追求,超越是一种境界。
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之初,区领导班子就
认识到,招商引资不仅是载体的建设,服务上
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一次思想观念的更新。河口区领导认为,要克服改革的阻力,必须思想
解放先行。而思想解放不能像“金蝉脱壳”一
蹴而就,而像“螃蟹蜕皮”那样不断地进化不
断地新生。
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
全员参与,观念创新,是河口区招商工作
得以向纵深推进的根本。
要达到一个目标,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
样顺利,那样风平浪静,他们经过的是一条坎
坷而布满荆棘之路,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
敢于创新、开拓,敢于担风险的人,才有可能
赢得生命的辉煌。
通过几年的经济建设,河口人对“发展是
硬道理”感受尤深。他们憋着一口气、一股劲,
喊出响亮的口号:“照着特区的样子干!”他们
用实践为这个“特”字赋予了崭新的意义。它
不仅代表着特区的观念、政策、环境,而且更
可贵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敢闯敢冒、敢于拼命
的“特字号”精神。一位了解河口区领导的人
告诉记者,他们很欣赏鲁迅先生的生命之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往上走,什么都阻止不得。
正视困难,坚韧不拔,无怨无悔的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别看他们在艰难的登攀中不事张扬,但他们的内功却练得十分扎实;别看他们不迎合风来雨去的所谓潮流,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像火山下涌动着的岩浆、冰川下奔腾的温泉一样,激励着他们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纵观他们的创业历程,始终透着一种磅礴之气。
开放的航程不是一帆风顺,成果背后是开拓者的胆识和艰辛。区里的一位领导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感人落泪的故事:河口区的干部是拼命三郎式的。为了项目和资金的落实,他们有的一昼夜驱车数千里,饿了,就在车里啃面包,吃火腿肠充饥,渴了,就喝口矿泉水。有一位区领导,奔波在外的时间有一年竟达150多天!白天踏着晨曦离家,深夜伴着落月进门。夜以继日,人变瘦了,妻子面带忧色,这位领导却满面春风:瘦又何妨,物质变精神嘛,掉几斤肉,把河口区经济搞上去,值!敢闯、敢“冒”、敢试、抢先、抢新、抢时,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是难以估量的。在河口区这种拼命三郎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这里是一个拼命三郎式的干部群体!由此,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惊人的记录:2个小时办完一个合资项目全部手续;连续三年招商引资全市县区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
几经周折,在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具体分管招商的区领导。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年轻的领导告诉记者:河口区招商引资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油地军校联合招商,得益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工作思路。得益于河口区领导一班人立足河口实际,大力实施审势、借势、造势、扬势战略。实施招商引资以来,最大的变化是膨胀了经济总量,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河口的人气升了,财气旺了,名气也逐步大了,成为了一方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提起今年招商工作,他满怀信心,河口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工作,积极探索有河口特色的招商新路子。河口招商工作一定会实现新的突破,全区的经济也一定会跃上一个新水平。
毫无疑问,河口人有这个信心,因为他们看得更远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机遇与挑战相伴。对外开放,将由部分领域开放转向全方位的开放,由不稳定的开放转向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由过分强调国情的开放转向按国际惯例的开放,他们招商引资的范围、领域也将随之扩大;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后孕育着一次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一些发达国家的游资急于寻找政治社会稳定、有安全保障的地区,这对他们的招商引资是一个大好时机;国家继续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同样对我们加快发展有利……正因为明白了这些,河口人才更加信心百倍,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这条富民强区的招商之路。
在河口区采访,记者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河口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招商引资,是决定河口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是实现富民强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这也是实现河口发展壮大、走向光辉灿烂明天的根本希望所在。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在河口区采访,我们更加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们从抓好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文明诚信建设入手,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优质服务和全新的形象,唱响了新形势下为群众服务的凯歌。
如今的“河口人”正努力实践着“追求卓越”的河口精神。
生活是块魔方,不管怎样转动,总会出现杂色。
客商们远道来河口投资,人生地疏,行动上往往谨小慎微,对安全问题尤为在意。河口人为此提出“保护客商就是保护生产力”、“谁破坏投资环境,就砸谁的饭碗”等口号,并一言九鼎,诚信护凤。
有一次,区领导到浙江客商投资的某企业走访,该企业老板反映,因没有给一职能部门的一位办事员报销饭费,而受到其刁难,在查实情况后,区委、区政府按有关规定,给该办事员予以政纪处分,坚决让破坏投资环境的人走开。
在今年四月上旬召开的河口区油地军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郑重提出:河口区将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四个一”责任制,即每人联系一个大客商、引进一个大项目、包扶一个外来投资企业、联系一个重点招商项目,满腔热情搞服务,真心实意办实事。对重点项目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逐一建立重点引资项目推进服务领导小组,实行“保姆式”服务,以“河口精神、河口速度、河口效益”,全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在招商奖惩上,实行“四罚一奖三优先”,即凡是完不成任务的,评先树优一票否决,取消年终一个月奖励工资,两年内不能提拔干部,主要领导下调一级职务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按一定比例给予单位一次性物质奖励,由单位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同时在评先树优、增加经费、提拔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个人,凡是超额完成任务的,都要按有关规定坚决兑现奖励,符合任职条件的优先提拔;完不成任务的不能提拔重用。
制度姓“严”,纪律姓“铁”,此时此刻谁还敢视工作为儿戏,谁还能轻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呢!
凡了解河口区的都有这样的评价:河口人自己制造的东方快车,在新世纪的春天里,已毫不犹豫地驶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崛起的现代城镇,都为河口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这块年轻的土地所蕴藏的巨大开发潜力渐渐显露出来。区主要领导满怀信心地说:“河口区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美丽富裕文明的新河口一定能实现。”
抓机遇审视度势,促发展一鼓作气。在区委领导下,河口人以非凡的创造力,在经济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推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活剧。
第八章创新的思维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河口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民不富,难以强区;区不强,无以富民。民富区强,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个团队,需要创新,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也是一个团队,同样需要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新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求得新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使团队成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创新,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开放才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有新举措。区领导一班人一致认为:河口区有大的发展,得益于油地军这个大团队的共同奋斗。只有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协作,拾遗补漏,一个团队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才会如虎添翼,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创造出最高水平的业绩。这一提法,无疑是一种创新。
“有发展才能增加收入,有收入才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这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很早以前就悟出的这句极富哲理的话语,并被实践证明了它的真理性。
油地军结合是加快河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现实选择,这已成为区领导一班人的共识。工作中,他们不断强化结合意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油地军结合。在搞好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共建共管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共建,促进经济融合。积极支持帮助油田存续企业和济军基地企业重组改制;充分发挥油地军各自的优势,搭建加快经济发展的平台。据了解,河口区将以建设生态型城市为目标,通过市场化运作、油地军共建、多元化投入加快诚市发展,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他们在城市建设中,按照油地军共建的思路,坚持土地“五统一”,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区土地资产,走“市场运作、经营城市”的路子,共同实施了一大批城区改造项目,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投资改造了海盛路、河滨路、海宁路、河二路、河一路、中心路等城区道路,实现了海盛路、海宁路、河滨路、中心路西段等城市主要道路为重点的绿化工作,道路绿化带366公顷,道路及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2002年,双方共同投资14760万元,对海盛路、10号路、孤岛永兴路和海康路四条城区道路进行了重点改造建设,文化广场、环城水系建设等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如今走进河口,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块块绿地和一片片花坛随处可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公园的娇容、路灯的华丽、雕塑的雄姿、住宅小区的秀丽、灯火阑珊的迷人景色、处处整洁的环境……一座美丽多姿的小城如诗如画让人倍感惬意。同时,为彻底解决政府出现效率“梗阻”问题。他们将进一步把效能监察与深化体制改革、严格执法执纪相结合,三管齐下促政府全面“提速”。通过建立制度,实现效能监察与执法执纪有效对接,彻底防止和清除机关效率低的”梗阻”现象,全力打造“人民信赖满意的政府”。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记者在办公室里,采访了刚刚从外地风尘仆仆招商回来的区领导。
说到创新,他告诉记者:在新形势下,河口区大思路、大手笔、大措施、大发展,关键是在全区上下铸造了一个“创新平台”,倡树了一种“团队精神”。
目前,河口区在明确提出靠政策吸引投资者,靠真诚感动投资者,靠服务方便投资者,靠感情留住投资者的同时,制定出台了从软硬投资环境到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区领导到一般干部都有实实在在的量化指标和明确要求。这些规定、指标和措施,不仅体现了“求严、求细、求实”的原则,还透视出了“前
瞻、前沿、前进”的力量。据悉,他们还进一步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该管的管严,该放的放宽放活,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切实把执法的立足点放到引导和服务外来投资者上来,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到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上来。树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以诚恳的态度外出学习先进地区的招商经验,推进招商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去年10月份,南京的客商鲍明锐来河口区参观考察,一位区领导在陪同他参观河口区城市建设时,向鲍明锐介绍了河口区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及优质服务等情况,希望他能来河口区投资兴业。后来又多次打电话联系,进行磋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鲍明锐被河口区领导的真诚和执着深深打动,鲍明锐决定在河口区投资500万元成立河口文星有机硅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当中,河口区的领导又多次到建设现场,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该公司投产三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因属高科技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说起河口区,公司总经理鲍明锐激动地说:“我如果干不好,不能为河口区做些贡献,我就觉得对不起河口区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他表示,今年将把在南京总厂和烟台的原材料厂迁到河口区。像这样的事情,在河口区领导一班人的身上还有很多很多,一桩桩、一件件,找不着头说,说起来也没有头。在这里,记者对“领导就是服务”这句格言,也似乎有了新的理解。在他们身上,记者看到,“一切为了客商,为了一切客商,为了客商的一切”。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招商引资创新之举,更是他们的服务原则。
采访结束时,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河口区坚持诚信立政,用实际行动将政府提速工作落实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来,靠信用赢民心、促发展。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团结人、激励人。大力倡树服务之风、调研之风、务实之风、团结之风、廉洁之风。”
通过与河口区领导班子成员个别交谈,对他们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纵观横视,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没有惊雷狂风,却有甘雨沐壤。
他们靠团队精神、创新的思维,谱写了一首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凯歌。
第九章灿烂的前景
今年以来,河口区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向外推介河口,进一步提高河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河口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口。工作中,按照与世贸规则接轨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推动政府工作“提速”。作为领导,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能够立
足河口区实际,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将眼光投向世界,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眼光被许多领导和学者称之为“世界眼光”。记者认为,这种眼光和思路是一种开放意识,是一种以积极、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和未来的宽广胸襟和气度,这种眼光又是一种奋发图强、迎接挑战、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河口区领导一班人放眼大处,着眼小处,一开始就展露出了他的实事求是、前瞻性思维、远大的目标和非凡的才华。
“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围绕政府‘提速’,全面加强‘信用河口’建设,努力把河口区建设成为美丽富裕文明的新河口。”“不管东风、西风,我们是咬定发展不放松。”
不管东风、西风,咬定发展不放松。这也许就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秘诀吧!
与区领导一班人交谈,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种团队精神,在这片新淤地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以身作则、奋发有为不再是一种口号;忘我和投入,奉献与创业已成为他们的境界。这境界无疑是高尚的。记者敢断言,这是当今社会上最高的境界。
河口区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往日的誓言历历在目。
近四年的时间,就此弹指而过。几度春风拂面,几次花开花谢。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短暂和微不足道。尽管河口区的招商引资虽然才刚刚三年多,但按新的思路干下去,一个外向型、现代化的美丽文明富裕的新河口必将迅速崛起。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让我们欣慰的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没有辜负群众的重托,没有愧对23万河口父老乡亲的信任,在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春雨涤尘风更新,一场及时的春雨来临,让整个黄河三角洲焕然一新。恰巧,采访也结束了。回去的路上,和着泥土的芬芳,加上连日来在黄河口这片年轻的土地上的所听所看,让记者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就在思绪万千的时候,车窗外传来一阵催人奋进的歌声……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几年来,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已经掀起了滚滚春潮,前进的征途中,他们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的航船已经扬帆出海,他们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的旗帜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后记
诚然,用上面这些文字很难把河口区近几年来的工作叙说清楚,他们在平凡中实践了“三个代表”,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上下拧成一根绳,团结带领群众奔小康。他们如同他们的工作一样平凡,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他们平凡的工作中看到一种不平凡,从他们忙碌的身影中看到一种可贵的精神。这并不是简单的赞美,深入了解他们之后,就会不由得让人去深思。也正是从他们这种勤奋创新的精神风貌和精诚一致的团队精神中,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东西,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又多了一种可以对比的参照。当然,这也恰恰是它吸引我们目光所在的原因。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在这个变化纷繁的时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航标。
兢兢业业,奋发有为——是河口区领导一班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团结一致奔小康,同心同德永为民的基石。选自《东营日报》

奏响蓝色农业小康曲

——河口区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孟维芳
在洒满心血和汗水的大海中播撒希望,
在充满希冀和梦想的波涛中唱响理想,
在创业者浪花翻飞的航迹中耕耘未来,
在蓝色农业进行曲中实现梦想……
——题记
这里是黄河入海的地方,澎湃跌宕的黄河携着滚滚的巨涛,每年以12亿吨泥沙的狂力逼迫大海退却。在浑黄与湛蓝的海河交汇处,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淤积着新生地。于是,人们把这里叫作东部荒原,唤称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这里是黄河口文蛤和渤海对虾的故乡。
千百年来,浩淼无边的渤海汹涌澎湃,岁岁年年荡涤着历史的尘埃,重复着毫无调值的混沌声响,单调而迷茫;是渤海岸边的河口人,那一次次深情的呼唤,终于把她唤醒;是河口人挥动着蓝色农业的指挥棒,在新世纪的舞台,让大海为我们奏响了蓝色农业高歌猛进的主旋律,铿锵而雄壮……
五月的河口,分外妖娆。记者沿着海星公司发展的轨迹,领略了河口区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举措、大手笔……
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口以北,渤海湾南岸,浅海滩涂比降小,面积广阔,海岸线长25437公里,占整个东营海岸线的三分之二;滩涂面积645平方公里,占东营市全部滩涂的60%。-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2400平方公里。有专家介绍,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万里黄河奔流入海所带来的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盐使这方海域的初级生产力非常高,文蛤、毛蛤、四角蛤、青蛤、对虾、毛虾、梭子蟹、鲈鱼等优质海产品在这里繁育生长,使河口海鲜以其独特的品质形成自己的品牌。
单从资源方面讲,上天对河口可谓厚爱有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河口区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全区645平方公里滩涂几乎处于原始状态;撒网下海,收网上岸,几千年前就存在的渔业方式依然延续到今天;此外,海洋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项目还处于一片空白。河口区的海岸线占整个东营海岸线的三分之二,滩涂面积占到东营全部滩涂的60%。面对如此之大的优势和差距,河口人的确自感尴尬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人们一贯的思维,可是面对如此丰厚的馈赠,到底应该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河口区水产海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这是河口人思考的一个新命题。
2001年4月,草长莺飞时节,河口区主要领导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历时1个多月的调查。经过对海星公司长时间的了解和思考,区委领导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要使沿海居民全面实现小康,优势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培育河口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沿海群众全面实现小康的突破口所在。”
很快,河口区上下形成共识:走向海洋,开发海洋,不仅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发挥河口区自身优势的客观要求。世代与大海唇齿相依的河口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大海一往情深。目前,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革命”,正在河口这片年轻的土地上蓬勃兴起。
在这个时候,海边一个名叫海星村的小村庄走进了河口人的视线并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这个有几十户渔民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浅海开发及养护,面貌大为改观。如今,该村家家住“洋房”,户户开“轿车”,过去的穷渔村如今成为富甲一方的“小康村”。过去只在自家门口捕捞的河口区渔民,如今冲出远洋,成为新一代过海猛龙。
海星村是如何实现飞跃的呢?这繁荣的背后是怎样一只神奇的点石成金之手?下面,就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个只有137口人的小渔村以及它背后蓄势待发的河口海洋经济。
上篇:海星现象
蓝色农业,是指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以及低洼盐碱地等蓝色国土资源发展渔业和渔区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蓝色国土资源,发展蓝色农业,是实施海洋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河口城区向东有条黄河故道,故道附近有条河流名叫神仙沟。关于神仙沟,在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打渔的小伙子叫张良,家住黄河口的渔窝棚。一天,张良出海。说了也怪,这天整个大海风平浪静,鱼虾翻滚。张良见鱼情这样好,就贪捞了几网,回时,已是残阳夕照,鸟雀归窝的时辰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良唱着渔歌,满载而归时,突然间,海面上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刹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水天相连。张良的渔船,拼命地在风头浪尖上挣扎。小船一会被扬上天,一会摔入波涛。咆哮的大海把他们吞噬了,他迷失了方向,无助地任海浪摔打。就在这时,张良看到远处有一盏明灯,此时并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小船沿着明灯闪烁的地方推进,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颠簸,小船驶向了一个风平浪静的大沟,那束神奇的灯光再也找不到了。人们说,沟里住着拯救这一方黎民百姓的神灵。后来,人们就把张良靠岸的那条河流称为“神仙沟”。传说是美丽的,但那毕竟是传说。然而,神仙沟附近的海星村的由来和传说一样美丽,但它不是传说,是活生生的现实。1998年之前,河口还没有海星村。海星村是1998年经批准后才成立的,它可以说是目前东营市“年龄”最小的村子。不光年龄小,而且人口也少,全村只有137口人。就是这么一个“年轻”的村子,就是这么一个只有100多人的小渔村,短短的几年内,在河口,在东营,掀起了一股蓝色农业的旋风。
历尽艰辛创业路
5月31日,在黄河三角洲美丽的自然风光中穿行了近百里路后,记者来到了这个在当地颇具传奇色彩的小渔村——海星村。错落有致环境幽雅的别墅群,绿色的草地整洁的街道,宽敞的广场和豪华的办公楼,用不着多余的介绍,眼前的一切就已经无声地彰显了这个村庄的生机和富庶。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海星浅海养殖有限公司的元老之一,也就是现在海星公司的副总经理赵英华。在交谈中,赵英华多次强调,海星公司有今天的规模和业绩,多亏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仙河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多亏了市、区海洋与渔业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他说,前两年,区里和仙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给他们贷款100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当时,由于他们思想陈旧不解放,满脑子里只想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敢闯,不敢冒,此款一直在银行里呆了一年他们愣是没敢用。现在想想很后悔。不过,近几年来,正是由于有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引导帮助,才有他们海星的今天。
51岁的赵英华步履矫健,声似洪钟,和那些常年在海边劳作的渔民一样挂着一副古铜色的面孔。走在大街上,恐怕很多人只会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渔民。而没人会想到他是一个产值数千万元的公司副总经理。一番寒暄过后,在袅袅升起的香烟中,老赵向记者描述了自己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赵的老家是垦利县盐窝村,父辈世代以农耕为生,并没有打鱼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他这里,忽然“冒”出了个渔民。老赵是1979年才开始从事海上打鱼的,在此之前他在公社里干过文字工作。197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黄河尾闾的小村子也闻到了改革开放的气息。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呼啦啦地说分就分开了,已经习惯了集体生活的人们忽然要独自劳作,很多人还不适应,依然沉浸在对大锅饭的回味中。27岁的赵英华正值当年,他也在思索,到底该干点什么好呢?
在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开始有人偷偷地到海边打鱼了。改革开放后,原先在“地下”打鱼的也公开了,并且很多人也加入了渔民的行列。从小对大海有着独特感情的赵英华在村里的老渔民王景春的带领下,也坐上舢板拿起了鱼网。
“十年八年,雨水行船”,每年雨水时节,一般也就是在正月十五前后的一段日子,对于地处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渔民来说,正是他们赶海的好时候。刚过完小年,渔民们便告别妻小,坐着驴车,装上渔具,行程100多里地,成群结队地来到海边。到海边之后,选择一个靠海近的地方,挖开还带有冰块的泥土,支起个窝棚,这就是渔民临时的家。老赵说,那种家,当时海边随处可见,最多的时候,他们常住的地方有80多个窝棚,沿着海边一字排开,俨然一个小村庄。
雨水前后,冰封的河道开始解冻,海面的温度也开始回升,各种鱼儿开始觅食活动,梭鱼是当时最好的一种鱼,因为刚刚开凌,渔民又习惯称其为开凌梭。冒着寒风,坐着小舢板,到距岸边2—3里的地方插上渔网,然后每天的工作等着收网就行了。“那时候鱼多,天气好的话,每天出一趟海,小舢板肯定是鱼虾满仓,并且都是大鱼大虾呢。”老赵兴奋地回忆着当初的情景。
窝棚里面不仅寒冷而且潮湿,晚上根本睡不着。为了御寒解乏,渔民们就生上一堆火,大伙围着火堆喝酒、打扑克,日子过得很苦,很无聊。寒冷和潮湿是小事,最困难的是饮水问题。那时候没有淡水,只能从村里带水去,还是稍微大一点的瓦罐。后来,胜利油田开发逐渐到了海边,油田的交通工具好,他们用大卡车给职工们供水。渔民们就用鱼和石油工人们换水。老赵说:“但是再冷也要出海啊,干的就是这一行,再说,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吃饭呢!当时一天的收入就能有50多块,而我原先一个月的工资才49块钱。所以尽管苦点累点,但是大家的干劲还是很足。”
后来交通条件好了,到海边的路况有了很大改善,来海边打鱼的渔民也越来越多。不仅东营本地三县两区的,就连河北等地的外省人也纷纷涌向海边。短短几年间,渤海湾热闹起来了。岸边车来人往,海中大小船只来往穿梭,一片繁忙。渔民多了,渔民所用的捕鱼机械也越来越高档,一些大马力的船只逐渐增多,鱼网的网眼也越来越小,更可恨的是,有人用大拖网、电网来捕鱼。因此,渔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出海一天比一天远,捕的鱼却一天比一天少。
和其他渔民一样,老赵他们出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船上带回的鱼却一次比一次少。与此同时,在长期的打鱼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老赵他们的注意:他们需要千辛万苦地下海才能捕上鱼,而鱼贩们只要在岸上等着,就可以大把大把地赚钱!为什么这些来自天津、辽宁等地的鱼贩子们能赚这个钱,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出去卖呢?差距的现实让他们开始思考着改变。
老赵、王景春、孙立文、高佃生他们四个人,在长期的打鱼过程中成了知己兄弟。一有空他们四个就琢磨,既然鱼越来越少了,看来打鱼也不是个长久之策,咱们能不能和外地的鱼贩子一样也贩鱼,改变—下生活方式呢?共同的想法让他们走得更近了。说干就干,于是他们来到河口区水产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求在海边设立个收购站,由他们4个承包这里的收购站,每年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没想到事情办得很顺利,水产公司当场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王景春的年龄最大,就由他挑头做站长,其他三个人是副站长。就这样,1989年,他们4个人就成立了很简单的海产品收购站。从此,他们从海上来到了岸上,传统渔民的色彩在他们身上逐渐褪色。老赵笑着说,虽然当初是成立了收购站,但实际上自己还是鱼贩子。
成立收购站之后,老赵他们的日子和以往就不一样了。最起码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样早出晚归地辛苦了。
这样到了1996年左右,随着打鱼的越
来越多,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很多渔民出一天海有时候只能空着船回来。他们的收购站也无鱼可收了。老赵说,他记得有一天4个收购站只收了1000多斤鱼,而刚刚成立收购站的时候,一个就能收20—30吨鱼。很快,收购站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虽然没有关闭,但是也已经名存实亡,很少收到鱼了。他们还得生存啊,可是靠什么呢?海已经不是过去的海了,靠打鱼根本就不可能了。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是现在眼瞅着大海却不能靠它过日子,老赵他们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痛定思痛,严峻的现实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出路,迫使他们再一次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造成大海现在的状况,原因还在于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海洋也需要保护,靠海吃海,还得养海。以前从海里获取的太多了,根本没想到有一天海洋会变成这个样子。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于是他们就商量着,能不能和当初承包收购站一样,承包一片海域,护养起来。
1997年开春后,他们的收购站已经快半年没有生意了。这一年的春天他们也没有像往年那样忙忙碌碌了。孙立文说:“眼看咱们的收购站就办不下去了,咱不能老是这样啊。再这样下去咱们就没得吃了。咱们再和当初承包收购站一样承包块海滩吧,承包了海滩之后咱们实行护滩养殖,怎么样?”大家一合计,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他们认识到护滩养殖人少了干不起来,光靠他们三四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得把大伙的力量集中起来。再说了,如果路子走对了,富也不能只是自己富,怎么也不能忘了当年一起打鱼的穷兄弟吧。反正打鱼也打不成了,大伙就都来护滩养殖吧,说不定还能有口饭吃呢。后来他们把这个想法和常年在一起打鱼的兄弟们说了,他们都很支持,一致认为这是个好路子。
想法有了之后,他们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就来到东营市水产部门递交了申请报告,要求承包一片海域,实行护滩养殖。
既然申请承包,要干就干出个样子,不能再像过去的收购站那样小打小闹了。于是,他们就决定成立个公司。当时,经过一番发动之后,除了高佃生和老赵外,另外还有52个人愿意入股参加。但是由于认识的不足等种种问题,当时很多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对赵英华他们实行的护滩养殖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所以,最后入股的时侯,他们每个人只愿意入8000元。按最初的预算,成立这个公司至少需要50万元。赵英华他们为了表示诚心和决心,把不足部分全部凑齐。连他们当初的4个收购站也搭了进去,为了护滩养殖,真是掏光了家底。最终他们集了77万元。于是他们在集资之后,4月15日就从浙江运回了20吨文蛤苗,全部投放到了3万亩的滩涂里,这是他们开辟的第一处文蛤养育基地。
这一年的5月18日,东营市海星浅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公司下设4个收购站和一处饭店,还有6万亩的海滩养殖场。这一年,该公司实现产值800万元,其中渔业产值400万元,利润50万元。
路,已经在海星人面前展开。但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条路。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走下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篷正举恰其时
正如赵英华所言,1997年,他们掘得了第一桶金。如果说,1997年是他们企业开始起步的一年,那么1998年就是他们企业开始跨步发展的一年。
也许是天道酬勤的感召,让那些来这里作业的渔民越来越多,棚户区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村落。村子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一种劳作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相融合的氛围让人总会想到古老的田园牧歌。不过在当时,那些筚路蓝缕的拓荒者们并没有想到这个小小渔村会在整个河口区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沿袭的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直到1998年,“海星村”这个名字才开始真正出现在河门区的有关档案资料里,这一年的夏天,河口区民政部门批准设立”海星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庄来讲,“海星村”在整个河口区,甚至于整个东营市来说都是最年轻的。只有你真正走进海星村,才会发现这个小村的不同凡响。经过短短几年的膨胀式发展,海星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与村的联合体,村子即为公司,村民又是职工。村子成立当年就达到了小康村的验收标准。
这个比基层政权组织意义上的“海星村”还要早着大半年的公司。是一家集浅海贝类增养殖、捕捞、购销、餐饮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它的成立,无异于将原先散兵游勇一般的渔民训练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正规部队,将各自为战的捕捞养殖户组织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渔业龙头企业。如果这个比喻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从下面简短的海星公司大事记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其逐步发展壮大的轨迹:
1998年,海星公司投入了140万元苗种养殖贝类,养殖面积达到了4万亩。同年5月份,东营市海洋与水产局批准用海,同时下发了海域使用证,使用面积为86000亩。这一年,海星公司实现产值1200万元,利润达180万元。
1999年,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发了海域使用证,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海星公司发展浅海贝类增养殖的胆子更大了。当年投资360万元购置了苗种设备,投资300万元购置了一对450马力的远洋捕捞船。年产值达到1800万元,利润2300万元。与此同时,办公楼、商业街、职工宿舍等都相继建成。
2000年,在区政府的引导下,对海星公司养殖的规模作了调整,把养殖面积由原来的8万亩改为6万亩,集中精力建精品。在这一年,他们年产值2400万元,利润400万元。
2001年,投资160万元,开发滩涂1200亩,试探性地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同时,投资100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进行文蛤的集中暂养,形成批量,出口创汇,他们又投资220万元建设了暂养池。同年,公司取得了企业自营出口权。“黄河入海口”文蛤在这一年也荣获了北京农业博览会名牌,当年该公司出口文蛤60吨,实现了河口水产品历史上外汇出口零的突破!
2002年,海星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了长盈水产食品加工厂。按照国际HACCP标准建设,主要生产白蛤、虾酱等产品,积极开发保健食品。年加工能力6000吨,可创产值4500万元,利税600万元。投资500万元,建成育苗水体1000m3、中间苗种培育场1000亩、工厂化养殖场10亩,年育苗能力达10亿粒。大力开展文蛤进出口贸易,去年出口文蛤200吨,创汇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千亩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养殖投资180万元,共产出对虾、梭子蟹10吨,实现产值280万元。此外,按照三星级标准建设的海星宾馆也于去年建成营业,从而使企业成功地实观了多元化经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解决职工和村民居住条件,建设了37户居民别墅,大大提高了渔民的生活水平。
海星公司负责人在谈到最近几年的发展时激动地说:“我可以毫不谦虚地告诉你,最近几年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是事实,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高科技示范园区’、‘省入海口文蛤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海洋生态示范区’这些金字招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以创一流企业为目标,实施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把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从现在开始,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产值过亿元、利税2000万元
的经营业绩,争取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励精图治求破壁
朝阳在大潮汐的搏击中冉冉升起。每一波潮汐,都孕育着一场生命的大躁动。每一轮日出,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大跨越。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海星公司高点定位,大步赶,跑步追,跳跃发展。思想的解放,是一个地方实现生机与活力倍增的根本。发展的定位,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他们到江苏、进上海、奔浙江、看胶东,先进发达地区发展上的突飞猛进、敢为人先的超常之举、干事创业的非常魄力、争先图强的逼人之势,让海星人深受震撼。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说到底,就差在缺少敢闯、敢创、敢冒,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上。若想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别人小步走,我们大步赶;别人迈大步,我们跑步追”的精神状态,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高潮。解放思想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加快发展,而且必须是突破常规的跳跃式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海星公司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潜力,果断调整工作部署,把推进标准化生产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行HACCP质量管理体系,积极争取入海口文蛤绿色、无公害产品标志认证,发展外向型渔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公司重点抓了长盈水产食品加工厂、文蛤育苗和工厂化养殖场、贝类鲜销贸易公司建设,真正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黄河入海口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备受日本和韩国消费者青睐。由海星公司生产的“入海口”文蛤先后荣获了全国名牌和无公害标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也已进入审批程序。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海星人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向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学习,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同时,积极引进懂科学、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企业实力,增加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借鉴和利用外地的成功经验,海星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大大地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与结构优化升级。
依靠科技兴渔,做好产学研结合的文章。一是建设万亩浅海贝类精细养护样板园。2000年10月份,在区委、区政府和仙河镇及海洋与渔业部门的邀请下,著名贝类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王汝才教授来到海星公司,当他看到6万亩的养殖面积时,非常激动,当时就答应担任该公司的技术顾问,在该公司建立采苗试验区。成功进行了半人工采苗试验,为建设文蛤育苗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建设文蛤育苗场。依托浅海增养殖基地,建成文蛤育苗场一处,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实施国家“863”计划——文蛤大规模工厂化繁育项目,积极创建省级黄河入海口文蛤良种场。三是建设高科技渔业示范园。依托浅海养殖基地,规划建设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渔业园区,现已建成滩涂海水养殖1040亩、工厂化养殖10亩、文蛤暂养池20亩、1000m3文蛤育苗场和水产食品加工厂各一处。
大力保护文蛤资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好珍贵的入海口文蛤资源,保持
其原有优良品质性状,增加其资源贮量,海星公司在仙河镇69#附近海域,实施了文蛤人工育苗和半人工采苗技术试验。依托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实施的文蛤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技术项目,搞好文蛤人工育苗技术试验。建设工厂化育苗水体1000m3、中间培育池500亩及其他配套设施,通过选优、提纯、复壮和杂交措施,年培育优质黄河入海口文蛤苗种5亿粒,经中间暂养培育,销售给其他养殖户或用于本企业浅海增养殖,总投资300万元。依托海星浅海贝类增养殖场,划出5000亩浅海,进行文蛤半人工采苗技术试验,年繁育文蛤苗种15亿粒,总投资350万元。截至目前,以上两项目在中科院“863”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顺利开展。
无疑,海星是成功的,但是,成功后的海星人并没有沉醉不醒,并没有裹足不前。2002年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农历的小年。劳累了—年的海星人欢聚一堂,细细品味一年来的收获和喜悦。海星公司董事长回顾了一年的成绩之后,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今天到会的都是咱们父老乡亲,我们今天要自己揭自己的短,为的是让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咱们今后到底该怎么走?”
在这次特殊的村民大会上,海星村137名村民和200多名公司员工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村子和公司几年来的飞跃发展,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董事长的一番讲话中,海星村和海星公司的“软肋”清楚地摆在了众人面前:小成即满,不思上进。在公司一片大好形势下,认为海星公司和海星村已经发展的很好了,因此,很多村民失去了压力,也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在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中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进了海星村和海星公司就是来分享利益的,缺乏奉献精神。机制陈旧,管理制度不健全,奖惩不严格。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管理者尤
其是本村的村民,管理上还是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管理,任人唯亲,缺乏长期性和制度性,不能以理服人。针对这些问题,赵英华和其他股东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发展壮大了,用老办法、老规矩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海星必须改革,必须有大动作,才能继续发展,才能一如既往地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为此,海星公司把2003年视为改革之年,管理之年,法制之年,经济效益和科技发展之年。
首先,他们从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抓起,告别过去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尽管开始实施很难,但他们决定要一步一步地坚定地实行,如同当初承包海域一样。公司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要时刻提醒自己:海星是用每位股东的钱建设起来的,要时刻有危机感、压力感和紧迫感,别给自己留退路。每个单位都要定目标,定任务,定成本。从2003年开始实行目标淘汰制,年终达不到目标的,不论是谁,一律试用一年。当年亏损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下岗自谋出路。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按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记帐,取消一支笔现象。三年内所有的会计都要取得会计证书,达不到要求的公司将直接从社会上招聘高层次的会计人员。
在改革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最为引入注目的一点就是对人事制度的改革。原先海星用人都是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一般碍于面子,来了之后都能安排个工作。海星公司员工每年的平均工资在2万元左右,因此托关系走门子来海星的人络绎不绝。但是通过关系进来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只能胜任一般的体力劳动,真正在管理方面起不到作用。因此,海星公司决定对人事制度下大决心改革,明确规定:今后不管哪个领导介绍的人,都要通过人事部门的考试,然后再决定去留!
改革企业制度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公司要求,从2003年开始,每个单位都要拿出一套自己单位的管理方案,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先走出去,向发达地区学习,向先进企业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然后再制定适合海星的规章制度。股东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科技、人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他们决定今年继续在人才科技方面下大力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走出小圈子。实行唯才是举,能者上,庸者下。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海星村也没有忘记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他们坚持“厚德重法,德法并举,民主自治,修身理家”的思路,充分依靠群众,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在村民中实行了“六化”,即:素质教育系列化、日常行为规范化、经济交往契约化、家庭环境整洁化、家庭生活富裕化、家政管理档案化。同时,他们在制定村规民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活动,让文明之风吹遍海星村。
关系理顺了,思路明晰了,在此基础上,海星公司本着充分发挥自身的规模和资源优势,提高经营效益,加速企业发展的目的,提出了今后的发展重点:一是开发滩涂养殖2000亩,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开工、当年完成、当年使用、当年见效;二是建设文蛤中间培育池1000亩;三是建造135马力水产品收购船一对;四是依托东营港,准备建设年吞吐量2万吨渔业专业码头及配套服务设施;五是配套文蛤育苗
场蓄水池及水电路等设施;六是建设虾皮烘干车间。以上项目都已开工建设,争取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七是搞好各项试验,确保“863”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取得文蛤育苗成功,争创省级文蛤良种场。同时,为充分挖掘企业潜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以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加强对文蛤育苗、养殖、暂养、净化、包装出口的技术研究,大幅度提高文蛤产量,使海星公司成为全国知名的以文蛤等贝类生产出口为主的龙头企业。积极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联系,争取使海星公司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科研实习基地。
目前,一处总投资788万元的文蛤工厂化育苗场已经落成,并且实现投产。投资2000万元的海上旅游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中。投资2000多万元规划建设的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渔业园区,现已建成滩涂海水养殖1040亩、工厂化养殖20亩、文蛤暂养池20亩、文蛤育苗场和水产食品加工厂各一处。
海星公司就像一条“潜龙”,已经开始腾渊。
条分缕析看启示
短短几年的发展,不仅使海星公司一跃成为东营市最大的渔业龙头企业,更重要的是海星公司的崛起为河口区乃至东营市的蓝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海星公司的成长其实就是新时期海洋渔业发展的新模式。
1998年,海星公司承包了6万亩浅海用于贝类增养殖,在全省率先进行浅海见类增养殖,并办理了海域使用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区随之掀起了浅海开发热潮。养殖过程中。坚持投苗养殖、轮捕轮放的科学手段,共向养殖区内投放文蛤等贝类苗种1200多吨,养殖区内贝类资源明显回升,预计养殖场内资源总量达3万多吨,实现了浅海贝类增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并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生产的要求,建设了文蛤育苗场、文蛤暂养场和水产品加工厂,完善了产业链条,初步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这是海星公司总的大概发展轨迹,但是轨迹后面却是一个个内涵朴素而深刻的经济规律。我们在对海星公司逐步壮大的轨迹细细梳理的同时,不准窥见其越来越明晰的发展模式。
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是事业成功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海星公司承包浅海进行增护养时,浅海贝类增养殖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海星公司也因此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沉寂千年的海洋竟会孕育着如此巨大的能量,但正是由于海星人所特有的开拓精神,使他们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并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和回报。
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是海星公司快速发展的捷径。两年来,海星公司先后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二十余次,对全省、全国的渔业重点县、市、区和渔业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接纳和吸收,学人之长,为己所用,结合自身贝类增养殖的优势,扩大企业二、三产业的规模,不论是从建设投入还是从经济效益看,海星公司均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渔业龙头企业。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最大活力。海星公司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一是承包浅海,实现了从海洋捕捞向浅海养殖的转变;二是进行投苗增养殖,实现了从粗放型护养向集约化养殖的转变;三是从加强资源保护入手,实现了由从单纯护养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四是实行多产业共同发展,实现了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的转变。这几次转变,促进了海星公司的快速膨胀壮大。而这几次转变又都源于公司决策者勤于学习,观念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从而实现了企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依靠科技,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该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与大专院所、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使海星公司成功地实现了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别人的前面,海星人总是快人一步。
龙头带基地,走产业化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目前,该公司的贝类生产,从育苗、养殖,到加工、出口各个环节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加销一条龙、渔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已初具雏形。
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星公司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在公司发展中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区海洋与渔业局重点培植,积极争取项目,派出技术人员蹲点进行技术指导。总之,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保障,企业就不会快速发展。
如果说最初海星的发展靠的是企业领导者的胆识和勇气,那么如今科技和人才已经成为海星公司新的助推器。2003年4月25日,从青岛来的两位客人在海星公司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倒不是海星人没有见过世面,而是他们的身份和所带的项目让人兴奋。这两位客人就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刘宝忠和张涛。
他们不是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他们是冲着海星公司的文蛤和硬壳蛤来的……
5月31日,记者在海星公司刚刚建成的黄河入海口文蛤良种场见到了刘宝忠博士。刘博士是目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方面的年轻专家,这次他带来的课题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他的同事张涛博士带来的课题是国家“863”计划项目——“硬壳蛤高效人工育苗技术”。2002年10月份,国家科技部批准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海星公司联合申请的项目:“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今年4月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又把海星公司选作“硬壳蛤高效人工育苗技术”合作基地。
刘博士说,他们来这里看中的不仅是当地优越的海洋资源,更重要的是看中了海星公司的发展前景和他们养海护海的做法。“我们来到之后,除了进行我们的科研项目之外,还给海星公司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文蛤育苗的成活率。”“海星公司的生产模式让人看到了海洋发展的趋势,以海养海,以海护海。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渔民了。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渔民正在消失,或者说他们的生存状态已经开始改变。过去基本上靠手工的捕鱼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工业捕鱼时代正在兴起。我们的渔民也就相应地需要改变。海星公司已经探索到了这样的出路。从目前来看,近海自然捕捞行为即将结束,养殖捕捞正在方兴未艾。”
对刘博士他们而言,搞科研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载体,对企业而言,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同时还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
博土和他的学生对河口区大部分海域进行了
实地考察,他们发现,河口区所在的这片海域
不像其他地方的海域一样,拥有足够的海洋生
物资源,这里的海洋物种比较单一。刘博士认
为,如果再按照过去的单一捕捞模式发展下
去,用不了多久,这里的海水状况只会越来越
糟糕,发展海滩养殖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选
择。因为海滩贝类养殖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水
质,养殖技术要求也不高,很适合群众大规模
养殖。
刘博士还特别提到,针对过度捕捞造成的
海洋状况,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海洋荒漠化”,其实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
们再不重视海洋捕捞的控制,再不提出好的保
护措施,“海洋荒漠”的到来将为时不远。而综
合现在的各种情况来看,海滩贝类养殖的确是
一个很好的方向!海星公司的发展正是沿着这
个方向快步前进,可以说,海星公司为诲洋开
发闯出了一条新路,创出了一种模式。
海星,渤海湾上升起的一颗璀璨明星!
中篇:河口突围
几年来,河口区先后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根据“优、好、强、高”的标准(即结构调优,质量调好,产业竞争力调强,渔民收入调高),围绕结构调整,突出抓品种引进,基地建设,流通开拓,市场开发,科技服务等工作,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培育了以海星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水产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河口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地实现了突围和跨越。
一首同心曲,凝聚了同一个热望,河口人全面实现小康。
小城镇大气魄
来东营旅游的人都愿意看看仙河镇。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仙河镇并不是那种古色古香,有着上千年人杰地灵的名胜。相反,仙河镇很年轻,不管是得名还是设镇,都是十几年以内的事情。而这个滨海小镇真正依靠自身实力腾飞,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仙河镇原本是一个依托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兴起的小城镇。但随着油田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仙河镇已经急需找到新的发展路子。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决策者们的目光聚集到了仙河镇得天独厚的海上资源优势:海有多深,钱有多厚;滩涂像只盆,里面有金银。河口人看透了大海,认准了大海。他们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海上仙河”和“渔业强镇”的策略。几年下来,该镇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抓载体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很快走上了一条富民兴渔之路。2002年全镇水产品总量24000吨,渔业产值7200万元。
这么—个小镇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发展呢?
有了大气魄,才有大思路。近年来,仙河镇的决策者们以“海上仙河”和“渔业强镇”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海洋水产业。先后投资460万元,完善6万亩的浅海贝类养殖基地,建设浅海贝类半人工采育苗及养成技术科技示范园;完善2万亩浅海贝类护养精养示范园;投资200万元建设120亩淡水养殖基地。开发滩涂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1000亩、梭子
蟹260亩,淡水养殖河蟹400亩、银鲫鱼600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投资280万元建设高标准暂养池20个,实施文蛤吐沙净化,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另外,还积极投资发展远洋捕捞业,投资300万元购进远洋捕捞船一对,实现了深海远洋捕捞大丰收。
重特色,创品牌。在渔业发展上,重视特色海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名牌产品。盛产的文蛤以味道鲜嫩、蛤体肥大而享誉国内外,2000年申请注册了“入海口”牌商标,2001年参加了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获得了“入海口”文蛤名牌产品称号,并获得了国家农产品无公害标志产品证书。2002年7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文蛤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文蛤名牌的取得,进一步扩大了该镇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产品已销往日本、韩国等地,极大地推动了全镇渔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三位一体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为实现渔业强镇这一目标,他们与青岛海洋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作指导,定期进行科技培训。通过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倾斜促进龙头企业带动渔业经济的发展。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海上资源,他们又瞄准生态旅游这个市场,聘请旅游专家设计,准备投资2900万元建设集海上旅游、野炊、娱乐于一体的海上娱乐中心,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目前,仙河镇的渔业生产正向着一个养殖品种多样化、苗种繁育良种化、养殖布局生态化、基地建设规模化、加工贸易国际化的良好态势发展。
毫无疑问,仙河镇已经找到了一条出路,成功地实现了突围。正如该镇镇长王志华所言,现在仙河镇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海洋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已经成为仙河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很显然,依托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蓝色产业,仙河镇的未来也一定是一片灿
烂。
小产业大战略
农林牧副渔,在我们谈论大农业的时候,
海洋渔业总是被看作大农业的最后一位。由于
全球海水资源的缩减以及我国政府转捕为养
政策的实施,使得海水鱼类捕捞产量大幅下
降,海水养殖成为满足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惟
一途径。
近几年,海产品的市场发展较快,随着人
们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海产品独特的口味、
丰富的营养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专家认为,海产品将成为未来水产市场的主
角。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陈学认
为,名、特、优、新海产品将成为海水养殖的发展重点。因此,海水养殖将从近岸海湾向近海
发展。
不仅如此,就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发展海
洋渔业,有利于缓解国内资源压力,扩大生存
和发展空间。我国幅员辽阔,许多资源的总量
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但是,从人均占有资源
的相对量看,我国的资源极其短缺,再加上资
源分布的不平衡,更加剧了资源的紧缺性。有
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草原和淡水
等主要农业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海
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生存着2万多种生
物,每年可为人类提供6亿吨可食用的高级生
物;海洋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等
都很丰富。就蓝色农业而言,我国还有丰富的
江河湖泊和低洼盐碱荒地等非耕地资源,可以
发展水产养殖业。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从近几年
各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实践看,开发
蓝色农业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和渔
业的发展。发展蓝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对于河口而言,海洋渔业在很长时间内就被放在了农业的首位。河口区具有坚实的水产海洋资源产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大招商战略以来,河口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从1990年起,河口区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居东营市前列。2002年,全区共完成水产品总量72万吨,实现总产值569亿元,同比增长4%和163%;渔业人均纯收入15136元,同比增长10%,人均增加纯收入1376元,占全区农业增加人均纯收入的51%。今年1-4月份,完成水产品总量20848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175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7%和96%。其中,海水产品总量19488吨,其中捕捞产量14200吨,养殖产量528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淡水产品总量1360吨,同比增长18%。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渔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水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从城乡消费水平、水产品消费结构和动态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尤其是华北的水产品消费市场空间极其广阔。水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河口区有明显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地域比较看,该区拥有丰富的海洋、内陆水域资源和可供开发的低洼盐碱地等宜渔资源,劳动力价格相对比较低,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相对丰富,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则相对稀缺。比较而言,该区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国内比较看,该区水产品生产的利润
率一般为20%—30%,而工业产品和种植业产品的利润率偏低,比较效益不如水产品生产。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极大地推动了蓝色农业发展。
目前,河口人对海洋渔业开发的重要性已有了足够的重视。如今,靠海养海已成为河口区沿海农民的自发意识。常年从事海产品运销的专业户常守臣,面对海洋资源乱捕乱采的混乱局面,联合十六户渔民集资入股280万元承包浅海滩涂13000亩,并从江苏等地购进文蛤苗378吨实施浅海护养。谈起观念的转变,常守臣颇有一番感慨:“我这些年跑海有数啊,早些年的时候,大的小的都逮,海里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只有养好海、护好海,咱才能更好地吃海。”目前,河口区农民投资养护的50多万亩浅海,已成为文蛤富集区。文蛤日产量由1998年的5吨增至现在的50多吨,半斤大文蛤又重回渤海湾,实现了浅海贝类资源生产的良性循环。
海洋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它的开发利用既不能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搞掠夺性经营,又不能坐失良机让资源白白浪费。河口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开发模式:凝聚内力,借助外力,形成合力,乘势而上。一方面全力发展本地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广泛吸引外资,让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到河口来兴办渔业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招商引资,这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下的一盘棋。而到底谁能够把这盘棋给下好下活,那就要看谁是大手笔,谁有大智慧;要看谁的软件硬件更能符合客商的口味。河口区把这盘棋下出了特色,下出了韵味。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全区人民的坚定决心,凭的是区委、区政府的优惠政策,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凭了外地客商对于河口区海洋滩涂资源的无限青睐。海洋
和滩涂,它们就是河口招商引资最好的引荐人。随着“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工作的全面铺开,浅海滩涂开发成了中外客商投资的热点。先后有美国、日本、泰国、韩国以及台湾、港澳、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河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至沓来参与河口区的水产业开发,从而带动了河口区由传统的资源捕捞型向高科技、综合养护型现代化水产业的转变。
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浅海滩涂资源,河口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给滩区农民吃了“定心丸”,一场大规模的滩涂开发战役重新打响。新户乡东村村民张久明抓住机遇,快速启动。筹集资金380万元,开发虾池面积5000亩,成立了集孵化育苗、饵料加工、名优特海产品养殖于一体的明通达经济开发总公司,年收入达120万元;养殖大户张贵华,利用80亩旧虾池改造成卤虫养殖池,从美国引进卤虫卵进行养殖,投产4个月生产卤虫卵800公斤,创经济效益18万元……广阔前景,优惠的政策,令河口人重新坚定起了投资水产养殖的那一份执著。同时它也吸引了淄博、滨州、辽宁、河北等地的大批客商云集这里投资兴业。
政策像助推器一样促成了滩涂开发的规模化,河口区各级政府又号召养殖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科技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引导大家在过去单一养殖中国对虾的基础上,突出名优特,实行虾贝混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等多品种立体综合养殖,变粗养为精养,大大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壮大了社会经济实力。他们先后与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与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科研攻关,鱼、虾、贝立体混养,文蛤暂养,活沙蚕暂养等科研项目获得成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定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水产专家、教授来传授养殖技术,组织水产科技人员深入养殖场虾池现场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增强了水产养殖抗御风险的能力。
在暂养、远销、外运的基础上,河口区又在沿海建起了10多处水产品交易市场和鲜活海产品收购点及加工厂,其海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美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有远见的养殖户也把目标定在了搞深加工和创名优特新产品上,搞品牌战略,要让黄河口水产品浩浩荡荡走出河口,走出山东,走出国门。目前,河口区水产业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全区依靠发展水产业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就有200多户,新户、太平、义和、仙河等乡镇从事季节性海产品捕捞、运销的农民达2万余人,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
经过实践,河口人深刻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蓝色农业,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从靠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扩张型渔业转向合理利用资源的质量效益型渔业,发掘和培植区域优势明显、品质特征突出的产业和品种,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河口区建成渔业强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全国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开拓发展空间,满足国内外市
场对水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蓝色革命”,在河口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揭开了序幕。成“建制”的开发队伍开始开赴渤海湾畔,河口人要跟大海“歃血结盟”了。世代与大海唇齿相依的河口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大海一往情深。从来以慷慨著称的大海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悦诚服地为河口创造财富。是河口人征服了大海,还是大海垂青于河口人,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效吧!如今,凭借海洋渔业这个蓝色产业,河口人已经为自己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他们将加快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全面推行渔业标准,推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素质,使小水产长成大产业。
小康曲大旋律
如果说海星村的巨变是一个偶然,但是仙河镇的突围则是偶然中的必然。发展渔业,振兴渔业已经成为河口区未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蓝色农业”,这个极具生命力的词汇,已经成为河口人说的最多的词语。不知不觉间,河口区在改变着发展思路。借海发力,凭海重生,已经开始成为河口人的共识。
海是博大的,大海在涌动,大海在呼唤。
展望未来,河口人豪情满怀,全面实现小康,河口人信心百倍。目前,河口区已建成了四大渔业基地:浅海贝增养殖基地,发展浅海贝类增养殖场6家,总面积12万亩。海水多品种养殖基地,总面积达8万亩。卤虫养殖基地,总面积20万亩,产卵面积达15万亩。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及淡水鱼类养殖基地,总面积15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05万亩。渔业已经成为河口区农民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渔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效益稳步提高。
多年与大海打交道,河口人有经验也有教训。近年来,以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的海洋渔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浅海渔业一直处于无序、无度、无偿开发的“三无”状态,不仅影响了海洋整体功能的综合开发,也使近海资源濒临枯竭。以当地盛产的文蛤、青蛤等优质贝类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全区从事贝类采捕船只有四五十只,每天的单船产量都在5-10吨左右。但近年来,随着贝类价格的持续上涨,贝类采捕船只和渔民数倍增长,加之管理相对滞后,造成了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不分规格、大小一律采捕,近海渔业资源特别是贝类资源遭受了灭顶之
灾,百姓的餐桌上很难见到味道鲜美的贝类海鲜。到1996年底,该区大部分渔船入不敷出,纷纷停船歇业,靠海为生的1万多渔民收入锐减,涉海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残酷的现实使河口区决策者们认识到: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1997年初,在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该区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了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本着品种调优、结构调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渔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截至目前,该区浅海有偿使用面积已达114万亩。五年来,共向护养区内投放文蛤等贝类苗种2600多吨,护养区内贝类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增殖,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浅海增养殖业实现了由自然资源的单纯护养向轮捕轮放、科学养殖的巨大转变。2002年,全区实现贝类总产量42万吨,创产值191亿元,利税105亿元,加快了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海洋渔业的持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建成,带动了全区贝类增养殖、海水养殖、卤虫卵开发、水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外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区已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养加捕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该区还建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市最大的万亩高科技渔业园区,建成浅海养殖场、滩涂养殖场、文蛤暂养池、贝类鲜销贸易公司、文蛤育苗场及水产品加工厂各一处。2002年,该园区在全市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评比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现在正在实施河口区浅海贝类绿色高效示范区建设。据介绍,该示范园区建成后,可年实现产值63500万元,利润13500万元。同时,它还有丰厚的社会效益。渔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广泛采用浅海贝类增养殖技术、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特别是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贝类暂养净化及加工技术,不仅使项目自身的科技含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将带动周围地区加快渔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应用步伐,实施耕海牧渔,推进渔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可年增加鱼、虾、蟹、贝优质水产品产量6500吨,加工水产品2万吨,生产文蛤、虾苗、蟹苗20亿粒、尾,为出口创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大量优质水产品,同时带动就业3000人,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
高奏蓝色农业进行曲,唱响全面建设小康主旋律。
河口区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提高渔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健全完善区、乡渔技推广机构,建立区水产研究所,专门负责渔业技术推广与科研。与大院大所密切配合,搞好养殖试验,加快渔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几年来,先后获得省星火计划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区科技进步奖多项,承担国家星火计划一项,合作实施国家“863”计划两项,全区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据悉,他们准备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渔业高科技示范园区3万亩,重点发展高科技、集约化的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在区内开发建设现代化的工厂化养殖区、名优品种繁育区、水产品加工区和浅海贝类增养殖休闲渔业区,形成渔业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渔业、设施渔业、休
闲渔业的高效渔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经济格局,到2006年示范区内建成1万亩浅海文蛤增养殖休闲渔业区,1万亩高效生态渔业养殖基地,10万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基地,5000立方米水体的良种繁育场和文蛤良原种场,年暂养能力1万吨的贝类暂养净化场和2万吨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成集高效渔业,外向型渔业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高效渔业示范区和科研产业化基地。到2006年,整个示范区内实现渔业产值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建成东营市乃至山东省的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下篇:河口蓝图
2003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向敢为人先的河口人在这个春天里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创造了新的奇迹。向大海要产值,向滩涂要效益,用蔚蓝色的画笔描绘出农业的第三极。从各自为战的捕鱼捉虾到成规模的耕海牧鱼,从粗放的捕捞养殖到集约的深加工企业,从农民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全面参与和投入……
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河口区已初步形成了海洋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为“海上河口”建设筑起了框架:东以东营港及仙河镇为依托,重点发展海上运输、海水增养殖、浅海贝类养护与海洋捕捞以及原盐、滨海旅游业;西以新户渔港和尚未利用的47万亩浅海滩涂为依托,重点发展盐及盐化工、滩涂养殖及捕捞业。实行港口、海岸线、滩涂与海域连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新的发展目标,需要找准优势和不足,采取新的有效举措才能得以实现。
河口人真的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发展经济,就像谱写一首乐曲,只有实现音符的绝妙排列与组合,才能成为高亢动听的乐章。河口区委书记韩吉顺认为,推进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光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还不够,关键是要有知难而进的办法,做到既有勇又有谋,勇是胆量,谋是实招,两者结合,创造新的发展速度又有何难?!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境界作用下,河口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抓经济,聚精会神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海是一支碧蓝滚动的歌。河口人在蓝色农业进行曲中,和着时代的节拍,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旋律。
审视度势促发展
尽管有这些骄人的成绩,但是和河口区的自然资源相比,依然难以令人满意。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目前河口区海洋渔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全市可能走在
了前列。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因为河口的资源条件是别的县区无法相比的。目前有海岸线25437公里,-10米等深线以上浅海面积2400平方公里。滩涂总面积654平方公里。水质条件好,工业污染和生括用水排放少。因此可以说,河口区发展渔业和渔业经济的潜力还没有真正有效发挥出来。”
河口区水产研究所专家认为,虽然近年来河口的渔业经济发展和总量在不断增加,渔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且日趋完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资源开发和生产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由于受技术和人才的制约,难以上规模上档次;用于水产养殖的池塘普遍存在标准低、条件差的情况,达不到高产高效的要求。此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由于控制捕捞强度的难度加大,近海无序开发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渔业资源进一步恶化,海洋环境在逐步衰退。
他们认为,制约河口海洋水产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整体行业技术水平低,技术推广工作亟待加强。渔业科技人员少,全区渔业技术人才仅有16人,仅占渔业从业人员的12%;养殖模式相对落后,全区海淡水精养、半精养面积只有1760亩,占河口区水产养殖面积的58%。此外,渔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支撑体系尚不健全。随着生产发展,由于渔业基础设施的落后,渔业生产、加工、运销整个产业链的建立受到了很大限制。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的渔业生产只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技兴渔,依靠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优化配置渔业资源,加快渔业标准化建设步伐。
河口区的百万多亩浅海,开发的仅仅只有10多万亩,还不到1/10。可以说,河口的海洋渔业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发展浅海护养不仅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显得重要,从社会效益上看也是必要的。河口区沿海现在有10多个村庄的4000多渔民已经没有鱼可以打了。靠海吃海,如今再靠过去的老办法,海已经没法吃了。他们的生存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他们该何去何从?随着海洋资源的减少,终究有一天他们会从传统意义上的渔民转变为新型的渔民。这种转变最为可能的就是发展海滩养殖,目前来看,海滩养殖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贝类养殖。在这—点上,海星公司无疑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发展海滩贝类养殖除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也不容忽视。为什么海洋资源在那么短的时间就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除了蜂拥而来的人群对海洋实行滥采乱捕外,还有一点就是肆无忌惮的海水污染,对鱼虾类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贝类对净化水质改善环境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拿文蛤来说,它可以把水中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有机质全部净化掉。一个5厘米的文蛤,一天的滤水量就能达到两吨,一平方米的养殖区可以放养30个文蛤,仅仅这一平方米的文蛤一天就可以净化50—60吨海水。
品牌也是一种资源,品牌也是一种财富,现在海星公司认准了这个道理,并且在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据悉,河口区为保护“天下第一鲜”文蛤这一品牌,积极组织海洋与渔业、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采取了包括原产地域保护、申报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申报无公害农业产品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文蛤本来是一种
从野生逐渐走向养殖的“食品”,似乎造物主从一开始造就它们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福的。但领略过文蛤美味,依靠小小文蛤走上小康路的河口人并不这样想,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让更多的人尝到“天下第一鲜”。
乘风破浪奔小康
河口人是聪明的,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总是先人—步,在于他们解放思想的力度和知耻后勇的态度。
解放思想贵在自觉实践。也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使思想更好、更大限度地得到解放。在河口采访,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感染着记者。从一般干部到领导同志的言谈话语里,从海星公司员工的劳动热情中,记者深切地感到,这里的人们干事业心齐劲足。拥有两个“863”计划项目的海星公司的负责人说,解放思想就是胆大心细,踏实干事。
为了充分发挥蓝色农业的带动作用,从去年开始,一场蓝色农业战役在河口全面打响。这个区充分认识到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是培育龙型经济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河口区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和市场开发,为渔(养)民、企业主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做好市场导向。积极鼓励引进开发名优产品。海星公司以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发展文蛤养护区。在政府和水产海洋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连片文蛤养殖示范基地。
他们深知体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积极引导企业实行体制创新。促进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培育龙头企业的关键。实行产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如果依靠传统的农业积累方式来增加投入,势必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是当前的激烈竞争环境和市场要求所不允许的。只能依靠拓宽社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开发,以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素质提高。在河口区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全区4家海洋水产企业全部实现了公司化改制。
强企业,更要富农户。河口区深刻认识到: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实行“订单”农业,是发展龙型经济的重要手段。要发展龙型经济,提高产业规模,必须实行在产业链中的分工与合作,将农户和公司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顺利对接。使分散养殖模式和集约化经营找到最佳结合点,以产业体系的“有机整体”面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共创双赢,加快农民的转产转业步伐。海星公司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养殖基地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海星公司充分发挥其生产消化能力强和市场销售渠道稳定的优势,延长产业链,出资为周边农民修建海滩养殖设施,积极提供技术服务和苗种供应,到时以市场价格有计划进行收购。这样既降低了外购贝苗的成本,又保证了贝苗的质量,同时还增加了周边渔民的经济收入,使渔民每年可以增收700—1000元。目前,发展海滩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共识。海星公司的辐射作用已经使周边渔村正逐步由海洋捕捞村向海滩养殖专业村转变,形成特色渔业和效益渔业,实现当地渔业的整体转化和优化升级。
加强市场建设,培育中介服务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龙型经济的保障。渔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只有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培育机制灵活、体制创新的中介服务组织,理顺产、供、销关系,完善一体化经营,才能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促进龙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河口区紧扣“以市场促生产,以市场保生产”的工作思路,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组织领导,扶持培育了多个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该区水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提供了窗口,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成功结合。仅河口区水产品交易市场,全年上市交易量就达30000吨,交易额达2亿元。市场辐射辽宁、天津、河北等各周边省市。
河口区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河口区将进一步加大实施“海上河口”战略力度,坚持科技兴渔,依靠市场调节机制,优化渔业资源配置,加快渔业标准化建设,适应国际渔业市场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浅海贝类增养殖和高效生态渔业,狠抓出口创汇,繁荣渔业经济,增加渔民收入,实现全区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采取政府贴息、政策引导、协调金融贷款等措施,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渔业生产格局。同时,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鼓励名特优品种养殖,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效生态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搞好示范带动。全面实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促进水域滩涂养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把河口区建设成为全国的重点贝类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突出高效生态养殖,搞好精深加工,提高加工生产工艺,突破贸易壁垒,占领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进行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全面推动全区水产海洋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大发展。
如今,一首以蓝色农业为主旋律的乐曲已经在河口大地奏响,在—个可以预期的将来,河口必将是这样一番景象:碧海银涛金海岸,鱼跃蛤鲜生态园。绿树红花映新居,蓝色旋律响云天。
不是尾声
与大海为伴,学来的是大海的宽广胸怀。以大海为家,拥有的是大海的雄浑与富足。在美丽的渤海湾畔,在神奇的黄河入海口,河口人为自己的未来所描绘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在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你所领略到的是河口人气度不凡的大手笔,你所听到的是河口人用勤劳与汗水奏响的蓝色农业的小康曲!
河口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在清凉的海风中猎猎作响。

选自《东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