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校舍与教学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5&rec=379&run=13

校舍 民国初期,初等小学多租用民房,高等小学由地方筹资兴建。1945年后,
初、高等小学的校舍多利用庙宇、祠堂或没收的地主豪绅的宅院。50-60年代,中
学基建由国家拨款, 按规划标准修建,小学仍沿用旧有校舍。到70年代,小学校舍
的扩建和维修从集体公益金中提取和由国家补助。 尽管国家每年投资建设校舍,
但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村的小学是黑屋子,甚至有不少危房。1982年
11月,高青县成立校舍改造领导小组,调查、研究中小学校舍情况。1983年4月,全
县中小学共有校舍8656间, 其中、需改造的5733间,占64%。5月,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校舍改造工作,提出"校舍改造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是年, 高青县741处小学, 校舍新建、改建的有226处。全县新建教室925间,改建
235间;新建办公室228间,改建54间;新建伙房、宿舍等272间;新建厕所234个、院
墙6163米。用于校舍改造的集资达4242万元。其中旧镇公社旧镇大队、三甲赵大
队,高城公社小套大队率先完成校舍改造任务,小套大队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山东省
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84年,全县又有204处学
校进行校舍新建或改建,修建房屋共2911间、大门59个、院墙6661米。是年,惠民
地区行署在本县召开校舍改造工作现场会。到1985年底,全县在学校"双改"(改造
校舍、改造课桌凳)方面的投资达1300多万元;有540处小学完成校改主体工程,占
全县小学总数的774%;并有162处小学实现了教室、办公室、课桌凳、大门、院墙、
厕所六配套二唐坊、元河、黑里寨、丁家庄、樊家林、杨家坊等乡镇经惠民地区
验收,已达到或基本达到校舍改造配套要求,全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明
显改善。
教学设备 建国初, 县内小学、中学仅有简单的教学挂图。之后教学仪器、
教具、标本等由省教育厅逐渐配备。1955年省立高青中学有实验室3个,教具、实
验仪器价值约6万余元, 有图书2万册。60年代,县内各学校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到
1976年,全县自制教具1.4万件,价值6万元,其中,花沟公社龙桑村联中制作的防汛
多用警报器参加地区教具展览。1980年, 各学校自筹资金4万余元,购置仪器9400
件,加上国家分配的教具、仪器,充实了全县6个学校实验室。其中,高青一中有教
学仪器5196件,价值约8万元;教师进修学校有3168件,价值约4.3万元。1982-1984
年, 全县购置木质课桌凳11293套,取代了土台子课桌或水泥板桌面。高青县电
化教学始于1978年,到1985年全县有电影放映机6部、收录机6台、幻灯机18台、
录放像机2套、科教片拷贝34本等。仅1985年下半年,县内中小学用录像教学290
课时,听课师生达6.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