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作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5&rec=78&run=13

病虫害种类 主要虫害:小麦有蝼蛄、蚜虫、蜘蛛、叶蜂、杆蝇、杆螟、麦根椿、
一代粘虫、茎谷蛾等;玉米有钻心虫、粘虫(俗称子蝗)、蚜虫、蓟马、秋毛虫
等;高梁有穗螟、条螟、蚜虫、红蜘蛛;谷子有蚜虫、粘虫、粟灰螟;大豆有拟
虫 、 豆天蛾、造桥虫、豆杆蝇、食心虫、豆荚螟、蜿蜻;红薯有斜纹夜蛾、天
蛾等; 花生有蚜虫;瓜菜有菜蚜虫、菜青虫、蛴螬、小地老虎、黄跳 、红蜘蛛
等;棉花有蚜虫、棉铃虫、红铃虫、马椿象、小造桥虫等。地下害虫以蝼蛄、蛴
螬危害较重,造成作物毁种、缺垅。地上害虫以粘虫、棉铃虫危害最大。1971—
1984年, 全县粘虫发生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7年,最多的是1975年,全县发生
面积达41.3万亩;棉铃虫危害较大的发生4次,平均3.5年一遇。
病害:小麦有叶锈(褐疸)、条锈(黄疸)、杆锈(黑疸)、黑穗、白粉、
丛矮、黄矮、线虫、根腐、赤霉、霜毒病等,其中以条、杆锈病危害最大;玉米
有叶斑病、青枯病、茎腐病、黑粉病等,以叶斑病危害最大;高梁有坚黑,散黑
穗病;谷子有白发、谷锈、红叶、线虫、谷瘟病;大豆有花叶病、紫斑病、菟丝
子;红薯有黑斑病、根腐病、软腐病等;棉花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枯萎
病、黄萎病、棉铃疫、黑果病、角斑病、红粉病等,以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发生
较多,成株期的枯、黄萎病为毁灭性病害;花生有叶斑、立枯、青枯病;瓜菜有
大白菜软腐、病毒、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霜霉病,茄子褐纹病,辣椒病毒、
日烧病,蕃茄立枯、病毒病,芸豆炭疽病,葱类霜霉病等。
其他危害:兽类有野兔、田鼠、狗、獾、狐狸等,害鸟有乌鸦、麻雀等。唯
田鼠为害猖獗, 1982年全县抽样调查22.5万亩玉米田, 田鼠危害6.3万亩, 占
27.8%,约损失粮食50.65万公斤。
防治措施 对虫害一是采取人工防治。50—60年代初,以人工捕打为主,后
采取摘卵块,捕捉成虫、幼虫,利用树枝草把、黑光灯、糖醋盆诱杀成虫,树干
涂白设障防止害虫产卵等方法。二是利用天敌防治。本地益虫有茧蜂、姬蜂、蜻
蜓、食蚜蝇、绿草蛉、大蚁蛉、 敌褐猪椿、园花叶蛛、中国虎 、七星瓢虫等。
1974年,田镇公社和平大队,用天然或人工饲养的飘虫治棉蚜2000余亩,还开展
搬蜂窝,助迁绿草蛉到棉田捕食棉铃虫幼虫试验,效果较好。三是药剂防治,是
防治虫害的主要手段。50年代初,主要用植物性刹虫剂烟草水、棉油皂等,60年
代后用高效剧毒农药“666” 、“1059”、“1605”、呋喃丹等,80年代使用高
效低毒农药敌杀死、速灭杀丁等喷雾,或用药剂拌种、涂茎等方法。
对害兽害鸟一是利用其天敌抑制。本地益兽有猫、黄鼠狼、刺猬等,益鸟有
猫头鹰,燕子、喜鹊、啄木鸟、蝙蝠等,此外有蛇、蜥蜴、青蛙、蟾蜍等。二是
诱捕或投饵毒杀。
对病害一是采取播种前选种、消毒、挖掉病土、清除作物根茬及杂草。二是
用西力生、多菌灵农药杀菌。三是轮作换茬,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增强植物自身
抵抗力。
对引进的作物,包括种子、幼苗和包装用材及运输工具,由植保站进行植物
检疫。
防治效果 60年代后,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农作
物病虫害的发展,但也使一些害虫天敌频于绝迹,某些病虫害增加了抗药性。到
1985年,常发性病害减轻的有小麦腥黑穗、散黑穗、杆黑粉、红虫病,高梁黑穗
病,谷子白发病,棉花红腐病、角斑病、炭疽病等;虫害减轻的有蝗虫、蝼蛄、
麦叶蜂、粟灰螟、小地考虑、红蜘蛛、豆天蛾、斜纹夜蛾、金针虫、造桥虫等。
常发性病害加重的有小麦白粉病、丛矮病,玉米叶斑病,红薯黑斑病,花生叶斑
病、倒秧病,瓜菜腐烂病、霜霉病等;60年代传入本县的棉花枯、黄萎病,已造
成棉花较大减产,且有蔓延之势。虫害加重的有蚜虫、粘虫、棉铃虫、蛴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