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rec=615&run=13

饮食
解放前,河口境内居民以高粱、大豆、玉米为主粮,辅以黍、稷、绿豆、红小豆
、白豆、小米等杂粮。一般是每日三餐,早晚习惯喝粥或稀饭。多数人家为省粮、省
时,冬闲时吃两顿饭,吃细粮、鱼肉的人家极少。一般人家常年以高粱、大豆混合面
做的窝头、饼子为主食,稀饭主要为高粱面或玉米面粥或小米绿豆稀饭。过年迎节吃
饺子。蔬菜多是自种自腌的咸菜(萝卜、白菜、黄瓜、茄子、豆角等),寿光籍群众善
腌辣椒;鲁西南籍群众喜吃咸红萝卜;利津、沾化籍群众则爱腌“辣菜疙瘩”。自种
的蔬菜有豆角、茄子、辣椒、大葱、南瓜、白菜、萝卜等。旧时境内黄河水七沟八汊
,盛产毛蟹,每年秋后,当地群众将肥肥的毛蟹捉来用盐水加佐料腌好,入冬后作菜
肴下饭下酒。歉收年,多数垦户为省粮渡荒,农闲时以黄须菜籽、子等荒洼野禾或
小野豆掺高粱面做成“谷楂”(弄成圆团一掰为二)、芑馏(圆球形)、扒拉子(粗粮掺
胡萝卜及其叶、榆树叶及榆钱、槐花、地瓜叶或其它野菜蒸成半散状)充饥,或多食
胡萝卜、蔓菁。改善生活时,也是粗粮细做,如包皮饼(细粮包外作皮,粗粮在内)、
小米干饭、杂面条,自制的小豆腐(干菜加豆渣煮熟)、萝卜做馅细高粱面作皮的大包
子。逢年过节吃一顿水饺或馒头,有的还杂以白豆面或白玉米面。每年秋后,家家收
割黄须菜(俗称小秋收),菜籽菜叶食用,秸杆作烧柴。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般群众以高粱、大豆、玉米、地瓜为主食,小麦仍非常珍贵
。来客或年节才能吃到细粮白面,平时老人和小孩用粗细混合面食。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主食逐渐以细粮为主,辅以大米、玉米、小
米、绿豆、红小豆,并开始向科学化、营养化发展。面食类有馒头、花卷、糖包、油
饼、煎包、馄饨、油条、麻花、火烧、面包、点心等。肉食类有猪肉、牛肉、羊肉、
鲜鱼、虾、文蛤、咸鱼、鸡、鸭、兔、鹅等。逐渐改变喜爱肥肉的习惯。特别是建区
后,群众的食油多了,喜食瘦肉。蔬菜类品种除白菜、茄子、萝卜、黄瓜、豆角、南
瓜、辣椒、菠菜、韭菜等外。逐步增加了元葱、土豆、西红柿、甘蓝(大头菜)、丝瓜
、菜花、蘑菇、莴苣、芹菜、油菜、蒜苔、空心菜、雪里蕻等品种。随着大棚蔬菜种
植技术的推广,人们四季皆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
群众饮水不断改变卫生条件,主要饮用黄河水,越来越多的群众喝上自来水,城
市居民开始饮用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品种也不断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奶类饮品已
进入城镇居民家庭。
境内居民喜爱饮酒,由原来的一年四季饮用白酒逐渐改为冬春以白酒为主,夏秋
以啤酒为主,白酒逐渐由高度、低档为主,改为以低度、高档为主。同时米酒、果酒
逐渐增多,无暴饮暴食之风。其他无酒精类饮料越来越受欢迎,主要有茶水和各种果
汁、汽水。饮茶较为普遍,老年人喜饮茉莉花茶,中青年人则喜绿茶,茶叶档次逐年
提高。客人至,先沏茶,后用酒饭。
吸烟者多为男性。解放前,多自种烟草,自制自吸。20世纪60年代,农村群众以
纸卷旱烟或买价廉卷烟,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多吸中低档卷烟。80年代后,吸烟者仍
较普遍,但中青年吸烟者逐渐减少,妇女中吸烟者为数不多,且以农村中老年妇女为
主。城市居民多吸中高档卷烟,农村居民多吸中低档卷烟。
婚丧待客,烟、酒、茶、糖必备,一般席酌是四盘八碗两大件。当地居民较喜吃
水饺、面条、蒸包、馒头、汤菜;川、浙、闽、粤籍人皆以大米饭为主食。假日或亲
朋好友至,以菜丰为重。
服饰
解放前,农民穿家织土布衣。男子夏穿浅色或白色对襟粗布短褂,头戴苇笠,短
衫披肩、大裆裤衩子,春秋穿深色短夹衣,头戴帽垫或毡帽;秋末冬初,多在夹裤外
套棉叉裤(两只棉裤腿吊在腰带上),夹袄外套坎肩;冬穿黑色对襟棉袄、大腰肥裆棉
裤,有的穿大襟长袍,腰束布带(也叫扎包、围腰),头戴毡帽(也谓帽头)或耳帽子。
老年人春秋穿叉裤,也有夹、棉之分。农民穿双脸子鞋、圆口鞋、牛鼻子鞋(俗称踢
煞牛)。冬季穿棉鞋(名曰骆驼鞍),老人的棉鞋厚深,绣有方头、蝙幅。闲时穿“蒲
窝”(用蒲草或苇穗编织而成)。袜为土布白袜或蓝袜。秋季戴帽垫、瓜皮帽(八片),
冬春戴风帽、毡帽头(三大扇、大金边)、捋帽子。女子上衣均右掩襟,青年女子多穿
印花布及五色条纹、席纹、棋子块布,袖不掩腕,下摆不过臀,色尚红、绿,穿绣花
鞋。未婚女子多衣着鲜艳,款式古朴,梳过腰长辫,扎红头绳,耳戴小银坠,穿绣花
鞋,束红色窄腿带,过节时头戴五色绫花。出嫁时穿红缎裙子和套子,均着大档裤,
有的上衣和裤子镶有花边。中老年妇女绾纂套网,名曰“盘头”、“长纂”、“疙瘩
鬏”。老年妇女着衣宽松肥大,多黑、蓝色,束宽腿带,戴箩圈帽(旮旯帽)、盔形帽
(捂头顶),帽花多是蓝色人造宝石。30年代后,士绅名流多穿大褂,富人中有穿西服
、打领带(领结)、穿皮鞋者。女子穿旗袍者渐多。学生尚制服,官员多着中山服。劳
动者男穿对襟褂,妇女穿掩襟上衣,肥裤,裤脚扎腿,多为粗布制成。
建国后,女子戴首饰之俗渐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但服装有了很大改
善,人们多穿细布衣服,粗布衣渐少。常用布料有卡其布、条绒布。中青年男子穿中
山服、国防服、学生服,穿球鞋、五眼鞋、圆口鞋、解放鞋;年轻女子穿蓝士林布上
衣,女干部、女学生多穿列宁服,着力士鞋、松紧鞋。冬季部分家境较富裕的男女着
黄、黑、蓝色棉大衣。男子多不蓄须,留分头、平头,戴八路军帽、八角帽,冬季戴
解放帽或三大扇,围长围巾。中年妇女多留齐耳短发,青年妇女扎两条辫子,围红、
绿、黄等色方头巾。老年人的服饰仍沿袭旧俗。“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多穿军
服、戴军帽、着军鞋,上下一身绿,胸前均配毛泽东像章。70年代末,时兴涤纶、涤
棉、毛织品,流行灰、蓝、黑色,服装款式变化不大。男女皆穿塑料底鞋或翻牛皮鞋
、布鞋,穿土布袜或线袜者渐少,穿人造纤维袜者渐多,但许多农村家庭主妇仍在新
买的纤维袜上缝一个厚实的粗布袜底,以使袜子耐磨持久。
80年代以来,人们的服饰观念更新,变讲究实用耐穿为追求美观时髦,色彩日益
丰富,款式不断翻新,原料渐趋高档。其中,领风气之先者总是青年人,尤以城镇青
年为甚。西装、茄克衫、面包服、运动服、筒裤、喇叭裤、羽绒服、牛仔裤、呢子大
衣、风雪衣、健美裤、萝卜裤、脚踏裤、羊毛衫、T恤衫等新潮迭出,花样翻新。夏
季女青年多穿百褶裙、连衣裙和高筒尼龙丝袜,男青年中穿大红大绿、大花者不为鲜
事。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则大多保持着传统的服饰习惯。男子多留分头、
平头,也有的男青年留长发;男子中一度流行鸭舌帽,但戴帽者越来越少。女子发型
各异,有的留披肩发,有的扎辫子,有的留马尾式,有的烫发;女子戴帽在防晒和防
寒的同时,更具装饰作用。男女夏季多穿塑料凉鞋,冬季穿皮鞋、旅游鞋、布棉鞋者
均有,女式鞋多为高跟鞋。用化妆品戴首饰者渐多,化妆品多为增白、润肤品和香水
,首饰主要有各式发卡、戒指、耳环、项链、手镯,但质地贵重的纯金制品不多。
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穿中山服的少了,穿西装的多了
;穿棉衣裤的少了,穿羊毛衫的多了;穿布(革)鞋的少了,穿皮鞋的多了;穿化纤制
品的少了,穿纯天然制品的多了(如冬服追求纯羊毛,内衣追求纯棉);单纯追求高档
品的少了,更注重个人感受的多了。服装有了礼服和休闲服之分,礼服主要指西服,
讲究质地考究、裁剪合体、熨烫笔挺;休闲服包括休闲西装、茄克等各式服装,讲究
穿着舒适、自然大方、具有个性。女子裙装款式更为丰富,且穿裙装已不再局限于夏
秋季节,冬春亦有穿裙装者。部分青年女子夏季喜穿超短裙。城镇中、老年妇女及农
村中年妇女穿裙装者在增多。男子发型变化不大,只有少数人留长发。女子发型更为
丰富,各具个性,留长发者仍居多数,留短发如男子者则日渐增多。有的青年男女将
头发染成棕黄、红色。使用化妆品和首饰者甚众。男用化妆品主要有发胶、摩丝、护
肤品、润肤品、增白品、香水等,使用者多为城镇男子和部分农村中、青年人。女子
化妆名目繁多,除使用各种润肤、增白、防晒品和香水、摩丝外,还有描眉、涂眼影
、画眼线、涂口红、染指甲、做面膜等,所用化妆品日趋多样化、高档化,多数女子
喜用名牌产品;女子化妆在城镇最为普遍,农村以中青年人为主。首饰多为金、银、
玉制品。男用首饰主要有领带夹、戒指和项链,佩领带夹者比较普遍;戴戒指、项链
者多为青年人,经商的中年人中亦有戴金戒指者。女子佩戴的饰品有发卡、耳坠、项
链、戒指、手链、手镯、胸针等,城镇女子佩戴者比较普遍,农村以青年女子和经济
条件较好的中年人为主。
居住
河口境域傍河临海,河患、海潮影响严重,群众生产、生活不安定。他们不管海
沟河汊,只要水丰土肥,三五户作伴可安家立业。一旦遇有不可抗拒的旱涝灾害,驾
起小车,另寻安家之处。有的垦户春种时,一家老小在田边择高地挖半上半下的地屋
子,或用几根木棒扎一间“马架子窝棚”暂避风雨,秋收完毕举家归里。后来,垦户
逐渐定居下来,益都、寿光、临朐的垦户多沿袭原籍的房屋模式,择近田高台筑屋。
墙用红泥掺草打成(俗称打墙)。墙矮脊高,屋顶用麦穰或芦苇屯就,无偏房,无院墙

早年的垦户居住简陋,多为马架子泥窝棚,半上半下地屋子。后渐成村落,居住
多为秫秸编墙、泥糊缝的简易房或土跟脚、老檐出头、土坯垒墙的土房子,几乎没有
砖瓦房。个别富裕户是砖跟脚(或三行、五行,七行极少)土坯墙、少椽连檐泥顶房。
因垦户原籍各异,房舍类型多样:利津沾化群众的房舍,用土坯垒就,由芦苇或秫秸
扎成长条铺于苇笆或苇箔之上,然后用红泥(加碎麦秸和好)抹严。正房座北朝南,用
木制格棂的大窗,东西为偏房。正房皆起脊,屋上梁檩多用榆木、东北红松,檩有三
、五、七檩不等。此类房坯大墙厚,冬暖夏凉。贫困户三檩盖房,房矮屋窄。院墙用
红泥(加碎麦秸和好)垒就,并建有小门楼或栅栏院门,贫困户用秫秸编扎院墙,以示
内外有别。益(都)寿(光)临(淄)广(饶)群众沿袭原籍的房舍模式,其房墙矮脊高,梁
细檩粗,墙用红泥叉成,屋顶用芦苇或麦秸屯就,此屋顶轻,抗雨但怕火灾。只有正
房,无偏房、院墙。鲁西南群众一般不讲究宅院房舍,能遮风避雨即可。不管海滨河
汊,只要水丰土肥,三、五户作伴就可安家立业,一旦遇有旱涝之灾,扒房走人,另
寻安家之处。“三根木棒一架梁,芦苇作顶泥巴墙,垦荒打鱼养儿女,顺河找地任我
闯”,这首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建国后,群众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20世纪40~50年代为箔障子小屋或土坯到顶
老檐出头泥草房。60年代有砖作根脚、土坯垒墙、少椽连檐、瓦插檐房子。70年代,
有条件的房顶盖瓦。80年代后,多数农户青石垒基到窗台,红砖垒墙,水泥混凝结构
,红瓦盖顶。有些富裕户的房子有前出厦檐,墙和地面贴瓷砖、瓷瓦或水刷石装饰,
并有宽大的木制或钢制门窗。多数人家购置了火炉,烧煤取暖做饭。高档家具及家用
电器逐渐进入家庭。
河口城区、仙河镇、孤岛镇的干部职工,在20世纪60年代住“干打垒”或苇箔夹
泥作墙的简易房。70年代住房多是砖土结构,兵营式平房。80年代后,始有45型、5
0型楼房。进入90年代,72型、82型楼房逐渐增多,皆铝合金门窗,封闭阳台,瓷砖
地面,外型美观大方,居室宽敞明亮、舒适。
行路
解放前后,境内村镇之间多是土路,下洼种地走的是荒草野坡羊肠小道。养马车
户极少,妇女因缠足不能远行,走亲戚、回娘家多是骑毛驴或由男人推木轮车接送,
讲究点的坐铁瓦车,牛拉或马拉。富家男女外出坐轿子。医生、商人一般是骑小毛驴
,俗称“走驴”,小商人推木轮车或肩挑背负赶路,做大买卖的商人用马车或船。民
国期间,自行车开始出现。20世纪50~60年代,手推独轮胶皮车成为主要交通运输工
具,几乎家家必备。70年代起,自行车和马拉胶轮地排车逐渐盛行,驮物带人方便,
是农村群众主要的中短途代步工具。80年代以来,汽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拖拉
机等遍及城乡,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四通八达,中巴客车和机动三轮车灵
活机动,活跃在城乡之间;城市公交网日趋健全,同时,出租汽车、三轮摩托车、人
力三轮车出没于市区的大街小巷;不论城乡,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摩托车,群众出
行十分方便。
用具
炊具旧时,人们用石磨、石碾粉碎原粮,垒上灶,安铁锅、铁鏊,烧柴草,手拉
风箱鼓风。切菜用铁刀和木质案板,烧水用锡壶、铜壶、铁皮壶。50年代,开始用机
磨粉碎原粮。70年代,使用煤油炉、蜂窝煤者增多。80年代以来,农村多数家庭仍沿
用传统的灶台、铁锅、风箱等,灶台以砖砌成,更为坚固耐用,但使用风箱者在减少
,必要的时候,人们用电动鼓风机鼓风。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改砌小灶,用铝锅、
铝壶。有的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菜刀多用不锈钢刀。城镇居民逐渐普及使用液化气
灶、电饭锅、高压锅、电壶、电自动烧水壶、抽油烟机等,有的家庭添置了微波炉。
城镇居民所用锅、铲一度以轻便、不锈的铝制品为主,后出于营养学的考虑,许多家
庭恢复使用铁锅、铁铲,以增加饭菜中的铁元素。90年代后,使用不锈钢炊具者增多
。切菜用的案板多有两块,分别用作切生食和熟食。
餐具建国前用陶制碗、盆、盘、罐和竹筷。建国后,逐步改用瓷制碗、碟、盘、
汤匙及搪瓷制品。70年代后,汤匙兼有铝制品。80年代以来,合金餐具渐多,以不锈
钢制品为主,如不锈钢碗、匙、杯等;筷子除竹筷外,还有木筷,象牙筷比较少见。
饮具建国前用铝制酒壶、瓷酒盅、瓷茶壶、瓷茶盅(多为粗瓷)等。没有保温瓶,
爱喝茶的人家就用当地产的苇草编“茶囤子”保暖,上面编有各色的花草或“福如东
海”、“茶可清心”等字样。建国后,保温瓶开始普及。喝茶有用搪瓷缸者。70年代
后,细瓷渐多。80年代以来,待客用的茶杯多为瓷杯,许多人的私用茶杯为玻璃杯、
磁化杯。90年代,出现不锈钢保温杯,兼具磁化作用;酒壶、酒盅仍用瓷制品,高脚
玻璃杯十分普及。
家具建国前,富户有八仙桌、太师椅、立柜、立橱、茶几、皮箱等,用料考究,
制作上乘。一般人家有方桌、圈椅、抽屉桌、木柜、木箱、方凳、马扎、杌子、长条
凳等。建国后,旧式家具渐被淘汰。尤其是70年代后,有的家庭开始置办大件家具,
如立柜、五斗柜、高低柜、三抽桌等。80年代以来,新式家具日益增多,如大衣柜、
写字台、折叠椅、茶几、沙发、角橱、床头柜、席梦思床等,各种家具式样不断翻新
,用料渐趋高档,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组合家具,如:组合橱、组合柜、组合沙发,
甚至全部家具均为统一配套产品。收音机、钟表、缝纫机、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
视机先后进入城乡家庭并普及,城镇居民及农村富裕户大多购置了彩色电视机、洗衣
机、照相机、放像机、电冰箱、电子琴、组合音响等,有的家庭还购置了钢琴、空调
机等高档商品。90年代后期,城镇家庭安装空调、购置微机的逐渐增多。
卧具建国前后,农村普遍睡土坯炕,铺草席、苇席,盖自织的粗布棉被褥,有的
印花或织上条纹,夏季撑棉线蚊帐。城镇多睡木床和铁管床。自70年代起,土炕逐渐
被淘汰,被褥用机制印花细棉布。80年代以来,多数家庭添置了被套、丝绸被面、毛
巾被、线毯、毛毯、床帷、床罩、电热毯等,席梦思床、鸭绒被亦日渐普及,蚊帐多
改用透气性强的化纤制品。
娱乐
建国前,民间娱乐活动大多都在传统节日期间进行。春节及元宵节期间,群众组
织起来,上演传统地方戏曲(洋琴、京剧、梆子戏、吕剧)、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
、舞龙。多数村庄有打锣鼓的习惯,鼓牌有九龙翻身、得胜鼓、五谷丰收鼓、步步登
高鼓、翻身喜庆鼓等。今油田各单位均有锣鼓队,农村已少见。旧时群众有联合演出
的习惯,排日登场,轮流演出。元霄节时,高跷、旱船均有串村的习惯,在前引路的
多是一名县官(丑角打扮),坐在一条两人抬着的扁担上,后跟傻小子、丑媒婆和俊男
俏女,参加演出人员均着装上彩,踩着鼓点,伴着乐曲,边走边舞,串到哪村,哪村
摆上烟酒糖茶,燃起鞭炮,称为“请官”。清明节前后盛行荡秋千、放风筝等。平时
参加娱乐活动以少年儿童为主,娱乐方式多样,主要有捉迷藏、踢毽子、跳方、拾子
儿、弹杏核儿、打瓦、打耳、跳皮筋、打“懒老婆”、滑冰、老鹰捉小鸡、抵拐、四
顶、五福、象棋等。有的中青年人在劳动间歇及农闲时以下五福、四顶、象棋及钓鱼
、打瓦为娱乐。20世纪60~70年代,群众以看电影、听广播、打扑克为娱乐。城镇中
还开展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活动。80年代后,看电视成为群众的主要娱乐
项目。听录音、看电视、看录相、跳舞、唱歌(主要是卡拉OK)、打台球等成为主要活
动。每逢元宵节,油地联合举办灯展,施放大型烟花,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城镇
少年儿童已与大多数传统娱乐项目无缘,代之而起的是各类新式玩具,如各式布娃娃
、玩具枪械、玩具汽车、电子游戏机等。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国际互联
网络的兴起,上网、打电脑游戏、网络游戏逐渐在青少年和一部分城镇中年人中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