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作物种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5&rec=73&run=13

作物种类 高青县属北方旱作杂粮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
玉米、大豆、高梁、谷子、红薯、水稻、黍子、绿豆、红小豆等;经济作物及油
料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蓖麻子、苘麻、红麻等;瓜菜有西瓜、甜瓜、大白
菜、小白菜、菠菜、油菜、芹菜、香菜、蒜、茼蒿、茄子、辣椒、菜椒、白萝卜、
胡萝卜、茴香、韭菜、大葱、元葱、芸豆、扁豆、方瓜、冬瓜、丝瓜、黄瓜、南
瓜、西葫芦、山药、莴苣、土豆、蔓菁、甘兰、菜花、西红柿等。
主要农作物种植 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有冬春两种,春小麦在20世纪60年
代已不种植。冬小麦秋播夏收,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宜时”和“芒
种三日见麦茬”的农谚。从80年代初,本地小麦播种和收获时节略有后延。1949
年, 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3.66万亩,平均亩产45公斤。50—60年代,小麦亩产一
直徘徊在50公斤左右,当时麦播用8—6寸耧,即行距44—33厘米,下种量每亩约
4公斤。 到1972年,全县小麦亩产仅85公斤。70年代,麦播行距30—25厘米,到
80年代,行距20厘米,每亩播种10公斤左右。传统低产小麦品种“野鸡翎”等已
被高产品种替代。1985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6.95万亩,平均亩产225公斤,不
少村亩产达400公斤以上。
玉米:俗名棒子,传统作物,有春播与夏播之分,生长期根据品种不同在80
—120天。1949年,全县播种9万亩,平均亩产55公斤,传统种植行距一般45厘米,
株距35厘米。建国后,适当密植,株距25厘米,并不断进行品种改良。1970年,
全县播种16.01万亩, 平均亩产106公斤; 1980年, 播种25.46万亩,平均亩产
148.5公斤;1985年,全县播种16.94万亩,平均亩产219公斤。
大豆:本地传统农作物,有黑豆、黄豆两做成类。春播夏播皆可,行距一般
33厘米,株距4厘米。收获多在9月底,有“寒露三日无站豆”农谚。1949年,全
县播种26万亩,平均亩产50公斤。建国后,大豆播种面积每年在10万亩左右,亩
产增长幅度不大。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为14.46万亩,平均亩产94公斤。
高梁:俗称蜀黍。种植历史悠久。有红、白两种,又有粘质与不粘的区别,
还有食用高梁、糖用高梁、帚用高梁之分。食用高梁,杆直如细竹,高2—3米;
糖用高梁为簇生,也叫多穗高梁,杆直且矮;帚用高梁其重脱粒后,可制炊帚、
条帚。于“谷雨”前后播种,“处暑”前后成熟。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为18.5
万亩, 平均亩产65公斤。60—70年代,全县播种面积12.51—5.64万亩,亩产70
公斤左右。80年代后,播种面积继续下降。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0.46万亩,平
均亩产100公斤。
谷子:有多年种植历史。分春谷与晚谷两种。米质以春谷为优。春谷在“谷
雨”后播种,晚谷在麦收后播种。行距约33厘米。“白露”前后收获。1949年全
县播种面积20万亩,平均亩产85公斤。60—80年代,播种面积1.07—5.32万亩,
亩产90公斤左右。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为3.59万亩,平均亩产145公斤。
红薯:又称地瓜。解放前有少量种植,60年代因其产量高,种植面积有所扩
大。“春分”前后温床育苗,“立夏”拔苗移栽,为春地瓜,每亩3500株。晚地
瓜于麦收后剪裁春地瓜蔓栽培。1949年,全县栽培0.6万亩,平均亩产瓜干185公
斤。 60—70年代,全县栽培面积6.91—8.80万亩,平均亩产瓜干250公斤左右。
80年代后栽培面积下降,1985年,全县有1.71万亩,平均亩产瓜干215公斤。
稻谷:1965年,黄河沿岸村庄利用配套沟渠,开始引种水稻,当年种植1.02
万亩,平均亩产93公斤。后几经实践产量渐增,多在麦收后栽植。1978年,种植
1.03万亩,平均亩产211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0.85万亩,平均亩产413公斤。
棉花:本地植棉历史较长。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曾引进美棉种植。时高
苑县盛产美棉,其品质纤维细软、润白绢光。1933年,高苑县有棉田8380亩,其
中美棉5700亩。中棉亩产皮棉17公斤、美棉19公斤;青城县有棉田7066亩,其中
美棉4700亩。中棉亩产皮棉16公斤,美棉18公斤。1949年,高青县棉田面积17万
亩,平均亩产皮棉12.5公斤。60—70年代,全县播种面积在12.01—19.90万亩之
间,皮棉单产增长缓慢,到1980年全县亩产皮棉仅28公斤。播种期,农村有“枣
树发芽种棉花” 和“小满花不回家”的说法。本地春播棉在4月20日前后为宜,
引进的夏棉品种在麦收前后播种。 收获期8—10月份。80年代后,棉花种植技术
大有改进,除更新品种外,在播种方式由过去的行、株距约为35厘米改为宽垄密
植,每亩4000株左右;由原来的不浇水、不治虫发展为造墒播种、花龄期遇旱浇
水和及时治虫;肥料除基肥外,追施花铃、盖顶肥;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
覆盖技术;对生长过旺者,使用矮壮素;棉花打顶心也由原来的“立了秋把头揪”
改为“立秋”前分批打完,并及时掐掉边心。县内的18.6万亩轻盐化潮土地,比
较适宜棉花生长,弱点是前期地温低,不易拿苗和发苗较迟,后期贪青晚熟,霜
后花多。棉农多采用浇水压碱、开沟躲碱和地膜覆盖、喷洒乙烯利等方法解决拿
苗难、发苗迟、次花多的问题。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全县棉花面积和产量
的稳步增长。 1984年,全县植棉32.44万亩,亩产皮棉达75.5公斤;1985年,在
“卖棉难”的影响下,棉田面积仍达25.4万亩,平均亩产70公斤。
花生: 本地俗称常果,多产于县西部。5月上旬播种,行距30厘米,株距25
厘米,9月收获。1949年,全县种植1.4万亩,平均亩产花生果100公斤。50年代,
种植面积曾达5.47万亩,70年代在0.5万亩左右,80年代种植面积增加。1985年,
全县种植2.99万亩,平均亩产花生果193公斤。
芝麻:春、夏皆可播种,本地以“霸王鞭”品种为优。1949年,全县种植面
积0.12万亩,平均亩产60公斤。1980年,种植面积扩大为1.52万亩,平均亩产55
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0.7万亩,平均亩产49公斤。
蔬菜种植 生产状况:清末民国期间,本地农户菜园在宅旁、院内或近水平
地, 多自种自食。 1919年,高苑县蔬菜种植量小而分散,青城县较多,有白菜
120亩,总产18万公斤;胡萝卜320亩,总产128万公斤;茄子80亩,总产8.2万公
斤。 1932—1934年,主要种植白菜,常年种植面积高苑县为4000亩,总产400万
公斤,销往青岛100万公斤;青城县4850亩,总产218.5万公斤;其他蔬菜零星种
植。50年代中期,由宅旁、院内发展为大田种植,集体菜园由专人管理,收后分
给社员自用,剩余部分上市出售。种菜收农村有“一亩园顶十亩田”之说,不少
农民亦在自留地种菜。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60年代初,政府号召
农民种瓜菜度荒, 1961年,全县蔬菜种植达96687亩,其后面积稳定在2—3万亩
之间。1980年后,种植面积下降,但单位面积产量和蔬菜质量均有较大提高。部
分农户以种蔬菜为主,成为种菜专业户。还有的种植平菇、香菇、银耳、猴头等。
1985年,全县蔬菜面积1.52万亩。
蔬菜栽培方法有两种:葱、白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先育苗,后移植;
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韭菜、茴香、菠菜、芹菜、萝卜、大蒜等直接播种。
一般畦作或垅作。播种前多以农家肥作基肥,追赶肥多用豆饼、棉仁饼等,70年
代后兼用化肥。菜田的管理有间苗、追肥、划锄、浇水、防治病虫害、整枝、搭
架等。
农谚“头伏萝卜末伏菜”,是指其种植时令。萝卜,分大萝卜和胡萝卜,大
萝卜又分红、白两种。按栽培季节划分有春萝卜、夏萝卜、秋萝卜,前两种栽培
不多,以秋萝卜为主。大白菜“立秋”育苗,半月后移栽。株距一般70厘米,行
距不低于60厘米。 韭菜,适宜播种期从“惊蛰”至7月份,开沟起垅作平畦,耙
细畦面,上水后播种、复土,2—3天后用铁耙划平畦面、以利保墒。黄瓜,有春
黄瓜、 夏黄瓜、 秋黄瓜, 播种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上旬和6月下旬。菠菜,
“白露”到“秋分”播种,最迟可到“立冬”,畦播较多,70年代亦有在麦田间
作者。80年代由于塑料棚的使用,蔬菜的播种、收获期有所改变。有些蔬菜如黄
瓜、春椿、西红柿,冬春有售。
蔬菜收获, 韭菜25天左右收割1次,每年收割3—5次;瓜类以嫩收为佳;茄
子、辣椒、西红柿八、九成熟即收;“夏至”收土豆、大蒜、元蒜;“立冬”收
萝卜、大葱;“小雪”收白菜;菠菜早播者冬天可出园,晚播者翌年春上市。冬
季食用鲜菜由地窖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