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族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4&rec=57&run=13

概述 据《史记》载,自魏晋以后,谱谍之学大盛。郑樵《通史·氏族略》:
“从隋唐之前,官有簿状,族有谱系。”但在青邑隋唐前后的谱谍早已亡佚殆尽,
就连宋、元时代的亦成凤毛麟角。现在见到的多是明代撰修相传而来的。“盛世
修志”同样也是“盛世续谱”。
清代和民国以来,许多宗族几乎是与续修县志同时续修了族谱。大体时间分
别在康熙、乾隆、光绪和民国年间,多数是手抄本,以记载世系繁衍传承为主,
也有的记载了族训、人物传略、科考、学历任职、碑文、庙祠,留下了有价值的
历史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史乘的不足。它与地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
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因动乱,存世甚少。如
台子于村陈氏族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时被烧毁。今将幸存者记
之。
姓氏祖谱简介
大李家李氏族谱简介 李氏祖李元,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枣强县率其
侄迁来青邑城西,古称亭子李村(后改大李家),侄住其北名曰小李家(后改亭
子李),有世代相传之族谱。光绪二十五年第一次续修;1924年第二次续修,至
此相传24世,尚有辈字:祖、泽、锺、毓、肇、承、修。族人分布:邵家;胥令
公;邹平县布王庄;吉林省榆树县小黑林子,梨林县城北大夫岭屯;公主岭苇子
沟,公主岭街东头界南满火车三站;黑龙江省伊通县营城,密山县知一镇,哈尔
滨市阿城县街;辽宁省昌图县城北大夫岭屯。
亭子李李氏族谱简介 李氏祖李天成,永乐二年(1404年),自河北省枣强
县迁来。原谱何时而立无考。1923年,李连宗主持重修,至此相传24世,尚有辈
字广、道、明、世、可、昌。族人分布:马家、周家、邵家、黑龙江省密山县知
一镇。
杨氏族谱简介 徐霞寨杨氏,原籍青城街,后迁兖家庄,自杨觉转迁于徐霞。
世代传有族谱,惜失于明代中叶。到了七世杨梦衮立谱,以杨觉为始祖,从第五
世的杨纬、杨绅、杨綵、杨纲、杨绮、杨绪、杨绍、杨络、杨缨、杨纶、杨纯、
杨絅等叔兄弟12人分为12支编写了支谱, 同时编有1本总谱。七十年后其弟杨梦
缙第一次续修; 清道光十四年杨桂林第二次续修,续修前仅存有8本支谱。1919
年,杨振前等人第三次续修,至此,已传至第二十世,以后的辈字:维、守、作、
其、纪、继、业、广、传、祥。其族人散居在:青城街、小新城、杨家庄、尚家、
沙窝、田镇等地。
小孙家孙氏族谱简介 孙氏祖籍枣强县城东,有石鼓为证。明洪武年间迁齐
东县城(旧镇)以北的潘家。一百多年后,六世祖兄弟三人,长者孙锺秀迁居来
此。其后人于清道光年间联系潘家父老,据祖茔碑记和几户之家堂轴子、地契,
研究整理首次立谱。潘家按六世廷秀、之秀分南、北两支;小孙家以七世的孙龙、
孙虎分东、西两支,至1948年已相传二十一世,后有:占、友、宜、信、家、行、
道、修、世、传、鸿、德、冠、明、为、本等十六个辈字。立谱后虽没正式组织
续谱,但有人每二、三十年将后裔填入谱中。
石家井石氏族谱简介 石氏之祖系周文王后裔何,食邑于石组乡,以此为姓。
数代之后的作蜀,字子明,是孔子七十二大子弟之一。其后裔立谱,尊其为始祖,
传至46世,为避祸乱逃至枣强。传至57世石献,明洪武四年(1377年),随动迁
的人流自枣强迁至长山,为迁居始祖,生三子,长具瞻,次仲瞻,三叔瞻。后仲
瞻迁周村的高塘;叔瞻世迁青城王中和。
叔瞻之子:长石坚,次石思迁郭家,三石濮迁石家井。其族有世代相传祖谱,
至1948年相传大世系78世;小世系22世。尚有辈字:绍、先、业、庆、延、义、
方、永、守、令、德、长、发、其、祥。族人遍及全国,从不乱宗。石家井存旧
族谱12本,含全山东等地石氏村居族人。其间续谱四次:康熙甲辰年三月(1664
年)十一世(小世系)石誉生立谱;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秋)十四世石成玉第
一次续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六世石龙章第二次续修;同治十年(1871年)
春,十七世石孔朴第三次续修;宣统二年(1910年),第四次续修,主持人不详。
韩氏族谱简介 青城街韩氏之始祖韩瑜,字良璧,明初自枣强迁居大庄韩家
小庄以西。永乐三年(1405年)转迁青城街,八世韩庭芑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
立谱;九世韩逢庥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第一次续修;十三世韩希曾于同治
四年(1865年)第二次续修;民国年间韩福庭第三次主修,至1948年传至十九世,
后续辈字:启、仲、昆、守、贞、增、瑞、庆、务、嗣、肇、鸿、恩。
其族人分布:温家坊、邵家、沙窝、崔家、游家庄、王矮子家、花沟、新庄、
孙家庄、周家、杨家庄、岳家庄、韩家小庄、韩公彦、徐霞寨、龙桑树、海丰等
地。
董家沟董氏族谱简介 青城街董氏人家,系金天德年间董积躬后裔,有传世
族谱,惜毁于洪武年间战乱兵火。董肇基于明初迁居城东北大清河南岸落户。时
隔不久,永乐年间董理自枣强迁来,比邻而居依沟(通向清河的一条沟)东西分
住,因同姓共议合建一个祠堂。董肇基一族起:宏、守、学、自、精、国、芳、
必、为、福、德、克、传、世等14个字辈;董理一家起了:岩、文、汉、化、朱、
祥、长、锺、如、元、光、永、珍、景等14个字辈。
咸丰九年冬(1859年),董肇基的后人十四世董克照第一次续修;十五世董
传璧第二次续修(时间不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十五世董传琳第三
次续修,至此相传十六世。又起辈字:英、守、维、先、儒、可、立、志、方、
保、纯、全等12个字。族人分布:东董、西董、内董、西李、中李、杜集、逯台、
郑家纸坊、台子于、张家庄、三里商、新徐、河北瓜子李家等地。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秋),董理的后人七世董朱襄第一次续修;乾隆四十
四年(1779年春),十世董锺灵第二次续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九世
董齐祥第三次续修。 并起字辈:咸、继、前、士、业等5字。族人分布:东董、
西董、内董。
石家井李氏族谱简介 石家井李氏原籍河北省枣强县,李诗、李读于明代迁
来, 康熙壬午年(1702年)立谱。1935年5月,十六世廪生李守廉等人主持续谱
一次,全谱六册,至此相传十九世,尚有祚、道、基、全、茂,行、修、功、可、
成等字。族人分布:惠民之李家庄、李隆吴家;张店之曹村;青城东牛王;商河
李铁匠家;益都之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