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7&rec=95&run=13

【概况】 2005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2680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588万元,
完成预算的119.32%,比上年增加15910万元,增长34.83%;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加税收
返还7818万元、 专项及结算补助10086万元、上年结余429万元,财政总收入为79921
万元。 全区财政支出71531万元,完成预算的127.98%,比上年增加16980万元,增长
31.13%; 当年财政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797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68万元,财政总支
出为79869万元。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52万元。全区连续21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税收征管】 2005年,财税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源控管体系,严格依法征税治费,确
保应收尽收。严格落实“早部署、勤调度、严考核”的工作要求。及时召开财税工作
会议,分析形势,布置任务,落实责任,将税收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税收
预测与计划分析准确率等征管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提高收入预测水平,促进
收入的稳定增长。突出依法治税、科学征管,保证税收征管质量。全面推行税收执法
责任制,积极开展各种稽查活动,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在继续实施综合治税
的基础上,推行微机定税,强化以票控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
征管效率,堵塞“跑、冒、滴、漏”,实现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全年税收收入完成
52245万元,比上年增加12513万元。加快改革步伐,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继续推行完
善“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将行政性收费和罚没
收入的征管提高到和税收征管同样的高度来抓,从根本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全
额上缴国库,杜绝资金的截留、挪用。全年非税收入9343万元,比上年增加3397万元。
树立大财政观念,营造增收节支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实施的综合财政改革从根本上改
变干部群众固有的理财观念,全区上下大财政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不断高涨,营造关心财政、支持财政的良好氛围,实现高基数、高增长、大增量,为
全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财政支出】 按照公共财政框架要求,合理安排和调度资金,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支
出结构。推行财政公用消费改革和集中办公,进一步压减各项公用支出,重点保障政
府机构正常运转、 社会稳定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全年投资26693万元用于新区、胜
利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构筑起经济发展的坚实平台;
投资3249万元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投资4847万元用于教育
和科技事业,加快科教兴区的步伐;投资2573万元用于社会福利救济和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体现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投资4065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和农村转移支付,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投资2525万元用于招商
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拓宽财源培植渠道。科学合理的支出结构有力地保障和支持全区
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财政改革】 年内,通过组织“财政改革回头看”活动,系统地回顾、总结改革取
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改革行为,丰富改革内涵,完善公
共财政框架。继续深化部门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改进、完善预算
编制方法,科学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合理测算基本支出定额,综合预算改革进一步深
化。全面启用银行代理出纳程序,不断精简业务流程,实现资金集中直接支付,业务
衔接一站完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部门综合预算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步入
更加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继续做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
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种粮农民手
中。直补工作共涉及9个镇(街道),187个行政村(居),2个农场,21348户农民,
共兑付资金90余万元。整个直补工作规范、公开、透明,群众满意率100%,确保党和
国家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稳步推进财政公用消费改革。
出台《东营区财政公用消费改革实施意见》,明确补贴范围,核准补贴标准,规范补
贴程序。改革均衡干部职工利益,节减财政支出,维护社会稳定,“阳光财政”建设
迈出新的步伐。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进程。建立并开通与镇、街道的财政网络,将
财政广域网应用到最基层的财政部门,实现从财政部到财税所的网络覆盖,加快信息
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金财工程”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 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检查。坚持早动手、早布
置、早落实,对产权登记、建章立制、资产管理等项工作进行清理检查,保证运营资
产划转质量,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
购置、处置、报废等审批程序,实现处置资产价值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做好企业改制工作。完成阳光丝业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国有资产运营,为重点工程建设融通资金。
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成功处置闲置土地4宗,置换资金4010万元。不断扩大投资,
培植新兴财源,2005年新增对外投资2300万元,总投资达到1.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6
亿多元,实现股权收益1000万元。积极加强与东营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合作,累计贷款
5.75亿元,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资产的高效运营和投入的不断加大,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资产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底全区固定资产总量达到40
亿元, 同比增长33%。东营区的国资改革被誉为“东营模式”,12月,中国经济日报
社在东营区成功举办国资改革“东营模式”高级研讨会,专家学者对该区的创新做法
给予高度评价。

【财政管理】 把监督工作融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科学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严格的支出控制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实行从资金申请、拨付
到使用的全方位监督和跟踪问效,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效益最大化。完善会计管理体
制,巩固改革成果。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实现从收入源头到支出末节的全过程管
理,规范单位的收支行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全年两级核算中心累计拒付不合
理支出达722笔,涉及金额719万元;加强委派会计管理,按期进行任期考核和岗位轮
换,确保会计委派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服务和监督质量;加强村居财务集中核算管理,
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和检查,对镇、街道的单位资产和债权债务情况进行清查,进一
步完善村居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维护基层稳定。
2005年东营区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