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广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5&rec=420&run=13

广播设施 传输线路: 1955-1956年,全县建有8区1镇、50个乡的信号传输专
线。至1957年广播网已基本形成, 乡乡通广播,村村有喇叭,成为全省大办广播事
业的先进单位。是年4月,省广播事业局在田镇召开发展山东省有线广播现场会。
1964年10月, 县广播站安装了载波机。1968一1979年,自制水泥杆1380条,架通县
城至田镇、青城、花沟、黑里寨、唐坊、高城等公社的广播专用线路, 共74杆公
里、148线公里。
乡镇广播网: 1956年由农业社或行政村筹集木杆,政府拨款购线,建成乡镇广
播网, 但因质量差,管理不善而逐渐损坏。60年代,重建广播网。到1966年全县有
106个自然村通了广播, 安喇叭1200余只。 1969年, 各区相继建立信号放大站。
1972年全县入户喇趴计7.06万只,占总农户的97%。1973一1974年,由于管理不善,
广播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全县被盗线杆881条,变压器129个、磁瓶779个、广播线
5948公斤,致使农村广播网陷于瘫痪。1975年10月,再建农村广播网。到1978年底,
全县有729个大队(村) 通了广播,人户喇叭6.11万只。1979年春,为巩固新的广播
设施, 全县48个管理区配备了45个业余广播管理员.80年代,随着收录机、电视机
的增多, 有线广播喇叭相应减少。到1985年底,全县19个乡镇有18个建有广播站,
通广播的村223个,占总村数的27% 。
播音设备: 1956年,县广播站有机房、播音室,配500瓦广播机1台。1968年购
置500瓦f播机2台。到1985年,有播音室、修理室各1间,动力房2间,仓库4间,服务
部2间;WS430型ZN收讯机1台,GB2×275一一-1型500瓦广播机l台,输出配电柜、配
线柜各1台,63622声道录音机2台,短波综合测试仪1部,电油暖机3部。各乡镇广播
站均配有广播机1-2台。
编播人员:自1956年1月起,县广播站有编、播员各1人。1975一1982年编辑增
为5人。1984年,播音员增为4人。1985年,设编辑3人,播音员2人。
通讯队伍: 是以50年代农村时事宣传员和工农兵通讯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60年代后,全县广播通讯员发展到百余人左右,主要是机关文书、秘书、中小学教
师、农村知识青年和部分业余爱好者。各公社还成立报道组, 直接或组织通讯员
采访写稿。对采用的稿件均发稿酬, 每千字0.50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发,1983
年改为每篇1-2元。1980-1983年,对骨干通讯员颁发《高青县广播站通讯员证》,
并从中选聘特约通讯员20人。1985年, 骨干通讯员为98人,投稿2630篇,采用1530
篇,被地区新闻单位采用15篇。
节目安排:1956年,每日晚播音1次,时间为3小时30分,全部转播中央和省人民
广播电台节目. 1957年始办45分钟的自办节目,1961年改为15分钟。从1963年1月
起, 改为早、晚两次播音,每天播音4小时30分钟。3月开始举办服务性节目,每晚
最后播发县气象站发布的天气预报。1965年1月实行早、午、晚3次播音, 每天播
音7小时。1975年6月始办知识性节目。1978年12月,建立自办节目审听录像制度,
并开办30分钟的报刊选播节目,1980年1月改为"本县新闻"。1983年10月,举办"高
青各地"节目。1985年县广播站每天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必转节目外,自办节目
有"本县新闻"、"高青各地"、"专题与讲座"、"信息与服务"和"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