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民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5&rec=391&run=13

农民业余教育,起自民国初年。青城县在北门里城隐庙成立通俗教育讲演所、
阅报所各1处。 高苑县在城里设立通俗教育讲演所、民众阅报馆、图书馆、民众
学校各1处。1930年10月,青城县将讲演所、阅报所合并,称民众教育馆,馆长王鲁
光,分图书股、讲演股。教育馆有图书340余册,报刊杂志10份,每日借书者8-15人,
阅报者15-20人。高苑县将阅报馆、图书馆等并入讲演所,所长任长钦,有讲演员2
人。讲演人员逢集市讲演,时间约2小时。
1944年, 高苑、青城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各村办识字班,由青救会、妇救会
领导,一方面学文化,一方面进行抗日教育。师资多由小学教师兼任。
建国初,高青县掀起大办农民夜校的热潮。1949年底,全县有农民夜校220处,
参加学习者7755人。1952年,各区开办速成识字班,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县
共有1006个班, 参加学习的达19838人。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农民夜校时断时
续,主要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1978年,根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县教育局组成50人的扫
盲工作队, 全县共举办扫盲班703处,参加学习的有10010人。到1979年,全县达到
扫盲识字标准的111万人, 基本上扫除了青少年中的文盲。1981年,农民教育工作
的重点逐步转到科学技术教育上来。全县举办业余技术班10处,参加学习的353人;
举办短训班10期, 参加人数1100人;县、社农技人员讲课158次,听课的达134万人
次; 农技广播讲座56次,坚持收听的农民3万余人。高城公社纸坊大队举办棉花技
术培训班取得显著成绩,出席了地区和省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并介绍了经验。1982
年人口普查,全县有文盲94236人,占总人口的26.7%,高于全国平均数,在惠民地区
占第五位。 1983年3月, 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农民教育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和
《农民教育工作考核办法暂行规定》。是年,全县在农民中扫除文盲1847人,接受
其他技术教育的7246人; 编印农民识字课本6000册,其他资料5600份。1984年,参
加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农民达12905人。其中,有业余小学班66个、864人,长年技
术班104个、2558人, 1985年经惠民地区验收,高青县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扫除文盲
的标准,成为无文盲县。在农民教育过程中,许多农民不但学习棉花、粮食的种植
技术,而且随着农村经济向商品化生产发展,转向养殖、林果栽培、缝纫、建筑等
技术的学习,为农民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