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科举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4&rec=45&run=13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缓慢解体,学校教育逐渐兴起。青城
县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学校教育发展甚慢。
私塾 私塾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也是青城县封建教育的主要形
式。主要作用:一是科举的准备和补习机构,二是儿童的启蒙教育。私塾的种类
较多,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门馆,由塾师自己成馆,学生来塾师家上学;二是
家塾,由富贵之家将塾师请到家中教育自己的子弟;三是义学(或叫义塾),由
一村或数村联合立馆,延请塾师。1905年清政府明令废科举、兴学堂。青城县学
堂之兴极慢,农村私塾教育仍为主要形式。民国以后,学校虽有一定的发展,但
私塾仍未彻底取消。1917年,青城县有私塾34处。1929年以后,学校兴起甚速,
私塾渐废。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学校解散较多,少数村庄曾出现私塾教育,但为
时很短,即为学校教育所代替。
私塾的课程分为三部分:一是启蒙课程,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
《明贤集》、《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日用杂字》;二是提高学习的
课程。主要有《幼学琼林》、《千家诗》、《弟子规》、《古文观止》;三是为
科举考试作准备的课程, 主要有《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即“四书五经”。青城
县私塾以义塾为多,经济、文化较落后,中等农家送子弟入塾,仅为识字,能求
功名者甚少,大多数学生学完一、二类课程即辍学为农,所以义塾的主要课程是
一、二类。只有少数“书香门弟”或“富有之家”的子弟在家塾或门馆里学第三
类课程。
塾师多用注入式教学法,其突出特点是读和背。凡所学课程一律要背。其次
是写,学生到了一定学龄,才由老师“开讲”,然后是作文,老师从“四书”中
挑出一句命题,学生一律用论说文体裁,按“八股文”的格式去作文章。此外还
教一些诗歌知识,主要方式是对句,即“对对子”。
私塾的塾师,一般是家境清贫的知识分子,但资历水平极不一致。有“饱学
先生”,“一方名士”,也有借此糊口的“穷秀才”。中秀才后功名上无望者,
任塾师的居多。对塾师实行私人或办学单位聘请方法,待遇也有很大悬殊。决定
待遇高低的先决条件,主要是学衔。
县学 县学又称儒学或学宫。是我国封建时代各县的官办学校,县级办学校
自宋朝初年起,此后历代沿袭,至清末已相当普及。青城县学地址设在文庙大成
殿后的明伦堂。县学是招纳秀才读经学道、准备科举之场所。教学内容:四书、
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岁考成绩居优者升
格,劣者降格,如附生升增生或增生降为附生,季考二年一次。
县学是招纳生员(俗称秀才)“习道传经”的场所,县学的教师称教谕,副
职称训导。教谕、训导在明伦堂主持月课和季考。明中叶后,月课渐废,季考只
是对生员日常学业的考查,无人重视,县学便沦为科举的附庸,无学校之实了。
清朝末年,青城县学学额科岁试取文童生12名,武童生12名,廪膳生、增广
生各20名。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县学停止录取武童生,1905年停止录取
文童生,县学因科举的停止而不再存在。
书院 始于唐,盛于宋,创办者为私人或为官府。初为讲学机构,重视学术
交流和论辨,自明代嘉靖年间“东林党”事件之后,书院讲学之风顿萎。至清代,
书院已完全官学化,成为科举考试的补习场所。
青城县旧有嵩青书院,后更名为培风书院,其旧址在文庙内明伦堂后,创建
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1865年,青城县乡绅范春农、李新谱利用咸丰年间训
练乡勇之余款,倡仪重修书院,县令沈竹洲利用县城东南昭文门内官地一段修建
书院, 共修建房屋20间(正房5间, 讲堂3间,两庑12间),题名为嵩青书院。
1866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其旧址成立青城县
立高等小学堂。
考试制度 晚清时期,科举考试分预备性考试和正式考试两类,预备性考试
包括:县试,由县官主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也叫庠生。生员应在县宫
学习,所以考中秀才又叫“入学”。生员分三种:一是优等的称廪膳生,由公家
发钱粮;二是增广生,即廪膳生名额的增广,不发钱粮;三是刚“入学”的生员
称附生。 廪生,每月公家发给六斗米,后改为每月4两银子。监生员资格,历代
各有不同,到了明朝1~9品文武官员,子孙弟侄,12岁以上充补,一百名为限,
民间15岁以上通《四书大义》者,中书省申报限50名。生员在学习期间还必须参
加由省学政府主持的院试,优秀者方可参加正式考试。
正式考试分三级,一是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因在秋季故称“秋闱”。
应试者为秀才,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同时列备取若干名。二
是会试,乡试次年春在京城礼部举行(又叫春闱)举人应试,录取者为贡士,第
一名称“会元”。三是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应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
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共录取三名,一曰状元,
二曰榜眼,三曰探花。二甲、三甲人数不定。
此外有贡生,清有优贡、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例贡六种。岁贡是每一
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年资长久的廪膳生入国子监学习;恩贡是逢国家庆典而进行
选考的生员;由各省学政每三年择优保送的生员为优贡;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择
优保送生员参加朝考的称拔贡;乡试列入备取的可直接入国子监学习的称副贡,
纳捐取得入国子监学习的贡生称例贡。
自唐武则天时设武科,元、明、清沿袭,考试科目为马、步箭、弓、刀、石、
默写武经等。考试方法、名称均与文科相同,但在名称前加“武”字,如武举人、
武状元等。到了清代凡具六贡身份者亦可入鉴。明朝待遇优厚,住房、衣食、逢
节赐以“节钱” ,有家眷者可带入鉴,每月支粮6斗,有时皇帝还赐布、帛给家
长或妻子。总管监务头领称祭酒或判鉴事。